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战火中的课桌

让数学回归中国——吴文俊传 作者:柯琳娟 著


2.战火中的课桌

1937年7月7日,日本人发动七七卢沟桥事变。不久,北平被日本人占领,接着天津沦陷。8月,日本人又把魔爪伸向了上海,在上海及其周边地区狂轰滥炸。上海军民奋力抵抗,这就是八一三淞沪抗战。三个月的奋战,上海终没能守住。11月12日,中国军队撤离上海,上海陷落,再也放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了。

自卢沟桥事变后,战区的多数高校都迁往西南、西北一带,或就近迁入山区。如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与私立南开大学,迁往长沙,联合成立长沙临时大学,后改名为西南联合大学(简称“西南联大”)。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同济大学、私立复旦大学、私立金陵大学、国立武汉大学、国立东北大学等31所大学迁至四川,国立浙江大学先迁浙西天目,再迁江西、广西,后迁至贵州遵义;国立中山大学迁往滇南澄江,等等。当然,也有一些没有迁走的高校,比如燕京和辅仁,因为它们是教会学校,保持中立,故而未动。

上海虽然被日本人占领,但情况比较特殊。除了日租界之外,还有苏州河南的法租界和英租界(英美公共租界)。这两个地方就像一个孤岛,独立于日本占领区,直至1941年珍珠港事变,日军占领上海租界之时为止。在那之前,上海之内,租界内外成了两个世界。《劫后的上海》一书中这样形容道:“一线之隔,一边是天堂,一边是地狱。地狱里面的人饥寒交迫,天天幻想着天堂。”所以只要在租界内,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都能得到安全保障。于是,上海的很多没来得及迁往内地的高校都迁入了租界。上海交大的大部分人员都没能及时内迁重庆,也搬到了法租界继续上课。吴文俊大二到大四的三年大学生活就是在法租界度过的。

虽然租界里面老师和学生学习生活基本稳定,但学校受战争的影响还是特别大。战时的1938—1940年,交大的学生锐减,数学系一共只有5名毕业生,其中包括1940年毕业的吴文俊和他的好朋友赵孟养。

进入大二,吴文俊的生活突然出现了不少问题。其中,首当其冲的是经济状况。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战争爆发后不久,汪精卫叛逃南京成立伪中央政府,正始中学校长陈群出任“内政部长”(日本投降后自杀),正始中学的高中大代数教师秦缅君出任汪伪政府的江苏省“教育厅长”,校办人员多数当了大大小小的伪官,正始中学就此寿终正寝,奖学金也就没有再发了。吴文俊拒绝了正始中学前校长陈群的捐助,经济陡然就变得窘迫起来。但对儿子的决定,吴福同和沈粹华都很赞成。传统读书人的气节也一直是他们要求吴文俊遵守的。一家人只能竭尽全力地缩减家用以供吴文俊念书,沈粹华花每一分钱更细致了,吴福同买每一个物件也更慎重了。

经济困窘是个难题,但还不是吴文俊要解决的最大问题。大二的吴文俊最大的困惑来自他的学习,他的专业。

直至大二,吴文俊还没有真正进入数学殿堂。所谓“知之不如好之,好之不如乐之”,吴文俊的学习从来都是以兴趣为先导的——好读书,所以可以几小时地呆在房子里不出门;因为对物理感兴趣,所以自学数学,成为班级里的“数理王子”……大二的一部分老师讲课比较平淡,照本宣科,没有新意,这样的课并没能使吴文俊领略到数学世界的美妙。

对他来说,数学实在一般,知识的海洋多辽阔呀,除了数学还有很多更有意思的东西可以学。他开始思考要不要换专业。

幸好,大三的一位数学老师帮助他摆脱了困惑,帮助他发现了数学的巨大魅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