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念奴娇

中国古典诗词名家菁华赏析.辛弃疾 作者:马玮 编


念奴娇

登建康赏心亭,呈史留守致道(1)

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2)。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3)。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4)。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5)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6)。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7)。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8)?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

>注释

(1)建康:今江苏省南京市。赏心亭:北宋建康城西的一处建筑,是当时的游览胜地。史致道见第1页注。

(2)吊古:凭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迹。斛:古代的一种容器,能装十斗。

(3)虎踞龙蟠:形容建康地理形势险要。

(4)陇:田埂。

(5)霜竹:竹笛。

(6)安石风流:用的是东晋谢安的典故。哀筝曲:用的是晋朝桓伊的典故。

(7)儿辈句:用的是“淝水战争”的典故。

(8)宝镜:有两说,一为月亮,一为照妖镜。杯中绿:指酒。

>题解

这首词作于宋孝宗乾道五年(1169),是作者写给史致道的第二首词。在第一首词《满江红》中,作者表达了希望朝廷能重用史致道这样的主战派官员、力挽颓势的心愿。作者的愿望是美好的,但现实是残酷的,史致道未得重用。作者心情郁闷,登上建康的赏心亭,写下了这首词,送给史致道。词中感慨很深,虽是吊古,实是伤今。上片写金陵自古是“虎踞龙蟠”之地,但是南宋统治者不能利用它来力图恢复中原,作者面对江河日下的半壁江山,心头充满了忧愤。下片追忆晋代谢安的故事,对史致道得不到重用深表惋惜和同情。

赏析

在国难当头、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万马齐喑是一个民族的悲哀,所幸在中国的历史上,总有那些堪称民族的脊梁奋臂一呼,或挽救颓势,或保存下精神的火种,才使民族不灭亡,精神不堕落。而辛弃疾和同时代的史致道应该算是民族精神的代表人物,独立苍茫,摇旗呐喊,其声音或许不大,却给人希望和鼓舞。这也是辛弃疾把史致道引为知己,惺惺相惜的原因吧。

词的上片写“吊古”,吊古只是一个由头,一种心绪的宣泄,这种心绪便是不满和愤懑,而这种种的情绪在作者的笔下都体现出一个字:“愁”。“我来吊古,上危楼,赢得闲愁千斛。”开篇直截了当,直抒胸臆。登临危楼,想起往事,看现在国势民情,怎不让我愁上心头。“闲愁千斛”,极言作者的愁思之深,这“愁”既是对国破家亡之愁,也是对国势黑暗,前途暗淡之愁。“闲”字,正话反说,重语轻说。作者此时的“愁”和李清照笔下的“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后主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表意相当。文人墨客喜言愁,然而多数文人笔下的“愁”的分量和火力都不够强大,或是为文造情,或是离情别恨,或是情感纠葛。在所有的“愁”中,唯是写国仇家恨,国破家亡的“愁”最能动人心魄。“虎踞龙蟠何处是?只有兴亡满目。”这句暗含着一对比,金陵是坚固的,是险要的,占据着金陵的有利地形的一方应该是强大的,可是现在有着金陵的南宋当局,为什么不见强大和硬气,而处处退让,让国家呈现出一片衰象呢?表达了作者对当局不抵抗政策的不满。金陵即今天的南京,以位置险要和坚固著称。据《金陵图经》记载,诸葛亮评论金陵地理形势时说:“钟阜龙蟠,石城虎踞,真帝王之宅。”钟阜即钟山,石城即石头城。“柳外斜阳,水边归鸟,陇上吹乔木。”这句写景,进一步渲染作者的愁绪。暮色沉沉,斜阳照在柳树上,鸟儿在往回飞,晚风刮着田野的树木,发出悽厉的声音。景色苍凉,内心惆怅,情景达到高度统一。“片帆西去,一声谁喷霜竹。”“霜竹”指竹笛,北宋黄庭坚《念奴娇》词中有“坐来声喷霜竹”句。隐隐约约的江面上,一片孤帆西去,暮色中传来悠扬的笛声。暗指史致道不被重用,仕途失意,将会淡出政坛,浪迹江湖。古代士人,仕途失意,多心仪并选择隐居生活。如孔子曾说:“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我的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话,我就乘着一只小船隐居到江湖。苏东坡被贬黄州后,写了一首《临江仙》词,里面有“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句。此句写出了作者的惆怅无奈伤感之情,但作者是个不甘心于寂寞和沉沦之人,抗金决心也不会因为这事而丧失。所以,在这悲凉而沉重的氛围中,有了“一声谁喷霜竹”。悠扬的笛声,是黑暗中的光明,是绝望中的希望,是寒灰中的火星。暗示着作者仍然执着于自己的信心和决心,作者用“笛”而不用“箫”用心即在此。

下片重在伤今。抒发对自己的朋友、抗战派的代表人物史致道的不被重用的愤懑和同情。

“却忆安石风流,东山岁晚,泪落哀筝曲。”这句用了晋人谢安和桓伊两个典故。谢安,字安石,东晋人,晋朝孝武帝司马曜时任宰相。谢安曾寓居会稽(今浙江省上虞县西南),“高卧东山”,和当时的著名文人王羲之等游山玩水,咏诗作文,过着闲逸的生活。桓伊,据《晋书·桓伊传》记载,桓伊擅长音乐。一次,孝武帝司马曜召宴,谢安在座。桓伊弹筝唱歌、替谢安表白忠心,声调慷慨,谢安听完,泪下沾襟。后谢安得重用。这句意思是说,有大才的谢安,在桓伊的帮助下得到了朝廷的重用,而我却缺少桓伊那样的才能,对好朋友史致道没有什么帮助,真让人惋惜呀。“儿辈功名都付与,长日惟消棋局。”这里用的是“淝水之战”的典故。东晋时,前秦苻坚势力强大,发兵进攻东晋,谢安派他的弟弟谢石和侄子谢玄率兵迎战,以八万兵击败了南犯的九十万大军。当捷报传来时,谢安正和客人下棋,他十分从容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这句的意思是说,功名事业让别人去干吧,自己只好整日下棋来消磨时光。作者用谢安借指史致道,表达了对他不受重用无所作为的同情和不满。“宝镜难寻,碧云将暮,谁劝杯中绿?”“宝镜”指月亮,另据王度《古镜记》,宝镜又是传说中的一种“照妖镜”。此处的表意兼而有之,表现了作者的孤寂和不平。“碧云将暮”,南朝梁代的著名作家江淹有《休上人怨别》诗“日暮碧云合,侍人殊未来”,意思是天快黑了,朋友没有来。这三句的意思是:宝镜找不到,连“对影成三人”的情境都不可得,孤苦无聊,谁来陪我喝一杯闷酒呢?如果把“宝镜”理解为照妖镜的话,这句的表意就成了:唉,可惜我没有照妖镜,不然我将照出把持朝廷那帮宵小的丑恶嘴脸,有心杀贼,无力回天,真让人太郁闷了,谁来陪我喝一杯酒呢?“江头风怒,朝来波浪翻屋。”这句写景,以渲染主观情绪,从赏心亭上远望,看到江上波涛翻涌,风大浪险,大有使房屋倾倒之势。这句写出了作者的情感的强烈,也暗喻着国势的危急,另外,也和上片首句的“闲愁千斛”形成照应,使得整首词在表意和抒情上浑然一体。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