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寻根问祖
优秀并不能产生卓越,但习惯绝对可以成为自然。我们从遥远的地方寻找巴菲特家族的智商密码与财富线索,会发现,原来沃伦·巴菲特的今天,早在两百年前就已经注定。
第一章 祖先的子孙梦
纺织工人的梦想
人不是天生就具有这种才能的,即始终能知道一切。但是那些努力工作的人有这样的才能。他们寻找和精选世界上被错误定价的赌注。当世界提供这种机会时,聪明人会敏锐地看到这种赌注。当他们有机会时,他们就投下大赌注。其余时间不下注。事情就这么简单。
——沃伦·巴菲特
1.成功源自败而不馁
在17世纪末来到北美(当时还不是美国)的时候,身为法国新教徒的约翰·巴菲特无论如何都想不到,他会有一个被世人膜拜为“股神”的子孙。
如今“股神”沃伦·巴菲特在21世纪坐在自己的小办公室里操纵着自己的投资帝国,而三百年前他的祖先约翰·巴菲特还在进行繁重而无趣的纺织工作。
这种工作不但无趣,而且尤其让约翰·巴菲特难过的是,它不能给自己带来生活上的宽裕与富足。17世纪的北美,任何一个人都在做着发财梦想。约翰·巴菲特自然也不例外,但是,重复而又重复,看不见一丝财富光明的纺织工作让他痛苦不堪。
这本来是一个最平凡的故事,一个社会下层的纺织工人,辛苦工作,汗流浃背,却只图一个温饱。他发财的梦想被现实击得粉碎,最终可能是平庸一生。
但是,在1696年,当他与一位女士结婚后,整个故事就变得不平凡起来。正是这个看上去平淡无奇的纺织工人,孕育出了三百年后的沃伦·巴菲特。
倘若给巴菲特家族找到一个源头,那么,1696年应该是巴菲特家族永远都不能忘记的一个年份。
因为巴菲特祖先的一切财富梦想在三百年后都将变成现实。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如果在1956年,你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共同投资,如果你非常走运或者说很有远见,你的资金就会获得2.7万多倍的惊人回报。而同期的道琼斯工业股票平均价格指数仅仅上升了大约11倍。再说,道琼斯指数是一个税前数值,因而它是一个虚涨的数值。如果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为7.5万美元,在扣除各种费用,缴纳各项税款之后,起初投资的1万美元就会迅速变为2.7亿美元,其中有一部分费用发生在最初的合伙企业里。在扣除所有的费用和税款之前,起初投资的1万美元就会迅猛增至3亿多美元!无怪乎有些人把伯克希尔股票称为“人们拼命想要得到的一件礼物”。也就是说,在1956年,你把1万美元交给巴菲特,到2000年时,你就有了2.7亿美元。
我们假设一件事,如果你错过了1956年,十一年后,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时,你开始投资,那么,你所投资的1万美元到2000年的时候就变成了6000多万美元。如果你把1万美元投资于标准普尔500指数,它的价值现在约为50万美元。
这就是巴菲特的威力!
纺织工人约翰·巴菲特倘若还在人世,听到这一事实一定会瞠目结舌。他虽然有过财富梦想,但绝对不是将这样的天马行空瞬间变作现实。
当然,如同约翰·巴菲特所想象的那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是一帆风顺的。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同样如此。在1973—1974年的经济衰退期,巴菲特就受到了严重打击,公司的股票价格从每股90美元跌至每股40美元。1987年的股灾中,股票价格从每股大约4000美元跌至3000美元。这还不是最糟糕的,1990—1991年的海湾战争期间,它再次遭到重创,股票价格从每股8900美元急剧跌至5500美元。而在1998—2000年仅仅两年的时间里,伯克希尔公司宣布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之后,它的股价也从1998年中期的每股大约8万美元跌至2000年初的40800美元。
众所周知,巴菲特财富的迅速膨胀是在20世纪60年代廉价收购濒临破产的伯克希尔纺织厂开始的。我们不知道,这是否是巴菲特在完成他祖先的一个梦想。约翰·巴菲特当年肯定有过拥有一家自己的纺织厂的念头。但是,终其一生,他并没有实现。
巴菲特帮他实现了,可巴菲特并非纺织工人,他是个战略家。当时有人说过,伯克希尔公司只是一个“抽剩的雪茄烟头”,所以,巴菲特把一个价格极其低廉的投资称作是仅“剩一口烟”。我们可以试想,倘若约翰·巴菲特真的有能力有钱买下了这个纺织厂,还会有后来的伯克希尔吗?
回答是否定的。
因为即使如巴菲特这样聪明睿智的人,对这家纺织厂的原始业务——纺织的运作也是力不从心。大概真的为了实现祖先之梦,巴菲特在接手这家纺织厂的第一天开始,就抱定了重振公司纺织业务的决心。但是让他无可奈何的是,随着大量的资金被抽投到其他业务中去,纺织业的追加资金出现了严重困难,最终,巴菲特放弃了祖先的梦想。而他努力振兴纺织的结果就是导致了200万美元的巨额亏损。无望的巴菲特不得不将纺织品公司廉价卖给了别人。一家权威报纸这样报道:“这是少数几个让巴菲特赔钱的商业项目之一。”
但是,巴菲特坚信“成功源自败而不馁”。巴菲特并没有因为这次失败而丧失热情。他第一个站出来承认了自己的错误。由巴菲特亲自起草的当年年度报告中记载着这么一段话:“我知道这是一桩很难做的生意……当时我或者是傲慢自大,或者是天真无知。现在,我吸取了很多的教训。”
许多人都知道,巴菲特并非是傲慢自大之辈,他之所以想要把纺织厂经营好,不过是祖先的一个梦想,大概他的祖先根本就没有留下文字记录来希望子孙为他实现开办纺织厂的梦想,可巴菲特血管里流淌着祖先的血脉,在某些时候,这种血液还是在不经意地提醒他,纺织是巴菲特家族在美国的一个情缘吧。
可这种情缘注定要被巴菲特延续,也注定要在巴菲特手上终止。纺织厂的经营失败后,巴菲特四处出击,投资各种业务,唯独没有纺织业务。由此,他才将伯克希尔建造成了可以同美国任何一家企业相媲美的商业帝国。在今天,按照标准会计股东权益(净资产)来衡量,伯克希尔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上市公司之一。在美国,据2004年的统计,伯克希尔公司的净资产排名第五,位居美国在线时代华纳、花旗集团、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和维亚康姆公司之后。
2.梦想之旅的实现
奇迹并非是一日创造的,我们可以由下面这条信息说明。在1965年春,当巴菲特收购伯克希尔公司时,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只有十几美元,而道琼斯指数接近1000点;可到了1983年,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约为1000美元,而道琼斯指数依旧是1000点;到了2002年,道琼斯指数约为10000点,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呢,居然涨到了大约75000美元。
所以,当2002年的时候,一位妇女告诉她的经纪人说,自己的银行户头上有2500美元,想用来购买一股伯克希尔股票时,她的经纪人幽默地回答她:“亲爱的夫人,还得在你的存款账户上加一个零才行。”
纺织工人约翰·巴菲特如果在17世纪拥有2500美元,他会不会购买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呢?
这位始终信奉勤劳,同时怀抱梦想的巴菲特祖先,即使有先见之明,又如何能预料到巴菲特能将1万美元变成3亿美元呢?
岂止是他,即使是优秀的证券经纪人特威迪·布朗也没有这个先见之明。
1970年9月,这位证券人的弟弟结婚,他要求他的父亲将价值1000美元的伯克希尔股票送给他的弟弟作为结婚礼物,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当时约为每股40美元。他的弟弟结婚后,在征得了他的同意后,将那些股票卖掉了。三十年后,当他回忆起这段往事时,不无遗憾,却又不以为然地说道:“我弟弟这样做只是为了度蜜月。这都是三十年以前发生的事情,我们就不要提了。”
但是,任何人都知道,他非常后悔。
如今,伯克希尔股票已经成了最昂贵的一种奢侈品。10股伯克希尔股票可以购买15辆宝马车。就连那种价格是伯克希尔A股价格1/30的B股,也可以买一架旧飞机。
正是这种昂贵,使人望而却步。
许多股票经纪人在谈到伯克希尔股票时说:“我是不会推荐它的。”
因为事实是,在提供全方位服务的经纪商那里,买卖1股到100股甚至更多的伯克希尔股票,佣金还不到100美元。而买卖另一只交易总金额相同但价格较低的股票,佣金可能是数百美元、数千美元。这让股票经纪人很是恼火,一位美国著名的股票经纪人就带着点无奈气愤地说:“伯克希尔股票类似于共同基金(由于这种基金的低佣金结构),它基本上没什么承销费。”事实上,伯克希尔股票真正是一个费用很低的免佣基金。
况且,任何人都知道,一旦投资者持有伯克希尔股票,就没有人愿意把它卖掉。
正如一位购买伯克希尔股票的人所说:“我相信巴菲特的高素质管理和长期投资理念。所以,在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购买伯克希尔股票直到现在,我从未卖过任何一股股票……我要将它们留给我的孩子们。”
这是一个不愿意卖掉伯克希尔股票的典型代表。倘若人们买到手里不愿意卖,那么,经纪人便不可能围着佣金打转了。有人承认,时下的伯克希尔股票已不适合股票经纪人的业务计划了。
所以,倘若你到纽约证券交易所细心打听就会发现,由于伯克希尔股票的价格虽然最高,仅仅几股就是一笔很大的交易,可成交量却最低。
因此,许多投资者和股票经纪人见到伯克希尔股票就如同见到了洪水猛兽,“伯克希尔怎么了”这样的疑问经常发生,许多经纪人多年来都在克制自己,不去碰伯克希尔股票,“那是一个什么玩意”“一定出了什么差错”是他们谈到伯克希尔股票的口头语。
也有投资者认为,这是一只不分红的股票。更有投资者抱着乐观态度:“我准备等到它的股价跌到低谷时再买进。”
当然,这绝对是一种毫无前途的乐观态度,只能说给自己听着玩儿。你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去查看纽约证券交易所所有上市股票的价格,它们大都是每股30美元或40美元。而当你把眼光移到B字开头的一类股票,就会发现伯克希尔股票的交易价格已经是五位数,并且一直在向六位数前进。
约翰·巴菲特倘若能成为百万富翁,那么,巴菲特家族是否还会有今天的辉煌,倒真是个问题。事实上,从约翰·巴菲特来到美国直到巴菲特曾祖父的爷爷,这个家族就没有出现过一个富人,而巴菲特似乎是为了完成所有祖先的梦想一般,多次成为亿万富翁。
事实上,巴菲特没有继承任何财产,他持有投资控股公司伯克希尔30%多的股份,这家公司拥有大量的股票、债券、现金、其他投资品种以及众多的实业公司。常识告诉我们,由于巴菲特持有大量的伯克希尔股票,那么,巴菲特就是伯克希尔公司,伯克希尔公司理所当然就是他的智慧与财富的结晶。频繁地在把自己创造成富翁,来让他的祖先为之骄傲。
当巴菲特坐在他的小办公室里读书、思考,讲几句笑话,做几项大宗交易,有的时候会在几分钟内决定收购一项业务时,他的祖先泉下有知,不晓得会作何感想。
在他实现祖先之梦的过程中,是不是还继承了巴菲特家族的其他特质?要知道,非常之功是由非常之人创造,而非常之人的各种品质,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都决定着非常之功的走向。
在他的祖先创造生活与渴望财富的过程中,巴菲特从中汲取到了什么呢?
