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竖子成名

刘邦传·刘备传·赵匡胤传·朱元璋传:四大草根皇帝奋斗史(超值金版) 作者:禾君 编著


第1章 竖子成名

刘家老三

刘邦本名刘季,在家中排行老三,刘邦是他称帝后改的。他有两个哥哥:一个叫刘伯,一个叫刘仲。还有一个小弟叫刘交。早年的刘邦貌不惊人,才不出众,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刘邦实在没有什么特殊的地方,只不过是一个混混儿而已。

人们都听过一句名言叫做“刘项原来不读书”!刘邦比起项羽,文化水平可能更为低下。项羽至少还是懂得一些东西的,虽然是东一锤西一棒,一会儿兵书一会儿剑。而刘邦呢,他根本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也不可能从农村的所见所闻之外,获取更多的信息,他的眼光最先盯在社会现实的荣辱毁誉之上,他最先看到的只有“功利”二字。

刘邦曾应征服徭役去过咸阳。到了咸阳后,开了眼界:纵横的街道,堂皇的建筑,一望无际的楼房,川流不息的人流……大街上车来人往,官僚乘车,富人骑马,市民步行,小贩挑担,车水马龙,热闹非凡。看到那些穿红着绿的秀女,刘邦馋涎欲滴……这一切对刘邦来说是何等地新奇,何等地向往,他感到自己也是一个人,应该拥有这一切!

在咸阳,刘邦还看到了秦始皇出巡的气势,忍不住发出了历史上著名的长叹:“大丈夫就应该这样!”

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能没有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从古到今,无不如此。刘邦是个交朋友的高手,他与萧何、曹参、夏侯婴、任敖等人打得火热,而且大多是拔刀相助的“铁”关系。这些人,后来也就成了刘邦打天下的班底。

刘邦有许多朋友,就免不了吃吃喝喝的应酬。刘邦没什么钱,自然经常去吃人家的,但是“吃人三餐,还人一席”,也少不得偶尔带些人到家里来吃吃喝喝。久而久之,刘老大、刘老二似乎不好说什么,因为刘邦毕竟是他们小兄弟,可是嫂子们难免说些什么“出力养懒汉”“坐吃山空”之类的话。刘太公是一个心里明白的人,知道“树大要分杈,儿大要分家”,儿子不好说,媳妇其实就是传声筒,怪只怪他这三儿子不争气,索性分了家,转过来教育刘邦。

只是刘邦“恶习”难改,刘太公的话,这只耳朵进,那只耳朵出,只当耳边风,依旧我行我素,哪里听得进去。刘邦的脾气不改,刘太公只得开了一个家庭会商量。

刘太公说:“老三,你不能这样整天东游西逛,无所事事,不务正业,吃饭是第一件大事!”

刘邦说:“什么是正业?您是不是说种庄稼的事啊?”

“不种庄稼哪里有粮食?没有粮食你吃什么?我这一把年纪,还养得了你几年?”

刘邦一笑说:“您老人家放心,不要看我现在这个样子,到时候我会叫你吃香的,喝辣的,坐享荣华富贵!”

刘邦说完,转身就走,气得刘太公只好吹胡子、瞪眼睛,一个郑重其事的家庭会就这样不了了之。太公只好指着刘邦的背影吼道:“你有本事,你就挣个家业给老子看看,不好好学学老二!”

刘邦虽然出了门,这句话可听得清清楚楚。后来他当了皇帝,尊刘太公为太上皇,未央宫建成的时候大宴群臣,刘邦双手捧着玉杯,给太上皇刘太公敬酒,还没忘了那句话,笑着对大臣们说:“当年太上皇经常说我是个无赖,游手好闲,不能够发家治业,不如二哥。我今天的产业比二哥如何?”群臣都高呼万岁,一片欢声笑语。刘太公也只得跟着笑!

由于刘邦破坏了家庭会,刘太公有时就故意冷淡刘邦,但刘邦对一切都无所谓,不是到朋友家去混一顿,就是到哥嫂家去打游击。嫂子虽然不欢迎,但毕竟是亲兄弟,碍于情面,不好说什么,只好听之任之。因为毕竟不是一家,刘邦也不会长期在哪一家住下去、吃下去。

不久,刘邦的长兄刘伯病故,嫂子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刘邦似乎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依旧时常带着他的朋友去吃白食。

一天,已到晌午时分,刘邦又约几个狐朋狗友到大嫂家吃饭。刚一进门就被正在做饭的嫂子看见。柴米油盐酱醋茶,开门七件事,对于一个寡妇来说,艰难备至。这小叔子一人来了不算,还带来了一群。大嫂心中越想越酸,越想越气,于是敲锅打灶,拿着刷子在一口空锅里涮将起来,弄得满屋子震响。刘邦和他的朋友们听到这种奇妙的声音,后悔来晚了,人家已吃完饭,只好相继离去。后来刘邦到厨房一看,锅里的饭尚未煮熟,正冒着腾腾热气,因此十分怨恨大嫂,长叹一声,转身离去。

刘邦当了皇帝,大封功臣,封刘老二刘仲为代王,堂兄刘贾为荆王,封小弟刘交为楚王,封庶出长子刘肥为齐王。刘邦已封四位同姓王,只有长兄刘伯之子刘信未加封赏,刘太公问起此事。刘邦说:“我怎会忘记此事,只是他母亲当年做事太过,我至今气愤不过。”直到次年十月,刘邦才封刘信为羹颉侯。“羹颉”就是刮饭锅响之意。

刘邦当时结交的最为重要的朋友是萧何,他同刘邦都是沛县人。

萧何是沛县的主吏掾,是县令的主要助手,在县政权中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与他交上朋友,对刘邦政治前途的拓展帮助不小。

刘邦后来由萧何推荐,当上了泗水亭长。这个职位既可以吃点俸禄,又可以干一些自己愿意干的事,虽然是一位小小的亭长,但却因此结识了更多的人,特别是县衙里的那些大小人等。

如果刘邦只是会交朋友,能与众位同僚一团和气,他最多也不过做一个逍遥自在的小“地保”。他要发迹,有两个因素缺一不可:一个是天赐良机;一个是手下有一批能人。否则,无论如何,刘邦也是不可能当上大汉皇帝的。

在刘邦没有步入政界前,萧何就曾多次帮助他解脱过法律上的纠纷。刘邦之所以能够当上亭长,也与萧何的推荐大有关系。等刘邦当上亭长后,也还常常受到萧何的指点和影响。

前面我们提到刘邦曾到咸阳去服徭役,当时沛县其他的吏都出钱资助,为刘邦送行。每个人都送给刘邦300个钱,唯有萧何送给他500个钱,相当于送给他一年的伙食费,可见二人交情非同一般。后来刘邦当了皇帝,为报答萧何多送的这200个钱,特为萧何的封邑加封了2000户。刘邦对萧何的恩惠和帮助真是感铭肺腑、永志不忘!

然而,刘邦当时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民百姓,没有一点家庭的血缘关系和社会地位,又没有什么经济实力,萧何算是他所结交的社会地位最高的朋友,却能得到萧何如此的提携和帮助——刘邦的社交能力真是非同一般!

夏侯婴也是沛县人,是刘邦结交的又一位朋友。他是沛县政府中赶马车的车把式。当时刘邦已担任泗水亭长一职,夏侯婴赶马车迎送政府的官吏,只要有机会经过泗水亭,总是留下来同刘邦畅谈一番才离去。后来,夏侯婴当上了沛县政府的办事员,刘邦很高兴,和他一起喝酒庆祝。

喝酒就难免作出一些出格的事,朋友之间也不例外。刘邦和夏侯婴酒喝多了就相互打闹起来,打闹中,刘邦失手打伤了夏侯婴,被人以伤害罪告到了县衙。

刘邦是亭长,如果伤害罪成立,他不仅要被处以重罚,并且还将断送好不容易争取来的政治前途。为摆脱困境,刘邦和夏侯婴订立了攻守同盟。在审讯过程中,刘邦矢口否认打伤了夏侯婴,夏侯婴也极力申明不是刘邦伤害了自己。后来查出是夏侯婴作了伪证,为此夏侯婴被关在狱中长达一年多,并被鞭笞了数百杖,但他始终保全着刘邦,使刘邦免除了一场官司。刘邦造反以后,夏侯婴也一直为他赶马车,曾多次舍命救刘邦脱离险境。可见二人友谊之深厚。直至后来刘邦当上皇帝,夏侯婴被任命为九卿之一的太仆,仍为刘邦赶马车。

刘邦当时还结交了一个好朋友任敖,是沛县监狱的小吏。刘邦曾因犯法躲藏起来的时候,追捕刘邦的小吏捉不到刘邦,就把他的妻子吕雉关进了监狱,并且对她很不客气,甚至试图非礼。任敖知道后,怒气冲冲地将这个捕吏打了一通,为刘邦出气。

刘邦这三个好朋友,都是沛县的吏,其中萧何的地位最高,夏侯婴和任敖地位与刘邦相当。当时沛县还有个曹参,他是狱掾,是主管县监狱的。史书中没有记载他和刘邦之间有比较亲密的关系,看来刘邦未能巴结上他。尽管他后来也参加了刘邦的造反队伍,立下了赫赫战功,但在评功封侯时,刘邦却让萧何排在第一位,曹参排在第二位,应该说刘邦对曹参并不太公平。

史书中记载说萧何和曹参二人在造反前关系很好,但造反成功后两人反而有了矛盾。可是刘邦和萧何二人在临终时一致认为中央王朝丞相一职的最佳人选就是曹参。这说明他们和曹参之间虽小有矛盾,但彼此还是十分了解的。按刘邦在造反前的社会地位,他既然能同萧何成为好朋友,而曹参又是萧何的好朋友,他也绝不会放弃结交曹参的机会的。刘邦和曹参的关系不亲密的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也许是曹参有点瞧不起刘邦吧。

从刘邦结交萧何、夏侯婴、任敖三个朋友这一现象可以看出,当时的刘邦虽然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两眼只能看到近前的功利,但却颇有心机。他在沛县政府精心编织着一张能带来好处的社交网。

萧何是县令的主要助手,可以给刘邦诸多提携自不必说。就是夏侯婴,当时虽然不过是个马夫,但一般人却乘不起车,乘车的人不是沛县的要员,就是上级政府的代表,夏侯婴可利用这一特殊身份,了解到当时政治的动态。刘邦与夏侯婴深交,很难说不是为了从夏侯婴那里获得他所不可能得到的政治信息。

史书中记载夏侯婴每次经过刘邦的泗水亭,总是要同刘邦畅谈一番才离开,这正是刘邦要从夏侯婴口中获取大量政治与社会信息的生动写照。

任敖是个狱吏,当时秦国法律苛严,人民摇手触禁。凡被关进监狱的人,都是因种种原因触犯当时法律的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对当时的政权持或多或少的批判态度。即使自己不犯法,但由于当时秦国实行连坐政策,别人犯了罪,也会把自己牵连进一场官司中去。刘邦结交上任敖,不仅亲戚朋友犯法时也可占点便宜,而且还可以通过任敖结识一些江湖豪杰。这样的朋友,对刘邦来说,是颇为重要的。

曹参当过沛县主管监狱的吏,他深知其中的奥秘。因此,当他从齐国丞相的职位上离任,赶到中央任丞相的时候,他就曾嘱咐他的继任者要注意监狱和市场,千万不可过多地干扰这两处。他的继任者很不理解,反问他说:“治理一个王国,难道没有比监狱和市场更为重要的地方吗?”

