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篇 百味人生多病难
林黛玉的“劳怯之症”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这是《红楼梦》“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回中,林黛玉初出场,自宝玉眼中画出的经典“病美人”形象。
林黛玉究竟得的是什么病呢?书中所说,林黛玉得的是“劳怯之症”。
后文“诉肺腑心迷活宝玉 含耻辱情烈死金钏”一回中,林黛玉去怡红院听到宝玉与湘云的对话,湘云正说着“经济”一事,宝玉又说:“林妹妹不说这些混账话,要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宝玉果然是知己;所惊者,宝玉在人前称扬我,其亲热厚密,竟不避嫌疑;所悲者,父母早逝,无人为我主张;所叹者,你既为我知己,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呢?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我虽为你的知己,恐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奈我薄命何!想到此间,不禁泪又下来。
当时医生说林黛玉是“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连她自己也十分清楚。
劳怯与劳瘵
中医中劳怯是一种病症名,“劳”指劳瘵;“怯”指身体怯弱,气血不足。劳怯指一种阴虚生内热的病证。明朝程玠在《松崖医径》中说:“劳怯者,多由气体虚弱,劳伤心肾,则阴虚而生内热所致。主在痰血水火不能既济故也。亦有外感六淫之气,失于怯散,以致乘虚入里,久不治,遂成劳瘵。”
那么,劳瘵又是什么?按照中医理论,劳瘵系由体质虚弱、气血不足、痨虫侵肺所致。痨病有传染性者,临床上以阴虚者多见。在整个疾病演变过程中,亦可表现为气阴亏耗、阴虚火旺、阴阳两虚等证候类型。阴虚火旺者,常见咳嗽、咳痰、痰中带血、盗汗、颧红、消瘦、心烦、失眠、性躁善怒等。
唐朝王焘的《外台秘要》对痨瘵的临床表现和病情发展有详细描述,指出:“骨蒸……渐渐消损,初著盗汗……寒热往来以后即渐加咳,咳后面色白,两颊见赤,如胭脂色。”明朝李梴的《医学入门·痨瘵》中说:“潮热、盗汗、咳嗽,或见血或遗精,泄分轻重”,概括了痨瘵的主要症状。清朝沈金鰲的《杂病源流犀烛》中说:“五脏之气一有损伤,积久为痨,甚而成瘵。”本病主要因痨虫为患,正气虚是发病关键。正气不强则感染后易于发病,病情轻重与内在正气的强弱及所感染的痨虫均有密切关系,同时又决定了发病后病情发展的规律。痨瘵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肺结核。
《红楼梦》中故事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和生活原型,不同于医案和健康档案。故事中人物的病史、症状、诊断、治疗和预后,都是在形象塑造和故事情节发展中夹叙夹议的。让我们随着故事情节来看林黛玉的“劳怯之症”吧!
旧疾咳嗽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一回中写道:“今如海年已五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又于去岁亡了,虽有几房姬妾,奈命中无子,亦无可如何之事。只嫡妻贾氏生得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夫妻爱之如掌上明珠;见他生得聪明俊秀,也欲使他识几个字……这女学生年纪幼小,身体又弱,工课不限多寡……不料女学生之母贾氏夫人一病而亡,女学生奉侍汤药,守丧尽礼,过于哀痛,素本怯弱,因此旧病复发……”可知林黛玉体弱与旧疾缠身有关,此旧疾即是咳嗽。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间制风雨词”一回中,“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后,必犯旧疾;今秋又遇着贾母高兴,多游玩了两次,未免过劳了神,近日又复嗽起来,觉得比往常又重……”林黛玉自幼年患病到18岁魂归离恨天,长年累月、反反复复地咳嗽不断,在春分、秋分季节变化时病情更会加重。咳嗽是她从小到大的“病根”。
