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是医生,我为什么要学医

学医,你准备好了吗 作者:梁钦


我是医生,我为什么要学医

今年填报高考志愿期间,网上各种关于医学报考的谣言泛滥。于是,我在医学朋友圈征集“一个学医的理由”或是“医学的优势”,短短一天就收到100余名医者的留言反馈:有奋战一线的医生,有传道授业的医学院老师,有初出茅庐的医学院学生,当中,还有两位全国人大代表。诚然现在医学发展确实有阴霾,但是我敢肯定:中国医学必定大有前途,因为有真心爱着这个行业、爱着众生的医学从业者们!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一直喜欢动手操作,而且既要严谨规范,又要能够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还有比外科医生更适合这一想法的职业吗?(边冲,上海中山医院)

医生职业稳定,升迁相对公平,尽管辛苦,但很充实,不会无聊,很有成就感,并且基本是每天都有成就感,也有比较好的待遇。(陈廷,中国解放军第四五五医院)

当初家人怂恿:医生越来越吃香,不用求别人。高考填志愿前反复在镜子前端看自己,嗯,长得有点像医生……所以都填医学院了。(李强,龙岩二院)

学医可以让你更好地理解人体的奥秘。(李玉娇,华山医院)

学医是我当年的梦想,那时觉得做医生的老爸在手术台上特帅。现在仍然是。(姜婧,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医学统计学的思路教我如何去伪存真。如果不是学医,说不定我也迷信朋友圈各种养生谣言。(陈颖超,上海第九人民医院)

人,一辈子总是要与医生打交道的。“互联网医疗”颠覆性的变革让医患关系一体化的大势扑面而来。10年后,具有人文情怀的高素质医生的价值和成就感将会达到高峰。现在医患关系恶化,许多人不愿意学医,恰恰是投身医学的战略机遇期。物极必反,如同股市,在暴跌后的众人恐惧时,正是抄底的最佳时期。(何日辉,中国心理干预协会)

救死扶伤的同时也可以引领医学科技的进步。(王万龙,医疗器材行业)

医学从来就是不温不火的专业,一个拥有高贵传统的专业是无法用“热门”或“冷门”这些凡夫俗子的词汇来衡量的,当这个社会发现医术只能掌握在越来越少数的人的手中时,当劳苦大众越来越难就医时,只能使高贵更“贵”!医学生要坚持,唱衰医学最后只会伤及唱衰人本身。(周与华,瑞金医院)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赖建国,西安交大医学院学生)

上医可以治国,中医可以治人,下医可以治病

学医是因为,想要改变世界上的不合理,先得从医治每一个个体的创伤开始。医生医病、医人,也是在净化自己。(陆敏,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

健康是1,其他是0,而医生是健康的重要守门人。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健康的需求日益增长,医生的作用和价值也越来越重要。我国目前存在的医学和医生不受重视的情况只是黎明前的黑暗,这一切一定会过去的。(蔡江南,中欧商学院医疗管理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

医学是需要“温度”的,需要人文关怀的,其深奥学科背后所蕴藏的是热爱生命、关注生命、倾注爱心、奉献一生的不变旋律和永恒追求。当一个人在助人时发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并从自我价值实现中得到极大的精神满足和灵魂慰藉时,那种幸福和愉悦感是无与伦比的。试想,有哪一个价值还能比生命更伟大?有哪一个价值还能比生命更高贵?有哪一种职业还能比拯救人的生命更神圣?更能让从业者在助人的同时,使自己也获得无比的快乐和幸福?我想,这就是我们选择医学的理由。(陈国强,上海交大医学院院长)

没有别的哪个行业,别人会这样把命交到你手上;也没有别的哪个行业,更能够在别人最需要的时候拉他们一把。现在医生承受着不该属于他们的压力,但只属于他们的荣耀还在。国外的小伙伴跟别的小伙伴说起我是medical student的时候都充满自豪,我想国内也总会有那么一天的。(何一川,上海交大医学院学生)

当初我学医,是因为爱看书,1967年“文革”时无书可看,就看医书,买了《针灸》《针灸腧穴图》《农村卫生员用药课本》,一看感觉针灸很容易学,又买了十根针,于是开始给家人、邻居、同学、同学的邻居扎针……1968年到农村插队落户,开始给农民看病,当时的动力只是心疼那些贫苦农民缺医少药……再后来上了大学……回了北京……去了急救中心……退休……至今……(贾大成,北京急救中心资深急救专家)

悬壶济世,生死相托,尽己所能,救死扶伤。(高飞,北京藏医院)

上医可以治国,中医可以治人,下医可以治病!好好感谢你的祖先吧,不是任何人都有福德学医的。(王笑阳,北京中医老师)

医学是一门科学加慈善的行业,符合我的价值观。在临床执业中充分体验平等、公正、法治、诚信、友善。(潘静,上海德达医院首席运行官)

我出身中医世家,父母均是医务工作者,我从中学时代就在家庭影响下学医,当时没有什么理由,看到父母每日忙碌救死扶伤,挽救无数垂危病人,得到患者的尊重、社会的需要,我没有任何别的选择,一开始就认定走上了医学道路,我热爱这个职业!(高广生,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四医院,全国人大代表)

没人能贬低,没事能干扰

我第一次在医院门口见到医闹的时候没有穿白大褂,医闹的人把我当成路人,给我讲医生怎么害死了她的孩子,宁愿孩子腐烂在育温箱也依旧赖在医院不肯离开,不过想要一笔赔偿。我一句话也没有回应她,只是感到心酸。可能在医院,可以见到人性最美好的一面,更多时候见到的却是人性最冷漠残酷的一面,但是终究,医院还是一个神圣的地方,是为生命而战斗的战场。从入学宣誓医学生誓词到马上要实习轮转,我已经学医第五个年头,从未后悔过,因为热爱着这份职业,就像热爱着生命一样。(刘璐,河北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如果人类社会只可以选择一个专业,开办一所大学,那么医学是首选之一。没有比救活一条生命,更让人发现自己存在的价值,名垂千古不是因为你有多少钱,而是因为你做了多少事。(卢雅丽,白术恩医科大学1977级)

从象牙塔走进白色巨塔,渐渐地明白,这身白袍即是每个奋战在第一线的医务人员的战袍,战袍加身即责任加身,从此矢志不渝,将捍卫生命的战斗进行到底。(潘靖欣,南京鼓楼医院)

有时候,也想过放弃,但最后,坚持下来的理由不是我做了什么感动了患者,而是患者求生的欲望感动了我,他们对生命的渴望,对正常生活的渴望,感动了我,他们需要我,所以留下来。(冉海锋,青海油田职工总医院)

上幼儿园时就想当医生,现在真的当上了。我们小时候有多少人梦想当歌唱家、科学家、解放军,但又有多少人真正实现了呢?如果有,请坚持。关于麻醉专业很多人不喜欢,觉得没有成就感,我完全不赞同,我的成就感来自亲自给老婆做无痛分娩手术,让老婆安心生孩子。(全耀晨,无锡101医院)

爱这份职业的主要原因,就是这份职业有成就感,当你的病人痊愈出院时,一句“谢谢医生”,所有的辛苦都是有价值的。就是这种成就感支撑着我在这个行业里一直走下去。虽然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的病种,虽然医疗环境恶劣,虽然医生收入与付出不成比例,每当想起那一句“谢谢医生”,就明白了自己的那份责任,那份成就感胜过了一切!(思明,梁河宏康医院院长)

往小了说,我女儿两岁半之前除了打预防针就没进过医院,有点发烧感冒我就给她解决了。往大了说,因为学医背景,我现在从事的医学前沿信息传播工作,每天为全国的医务人员传递诊治疾病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在为拯救生命尽绵薄之力!学医没有魅力吗?(田晓青,《中国医学论坛报》编辑)

大约是内心深处的一份悲悯,祈愿世间少些苦痛的情怀。(涂梦云,上海仁济医院)

我家是医生家族,外婆是妇产科大夫,父母都是医生,我从小就在医院职工宿舍里长大。我外婆曾经救过很多难产的产妇,但她自己因为淋巴瘤去世,当时没有升白针,外婆死于化疗后感染。所以,我选择了肿瘤学,我还参加了粉红丝带志愿者服务队,在工作之余将抗击肿瘤的科普知识传播出去!我义无反顾地选择当医生,我会引导我的宝宝也当医生。(曾敏,军事医学科学院)

1978年,16岁的我为了满足父母心愿学医。从医32年,挚爱这个职业,主动脱离体制后成为名副其实的医者,把慢病管理当作事业去追求!(周乐今,自由执业医生)

陈奕迅,英文名叫Eason,和医生谐音,最近一张专辑中有一句这样唱道:我,梦里朝着你跑;你,笑容洒在嘴角;爱,没人能贬低,没事能干扰。医学,对于一群依然怀揣博极医源、精勤不倦的理想的人来说,永远是一个值得用一辈子去记忆的曾经,永远是一个关于责任和梦想的现在,永远是一个他曾经憧憬了千百个日夜悬壶济世的未来。(许啸声,瑞金医院)

(写于2015年06月,被多个媒体转载,上文是《青年文摘》微信官网的转载稿。)

心目中的蔷薇花

5月份,和同学们去共青森林公园的路上,张琛问我:“老师,为什么你对神外特别地感兴趣?”我告诉他是因为觉得神外特别的神秘,其实真正的原因和我的“个人经历”有关。原先想在明天的期末总结班会上和你们讲述的,但是我怕我没有勇气讲下去,那么还是用我一贯以来的文字方式吧。

故事或许有点长。

去年10月份,子寒在篮球赛时肩膀受伤了,我和缪语等同学一起送他去医院。在救护车上,赵振钧说这是这辈子第一次坐救护车,你们呢?我抑制住即将夺眶的泪水,微笑着看着他,不置可否。脑海里却划过无数个画面。是的,我清楚地记得第一次坐救护车是在2002年1月17日晚上9点。

那天,爸爸说头有点痛,然后就毫无症状地昏迷了,爸爸被送到医院时已经不省人事,大脑严重受伤,医生说手术成功的希望微乎其微,但妈妈执意在手术单上签下了名字。手术房外,家人按照医生的嘱咐回忆最近在爸爸身上发生的碰撞,妈妈想起上个月爸爸曾被一辆小卡车碰伤过,当时没有什么症状,只留了师傅的联系方式。

