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爬坡上坎在山城

大艺无界——江碧波传 作者:王美诗


4.爬坡上坎在山城

1945年,抗战胜利了,整个重庆都沉浸在一片欢腾的喜悦之中。内迁到重庆的下江人都纷纷开始筹备返家。从上海内迁至重庆的江敉一家也决定返回上海。他们把家当都卖了,换了一点钱随身带着,买了从朝天门出发的船票,准备上船。到了码头,情况却非常不妙,趸船上面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很多人为了挤上船,连行李都被挤到了长江里面。江敉和妻子带着孩子站在后面,看到船身摇晃,已过了吃水线,可人潮还在不顾一切地往上挤。看到这一切,本来已经决定离开重庆的他们,突然改变了想法。张静霞说:“抗战这些年那么艰难,我们在重庆都平安度过了,别回去的时候反而有事,我们还不如留在这里。”后来听说那艘船在三峡附近发生了翻船事故。命运之神又一次让他们逃过了死亡。从此,江敉一家便扎根在重庆,再没有离开过。江碧波则在重庆成长、学习、发展,雾都山城成为她真正的故乡。

1945年,江碧波已经6岁了,父亲就把她送到了菜园坝的一家私塾里读书。私塾里虽然已经开始教民国小学教材,但老师的教学方法依然很传统,背书不认真要被打手板,背不出来也要被打手板,十分严格。

对于还是孩子的江碧波来说,那时不仅学习苦,而且生活同样艰难。在她的记忆里,从她五六岁开始,她就已经开始做父母的左膀右臂了。父母不断添丁,家里已经有5个孩子,作为到西南之后出生的最年长的孩子,她从那时就开始抱着、背着弟弟妹妹们长大,俨然已经是个小大人。有一段时间,她甚至拖着两岁多的弟弟,带个小板凳去上学,一边看顾弟弟一边念书。有一次上着上着,同学就在旁边喊:“江碧波,你弟弟拉屎了!”江碧波赶紧去给弟弟擦屁股、换裤子,然后才回来继续学习。

江碧波(右一)七岁时与家人在重庆留影

由于战乱和撤迁,江碧波在小学阶段也多次转学。其中有菜园坝的私塾、临江门的小学、七星岗的安乐洞小学,后来是九龙坡黄桷坪五龙庙小学。当时的生活虽然很苦,但在这里,她和同学们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春天到了,同学们在一起养蚕、采桑叶。有的时候,江碧波会去同学们的家里玩。但同学们住得很分散,有的同学来自渝中区,有的来自九龙坡区。一群孩子们就常常结伴同行在山城的老巷、河滩、坡上坎下。正因为如此,她领略到了很多老山城的社会风尚和风土人情。那些长江边的纤夫、码头工人、拉车的劳动妇女、在山路上负重前行的村妇和一步一个脚印的挑夫都给江碧波带来了灵魂的冲击。山地人民为了生活与艰苦的自然环境抗争,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和战胜困难的决心让江碧波的血脉中也融入了山城的“爬坡上坎”精神。

回忆儿时情境,江碧波说:“作为一位女性,凡我感到生活对我有所不公或负担甚为沉重时,我的脑际就会出现拉着板板车在斜坡上挣扎的劳动妇女形象,还有负荆赶路在崎岖山道上的村妇,想到她们爽朗的笑声,想到等待她们的繁重的家务,也想到她们对自己的精神修饰和漂亮的绣花衣裳。此时,我似乎得到了某种解脱。生活的艰难使我对人生有了更多的理解,自强不息的精神振奋着我。祖祖辈辈山城人与强暴抗争的魂魄在上空呼啸,它不断催化我的艺术热情、艺术构思,它磨炼我的耐性,使之刚强。我的作品受到山里人的培植,是生活在我心中的外化……”事实上,虽然江碧波是一位从事脑力劳动的艺术家,但她的工作风格及创作的作品却是一位劳动妇女对劳动的讴歌,彰显了山地人民的强悍生命力。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