曹参回答说:“并非如此。但是监狱和市场是兼容并蓄社会上各种各样人的地方,如果你过多地干扰它们,就会使社会上为非作歹的人无处藏身。长久以往,这些人就会铤而走险,造成社会的动乱。因此,我事先提醒你注意。”在这一点上,刘邦与曹参是持有相同态度的。也由此可见,刘邦当初结交任敖、曹参时,自有他的一番小九九,而且感受颇深。

刘邦的朋友也不仅只是些萧何这一类的县吏,他也结交了一些市井之徒的朋友,如周勃和樊哙之流,这些人后来也成了他打天下的武将班底。

周勃和樊哙都是沛县人,与刘邦有同乡之谊。周勃以编织席子、当吹鼓手帮人办红白喜事为生;樊哙是屠夫;二人在当时都是市井之徒。刘邦在沛县造反时,他俩都是中坚骨干,特别是樊哙,在起事的关键时刻,成为城内萧何、曹参与城外的刘邦进行联络的中间人。

想当初樊哙靠杀狗为生的时候,也没想到自己整天躲着的赖吃之徒,竟然会成了自己的连襟,甚至还成了自己为之打天下的真命天子。

传说,原先刘邦经常去樊哙那里混吃狗肉解馋,但是历来都是“赊”,实际上是白吃。樊哙受不了,但是躲得起,就把狗肉搬到河对面去卖。

一次,刘邦正在发愁过不了河去,河面游来一只大乌龟,把刘邦驮了过去,又大吃了一顿狗肉。樊哙一气之下,把乌龟杀来与狗肉一起煮,以解心头之恨。出人意料的是,狗肉更加鲜美可口,远近驰名……

这自然只是传说而已,但也可见二人关系开始时并不怎么样。

尽管樊哙如此躲避刘邦,但最终还是成了连襟。刘邦的妻子吕雉的妹妹嫁给了樊哙,这肯定是刘邦的撮合。也不知是因为狗肉吃多了,刘邦问心有愧的结果,还是他俩的关系一吃二吃,竟吃到了如此亲密的程度。总之二人成了连襟,而且关系越来越密切。

此外,刘邦还有个更为亲密的朋友——卢绾。

卢绾和刘邦同住一个里巷,两家是世交,卢绾的父亲和刘邦的父亲是好朋友,刘邦和卢绾又是同年同月同日生,当时,邻里都来祝贺两家同日喜得贵子。刘邦、卢绾长大后在一起学习,相互之间很亲密。刘邦后来犯法,逃避在外,卢绾常常伴随在他身边,后来成了刘邦的心腹。刘邦的卧室他可以随时自由出入,并参与机密策划,刘邦对他的赏赐和信任,是其他将领、下属都不可企及的。就连萧何和曹参,也绝不可能达到像卢绾和刘邦那样的亲密程度。

雍齿与刘邦都是丰邑人,地缘关系虽比卢绾远,但比萧何、曹参、夏侯婴、周勃、任敖、樊哙等同县人要近,也是刘邦当时结交的朋友。

史书没有留下关于雍齿的家庭背景、职业等方面的记载。但在刘邦造反时,他也是参加者之一,刘邦任命他为驻守家乡丰邑的主将,将他视为自己的心腹之友。但雍齿有些瞧不起刘邦,在魏王军队攻打丰邑时,他背叛了刘邦,并顽强抵抗刘邦的反攻。尽管后来他还是投靠了刘邦,并立了不少军功,刘邦仍旧对他耿耿于怀,总想找机会杀掉他。另外还有一个王陵,刘邦结交他的目的,极有可能是想依靠他的财力与影响力。

刘邦结交的这些三教九流最后成了刘邦武装势力的主要力量,后来又成了刘氏中央政府组织的核心。

在中国古代的几百个帝王中,刘邦是出身最低的帝王之一。在秦末的激烈角逐中,他不占有任何优势,但他却能笑到最后。刘邦就是一枚磁铁,几乎把大部分英才都吸收到了自己的身边,这样的人,能不成功吗?

隆准龙颜

传说刘邦尚未出生的时候,老天就已经开始显示神奇的征兆。

一次刘媪在大泽旁歇息,大概是劳累过度,不觉酣然入睡,于是就做了一个奇怪的梦,梦见她与神人交合。当时电闪雷鸣,太公以为大雨要来了,急忙去找刘媪,只见刘媪躺在泽畔,一条蛟龙卧在她身上。刘媪因此而受孕,生下刘邦。

这自然是神奇的征兆,刘邦是龙种无疑!不过,刘媪做这样的奇梦,刘邦他爹太公见这样的奇景,他们不说,谁知道呢?如果是刘邦当了皇帝之后,太公、刘媪才说如此的话,那自然可以判他们一个攀龙附凤,这大概没有什么问题。但是刘媪死得早,她没有等到刘邦发迹,所以龙子之事恐怕也不是蓄意编造。

我们假定司马迁记下的这个传说为真,那么刘媪做过这样的怪梦,谁也没法否定,做梦见到比这更奇特的事多着呢。可是刘太公看见蛟龙一事,恐怕无论如何也不能叫人相信,因为自然界中本来就没有龙这种动物。

刘邦成人之后,当上了泗水亭长。这是一个小小的差事。秦法规定:十里设一亭,设亭长,掌治安,宿旅客,理民事。十里之地,人不多,地不广,一个人干这么多事,实为万金油一样的杂役,恐怕还不如当今的一位村长。

刘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又“好酒及色”,所以,他经常到一个叫王媪的和一个姓武的妇人开的酒馆里去赊酒喝。无钱人喝酒往往爱醉,刘邦也不例外,赊酒喝,还常醉。“酒债寻常行处有”,赊账喝酒,一醉方休,不足为奇。可是怪事却出现了,姓武的妇人和王家的老太婆看见刘邦的头顶“常有龙形”,感到十分惊奇。因此,刘邦经常赊酒,日积月累,已经是一笔可观的数目,但这两个小本经营的妇道人家却主动“折券弃债”,撕了账本,送了刘邦白喝。

刘邦当一个亭长,也算无所事事,经常回家去看老婆吕雉和两个孩子。

一天,吕雉带着儿子和女儿在田间劳动,有一个老头儿过路讨水喝。吕雉因而把带到田里的饭食送给老头儿吃。这老头儿是一位相面先生,就顺便给吕雉相了一次面,说:“夫人是天下贵人,将来要母仪天下!”

吕雉就是后来的吕后,她自己要“母仪天下”,刘邦难道不是皇帝?

吕雉又请老儿给儿子刘盈相面。

老头儿说:“夫人之所以母仪天下,就是因为有这个男孩儿。”

刘盈在刘邦死后即位为汉孝惠帝。

老头儿又给吕雉女儿相面,说:“此女也会大贵。”此女就是鲁元公主,嫁给赵王张敖。

这位相面老头儿离开不久,刘邦正好回来,吕雉就详细地把老头儿的话说了一遍。刘邦大喜,忙问吕雉老头儿走了多久。

吕雉回答说没走多久,刘邦就追了出去。不一会儿,刘邦就追上了相面老头,忙请老头儿给他相面。

老头儿把刘邦端详一番,说:“刚才我所相的夫人和两个孩子都像你的相一样,但是你的相面,贵不可言。”

刘邦深深拜谢,说:“果真像老人家所说,我一辈子不会忘记您的大恩大德。”

等到刘邦当上皇帝,派人去寻访那位老头,却已经无处可找了。

古人相信面相,是实实在在的。

春秋末季,战国初年,赵简子选择接班人,很大的成分是由于听从相师姑布子卿的话,才确定无恤为赵氏继承人的。

无恤就是后来的赵襄子,三卿分晋的一卿,建立了赵国。

刘邦长得什么样子,《史记·高祖本纪》有这样简略的记载:

高祖为人,隆准而龙颜,美须髯,左股有七十二黑子。

“隆准”就是高鼻梁。《神相全书·卷三》说:

鼻为中岳,其形属土,为一面之表,肺之灵苗也……隆高有梁者,主寿;若悬胆而截筒者,富贵。诀曰:鼻如截筒,衣食丰隆……准头而圆,得外衣食;准头丰起,富贵无比……准头圆肥,足食丰衣。

刘邦的鼻子到底什么样,后人不是很清楚,但是从记载上看,凭他的这一条鼻子,他就可以“得外衣食”“富贵无比”“足食丰衣”。

“龙颜”,颜就是脸,龙颜是什么样子,不得而知,但是此为一种威仪的相貌,不用怀疑。

《神相全书·首卷》说:

一取威仪:如虎下山,百兽自惊;如鹰升腾,狐兔自战;不怒而威。

一看敦重而精神:身如万斛之舟,驾于巨浪之中,摇而不动,引而不来;坐卧起居,神气清灵,久坐不昧,愈加精彩,如日东升,刺人耳目,如秋月悬镜,光辉皎洁……

凭刘邦的“龙颜”,他大概就应该是“猛虎下山,百兽自惊”了。因为中华民族是龙的民族,中华子孙是龙子龙孙。龙是玉皇大帝的臣子,腾云上天,翻身入海,变化无穷,行云施雨……

一个平平凡凡的人,一旦跟龙产生了联系,要么成为真龙天子,要么成为孽龙。孽龙要被当了皇帝的真龙天子灭九族。刘邦虽然出身贫贱,但是有这一副“龙颜”,足够他受用一辈子。

不仅如此,刘邦还有“美须髯”。

《神相全书·卷三》说:

髭须黑而清秀者,贵而富,滋润者发福……黑而光泽,富贵无亏。

刘邦其人,真是一处贵,处处贵,因此《神相全书·卷四·相分七字》中说“汉高祖隆准龙颜”。最值得相家推崇的还是他那条鼻子。

《神相全书·卷三》:

龙鼻

龙鼻丰隆准上齐,

山根直耸若伏犀。

鼻梁方正无偏曲,

位至居尊九鼎时。

难怪刘邦越败越战,越战越强,最终当上了皇帝。甚至连吕雉这个老婆,也是刘邦凭他的这副尊容白捡来的。

单父人吕公与沛县令关系很好,为了逃避仇家迁徙到沛县。沛县的大户人家,官吏人等,都纷纷前来捧场拍马,送上厚礼。

刘邦也去捧场,但这位龙的儿子不带一文钱就号称礼品百万。他的这一反常举动,引起了吕公的重视。喝完这顿酒,白吃了这顿餐,按道理是白吃了完事,但是刘邦却被吕公看中,挽留下来,声称有要事相求。

吕公对刘邦说:“我自幼喜欢给人看相,看过的人很多,但是没有一个比得上你,希望你能够自爱尊重。我有一个女儿,甘心献给你铺床叠被,作个小妾。”

刘邦自然乐意,带着几分醉意高兴而回。他就这样凭他那个“相”,白白捡了一个老婆。

既然刘邦是“龙种”,有“龙颜”,还必须干一些“龙事”。虽然刘邦只是小小一个亭长,更兼游手好闲,但他却能言善辩,少不了被上头派些公事。正因为这桩公事,刘邦的“龙气”就更加发扬光大、神乎其神了。

沛县奉朝廷之命,要征调一批民夫去骊山修秦始皇陵,刘邦被抽调,专门派去押送这批壮丁。这帮被强迫来的民夫都用绳子拴着,像一群被贩往远方的牲口。众人谁也不愿意背井离乡,到如此遥远的地方去干那样的苦工,所以总在寻找机会逃走。

刘邦虽说是押解,但生命也时时受到威胁。因为按照秦朝的法律,押送的民夫只要少了一个,押送官就要被斩首。何况刘邦生性豪爽,凡事都无所谓,所以对这些被拴着的民夫也不过分加以限制。这样一来,逃的人就更多了,有时甚至一夜逃走几个。因此还未走出县境,刘邦押送的民夫已经逃走了不少人。

刘邦心中盘算开了,如果这样下去,还没到达骊山,壮丁就会逃得干干净净。自己横竖都是一个死。还不如……

刘邦有了自己的打算。他突然站起来说:“到了骊山,也是必死无疑。我今天把你们放了,各自逃生去吧!”