消瘦、体弱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一回中,林黛玉从扬州初进荣国府,拜见了外祖母。众人见黛玉年纪虽小,其举止言谈不俗,但弱不胜衣,便知她有不足之症,因问:“常服何药?为何不治好?”黛玉道:“我自来如此,从会吃饭时便吃药,到如今了,经过多少名医,总未见效。……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林黛玉有消瘦、体弱的不足之症,长期服药,效果又不佳。
乏力、潮热
“情中情因情感妹妹 错里错以错劝哥哥”一回中,“宝玉差晴雯送手帕,黛玉体会出宝玉的真情,由不得余意缠绵,令掌灯,便向案上研墨蘸笔,在那三方手帕上题了三首小诗。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可知林黛玉有乏力、潮热之症。
长期失眠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一回中,“谁知湘云有择席之病,虽在枕上,只是睡不着,黛玉又是个心血不足,常常不眠的,今日又错过困头,自然也睡不着。”黛玉叹道:“我这睡不着,也并非一日了,大约一年之中,通共也只好睡十夜满足的觉。”湘云道:“却是你病的原故。”黛玉的病情逐渐恶化,与失眠的关系密切。
出现气喘
“慧紫鹃情辞试莽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回中,紫鹃与宝玉开玩笑说,黛玉要回苏州去了,宝玉“痴病”发作,袭人急到潇湘馆找紫鹃发难,告诉她,李嬷嬷说宝玉不中用了。黛玉一听此言,“哇”的一声,将腹中之药一概呛出,抖肠搜肺,炽胃扇肝的痛声大嗽了几阵,一时面红发乱,目肿筋浮,喘的抬不起头来。紫鹃忙上来捶背,黛玉伏枕息半晌……可见,随着病情发展,林黛玉不但咳嗽,还出现气喘。
痰中带血
“老学究讲义警顽儿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一回中,林黛玉做了一夜噩梦,天已渐亮,已醒得双眸炯炯,一会儿阵阵咳嗽起来,连紫鹃都被咳嗽醒了。黛玉叫紫鹃换个痰盒儿。紫鹃答应着,开了屋门去倒那盒子时,只见满盒子痰,痰中有些血星。后紫鹃劝慰黛玉,又勾起黛玉的梦来,觉得心里一撞,眼中一黑,神色俱变。紫鹃连忙端着痰盒,雪雁捶着脊梁,半日才吐出一口痰来,痰中一缕紫血。
次日,贾母叫王太医给黛玉看病。王太医在梅红单帖上写道:六脉弦迟,素由积郁,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通,自然咳吐,理宜疏肝保肺,涵养心脾。虽有补剂,未可骤施。姑拟“黑逍遥散”以开其先,后用“归肺固金”,以继其后。可见,林黛玉并发咳、喘、痰、咯血,病情进一步发展。
林黛玉死于劳瘵
“林黛玉焚稿断痴情 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回中写到,为了撮合“金玉”姻缘,凤姐巧施调包计,不料被贾母房中的傻大姐泄露,那黛玉此时心里竟是甜苦酸咸,说不上什么味儿来了。她颤巍巍地往回走,离潇湘馆门口不远,只见她身子往前一栽,哇的一声,一口血直吐出来,被紫鹃扶进屋里时,早喘成一团。待贾母、王夫人过来看视,“见黛玉颜色如雪,并无一呈血色,神气昏沉,气息微细。半日又咳嗽了一阵,丫环递了痰盒,吐出都是痰中带血的”。黛玉虽然服药,这病日重一日。待她决心焚稿断痴情时,又咳嗽数声,喘成一处,咯出好些血来,一息奄奄。就在宝玉成亲那一夜,黛玉白日里已昏过去几次,到了晚间却又缓过气来,大家知道这是“回光返照”,只见她喘了一阵又一阵,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呼吸越来越急促了。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只见黛玉两眼一翻而逝。
林黛玉家人多病。父林如海55岁在她10岁时病故;林黛玉5岁时,母贾敏40多岁,一病而亡;弟3岁就病故。林黛玉从小就有“不足之症”,体弱、消瘦、多病,虽经不少名医诊疗,总未见效,并长年服用人参养荣丸。旧病咳嗽时发,尤在春分、秋分季节变换时复咳,逐年加重。在进荣国府后的13年中,她正处青春前期和青春期,少女的体形应渐趋丰润,而她却“益发瘦的可怜”。由于她多愁、多思、多虑、多疑的性格,情志不畅,导致病情渐渐加重,还出现潮热、乏力、盗汗、严重失眠、神思恍惚、咳嗽、气喘、多痰的症状,病情进一步发展,直至咯血。