手术完成了,但正如医生所料,父亲并没有醒过来。那时候,中考临近,每天我奔波在医院和学校之间。妈妈穿梭于医院的角角落落,照顾着昏迷着的父亲的所有吃喝拉撒。“半植物人”——这是医院对爸爸的宣判,住院80天以后,在医生的建议下,妈妈将昏迷的爸爸带回了家。

父亲的住院几乎花光了家里的所有积蓄。虽然事后也联系到了当时的肇事司机,但是当妈妈得知那个60多岁小老头生活也很艰难后,毅然放弃了诉讼的权利。我一直不知道,母亲那不到100斤的瘦弱躯干是怎样扛起这样的一个家庭。只记得她总是微笑着和我和弟弟说:“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后好好照顾爸爸。”或许那时候年仅16岁的我并不明白“照顾爸爸”这四个字的沉重内涵,但我告诉自己,从今往后,无论如何,我都得坚强。

暑假的两个月,每一天我都陪着爸爸,给爸爸翻身,喂爸爸吃饭,教爸爸讲话。当我得知爸爸或许再也不能走路的时候,当我得知爸爸再也不能讲话的时候,当我得知爸爸再也看不见的时候,我都比想象中的坚强。我仍感谢命运,感谢上苍,感谢它并没有带走我的父亲,因为我真的很爱我的爸爸。

高中的三年很充实,想家的时候就让妈妈把爸爸扶到电话机房,家人的声音总是那么地亲切。

高考后,我选择了离家最近的一所大学,四年后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推免到交大就读研究生。我努力的微笑着,努力的坚强着。

这么多年,在母亲的细心照顾下,爸爸从来没有得过褥疮和哪怕一次的小感冒,而我们也没有放弃对爸爸的治疗。西医、中医……任何有可能的医疗方子我们都会尽力去寻求。上海、杭州、宁波,一有时间,我就会拿着父亲的病历本和CT片去各大医院咨询。其实我知道,爸爸生病越久,康复的几率也越小。我并不奢求爸爸可以完全康复,我只希望他的眼睛能够复明,因为他每天躺在那儿已经很痛苦了,我不想他的后半辈子在黑暗中度过,我希望他能够看到我结婚、生宝宝,这只是作为一个女儿的最小心愿啊。一次次重新出发,一次次失望,但我始终没有放弃过内心的希望。

但是命运又和我们开了一个玩笑,2009年12月21日,父亲由于并发症又一次被送上了救护车。重症监护室里,爸爸已经瘦得不成样子,每一次吸痰都能耗去他几乎所有体力,我不知道怎么安慰爸爸,能做的就是紧紧握住他的手……

2010年1月22日,在生病8年零5天后,父亲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2012年,在硕士毕业论文致谢词上,我写下了这样一段文字:“十年前,我告诉自己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毕业工作了好好照顾父亲。现在,这一天即将到来,而我却再也没有机会。”同一年,我成为了你们医学生的辅导员,和曾经让我百感交集的医院那么地近。那天,我把子寒送到寝室安顿好后,我一人走在街上,泪水止不住地流。父亲离开已经两年多了,我知道我一直没有放下。

一年多来,我和你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疯。你们是这么一群可爱的医学生,你们会因为动物的实验而暗自神伤,你们会因为病人的痛疾而感同身受,你们会因为医患的关系而感慨愤怒……你们那么的真实,那么的善良。

你们当中也有同学和我有相似的经历。我给你们写周记,也开始尝试接触医学人文的书籍、电影。我渐渐地明白:“生、老、病、死是人生当中的特定阶段,虽然没有将来,但爸爸会永远活在我的心中,陪我走以后的路。”

前几天,一个朋友问我,如果当初给爸爸做手术的是另外一个医生结果会不会不一样?这其实也是很长时间困扰我的一个问题:如果早点送爸爸去医院,如果换一个医生给爸爸做手术……其实还有好多个如果,突然间我觉得这些如果都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医学永远是不确定的。

即便如此,我希望将来成为医生的你们都能够认真地对待每一个病人。因为他们对于你来说是一个简单个体,但是对于一个家庭来说,却是全部。

上午,我给妈妈打电话,我问她:“我把爸爸的事情告诉学生可以吗?”她问:“为什么?”我回答道:“我想告诉他们以后做一个好医生。”妈妈犹豫了片刻,说:“好啊。”

接着,我追问了一个很久以来都想问的问题:“妈妈,如果当初,你知道爸爸手术后必定会成为植物人,你还会签字吗?”电话那头的妈妈坚定地说:“会的,因为他是你的爸爸。”从妈妈的语句中我感受到了她对爸爸的那份真挚的爱,我想在另一边的爸爸肯定能感受到。“人生的道路上有晴天、阴天,也有雨天。但只要心目中的蔷薇花一直开着,便永远是晴天。”这是初中老师送给我的一句话,它伴随了我走过所有刮风下雨的日子。今天我将它送给你们,希望我们每位同学的心目中都有一朵盛开着的蔷薇花。

附:

2013年9月17日:今晚妈妈要看我写爸爸的文章,一千多字的文章她足足看了半小时,看完之后妈妈哭了,我不知道怎么办。半晌,她说:“时间真快,你爸爸走了就快三年了……”然后,我们俩都沉默了。我想时间能改变很多东西,但是对家人的爱和思念永远不会改变。

2013年9月18日:今天和初中语文老师联系了,感谢她曾经送我的那朵蔷薇花,它伴随了我走过那么多困难的日子,现在我把它送给了我的学生。我想教育就是这样,就是把给学生的爱一代一代传承下去。谢谢杜老师曾经的蔷薇花。

2013年9月19日:今天在两个班级的最后总结会上给同学们读了这篇周记,这是我第一次给他们读我的周记,也是唯一一次。谢谢同学们,祝福同学们。

《心灵点滴》:当病人变成了医生?

看过《死亡诗社》的同学想必对罗宾·威廉姆斯扮演的“叛逆”男老师印象深刻,虽然此次威廉姆挑战的角色是医生,但仍然能看到那位老师的身影:风趣幽默、离经叛道。

《心灵点滴》又名《妙手情真》,是好莱坞1998年的电影,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讲述了男主角Patch Adams因为患有忧郁症住进精神疗养院,有感于医院不近人情的他决心成为一名医生。出院后Patch进入了维吉尼亚医学院学习,可是院内传统观念的限制使医生们不近人情,他立志于改变这种状况……

其实剧本本身并无新奇之处,熟悉好莱坞影片的观众可能从开头就能猜出剧情进展和最终结局,匪夷所思的男主角,貌美如花的女主角,一些鼓励温情的好友,几个象征权威的反面人物,最后是逆转乾坤、温暖人心的大反击……剧情本身也有许多可以被吐槽的地方,比如那个装满面条的游泳池。

但让我感触颇深的是Patch的所作所为,为了把病痛缠身的病人逗笑,他会穿上色彩鲜艳的花衬衫,会用灌肠的气球套鼻子,会扮演笨拙的大猩猩……花样百出,可以说是费尽心思。我们暂且不去考虑这些行为是否可行,抑或让病人过于兴奋是否得当,因为一部喜剧电影肯定有夸张成分。重要的是影片用一种夸张的方式告诉大家一个优秀医生所该有的品质,那就是人文关怀:医生应该了解病人,带给病人心灵的安慰。医生不仅是解除病痛,更要增进生活品质。

医生的人文关怀其实并不陌生,2012年热播的《心术》也崇尚这样的理念:“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其实讲得是一个道理,只是当太多的忙碌、疲劳、疼痛、误解袭来的时候,有些时候,我们会忘记内心的那份纯真,忘记了自己为何出发,如何前行。或许这个时候我们可以重温Patch在影片演讲中的经典台词:

A doctor's mission should be not just to prevent death……but also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That's why you treat adisease,you win,you lose.

Death is not the enemy gentlemen.If we're going to fight adisease,let's fight one of the most terrible diseases of all,indifference.

《心灵点滴》:当病人变成了医生?

这是那么美好、治愈和温情,相信它会给予你爱、给予你最正面的能量!最后想说,如果大家对影片中的“反派人物”医院院长感到熟悉的话,并不奇怪,因为在另一部经典影片《肖申克的救赎》中,他同样扮演象征制度权威的典狱长。

你所不知道的事

《读者》上有这样一则故事。一位医生接到紧急手术电话,以最快速度赶到医院,换上手术服。当他朝手术室走去时,焦急的男孩的父亲失控地斥责他来得太晚,没有责任心。医生说自己已最快赶来,希望他能冷静一些。男孩的父亲愤怒地说:“冷静?如果手术室里躺着的是你的儿子,你能冷静吗?如果你的儿子快要死了,你会怎样?”然而他不知道的是,医生的儿子昨天在一场交通事故中身亡了。在去殡仪馆的路上,医生接到了手术电话,在他救活了这位父亲的儿子后,他还要赶着去完成儿子的葬礼。

无独有偶,在《生之愉悦》这本书中,曾在美国行医的许琳医生讲述了这样一个真实的事情。23岁的米尔是她的一个病人,不幸的是,患有多重残疾的她智力只有婴儿水平,生活不能自理。即使如此,她的妈妈玛利亚仍以“强健的臂膀”乐观地照顾和爱护着女儿。然而在一次探访中,许琳才得知,因为常年的负重,米尔的母亲后背早已受伤,她早已没有力气托起自己的孩子。“如果你不走进病人的家庭,如果你不深入病人的心灵,你永远不知道他们经历了什么变故,带着怎样的悲怆情怀。”在文末,许琳医生这样总结道。“有些事情,医生永远不知道。”

是的,那些你所不知道的事又何尝只存在于医生和患者之间。别人的生活发生了什么,他们又在经历着什么,站在自我立场的我们可能并不知道,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只看到了表象,而多的却是我们看不到也不知道的事。

假如有一天,你打电话和妈妈说想买衣服,妈妈二话没说给便你汇来了钱,而你不知道的是,其实母亲已经很多年没有置换衣柜的服饰;假如有一天,你为室友晚上的态度冷淡而耿耿于怀,而你不知道的是,她正为亲人的病情而牵挂担心;假如有一天,你为娱乐报道中的某明星某天窘态而哈哈大笑,你不知道的是,为了拍戏她已经熬了几天几夜……

如果,你还看过陈凯歌的电影《搜索》,那么你一定会对由高圆圆饰演的白领叶蓝秋印象深刻。因为拒绝给一位老爷爷让座,叶蓝秋被电视台曝光,引发了人肉搜索和网上谩骂,不堪重负的她以自杀的方式提前结束了自己生命。不知不觉中,一个个网友就扮演了“帮凶”的角色,只是他们不知道叶蓝秋是一个善良的小姑娘,那天是因为在医院意外检查出淋巴瘤晚期而悲伤不已,从而行为反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一面,所以在很多时候,我们不应该轻易地下定论,而是怀着一颗包容的心多交流,多沟通,用包容的心态接纳别人的过失。“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古人的道理在今天仍然受用,不放纵自己,不计较他人,给自己以要求,给他人以微笑,为人处事,三思而后行,因为多的是我们不知道的事呢。

《周一清晨》:医生的自我反思

这是一部怎样的医疗剧?