3.缔造简单奇迹
在比较详尽的记载中,巴菲特家族来到内布拉斯加州的第一人是他的曾祖父西德尼·霍曼·巴菲特。在他之前,他的爷爷泽布伦·巴菲特与巴菲特在美国最原始的祖先——那位纺织工人之间的所有家族成员,都没有记载。
这种对当今世界巨富的不负责做法,实在让人心痛。也许,许多巴菲特家族成员没有名列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人太平凡,经历太简单了。这些人大概一生都在从事着如纺织工人一样简单而又乏味的工作,但同时,我们应该看到,无论是乏味还是刺激,简单还是复杂,他们始终努力地将巴菲特家族血脉延续了下来。这倒给了巴菲特一个尤为重要的启示。那就是,做任何事力求简单,包括企业,“我们喜欢简单的企业”。
任何一个伯克希尔公司的员工都知道,自己公司下属那些获取巨额利润的企业中,没有一个企业是从事研究和开发工作的。伯克希尔属下的可口可乐公司在1999年年报中将“简单企业”解释为:“我们公司生产浓缩糖浆,在某些情况下直接制成饮料,我们把它卖给那些获得授权的批发商和少数零售商进行瓶装和罐装。”
一个多世纪以来,这句解说词如同开场白一样始终出现在它的每份年报当中。简单和永恒正是巴菲特从祖先那里挖掘出来并珍藏的东西。
作为一名矢志不渝的公司收购者,巴菲特喜欢收购企业,不喜欢出售企业,对那些拥有大型工厂、技术变化很快的企业通常退避三舍。
简单的人通常都不喜欢把一件事搞得相当复杂。在一次访谈中,巴菲特说,他不喜欢雇员跳槽。员工跳槽首先意味着公司要重新进行一次业务调整,而员工自己更是麻烦得很,还得从头开始适应另一个环境。
正是这种影响力,在病故或者退休的例外情况下,伯克希尔公司在过去的三十八年里很少有哪个企业的经理离职。同样地,巴菲特本人也没有太大的变化,在衣食住行上,与几十年前相差不大。
许多富人都非常节俭,但这并非是他们在故意做样子给别人看。比如巴菲特,他原本就崇尚简单,又因为他的家族在几百年的历史中没有奢侈的习惯,所以,他的节俭就显得那么自然让人钦佩了。
有一件事可以证明,巴菲特的平常生活并非符合作为世界富翁的身份。1999年,在向一家慈善机构奥马哈孤儿院捐款时,他拿出了自己的钱包进行拍卖。这个钱包跟随了他二十多年,由于主人的不离不弃,钱包也成为一件破旧不堪的物品了。一次,巴菲特在湖中钓鱼时船翻了,钱包被水浸泡过,巴菲特把它拿出来给在场的人看时,还有斑斑水迹。
巴菲特对这个钱包的解释是:“这个钱包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很久以前。我的西服是旧的,我的钱包是旧的,我的汽车也是旧的。1958年以来,我就一直住在这栋旧房子里,因此,我保有这些东西。”
在这个钱包里,并没有多少钱。“我一般在钱包里放1000美元左右。”巴菲特这样说道。
见大家对自己的这个多年的“伙伴”没有太大兴趣,他看着在场的人又说道:“不管是谁买下钱包,我都打算在里面留一条股票信息。”
后来,这个钱包卖到了21万美元。不知道巴菲特给那位钱包的新主人留了什么股票信息,我们只是想让人从巴菲特的钱包上看巴菲特这样一位几乎节俭成癖的人。
虽然有报道说,巴菲特穿过一套价值1500美元的意大利西装,但事实上这套衣服只有在极少的场合下他才会穿。平时在周末,他经常穿着一件松松垮垮的海军蓝T恤衫,上面还写有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标志语。就像他的女儿苏珊·巴菲特说的那样:“有一天,妈妈去商场,说‘咱们给他买一套新衣服吧,他穿了三十年的那套衣服我们都看烦了’。所以,我们就给他买了一件驼绒的运动夹克,一件蓝色的运动夹克。但是,他却让我把衣服退掉。”苏珊补充说:“他不把衣服穿到非常破旧是不肯换的。”
和他的祖先不同的是,巴菲特持有诸多企业、股票、债券以及现金,这些价值,他的祖先没有,而和他的祖先相同的是,巴菲特还有一些价值更大的东西——崇尚节俭的消费观念。
巴菲特的节俭表现在公司管理上就是尽可能地低成本运作。有人说,即使巴菲特每年给自己发1000万美元薪水,伯克希尔公司的股东们也不会站出来反对。因为没有巴菲特,就没有今天的伯克希尔。但是,巴菲特的年薪二十多年来一直都维持在10万美元。他没有股票期权,更别提奖金分红了。在《财富》500强所有的首席执行官当中,他的薪水倒数第一。这并非是他得不到这些,而是他不想。或许正是这种完全为股东利益着想的投资哲学,使他赢得了全体股东的尊敬和信赖。这也正是他成为美国任职时间最长的一位首席执行官的主要原因。
在伯克希尔股东们的眼里,巴菲特眼就是自己的合伙人,他在为股东勤奋工作。他没有利用股东的共同财产为自己建造任何纪念物,巴菲特高塔、巴菲特大厦、巴菲特机场、巴菲特大街……这一切都没有。巴菲特就是整天想法子减低运作成本,为股东赚钱。
在薪酬待遇上,他是如此苛刻地对待自己,在居住上,他也同样如此。
1958年,他买了一栋位于奥马哈市邓迪区的房子,从此就再也没有搬迁过。没有人会相信巴菲特住在奥马哈市一个“有损市容”的地方,这是因为奥马哈市东面35.822英亩(1英亩约等于4046.86平方米)的邓迪区被当地政府宣布为“有损市容”地区,此举旨在努力争取税收优惠条件,刺激附近的土地开发。但是,任何人住在这里都不奇怪,奇怪的是,巴菲特一直住在这里,从来没有要把自己的居住条件改善的想法。这可能就是不事张扬,生活方式保持低调的巴菲特将自己的生活描述成那样:“简单、传统和节俭。”
在工作上,巴菲特对任何事也力求简单。他每隔两年会给伯克希尔公司各类企业经理们寄一封信,按常理来讲,时间这么长,信的内容应该多一些才是。但信只有两页。内容基本上都是建议他们应当像对待他们自己的企业那样去管理,应当考虑如何在企业周围“修筑一条壕沟以拒盗匪于城堡之外”。
闻名世界的伯克希尔年报是巴菲特亲手所写,在这份简单的年报里没有一张照片,没有直方图,也没有曲线图,只有简单直白而又妙趣横生的概括。简单明了,不喊口号。
这是巴菲特的宗旨,每年的股东大会,撇开公司业务不谈,巴菲特开会时间仅仅只用5~10分钟,然后用整整一天的时间来回答股东们的提问。
每一位股东的提问,巴菲特都耐心解答,但却从没有多余的一句话。
在生活上,巴菲特量入为出。在工作中,他始终坚持以最低的成本运作,手中持有充足的现金,例如,他在已经是一名百万富翁时,才为他的合伙企业添置一台价值295美元的IBM打字机。
“他总是说他不需要打字机。”担任IBM推销员达三十年之久,后来成为奥马哈共同基金副总裁的威廉·奥康纳回忆自己向巴菲特推销打字机时这样说道。据说,他向巴菲特推销打字机时,把他手中的那台打字机吹嘘得天花乱坠。但巴菲特始终没有买。在这位推销员看来,巴菲特是一个把钱捂得很紧,只是偶尔掏点钱,用于增添房舍这样的事情的一个人。
在巴菲特的车库和大门入口处堆放着许多箱可口可乐,巴菲特喜欢喝可口可乐尽人皆知。可谁都不知道,他一般都是亲自购买可口可乐——以满意的折扣价每次购买50箱,每箱12罐。他很少跑到商店去喝。这种习惯使他每喝一次可口可乐就对伯克希尔公司的利润做出大约0.1美分的贡献。
有人说,巴菲特是“简单和精明的投资者”的典范。这也同时说明,他的引路明灯始终是理性和常识,跟他在一起的人都知道,巴菲特的常识非同一般。仅在购买可口可乐股票的事情上就能看出来。当许多人把购买可口可乐的理由罗列出一大堆的时候,巴菲特站出来,简单明了地说道:人人都需要喝水。
是的,仅仅这一句话,就让他下定决心购买可口可乐。后来的事实表明人们也喜爱喝可口可乐。我们似乎永远也找不到他的祖先是如何用简单的办法来解决现实生活中面对的困难的。但有一点却是不容置疑的,作为永远给别人打工的巴菲特的祖先们,他们倘若不是非常愚蠢就该知道,用最简单的方法把一些问题解决是最让自己省心的途径。
他的工作方法看上去非常简单,但每每都能发生非常大的效力。正如同他那间简陋的办公室一样,虽然看上去不惹人注意,真正起作用时却让人叹为观止。
那么,巴菲特简单的投资方法是什么呢?这种投资方法真是简单到家了,也有点剑走偏锋:当一家优秀企业受到某种暂时性的诋毁、威胁或误解时,这位纺织工人的子孙就采取投资行动。20世纪70年代中期,一家名叫政府雇员保险公司(GEICO)的汽车保险企业濒临破产。巴菲特没有任何犹豫,开始大量收购。如今,这个公司的资本增值约40倍,而巴菲特也完全拥有政府雇员保险公司。
一个简单的道理是,巴菲特不做的事情和他所做的事情同样重要。他不做任何程序交易(伯克希尔股票的某些经纪商却这样做),也不针对某家公司下一季度收益做短线投机。他说话不带任何危言耸听之词,不参与敌意收购。在他看来,赚钱的秘诀并不在于冒险而在于避险。巴菲特说:“我们不必屠杀飞龙,只需躲避它们就可以做得很好。”他从不试图利用负债、抬高嗓门或轻率冒险而仓促行事。