民夫们素来知道刘邦比较诙谐,以为刘邦又在开大玩笑,谁也没有把这几句带着酒气的话当真。刘邦开始给一个个民夫解去捆绑的绳索,大家才信以为真,个个感激涕零,纳头便拜。众人一阵欢呼,一哄而散。可是过了一会儿,大半壮丁又回来了。

刘邦问:“你们怎么不走?难道还想去骊山风光风光?”

有一个胆大的壮丁忙对还在喝酒的刘邦说:“贤公不忍把我们押到骊山去送死,慨然释放了我们,贤公恩情至死不忘!但是我等细细一想,我们都走了,贤公怎么回沛县交差纳命?”

刘邦听罢,忙说:“你们尽管走吧!我自然不会再回沛县去送死,天下如此之大,哪里不能容身?大丈夫四海为家,哪里不是家?”

众壮丁闻言,又是一阵感激,有十几个壮丁情愿跟着刘邦去同生共死,闯荡天下。

刘邦见到这种情况,正好来个顺水推舟,高声说:“既然各位壮士不嫌弃,愿意跟我刘邦,我也只好欢迎了!天高地广、海阔天空,我们难道还闯不出一条生路来?”

刘邦醉醺醺的,一行十几人,为了避人耳目,不敢取大道走,只得往大泽中的小路走去。正走着,前面探路的人回来说:“前面有一条大白蛇挡住道路,碗口大小,长有数丈,我们还是原路返回,另走其他路吧……”说话的人战战兢兢,上下牙直打颤。

刘邦听说,趁着醉意,大声说:“大丈夫走路,哪里会因为有一条巨蛇挡路,就害怕了原路返回?”只见他几步走上前,抽出佩剑,大喝一声,手起剑落,巨蛇一下子被挥为两段。

众人拨开死蛇,惊叹一回,继续前进。

刘邦斩蛇的事情,《史记》中有明文记载,是真是假,那都是次要的问题,而最本质的在于,此刻的刘邦和他的那些难兄难弟,只有披荆斩棘、一往无前、义无反顾,才有生存的可能。因此,与其说是一个美丽的传说,还不如说这件事揭示了一个真理!

可是更怪的事情还在后头,《史记·高祖本纪》记载:

第二天早晨,正好有个丰邑人经过刘邦斩蛇的地方,看见一名老年妇女在那里抱头痛哭。

这人问她为什么天刚亮就这里痛哭不已。

老妇人说:“有人杀死了我的儿子,所以我悲伤不已。”

这个过路人又问:“你的儿子怎么被人杀了呢?”

老妇人回答:“我的儿子是白帝的血脉,变化成为巨蛇挡住路径,被赤帝的儿子杀了!”说完,又伤心痛哭。

这位丰邑人觉得老妇言语怪诞,正要寻根问底,老妇人却突然不见了。

这人只得继续往前走,正好遇见刘邦等人,忙把这神奇的遭遇告诉刘邦等人。刘邦心中大喜,自以为受命于天。那些跟着的壮丁则更加敬畏刘邦。

史书记载,秦国开国君主秦襄公立国西方,祭祀白帝;白帝在这里暗指大秦王朝。传说赤帝为帝尧之后,既然刘邦是赤帝的儿子,自然是个“真命天子”,势必要建立一个王朝。又因为赤帝是帝尧之后,帝尧又是出了名的贤君,刘邦这个家伙自然是遗传了他们的优良血统,成为一代名君。

从此以后,刘邦经常开口就是“老子手提三尺剑斩蛇起义”,表现出充分的自负;他的“龙子龙孙”,也经常以此作为自吹的本钱,向天下人民宣称他们是受命于天。

想成为领袖,就得有让人信任的东西。有的人是靠出色的能力,有的人是靠极强的凝聚力。而刘邦则充分利用了古代人迷信的特点,通过神话大肆宣扬自己的非凡之处,给自己披上神圣的外衣,这可是比什么都管用的。

刘邦就这样带着他的那一行人,走出了大泽,进入了人迹罕至的芒砀山。

芒砀山(今河南省永城县东北),分为芒、砀两座山,北边叫芒山,南边叫砀山,其间相距七八里地;两山之间,峰回路转,谷深林茂,人烟稀少,野兽出没。虽不能说“棒打豹子瓢舀鱼,野鸡飞到饭锅里”,但也是一个很好的生存环境,虽然吃不上龙肝凤胆,但是活下去是绝对没有问题的。刘邦找到这样一个隐身的地方,就带领众人在这里当了山大王。

刘邦拍屁股一走了之,可苦了拖儿带女的吕雉。她不得不经常去找刘邦,往往一找就能找到,众人惊叹不已。

刘邦也奇怪,问她:“我藏身的地方经常变化,外人一概不知,你怎么拖儿带女,一下子就找到这里?”吕雉说:“你居住的地方,天上经常有云气笼罩,我凭着天上的云气,就找到你了!”愿意得到赞美和崇拜,这是人们的共同心理,刘邦听了当然是非常高兴。

事实上,这些奇异征兆,是不是刘邦和吕雉等人故意编造,借以威服众人,不得详知。但是这些事居然引起了秦始皇的高度重视,不得不叫人思考。

《史记·高祖本纪》载: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厌之。

秦始皇一生五次巡游天下,一次向西,四次向东向南,其中有一个重要原因,应该是相信“东南有天子气”。

刘邦的这些奇特征兆,也引起了他的主要敌人项羽的高级参谋——范增的高度注意。

那时刘邦先入关中,秦王子婴举国投降,刘邦企图独霸关中,称王自立。项羽知道此事,下令攻打刘邦,范增急忙火上浇油:“刘邦原来在老家的时候,贪财好色,而现在进入关中,约法三章,与民休息,不贪财,不好色,野心不小。刘邦的神气又都是龙虎的形状,是五彩缤纷的天子之气。要立即消灭刘邦!”

范增借助封建迷信推动项羽消灭刘邦,并且一直提醒项羽,其防范的主要对象是刘邦。可是由于项羽不听范增多次力劝,刘邦终于平安地从鸿门宴上逃走,去汉中为王,然后是楚汉之争……

如果说以上征兆都只是说说而已,那么真刀真枪的时候也出现了这种令人费解的神奇。比如说刘邦的56万大军在彭城被项羽3万精兵打败,却因狂风而获救的事。

这真是神风,早不吹,晚不吹,正好项羽围住刘邦的时候吹;这真是怪风,东不刮,南不刮,专门从西北方向刮来,刮散了楚兵的重围。这风真神真怪,怎么只刮散了楚兵,让楚兵看不清方向,而不刮刘邦呢?

这场沙尘暴刮得正是时候,救了刘邦一命,更增添了刘邦的神奇。刘邦说,此乃天意。

“说”进关中

秦国乃虎狼之地,各路诸侯都很害怕,不敢率先进入关中,但谁也没有想到,暴秦当亡,秦国远没有传说中那般厉害。刘邦一路走,一路说降,基本上没有打什么恶仗就进了关中。

自项梁拥立楚怀王后,就在攻打定陶的战斗中轻敌而亡。随后,楚怀王迁都彭城,并召开了高级军事会议,与诸将约定:谁先进入关中,谁就是关中王。

刘邦自起兵以来,几经周折投到项梁门下,只不过在项梁手下打了几仗,基本上都是与项羽合作,可能正因为如此,项羽才点名要与刘邦一起去夺关中。

然而,这个机遇是刘邦抓住的,还是楚怀王等人指定的,史书中没有明文记载。但是可以采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一段话加以分析,全文为:

赵数请救,怀王乃以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范增为末将,北救赵。令沛公西略地入关。与诸将约,先入定关中者王之。

当是时,秦兵强,常乘胜逐北,诸将莫利先入关。独项羽怨秦破项梁军,奋,愿与沛公西入关。

从第一段话来看,刘邦“西略地入关”是楚怀王的命令。但是这种安排显然有偏袒刘邦的嫌疑,因为西进关中者为关中王,而北救赵国又是什么奖赏呢?“为关中王”,无疑是为了灭秦,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事。既然是重赏,就应该公平竞争。

第二段说因为秦国强大,虽有重赏,也无人敢参与竞争,只有项羽愿与刘邦同去。这又让人怀疑,是刘邦自己愿去呢?还是因为项羽主动请战,才产生这两人到底谁去的问题?

到底是出于哪一种情况,恐怕也很难说清楚,干脆不说也罢。但是刘邦得到这样一个机会的确是至关重要的。刘邦,特别是他的谋臣们,想来对此也十分重视。从此以后,刘邦的一切行动,都向着这一目标挺进。

也就是从这时候起,刘邦独当一面,举起了灭秦的大旗。这也是刘邦走向天子之位的关键一步。细细想来,的确既是运气,也是人力。刘邦、项羽共同打仗,项羽当先锋,刘邦为接应。项羽在前面杀人,被人们认为残忍;刘邦在后面收拾残局,被人们当成仁慈……

几天之后,刘邦从砀地出发,一路收罗陈胜、项梁散兵,挥师北上,打破城阳,攻克杠里,连败秦军,全军将士和刘邦都欣喜异常。

接着,刘邦在东郡(今河南省濮阳西南)附近打下几次胜仗,收编楚将陈武、魏将皇欣、魏申徒武蒲的军队,队伍增加到两万多人。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二月,刘邦率兵南下,兵围昌邑(今山东省金乡县西北)。昌邑守将据城固守。刘邦与彭越联合攻打,城中拼死抵抗。刘邦害怕拖延时间,决定放弃攻打,从此又与彭越分别。彭越依旧在巨野(今山东西南部、万福河北岸)泽中干他原来的事情——做群盗。

刘邦率兵西进,路过高阳,在这里,他得到他的一个重要谋臣郦食其和郦商。

郦食其是高阳(今河南省杞县西)的一个老儒生,平生最爱喝酒,家贫落魄,无以生计,只好在里中做监门吏。虽然如此,高阳县中人不敢派他差役,都认为他是一个狂士。

刘邦手下有一骑士,正是郦食其的小老乡,回乡省亲碰到了郦食其。

郦食其说:“我听说沛公刘邦素来傲慢无礼,但是志向远大。我正想跟这样的人交往,但是没有人给我介绍。你回去对他说,我们里中有一个儒生叫郦食其,年龄60多了,身高8尺,人们都叫他狂士,但是他自己却说自己不是狂士。”

骑士说:“沛公不喜欢儒生,有很多人戴着儒生的帽子去见他,沛公常常取下人家的帽子来当尿器。他与人说话,经常骂骂咧咧。不能说你是儒生!”