新浪微博上拥有百万粉丝的“急诊科女超人”于莺特别撰文推荐。

某医院的负责人一口气看完第一季,并决定把它挂在医院的官网上。

我们附属新华医院在新华放映厅里隆重上映。

它就是《周一清晨》。

每个周一的清晨七点,在大洋彼岸的美国一些医院,会进行一周一次的医院内部“发病率、治愈率、死亡率与错误率”研讨会,它是只有本部门参加的内部会议,研讨会中将对过去一周发生的所有意外死亡病例做一个总结回顾与分析,旨在于分析医生手术过程中的错误,避免更多同行犯错,同时也能让更多病人获救。在美国医学界,这种会议被认为是最绝密的会议,研讨结果不会告诉任何人,谁在会上挨了批评、受了表扬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周一清晨》却把这一“禁区”搬上了屏幕,直面医生的心灵拷问,给医生以反思给观众以启迪。

《周一清晨》原名为《切尔西综合医院》,是美国TNT电视2013年2月4号新推的剧集,第一季共10集。该剧根据美国神经外科医生、CNN首席医学记者桑贾伊·古普塔尚未出版的小说改编。讲述了在周一清晨研讨会为背景下,俄勒冈州波特兰市一家医院内5位外科医生在抢救病人的过程中面临的艰难选择和惨痛教训。

泰就是上述切尔西医院的外科医生,第一集中,因为迫切地想救助一名患肿瘤的小朋友,泰疏忽了病人家族病史的采集,但就是这样一个“不经意”的疏忽,却酿成了大错……在研讨会上,主持例会的外科医生严厉地批评泰“arrogant”,虽然泰深受内心的自责,但孩子的性命却再也无法挽回。

一个小混混因为打架斗殴致死,母亲悲痛欲绝,但移植科的医生只顾获取心脏等器官。移植手术完成后,被救活的家庭感激不已,但医生却淡然地说:“被救活的人里有大学生。”捐赠者母亲悲愤地斥责:“我的儿子不如那些人有价值吗?”医生被告上法庭,有着医院律师帮忙应对的他或许能幸免,但是医院真的不用人文关怀了么?

……

医学世界里“救与不救”“诊治方法正确与错误”等是永恒的道德困境,也是大多数医疗剧回避的问题,但《周一清晨》却勇敢地直击现在医学“人文关怀缺失”的弊端。在一个个发人深省的故事中让你明白医患沟通、医生自我反省的重要性。正如于莺所说:“现在医患关系紧张,不光是医疗投入不够,患者要求过高;其中也有医生自身的原因,就是人文精神的缺失……(看了该剧)医生更应该从加强自身的人文修养做起,与患者平等沟通,要有同情心,诊疗时要符合规范……”

对于喜爱医疗剧的观众来说,《周一清晨》无疑是你的很好选择。它也许没有《急诊室故事》那么经典专业,没有《豪斯医生》那么扣人心弦,没有《实习医生格蕾》那么时尚八卦,但绝对能直击你的心灵,因为它能引发你的启迪、思考和震撼。

《小医生日记》漫画背后的故事

2013年,一组名为《小医生日记》的漫画在各大社交网走红,乳胶手套、钢铁膀胱、护士姐姐……一组组风趣幽默的漫画萌翻了网友。医学生的吐槽,实习医生的经历,还有医护和医患关系,作者都用轻松戏谑的方式表达,娓娓“画”来。

你不禁要问这位如此了解医学界的大虾是何方神圣?

原来漫画的作者——曾小兰是华西医学院临床医学毕业生。曾小兰是成都人,从小就喜欢绘画,即使上大学时,也没有放弃对绘画的热爱,并自学了很多电脑绘图软件。大学毕业后,因为非常喜欢动画创作就投身广告业。婚后,曾小兰辞去了广告公司的工作,转投动画业,并和老公一起经营了一家动画设计公司,空余时间绘制了《小医生日记》这套系列漫画。2013年6月,她开始在新浪开设“小医生日记漫画”系列微博。

漫画中小医生的种种遭遇,有很多是曾小兰作为医学生的经历,有些是她从同学和朋友那里听来的。“惨不忍睹”的夜班经历,“魔鬼化身”的护士姐姐,“汉化女生”的解剖课……一幅幅系列画让医学生们感同身受。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通宵自习室”:

复习到凌晨的,终于背完第5遍的小医自我感觉良好地漫步回寝室,心里想着能美美睡一觉,结果听到旁边两同学的对话:“学霸,复习得咋样了?”“哎,不行,才背了20遍呢,这次完蛋了。”可怜的小医在深受打击之后原路折回,又默默开始看书。想起期末考试期间,我们同学们也是个个打满鸡血,变身学霸。当然,还有很多很好玩的系列,同学们就自己去感悟吧。

看到这组漫画,我想起医学院楼委会征集的学生手册漫画系列。说实话我们学生画得也同样出色。在以往周记中,我做过一个关于医生出身的作家大盘点,包括鲁迅等N多作家都是学医出生。今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未来的“漫画家”。这说明什么呢?

说明我们医学生是多才多艺,富有创造性的。前几日的楼委会的厨艺大赛,大家居然还是美食好手,11级临五六班就有3组选手晋级了。就如流行语:现在的医学生上得了手术台下得了厨房,斗得过医闹打得过流氓。最后借用一句网友的话:孙中山学医的,鲁迅冰心郭沫若学医的,柯南道尔学医的,契科夫郁达夫学医的,许嵩费翔罗大佑学医的,著名播音员郎永淳南京中医药毕业,世界银行行长学医的……

学过医了,你啥不能做?

“医学僧”的幸福生活

记得2012年交大医学院60周年院庆晚会上,三句半表演《我们都是医学僧》用诙谐的方式道出了医学生的喜怒哀乐。是的,在成长为一名优秀医生的道路上,医学生就像一个苦行僧,怀着对目标虔诚的心,一路进发。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就是一个个不苟言笑的书呆子。我们课外生活同样丰富多彩。乒乓球赛、游园会……2013年5月的第三周,交大医学院临床2011级五年制二班、六班同学,在种种考试突围下,成功地举办了各项活动。

中国梦·医学梦

周一,六班举行了“中国梦·医学梦”的班队活动。杨深、付迪、张宇等6名同学为大家分享了学医的感悟和体会。现在还记得梦婷的发言:

“我为什么要学医?因为很多事情都让我相信:生命是一个奇迹。四种核酸的序列就蕴含了人类所有的遗传密码。我为什么要学医?因为那件神圣的白大褂下积淀的是浩瀚的知识。我为什么要学医?因为医学是用生命来影响生命。疾病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医学不能带来永生,但是可以带来希望和依托。”虽然梦婷的声音并不洪亮,却有一种异常的深情和坚定。

我为什么学医?这也是老师这星期问得最多的问题。父母要求的、别人推荐的、自己选择的……或许同学们的原因有各种各样,无论当初是何种理由选择医学,现在我们都是一个“医学生”了,所以需要我们做得就是踏踏实实地学好专业知识,脚踏实地地过好每一天。就像李毅和张宇讲述地:“个人梦是中国梦的一块基石,中国梦的构建又为个人梦想的实现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让我们每位同学在中国梦的引领下,努力地实现个人梦想。

我的美食我做主

回想周五晚上的厨艺大赛,现在还有一些兴奋,当天,六班共有3组同学进入决赛。

比赛前,陈学英同学凭借着自己的削苹果皮的实力从十多人中突围,成功地竞选为大众评委。最先上场的是梦婷、凤洁和娟娟的“考试全队”,她们带来了梦婷妈妈亲手授权指导的“年年有鱼”:青鱼切片油煎,之后加上芝麻、色拉,再装点上小番茄、香菜……色香味俱全的菜肴得到了评委的啧啧称赞。紧接着是冠兆、沈辰和跻耀“yyn5440队”的“菠萝咕咾肉”,来自东北的小耀还特意编纂了一个感人的故事:“这是他奶奶教给他的东北特色菜……”他好像不知道这是道南方的粤菜。幸好评委专注品尝美食,没有注意小耀浓厚的东北口味,否则就闹乌龙了。三小伙做起菜来挺帅。

最后压轴登场的是江明杰、李博和巧红“番茄炒蛋炒番茄队”带来的“松子黄鱼”,他们居然是比赛时现学现做的。明杰掌勺起来也是有模有样,菜肴也的确不错,再加之拄着拐杖、坐着轮椅,让评委感动不已,最终逆袭成功,荣获第二名银勺奖。

当天比赛,六班很多的同学加油鼓掌,艾佳照片拍的可卖力了,小耀一组记得感谢。我们班男生上得了手术台下得了厨房,握得起手术刀,也拿得起菜刀。吃货妹子快来领走吧。

传说中的共青森林公园

周六,2011级临床五年制二班同学的第一次班导师活动如约而至,这也二班同学进入大学以来的第一次集体出游活动,大家都充满了期待。非常感谢班干部的辛苦工作以及马骋的拍照,当然还有班导师陆老师的指导和陪伴。

三国杀、谁是卧底……一个个活动增强了同学们之间的认识和友谊。医学特色也贯穿在活动当中,付翰轩出了两个医学词汇:“胸大肌、肱二头肌(biceps)”,同学们是各种专业术语,幸好那局老师没参加,否则是各种被虐。昨天还是文博的生日,虽然和崔然两人沾满纸条过来表演地稀奇古怪,但是念在寿星份上,就原谅你啦。后期的班导师活动将会开展临床见习,敬请期待。

2011级临床五年制二班共青森林公园合影

儿科,另辟蹊径?