他不需要做任何复杂的事,只是按照一种简单的方法,就如同一个孩子或者是一个工人见到地上的螺丝就拾起来一样。他远离华尔街那帮疯狂的人群,默默投资运作。在这种默默投资运作中,他的身价一日千里。1993年,《福布斯》杂志第400期将巴菲特列为世界首富,身价83亿美元。根据《福布斯》杂志的计算方法,1994年,他下滑到第二位,身价为92亿美元,位居身价93.5亿美元的比尔·盖茨之后。这个时候,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会下滑,他很风趣地回答:“很简单,盖茨排名居前的唯一原因是他们把他的家产也计算在内。”八年后,《福布斯》杂志发现,盖茨再度成为首富,身价530亿美元,而巴菲特仍旧为第二富,身价350亿美元。然而在2002年春,巴菲特和盖茨恰好并列为世界首富。可到了2008年,巴菲特远远地将比尔·盖茨抛在了后面,荣登首富宝座。
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很简单,因为2007年是牛市。
当然,这里面有着相当不简单的原因。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巴菲特很少负债或不负债。许多年后,巴菲特回忆自己的负债史,好不容易才想起了一笔7万美元的抵押贷款,让他高兴的是,现在早已还清。这笔贷款是他在1971年用于购买一栋三室两卫的房子,这是他的第二处房屋,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拉古纳滩,站在埃默洛尔德湾可以远眺太平洋,他每年来这里欢度圣诞节。
巴菲特讨厌负债,1991年9月13日,他在跟所罗门公司客户们谈论时说:“站在你们眼前的这个家伙,曾经负债7万美元购买了位于拉古纳滩的一栋房屋,我买这栋房子是因为贷款利率低……这是我很多年来所欠的全部债务。”
1999年的时候,巴菲特简单明了地说过这样一段话:“我从未变卖过任何一栋房子。我一直住着我自己的房子,我拥有这栋房子已有四十一年的时间,我还添置了另外4栋房子,但从未出售过其中的任何一栋。”
是的,一个简单的人,恐怕身无外物,心无挂碍,就如同我们现在的许多年轻人一样,赚多少花多少,大有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意味。如此哪里会有负债一说呢?可以肯定的是,许多贫穷的人都非常简单。巴菲特祖先们的贫穷恐怕想复杂都难以复杂起来,这正给了巴菲特一个深刻的意义,无论是生活还是做事,都务求简单。简单最好。
智慧锦言
巴菲特的工作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分配资金。为此,他这样解释道:“我的工作就是要确定向哪些企业投资,与谁一起投资,以什么价位投资。”事实上,想要让一个公司正常运转,就要让公司的人工作起来轻松愉快。伯克希尔公司旗下众多企业的经理们有3/4的人管理着价值超过1亿美元的企业,因此从资金上说,他们都是合适人选。巴菲特所要做的非常简单,就是不断激励他们,给他们让道。巴菲特这种简单的方法俨然是受到了罗斯福总统一句话的影响,这位总统说:“最佳总裁就是这样一个人,他精心选用一些优秀人才做他想要完成的工作,并约束自己,避免干预他们的工作。”
梦想的实现需要智能
要量力而行。你要发现你生活与投资的优势所在。每当偶尔的机会降临,即你的这种优势有充分的把握,你就全力以赴,孤注一掷。别人赞成你也罢,反对你也罢,都不应该成为你做对事或做错事的因素。
——沃伦·巴菲特
1.智慧创造财富
那名至今在历史上留下大名的纺织工人约翰·巴菲特是不是要感谢他的后代巴菲特?巴菲特的曾祖父和曾祖父的爷爷是不是也因为巴菲特而留下了大名?
人人都有梦想,可以想见,这三个巴菲特家族成员都希望能创造财富,但两百多年来,巴菲特家族始终处在连小康都达不到的水平线上。作为始终如一的工人阶级或者是农民阶级,他们最希望的大概就是自己或者是子孙能创造出一笔财富,来为巴菲特家族增光添彩。
在18、19世纪的美国,创富的一个最基本也是最有效的途径就是创办公司。这是那个时代的每个人都知道的一个常识。可是,巴菲特家族在巴菲特和他的父亲之前,没有一个人鼓足勇气开办一家公司来实现梦想。
原因很简单,开办公司容易,但想要创造梦想中的财富是一件相当艰难的事。这件被巴菲特家族认为是非常艰难的事却被“股神”巴菲特完成了。
现在,让我们回到巴菲特合伙公司开张的那段日子吧。也就是20世纪的50年代。当时,巴菲特提出的一个口号:学习拓荒者身上那种创新精神和代表农业利益的美国中西部地区那种自力更生的精神。这两种精神在美国不是没有被人提过,实践的人也相当多,但真正创造了大成功的却相当地少。
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开张时,他已经结婚四年,并有了两个孩子。他刚从华尔街工作两年回到奥马哈,他希望能在这块祖先生长过的土地上施展自己的才华。
在后人看来,巴菲特后来的成功是必然的,因为奥马哈虽然是一个小城镇,但这里的经济活动几乎主宰了一切。这里有一些像奥马哈共同基金会、联合太平洋公司、美国康纳格瑞公司、世界保险公司、坎贝尔汤业公司、克瑞顿大学以及一家大型卫生保健所、一家战略空军总部等实体企业。
这一切硬件使得巴菲特在运作公司的过程中如鱼得水。但很多人都忘记了一件事,那就是,巴菲特祖先们的诚实、正直、名誉等老式的价值观念从小就灌输给了他。这一切虽然不能成为巴菲特成功的必然因素,但没有这些祖先身上的特质,他的成功之路不可能那么快,甚至有可能中途夭折。
让我们看看他实现的祖先之梦,在公司经营期间——从1956年到1969年的十三年时间中,公司每年的利润率达到了30%,在缴纳酬金前,公司的运营资金从1万美元增长到3万美元。
而他的公司在成立初期只有7个合伙人——4个家庭成员和3个好朋友,他们投入了10.5万美元,但是,他们没有投票权,对于公司的经营没有任何发言权。
我们可以将这7个人的投资数额列在下面,因为几年后,这些人都成了被人羡慕的富翁。
查尔斯·彼得森5000美元(朋友)
伊丽莎白·彼得斯25000美元(查尔斯的母亲)
多丽丝·伍德5000美元(姐姐)
丹尼尔·默耐恩5000美元(律师朋友)
威廉·汤普森25000美元(岳父)
爱丽斯·巴菲特35000美元(姑姑)
杜鲁门·伍德5000美元(姐夫)
巴菲特后来说:“第一批投资者非常信任我。他们一直都对我充满信心。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说服我姑姑卖掉股票,即使你拿着铁棍威胁她也没用。”
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七个人,包括他的三个朋友,对巴菲特如此信任呢?答案就是:巴菲特是个诚实、正直、有教养,并且重名誉的人。尤为重要的是,他们一致都认为,巴菲特有能力将他们的钱“生”出钱来。
让我们看看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初期投资者,仅仅是巴菲特的一个同学查尔斯·彼得森的故事吧,这样或许对巴菲特实现祖先梦想的途径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在合伙公司成立初期,他就将经营协议张贴在自己的桌前。后来,他有了自己的办公室,就把它贴到了自己办公室的墙上。
查尔斯·彼得森只投入了5000美元,因为他是个贫穷的小伙子。“5000美元对我来说是很大一笔钱。”有人问查尔斯·彼得森为什么要把这笔大钱投给巴菲特。查尔斯·彼得森说,自己曾见过巴菲特在宾夕法尼亚大学读书时所表现出的非同一般的才能。巴菲特非常喜欢阅读和课程相关的所有教科书,从头到尾,一页一页,阅读得非常仔细。“然后他把书本丢到一边直到学期末,一个字没看,但所有的课程依旧得A。”
查尔斯·彼得森举了个例子来证明巴菲特确实与众不同,那是毕业几年后的事,在吃饭时,查尔斯·彼得森问巴菲特,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一个教授就合同法的某一个条款是怎么说的。巴菲特立即就回答出来了:“在221页。第三段。”接着他开始背诵那本书。查尔斯·彼得森回家偷偷对了一下教科书,发现巴菲特所记的一字不差。“那气势有些咄咄逼人。”彼得森后来带着十分钦佩的表情说。
在查尔斯·彼得森的描述中,我们看到巴菲特的确对投资行业有着全面而深刻的理解。他的任何一位祖先肯定做不到这一点,即使是那位纺织工人,恐怕也只是对纺织一知半解。
我们通常所说的做一行爱一行,大概就是这个道理。
巴菲特对自己和合伙公司的未来充满着信心,他不会受到任何人的干扰,也不怕丢脸,四处寻找赚钱领域,他经常去拜访一些投资者,有时还带着纳税申报单,指着税单上的数字诱惑他们说:“难道你们不想也能缴纳这么多的税吗?”
有一次他的邻居终于被他说动了,在一个晚上邀请他吃饭。吃到一半时,这位邻居就直奔主题:“我听说你在赚钱方面很有一套。”
巴菲特点点头,放下餐具,给她非常细致地就投资哲理讲了两个小时。在一旁听的邻居的丈夫始终没有做声,当巴菲特讲完后,满怀深情地望着他时,他突然说:“我们给你10万美元。”
巴菲特惊讶万分,可当他回忆一下自己所讲述的投资哲理后,就明白了,自己的头头是道真的就能给自己和别人带来财富!
