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印度圣雄甘地

世界名人传记速读大全集(超值金版) 作者:雅瑟,培培 编著


印度圣雄甘地

莫罕达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1869—1948)是20世纪最奇特的政治家,他一生致力于和平,独立,平等的政治主张,他使用绝食这一独特方式来进行抗争,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他一个人的作用胜过千军万马。

甘地

1869年10月12日,甘地出生在印度西部卡提阿瓦半岛的博尔本德尔,其父母都是虔诚的印度教徒。甘地家族世代经商,甘地的祖父乌塔昌德弃商从政,曾先后担任卡提阿瓦半岛上几个小土邦的首相。由于甘地家庭笃信印度教大神毗湿奴,因而他自幼受到不杀生、素食等思想的熏陶,信仰毗湿奴,对甘地思想影响很深。毗湿奴是印度的守护神、善神,被认为具有保护能力,并能创造与降魔。毗湿奴的行为准则,成为甘地思想最早的渊源。

印度盛行童婚制度,甘地在8岁时便与同龄的嘉斯杜白订婚。

1876年,甘地7岁时,随父迁居拉杰果德,在当地上小学。1881年,甘地12岁时,在拉杰果德进入阿尔弗雷德中学。拉杰果德位于印度西部距海不远处,是英国殖民势力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影响较深的地区,这里的中小学校几乎都在英国殖民政府的监护下。因此,甘地较早地接受了殖民地资产阶级学校教育。为此,甘地后来曾一再言及自己未能更深广地精通印度教梵文经典,认为自己只是阅读了《吠陀》的梵文译本。

1882年,13岁时便结婚,妻子嘉斯杜白也是一位虔诚的印度教徒。从此嘉斯杜白成为甘地的终身伴侣,相同的宗教信仰与生活习俗,类似的社会地位与民族待遇,她成了辅助甘地事业的助手。诚然,在甘地成年以后,他是印度童婚制度的反对者。他认为,童婚会导致民族体质衰退乃至于亡国。

1885年,甘地16岁时,父亲去世,他失去了一位保护人,这对他的精神与经济状况是一次重大挫折。1887年,18岁的甘地中学毕业,同年进入巴纳加尔城的萨玛尔达斯学院攻读。第二年,1888年9月4日,甘地被送到英国伦敦大学法学院攻读法律。为此,他违反了毗湿奴教派信徒不能漂洋过海远行的戒律,被开除出吠舍种姓。

1893年,他应南非一家印度富商的邀请,前往南非办理一桩民事纠纷。当时的南非作为英国的殖民地,那里有不少印度侨民,其中多数人从事苦力,这些印侨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当地白人的歧视。

为了改善印侨在南非的地位,甘地就在南非积极参加了当地反对种族歧视的运动。在案子了结后,朋友们都希望甘地能留下来为侨胞说话,甘地同意了,他在纳塔尔定居下来并申请到最高法院当律师。

在南非21年的斗争过程中,甘地逐渐形成了他的非暴力思想。他本人印奉耆那教,仁爱、素食、不杀生等教义植根于甘地的思想深处,并把“以善报恶,以德报怨”作为自己的处世格言。来到南非后,甘地进一步研读了印度教、基督教和伊斯兰的经典,结交了不少宗教界人土,他还经常与俄国大作家托尔斯泰通信。托尔斯泰的《天国就在你心中》所倡导的非暴力思想使甘地感触颇深。

1904年,为了寻求自己的理想生活,甘地先后创办了凤凰村和托尔斯泰农场两个非暴力抵抗运动基地。在这里,人们不论种族、国籍、肤色一律平等,男女老幼一律劳动,自食其力。

甘地在南非组织了多次旨在反抗民族歧视的运动,虽屡次遭到了南非政府的镇压,但运动产生的影响却是深远的。为此,甘地本人也曾受过南非当局的逮捕和当地白人的毒打。

甘地在《印度自治》一书中,鲜明地提出了自己的政治见解,他认为印度的文明需要一个高尚的自卫武器——非暴力抵抗,并用它来达到自治的目的。他还在回印度探亲期间,广为宣传南非印度人的遭遇,在印度产生了很大影响。

1914年7月,回到印度的甘地已是一位颇有声望的社会活动家了,他的政治主张和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为当时印度资产阶级和很多群众所拥护。甘地很快成了国大党(印度国民大会党)的实际领袖。

回到印度的第二年,甘地就在古吉拉特邦建立了一个非暴力抵抗基地——非暴力抵抗学院(也称真理学院或真理修道院),其目的就是为非暴力抵抗运动培养人才。

1920年,国大党在加尔各答召开特别会议,通过了甘地提出的“不合作”运动决议。决定发动全国各阶层人士:辞去公职和爵位,不接受英国人的教育,不向法院起诉,抵制英货,使用土布,不在英国银行存款,不买英国的公债等。随即,印度国内办起了印度人自己的学校、商店,制造了200万架手纺车。1921年7月,甘地带头在孟买焚毁英国布匹。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效仿,跟着有50万工人参加罢工,把不合作运动推向了高潮。