昨天宝宝皮肤过敏,带他去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看医生,二楼就诊大厅被挤得水泄不通。因为害怕排队,我还特意挑了下午的时间,结果还是等了一个多小时。即便如此,旁边的家长还是对我说:“还好你没去儿童中心,那边坐电梯都得排半天呢。”

因为家里有宝宝,所以对儿科的新闻会特别留心,因此也就了解到夏天是儿童就诊的高峰季,但是如此爆棚的现象仍是我始料不及的。回家后查找资料得知:7月份,上海的三大儿科类医院相继创下“建院历史上单日门诊量最高纪录”,2013年7月交大医学院附属儿童医学中心单日门诊量更是突破5800人次,逼近综合大医院。

夏季儿科看病难,有着季节的因素,但更为重要的原因是儿童医疗资源的紧缺。《2012中国卫生统计提要》及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2011年全国儿科医师9.6万,14岁以下的儿童有2.2亿余人,平均下来,每千名儿童只有0.43名医生,按照1‰的标准,儿科医师缺口十几万人。以上海为例,儿科年门急诊量每年在以大约20%的速度上涨,但是儿科医护人员数量却一直没有上升。

市场经济的规律是有需求就有市场,但本应该是香馍馍的儿科医生的职业似乎并不受医生宠爱。那么医学生眼中的儿科又如何呢?下午,我在人人网发起了一个“医学生是否会选择儿科的小调查”,结果,大部分学生也表示并不会考虑儿科。儿科被医疗人士打入“冷宫”,除了“害怕”小孩子,客观原因主要是“两高一低”:即压力高和风险高,而待遇低。那么事实是不是的确如此呢?带着这些疑问,我咨询了上海仁济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陆斌杰。陆医师表示压力和风险的确有,但并不像外界传闻的那么大,大多数的家长都是通情达理的,事实上,医院各个科室的压力都是相当的。谈到大家关心的待遇问题,陆医师说儿科的待遇在综合性医院的确不是很高,属于中等水平,不过在一些专业性儿童医院,还是可观的。儿科之于陆老师的是一种独有的成就感,和儿童相处,他觉得很开心很快乐。

诚然,儿科面临着相对较大的风险和压力,但正所谓另辟蹊径,当前医疗环境,内科、外科、妇科大多供过于求的情况下,选择儿科或许别有洞天。“急诊科女超人”于莺曾在微博上表示如果现在她是医学院校毕业生的话,就会选择儿科,在她看来儿科主治大夫奇缺,私立医院执业前景好,再者将来自己的孩子也有了健康保障,同时给年轻父母多些疾病的科普,不愁市场,她建议以后毕业生们可以适当考虑儿科。我们并不鼓励医学生盲目的选择儿科,陆医师也一再表示,兴趣为先。陆医师说他们欢迎那些喜欢小孩子,有爱心、耐心和细心的医学生们加入儿科大家庭,在那儿,医生们将会收获其他科室难有的童心和爱心。

2013级儿科班学生合影

医学蛇杖的前世今生

这篇文章源于网友的一些对答,弱弱问一句,有同学中枪吗?

网友A:医学院有一个把蛇插在钉子上的标识,是什么意思啊?

网友B:那不是钉子,是剑

网友A:剑为什么插在蛇身上啊?

网友B:斩妖除魔!懂?

网友C:原来是这样啊……我一直以为是针跟线

我的世界凌乱了……看来的确有必要来普及一下……

看到医学(西医)标志“蛇徽”的人们总会心生疑问:“蛇在常人看来是一种恶毒的动物,为什么神圣的医学会用它来做标志呢?”有人说那是因为蛇有药用价值,可是有药用价值的动物很多,为什么偏偏选“蛇”呢?其实,医学“蛇徽”起源于古希腊的神话传说。

细心的同学应该已经发现,作为医学标志的“蛇徽”其实有两种:一种是双蛇缠杖,上头附加双翼;另一种则是单蛇缠杖,它们都是为了纪念阿斯克勒(Asclepius)这位伟大的神医。

阿斯克勒全名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太阳神阿波罗之子。可怜的阿斯克勒幼年丧母,跟随凡间的养父半人兽——喀戎(Chiron)长大,并从他那儿学到了超凡的医术,并因此拯救了许多凡间的濒危病人。感到威胁的万神之王宙斯便以雷电将阿斯克勒击死。但是民众对于阿斯克勒的崇拜却没有停止,他们为他修建庙宇,奉为众神之一膜拜。宙斯最后只好让阿斯克勒复活并正式封为“医神”。

有一次,阿斯克勒遇到一位病情非常复杂的病人,他无论如何努力都无法医治,于是向一条蛇咨询并寻求建议。为了能与蛇面对面讨论,并表示两者的地位相等,阿斯克勒请蛇缠绕在他的权杖上。之后病人痊愈康复,从此,阿斯克勒就手持蛇杖四处云医,久而久之,蛇杖就变成了医学的标志。

而双蛇缠杖是怎么由来的呢?传说是医神父亲阿波罗背着儿子和“运输之神”赫尔墨斯交换礼物,赫尔墨斯赠与阿波罗里拉琴,阿波罗为了显示自己的创新性,改造了儿子的蛇杖,制成了一个“加飞翼的双蛇杖”赠与赫尔墨斯。双蛇杖令赫尔墨斯爱不释手,精心保存,这也是现在海关标志的由来。也有一说法是因为有一次阿斯克勒看见两条蛇打斗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法让他们停止,就将权杖放在地上试着分开她们,两条蛇就就重归于好了,所以就有了双蛇杖。

希腊人为什么要将这个蛇杖和医学扯上关系呢?原来,在希腊人眼中,可以不断蜕皮的毒蛇象则征着恢复与新生的过程,而木杖代表着人体的脊柱,象征人体中进化和灵性的主脉。也有传说医神的蛇是从智慧女神雅典娜那里得到的蛇发女妖戈耳工(Gorgon)的头发,所以蛇毒既是一种致人死命的毒药,又是起死回生的良药。因此在古希腊,蛇在医院都是神圣的象征。

据说医神的5个孩子都继承了父亲的事业,当中女儿海吉亚(Hygieia)被奉为健康女神,她的名字Hygieia就是今日hygiene(卫生)一词的来源,她常常手拿高脚酒杯,每到一处,总有蛇做伴。在造型艺术上,与父亲常常同时出现。而另外一个女儿帕那赛亚(Panacea)被奉为医药女神,她的名字就是今日panacea(万应药)一词的来源。此外,阿斯克斯的养父名字Chiron派生出了Chirurgeon一词,而英文Surgeon(外科医生)就是由这次词演变的。

直到今天,蛇仍是医务工作者的标记。例如,大多数国家有关医学的文件、证书、校徽都是用蛇徽作为标志的,西方街头常以蛇缠高脚杯作为药店标志,而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德国以及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等也是用蛇徽作为自己的医学标志。可以说,作为世界性医药标志的蛇徽随处可见。

最后谈谈一个有趣的现象:我做了一个不完全统计,发现国内很多医学院的校徽都是以蛇杖为标志的。总体而言,以单蛇杖为主。

推荐美国ABC的3部医疗纪录片

熟悉美剧的朋友想必对ABC电视台并不陌生,作为美国三大商业广播电视公司之一的它不仅手握“超级碗”和奥斯卡颁奖典礼两大直播权,而且还成功推出过《绝望主妇》(2004年)、《迷失》(2004年)、《摩登家庭》(2009年)等多档热门电视剧。在医疗剧方面,拥有超高人气的《实习医生格蕾》就是ABC电视台2005年的作品。

不同于格蕾的浪漫虚构,2008年6月,ABC将目光聚焦于真实的医疗场景,推出了8集的医疗纪录片《霍普金斯医院》,这是向大家推荐的第一部医疗纪录片。位于美国纽约的ABC为什么选择大老远的霍普金斯的医院呢?这与霍普金斯医院的医学地位有关。成立于1879年的霍普金斯医院多年稳居美国医院及医学院排行榜首位,大家喜爱的《豪斯医生》的主角豪斯就是被编剧安排从这所医学院毕业的。在该片历时4个月的拍摄中,ABC采访了上百位医护工作者和病人,真实地纪录了这所传奇医院的日常医疗状况以及各种医疗危机事件,《霍普金斯医院》不仅给ABC带来了超高收视率,而且为它赢得了美国广播文化成就奖

2010年,ABC电视台又趁胜追击推出了《波士顿医务组》,同样是8集,6月份始播。不过不同于《霍普金斯医院》的只纪录了一家医疗机构,《波士顿医务组》放眼于波士顿地区的多所医院。在4个月时间里,ABC电视台分别接触了波士顿麻省总医院(简称“麻总”)、布里根妇女医院、波士顿儿童医院等美国顶级医院的医生和病人,拍下他们的一举一动,从手术室到术后的会议。《波士顿医务组》为观众带来了很多医学上的奇迹,同时也为我们展现了波士顿医生的私人生活和感情世界。对于观众而言,这也是一个比较各家医院的绝佳机会。2011年,央视二套引进了该片,同样受到了国内观众的喜爱。

最后一部是《纽约医务组》,它是ABC2012年7月份推出的。有了上两部剧集的磨练,ABC的医疗纪录片越发出色,这部拍摄长达一年之久的8集纪录片又将为我们展示怎样的生命故事呢?具体大家去剧集中一探究竟吧。

2008年,一项由约翰·霍普金斯大学贝尔曼生物伦理学院研究者发起的调查显示:(美国)65%的护理专业学生和76%的医科学生曾收看过《豪斯医生》,但他们当中的大部分表示并没有从这些电视剧中获取任何有用的专业知识。该研究组没有做过“医疗纪录片”的调查,但不可否认的是,纪录片肯定有着医疗剧无可比拟的专业性,所以喜欢通过美剧了解美国医疗真实状况的同学,选择观看ABC的这三部医疗纪录片,肯定会有所收获。

浅析美国的医生培养体系

前言:因为时有同学询问美国医学教育情况,而我自己也是云里雾里,今天终于下决心把这篇周记整理出来了,希望能以一种“简洁明了”的方式和大家介绍美国的医生培养体系,谢谢我的老同学杨焜对本文的指导。不足之处,请各位医学生们指正。

美国现有医学院校150多所,大部分隶属于综合性大学,平均每所医学院每年招生100~200人,在校学生400~500人。与中国五年制的医学本科不同,一般情况下,美国医学院只招收本科毕业生,也有极少部分医学院在高中毕业生中招收“七年制的本科和医学院的连读”或者“本科三年级之后进入医学院”的学生。我们这里讲的是大体情况,即本科毕业后进入医学院。