诸如这样的投资者,在巴菲特早期的合伙公司时比比皆是。一个叫佛瑞德·斯坦班克的投资者在见到巴菲特的第一面,并听他讲述了投资理论后,就毫不犹豫地将钱交给了巴菲特。
这位斯坦班克先生后来因为长期拥有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福德赖恩公司的股票以及其他公司股票而被人每每谈起,大家都认为他的命很好,在早期就认识了巴菲特并将钱交给了这位“股神”。可那个时候,谁都不知道巴菲特的合伙公司是否能成功。许多投资人之所以把钱放心地交给巴菲特,只是因为巴菲特不但具备了祖先们诚实、正直、有教养、名誉好等老式的价值观念,还有祖先们没有的聚敛财富的智能。
这种智能是经过长时间对一个行业的熟读精思得来的,它不是先天就有的。
2.成功驾驭投资
1957年,巴菲特凭借着自己的智能为合伙公司创下了赢利31615.97美元的纪录和10.4%的增长率。也许有人会说,这种增长率在许多公司都会发生,但要知道,这一年可是道琼斯工业指数暴跌8.4%的一年啊。
事实上,巴菲特合伙公司从成立开始,其利润率就一直高于道琼斯工业指数的涨幅,从没有亏损的时候。平均来说,1957—1962年间,尽管道琼斯工业指数每年增长8.3%,但是,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增长率却是在26%。
1961年末,随着投资者的增多,巴菲特把10个合伙公司联合起来并把原来的名字巴菲特联盟变更为巴菲特合伙公司。
接下来的事,就是巴菲特一个人玩转财富的表演了。
他首先定义合伙公司的三大投资方向:(1)股票——买入价值被低估的股票,然后长期持有;(2)债券——买入未到期的债券,利用企业合并或重建等机会进行套利交易;(3)企业控制权——拥有相当数量的股份,获取企业的控制权。
巴菲特说:“我们喜欢良好的管理,我们喜欢体面的行业,我们喜欢在原有的静态的管理模式或是股东群体中有一定程度的‘动荡’。但是,我们需要有价值。”
于是,巴菲特开始了寻找价值的旅途。
1962年,巴菲特把他的合伙公司搬到了基威特大厦810号,他急忙把这个消息告诉了父母。他说,自己的办公室已经从卧室搬到了一个稍稍正规一点的办公室里。“虽然这可能让人觉得有点惊讶,但按部就班的工作绝不是一件令人愉快的事情。事实上,我不喜欢在信封的背面把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
任何人都可以看得出来,在这欣喜的背后是一种对财富的高瞻远瞩,是一种属于巴菲特式的简单——我不喜欢在信封的背面把每一件事都记录下来。
1962年这一年对于巴菲特祖先——那位纺织工人而言,是一个有纪念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巴菲特开始购买伯克希尔纺织厂的股票。四年后,巴菲特在工作报告中这样写道:“1962年,我们以每股7.6美元的价格开始购买伯克希尔股票,这个价格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这样一个问题,即一些纺织厂在关闭期间由于实行优先管理政策,再加上纺织业内部条件的变化所造成的巨大损失,使得有些纺织厂陷入瘫痪(旧的管理模式一直很难得到人们的认可)。战后初期,公司的经营状况下跌很快,在1948年跌落到最低点,税前收入为295万美元,雇佣了11000名工人,这反映出了当时11家纺织厂的总产量。……1965年春天,我们获得公司控制权的时候,伯克希尔公司只剩下两家纺织厂,大约2300名员工。我们惊喜地发现,所剩的这两家工厂都有非常优秀的管理人员。我们根本不需要从外面聘用管理人员。关于我们开始的每股7.6美元的购置成本(实际成本尽管为14.86美元,在1965年早期算得上是一笔很大的买卖),1965年12月31日仅净营运资本方面(不包括工厂及设备在内)就达到了每股19美元。……拥有伯克希尔公司是一件让人高兴的事情。毫无疑问,纺织业的经营状态是决定商业赚钱能力大小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非常幸运的是,我们让肯·蔡斯用一流的方式来经营这个纺织厂,同时我们还将让几位最好的销售员各自负责有关产品的销售。……尽管伯克希尔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很难做到像施乐复印机、好孩子照相机或国立录像机一样具有很强的赚钱能力,但是,它是一笔相当不错的财产,就像我那位来自西海岸的哲学家所说的那样:‘在吃奶油干酪的同时,吃点以麦片为主的特种饮食也是不错的。’”
等于说,他成功了!
3.快乐源于金钱
也许,从一开始,巴菲特就把自己的使命定义为赚钱。在1963年,他给父母写了一封信,主题就是金钱的增长带给我太多的快乐。
是的,金钱能给自己带来快乐,而快乐又使自己获取更多的金钱。1964年,巴菲特的合伙公司已平均投资98430美元,在奥马哈排名第440位。1965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净资产——通过股东们的不断加入和它自身的增长——从十年前的10.5万美元迅速增长到了2600万美元。
在1965年写给父母的信中,巴菲特高兴地写道:“如果我们的纪录高于市场平均值的话,那么不论赢利还是亏损,我们都认为是红火的一年。如果我们的业绩低于市场平均值的话,人们可以公开表示对我们的不满。”
但是,巴菲特的最后一句话只是客套,他有能力让人们公开表示对自己的欢迎。
1966年,巴菲特合伙公司继续获得财富,在给父母的信中,他写道:“到1966年公司已经运行了十年了。这种庆贺活动是无可厚非的,我们公司的经营业绩已创下了空前的纪录。公司的利润率上升了20.4%,与此同时,道琼斯工业指数下跌了15.6%。”
1968年依旧如前,他写道:“按照大多数的标准,1967年都算得上是生意红火的一年。和道琼斯工业指数上升了19%相比,我们总的业绩上升了35.9%,所以说,超过了我们以前所定的超过道琼斯工业指数10个百分点的目标。我们总的赢利为1938万美元,即使在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下,我们的赢利额也能买下很多家百事可乐公司。但是,由于适销证券市场上一些有悠久经营历史的大型公司的出售,我们还是赚到了2738万美元的须纳税的收入,这和公司1967年的经营业绩没有任何关系,但是这在4月15日的股东联会上给个人一种积极参与的感觉。”
在巴菲特的努力下,从1957年到1968年,道琼斯工业指数的综合平均年增长率为9.1%,而巴菲特合伙公司的平均年增长率为31.6%。巴菲特在工作日志中这样写道:“过去我对于投资管理业中存在的严重的萎靡不振的现象是深恶痛绝的,但是,现在这种现象出现在各个领域,并发展到非常严重的地步。一位负责资产总计达100多万美元共有基金的投资管理者,在1968年开办一种新型咨询服务项目时说:‘国内经济以及国际经济的复杂性使得资金的管理成了一项全职工作。一个好的资金管理者不能按照每星期或每天的股票行情对有价证券进行研究。对于有价证券的研究必须是按分钟来进行的。’……这种废话让我在主张购买一家百事可乐公司时感到内疚。”
不过到了1969年,巴菲特的智能似乎有所丧失,对他曾经购买的伯克希尔股票的前途的认识上,他的工作日志中有这样的话:“有时候我父母仍这样评论我——‘伯克希尔股票大约上升了4个百分点,很不错!’或是‘怎么回事?上个星期下降了3个百分点!’市场价格和对我们这种多数股权的评价是不相关的。在1967年末,我们对于伯克希尔·哈撒韦股票的估价在25美元而市场价为20美元。1968年末,我们的估价是31美元而市场价为37美元。不论市场价是15美元还是50美元,我们的经营方式没有什么不同。在有限投资方面我们是赢利还是亏损和我们商业的经营情况有关——我们不想通过在证券市场上玩弄各种各样的把戏赚钱。”
后来,他在给父母的信中谈到这个问题:“大约在18个月以前,我就给你们写了一封信,告诉你们说不论是环境因素还是个人因素都已发生了变化,我不得不修改我们未来的经营目标。”
这个时候,正是美国投资环境相当差劲的时候,巴菲特也似乎找不到方向了:“我知道我不会用我一生的时间来追赶投资这只野兔,唯一让我慢下来的方式就是停止。”
在他有这种忧虑的时候,巴菲特合营公司的资产已增长到1.0443亿美元。终于在这一年,巴菲特解散了他的合伙公司,用他的话来讲就是,虽然一直在赚钱,但并不是他理想中的那么多。而且,此时正赶上美国经济不景气,投资市场相当惨淡。后人在评论巴菲特解散合伙公司时说,事实上他已经厌倦了作为合伙公司的领导带给他的压力,他认为,人们对股票市场的估价过高,另外,加入巴菲特合伙公司的人也越来越多,按照政府的规定,以至于到了他将不得不把他的合伙公司注册为投资公司的这样一个规模。尤为重要的是,他不再需要用别人的钱来进行投资了。
巴菲特将善后工作做得相当好,他对合伙公司的资产进行清算,并把每个股东投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应得的利润和按比例应得的利息分给每个人。他给他们选择,第一,继续持有他所控制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并按比例获取应得利润,第二,把股票卖掉。
在选择面前,每个人都走了不同的路。这当然不关巴菲特的事情了。
我们只是知道,在他解散合伙公司不久,长时期的混乱的股票市场终于导致了1973—1974年的市场崩溃。
那个让他后来成为“股神”的基石,许多人一直不看好的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在1969年已发行了983582股。而巴菲特合伙公司就拥有其中的691441股。巴菲特个人大约拥有250万美元的资产,可以说,按照比例而言,伯克希尔属于他了。
1970年8月1日,巴菲特将伯克希尔公司搬到了基威特大厦的14层。
新的一轮玩转财富的战争即将打响。我们有必要总结一下巴菲特在合伙公司所具备的聚敛财富的本事了。
在整个合伙公司阶段,沃伦·巴菲特主要玩的是投资。在这方面的天赋,没有出其右者。有资深经纪人阿塞尔总结巴菲特这一特质时,提出了涉及这一特质的三个方面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影响。
第一个,金融。巴菲特知道从投资中获益是极为重要的,他能对资金进行有效投资。第二,经济学。巴菲特对于经济前景的发展过程非常敏感,所以,他才能避开那次熊市,并且始终在后来股票市场不景气的情况下,一直为合伙公司赚取财富。第三,也是最重要的则是管理人际关系。作为一名优秀的投资家,巴菲特深为人与人的相互理解和鼓励个人发展与最大限度地取得成绩在认知方面的重要性所感动。他非常谨慎地种植和培育人力资本和商业信誉的种子。把这些天赋结合起来集于一身,当然就能使巴菲特与众不同。
倘若巴菲特之前的家族成员能多维角度地看待自己的工作,像爱因斯坦看待空间、时间和地心引力之间的关系,弗洛伊德研究人类精神及神经系统的深度一样,那么,财富梦想在巴菲特家族恐怕早已经实现了。
智慧锦言
