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总序

陈忠实文学回忆录 作者:陈忠实 著


总序


  也许可以说,20世纪的潮流是革命。革命话语下的文学,其主体自然是革命。


  新文化运动及其“文学革命”以来,中国现代文学走过100年了。境内外坊间,文学史不知写了多少,大都是先有一个框,然后截取一个维度解读,看似全面,实则蜻蜓点水,泛泛者多。它们大都忽略了鲜活的个体细节,忽略了参与文学活动的人——他们生命的体验过程,他们的所思所想,点点滴滴。这套“文学回忆录”书系,正是基于此,让作家自己说话,说自己的话,尽可能为研究者提供第一手的史料。换一种说法,这套书也可以叫作“百年个人文学史”。


  按照最初的设想,主要是收20世纪七八十年代成名的这一代作家的回忆录,因为这些作家人生起伏大,遭遇坎坷多,又赶上了革命文学转型期,因此文学现象多元而复杂,极具研究价值。我们的编辑思路是:作为个体存在的作家,关于文学的反思及其在创作道路上对人生、社会和历史诸问题的思考均可。体裁可以是回忆性的随笔杂感,也可以是创作谈或访谈之类,如果是一部沉甸甸的文学反思录,当然更好。我们不求每一本体例一致,但求每一本都是唯一的,文字内涵丰富,耐人寻思。我们的目标读者,就是象牙塔里的教授、真正的治学者,尤其是相关作家的研究专家,当然还包括这些作家的“粉丝”以及对文学有兴趣的大众读者。所以已出版的十来种,就是在这种背景下推出的。


  出版了第一批后,我们忽然觉得,如果把视域稍稍放大一点儿看,整个20世纪的文学,其实就是一个整体。于是,我们就把范围扩大,首先扩大到五六十年代写出过有影响作品的这一批作家。虽然这些作家大都已作古,但好在他们的晚年,有的写了回忆录,有的写过不少回忆文字,我们就有选择地推出了。我们是有点野心的,先易后难,从当今活跃的这一批作家做起,然后是五六十年代相当活跃的那一批作家,再后就是三四十年代以及北洋时期的那一代作家,这恰好就是百年文学史上的“个人文学史”了。


  如何看这百年文学史?窃以为,文学革命之始,有人发表《文学改良刍议》和《文学革命论》,然后有了创新的探索者,再后就引出一大群模仿跟随者。但不可否认,五四之后,知识阶层慢慢分化了,有的走向苏俄,有的趋向欧美;再后就出现了“左联”,出现了左翼文学、抗日文学和国统区文学。“讲话”横空出世后,好像左翼作家要“火”过国统区作家,因为有大批朝气蓬勃的、有才气的青年作家加入。再后来,就只剩下“图解政治”的文学了,直至“四人帮”的“阴谋文学”。简而言之,左翼文学从20世纪30年代直至70年代,在这片土地上,几乎一直是处于主流的,规定作家怎么写,怎么塑造人物,怎么反映生活。直到1978年秋天以后,才出现转机。到了80年代,文学努力回归本源,才逐渐走向多元,出现了百花齐放的势头……而今又是40余年了,其间虽有过波折,但大体还是按照文学自身的规律发展。


  早就有人提出要“重写文学史”,也有所行动,然而一直没有人做这基础性的史料工作。没有百年的“个人文学史”,百年文学史不就成了无米之炊吗?鉴于目前的书业疲软,我们也深知自己能力有限,只能这样慢慢地去做,待有了一定规模后,看条件是否有所转机。我们会竭尽所能,坚持不懈,等到做上百余种,那时就蔚为大观啦。


  我们想把“文学回忆录”做成权威的、另类的20世纪文学史不可或缺的读本,让潜心向学的研究者,案头都有一套这样的书,可随时翻阅。我们正在努力着。


向继东

2019年10月于羊城大沙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