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个美国学生怎样才能成为一名主治医生!概括来说,分为5个阶段,分别是大学本科、医学学校、住院医师、专科医师、专业委员会的认证。下图表格最左侧是学习阶段、中间是期间的学习、后边是相关备注。

从上我们可以看出,美国医生的成长周期是很长的,大学和医学院需要至少8年,再加4—7年的住院医培训,要成为一名独当一面的主治医师至少需要十多年时间。同时,美国医学院学费昂贵,在医学院期间每年学费高达数万美元,在住院医培训期间,待遇并不是很好,那么为何这么多的学生还是如此热衷医生行业呢?因为一直以来,美国医生的社会声望很高,收入丰厚;此外,美国正处战后婴儿潮集体老龄化的阶段,因此对于医疗的依赖越发增强,所以在美国就业不景气的现状下,选择了医生就相对有了铁饭碗,工作稳定有保障。不过高回报的同时也是高风险,除了时间之外,美国医生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最后,给对美国医学教育感兴趣的同学推荐一本书。《白袍——一位哈佛医学生的历练》由哈佛医学院毕业生艾伦·罗思曼所写,当中不仅有她哈佛4年学程上的临床见习实录,还有很多医学伦理的思考。作者曾任职于波士顿儿童医院,目前在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印第安人保留区作医务服务,相信此书的阅读会让你对美国医生的成长经历有更加全面理性的认识。

参考资料:

1.《美国医学生学多少年》,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c6f1c90100cnb6.html

2.《看美国医学生——医生的成长经历》,http://aiddemliu.blog.hexun.com/30286826_d.html

3.王晓明:《美国的医学教育》。《世界教育信息》,2007年,第5期。

4.《美国外科住院医师培训概况》,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280a9c0100066t.html

日本NHK(道兰)的医疗纪录片

有看过日本道兰纪录片的朋友们吗?今天向大家介绍日本NHK(道兰)的医疗纪录片。我们或许可以从侧面了解日本的医疗行业。

秉承“让他人快乐”的信念,大木隆生考取了日本慈惠医科大学。24岁那年,他拿到了医师执照;32岁时,他又赴美国深造。如今的大木隆生是日本东京的血管外科医生,年仅46岁的他已成为血管外科方面的世界权威。这一次,患有胸腹部大动脉瘤的川崎女士在儿子的陪伴下找到大木隆生,希望大木能为自己进行手术。但是川崎女士的病情很复杂,需要“人工血管移植”手术,这种治疗法在当时尚处于研究阶段……

这是日本NHK电视台2010年出品的纪录片《奉献一切,维系生命》所讲述的故事,该片纪录了东京血管外科医生大木隆生的求医之路和从医旅途中经历过的种种抉择。透过这些片子,我们或许可以从侧面了解日本的医疗行业和医护人士的心路历程。

除了《奉献一切,维系生命》,NHK电视台还拍摄过两部医疗人物传记片——2009年的《老年痴呆症护理专家大谷留美子》介绍了日本九州福冈护理专家留美子的医护人生;2012年的《日本乡村医生的最后50天》则将镜头聚焦乡村医生,讲述秋山邦夫医生守护大山村民健康60年的故事,用淳朴的镜头纪录了秋山邦夫离开前的50天。虽然写实的纪录片反对刻意的煽情,但是这3部片子的配乐还是可圈可点,自然贴切地融入情境中,带给人们淡淡的文艺清新的情调。作为医学生,我们更关心的或许还是医疗调研报告类纪录片,即有关医疗历史和现状、医疗产业、医疗情报等方面的调查纪录,而NHK电视台大部分医疗纪录片都是这个类型的。例如《日本护理人才流失危机》描述的是日本护理界的现状,《难以到手的药品》纪录了南非艾滋病感染爆发的情况,《印度商业模式的登陆》讲述了印度的制药产业,《高级人才的回归》见证了中国医药人才的回归,《基因里孳生的霸权》则是揭秘了基因医药行业的利益链。

NHK电视台还有一些医疗纪录片是探索解密和科学教育类型的,这也是一般民众最为关心和关注的类型。例如《人体DNA时代》《甲型流感:威胁与对策》《挑战癌症的生死之谜》《改变人类的赛博格技术》《赛博格技术:机器人与人的融合》等,这些纪录片通过展现前沿科技、身体奥秘或者医学常识,来达到科普教育目的。例如上述的《赛博格技术》就是聚焦了联接大脑与机械的前沿科技——赛博格系统,而《甲型流感:威胁与对策》通过最新的研究成果揭示病毒的真面目,并直击抗疫最前线的医疗现场,以各国的最新对策来探讨如何防止疫情在国内的大爆发。

以上就是日本NHK电视台医疗纪录片的大概情况,有兴趣的朋友可以择片观看。

“揭露”美国《医疗内幕》

熟悉纪录片的朋友对摩尔应该不陌生,他是当今著名的纪录片创作者。2002年,他导演的探讨美国枪支问题的《科伦拜恩的保龄》荣获第75界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2004年,他的《华氏911》问世,这部毫不客气开涮美国前总统小布什的纪录片最终夺得戛纳金棕榈奖。

《医疗内幕》(SICKO),又名《精神病人》,是摩尔2007年的作品。这一次,摩尔将矛头对准了美国的医疗保险体制。影片从颇有讽刺意味的个例拉开帷幕:力克在一次工作中意外将两根手指截断,因为没有医疗保险,他不得不在医院的建议下做出选择,花6万美元重新接上中指或者花1.2万美元接上无名指。也许是摩尔的巨大知名度,又或许是美国的医疗体制真是劣迹斑斑,该片在小规模上映后取得了空前的好评,并最终刷新美国纪录片的票房纪录。

《医疗内幕》全长两小时,上半部分通过大量个案层层揭穿美国医疗制度的谎言。虽然美国在医疗保障上的开销位居全球之首,但全美仍然有将近5千万人无力支付保险,而即便是那些拥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公民,同样面对着各种规章麻烦和制度死循环,正常的治疗得不到保障,成为了美国医疗、保险公司等企业的牺牲品。影片的下半部分则进行了加拿大、英国、法国、古巴等国的医疗制度的比较研究,当中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古巴的造访。为了拍摄《精神病人》,摩尔调查了当年“9·11”事件救援行动的志愿者,他们中的很多人都因为参与救援而罹患疾病,但最终没有得到政府当初承诺的医疗待遇,生活窘迫,有些甚至家破人亡。为此,摩尔“违禁”带领他们访问古巴关塔那摩的美国海军基地,了解那些犯人在狱中受到的医疗待遇。

和以往的片子一样,在《医疗内幕》中,摩尔一人担起导演、制片、编剧、主演等角色,并极尽黑色幽默的才能。不过也如往常,片子同样受到了“主观色彩过浓”的批判。在戛纳公映期间,很多记者就对片中内容的客观性提出质疑,尤其是对其他国家过于理想化的医疗制度的描写。所以对各国医疗制度感兴趣的同学欢迎批判性地观看。

此外还有一个小插曲,由于摩尔纪录片一贯以来的尖锐主题,使他在美国不乏敌人,大公司大企业对他更是恨之入骨。在《医疗内幕》拍摄时,有网友在建立的专门反他的私人网站对他持续进行人身攻击,不过这位网友最终因为妻子无法支付医疗保险而不得不关闭这个网站,最终摩尔以匿名的形式,向其寄出12000美元的支票……

向无言良师致敬

这学期我们临床五年制的同学们正式开始了局解课的学习,第一次接触了真正意义上的大体老师——无言良师。记得首次课程之前,同学们在解剖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默哀、鞠躬,用虔诚的方式向大体老师致敬。课后一些同学和我交流,希望以更加深刻的方式来感谢这些无言良师。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有了这一期《向大体老师致敬》的班会。

两个小时的班会中,同学们充满敬意地观看纪录片《为科学献身》,认真仔细地听取3位同学对于无言良师的礼赞,虔诚专注地折起代表爱的千纸鹤,一起宣读了《尊重大体老师的倡议书》。这一次的班会也让老师收益匪浅,尤其是杨深同学关于台湾慈济大学对于大体老师的做法的分享让我们很受教育,今天和更多的医学生一起分享:

慈济无言良师的诞生,始于1994年,慈济医院创始人证严上人为了慈济医学院的教育,开始推动大体捐赠,并在全球首创大体模拟手术:遗体捐赠者在过世8小时内急速冷冻到零下30摄氏度保存,在教学使用时再复温到4摄氏度,让医学生在最接近真实的人体上进行模拟手术训练。自1994年慈济推动遗体捐赠以来,台湾已有2万多人签署了同意书,其中已往生者330人,捐赠者年龄最长94岁、最幼14岁,在向来保守的华人社会开创了遗体捐赠的奇迹。(《人民日报》,2010年6月18日)

大体模拟手术在慈济大学的定位是一个人文课程,而不是一个简单的操作课程。他们的解剖室设在宽敞明亮的二楼。在开课之前,师生会到大体老师生前的家中,向他的亲戚了解大体老师的生平,由学生写成小传配以照片放在大体老师的床头,最后将其贴在手术室墙壁。课程正式开始之前会进行虔诚的启用仪式,课程结束后,学生们将所有的刀口缝合,还大体老师一个完整的身体,最后为大体老师穿衣入殓、入龛,这一庄严肃穆的内容被称为“送灵仪式”。现在,慈济大学官方网站的主页正中就能看到遗体捐献者的照片、生平等诸多资料。

相比慈济大学医学院,我们内地的很多医学院在医学人文教育还不够,但我们也在一点一滴努力,清明节时献花,发起倡议书……不管具体仪式如何,相信我们所有的同学都应该加深对大体老师的敬意。大体老师们用他们的躯体,让我们掌握和丰富人体基本知识。他们安静地躺着,虽然不说话,却用高尚的行动支持着医学发展。他们是我们的第一个患者,更是伟大的老师。

那我们医学生该怎么做,就像杨深说的:“珍惜每一次解剖机会,用严谨细致的态度去学习操作,我们可以在大体老师身上划错几十刀、几百刀,将来千万不能在病人身上划错一刀,也许只有这样才能不会辜负他们捐献的初衷。”

如何成为更好的医生

最近,《阿图·葛文德:所有医生都会犯可怕的错》一文广为流传。文中阿图医生用自身的经历和大量的事实告知大众:“科学和人类技术是有限的,所有医生都会犯可怕的错,医学并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他希望通过这些描述加深普罗大众对于医学复杂性的认识。