巴菲特的祖先们在一路奔波与一路踉跄中,始终没有明白一个道理:他们与众不同的子孙实现的这个梦想(250万美元)只是他们的梦想,对财富患有极度渴望症的巴菲特不会停留在这个梦想中,他会从容不迫、信心百倍地继续向前,前方是更大更宽广的财富之门。
第二章 不光彩的撤退
西德尼·霍曼·巴菲特的骡子
要去他们要去的地方而不是他们现在所在的地方。
——沃伦·巴菲特
1.面对困境绝不轻言放弃
倘若将西德尼·霍曼·巴菲特之前的巴菲特家族历史称之为生存史的话,那么,从西德尼·霍曼·巴菲特开始,巴菲特家族已经开始了创业史。
西德尼·霍曼·巴菲特是沃伦·巴菲特的曾祖父,他是巴菲特家族来到内布拉斯加州的第一人。
至于西德尼·霍曼·巴菲特西为什么要把家搬到内布拉斯加州,现在我们已不得而知。通过种种材料,我们大概可以分析出,大概是生计问题。他是从纽约州长岛迪克斯山区搬迁过来的,在1869年8月20日,他在奥马哈市第十四大街开设了一家食品杂货店。开店初期,由于人手短缺,资金困难,西德尼·霍曼·巴菲特的生意做得并不好。不过,我们可以证实,相对于他之前的巴菲特成员,他已经算是个小富翁了。因为他拥有一匹拉着四轮车运货的骡子。
许多年后,巴菲特回忆起这个家族的第一桩生意时,仍旧把他定义为是失败的。在他很小的时候,他的叔叔掌握了这家水果店,那匹骡子早已经死去多年。巴菲特成了那匹骡子。他经常在暑假的时候到这里帮叔叔擦地板、送水果。
巴菲特后来说,这次劳作是他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亲自参加涉及体力劳动的“真实”工作。他并不喜欢这样的工作。所以,在工作中,他并不专心,曾有人问他,为什么不放下这份工作。他说,临阵脱逃肯定是不体面的。
当然,如同那匹骡子当年给巴菲特的祖先运送货物一样,虽然不愿意、很头痛,可他始终坚持了下来。沃伦·巴菲特天生就具备一种思想,一件事做错了,或者是失去了方向,轻易不要放弃,用智慧与努力总会让它向好的方向转变。
2.将“骡子”精神进行到底
在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事情上就体现了巴菲特这种“骡子”精神。
巴菲特收购康涅狄格州斯坦福德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计划始于1998年6月份。对于这家美国最大的再保险公司,同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再保险公司之一的通用再保险公司,巴菲特在收购之前了解得很全面,他知道,再保险公司主要是为其他保险公司提供保险,这种业务绝对不是那些资质肤浅、经营状况不稳定的保险公司所能涉足的领域。
巴菲特根据通用再保险公司当天每股220.25美元的收盘价格,再考虑29%的折扣作为公司的收购价格。伯克希尔公司以股票形式支付收购价款。收购的消息公开之后,很多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东由于担心公司股票价格会出现大幅度下跌,没有选择承接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公司股票。
这种现象很正常,用曾经在1998年抛售通用再保险公司股票的东北投资增长基金负责人威廉姆·奥特斯的话来讲就是:“我在当时之所以抛售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票,是因为我根本就不信任沃伦·巴菲特。我认为他这样做完全是在搞个人崇拜。我想伯克希尔公司显然高估了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价值。”
当时的保险行业形势的确不容乐观,如同那间杂货店刚开业时一样,整个保险行业正经历着行业发展周期的下降阶段。不过,巴菲特对于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毫不犹豫。
最终,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东按每股270.50美元的价格,把自己持有的通用再保险公司股票兑换为现金,巴菲特为此付出了金额大约为220亿美元的代价收购了这个公司。但是,由于伯克希尔公司与通用再保险公司之间相互持股的连锁反应,导致实际价格在交易结束前的6个月内出现了下跌,使得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东只能按照每股204.40美元的价格把股份兑换为现金,或领取大约160亿美元的公司股票,这笔价款大概相当于1998年公司营业收入的16倍。
一开始就注定,后来的结局不如巴菲特所预料的那样理想。巴菲特在股东大会上说:“通过这次合并,伯克希尔公司所发行的每一种A类股票或者相当于A类的股票,都可以为公司带来超过8万美元的投资。这对于公司来说是非常有利的,可以使伯克希尔公司的投资额达到现有水平的两倍,换句话说,合并将为公司带来超过240亿美元的追加投资。通用再保险公司拥有190亿美元的债券、50亿美元的股票和大约150亿美元的浮存资金(由顾客支付、尚未用于索赔支付的保费收入)。”
他的这种鼓舞之词使得股东们相信,通用再保险公司必将为伯克希尔创造丰厚的利润。事实也的确让人大喜过望,虽然这次合并仅仅使流通股增加了大约22%,但伯克希尔公司的资产总额却神奇地增加了近65%。
在没有看到弊端之时,任何人对前景的展望都是乐观的,巴菲特自然也不例外。在收购通用再保险公司后,他欣喜地说,这次合并可以使通用再保险公司摆脱长期以来在收入增长方面受到的制约,这些消极因素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迫使通用再保险公司不得不把一些业务忍痛割爱给其他公司,但现在情况已经截然不同,由于伯克希尔公司与通用再保险公司在财务方面强强联手,使得这种收入的浮动性能够很好地在公司内部加以消化。等于说,当通用再保险公司加入后,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它可以根据自己的愿望和计划自由开发自己的全球性业务。
巴菲特还提到一个公司内部问题,那就是,由于伯克希尔公司在未来完全有可能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大量的应纳税收入,使得通用再保险公司在税收上可以获得很大的灵活性。最后,由于伯克希尔公司所拥有的雄厚资本,使得旗下的所有保险机构,包括通用再保险公司,可以毫无顾虑地开展经营业务,而不必担心市场出现整体性的下滑。
总之,正如巴菲特所希望的那样:“这些协同效应完全可以和通用再保险公司在全球范围内所享有的声誉、长期而稳定的客户关系、强大的保险业务处理能力及其完善的风险管理和销售渠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种结合实际上完全可以保证伯克希尔公司与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股东看到一个美好的未来,如果两家公司独立经营发展的话,这种未来恐怕是遥不可及的。”
现在,还是让我们看看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历史吧,这样,我们可以对这个让巴菲特后来相当头痛的公司的根源有一个很明确的了解。
1921年,邓肯·雷德在纽约创建了通用事故再保险公司。1945年,梅隆家族对这家公司麾下的梅隆保险公司进行了合并,并接管了这家公司的全部业务,从此之后,他们几乎垄断了美国的再保险市场。1996年,他们又收购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国家再保险公司,成为再保险行业的霸主。
事实上,从通用再保险公司在加入伯克希尔公司前的业务来看,他们的主要业务大概就与巴菲特所主张的“简单”原则相冲突。通用再保险公司主要是通过通用斯塔尔管理公司从事各种保险业务的,它还有一项很重要的业务就是通过综合险为各种公开上市公司的高级管理人员提供个人保险,此外,为顾客提供各种索赔业务咨询和有价证券诉讼损失赔偿等都是它的业务范围。这些当然不是问题,问题在于通用再保险集团还通过下属的通用再保险金融产品公司,从事利率互换和金融衍生产品业务,为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公司提供各种规避风险的套期保值工具。
那么,当它加入伯克希尔公司后,这种衍生产品业务依旧在开展。要知道,这种衍生业务就是巴菲特所谓的不熟悉的业务,巴菲特曾明确指示通用再保险高层负责人员剥离公司的衍生产品业务,因为他对这种业务感到非常厌烦。
可是,虽然巴菲特已经指出,但在管理上的强制性并没有做到位。于是,这家公司在并入伯克希尔公司前一年的收入总额大约为10亿美元,可它为伯克希尔带来了在1998—2001年期间发生的约60亿美元的保险亏损,这些亏损大多数是在全球范围内承保船只和飞机险产生的。这就是巴菲特所谓的不熟悉的业务范围。
为了转嫁大部分交易风险,在2001年,通用再保险公司计划把金融产品业务中风险可以控制的部分出售给斯坦利公司的两位前高级管理人员皮特·汉考克和罗伯特·门多萨。
通用再保险证券交易公司的负责人对公司的这种做法说道:“对于通用再保险证券交易公司来说,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罗伯特和皮特为我们所带来的资源能够使通用再保险证券公司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继续拓展业务范围,并实现我们的经营目标。”
巴菲特当然也会站出来给别人以希望,“皮特·汉考克和罗伯特·门多萨正是我的业务中所需要的那种类型。我对这项经营计划以及通用再保险证券公司的未来充满信心,我期待着能够成为一名永久股东。”
但是,2002年初,双方并没有达成最终协议,巴菲特只好将衍生产品部门取消。
也许,巴菲特在这家公司进入之前,就对该公司出现的管理问题没有在意,所以才导致了后来的不断赔本。
一个非常典型的例子就是通用再保险公司的首席执行官隆·佛格森的经历。他本应该是伯克希尔公司董事会成员的,但是,他自己却取消了加入董事会的决定。
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与巴菲特的思路相当有差距,也就是说,即使在通用再保险公司加入伯克希尔公司后,其在管理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后来的一件事也可以证明,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总裁兼首席运营官詹姆斯·古斯塔弗森在得到“巴菲特反对以股票期权作为公司高层管理人员的激励手段”的消息之后马上提出了辞职,官隆·佛格森不进董事会恐怕也跟其与巴菲特的管理思想存在差异有很大的关系。
正是这些高级管理者的管理思路和经营思路的不同,才导致了后来通用再保险公司的赔本。那么,通用再保险公司到底有哪些问题呢?
