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网络版荷塘月色

枫行万里 作者:刘云枫


网络版荷塘月色

互联网就是这样一个恣意汪洋的大舞台,而且,它天然地消灭了一切真实世界造成的阶级差距,就算你是一个黑社会老大,巨资千万,权倾一城,香车成列,美女成行,在Internet(互联网)空间也必须独身前往,和对方“单挑”——这就是互联网的核心价值,个人为王,平等至上。

如果你是一个黑客,就在柔软的网络线条上,游来荡去,从一个节点跳跃到另一个节点,就像竹林中灵活攀援的猴子,自由自在。如果你是一个游戏高手,就买枪买炮,攻城略地,去缔造一个史无前例的帝国,实现世界大同的政治信念。如果你是一个崇尚西部牛仔精神的拓荒者,就找一个怀着相同热情的对手,和他PK(对决)。

或者,你没有这么远大的理想和热情,你仅仅有一些私人的哀愁,只是想找一个陌生人“窃窃私语”——因为,这是你的个人隐私,你不想告诉任何一个熟悉你的人。或许,你是一个戴着一副坚硬盔甲的无往不胜的成功人士,可是,某一个伤感的时刻,你恰好需要一个隐蔽的所在,向隅而泣。还有,你和女友相约在线,互致问候,情意绵绵,虽然没有耳鬓厮磨,也胜却星汉迢迢的向往。在这个空间里,夏无湿热,冬无严寒,比站在黄浦江边的栏杆上舒服多了。据说,互联网流行之后,曾经是栏杆站遍的外滩一线,已经出现了很多空位,这都是网络带来的益处啊——未经证实,仅是推测。

回想没有网络的前辈生活,真是苦不堪言啊。比如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里所描写的,“妻在屋里拍着闰儿,迷迷糊糊地哼着眠歌。我悄悄地披了大衫,带上门出去”——看,屋内空间狭小,压迫思维,只好出门。“沿着荷塘,是一条曲折的小煤屑路。这是一条幽僻的路;白天也少人走,夜晚更加寂寞”——煤屑路暴土扬尘的,多脏,静悄悄的,肯定是盲流肆虐之地,我们真是替朱先生捏一把汗啊!

“路上只我一个人,背着手踱着。这一片天地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世界里。我爱热闹,也爱冷静;爱群居,也爱独处。像今晚上,一个人在这苍茫的月下,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便觉是个自由的人。白天里一定要做的事,一定要说的话,现在都可不理。这是独处的妙处,我且受用这无边的荷香月色好了。”

《荷塘月色》是朱自清的传世名作,每一个人都被朱自清先生描绘的梦幻一样的景致所打动,并由衷地向往。而当时的朱自清,其实是非常郁闷的——他是一个典型的书生,担当着清华大学中文系主任的角色。他不苟言笑,沉着倔强,以现在的话说就是情商太低,主任这个位置对别人可能驾轻就熟,在朱自清却是艰巨的任务。

清华是一个藏龙卧虎之地,每一个教授都是大家,学识名望均不在朱自清之下,而且,文人成堆的机构里总是是非不断,名家为了鸡毛蒜皮的小事尥蹶子的不在少数。闻一多从外地讲学回来,就耍大牌,非要中文系派车到火车站迎接,否则,这哥儿们就不回学校,不上课了。朱自清被这些琐事搅得心烦意乱,“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于是就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一个人溜到后海边去了。

试想,Internet是不是现代人的荷塘呢?设想一下,网络空间是否有波光粼粼的月色呢?

“饭毕,冲一个热水澡,身体在水流的浸抚之后,绵软无力,懒懒的,什么也不想做。静静地坐在屏幕后面,鼠标一击,一个崭新的窗口打开了。这一片空间好像是我的,我也像超出了平常的自己,到了另一个世界里。像这样,一个人在无边的网络里,想什么、不想什么都是我的主张,说什么、不说什么都看我的心情。白天无奈的笑容,都随它去。这是独处的妙处,这里是我的地盘。”

要是朱自清先生仍在,网络版的《荷塘月色》,一准是这个写法。

越来越多的人涌向网络,除去互联网自身所具有的特殊功能,还有另外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它是个人精神的后花园,是苦闷的宣泄之所,是隐私的藏匿之地,也是信息和知识的传播通道。既有荷塘晓月之细腻的浪漫,也有雪野迷茫独闯江湖之豪情。三教九流,五行八作,熙熙攘攘,生生不息。另一方面,因为工业文明所带来的恶果毁掉了现实自然的生态,许多河流、山川、草原和湖泊,已经不再是供人们欣赏的景色,而是让人们缅怀的美丽遗迹了。

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在天津大学就读。校园面积很大,有大小不等11个湖面,最大的一个是青年湖。夏天,学生们在湖里游泳,也出过不少事情。据传,那个湖现在被誉为天津十大鬼地之一——就是经常淹死人的地方。这个名字,有点瘆人。不过那时,我们这些学生是很偏爱青年湖的,尤其是大雾的天气,湖面上白茫茫一片,雾气汹涌,十米之外,就什么也看不清了。这个时候,水里的鱼因为缺氧,纷纷在水面上翻腾,如果你身手敏捷,可以逮到大鱼。

但是,我眼见着湖面一天一天地缩小。最先是在湖的东南角,盖了一个泥沙研究所;后来,在这个建筑的对岸,也就是东北角,建了一个学生活动中心。这两项工程都是有计划的填湖造地工作,至于倾倒固体垃圾蚕食水面的事情,每一天都在发生。有些人担心青年湖终有一天会成了罗布泊,再也看不见了。

同学中有一位杰出人士,高瞻远瞩——他说,湖泊的缩小,甚至消失在所难免,青年湖也不例外。不过,这会相应地带动旅游业的发展。未来,青年湖也就巴掌大那么点儿地方,四周有围栏,隔着栏杆,里面是一泓绿水,大小如废弃的井口一般。对着这么一块旧地,导游兴致勃勃地告诉游客:“这就是历史上的青年湖。”

20年之后,青年湖倒没有那么悲惨,可是,我们周围的大环境却再也不是“绿水青山枉自多”了。此时,网络又展示了其虚拟现实的技术——所有已经消失的,或者即将消失的风景、名胜、古迹、典藏,都可以用数字技术重新复制出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