郦食其说:“你只管这样说。”

骑士回告刘邦,把与郦食其说的话详细细地告诉刘邦。刘邦令骑士去召郦食其。

郦食其到达刘邦住所的时候,刘邦踞坐床上,两个女子正在给他洗脚。刘邦看到郦食其进来,依旧坐着不动,女子照旧给他洗脚。

郦食其走上前去,只打了一拱,也不行大礼,开口说:“你领兵到这里,是帮助秦兵讨伐诸侯呢?还是跟天下诸侯一起消灭秦国?”

刘邦骂道:“竖儒!天下人惨遭秦国暴政的折磨已经很久了,所以天下诸侯联合灭秦!你糊涂到了如此地步,还说什么辅助秦兵讨伐天下诸侯?”

郦食其说:“你既然起义兵翦灭暴秦,为什么摆出这副样子来见长者?你如此傲贤慢士,谁愿给你出谋划策?”

刘邦听着觉得有道理,马上停止洗脚,提着衣服,赤着双脚,站起来礼请郦食其上坐,致歉说:“刚才先生来得匆忙,一时礼数不周,切莫见怪,海涵,海涵。”

于是郦食其先说六国纵横,后论秦国无道,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仿佛苏秦、张仪再世。

刘邦大喜,叫人给郦食其摆上酒食,详问伐秦入关大计。

郦食其一边喝酒,一边高谈阔论:“将军收罗乌合之众,率领散乱之兵,总共加起来不过数万人,就想直入关中,进攻强秦,真是驱群羊入虎口!依我看,不如首先占有陈留。陈留是秦国囤粮之所,城中积粮很多,足以补充军需。陈留是天下战略要地,四通八达。我与陈留县令素来不错,愿去劝降。如果他不从,将军引兵攻城,我可以为内应。占领陈留,作为根据地,然后寻找机会攻入关中,这才是万全之策。”

刘邦听了很高兴,派郦食其依计行事,刘邦派兵暗中跟随。

郦食其到了陈留,启动三寸不烂之舌游说县令,任他说得天花乱坠,县令不为所动。郦食其话锋一转,又为县令献计守城。县令被他感动,设宴置酒款待。郦食其本是高阳酒徒,酒量大得惊人,三杯下肚,要求更换大杯畅饮。县令不知是计,酒量不是他的对手,早被郦食其灌得大醉,被众人扶入内室昏睡。

郦食其乘机潜出县衙,假传县令之命,打开城门,迎接刘邦大军入城。不费吹灰之力,刘邦轻取陈留,缴获了大批粮草。陈留县令酒醉未醒,被乱军杀死。

刘邦出榜安民,严肃军纪,不准扰民。城中百姓很快臣服,各自安居乐业。

刘邦佩服郦食其神机妙算,奖励轻取陈留之功,封为广野君,留在身边作为谋士。

郦食其的弟弟,名叫郦商,有勇有谋,早就暗中组织人员反秦。郦食其推荐给刘邦,刘邦命其招旧部和陈留子弟,得数千人,封为裨将,随军西征。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三月,刘邦军队经过休整,兵围开封。开封未下,秦将杨熊领兵增援。刘邦撤开封之围,率兵北击杨熊。两军在白马(今河南省滑县东)开战,刘邦兵马突然袭击,击溃秦兵。杨熊带着败兵向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逃去,到了曲遇(今河南中牟县东)东,摆开阵势,准备跟刘邦决战。刘邦命令樊哙为左军,夏侯婴为右军,自统中军正面迎敌;又令周勃、灌婴率军背后包抄。秦军与刘邦军正面酣战,空前激烈,难解难分。周勃、灌婴从后面杀来,秦军被两面夹击,队伍混乱。刘邦趁机催动人马猛烈攻击,把秦军分割成数块,围而歼之。秦军大败,杨熊只得带领一股残敌,继续向荥阳逃去。

这是刘邦西进关中最激烈的一战,刘邦大获全胜,士气大振。刘邦也因此更进一步加强了先入关中、消灭秦国、为关中王的决心。刘邦大军进驻曲遇,犒赏三军将士。事隔几日,传来消息,杨熊兵败被杀。此时,刘邦附近已无强敌,遂进兵颍川(今河南省禹县)。

秦二世三年四月,刘邦大兵围攻颍川郡府阳翟(今河南省禹县)。阳翟城高池深,兵多粮足。刘邦连攻数日,仍不见效,苦无良策。

此时,张良突然到来,刘邦喜不自胜,故人重逢,欢欣非常,互道离别后的情况。

张良说:“自从与沛公分别之后,协助韩王成兵略韩地,虽然取得几城,但又被秦军夺回。因此,只好在颍川左右,来来往往进行游击战,消灭秦军有生力量。听说沛公到此,特来相见。”

刘邦说:“先生来得正好,帮我攻下阳翟,我再帮助韩王抢占地盘。”

张良巧献一计,火攻阳翟城门,破城而入,杀散守兵,占领了阳翟。

两人正商议攻打荥阳,听说赵将司马渡河入关。刘邦害怕落后,急忙领兵北上,攻打阳丰(今河南孟津县东),切断司马西进通路,率师向南攻打雒阳(今河南洛阳市东北)。雒阳城高池深,一时难以攻破,刘邦立即挥师前进,进入辕山区(今河南偃师县东北)。

辕山山路崎岖,通道盘旋,地势十分险要。《史记索隐》曾说,辕山有九十二弯,是天下险要之处。正是由于道路艰险,秦国没有派兵把守,为了抓时间,抢速度,刘邦不得不铤而走险。所幸顺利通过。

过了辕山,进入原韩国故地,刘邦与张良密计,一路夺关斩将,很快打到了阳城(今河南省登封县东南告城镇),缴获战马千匹,占领十余座城池,韩地基本扫平。刘邦留韩王成镇守,向韩王成借了张良,继续西进。

稍后,刘邦带兵攻打南阳郡,准备从武关进入秦地。南阳郡守率兵追击刘邦军,被刘邦先锋樊哙击败,退回宛城(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是南阳郡首府,城池坚固,又有重兵把守,刘邦急于入关,立即从城西绕道而过,直扑武关(今陕西省商南县西北)。

刘邦大军离开宛城几十公里,直到丹水(今河南省淅川县西)。日坠山头,暮色将起,暑热开始散去,凉风徐徐拂面而来。头脑发烧的人往往在这个时候开始清醒。只见张良快马加鞭,一下子跑到刘邦马前,拦住了去路,刘邦忙勒住马。

张良请沛公歇马,说:“我有一件事不明白,特来询问清楚。”

“先生有话直说,不必客气。”

“前日沛公兵精粮足,反而要到韩王那里借我,我不知是何用意?”

刘邦笑着说:“先生深谋远虑,我想经常听到你的教诲,这有什么不明白的?”

张良也笑着说:“这一整天偷偷行军,我想了好多时候,才觉得有一事应该提醒提醒!”

“先生请讲!”

“沛公虽然急于入关,但是秦兵还很强大,他们会凭借险阻拼命抵抗。如今宛城未下,前面又有强敌。秦兵前后夹攻,我还没有想出用什么妙计可以退敌!”

刘邦忙问如何处置,张良附身低言如此如此。刘邦大惊,急忙下令全军,骑兵在前,步兵在后,星夜兼程,务必在天明之前,把宛城围个水泄不通,里三层,外三层。五更天时分,刘邦大军把宛城围了起来,刘邦下令各军挂出全部旗帜,摆出各种武器,整个宛城被围成铁桶一般。

天刚发亮,太阳还未升起,只听得鼓声震天,号角齐鸣,刘邦大军发动了攻势。南阳郡守听得探子回报,刘邦大军已经西进,才放下了一颗悬着多日的心,回府安心睡了一夜。听到城外鼓角齐鸣,登城一见此等情况,早吓得三魂一下子少了二魂,幸亏左右及时扶住,才没瘫倒在地。这就是刘邦采纳张良突然袭击宛城,威迫降敌之计。

刘邦放弃宛城不攻,准备急于进入关中之时,张良就已经定下了妙计,但是他不急着去对刘邦说,因为他知道刘邦从善如流。等到迷惑住敌人之后,他及时劝阻刘邦西进,飞兵围住宛城,打了秦军一个措手不及。南阳郡守看到如此紧急情况,大声叫道:“兵临城下,早晚是死。迟死不如早死!”拔剑就要自杀。食客陈恢一步向前抱住,高声说道:“主人不要性急,离死还早着呢!”

郡守无可奈何地垂着头,说:“先生有何妙计,还可以救我不死?”

陈恢说:“我听说,刘邦当年曾经义释押送的骊山刑徒,按理是个宽厚仁慈的人。如今天下大乱,鹿死谁手尚未可知。大人何不归顺于他,既可保住性命,保全禄位,还可让全城军民免遭杀戮。大人如果情愿,小人愿去游说刘邦,确保万无一失。”

郡守无计可施,只好叫陈恢去试一试。陈恢缒城而下,声称要见沛公。

张良忙劝刘邦将此人请进。

陈恢说:“我曾听人说,楚怀王与诸将相约:‘先入咸阳者王之。’如今沛公围攻宛城,恐怕一时难以攻下。宛城是一个大地方,有数十个城池可以互相支持,人口多,积蓄广,官吏们都认为投降是死,战死也是死,所以都坚决据城拒敌。如果沛公拼力强攻,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士卒死伤者必众;不攻下宛城,贸然引兵西进,宛兵必追无疑;沛公必然两面受敌。沛公如果攻下宛城,入关就会落在他人的后面;沛公不攻宛城,又要两面受敌。下人已经给你想好了一条妙计:不如招降,封郡守为官,还是叫他镇守宛城,沛公带兵快速西进。那些未下之城,难道还不闻风而降吗?沛公通行无阻,还怕不先入咸阳吗?”

张良急忙给刘邦使眼色,暗示他应允,刘邦没有不同意的道理,马上采纳陈恢意见,派陈恢回去告知郡守。

秦二世三年(公元前207年)七月,南阳郡守打开宛城大门,迎接刘邦大军入城,刘邦封郡守为殷侯,镇守宛城,封陈恢为千户侯,辅佐郡守政事。其他之人,一律保留原职。

陈恢出城游说刘邦,不说郡守吓得要死,准备自杀,而只是告知刘邦,如果强攻,必然杀人三千,自损八百,并且还要耽误入关大事;如果允许宛人归顺,不仅可以一路畅通无阻,早日入关,获取“王关中”的政治优先权,而且还不会损兵折将。他真替刘邦想得周全。张良希望的就是这个结果,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就是如此。

张良一计,刘邦就顺利抵达武关,进入咸阳,一人之谋胜兵力多矣。当然,之所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因为有实力作为后盾。

休整几日之后,刘邦带领大兵出宛城,经丹水,过胡阳(今河南省唐县南),过郦(今河南省内乡县东北)、析(今河南内乡县西北),沿线城镇,箪食壶浆,闻风而降。刘邦尝到了文攻的滋味,严令将士不得骚扰百姓,所到之处,秦民安居乐业,人人欢喜。刘邦大军直向武关扑去。

从这段进军的经过可以看出,刘邦力量小,用兵又不如项羽,但却所向无敌,抢先而行,不外乎顺人心而已。由于有张良这样的谋士在身边,刘邦自己又从善如流,他找到了最好的进军之策,那就是顺应民意。而项羽则立志复仇,所以残暴无比,屠城、坑人、杀子婴、戮秦民、烧咸阳、掘皇陵……不断失去人心!