巴菲特曾在通用再保险公司进入时,给这家公司定了三个基本原则。
第一原则,只接受自己有能力加以合理评价的交易风险,在对全部相关因素,包括未来有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之后,把实际业务范围集中在实现预期利润的目标限度内。他的原话是这样的:“尽管我们所承保的每一项保险交易都涉及不同程度的风险,而且很多项目的风险都十分明显。”
第二原则,业务范围必须有所限制,也就是我们可以接受,这一条原则可以确保任何一项交易及其相关因素不会威胁到企业的流动性。
第三原则,不管保险费率是多少,与一个缺乏职业道德的交易伙伴在一起的时候,你不可能为自己找到真正有利可图的项目。所以,一定要“避免有可能涉及道德风险的交易”。按巴菲特的意思,尽管大多数投保人和客户都是诚实的,而且具有相当的道德水准,但即使是个别的例外也足以让保险公司陷入困境。
但是,通用再保险公司显然没有把巴菲特的这三条原则放在心上。
首先是在赔偿准备金上,就违反了第一原则,通用再保险公司把赔偿准备金准备得太低了。在20世纪90年代,欧美保险业的财产和意外险保险商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年的价格战,由于保单定价过低,很多保险公司已经计入了与提高赔偿准备金相关的支出。通用再保险公司也未能例外。直到2002年,通用再保险公司才将赔偿准备金增加到7.75亿美元。
其次是不当承保。1999年,通用再保险公司为每1美元的保费收入支出了1.25美元的索赔补偿金。
巴菲特在2001年时说了这样一段话:“我们最初对9·11恐怖事件所估计的税前保险损失是22亿美元。我们估计,通用再保险公司可能会为此承担17亿美元的损失,伯克希尔·哈撒韦的再保险集团可能会遭受5.75亿美元的损失。”
等于说,从1998年到2001年的三年中,通用再保险公司始终在赔钱。
这种局面一直持续到了2002年的第一季度才稍微有点转机。巴菲特的坚持精神得到了回报,可这种回报也只是赔得少点而已。这一年,通用再保险公司的总亏损仅为8800万美元。在伯克希尔公司2002年年会的周末晚会上,巴菲特谈到通用再保险时说:“它最终必将成为我们最有价值的资产。”
巴菲特坚持了四年,才等到了这样一个看上去很有希望的机会,但他仍旧不无遗憾地说,如果自己早点将公司的证券业务关闭,公司至少可以节省1亿美元。要知道,对其他保险公司的再保险业务风险太大,不仅打破了伯克希尔原定的经营底线,还对母公司的荣誉造成了很严重的伤害。
不过,厄运似乎并没有结束,2006年末,英国金融服务管理局对通用再保险英国分公司进行了罚款处理。理由是这家公司因管理失职问题使得其一名客户成功操纵税务。
在这之前,就已经在2005年发生过两位通用再保险公司的高管被指控犯有欺诈罪。
通用再保险公司的声誉一落千丈,巴菲特似乎也从来没有后悔过。
在2006年,他的这种坚持终于得到了最大的回报。这一年,传说中的飓风并没有登陆,而许多人在通用再保险公司买了一大笔保险,这让通用公司大赚了一笔。
可是,巴菲特仍旧是失误的。他真正的失误在于这家公司当初的治理状况差得出乎预料,以至于后来的调理占用了他太多的时间,而对于70多岁的巴菲特来讲,什么都可以不是宝贵的,时间才是最宝贵的财富。
智慧锦言
巴菲特一定没有想过撤退,因为他说过,临阵脱逃肯定是不体面的。如同西德尼·霍曼·巴菲特运货的那匹骡子,在临死之前,它始终不会罢工。
杂货店的失误
如果发生了坏事情,请忽略这件事。
——沃伦·巴菲特
1.失败的杂货铺子
我们有幸得到一份奥马哈市历史文件材料,这份材料是关于要求庄园主赔偿7.5美元的起诉书,起诉人就是巴菲特的曾祖父的爷爷泽布伦·巴菲特。
但是,泽布伦·巴菲特后来并没有胜诉,原因不得而知。从起诉书的内容来看,泽布伦·巴菲特有80%的把握赢得这场官司。7.5美元对于这个杂货铺可是一笔不小的钱,要知道,在50年后,杂货店每个工人一天的工资才只有2美元。
也许,这是法院的失误,但巴菲特家族肯为了7.5美元而打一场官司,这对于后来金钱堆积如山的巴菲特而言是最尴尬的失误了。
巴菲特在后来的回忆里,对这个家族杂货铺很不看好,他对这个杂货铺的评价是“100年来勉强养活着一个家庭”。
他用了“勉强”这个词,就足以说明,杂货铺在他眼中是失败的。那么,巴菲特有没有失败的经历呢?他虽然被誉为“先知”“股神”,但他只是个人,一个小时候还曾在杂货铺劳作过的人。所以,他也曾有过失误,但幸运的是,他从中吸取了教训,并学到了有价值的东西,最终引导他取得了成功。
2.坎坷的投资生涯
由于股市无常,即使是这位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投资者的巴菲特,在其积聚财富的征程中也会犯错误。
巴菲特最早的投资失误始于儿时。那时年仅11岁的他为姐姐买进3股“城市服务公司”股票,买进价38.5美元一股。不久该股下跌到27美元,姐姐很担心,天天责怪他,使他感到极大的心理压力,后来该股涨到40美元,巴菲特如释重负般匆忙抛出,免得姐姐再担心而斥责自己。但卖出之后,这只股票却一路飙到每股202美元,令巴菲特目瞪口呆,懊悔不已。这件事使巴菲特得到一个有益的教训:成功的投资本质上是内在独立自主的结果。换言之,自己看准的事,不应受他人影响、干扰,应当坚持。
童年的炒股经历让巴菲特爱上了股市涨涨跌跌的律动节奏。俗话说:常在河边站,哪能不湿鞋。巴菲特爱说他最大的失误就是收购位于马萨诸塞州新贝德福德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1965年,他取得该公司的控股权,约二十年后将之关闭,因为面对国外低价竞争,它的纺织业务无法再支撑下去了。原来那个公司已经名存实亡了,只是其名称依然保留,还在提醒巴菲特投资没有持久竞争优势的行业会有什么后果。巴菲特认为被迫关闭这家纺织厂意味着一种失败,他个人感觉应对雇员们及其家属负责。然而,他最终是要对股东负责。于是他将母公司未充分利用的资产重新配置给了几家子公司(大多数都是有名的保险公司或银行)。这一盛举曾作为有史以来最出色的商业故事之一而永载史册。
巴菲特投入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不到2000万美元,经营四十年后使其市值逾1000亿美元并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公司之一,所有这些都说明了为什么沃伦·巴菲特被认为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投资者。
其实,投资于一家二十年后不得不关门歇业的纺织厂,这并非一个大的投资失误。这是一家旧经济模式公司(查尔斯·芒格后来称这是一次“雪茄烟蒂式”的投资,意思是买得很便宜,但是其本身没剩下几口烟了)。巴菲特很清楚自己拥有什么,他是按折扣价收购的。他收购了该公司的大部分股份,所以他的错误并非收购量不足,而是在于选错了行业。所以如果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是巴菲特最大的投资失误的话,那么所有的投资者在犯了最大的错误后都拿他的错误来命名其投资组合计划或个人控股公司,不是也很有趣吗?
“收购伯克希尔·哈撒韦纺织厂是个错误”之说,如果说是巴菲特自谦的话,那么,真正让巴菲特铭心刻骨的失误当属投资全美航空公司的操作。关于这次投资,他说:“没有人强迫我投资,同时也没有人误导我,完全要归咎于我个人草率的分析,这项挫败因于我们过于自大的心态,不论如何,这是一项重大的错误。”
1989年,巴菲特花费了3.58亿美元买入了这家公司的股票,因为这家公司长久以来的赢利状况很吸引人。可是,让他失望的是,航空业很没谱。这家公司自从巴菲特进入后的五年内亏损达24亿美元,而直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航空业复苏,巴菲特也未能及时将股票脱手。也就是说从1989年到1994年,巴菲特投资的3.58亿美元几乎全军覆没。即使到了1997年,巴菲特对这次失误还耿耿于怀,他说:“我对美国航空公司的分析既是肤浅的也是错误的。”
他始终如同他的祖先一样,对那场败诉案铭记在心。
3.成功源自不断地反思
巴菲特性格里有一种表现为非常固执的执著和坚定。他对自己犯过的错误铭心刻骨。似乎他的潜意识里有一种声音时常提醒他:沃伦,记住,不要重蹈覆辙!承认错误并从错误中学习,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巴菲特在记住错误并且坚决不犯第二次相同错误方面确实表现非凡。
在每一次投资失误后,巴菲特都会做出深刻的检讨,不只是为了向股东有所交代,更是为了下一次的成功。投资全美航空公司股票失败后,他在1995年给股东的信中这样反思自己:
“在做这项投资之前,我竟然没有把注意力摆在一直为航空深深所苦、居高不下的成本问题之上,在早年,高成本还不致构成重大的威胁,因为当时航空业受到法令的管制,航空业者可以将成本反映在票价之上转嫁给消费者。
在法令松绑的初期,产业界并未立即反应此状况,主要是由于低成本的业者规模尚小,所以大部分高成本的主要业者仍然勉力维持现行的票价结构,不过随着时间慢慢地发酵,在长久以来隐而未见的问题逐渐浮现的同时,旧有业者完全无竞争力的高成本结构却早已积重难返。
随着低成本营运业者座位容量的大幅扩增,超低的票价迫使那些高成本的老牌航空公司不得不跟进,然而额外资金的注入(也包含我们在全美航空的那笔投资),延迟这些老牌航空公司发现这项问题的时机,然而终究到最后,基本的经济法则还是战胜一切,在一个没有管制的商品制式化产业,一家公司不是降低成本增加竞争力,就是被迫倒闭关门,这道理对于身为公司负责人的我,可说是再清楚也不过了,但是我竟然疏忽了。”
投资全美航空公司的失误,让巴菲特开始专注于自己熟悉的行业。历数他的投资史我们可以发现,他从不买各种高科技股。一是因为可能他不了解这个新兴的行业,二是因为他认为太热门因而股价高,不符合他的价值投资标准。无论是哪一种可能,他都错失了投资微软的机会。
在1997年,他又对自己的投资策略进行忏悔:
“关于失误的有趣的一点是,在投资上,至少对我和我的合伙人而言,最大的失误不是做了什么,而是没有做什么。对于我们所知甚多的生意,当机会来到时,我们却犹豫了,而不是去做些什么。我们错过了赚取数以十亿元计的大钱的好机会。不谈那些我们不懂的生意,只专注于那些我们懂的。我们确实错过了从微软身上赚大钱的机会,但那并没有什么特殊意义,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不懂微软的生意。
但是对于在医疗保健股票上理应赚得的几十亿,我们却错过了。当克林顿政府推出医疗保健计划时,医疗保健公司获益匪浅。我们应当在那上面赚得盘满钵满的,因为我懂那里面的因果。80年代中期,我们应当在房利美公司(Fannie Mae)上获利颇丰,因为我们也算得清个中的究竟。这些都是数以十亿计的超级错误,却不会被GAAP(一般公认会计原则)抓个现形。
你们所看到的错误,比如我买下了几年前我买的全美航空公司(US Air)。当我手里有很多现金的时候,我就很容易犯错误。查尔斯让我去酒吧转转,不要总滞留在办公室里。但是我一有闲钱,又总在办公室里,我想我是够愚昧的,这种事时有发生。
总之,我买了全美航空公司的股票,虽然没人逼着我买。现在我有一个800的电话号码,每次我打算买航空公司的股票后,我就打这个电话。我跟他们讲我很蠢,老犯错,他们总是劝我别买,不断地和我聊,让我别挂电话,不要仓促地做任何决定。最后,我就会放弃要购买的冲动。
于是我买了全美航空公司的股票。看上去我们的投资要打水漂了,而且我们的投资也确实几乎全打了水漂,(那笔糟糕的投资)理应全军覆没的。我因为价钱非常诱人而买了那些股票,但是那绝不是个诱人的行业。我对所罗门的股票犯了同样的错误,股票本身价廉诱人没错,但那应该是杜绝涉足的行业。
你可以说那是一种犯错的模式。你中意具体交易的条件,但不感冒交易公司所处的行业。我以前犯过这样的错误,很可能将来我还会犯这样的错误。但更大的错误还是我一开始所讲的因犹豫和迟疑所致。当我只有1万块钱的时候,我投资了2000在汽修厂,而且肉包子打狗,那笔机会成本高达60个亿,是个大错。
我和我的合伙人是四十年的哥们了,从没有任何的争吵。我们有很多事情上会有不同的见解,但从没有过争吵,我们也从不回顾过去。我们总是对未来充满希冀,都认为牵绊于‘如果我们那样做了……’的假设是不可理喻的,那样做不可能改变既成的事实。
你只能活在现在时。你也许可以从你过去的错误中汲取教训,但最关键的还是坚持做你懂的生意。如果是一个本质上的错误,比如涉足自己能力范围之外的东西,因为其他人建议的影响等等,所以在一无所知的领域做了一些交易,那倒是你应该好好学习的。你应该坚守在凭自身能力看得透的领域。
当你做出决策时,你应该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扪心自问:‘我以一股55元的价格买入100股通用汽车的股票是因为……’你对自己所有的购买行为负责,必须时刻充满理性。如果理由不充分,你的决定只能是不买。如果仅仅是有人在鸡尾酒会上提起过,那么这个理由远未充分。也不可能是因为一些成交量或技术指标看上去不错,或赢利等等。必须确实是你想拥有那一部分生意的原因,这一直是我们尽量坚持做到的……”
失败是成功之母,巴菲特性格中体现出的坚韧不拔,引导他从错误中学习,体会到错误的出现即是指示反向正确的镜子,改错误即走向成功。他做到了。
4.不可避免的错误
让我们来看巴菲特在投资美国鞋业公司的惨痛失败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吧!