阿图医生是印度裔美国人,1965年出生于纽约布鲁克林的一个医生之家。阿图于1995年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1999年获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公共健康硕士学位。目前是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哈佛公共健康学院教授、世界卫生组织全球病患安全挑战项目负责人、《纽约客》SLATE杂志医学专栏作家。2004年阿图医生被《新闻周刊》评为“20位最具影响力的南亚人物”,2010年入选《时代周刊》评选的“100位最具影响力人物”。

作为美国医疗界的翘楚之一,阿图医生又是怎样在医疗行业变得举足轻重的呢?他在给哈佛医学生授课的过程中,也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即一个医者怎样才有可能变得更有价值,与众不同。后来他总结出来有以下5个建议。

第一个建议是与人为善,学会交流。一方面在于和病人之间的沟通,医生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在病人身上,从病人身上学习;除此之外,还可以向同事甚至陌生人交流学习。这种交流或许不一定真能帮到谁,但会让你记住见到的人,有时候还会收获一些意想不到的惊喜。

第二个建议是学会坦然,不要抱怨。作为一名医者,肯定有很多想抱怨的事情,但是要记住,老是说这些乏味的事情,根本解决不了问题,它只会让你越来越心烦,也让同事和患者心烦。最好的办法是坦然接受。

第三个建议是勤于统计、勤于思考。不管作为医者的你最终从事哪一方面的医疗工作,都应该成为自己领域内的“科学家”。比如,实验室研究人员可以数一数培养皿里的有特殊基因缺陷的肿瘤细胞数,临床医生可以统计治疗后出现各种并发症的患者人数……统计的是什么没有关系,唯一的要求是对自己的统计感兴趣。阿图在做实习生时就因为统计医生手术后遗忘器械和纱布之类的次数而设计出了一种可以自动监管纱布和器械的装置。

第四个建议是笔耕不辍、勤于书写。它的重要意义在于你可以把自己作为医者的想法告知大众,加深医患之间的交流和理解。你可以在博客上写下一段话,也可以为专业杂志写篇论文,或者为一个朗诵小组写首诗,你写的东西不一定文笔优美,只要是你自己的感悟就行。

第五个建议是勇于求变,寻找改变。医学领域日新月异,你要让自己成为迅速接受新理念的人,寻找改变的机会。阿图医生并不是说应该对每一股新风潮都来着不拒,而是要积极发现工作中的不足,找到解决办法。

2010年,阿图医生担任住院医生撰写的,让他荣获过美国麦克阿瑟天才奖的两部作品Complications:A Surgeon's Notes on an Imperfect Science和Better:A Surgeon's Notes on Performance分别以《阿图医生第1季》《阿图医生第2季》为名引入中文版。2012年他的另一部《清单革命》也在国内出版。这些书本中有他对医学各方面的深入思考。

“所以,尝试一些新东西,勇于求变。统计你会成功多少次,失败多少次,把它写下来;交谈时寻求他人的意见,看看能不能把谈话继续下去。”阿图医生的“如何成为更好的医者”的五点建议在他的第二本文集《阿图医生第2季》的最后一章有具体详实的阐述,有兴趣的朋友欢迎阅读。

我是一名重新定义后的医生

“我觉得在当今的医学文化中,有一部分文化必须要开始改变,而这个改变可以从一个医生开始,那就是我。”这是加拿大著名的急诊室医生布莱恩·高德曼在TED演讲中的开篇。

在这个面向全球观众的15分钟演讲Doctors make mistakes.Can we talk about that?中,布莱恩·高德曼说道,和大多数人一样,他最初同样认为:当我们将所有的会犯错的人赶出医学界后,我们便会得到一个安全的系统。因此从学医之初,他便要求自己——绝对,绝对不能作出错误的诊断,为此他努力学习,以优等的成绩毕业,以期成为那个“完美”的医生。然而在他二十余年的医疗工作和新闻事业中,从他为多伦多星报所写的第一篇文章到他现在主持的节目《白袍魔艺》,所学到的一点却是:在医疗行业中,错误绝对是无处不在。

其实,我们早就应该重新定义医学和医生。

医学从来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医学不能治愈一切疾病,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病人。前段时间,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政策顾问阿图·葛文德的一篇文章《所有医生都会犯可怕的错》在网上流传甚火,在文中,作者坦诚:“公众会认为医疗过失是由于某些医生不称职造成的,律师和媒体也这样想,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医疗过失其实经常发生,而且每个医生都有可能出现过失……在医生这个行当中,有一件事毋庸置疑:所有的医生都可能犯下可怕的错误。”医学永远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变性,医生是一个绝对的高风险职业,包括诊断风险、用药风险、手术风险等。对于医生来说,如果只允许成功不允许失败,是很不现实的。

承认医生会犯错,并不是盲目地纵容他们的错误,而是需要各方面的协调努力,理性的正视。媒体与大众,患者和家属等都应该多面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疗效的不确定性、患者自身的特异性,以更加宽容的态度对待医学的得失。对于每位医生而言,更需要面对错误,并从中学习、努力寻求改善。随着年岁的增长,布莱恩·高德曼慢慢明白了自己当初想法的天真,他勇敢了说出了自己行医过程中曾经犯下的错误,而有些甚至是致命的。

对着全世界的观众,布莱恩·高德曼认真而又严肃地总结道:如果真像我被教导的体系那般赶出所有易出错的医护专业人员,那么这个领域便不会有人留下……重新定义的医生也是人类,每个医生都需要明白自己是人,并接受这个事实。但是医生不能觉得犯错误是光荣的,而应从中学习并教于他人。医生需要学会与他人分享经验,并在别人谈论自己过错的时候给予支持。同时,我们整个社会需要培养一个宽容的工作环境,在随时指出一些潜在的错误的同时应该鼓励每位医生,当他们犯错后可以去正视并加以改正。

醒醒吧,医生不是活神仙

“科学发展,现行糖尿病治愈不是神话”“某某医生神乎其神,有求必应”……想必你不止一次看到或听过这样的报道和言论,甚至于国内某权威报纸也出现过“构建完美医学”这样的新闻标题。

市场经济的到来,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大众对健康的需求日益迫切。反观书市,健康养生书籍汗牛充栋,张悟本之流的“妙手神医”也应运而生。养身的确可以益寿,好医生的确可以治病。但民众似乎忘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医学不是万能的,医生不是活神仙,不能时时妙手回春,手到病除。生命是一场死亡率高达百分之百的性传播疾病,生老病死的大趋势不可逆转。对于那些对医学抱有“盲目信任”的大众,我不禁想疾呼:醒醒吧,医生不是活神仙。

医生不是活神仙,因为生命和疾病是极其复杂的。人体大约由50万亿个细胞组成,每一个细胞里就有30亿个碱基对,每一秒钟内神经系统都要发出100万个以上的神经冲动指挥人体活动。每个生命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例如没有两个肺炎患者会是完全相同的,即使他们被相同的细菌感染,即使让他们服用了相同的抗生素,两个人的恢复情况仍会相差甚远。在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第九版国际疾病分类中,就有13000多种不同的疾病、综合症和损伤。也就是说,我们的身体能够以13000多种不同方式出现问题。在《革命清单》这本书中,作者哈佛医学院教授阿图·葛文德将世界上的问题可以分为简单、复杂以及极端复杂三类。简单问题是那些具有明确解决方法的问题。复杂问题类似于把火箭发射到月球上这类问题。极端复杂的问题类似于抚养子女这类问题,专业技术是非常重要的,但它们却不是获得成功的充分条件。在作者看来,病人比飞机更具有独特性,治病过程往往是极端复杂的,甚至比人类涉足的其他任何领域都要复杂。

医生不是活神仙,因为科学和人类技术是有限的。哈佛大学医学院院长悉尼·伯维尔(Sydney Burwell)曾经对学生说过这样一段话:“在医学院所学的知识,其中有一半可能在10年后会被认为是错的,更糟糕的是,没有一个老师知道是哪一半错。”上文所言的“构建完美医学”就是一个伪命题,医学永远是个不完美的学科。到医学科技已经算是比较发达的今天,一些常见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都还没有可以迅速根治的好方法。作为人类健康大敌之一的艾滋病,自发现至今已经差不多半个世纪过去了,已经夺走成百上千万鲜活的生命,但人类仍然没有找到安全有效的预防疫苗和药到病除的治疗药物。医学会进步、会腾飞,却永远不可能到达完美。

医生不是活神仙,因为每位医生只是一个平凡个人。在人们惯常思维里,总是将医生、护士誉为身着白大褂的神圣天使,将他们塑造成毫不利己、无私奉献的圣徒。殊不知医生也要吃饭睡觉,也要养家糊口。索尔尼仁琴的《癌症楼》中东佐娃是医院里的放射科主任,能够独当一面。每个周末,拖着疲惫的身躯回家的她得先把丈夫和儿子积累的一周脏衣服洗干净,为了应付下周的高强度工作,她还得为家人先做好上半周的饭菜……医生只是一个普通人,也有父母、子女、兄弟姐妹,就是我们平时走在路上随时会擦肩而过的人。医生只是人,也会犯错,即使是顶级的专家也会犯可怕的错。就比如开处方,这是一个常规程序,记忆力和专注力在其中至关重要——但人类的记忆力却并不可靠。无可避免,医生总会有开错药或者开错剂量的时候。即便处方笺写得完全正确,药师拿药的时候也可能看错或者拿错,错误很难完全避免。

医生从来不是活神仙,并不是说医生面对疾病就可以束手无策,不负责任。它需要我们医患之间的紧密配合、共同合作,增加战胜疾病的机会。作为患者的一方,对治疗效果应该有更为理性的期待,明白预防疾病远比治疗疾病更重要。作为医者的一方,应以更严谨的态度对待每一位病人和每一种疾病。美国医生特鲁多的墓碑上有一句名言:“有时是治愈,常常是安慰,总是去帮助。”这在医学界广为流传,医者应该明白:“医学的最大价值更在于安慰和帮助病人”。医生在尽最大的努力去治愈病人同时,需常怀一颗医者仁心。就如《心术》说的,医生有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是仁术,即治病救人。第二重境界是仁心,即人文关怀,有悲天悯人之心。第三重境界是仁爱。让我们每位医生都努力走近病人的心灵,成为病人的精神支柱吧!