刘邦为了入关,他说变就变,得到了谋士郦食其;他放弃昌邑不打,引兵急进;他避开敌人,翻越辕山,直插韩国故地;他冒着被前后夹击的危险,放弃宛城不攻;他被派去偷袭秦国首都咸阳,能躲就躲,能绕就绕,比项羽提前两个月进入关中,取得了“先入关者王秦”的政治上的优先权,还博得一个“仁义”的好名声。

项羽为了报仇,一路杀过去,最后失去先机,而刘邦一路走来,基本上靠“嘴”,没有打什么仗,倒抢先进了关中。项羽自然大发雷霆,摆下鸿门宴,准备收拾刘邦……

约法三章

《史记·高祖本纪》载:

(刘邦)因袭攻武关,破之。又与秦军战于蓝田南,益张疑兵旗帜,诸所过毋得掠卤。秦人喜,秦军解,因大破之。又战其北,大破之。乘胜,遂破之。

司马迁用此寥寥数笔,写下了秦王朝覆灭前的挣扎,让人意犹未尽。如果细加构思,自可成一段精彩故事。

刘邦进入武关,直抵关,又名蓝田关,(今陕西省蓝田县东南),位于咸阳东南,是进入咸阳的最后关口。如果关失守,咸阳即不攻自破。刘邦准备在这里与秦军一战。

刘邦隔河相望,就是秦王朝的都城咸阳。

当时,秦王朝已经油干灯草尽。不久前,赵高诬陷并杀死李斯之后,又演了一场“指鹿为马”的丑剧,还杀死了那位莫名其妙、昏庸残暴、只有23岁的秦二世胡亥。赵高此时本想自立为王,派人联络快要进入武关的刘邦,“欲约分王关中”(《史记》语),但是刘邦唯恐赵高行诈,继续向咸阳挺进。转眼之间,赵高这个阴谋家就被子婴设计杀死。子婴即位,去除帝号,当了秦王。

刘邦大军击破关后进兵灞上(今陕西省西安市东),与张良、萧何等人商议,决定先礼后兵,给秦王子婴送去一封劝降书。子婴看到刘邦兵临城下,朝中官员也纷纷逃亡,自知已到山穷水尽,回天无力,只得答应投降。

秦王子婴只当了46天秦王,就坐在用白马拉着的一辆白色丧车上,用绳索套住自己的脖颈,代表有近千年历史的嬴秦氏族服罪、忏悔。这是一幅多么悲惨的景象,好端端的一个大秦王朝,几年之间就灭亡在赵高、胡亥等人手里。

子婴投降了,成了刘邦的俘虏!

刘邦说:“怀王命我入秦,就是因为我宽容大度,不滥杀无辜;况且子婴已降,杀他有失仁义!”

历史在这里飞快地翻了一页,刘邦的大军开进了咸阳城。将士打开府库,分金取银;萧何带人进入丞相府中,把秦朝的有关档案资料运到军营里;刘邦走进秦王宫中,但见雕梁画栋,精细无比……

刘邦和那些抢钱拿物的将士们,自然不会有人称道,唯有萧何抢书,倒是得到后人好评。萧何就是凭借这些抢来的资料,掌握了秦朝的法律制度、关口要塞、全国户口、各地经济等情况,为后来刘邦战胜项羽,建立汉朝,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李贽在《史纲评要》中称萧何是宰相之才。

刘邦经过张良的劝阻还军灞上,自然是一件明智之举,翦伯赞在《秦汉史》说:“咸阳城里,烧杀淫掠,已经闹得不成世界,张良觉得不大妥当,才劝刘邦还军灞上。”

刘邦走出了秦宫,回军灞上,才清醒过来,自己虽然拿到了“王关中”的执照,但离揭牌开业还远着呢。后来的事实证明,这张执照缺乏应有的实力支持。既然准备“开业”,得有所表示,于是刘邦回到灞上之后,发表了一篇讲话,《史记·高祖本纪》载:

召诸县父老、豪杰曰:父老苦秦苛法久矣,诽谤者族,偶语者弃市。吾与诸侯约,先入关者王之,吾当王关中。与父老约法三章耳: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余悉除去秦法。诸吏人皆案堵如故。凡吾所以来,为父老除害,非有所侵暴,无恐!且吾所以还军灞上,待诸侯至而定约束耳。

这就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约法三章,这是刘邦的政治宣言书,也是刘邦笼络秦民的利器!

“约法三章”真要执行起来并不容易!

从本质上说,“约法三章”只是一个政治口号,并不是真的只有这样一句话,如果过度追究,把它当真,难免拘泥。何况,古人也常常以“三”这个虚数表示多的意思,也不见得这里就表示一个实数。

刘邦的这一篇政治宣言书,是给父老、豪杰的一颗定心丸,拉拢了秦朝的劳苦大众!

和平“解放”咸阳之后,刘邦并不轻松,要当“关中王”不是这么容易的,他还面临着许多难题,集中起来有以下几方面:

第一,秦王子婴杀不杀,秦朝的官吏如何处置。如果子婴负隅顽抗,处死他名正言顺;如果投降的不是子婴,而是秦二世胡亥,处死他顺理成章。可是这位主动投降的子婴,偏偏在秦人心目中印象不错,不久前又设计杀死了人见人恨的赵高。但不处死他,诸将不服气。可是刘邦几句话,把诸将给挡了回去。

其实,杀不杀子婴,以刘邦这样的性格,真是无所谓,但是,秦朝的那一大批官吏如何管束?秦国的那些百姓谁去号令?留下子婴,就有一个抓头,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所以刘邦的那大段关于不杀子婴的话,不过是用来搪塞众人的一个借口而已。这件事情被他轻轻一拨,处理得天衣无缝。

第二,秦国的财产如何处理。刘邦对此也是手足无措,他自己也想住到秦宫里去享受享受,所以,他让大家抢劫一番,自己也赖着不想出来。最后,他听从张良等人劝说,驻军灞上,把这些秦国的宫室、财宝交给子婴这帮人去管理。其实能够拿得动的东西,早已被他的部下拿走了,如果将来有人追究,他还可以一问三不知,一推六二五,他的算盘倒打得颇精。

第三,如何对待秦国的严法苛刑。秦国法网密布,是套在百姓头上的沉重枷锁。刘邦出身于一个农民家庭,他深知最下层百姓所受的灾难。继续执行秦法,无疑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全部废除秦法,无法无天,百姓不好驾驭,于是他来个“约法三章”,简明扼要,像歌谣一样好记,这“约法三章”,只能是个临时的规矩,但其影响不可低估。

无论是对待是否杀子婴的问题,还是对待秦国财产法令的问题,刘邦始终围绕着一个核心,就是人心的向背。能够笼络人心的,能够有利于他当关中王的,他就尽力去做,克制自己的欲望。最为集中的表现,自然是“约法三章”。

“约法三章”无疑是刘邦进军关中以来收拢民心的集中体现,其核心自然是当“关中王”。因此,刘邦在进军途中,经常表现出不扰民的举动,还与父老“约法三章”,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收到了很好的政治效果。

通过这样的“工作”和“宣传”,“秦人大喜”,纷纷前来慰问刘邦的军队。大概百姓也拿不出什么好东西,不过“牛羊酒食”而已,这些东西对于想夺得一个国家的刘邦来说,简直算不了什么,何况安民告示出来前也都已抢掠过一通,刘邦因此打着不敢打搅百姓的幌子,谢绝了百姓的盛情。他的这些做法,全在于安定民心,收拢民意,“约法三章”颁布后确实起到了废除苛法,安定人心的作用,还得到了秦地百姓和豪杰的拥护。因此,在楚、汉相争还未开始,“约法三章”就让刘邦得到了一张无可匹敌的政治选票,成为汉胜楚败的关键因素。

鸿门惊魂

打天下除了战场上的生死搏杀之外,更重要的是更加险恶的“政治斗争”。刘邦被誉为“厚黑祖师”,天生的政治斗争的高手;项羽是“西楚霸王”,历史上最有名的战神。两雄相争,刘邦是屡败屡战,越败越强;项羽则是屡胜屡战,越胜越弱,这是双方政治路线决定的。

刘邦采纳郦食其、张良、樊哙等人计策,很快攻入咸阳,宣布秦王朝的灭亡。刘邦和他的文武臣僚们为了进一步逐鹿天下,封闭秦王朝宫室府库,还军灞上,约法三章,收买民心。

正当刘邦攻入咸阳之际,项羽收降章邯,声势大振,率领大军准备西进入关,去消灭心目中那杀死他祖父项燕和他叔父项梁、消灭他的祖国楚国的那个秦国。

项羽大军迅速推进,不久来到新安(今河南省渑池县东)城南。在这里,项羽做了一桩五十多年前白起所干的那种坑杀降卒的残暴事件。不过,那一次是秦将白起坑杀赵国降卒40余万,而这次却是楚将项羽坑杀秦国降卒20余万。坑杀秦降卒的原因,与白起坑杀赵降卒的起因相差无几。

项羽所带领的起义大军,很多都曾经服过劳役,曾经受到秦卒的虐待。而今跟着章邯等人投降的20万秦军,虽然不是阶下囚,但是却成了项羽大军的出气筒,因而秦降卒与楚兵的关系很紧张。

项羽亲自巡视兵营,听到秦卒在一起窃窃私议:“我们被章邯等人诱哄错降项羽。如果能够破关入秦,我们尚还可以回家;如果不能破关入秦,我们将被项羽掠掳到东方,现在我们尚且受此恶遇,不知那时将受到何等虐待,而秦国又必然杀尽我们的父母妻子……”

项羽听到这些议论,心中大怒,回到中军帐,立召英布等大将说:“如今秦军降卒二十万,都想谋反。我刚才在军中巡哨,听到他们正在那里私下谋划。如不抢先下手,恐怕哗变,为害不浅。你等率三十万楚军,乘其措手不及,全部斩首,只留章邯、司马欣、董翳三人。”

范增苦劝,项羽拒不同意。于是英布率30万楚兵,夜半突入秦兵营地,将20万降卒,杀得干干净净。汩汩的血浆,塞阻沟渠……

英布带章邯、司马欣和董翳来见项羽。三人叩头请求免死。

项羽说:“我不是为了杀害各位将军,而是因为秦军降卒企图谋反,所以杀之。章将军仍是雍王,司马将军仍是上将军,董翳将军仍是都尉,诸位不要多疑。”

这三位秦国降将的官位是投降项羽后,项羽叫楚怀王加封的。

白起、项羽杀戮降卒的暴行,受到了后人的不断谴责。

正当项羽坑杀20万降卒之际,刘邦听人劝说,派兵把守关隘。《史记》等书只记载是“小人”叫刘邦这样干的,而野史则说这人是樊哙。樊哙由于张良的指使说服了刘邦还军灞上,因而企图征服天下,自己也想弄个将军、元帅当当。进而劝谏刘邦说:“秦国之富裕是天下十倍,地势形胜,足以为王。如今项羽收降章邯,封为雍王,现在率兵西进,已到关外,他的意图就是企图违背怀王约定,一定是想占领关中,如果不早点想办法,项羽大兵就要来了。”

刘邦说:“项羽如果率兵前来,我就不能当关中王了!怎么办呢?”

