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魇魔法”与嫡庶之争
《红楼梦》第二十五回写赵姨娘收买马道婆用妖法谋害王熙凤与贾宝玉,把二人弄得死去活来,整个贾府也因此好像“天翻地覆”“登时园内乱麻一般”。这一场风波,书中写得十分明白,是赵姨娘为其儿子贾环与王熙凤、贾宝玉争夺财产和继承权的斗争。这种势不两立、你死我活的争斗,充分反映了这个钟鸣鼎食之家的内部危机,也深刻揭示了封建贵族家庭里嫡庶之间、兄弟之间、主奴之间等。的矛盾关系。它第一次正面揭开了笼罩着这个家庭那一层诗礼簪缨的外衣,而赤裸裸地展现了它的真正面目。因此在《红楼梦》里这是十分重要的一件事。
赵姨娘由于她的特殊身份,所以在贾府里势孤力单,根本不能正面与王夫人、王熙凤较量,这就决定了她只能在暗地里用阴谋手段来谋害对方。因此她勾结马道婆,运用“魇魔法”就不是偶然的了。
“魇魔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据有关记载,这是过去巫婆用来害人的一种迷信手段,据说,她们用木头或稻草扎成一个小人,把她所要谋害的人的生辰八字写在上面,在暗地里施以咒语,这样就可置对方于死地。这种妖法在古代的小说、笔记里是常有记载的。如《醒世恒言》(卷二十七)的《李玉英狱中讼冤》中就写道:
后母还千方百计,做下魇魅,要他夫妻不睦。若是魇魅不灵,便打儿子……
这里的“魇魅”也就是“魇魔”。“魇魔法”不仅存在于小说故事中,现实生活中也确是存在。特别令人吃惊的、也是颇有意味的是,在清代最高统治层——皇室的继位斗争中也用上了此法。请看王先谦《东华录》康熙四十七年十一月的几条“上谕”:
十一月壬申谕:……大阿哥允禔,素行不端,气质暴戾。朕尝对众屡加切责,尔等俱悉闻之。朕自有定见。十月十七日查出魇魅废皇太子之物服,侍废皇太子之人奏称,是日废皇太子忽似疯颠,备作异状,几至自尽。诸宫侍抱持环守,过此片刻,遂复明白。废皇太子亦自惊异,问诸宫侍:“我顷者作何举动?”朕从前将其诸恶皆信为实,以今观之,实被魇魅而然无疑也。
丁亥上谕:……皇太子前因魇魅,以至本性汨没耳。因召至左右,加意调治,今已痊矣。朕初谓魇魅之事,虽见之于书,亦未可全信,今始知其可以转移人之心志也。
戊子上谕:……今观废皇太子,虽曾有暴怒捶挞伤人事,并未致于死,亦未干预国政。若人果被杀,岂无有姓名见证?凡此等事,皆由允棱魇魅所致。
允禔是康熙长子,康熙三十七年封直郡王。他对康熙立第二个儿子允礽为皇太子极为不满,于是勾结其他皇子如允禩等人暗中陷害皇太子允礽,使他两度立而复废。后来康熙查出皇太子允礽的种种恶行,皆允禔用魇魅所致。因为康熙四十七年十月康熙的第三个皇子允祉曾奏闻查出了允禔勾结喇嘛诅咒允礽的证据,并挖出魇魔物件十余处。因此允禔被革爵圈禁。这是当时争夺皇太子、即皇帝的继承人而发生的一场大丑闻。
“魇魔法”显然是一种封建迷信活动,说它真能害人,并无什么科学根据。曹雪芹是否也像康熙皇帝那样真正相信它,对此我们无须深究。我们觉得有趣的是《红楼梦》里描写荣国府内这场大斗争,和离《红楼梦》写作时代很近的皇室里的一场大斗争竟有如此多的相同之处。首先,他们争的都是继承权,不同的是一个是皇室,一个是家族罢了。其次,都是嫡庶之争。允禔虽是长子,但是妃子所生;允礽虽是次子,但为皇后所生,是嫡子,按照封建宗法制度他应立为皇太子。所以这两场斗争双方的身份、地位是完全一样的。第三,斗争的手段都是用的“魇魔法”,一个勾结喇嘛,一个勾结道婆。第四,被害者的症状也极其相像,都因神志不清而产生种种失常之态。允礽是“忽似疯颠,备作异状,几至自尽”。并有“暴努捶挞伤人之事”。贾宝玉则是开头“忽然‘嗳哟’了一声,说:‘好头痛!’”继而是“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内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后来“益发拿刀弄杖,寻死觅活的,闹得天翻地覆”。在这同时,又“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比较一下这三个人——允礽、贾宝玉、王熙凤的病症不完全是一样吗?
这两场一真一假(清代皇室的斗争是真,贾府的斗争是假)的搏斗,在其性质、人物身份、手段、表现上都如此相同,曹雪芹所写是有意还是无意?如果有意,其意何在?如是无意,从这种巧合中又能悟出什么道理来?康熙诸子之斗争,是尽人皆知的事情,立储一事,乃康熙晚年最大的困扰,至死仍未解决,这场斗争,一直激烈地延续到雍正朝。允禔用“魇魅”害皇太子一事,虽未必人人皆知,但也是公开的秘密,曹雪芹当然是知道的。在这种情况下,《红楼梦》里竟出现了与之如此相似的故事情节,那么不管作者是有意影射还是无意巧合,它本身就是够有“趣味”的事。可以说,这不应该是在卷首宣布了“不干涉时世”的书所应写的内容;而说这只是一部爱情小说则更不知从何说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