探营中国版的《急诊室故事》

2014年12月6日,全国首档大型急救纪实节目《急诊室的故事》将在东方卫视倾情开播。在节目播出的前一天,我在拍摄地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对恒顿传媒董事长、《急诊室的故事》总制片人进行了专访。让我们一起走进节目的背后。

谈及《急诊室故事》,朋友们首先想到的可能是1994年首播的美剧,这部由乔治·克鲁尼主演的剧集开创了现代医疗剧的先河。而今晚22点,一档别具一格的“固定摄像头纪实真人节目”——《急诊室故事》将在东方卫视开播。这一次,没有明星、没有演练,有的只是诚意和真实。或许,这部国内首档大型急救纪实节目更将重构我们对医疗电视节目的认识。

拍摄现场

不一样的黄金档何来的冒险精神?

晚间的黄金档向来是各家卫视的必争之地,唱歌、跳舞,充斥眼帘的是明星和选秀。而东方卫视却独树一帜推出急救纪实节目,何来的勇气?恒顿传媒董事长、《急诊室的故事》总制片人曾荣看来,一档成功的电视节目包括情感内核和社会内核,不仅要结合社会生活热点,更要能够打动人心。而随着“固定摄像头节目”受到国内业界的广泛关注与兴趣,成长于医学之家的曾荣,自然而然把目光锁定在了医院。2014年5月,恒顿传媒曾与深圳卫视合作,制作了《来吧,孩子》,开辟了国内医疗真人节目的新形式。虽然因为种种原因只播出一集,但是这部致敬母亲的节目真实还原了发生在产房里的家庭故事,获得了极高的关注度和不错的收视率。

虽然坚信医疗类节目具有广泛的社会价值、老百姓也期待看到具有映射性、符合电视传播规律的创新节目,曾荣坦言还是有压力。毕竟周五夜间的荧屏向来风生水起,前有中国版《跑男》的余温,后有《我是歌手》的追击,《急诊室的故事》如何获得收视率突围?曾荣说,她现在并没有过多考虑收视率,更希望的是在医患关系紧张的今天,节目组能用最朴实、最真切的方式,搭建医患之间的桥梁;也期待观众跟随急诊室里形形色色的真实故事,在主人公身上找到“代入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曾荣表示,非常感谢东方卫视这个大舞台,让他们一起完成这档充满职业理想的电视节目,有机会把中国最鲜活的悲欢离合、人性人情浓缩在急诊室这个小舞台,正视生老病死、感悟悲喜人生。

史上最难的“真人秀”如何诚意巨献?

78台固定摄像头、840∶1的素材成品比、26路无线麦克风、126人的摄制组、24小时全天候纪录……《急诊室故事》开创了医疗纪实节目的很多先河。特别是节目主角(患者)的无法预期、场景和诊治流程的不可控,每集节目都需要在海量素材中挑选适合的素材。但更大的考验并不是来自技术。医疗纪实节目因其取材的独特性,很容易陷入伦理的困境;如何在每时每刻的拍摄中,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隐私,同时保证医疗秩序,是节目面对的更大难题。

在第六人民医院急诊大楼里,我们随处可以见到节目组精心安放的温馨提示。为了取得患者和家属的“知情同意”、理解及支持,节目组更是派出157人分散到不同科室及急诊大厅,24小时轮班跟进,在治疗告一段落之际与患者及家属说明来意、签署“知情同意书”。这份文书经过多名律师把关,界定了拍摄范围、拍摄承诺等多项条款。在连续不断的拍摄过程中,制片、中央控制室、地面、剪辑、后期等各个团队也都是“蛮拼的”,他们几乎与医护一样实施“三班倒”的作息制度。面对“海量”的即时场景,分镜导演“坐镇”六院急诊楼四楼特别辟出的中央控制室,以抢救室为优先,发现“故事”,并联络地面团队跟进;有时候地面团队也会把自己的发现向分镜导演报告,以便控制室及时将主镜头和音频切换到相应的场景。而为了保证“故事”的完整性,节目组也采取了跟拍的形式追踪,或在每一集最后的MV中介绍相关“主角”的后续情况。

至于大家关心的急诊医生如何看待节目录制,曾荣表示,一些医生最初的确有一些不适应,或者有些压力,但很快就恢复到日常工作状态,有的甚至都忘了自己正佩戴着节目组的“小蜜蜂”。这一方面是因为“固定摄像头”的无干扰性,另一方面也是急诊室的氛围让他们无暇顾及其他。及至现在,上至院领导、下至普通医生,也都很赞赏、感谢节目组为广大观众提供一个近距离了解他们工作的平台。

充满期待的第一集又有怎样的感动?

2014年12月6日,《急诊室故事》将播出第一集。这个由几百上千小时凝炼的60分钟又将展现怎样的场景?对于节目的结构,曾荣表示每一期都将有2~3个“大故事”,1~2个“中故事”,同时穿插一些小情节“调整情绪”。

第一集安排了3个大故事:病人蒋宝泉因为心肌梗死晕倒在抢救室门口;江苏的一位11岁小男孩遭遇车祸动了3次手术面临截肢的危险;被土方车碾轧的妻子汪正芸也有失去双腿的险境……曾荣还为我们讲述了其中一个感人的情节:汪正芸的丈夫是一位出租车司机,当得知妻子出车祸后,这位丈夫在镜头下撕心裂肺地痛哭,这份爱深深地感动了在场的每个人。而在“外人”面前他却显得十分坚强,当单位的领导知道这个事件、过来慰问有什么需要帮助的时候,这位出租车司机只是希望单位能够为他找一个代班的司机,这样就能多赚点钱为妻子治病,并不时告诉妻子“不要担心”。

曾荣说,一个多月的拍摄下来,她最深的感悟是:虽然现在社会缺失了一些信任和安全感,但是人们内心深处是非常可爱和质朴的。而《急诊室故事》就想怀着对生命最大的敬意,用这些原生态的纪录,提升人们的信任感,让大家能够生活得更加从容。在曾荣的急诊室里,没有猎奇,只有温情;那些医患间的爱与关怀都讲述着同样一句话:“不要害怕,没有什么坎是过不去的。”

《急诊室的故事》总制片人曾荣(左3)

(记于2014年12月5日)

看完《万物生长》,不吐不快

周一下午去交大闵行校区开会,刚好碰到《万物生长》主创在那的见面会,因为时间冲突擦肩而过略感遗憾,发微信向现场观影的一位电影学教授询问观感,他说:“只能说,此片特供医学院师生。”

特供医学院,原著被誉为中国版的《麦田里的守望者》,作者和编剧冯唐毕业于协和八年制,再加之一向不缺乏话题的范爷和韩庚,让我对这部号称“讲述学医青年如何成长的故事”电影充满了期待。

正是应了那句老话,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昨天观影结束,随行的朋友随口而出:“居然为这样的电影贡献了票房。”尿点满满不说,睡点也频频。故作玄虚的画面和假装高深的意境只让我想到“形式大于内容”。如果问我感觉的话,只能说:“呵呵。”原来所谓的医学青年的成长就是游离于女人之间的挣扎。

我忍不住在网上发问:

其实,医学生的留言已经做了解答。

我的影视系老师说特供医学院,我倒觉得只是以医学为卖点的一个矫情的爱情青春片。电影中关于医学的部分漏洞百出。

电影开篇就是一群医学生的考试作弊,集体作案。呵呵,我只能告诉你,在交大医学院,如果你考试作弊直接处分,学位证书延期拿。作为一名将来治病救人的医学生,你还投机取巧?

男生寝室有一个形同虚设的管理员,然后里面的男女可以随意的……呵呵,在交大医学院,女寝一楼像“皇母娘娘”一样的宿管阿姨,男寝一楼有“凶神恶煞”的大叔,别想着可以随意翻墙。

影片中,一群医学生从实验室带出标本,并随意丢弃。解剖课上,胖子哥认出大体老师是隔壁家的四叔,并且要求合影留念。呵呵,在交大医学院,对于大体老师和各类标本,除了尊重还是尊重。

沙溢饰演的解剖学老师不是在说教,就是在说教的路上。呵呵,医学院的老师也会讲人文,但不会整天没事和你整那些有的没的。

韩庚和他们一群医学生哥们动不动就放浪,在寝室集体喝酒、抽烟。呵呵,我认识的医学生很少有这么对自己身体不负责任的。

电影中的医学生任性生猛,肆意放肆,主务就是恋爱和调侃,其实和现实的医学生活相差甚远。当前社会对医学教育并不了解,片中有些画面很容易误导大众对医学生的负面看法,会觉得医学生无所事事。所以有必要和大家说明,当然,并不是说医学生都是不苟言笑,冷漠严肃,就像我的医学生说,他们的爱情是书本和考试,他们的人生是奋斗和激情。因为医学这把刀不是谁都可以操的。

当然,这部电影在表现医学方面并不是一无是处,解剖实验前集体默哀表现得很好,值得进一步推广学习;台词里提到的“学校把我们当大师来培养”也正是交医对学生的期望;医学生的毕业去向也反映了一些医学生毕业后不做医生现状;还有秋水对肿瘤晚期患者产生的对于生死的严肃思考,也正是医学生所经历的心路历程。

在《小时代》《致青春》《匆匆那年》等青春派被炒烂后,《万物生长》在画面风格、叙事方式还是保留着自己的特质。虽然范爷的演技还是那般,不过韩庚到有了一丝爆发,还有这一次李玉终于完整的讲完了故事。最后,还是感谢李玉导演尝试拍摄以医学生为主角的电影,也希望有越来越多的影视人员将视角投入这个被电影行业忽略的行业。

后记:电影是生活的艺术化表达,知道如果按部就班的反映医学生生活是不可取的,但是看完电影就是想吐槽,好吧,那就吐吧。

各国医疗剧全解析

从格蕾医生到豪斯大叔,从马博铭到霍思淼,这些活跃在荧屏上的医生形象随着热门医疗剧的流行而深入人心。近来年,医疗剧作为大热的电视剧题材为中外各国编剧所青睐。那么各国医疗剧有什么特点和代表作呢?特撰写《各国医疗剧全解析》一文,供读者参考。本文涵盖了美国、日本、韩国、大陆、中国香港的医疗剧的发展历史、剧作特点、代表作推荐、受欢迎原因等。

美国医疗剧:历史悠久,强调专业学识

谈起医疗剧,首推美国。20世纪50年代美国电视剧业兴起之时,医疗剧就已诞生。美国是医疗剧的高产地,诞生了《豪斯医生》《实习医生格蕾》等多部医疗剧。同时,医疗又是美剧中最为“长寿”的题材,美剧中“肥皂剧”的代表《综合医院》已连续播出了50个年头,主要角色更换过10次以上,但依然保持着相当高的收视率和号召力。