事实上,巴菲特可能已经知道了自己错在哪里,他在给股东的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在技巧、能力与投资等方面,德克斯特鞋业公司管理层与其他公司相比毫不逊色。但是,德克斯特鞋业公司大部分鞋子是美国本土进行生产,美国本土厂商与境外厂商的竞争变得非常困难。1999年,在美国13亿双的鞋子消费量中,其中约93%是进口产品,国外非常廉价的劳动力是决定性的因素。1993年买入德克斯特时我认为其完全有能力继续应付这一问题,但后来的事实证明我的判断是错误的。很明显我在1993年买入‘德克斯特’时犯了错误。”
的确!这种事后诸葛似的剖析让人恍然大悟,它告诉了我们这样一个经验:环境变化是一切公司兴衰的根本原因,世界上没有任何公司,即使他的公司领导人是神也不能违背环境的意志和对抗环境的变化。
巴菲特投资的德克斯特鞋业公司的失败就是跟环境卯上了。要知道,当全球化导致的全球统一市场和全球竞争的展开,美国的鞋业公司面临的竞争环境自然而然地就发生了重大改变,最简单的就是,它的成本优势完全丧失。一件商品一旦丧失了成本优势,对于市场而言,已经毫无意义。
但是,巴菲特虽然将自己的失败剖析得很深刻,仍旧在世界百科全书公司的收购上犯了同样的错误。在其给股东的信中,他这样暗淡地写道:“伯克希尔公司最严重的问题是世界百科全书公司,目前处于一个面临来自CD-ROM光盘与在线内容提供(On-line Offerings)竞争日益激烈的产业。事实上我们仍然能够保持获利,大概没有其他印刷百科全书出版商敢这样说。但是,销售收入和利润却直线下滑。1995年底,世界百科全书决定大幅改变产品销售渠道,全力加强电子产品销售,并大幅降低总部管理成本,当然这些措施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不过我们相信这将会明显改善我们的生存能力。”
试想,当互联网和电子光盘出版蔚然成风时,作为纸制的世界百科全书公司一定会受到新的信息技术的巨大影响,其后来的利润直线下滑是在所难免的。
虽然有这么多错误发生,巴菲特在承认的同时,又说自己未来还会犯更多错误,这一点“你可以打赌”。
是的,即使没有人跟他打赌,他的失误在之前和将来也时刻发生。
1998年,巴菲特以很久没有出过的大手笔购买了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的股票,当时,他一举买下300万股,价值大约4亿美元。可是,就在他决定购买这只股票时,股票开始上涨。巴菲特脑子一热,又把这只股票卖掉了。如你所知,卖掉后不久,这只股票并没有如巴菲特想的那样下跌,这笔投资至少让巴菲特少赚了14亿美元。
如果说联邦国民抵押协会的股票只是让他懊悔,那么,得克萨斯的KXAS电视台就让他有点气愤了。当年,有人建议他以3500万美元购买得克萨斯的KXAS电视台,但他并不看好电视台,后来这家电视台利润一日千里。巴菲特气愤地说,如果当年购买了该电视台,现在它的资产总值可达8亿美元,而且这么多年的利润则达10亿美元。他气愤的其实是自己:“当时我的大脑不知道干什么去了,或许是去度假了,根本就没想到通知自己……假如我的智商再低一点,你可能每天必须叫醒我两次。”
这段话不由地让我们想到了那间杂货店,每天很早的时候,杂货店的主人就得起来,为一天的口粮开始忙碌。我们虽然不知道这间杂货店在当年创造的利润是多少,但有一点却是毋庸置疑的,从巴菲特那句评价就可以看出,这间杂货店不过是巴菲特家族创业史的一个雏形,甚至可以说,只是为日后的巴菲特在商业上的独尊勾勒了一个影子而已。
由此,我们不由地想到了巴菲特对沃尔玛——这家同样是卖杂货,但卖得全世界闻名的公司愤恨不已。他的愤恨大概有两个因素。第一,他家曾经也有过一个“勉强”养活了全家人的杂货店;第二,他自己的失误。
1999年,巴菲特购买了沃尔玛的股份,当股价涨到每股24美元时,巴菲特认为价格已经太高了,停止了继续购买。他低估了沃尔玛。所以,让他后悔的事情出现了,此后一年内沃尔玛的股价继续强劲上涨,一度升到每股70美元,可巴菲特仍旧不购买。
2002年,沃尔玛向他伸出橄榄枝,巴菲特不理,只是提供给了沃尔玛一笔1.25亿美元的贷款,之后,巴菲特拜访过沃尔玛。沃尔玛为了回报巴菲特,购买了巴菲特旗下的通用再保险公司的保险。2005年,巴菲特终于忍不住了,购进沃尔玛的200万股票,每股花费大约47美元。可到了2007年,沃尔玛的股价刚超过48美元,巴菲特气愤不已,因为在他的投资上仅获得2%的回报。而同期的18个月,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21%。倘若巴菲特把购买沃尔玛的9.42亿美元投资到标普500指数公司,他能赚到近2亿美元,而不是可怜的2000万美元。
他在股东会议上说,自己几年前没有多买些像沃尔玛这样的质优股是一大失误。但同时,他又说,后来买了沃尔玛的股票,更是大失误。
不过,巴菲特并非是一个悲观的人,总是沉在自己的失误中让自己痛苦。他曾谦卑地说:“许多人对社会的贡献和我们一样多,甚至更多……(但自己)却获得了与贡献不成比例的巨大财富。”同样,对自己那不可原谅的失误,他也用幽默的方式来给自己做了解说,他引用乡村歌手鲍比·博尔一首歌的歌词形容自己那些错误的投资:“我从来不和丑女人上床,但有几个早上醒来时身边就躺了一个。”
巴菲特家族的那间杂货铺的主人们恐怕永远都不会有巴菲特这样重大的失误,因为他们的成功本来就很小。
智慧锦言
这个杂货铺在1915年搬到了奥马哈市邓迪区,巴菲特的叔叔和他的爷爷共同经营这家杂货店。在艰难中,人往往会失去高贵的品质,巴菲特家族成员同样不能避免这种人性的变化。在经营杂货铺过程中,巴菲特口中“信誉扫地的巴菲特父子”诞生了。
刻薄的爷爷
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二十年,而要毁掉它,五分钟就够了。如果明白了这一点,你做起事来就会不一样了。
——沃伦·巴菲特
1.资本家的卑劣本性
巴菲特的爷爷叫欧内斯特·巴菲特,他是一个对待员工以及任何人都非常刻薄的人,并且政治观点偏激,他的员工每天要工作十二个小时,并且只能得到2美元的报酬。而且,这2美元中还要扣除2美分的保险。
有员工回忆当时的工作环境也相当地痛苦,“我们经常在那些货车上干活。工作效率很低。人们往往打电话来要求订货,我相信我们不是把每个订单输入电脑,而是使用一支铅笔和一本订单本把它们记下来。但是,当你开始在货车周围拼命干活、卸下全部货物时,我们才达到了与别的铺子成本相同的水平。”
由上可知,这间杂货铺在欧内斯特·巴菲特的手里已经具备了小资本企业的一些特性,而欧内斯特·巴菲特本人也具备了资本家的卑劣特性,那就是把自己扮演成了一个刻薄、与人有着严重交往隔阂的人。
这当然使得他的信誉扫地,虽然人们有时候不得不去他的杂货店买东西,但对于他这个人,已经不看好了。
巴菲特说过这样一句话:“要赢得好的声誉需要二十年,而要毁掉它,五分钟就够了。”
2.集无数美德于一身的巴菲特
巴菲特非常善于做人,在人们的印象中,他羞涩、自谦的态度相当诚恳,他待人接物坦率、正直。通常他的这种行为举止被人们描述为和蔼可亲、淳朴的、朴素的。
曾和巴菲特一起工作过的人,对他的评价是,他永远都是一个乐观向上、乐于助人的人,从来没有暴躁、发脾气的时候。
他在工作中虽然非常勤奋,“他可以同时思考三件事情,伯克希尔公司的事情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心头”。但是他绝对不会把自己的这种勤奋强加给别人。一位员工说,对于巴菲特来讲,工作是一种乐趣,而这种乐趣就是通过如饥似渴的阅读来研究这个商业世界。
所以,外界的一切物质都不能对他产生诱惑,比如,巴菲特始终将自己的生活放在“极普通”这三个字上。他待人相当亲切,他几乎没有晚会、没有雪茄,除了他非常喜欢的樱桃可乐外,不喝其他的饮料。他很少喝酒,更不像他爷爷那样大口大口地吸烟。
任何人都知道,巴菲特经常喝可乐,但他偶尔还会吃一块喜斯糖果公司生产的糖。他的妻子曾经开玩笑似的说:“每一个认识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的血管里流淌的不是血,而是可乐;他甚至在吃早餐时也喝可乐。”
大概是可乐的缘故,巴菲特的腹部稍稍有点隆起,有时候,他会因为一些事情而头痛,可他从来不会发火。在20世纪90年代早期所罗门债券交易危机的高峰期,有一次,巴菲特打电话给他的朋友,强生公司的前总裁詹姆士·伯克,他对这个人说,自己睡不着,希望伯克能帮他一下。两人在电话里聊了许久,但是,巴菲特还是没有睡着。最后,伯克说自己在强生公司陷入危机时,一天要跑3英里到5英里的路程才能入睡。巴菲特犹豫了一下,在电话里问道:“还有其他的建议吗?”