樊哙说:“立即派遣兵将把守函谷关,不准诸侯大兵入关,再征集关中之兵固守,这样大概就行了。”

刘邦认为樊哙之计可行,即派人带兵拒夺函谷关,不准诸侯大兵出入。

秦地西面是陇关,东面是函谷关,南面有武关,北面有临晋关,西南面有散关。秦国之地就在这个范围之内,所以叫关中,被称为四固之国,进可以攻,退可以守。刘邦入关是从南面的武关,而项羽这次进军关中则是东面的函谷关。

项羽大兵来到函谷关下,关门紧闭,不让人自由出入。听说刘邦已经平定关中,心中一时火起,自己浴血奋战,又让刘邦立下头功,下令英布率兵打关。英布骁勇,兵强力壮,不一日函谷关即被打破。项羽带领大军进入关中,时间是公元前206年阴历十二月,驻军在戏下(今陕西临潼附近)。

项羽破关而来,很显然是与刘邦争王关中。假设刘邦不听樊哙、张良之劝,在秦王宫中享乐,坐为关中之王,那将出现何种局面?即使这样,项羽也是怒火中烧,只要有一个小小的借口,他就会大动干戈,翦除刘邦,取得独霸的地位。

正巧这时,刘邦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暗遣使者密告项羽说:“沛公准备为关中之王,叫秦子婴为相,独吞了秦国所有金银珠宝,并且派兵守关,不准诸侯大兵入内。”

左司马这一官位虽然不高,但是主管军事机密,所以知道刘邦的具体部署。曹无伤的这一密报,令项羽立即勃然大怒。

谋士范增忙在一旁煽风点火,说:“刘邦在山东老家时,贪财好色,乡间之人都很讨厌。如今进入关中,不取财物,不纳美女,还与秦地百姓约法三章,我看他的志向在于夺取天下。我夜观天象,刘邦之气,皆成龙虎,五彩缤纷,这是天子之气。将军必须尽快出兵攻打,免成气候,否则后果严重。”

范增的话自然是火上浇油,特别是用天象之说打动项羽。今天看来,这种说法只是一种好听的笑话,但是在那个年代,人们总是坚信不疑。

项羽听了范增的话,立即下令:“明日犒赏三军,攻打刘邦,为我消这口怨气。”

各路将领听到命令,自去准备。

项羽军中有一个人物,叫做项伯,是项羽叔辈,与张良有深交,他曾经杀人,得到了张良的很大帮助,才逃得了性命。

项伯一听这个命令,心中自然想起了张良,反复思考:“张良现在刘邦军中,如今两军交战,必然玉石俱焚。如果差人密报,唯恐于事不济。”

项伯思来想去,决定亲自去走一遭。

当时项羽共有兵卒40万,号称100万,驻扎于新丰鸿门,刘邦兵卒只有10万,号称20万,驻扎于灞上。两地相距大路40里,小路只有20里。

夜幕降临,项伯独自骑上一匹快马,借故走出军营,连抽两鞭,向灞上飞奔而去。20里路,快马奔走,不到半个时辰已到灞上,却被刘邦副将夏侯婴拦住去路。

夏侯婴问:“你夜半三更,匹马而行,又无从人,来此何干?”

项伯说:“我是张子房好友,有急事相见。”

夏侯婴带着项伯去见张良。夏侯婴先差把门小校传报守门官,守门官传报中军左哨,而后夜巡击柝三声,中军左哨小角门半开,一名健将高声喝问:“有甚军情?”

项伯看到旗帜排列,营垒整洁,队伍井然有序,心中寻思:“刘邦的确非同小可!范增曾说他将来必然大富小贵,看他军营布置,此言不虚。”

夏侯婴忙上前回答:“我寻哨遇一男子,不知姓名,自称子房旧友,匹马只身,未带兵器,不敢擅入,专侯台旨。”

那名健将又进去报告。

张良正与刘邦在内屋议事,忽听报告:“子房先生故友在外,急欲求见!”

张良急出一看,见是项伯,急忙邀入中军外屋,命士卒献茶。

项伯令张良摒去士卒,立即将项羽明日准备攻打刘邦之事告知,带着张良就要起身,说:“不跟着我走,恐怕玉石俱焚。”

张良留住项伯说:“沛公从韩王那里借我随军作为谋士,而今沛公遇到如此紧急之事,一走了之,太无情义。我应该先去告诉沛公。”

张良急入内室告诉刘邦。

刘邦大惊失色,忙说:“这到底该怎么对付呢?”

张良问:“谁给沛公出此下计?”

刘邦不肯说出樊哙,随口说:“有小人对我说:‘派兵守关,不纳诸侯,秦国故地可以称王而治。’所以,我听了。”

张良说:“沛公细想,你的兵马能够抵敌项王的兵马吗?”

刘邦默然,说:“本来就远远不如!这事到底应该如何办呢?”

张良说:“沛公和我一起去见项伯,请项伯转呈项王说你不敢背叛。”

刘邦说:“先生怎么与项伯有如此深厚的交情?”

“我在渐江的时候,项伯杀人,我想方设法救活了他,所以今天遇到此等急事,他特地来告诉我!”

“他与你哪一个年长?”

“项伯比我年长。”

刘邦说:“先生替我请他进来,我以兄长之礼去接待他。”

张良又嘱刘邦如此如此,刘邦立即心领神会。

张良出见项伯,说:“请兄见沛公一面,沛公有苦衷欲告。”

项伯说:“我这次来此,专为子房您,何必又见沛公?”

张良说:“沛公是一位忠厚长者,不可不见一面。”再三恳请。

项伯同张子房入见刘邦。刘邦整衣迎接,延之上坐,项伯倍说项羽嗔怪之意。刘邦置酒款待,祝酒为寿,约为婚姻。彼此猜疑之意渐消。

刘邦经过一番感情酝酿,才说:“我自从入关以来,秋毫不敢有所犯,登记百姓户籍,封库锁仓,日夜盼望项将军到来。我之所以派遣将领据守关隘,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和其他盗贼,专候将军入关,哪里说得上反呢?希望您把我的这些苦衷告诉项将军,说我刘邦不敢忘记他的大恩大德。”

项伯答应,准备辞去,嘱刘邦说:“明日早来鸿门拜见项将军,消释前嫌。沛公所言,我定替转告,料想项将军不会怪罪。”

张良叫夏侯婴派军卒送项伯回新丰鸿门。

项伯回到军中,立即去见项羽。

项羽问:“叔父深夜到来,有何要事?”

项伯说:“我有故友,本是韩国公子。当年我杀人之后,全仗他得以活命。如今刘邦从韩王那里借他为随军谋士,恐怕两家交兵,此人难保活命。所以刚去同他说说,叫他回避,顺便了解刘邦入关之情。张良对我说,刘邦先入关中,并无毫厘他意,遣将守关,只是为了防备秦国余党而已,不是为了拒楚。一应宝物、美女、粮食,尽都封锁不敢擅动,秦王子婴也不敢擅自处置,就是为了专等你到来。我想,如果不是刘邦率先入关,我们又怎么能够兵不血刃,轻易入关呢?这是刘邦的大功。如今他有大功,而听信小人之言,反要加害,恐怕于理不顺。他明日要亲来军中谢罪,将军可以从容相待,这样才不失天下大义。”

项羽说:“依照叔父之言,刘邦好像没有大罪。如果兴师动众,恐被诸侯耻笑。”

范增说:“我劝将军消灭刘邦,是因为刘邦入关以来,约法三章,企图收买民心,他的志向是要夺取天下。如果不趁早剿除,恐生后患。老将军被张良说词欺瞒,不可全信。望将军思之。”

项伯说:“先生要杀刘邦,还怕没有妙计?何必采取军事行动,遭到天下诸侯咒骂!”

项羽说:“叔父言之有理,先生再当定计。”

范增说:“我有三计,可杀刘邦,望将军取舍。”

项羽说:“愿闻其详。”

范增回答:“第一计:派人请刘邦到鸿门赴宴,未入席时,将军就责问他入关之罪,他不能回答,立即斩首,这是上计;第二计:如果将军不便自己动手,可以埋伏二百名刀斧手,刘邦入席以后,我举所佩玉为号,项王唤出伏兵杀之,这是中计;如果二计不成,可派一人斟酒,把刘邦灌醉,刘邦是个酒徒,酒后必然失礼,趁机杀之,此为下计。如果项王依此三计,刘邦必死无疑。”

项羽说:“三条计策都用,我看刘邦如何逃过杀身之祸!”

项羽传令大小将校,都做好充分准备,专候刘邦自投罗网。

再说项伯走后,刘邦急叫张良、郦食其、陆贾、萧何等人计议。

刘邦说:“明天去项羽军中之事,的确生死难料。不去,项羽派兵攻打,势难抵敌;如去,又怕进入陷阱,恐怕难保性命。诸位认为该如何是好?”

萧何说:“项羽兵多将广,难以抗衡,不如修书一封,派一个能言善辩之人,将关中所有财物全部送给项羽,只求一郡,再修整兵戎,等候时机。”

郦食其说:“我愿下书,游说项羽。”

陆贾也表示愿随郦食其同行。

张良说:“诸公之言,恐非上策。昔日伍子胥保护平王赴临潼,会见诸侯,受到天下人尊敬。蔺相如使秦,最后完璧归赵,天下人称赞不已。目前虽然实力不比项羽,但是也不能害怕到如此地步,这样在天下诸侯的面前就失了威信。我虽然不才,愿随沛公去赴明日之会,定使范增无法用其谋,项羽无法施其勇,保证无事而回。他日若为天下之王,也可名正言顺。”

刘邦说:“全仗先生神机妙算,看来只好亲自到虎穴里去走一遭了。”

第二天早晨,刘邦带着张良、樊哙、纪信、夏侯婴等人和百余轻骑,一路惶恐不安地前往鸿门。

不时,刘邦又把张良叫到面前说:“我今天此行十分忧虑,唯恐不测。先生何以处之?”

张良说:“沛公放心,我自有办法。沛公尽管记住昨日应答之语,照此回答,自然平安无事!”

距离鸿门尚有5里之遥,早见一支军马到来。为首将领英布大呼:“我奉鲁公之命,迎接沛公!”

双方下马施礼,继续前进。刘邦、张良等人一起到军营大门,陈平出门迎接,立在道旁。刘邦正准备进去,只见军中甲士林立,金鼓大作。

沛公不敢前行,对张良说:“鲁公营内,戒备森严,全无平日气氛,不可入内。”

张良胸有成竹地说:“沛公既然到此,进则有理,退则无路。退后一步,必然中计。沛公暂时稍候片刻,让我先进去看看。”

张良缓步徐行,丁公、雍齿两将把守军门,不放张良入内。

张良说:“请报告鲁公,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丁公进入军中见项羽说:“门外有沛公借士张良求见。”

项羽说:“什么叫借士?”

