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三曹”、“七子”指的是谁?
“三曹”、“七子”是建安文学的中坚力量,“三曹”是指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七子”则指孔融、陈琳、王粲、徐幹、阮瑀、应玚、刘桢七个,他们大多数依附于曹操父子的邺下文学集团。“建安”是东汉献帝的最后一个年号,文学史上习惯于将包括此期甚至前后短时期之内的文学称为“建安文学”,它以三曹为领袖,以七子为骨干力量,为中国文学开创了一个新的局面。
魏武帝曹操像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出身微贱但是有安定天下的抱负和谋略,以镇压黄巾起义发迹,后又率兵讨伐乱臣董卓,羽翼渐丰之后,他于建安元年“挟天子以令诸侯”,逼迫献帝迁都许昌,并先后自封为“魏公”、“魏王”,俨然是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后,曹操被追封为“魏武帝”。他文武兼备,精通书法、音乐、围棋等,尤其喜好文学,亦礼贤下士、尊崇人才,在他的扶持下形成了有名的邺下文人集团。曹操的文学成就主要在他善于运用乐府旧题反映乱离的社会现实,以此表现他渴望天下一统的雄心壮志。尤其是他的诗歌在对时光荏苒、人生苦短的感叹中,于慷慨激昂当中体现出古直悲凉的风格,从而奠定了建安文学的情感基调。其主要作品有《蒿里行》、《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苦寒行》等。《蒿里行》像一幅历史画卷,真实地描绘了拥兵自重的军阀混战所造成的社会惨象,《短歌行》则是在人生苦短的感叹中表达了诗人求贤若渴以及一统天下的雄心等等。曹操尤擅作四言,《步出夏门行·龟虽寿》中“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更是作为千古名言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有志者。鉴于曹操诗作极其真实深刻地反映了社会现实,故其诗有“汉末实录”之誉。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魏国开国皇帝。自小聪慧伶俐的他喜好文学,称帝后依旧笔耕不辍。曹丕擅长作乐府诗与古体诗,诗风便娟婉约,内容大致是抒发一己襟怀,尤其是游子思乡、思妇怀人之作写得深情绵邈、缠绵悱恻,这类诗歌以《燕歌行》为代表。《燕歌行》是一首成熟的七言诗,诗中以一个思妇的口吻写了她在难以入眠的漫漫秋夜里思念淹留他乡的丈夫,感人至深,可以说是宋玉开创的“悲秋”主题的延续。
“才高八斗”的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的同母弟。自幼天资过人,才华横溢,当初铜雀台上一篇《铜雀台赋》可谓技惊四座,甚得曹操青睐。但恃才傲物、率性任情的他渐渐失去了父亲的宠爱,最终败于心机颇重的曹丕,后半生很不顺意,于四十一岁时英年早逝。曹植诗作以五言为主,写得骨气奇高、辞采华茂,“三曹”中数他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最大。以曹丕称帝为界,诗歌创作分前后两期,前期以唱和赠答居多,也不乏明志之作,主要作品有《白马篇》、《送应氏》等,后期诗歌在创作技巧上更加炉火纯青,代表了他诗歌的最高成就,诗中往往表达了自己无尽的哀愁、落寞和伤心,《赠白马王彪》、《美女篇》、《七哀》、《野田黄雀行》等是此期的代表作。
“七子”的提法,最早见于曹丕《典论·论文》,其中数王粲和刘桢的成就最高。尤其是王粲(177—217),有“七子之冠冕”(刘勰语)的美誉,字仲宣,其诗充满着深沉的感情和悲壮慷慨之气。早期代表作为《七哀诗》,如实地记录了诗人在避难荆州途中的所见所闻,尤其“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两句高度概括了灭绝人性的战乱所带来的生灵涂炭。归附曹操后,写有《从军行》等诗,诗歌在描写战乱的同时,又对曹操歌功颂德。刘桢的诗语言干练,以气势取胜,代表作为《赠从弟》三首。另外,陈琳的《饮马长城窟行》、阮瑀的《驾出北郭门行》等也是那个时代的优秀诗作。
建安文学,除了“三曹”、“七子”之外,还有一些作家值得关注。其中,首推女诗人蔡琰,即蔡文姬,一篇五言《悲愤诗》以自传体的形式叙述了自己悲剧的一生,同时也反映了生灵涂炭的时代里人民生活的苦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