相对于中国正在兴起的医疗题材电视剧,美国剧集在情感刻画和剧情严谨度上有着较好的保证。在美国,由于所有的医疗剧在进行手术场景拍摄前,都必须经过相关的医疗机构的审核和培训,所以在美剧中出现的部分医疗场景,虽然略显血腥,但真实性却较高。此外,美剧的编剧团队大都有相关专业背景。例如《急诊室的故事》的编剧迈克尔·克里顿毕业于哈佛大学医学院,本身就是一位出色的急诊室医生。同时,在编剧团背后,还有着以专业医师队伍为核心的智囊团为每一个案例提供科学支持。美国《时代周刊》曾以《实习医生格蕾》等医疗剧为例进行民意调查称,电视剧有时可充当教育角色。2011年在美国,一位10岁的小女孩通过从电视剧《实习医生格蕾》里学到的心肺复苏术挽救了自己母亲的生命。

不过,近年来美国医疗剧也陷入了瓶颈,由于美国医疗剧已经诞生了60余年,可以说,很多医疗题材都已经被挖了个够,因此,现在的医疗剧要想做出更深的突破难度不小。例如CBS电视台曾投入重金打造的医疗剧《三河医院》就因为剧情没有新意而中途被砍。而《实习医生格蕾》的首席编剧尚达·里姆斯也多次在采访中表示,自己多次因为想不出有新意的电视剧情而崩溃。

代表作推荐:

《急诊室的故事》:1994年开播的《急诊室的故事》讲述的是美国芝加哥一家急诊室的故事,该剧专业的医学知识影响着此后拍摄的很多医疗剧。该片于2009年4月结束,共播出15年,培养出乔治·克鲁尼等诸多演艺明星,获得包括1项金球奖和22项艾美奖及228项各类提名。

《实习医生格蕾》:于2005年在美国广播公司首播,至今仍保持着每集千万人次以上的收视,该剧描绘的是一群来到西雅图仁爱医院的年轻人的故事,讲述外科实习生活的各种喜怒哀乐。

《豪斯医生》:于2004年11月在福克斯电视网首次播放,2012年5月才播出大结局。该剧将破案与医疗结合到了一起,种种罕见的医疗病例和专业的医学知识,加上“怪医大叔”豪斯医生吸引了众多观众。英国演员劳瑞也因豪斯医生的出色扮演荣获2006年和2007年金球奖的最佳男演员奖。

日本医疗剧:数量众多,突出探讨人性

在医疗剧数量方面,日本并不输于美国,推出了《白色巨塔》《白影》《天生妙手》等多部医疗剧,日本医疗剧在探讨人性方面尤其突出。1999年由富士电视台推出的《救命病栋24时》在开播之际便创下了收视奇迹,之后又推出了三部,该剧为日本医疗剧建立了一个“标准”,同时成功开创了日本医疗剧兴盛局面。此后,几乎每年都会有一两部此类题材的剧集推出。

在这些剧集中,最具影响力的当属2003版的《白色巨塔》,该剧是根据日本著名女作家山崎丰子原作小说改编的,为了使剧情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生活状况,编导还特意将原著中财前五郎主攻的外科手术领域,改为目前医学界公认的难度极高的食道癌领域,并将故事背景改在了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该剧以尖锐的社会问题作为核心,在复杂的人性里深刻探寻,主角更是在名利与道德的两极对立中不断挣扎。2003版的《白色巨塔》从演员的挑选与演绎、剧本的改编、导演的功力,甚至灯光、镜头的调度及配乐与主题歌的选择,处处完美用心,使这部电视剧几乎无可挑剔。很多人认为,《白色巨塔》代表亚洲电视剧制作的最高水平,也是最值得效仿翻拍的电视剧范本。

代表作推荐:

《救命病栋24时》(共四部):见上文

《白色巨塔》:见上文

韩国医疗剧:明星偶像,多元感情诉求

随着医疗题材剧在全球的流行,韩国电视台也先后制作了《医家兄弟》《综合医院》《妙手情天》等医疗剧,在亚洲地区反响巨大,成为“韩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韩国的医疗剧有着鲜明的民族特征。首先是绝对明星参与,打造出一系列医生偶像,同时韩国医疗剧与韩剧中擅长的青春励志剧、悲情剧、家庭喜剧、历史剧的联姻结合,富有韩国特色。例如《医家兄弟》显然烙上了《蓝色生死恋》《天国的阶梯》等韩剧流行的“悲情色彩”,让医生本人或自己的恋人得上不治之症,再加上复仇等引人入胜的戏剧元素……

韩国医疗剧最出名的首推1999年的《医道》,该剧在韩国电视史创下63.5%的收视率,至今没有被打破。《医道》讲述的是韩国一代医师许浚济世行医的真实故事,刻画了一代名医的崇高的医德和人性魅力,宣扬了“心医”的观点,即:要时刻从病人的苦痛着想;病人在痛苦的煎熬当中,大夫需要和病人一起体会其中痛苦和艰辛,就如同同坐一条船一样,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战胜病魔。

代表作推荐:

《综合医院》:该剧开创了韩国医疗剧的先河,1994年开播后收视较高,讲述了在医学界工作的人们的百态人生,2008年拍摄了第二部。第二部由车太贤、金贞恩等人主演,描述了外科实习医生在一年的实习期间的成长,以及在与病人生死与共的过程中感悟人生真谛、克服困难迎刃而上不断成长的故事。

《医院》:2000年的《医院》由甘友城、金尚京、李承燕、朴哲等主演。讲述的是一群医学院的学生如何怀着对医生这一职业的向往从学校走向医院的过程。全剧充满了东方的励志色彩,可以说是一部医疗剧和青春励志片的结合。

《医道》:见上文

大陆医疗剧:创新不足,现实关注欠佳

早在1985年,有关医学的单本剧《希波克拉底誓言》就曾引起过轰动,但作为全景式医疗剧,还是从2000年之后。2002年,由郑小龙导演的《永不放弃》播出,该剧描绘了北京一个普通急诊室的故事,2005年《无限生机》登陆荧屏。之后,《柳叶刀》《医者仁心》《感动生命》等医疗剧陆续播出。尤其2012年《心术》的大热,可以说我国的医疗剧发展迎来了属于自己的春天。

但是相较于美国的医疗剧,国内医疗剧一直被人诟病,首先是缺乏创新性,模仿美剧痕迹严重,《永不放弃》的编剧罗点点就曾直言不讳:“《永不放弃》是我照着美国电视剧的模式编出来的。”《医者仁心》的主创曾公开表示,本剧在摄制外科手术等场景和人物塑造上都借鉴了时下流行的美剧《实习医生格蕾》。此外,大陆医疗剧在现实关怀和内容真实还需加强,以《心术》为例,虽然编剧六六亲身“潜伏”医院两年,制片方也找来大量真实案例为剧情真实化做扩充,但是观众还是揪出了很多毛病。

不过批判归批判,我们还是希望有更多的类似《心术》的描绘医生生活,直面医患关系的优秀大陆医疗剧的出现。

代表作推荐:

《无限生机》:2006年播出,由徐庆东执导,讲述了某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室的一系列故事。该剧由《重案六组》原班人马出演,只不过这一次警察们都变成了医生。

《柳叶刀》:导演张建栋2009年的作品,由王学兵、李光洁、张歆艺主演,该剧围绕心外科几桩离奇死亡事件的重重迷雾,以及心外科主任职位之争,正视了医院里错综复杂的医疗问题。

《医者仁心》:2010年由央视电视剧频道首播,描绘了一家公立三甲医院在一年多时间内发生的错综复杂的故事,该片曾荣获第28届中国电视剧飞天奖长篇电视剧一等奖和当届的最佳编剧奖。

《感动生命》:2012年2月央视一套首播,由王志文、霍建华等主演,讲述了一家医院的心胸外科医生司马博铭、海归主治医师韩子航以及几位性格各异的实习医生的医疗与人生经历。

《心术》:相信大家都不陌生。2012年5月份在东方卫视、安徽卫视、天津卫视、浙江卫视等轮番轰炸,吴秀波扮演风流倜傥的霍思淼,海清扮演护士美小护,还有实力大叔张嘉译的加盟。有感于《心术》中的一句台词:“一个预备成为医生的人,首先要有一颗仁心,然后才去训练他的仁术。心术不正的人,是很难成大器的。作为医生,仁心固然重要,但仁心大于仁术,怕也不会是好医生。”

港台医疗剧:缠绵悱恻,情感大于医疗

首播于1998年的香港医疗剧《妙手仁心》让很多人惊讶:这部没有豪门恩怨、爱恨情仇等狗血剧情的电视剧居然没有成为“收视毒药”,反而一路收视飘红,成为当年TVB全年收视亚军。此后,香港又推出医疗剧《妙手仁心》的二至三部和《仁心解码》《On call36小时》等,但这些剧集没能在剧情方面有所创新,甚至在医疗专业领域也逊于《妙手仁心》第一部。以《妙手仁心》第三部为例,竟然出现了多个复杂透顶的“多角恋”。黎姿+吴启华+谭小环是一组“三角恋”,陈豪+吴美珩+林保怡+廖碧儿又是一组“四角恋”,此外还有一组更复杂的“五角恋”。

虽然港剧一向以缠绵悱恻的都市爱情取胜,虽然做人呢,最重要的是开心,但是当医疗剧中的情感大大胜过医疗后,是不是有喧宾夺主之嫌呢?

代表作推荐:

《妙手仁心》(第一部):无线于1998年推出,讲述了一群医务精英救死扶伤的故事,该剧集结了吴启华、林保怡、陈慧珊、苏永康等众多明星,开启了港剧医疗剧的先河,也是无法逾越的一个经典。

《仁心解码》:无线于2009年推出,讲述由方中信饰演的精神科高级医生高立仁和由徐子珊饰演的女探员莫敏儿两人因一宗案件相识,都对犯罪心理学有浓厚的兴趣,后来更在多宗有关精神病和心理学的案件中并肩作战,互生情愫。

《On call36小时》:是无线于2012推出的巡礼剧集之一,由杨怡、马国明领衔主演,讲述了由马国明饰演的张一健以及一帮实习医生的故事。

希望我们当中也有热衷于医疗剧本创作的同学,在将来的某一天,能带给观众更加精彩的医疗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