范增说:“张良是韩国人,五代为韩国臣下,见多识广。如今跟着沛公为谋士,这人此来必是游说。鲁公先杀此人,如去沛公一臂。”

项伯听说此言,急忙说:“不能如此!鲁公刚进入关内,正要收买人心,人才云集,才能成为霸主。为何无故杀害贤人?张良与我关系甚厚,如果鲁公喜爱,我可以劝说。”

项羽吩咐丁公召见张良。

张良来到军中,看到项羽全身披挂,如临大敌,手握剑把,似乎随时都会一跃而起。张良认为,首先应该叫项羽去掉这些武勇,解除这些装备。

张良说:“我曾经听说古代明君治理天下,耀德不扬兵;善于治理天下的圣人,重德不用兵。如今鲁公在鸿门接见诸侯将领,这的确是一件义举。我原来以为,这里一定丝竹管弦、笑语欢声、猜拳行令、尽醉而归。未料想我来到这里,甲兵林立、刀剑森森、金鼓震天、杀气腾腾。这种情境,令人不寒而栗,人各思归。鲁公巨鹿破釜沉舟,九战章邯,勇冠三军,天下闻名。哪个不知道?哪个不害怕?鲁公不用示强而自强,不用称勇而自勇,哪里用得着这样大张声势来显示鲁公之威?各路诸侯都在外面,看到鲁公全无宾主之礼,所以害怕不敢前进。借士张良冒死入营,特请鲁公三思。”

张良古今齐说,褒贬共用,把项羽说得无言以对。

项羽认为张良言之有理,令甲士尽皆退去,金鼓停,武器去,更换官服,请各位宾客进营。下令各位将领只准带文臣或武将一名,作为侍候答应。

张良出外,跟着刘邦重新进营。

刘邦不敢以往日兄弟相称,急忙趋步阶下,鞠躬再拜,说:“刘邦谨候鲁公麾下!”

项羽厉声问曰:“你有三罪,知道吗?”

刘邦说:“我只不过沛县治下一个亭长,偶尔之间被众人推为首领,率兵伐秦,幸而投到鲁公麾下,凡是有所进取,全靠鲁公指挥,哪里胆敢妄为?”

项羽说:“你招降秦王子婴,又将他释放,只知道自行其是,而不知楚怀王之命,这是第一罪;你为了收买人心,私改秦法,这是第二罪;遣将守关,阻止诸侯之兵,这是第三罪。你犯有如此罪过,怎么还说不知,还要我来提醒你?”

刘邦再三叩首,说:“容我一言,说明心曲。秦王子婴,心悸投降,如果我擅自杀死,是自作主张;而今暂令官吏看管,专等鲁公发落,不敢释放。秦法苛刻,多年危害天下人民,百姓如处水深火热之中,日日盼望拯救,秦法多存一日,百姓受罪一日;我急于更改秦法,正是为了宣扬鲁公之德,百姓都说:‘前部入关者就能抚爱百姓,而主帅到来,更能抚爱百姓!’派兵把守关口,不是为了阻挡诸侯,更不敢阻挡鲁公,只是为防备秦国余党,不可不防也。我刘邦实在是无意中进入关中,今天与鲁公相会于此,实乃刘邦大幸。如今有小人造谣生事,令鲁公与刘邦有隙!”

项羽个性刚直,一生最怕弱者,最喜奉承,最恨强者,所以听了刘邦的一席话,全无杀戮刘邦之心。信口说:“不是我要责怪你,只因你帐下曹无伤这样说,所以知道你有此三罪,否则怎么会到此地步。”走下座位,亲扶刘邦入座,命设酒招待。

项羽,项伯坐在西面,坐了主席;范增坐在南面,坐了陪席;刘邦坐在北面,坐了客席;张良站在刘邦一侧东向,作为一位侍者。大家一面饮酒,一面说些闲话。

范增见第一计不成,发觉项羽全无杀害刘邦之意,埋伏的200武士自然更不敢动,于是按照预先的约定,把所佩玉向项羽示意多次,项羽见刘邦谦逊柔和,对自己毕恭毕敬,便不听范增的再三提示,默然不应。范增见到第二计又失败,不得不采用下策。范增叫陈平斟酒,以目示意,陈平自然会意。

陈平向前劝酒。他细看沛公,高鼻龙相,相貌大贵,心下寻思:“沛公非常人也,他日定有大贵,若顺从范增意图,恐怕背逆天意。”

陈平斟酒,倒入项羽杯中多,倒入刘邦杯中少。刘邦也会其意,虽然有些酒意,全然不失些许小礼。

范增见到三策都已失败,心中自叹:“今日不杀刘邦,他日必成大患!”

范增一计不成又生一计,避席而出,准备去寻找一个武将借舞剑之机杀死刘邦。范增出门,正好看到楚将项庄,他是项羽族人。

范增把项庄叫到人少之处,附耳低声对项庄说:“鲁公为人性刚但心不忍。今日的鸿门宴,专门就是为了诛杀刘邦而设,但是我举佩再三,鲁公全不理睬。如果今天放走了刘邦,将来绝无如此良机。你可进入席前,请求舞剑为乐,乘机杀死刘邦。否则,将来我们大家都会成为刘邦的俘虏。”

项庄待范增入座之后,大步走到项羽、刘邦席前,叩礼说:“军中之乐不足观,我请求舞剑,给鲁公助酒。”

项羽随口说:“好吧!”

项庄拔剑起舞,其意常在沛公。张良见项庄企图借舞剑击杀沛公,急忙用眼睛示意项伯。

项伯知张良之意,出席拔剑说:“舞剑须对舞才好看,剑锋交错,夺目争辉,足可如诸位之意。”

项羽也随口说声:“好”。

项伯仗剑,与项庄对舞,时时用身子像羽翼一样护住刘邦,项庄无法击杀刘邦。

范增深恨项伯。

张良看到情况危急,忙出席欲去军门唤樊哙。

丁公、雍齿拦住张良:“先生欲往何处?”

张良说:“欲出取玉玺。”

陈平跟在后面,已知其意,便高声说:“鲁公性急,快放子房先生出去!”

丁公等人只得放行。

张良急忙找到樊哙说:“如今项庄舞剑,其意在于击杀沛公。事情很急,将军快去救沛公,奋不顾身,勇不惜命。”又细嘱需如此如此。

樊哙开步欲行,张良忙说:“等我进去之后,你再闯进营去。”

樊哙见张良已进军中,忙来到门口大呼:“鸿门大宴,我为随从,怎么无份?我要见鲁公讨些酒饭充饥!”樊哙带剑拥盾而入。

丁公等人见了樊哙进来,企图阻挡,但是怎抵樊哙神力,推倒守门众兵士,一下子直入军中,披帷而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项羽忙问:“壮士何人?”

张良答:“沛公骖乘樊哙!”

项羽又问:“来此何干?”

樊哙说:“听说鲁公举行灭秦大宴,无论大小,都有酒食,但是我从早到午,尚未用餐。腹中饥渴,实在难忍,特来告求鲁公赐饮。”

项羽命左右赐酒一大杯,樊哙一饮而尽,项羽又命赐一猪腿,樊哙用剑切而食之。

项羽说:“壮士,能够再喝酒吗?”

“我死都不惧,一杯酒何足道哉?”

项羽说:“你准备为谁死?”

樊哙说:“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恐怕不多,刑人唯恐不够,因此天下百姓尽皆反叛。怀王与诸将约定‘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如今沛公攻破秦国进入咸阳,秋毫无犯,封闭宫室,还军灞上,专候鲁公到来,派将守关,防备盗贼。沛公劳苦功高如此,未得封官委爵之赏,反而听信小人之言,要诛杀有功之人,这难道不是亡秦之续吗?我相信鲁公不会这样吧?而今二将舞剑,其意常在沛公。我欲为沛公申此不平,死且不避。”

项羽回嗔作喜说:“沛公有这样的骖乘,真是勇士!”下令项庄停止舞剑。

须臾,刘邦见项羽已醉,推说上厕所,招樊哙一起出去。丁公和雍齿拦住不放。

张良急忙说:“鲁公传令,诸侯将校不胜酒力,下旨放出。”

陈平也从后面出来,急呼:“放沛公出去!”

沛公出到军营门外,说:“如今出来,还没有向鲁公告辞,怎么办呢?”

樊哙说:“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有什么可辞的呢?”

刘邦令张良留下来致歉。

张良说:“沛公带有什么东西作为礼品?”

刘邦说:“我带来白璧一双,准备献给鲁公;玉斗一双,准备献给亚父范增。但是他们正在发怒,不敢当面奉献,先生替我奉献。”

张良答应了。

刘邦带着樊哙、夏侯婴、纪信等人,从骊山脚下小道逃回灞上去了。刘邦走后,张良估计刘邦已到军中,才进入见项羽,致歉说:“沛公不胜酒力,不能面辞,特叫我奉白璧一双,再拜献给鲁公;玉斗一双,再拜献给大将军足下。”

项羽说:“沛公现在哪里?”

张良说:“听说鲁公有意责过,已经脱身而去,从小路回到军中去了。”

项羽没说什么,把双璧放在座位上。

范增接过玉斗,置之地上,拔剑而破之,说:“唉!竖子不足与谋。夺天下者,一定是沛公……”

刘邦回到军中,立即派人抓来曹无伤,大骂一通,立地斩首。项羽的一句话,葬送了一个内奸。

回顾这一宴,的确让人感到动魄惊心。

刘邦因功获罪,张良一而再,再而三,叫他退,退,退,最后逃席而去,刘邦善于纳人之言,奠定了将来的帝王之位。项羽推行霸权主义,一误再误,放走了他最大最危险的敌人。范增一计不成二计,二计不成三计,最后由于项羽沽名钓誉,弄到黔驴技穷……

这就是千古名宴:鸿门宴。

鸿门宴之所以成为千古名宴,并不是吃的龙肝凤胆,喝的玉液琼浆。肉不过猪脚之类,酒不过村醪而已,而是在这台便宴上,政治风云骤起,剑拔弩张,明争暗斗,触目惊心,对刘、项相争产生了重要影响!

项羽是仁人之心,还是沽名钓誉,自然任人评说。总之鸿门宴是刘、项争锋的第一幕,刘邦因为有张良策度,项伯暗助,樊哙闯宴,项羽有勇无处使,范增奇谋不能用。刘邦如厕之时逃走,这事儿也只有刘邦才能干得出来啊……

虎口脱险

项羽简单,范增却不是省油的灯,他一直盯着刘邦。

刘邦鸿门宴逃脱后,被项羽分封为汉王,不得已而为之,准备去他的巴蜀当汉王。他在这里一忍再忍,范增却又产生出了新的主意!

范增深信天命,忽然想起刘邦是火命,所以他斩白蛇、树红旗,如今居住汉中为王,正是西方。西方为金,火炼金,必然要成大器。急忙去对项羽说:“大王封刘邦为汉王,刘邦心中十分不满,他的将领都是关东之人,人人都忿忿不平,以为大王背约分封。如今不除,必为后患。”

项羽说:“分封诏书已出,天下大局已定,何必又生出这么多事?”