太医诊断为“劳怯之症”,林黛玉也自知“薄命”“不能久待”,只是与贾宝玉爱情的精神支柱支撑她活下去。得知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精神支柱倒塌后,身体也就崩溃了,病情进一步发展到大咯血,导致循环系统和呼吸系统衰竭而一命归天,终年只有18岁。这类似于现代医学中的肺结核致死。
从不治到可治
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呼吸道传染病。通过空气传播,结核分枝杆菌可在人体内长期潜伏,当抵抗力降低时发病。患者可有午后潮热、乏力、盗汗、食欲缺乏、月经失调、消瘦等全身症状。一般患者可有咳嗽、胸痛、咯血,严重者可出现呼吸困难、气喘。
现代医学的诊断方法是痰培养检出结核分枝杆菌,胸部X线片检查有结核病灶,即可确诊。当然,在200多年前林黛玉的那个时代,是不可能进行这些检查的,但她的症状、消瘦、乏力、潮热、盗汗、食欲缺乏、咳嗽、气喘、多痰、痰中带血到大咯血,很符合肺结核的典型临床表现。
人类与结核的斗争已有数千年历史。在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时代墓葬中,考古学家就曾发现一具男性遗骨上的脊椎结核病灶。2000年前的湖南长沙马王堆女尸辛追身上也查到结核病灶。我国古代称肺结核为肺痨。史料记载,在隋唐时期,肺痨流行猖獗。《诸病源候论》指出:“死后复易傍人,乃至灭门。”在唐朝孙思邈的《千金方》已提出“劳热生虫在肺”的看法。但古代,人们一直缺乏对肺痨的有效防治方法,结核被称之为“白色瘟疫”,夺走了千千万万人的生命。
人类在征服结核的历程中,有几个重要里程碑。1882年,德国生物学家郭霍首先在牛奶中发现了结核分枝杆菌。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线并应用于临床,为诊断结核提供了强有力的手段,一直应用至今。1912年,法国细菌学家卡尔美和介林发明了由一种减毒的牛型结核分枝杆菌变种制成的活菌苗——卡介苗,给儿童接种后能有效预防肺结核,为人类防治结核提供了有力的武器。1944年,美国生物化学家瓦瑟曼博士从土壤放线菌中发现能杀死结核分枝杆菌的链霉素,荣获1952年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从此,人们有了抗结核的特效药。继后,人们又发明了对氨基水杨酸钠、异烟肼、利福平、卡那霉素、乙胺丁醇等特效药物,使结核从不治之症变为可治之症。
慎防死灰复燃
近几十年来,人们对防治结核充满乐观的同时,结核又悄悄死灰复燃。如20世纪80年代后,美国及西欧国家结核的发病率不降,反而大幅度上升。世界卫生组织郑重宣布,全世界现有结核患者2000万人,每年新发病例800万,每年死亡的结核患者近300万人,成为所有传染病中威胁人类生命最严重的疾病之一。为此,1993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全球结核紧急状态宣言》,“要求世界各国采取紧急措施,与结核作斗争。”结核中以肺结核最为常见,据2006年资料显示,我国现有肺结核患者450万,每年因肺结核死亡的人数达到13万。
现代流行病学专家们分析认为,现代结核之所以卷土重来,与下列因素有关:①结核分枝杆菌出现耐药性;②结核与其他传染病双重感染(如艾滋病);③防治工作被忽视,控制不力;④社会交往频繁和移民增加;⑤饥荒、战争和自然灾害等。要有效控制结核,必须抓住结核流行的3个环节,即传染源控制及治疗;传播途径隔离及切断;易感人群增加机体抵抗力,儿童注射卡介苗。
与自身抵抗力有关
肺结核是呼吸道传染病,可能有人会问:“紫鹃、雪雁等丫头天天服侍林黛玉,年龄也相仿,为什么她们没得肺结核呢?”除接触因素外,肺结核的传染还与接触者自身的抵抗力有关。当时是不可能有接种卡介苗的预防措施的,但紫鹃、雪雁她们不像林黛玉那样有先天、后天不足之症,又不思静养和爱惜精血,却是心怀痴情,终日自寻烦恼,思虑过度,复感人世间“风霜刀剑”“奔马式消耗”。虽长期服药调补,也回天乏力。紫鹃、雪雁不但年轻,而且正气旺盛(即有较好的抵抗力),因此没有染病。正如明代名医徐春圃所说:“凡人平素保养元气,爱惜精血,瘵不可得传。惟夫纵欲多淫,苦不自觉,精血内耗,邪气外乘。”这里的“瘵”即指“劳虫”(实为现代所说的结核分枝杆菌)。
林黛玉
林黛玉的劳怯之症,迁延了10多年,最后劳瘵而亡。除了疾病本身的发展原因外,林黛玉的多愁、多思、多虑、多疑的情志因素对劳怯之症的发展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这对今人来说,也可引为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