工农运动的发展,必然会冲破甘地设置的框框。与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兴起的同时,一些地区发生了激烈的农民运动以至农民起义。甘地忧心忡忡,感到自己无法控制局面。1922年2月,终于在曹里曹村发生了惨案,农民同来镇压的警察发生冲突,22名警察被烧死。根据甘地的建议,国大党急忙通过了决议,决定停止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甘地也因此被捕入狱,1924年因病获释。

20世纪20年代初印度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过程,说明甘地“非暴力抵抗”的斗争策略完全是为了适应印度民族资产阶级需要而制定的。“不合作”是用来向帝国主义施加压力,以实现他们的要求;“非暴力”是用来限制群众,以保护他们的利益。

此后,甘地为了迫使英国让步,又发动了两次不合作运动。1930年3月,他率领信徒举行煮盐运动,掀起了对抗食盐专卖等法令的全国运动,为此,他又一次被捕。1931年3月,甘地和殖民当局签署了甘地——欧文协定,宣布停止不合作运动,国大党参加讨论印度地位的问题,由于英国的阻挠,谈判不欢而散。1942年8月,对战争一直持反对态度的甘地利用英国陷于战争的困境,提出英国应立即退出印度的口号。当时的日本在亚洲的大肆侵略与屠杀,激起了世界各国人民的反对,而且,当时的印度也是日本的侵略目标之一。国大党内部对此意见不一,于是甘地就发动了个人的不合作运动。第二天,甘地就被捕入狱,直到1944年5月才被释放。

甘地除了发动不合作运动之外,他还以大部分的时间和精力,从事反对歧视、消除教派冲突、提倡手纺车和使用土布,以及劝说不要酗酒、吸毒等工作。他把这些称为“建设性纲领”。

甘地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团结合作,他强烈反对任何把印度分成两个国家的提议。提倡社会改良、自我道德完善和精神感化。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甘地希望印度能够独立并成为一个完整的国家,但最后,为了印度独立,甘地接受让印度与巴基斯坦分别独立的方案。在政权交接的那天,甘地没有庆祝印度的独立,而是独自在加尔各答为分治而忧伤。

面对错综复杂的宗教矛盾和教派冲突,甘地呼吁团结。他主张印度教徒和穆斯林是和平相处于一个国家甚至一个民族的概念之内的。不管什么教徒,都是朋友兄弟,同样怀着良好的愿望,大家能够重新修好,重建家园。

为了“打开谅解之心,感化对手的每一根道德神经”,甘地决定再次运用绝食武器,制止印巴两国领导人在克什米尔的争斗。1948年1月13日,他开始绝食。

正当甘地以自己的生命推动印度民众实现宗教和睦时,一场以他为目标的暗杀行动正在悄悄进行。

早在1947年8月,一个名叫纳图拉姆·戈德森的印度教狂热分子在一场小型集会上叫嚣,反对甘地的非暴力学说,主张建立一个印度教徒统治的国家,宣扬印度种族优于其他种族,妄图重新建立大印度帝国。在他们设想的印度社会里,将没有穆斯林的一席之地。

1948年1月30日,甘地在信徒们陪同下,参加一次祈祷会,当他步入会场时,早已隐藏在人群中的纳图拉姆走到甘地面前,一面弯腰向甘地问好,一面迅速地掏出枪,抵住甘地枯瘦赤裸的胸膛连放三枪,殷红的鲜血染红了他洁白的缠身土布。甘地捂着伤口,发出最后的声音:“请宽恕这个可怜的人。”

甘地遇刺的噩耗迅速传遍全国,印度全国顿时沉浸在哀痛与悲伤之中。悲伤不已的尼赫鲁(印度独立后的首任总理)向全国发表了演讲:“我们生命的光明从此消失了,到处是一片黑暗。我不知道说什么,更不知道怎么表达……”在加尔各答,一位百姓用黑灰涂抹全身和面部,走街串巷,一边不停地悲叹:“圣贤业已涅盘,何时才能降临一位像他那样的伟人?”

因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甘地带领全国同胞争取自由,以绝食的方式向英国施压。最后,在民主思潮的推波助澜下,印度脱离了英国统治,成为一个独立的国家。因此,甘地被印度人尊称为“国父”。

名人名言

生由死而来。麦子为了萌芽,它的种子必须要死了才行。

——甘地

如果我们能发展意志力,我们就会发现我们不再需要武装力量了。

——甘地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