范增说:“我有一个主意:明天各位诸侯来见大王,大王就问刘邦,‘我封你为汉王,你去不去汉中?’他如果说‘去’,大王就定他图谋不轨的罪名;他如果说‘不去’,大王就定他抗旨不遵的罪名。大王就可以杀他,除去这个心腹祸害!”

两人密商已定。

第二天,各路诸侯王来拜项羽,礼毕。

项羽问刘邦:“汉王,我封你去汉中,你去还是不去?”

刘邦不敢说“不去”,但也不愿说“去”,他灵机一动说:“我的俸禄是大王给的,命运全掌握在大王手里,我怎么好说去还是不去?我就像大王的马,鞭子抽我,我就往前走;拉住缰绳,我就停步待命。”

项羽笑着说:“汉王真会打比方!”

刘邦的几句话满足了项羽的虚荣心,项羽诛杀刘邦的心意一下子没了踪影。

刘邦回到汉王营,张良急忙来见他。

张良问:“汉王知道今天的危险吗?”

刘邦惊讶:“今天又有什么危险?”

张良说:“汉王真是洪福齐天!刚才霸王问您去不去汉中,如果大王回答‘去’,霸王就会说你图谋不轨;如果大王回答‘不去’,他就会定你想当关中王的罪名。如果不是汉王善于应对,今天必遭杀身之祸!真是天意!”

刘邦大惊失色,半天才回过神来!

刘邦巧答,拍了项羽的马屁,又未让对方抓到任何把柄。

在回答这种有预设前提的问语之时,千万不能简单地回答“是”或者“不是”。刘邦虽然没有经过系统的逻辑训练,但是他凭着天生的机灵,无意中躲过了一场飞来横祸。

刘邦听了张良的分析,心中十分害怕,忙向张良讨教,希望早一天离开这是非之地。

张良说:“我马上就去找项伯和陈平,商议脱身的办法。汉王做好准备,等到霸王下令,立即起身,可以避免祸害。”

张良悄悄见了项伯和陈平,详细叙说范增企图加害刘邦的事,求告说:“汉王如今去汉中就职,但还没有脱身之计。倘若他去汉中平安无事,绝不会忘记今天的相助之情。”

陈平沉思半晌,附耳低声叙说巧计。张良大喜,催请陈平用计。

项羽当上西楚霸王,封范增为丞相,号为亚父,项伯为尚书令,钟离昧为右司马,季布为左司马,龙且为大司马,丁公为左将军,雍齿为右将军,陈平为都尉,韩生为左谏议,英布为引战大将,而当时韩信还只是一个执戟郎。陈平是都尉,凭他的职务,可以直接奏事。

项羽分封诸侯之前,派人告诉楚怀王,尊他为义帝,并以“古之帝者,地方千里,必居上游”为由,劝义帝迁都郴州,自己迁都彭城。但是义帝一直未动身,项羽心怀不满,召集楚国群臣商议。

陈平趁机奏道:“天无二日,国无二君,民无二主。如今大王已经颁诏改怀王为义帝,分封天下,却又向怀王请命,这是国有二君。如今百姓尽皆传言,如今天下是以臣封臣,古今罕见。这样,大王的威信不足以征服天下,下臣愚见,最好是尽快派丞相亚父带领二位骁将,赶赴彭城,催促义帝起身,放到偏僻的地方,从此不用请命。”

陈平为了帮助刘邦离开项羽,又担心范增从中作梗,特向项羽献上这样的计策让范增离开项羽,以便用计。

项羽听了陈平的话,正合心意,立即下旨,命范增带着桓楚、英布赶赴彭城,催促义帝速往郴州,并将彭城修饰整齐,他打算去参观参观,以表难忘故地之情。

范增不好违抗命令,只好先去准备,然后辞别项羽。

范增对项羽很不放心,他叮嘱项羽说:“我如今遵命去彭城,唯恐左右有人蒙蔽大王。我有三件事上谏,大王定要留意。第一,大王千万不要轻易离开咸阳。关中自古就是建都之地,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进可攻,退可守。第二,大王应该重用韩信,韩信有元帅之才,只是时运不济。大王重用他,必能横行天下,所向无敌。大王如果不想重用,不如趁早杀了他,免得他再投靠别人,贻害无穷。第三,大王不应该让刘邦去汉中,暂时留他在咸阳,等我回来,再作处理。这三件事非常重要,大王一定要切记!”

项羽说:“亚父速去早回,这三件事,我牢记于心。”

虽然对项羽不放心,第二天范增还是带着桓楚和英布奔赴彭城。

范增刚走两天,陈平就上表项羽,声称各路诸侯云集咸阳,每日费用极大,唯恐关中百姓难以支撑,最好是把他们遣散,让他们各自回到封地。

陈平的奏章把情况说得十分紧急。项羽看完奏章也觉得很有道理,就立即传令新封各路诸侯王,五日之内都必须各自回到封国就职,汉王刘邦和韩王姬成暂时留在咸阳,另做打算。

张良与陈平谋划,本来想劝项羽遣派诸侯回国,刘邦也可以趁机去汉中,想不到项羽来了个“汉王刘邦除外”,张良一听,大吃一惊!

张良心想汉王危险了!如果范增从彭城回来,必然会想方设法加以谋害,怎么能够去汉中?

张良急忙去见刘邦。

刘邦说:“今天霸王下令新封诸侯到封地就职,但是却将我刘邦除外,这一定是想要谋害我,先生你看,这到底该如何处置呢?”

张良献计:“汉王的家人都在沛县,明天您上书霸王,要求去家乡接人,我自有计策拯救大王。”

刘邦就让郦食其写信,次日去见霸王,要求回沛县搬取家小。

项羽说:“汉王要去沛县搬取老小,这也是孝子之意,但是恐怕不是出于本心。是不是因为昨天我叫你暂时留在咸阳,所以今天才来上书?”

刘邦开口说:“我父亲年老,母亲已去世,家里没有人孝敬他,我天天都想他。大王新定大位,我也不敢太早奏报,恐骚扰大王。如今各路诸侯都回家去封地了,都能有机会孝敬父母,大王单独留下我刘邦在咸阳,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见到父亲?”

刘邦说到伤心之处,禁不住弄假成真,哭泣起来。

张良启奏:“不能让汉王回家搬取家小,只能叫他去汉中为王!大王派人去取刘老太公一家作为人质,可保汉王不敢生出二心。”

项羽说:“把汉王留在咸阳,没有叫他去汉中,就是怕他产生异志。”

陈平趁机说:“大王既然已经分封刘邦为汉王,布告天下,而今又把他留在咸阳,恐怕失信于天下。不如听从张良劝谏,叫人把刘太公一家老小取来咸阳当人质,叫汉王去汉中为王。一可取信天下,二可管住刘邦,可谓两全其美。”

项羽一听,觉得有理,说:“既然这样,汉王去汉中为王,不得请假去沛丰搬取家小。”

刘邦听说,假装哭泣,拜伏在地,久久不起,要求一定要侍奉老父,回乡接人。

项羽信以为真,就说:“你先去汉中,等我迁都彭城之后,派人将你老小接去彭城赡养,那时你慢慢来取,也不失为孝敬。”

刘邦拜谢道:“感谢大王圣恩,今生不敢忘记。我今日就此告辞大王,赶到汉中去!”

刘邦表现得何等恭顺,怏怏告辞回营。

楚将钟离昧听说项羽放了刘邦,急忙劝谏说:“亚父临走的时候,告诫大王不可让刘邦去汉中,如今大王怎么忘了?”

项羽说:“扣住刘邦一家老小,就可以束缚刘邦了,又何必硬要为难刘邦呢?何况封诏已经布告天下,怎么能因听信亚父的一句话,叫我失信于天下呢?既然如此,派人传令,只准刘邦率领3万人马去汉中,其余人等全部留下。”

钟离昧与韩信是好朋友,秘密与韩信商议。

韩信感叹地说:“让汉王去汉中,又不准携带家小,正中了他的诡计。日后汉王借口思念父母,率领三军东进,我们都要成为他的俘虏了。可惜亚父金玉良言如今全成画饼!”

再说刘邦回到营中,吩咐三军正要启程,突然接到项羽指令,只准带领3万人马随行。已经到了如此地步,张良、萧何、郦食其一班谋臣,忙劝刘邦一忍再忍。好在刘邦的兵,长期跟随的人不多,大都是原来陈胜、项梁手下的散兵,刘邦经过挑选,带了3万,其余交给了项羽。

关中父老因为“约法三章”的政策,对刘邦感怀至深,听说刘邦要去汉中,都扶老携幼,哭哭啼啼地前来送行。刘邦再三抚慰,百姓送了一程,还要再送一程。

萧何趁机给项羽制造一些不良舆论,他出面劝告百姓说:“霸王法度十分严格,你们不要远送,恐怕因此受到牵累。”此番话更令老百姓感慨不已!

汉王告别关中百姓,张良令樊哙等人催动大军飞速前进,经安平、扶风、凤翔、宝鸡、散关,到凤阳,入栈道。

栈道是在悬崖峭壁之上用木材依山势架成的“桥梁”,是巴、蜀、汉中通往关中的要道,刘邦士卒大都是关东人,哪里见到过这样的高山深谷,这样的艰险道路?

将士们议论说:“我们来到如此险恶的地方,如果有人把守,一定死无葬身之地。与其坐地等死,不如杀回咸阳,与项羽决一雌雄,这才是大丈夫所为。”

樊哙等一班武将也跟着叫嚷,要杀回关中去。

刘邦也跟着气忿忿地说:“我奉怀王之命,先入咸阳,本该为关中王,谁知项羽违反约定,把我弄到这种鬼地方。又叫章邯三人阻塞我东归,我就算会腾云驾雾,也飞不出这关山阻隔。不如听从众人主意,趁三秦还没有派兵把守,杀回咸阳拼个你死我活,也还算是个英雄!”

张良、萧何、郦食其等人立即下马,拜伏在地,纷纷说:“不可听信众人一时火性之言,坏了将来大事。汉中虽然险恶,却正是大王兴起之地。汉中、巴、蜀,地处偏远,可招兵买马,训练士卒,霸王决不可能知道。等到人强马壮,乘机平定三秦大地,天下不难一统。如果助长众人的怒气,回兵咸阳,项羽命令三秦兵马四面出击,岂不是以卵击石?到那时,主公想做一个汉中王,恐怕都不可能了!”

刘邦想来想去,思前顾后,依旧叫樊哙催促人马,继续向汉中前进。

到了南郑,刘邦选择良辰吉日,宣布就位,安抚百姓,施行布德,宽厚待民,实力很快发展起来。

魏晋时期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曾经说刘邦是“时无英雄,遂使竖子成名”,就连司马迁的《史记》对刘邦也不以为然。实际上,刘邦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精通权力的智慧。尽管他谋略不如张良,用兵不如韩信,和项羽相比,他也是个拿不到台面上的人,似乎浑身都是缺点。但是,他是天生的运权用智的高手,他不能被人用,却可以用人,用得恰到好处,让有本事的人为自己打天下,又不会和自己争天下,乖乖地把自己抬上皇帝的宝座,实在令人称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