题说
当读者翻开书页时或问,这是美学还是玉学?
从最初信笔写来直至脱稿,我也在自问。本书缘于玉而言其美。初衷是为玉寻找一个新的视窗,不再说那些陈陈相因的老话,于是选择了属于哲学体系的美学作为平台。答案是清楚的——仍然希望将本书献给喜欢玉的读者。
如今,言说玉和玉器的书籍实在很多。谈中国玉器的历史,谈如何对玉器断代,谈玉的鉴别防伪以及收藏与养护的常识……偶见书名中冠有“美”字,其内容也与美学无关。这些书大多摆在书店收藏娱乐的栏目下,即使有些玉的知识典籍也被分类者划归应用手册。原因显而易见,它们离美学太过疏远。
玉和玉器——中华民族特有的、常见的、意蕴绵长而弥足珍贵的审美对应物,从未被美学认真触摸过,这个现象不能不令人诧异,其中必有隐因。
“美学”,这个富于诱惑力的学科名称,对于众多读者来说往往呈现出迷人的假象。它可以时常挂在人们的嘴边,其内涵却与一般人的见识相距甚远。美学深植于西方思辨性的文化土壤,历经许多哲学大家的青睐与耕耘,论者灿若繁星又风格迥异,既博大精深,又斑驳晦涩;既有澄明心怀各张天机的慧见,又有剪不断理还乱的惆怅。它的多头绪学术特点以致与任何一门艺术接轨(例如绘画美学、音乐美学、陶瓷美学乃至玉美学)都会遇到体系化的难题,以致圆凿方枘,经纬难通。
既然缘于玉而论其美,就必须对美学体系有所知也有所思。所知者,意味一本又一本地看有关美学的书,一排又一排地看,而不避其繁。所思者,意味着对美学庞杂体系需要梳理﹑厘清﹑摘要并选择恰当视角去相互衔接,往往看一大厚本未必能用一两句话。因为这里毕竟说的是玉,美学为用,玉学为体。面对着玉的收藏家、工艺家和众多痴心的爱好者,要使读者看着稍许轻松一些,作者就轻松不得。
也就在这个过程中,将会发现美学把人们对玉的观照引向一个新鲜的境界,时有茅塞顿开之感。同时也会发现,一门艺术实体与美学的关系既相生又相克,两间冲突与错落时有所见。遇到这样情形,本书不会选择先验论当作立足点,而会依循对玉的实践探讨尽量加以调和,调和不成则尝试另说。
本书遇到上述节点,有可能拉开一点话题,多一些美学思考,例如本书的第四、第五章,那些与美学主流相悖之论,难免被视为异说,同时也令此书沾上一些本体论的色彩。这样的结果本不欲为之,却不得已而为之。但愿可以对关注玉学的读者增加一些美学知识,也希望能予美学拓宽一些思辨的空间。
我相信,美学可以作为诸多艺术门类的母学,母学也需要在与子学的磕磕碰碰中去丰富自身。
本书还必然遇到中国美学与西方美学的调适。美学引进中国仅有一百来年的历史,还很年轻,但玉在中国实在太“老”了。我们的先贤和古人有许多妙论,却与美学传统或美学框架之间难以融合贯通。本书将其作为艺术理论而非美学体系来萃取,以避免产生误读。世界各国不可能有完全共同的美学,只可能有美学的共享和发展。多些对一门艺术实体的美学话题讨论,都可能使中西方的美学多一些活泼的生命力。
本书插图援引台北故宫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广州南越王墓博物馆藏品以及几位中国玉雕大师作品图片,在此深表谢意!
作为以美论玉的初次尝试,本书可能多有不当之处,诚恳敬请各方读者和专家见谅并予指正。
理由
2012年9月18日于北京西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