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序言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 作者:蒋道超,方成 编


序言

王守仁

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外国文学研究是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参与了社会变革和现代价值观念的文化构建。鸦片战争,特别是新文化运动以降,从事外国文学译介与研究工作的开明贤达与求真学者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为己任,敢于放眼世界,扎根民族传统,书写了中外文化交流与对话一卷卷绚丽多彩的历史篇章,其成果已凝结为中华民族血脉的优秀基因和传统精华,正在为即将到来的中国世纪集聚能量、解放思想、增添活力。

中学西渐,曾滋润了西洋的千年文明;西学东渐,也激活了中华文化五千年的辉煌;中西交流,互学互鉴,取长补短,兼蓄并包,相得益彰。正是抱有这样的若谷胸怀,一代代步量九州、仰望星空的外国文学研究者宵衣旰食、鞠躬尽瘁、析肝吐胆。新千年第一个世纪的外国文学研究更应顺应时代潮流,继承勇于历史担当的优秀学术传统,不断接受马克思主义哲学智慧的滋养,自觉地坚持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增强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能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努力开拓,立志创新,建言献策。

外国文学研究历来秉承文以载道的古训,以我为体,以洋为用,因此核心词“中国语境”具有丰富的历史内涵,总是与国家命运和世界潮流紧密地联结在一起,在现当代则更与中华民族之现代化进程紧密地联结在一起。19世纪中叶前后,一批具有现实批判意义的优秀外国作品译介到中国,曾为冲破晚清闭关锁国的漫漫长夜带来黎明的曙光;19、20世纪之交放眼看世界的西洋研究风起云涌、高潮迭起,不仅推动了中国轰轰烈烈的社会变革,也为当时提供了急需的合法性文化阐释和反传统话语体系;新文化运动以科学与民主为旗帜,张扬个性,渴望反叛,更彰显了中西文化碰撞与对话的智慧与光芒;在20世纪随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揭露西方资本主义工业社会的黑暗、描述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现实主义作品为新社会的政权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80年代的文化饥渴与思想解放、90年代的文化融合与重塑自信、新千年15年的文化繁荣与全球影响,这一切都凝聚着外国文学研究者的汗水与荣光,铭刻着外国文学研究者不可磨灭的功绩与奉献。

本集29篇论文聚焦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的重要议题,包括经典建构、文化政治,空间与身体视角、伦理、叙事、认知诗学、反帝书写,以及中华传统海外生根的华美文学、中庸思想、中华神话。这些研究与思考不仅体现了论文作者的博学与智慧,更蕴涵了他们对中国语境的现实关照。我高兴地看到,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传承了现当代本学科学术研究的优秀传统,更展现了新千年外国文学研究的流向与担当,这一传统与担当滥觞于上游之涓流,曾经于中游短暂之泱瀼,最终将洪汇于民族复兴之大江。总概括起来,有三个亮点:

一是能够深刻理解“中国语境”的丰富内涵。中国学者扎根中国大地,以中文为载体报告英语文学研究成果,目的是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促进中国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这也是其学术研究的价值所在。本集论文表明:中国学者在中国高校开展英语文学研究,是可以做出高质量学术成果的。所选文章紧紧围绕语境分析与语境建构两个视角基准点,自觉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把自身的研究工作与国家文化战略需求紧密联系起来,把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结合起来;能够立足于本民族文化传统,批判性吸收世界各个民族文学文化的智慧与精髓,做到洋为中用、中西合璧,体现了为中华民族的再次崛起而研究的学术宗旨。

二是特别突出了中国学者的主体意识。本集论文广泛汲取中国传统批评理论的丰富营养,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积极尝试、探索、建构外国文学研究的中华元素、中国视角,乃至中国学派。20世纪初以来,西方批评理论波浪起伏,层出不穷,令人晕眩,如花样繁多的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等。就开展研究而言,这些“主义”提供了工具,但最重要的是中国学者要能够融会贯通,特别是在中国历史文化传统和智慧的浸润和滋养下,经过研读、质疑、比较、思考,形成自己的思想。本集论文作者在繁荣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文学研究方面潜心钻研、严谨治学,有洞见、有创新。

三是坚持以中国现实问题为导向,强调外国文学研究的应用价值。外国文学研究在中国属于哲学社会科学范畴,关注社会现实是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传统领地。徜徉于真空云端、造车于高墙深院、沉醉于孤芳自赏的书斋难以适应走向新常态的中国社会实践。中国发展与改革进程中的现实问题需要外国文学学者在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外对话与商讨中破题和求解。在此方面,数篇相关论文进行了有意义的尝试。

文集亮点还很多,这里就不一一赘述。我想补充的是,中外文化交流历来都是双向的,研究也是对话和互动式的。因此,基于中国语境的新千年外国文学研究还有一项重要的学术使命:对外宣介中国价值与文化。中国外国文学研究界有一大批精通外语和中国文化的学者,期望能够充分发挥自身外语语言与文学研究水平的巨大优势,积极拓展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以外文形式进入国外主流发行传播的渠道,重点译介中华文化经典,重新阐释中华文化的魅力,以增进国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理解,推动中外学术交流与文化对话,提高我国的国家软实力。

中国语境下的英语文学研究前景无限,需要大家担负更大的历史责任。心系民族命运,心系国家发展,中国的英语文学研究者将继续脚踏实地奋力前行,不断推出高水平的精品力作。

2015年2月

于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