如果不是出于应酬,巴菲特从来不去高档饭店吃饭,他经常去的地方是位于奥马哈市只供应牛排和土豆的格拉特牛排餐厅。如果你有幸见到巴菲特吃饭,你就会有所有跟他在一起吃饭的人一样的感觉:“他点了一杯樱桃可乐作为开胃酒,又点了一些牛排,几个厚厚的多汁汉堡,根本没有考虑当时谈之色变的胆固醇恐惧症。在格拉特牛排餐厅,这个在奥马哈市他最喜欢的饭店,在往T型牛排上厚厚地撒了一层盐后,巴菲特说:‘你知道我们的寿命长短取决于父母这件事?我认真观察过我母亲的锻炼和饮食情况。她在跑步机上已经走了4万英里。’说完他吃吃地笑了起来,把手伸向土豆煎饼和意大利式细面条。”
巴菲特喜欢高尔夫,是奥古斯塔精英高尔夫俱乐部的一员,无论如何忙碌,他始终在一个周期去打一次高尔夫。
这个在商业上是个天才的人,在高尔夫球水平上也非同一般。他打球的风格是不打最后两洞,从而省掉了比赛中最后一击失败后附加一击的最后两次机会。
有一次,一个与巴菲特并不熟的人问巴菲特他是怎样达到108分的成绩时,巴菲特笑着回答他:“我三杆就把球打到果岭内,然后轻轻击球,就把球打入18号洞。”
他同时也回答过另一个人这样的问题,他的回答是:“(想要赢得好成绩)只需要把球置于球座上,然后一杆把球打入水中。”
巴菲特喜欢读书,所以家里的藏书很多,包括满满一书架伯特兰·拉塞尔的书,从他的作品中,巴菲特能背诵大段的文章。下面是拉塞尔在1956年为《伯特兰·拉塞尔自传》所写的序言,也是巴菲特最喜欢的一篇文章,他几乎能完整地背诵下来:
“三种激情,纯朴却又势不可挡,已经主宰了我的生命:渴望爱情,探求知识,对于人类的困难怀着承受不了的怜悯。这些激情,犹如狂风,吹得我忽东忽西,来去不定,越过痛楚的深渊大海,濒于绝望的边缘。
“我追求爱情,首先是因为它能带来狂喜——莫大的狂喜,为了得到一时的这种喜悦,我往往会牺牲生活中其他的一切。我追求爱情,其次是因为它消除寂寞——那种可怕的寂寞,陷入其中,令人战栗的意识便在世界的边缘之上洞见冷漠无底、死气沉沉的深渊。我追求爱情,最终是因为在爱情的结合之下,在神秘的缩影中,我看见了圣贤和诗人想象的天堂的预示性的景象。这就是我过去的追求所在,虽然这也许看来过于美好,超过了人生,这就是我所——终于——发现的。
“怀着同样的激情,我追求知识。我希望理解芸芸众生的心灵;我希望知道星星为什么闪耀;我也力求领悟毕达哥拉斯的力量,即流变之上数支配一切。这方面小有所成,不过不算太大,我已经有所建树。
“爱情和知识,在可能的情况下,引人向上,通向天堂。但是,怜悯总是把我带回尘世。痛苦的哭泣声在我的内心会回荡不已。饥饿的儿童,遭受压迫者折磨的牺牲品,成为子女负担的孤老,充满孤独、贫困、痛苦的天下,构成了对人生应有面貌的嘲讽,我渴望消除邪恶,可是我无能为力,我也在承受痛苦。
“这就是我的生活。我发现值得生活下去。倘若有幸,我愿意再活一世。”
这大概就是巴菲特对于人的品质的一个写照,他的祖先却做不到这一点,迄今为止,如果不是巴菲特在后来经常提到那家杂货店,甚至奥马哈邓迪区的人都不知道还有这么一个杂货店。它的存在只不过是给口渴的过路客一瓶水或者是一个西瓜而已。
而巴菲特的存在,无论是他的嗜好读书还是喜欢高尔夫,或者是他对饮食的低要求,都使得他被世人瞩目。
智慧锦言
刻薄的爷爷用刻薄的手段大概没有赢得当时任何一个人的好感,这大概也是巴菲特在后来一提到那个杂货铺就非常生气的原因。在他看来,对待别人的态度其实正是自己内心的最真切反应。倘若你不是真切地对待他人,你的生活肯定不能如巴菲特那样有滋有味。即使生活在财富中,也得不到任何人的传诵,别说是大事件,即使是一些小事都不会被人们刻意记得。
第三章 报社大楼上的母亲
善于心算的母亲
我是个现实主义者,我喜欢目前自己所从事的一切,并对此始终深信不疑。作为一个彻底的实用现实主义者,我只对现实感兴趣,从不抱任何幻想,尤其是对自己。
——沃伦·巴菲特
1.出色的母亲
确切地说,巴菲特的母亲利拉·斯塔尔是一名报人,年轻时,她曾在自家的印刷厂当过排字工,后来又在自己家的报社当记者。1905年,她和她的父亲住在报社大楼的最顶层,每天晚上,人们都能看到她的房间亮着灯,可以说,巴菲特的母亲是一位相当敬业并能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的一个人。
不过,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当过排字工和记者的女子非常善于心算,她是个对数字相当敏感的人。巴菲特小时候对数字的敏感就是受到了母亲的影响。
任何一个孩子都会或多或少地受到母亲的影响,巴菲特自然也不例外。小时候他具备的审计员的本能或许就是母亲遗传给他的。
2.与众不同的天赋
巴菲特对数字的敏感是他后来成功的关键因素,从他记事起,就显现出了这种与众不同。我们可以想象一下,他在16岁那年就和一位比他大一岁的同学唐·丹利(Don Danly)共同出资350美元购买了一辆1928年产的劳斯莱斯轿车,并对外出租,租金为一天35美元。
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在16岁的时候就已经赚到了很多钱,另一方面,他用一种很巧妙的方式在进行投资。
现在,回想起1947年从巴尔的摩购买轿车的情形,现已退休的蒙桑托公司技术董事、家住佛罗里达州彭萨科拉市的唐·丹利仍旧记忆犹新:“那辆车是在巴尔的摩南郊一个废品旧货站发现的。车是作为废铜烂铁出售的,作为交通工具已没有什么价值。它被叫做‘女士购物车’,前面有一个供司机使用的单人折叠座椅,后面有一个双人座椅。”
那是一个美好年代,对于巴菲特而言更是如此,唐·丹利回忆说:“我和沃伦、诺玛驾驶我父亲那辆1938年产的别克轿车前往巴尔的摩。返回华盛顿的路程很有意思,因为这辆劳斯莱斯车的燃油系统有故障,我们必须每隔六七英里路程就得加一次油,而我们回家的路途是40英里,因此这是一个相当烦人的路程。除此之外,这辆车运行正常,只不过车速不快罢了。我驾驶这辆劳斯莱斯车,沃伦坐在‘女士’座位上,当时正同我谈恋爱的同班同学诺玛则驾驶着别克轿车尾随其后。”
有时候,巴菲特还会利用父亲的身份来为自己保驾护航,唐·丹利就遇到过这样的情况:“我们开着这辆车回来,但是没有汽车牌照。我们到达华盛顿时,由于没有汽车牌照而被警察拦住。沃伦拿出一个官衔证并说他的父亲是国会议员,于是警察就给我们放行了。”
唐·丹利对巴菲特是相当敬佩的,他说:“他善于心算。有时,他叫我报出20个两位数的数字让他心算。”丹利则用笔在纸上累加那些数字,他惊叹道:“他的心算准确无误。”
那么,他的心算本事是从哪里来的呢?唐·丹利依旧有着自己的看法:“我们把这辆车放在沃伦的车库。我愿意打理它,我是技术能手而他是财务行家。有些人说我们共同打理它,其实,沃伦不善于拧螺丝帽,也不会做任何技术性工作。他只是站在一边,读商业方面的书给我听。中学毕业前,他就阅读了100本商业方面的书。也许,他的心算本领一方面是他母亲给的,另一方面则是他自己的努力。”
唐·丹利对巴菲特不只是欣赏,更多的是崇拜。他后来每当谈到巴菲特时,总是用各种角度来证明巴菲特的伟大。1997年9月13日,在美国在线的“伯克希尔公司信息公告栏”上,唐·丹利说:“我承认我有一个毛病:每天数次上网查看伯克希尔的股票价格。要是不点击那个表示股票正在上升的弯箭头,我就不想登录美国在线网站。在某种程度上,我渴望重温巴菲特合伙公司的‘美好时光’。那个时候,我每年都会收到一份描述我所持股票价值的报告。我持有伯克希尔股票已经三十多年的时间,从未抛售过,因此,它目前的价格对我来说没有什么意义。我说过,我将坚持每天至少查看一次它的价格。”
3.解读母亲的事迹
让我们再来浏览一下这位伟大的母亲的事迹吧,利拉·斯塔尔出生在内布拉斯加一个荒凉而又偏僻的小镇——西点。父亲约翰·安蒙·斯塔尔拥有一家周报——《卡明县民主报》。
由于当时的报纸行业并不是我们今天所想的那样利润很高,所以,利拉家的家境并不好。利拉有一个长期卧床的母亲,她还有一个哥哥和两个妹妹,因为母亲的身体一直处在亚健康状态,所以,利拉和哥哥在青少年时期就担当了照顾两个妹妹的责任。当然这是她的分内之事,除了要照顾家庭,利拉还要协助父亲工作。为此,利拉从小学五年级就开始学习使用印刷机,后来又掌握了活字印刷的技术。
一个小学五年级的孩子,在做完功课后,就跑到巨大的印刷机前,像一个熟练的工人一样紧紧抓住新闻印刷品的纸张,然后在合适的时候逐一拉出来。
16岁那年,为了筹集一笔学费,她开始寻找工作。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她遇到了巴菲特的父亲,当时正在《内布拉斯加日报》任职的霍华德·巴菲特。
那天,报社要他担任面试官,而前来面试的巴菲特的母亲利拉给她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天下真有一见钟情这样的事,霍华德·巴菲特一见到这个年轻漂亮的姑娘,立即就对她产生了好感,尤其是利拉幽默而辛辣的语言更让他心存情愫。
巴菲特在后来的文章中曾谈到父母之间的第一次对话。
“你是学什么专业的?”霍华德·巴菲特用一个面试官的口气问道。
利拉那时刚刚高中毕业,根本没有读大学,于是她思考了片刻回答道:“我的专业就是结婚。”
“这可是一门不切实际的课程。”霍华德·巴菲特也幽默地说道。
霍华德·巴菲特虽然这样说,但他最终还是聘用了未来的妻子。当利拉来到《内布拉斯加日报》工作以后,霍华德很快就表达了自己对利拉的爱慕之情。由于第一次见面时霍华德的睿智给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因此利拉很兴奋地接受了巴菲特的父亲。
霍华德并没有等到自己大学毕业,就向利拉求婚。当时还遇到了一点阻碍,那就是利拉的父亲约翰·斯塔尔希望女儿能读完大学。可爱情是等不及的。此时,两人的爱情火花已经火星四溅,任是谁都无法阻止他们走进婚姻殿堂。于是在1925年圣诞节,两人在西点举行了简单而又朴素的婚礼。
由于当时两个人都是贫穷的人,又因为当地并没有度蜜月的习惯,因此两人结婚后,就立刻坐上了去奥马哈的汽车。这可以看做是旅行结婚吧,后来,沃伦·巴菲特就出生在了奥马哈。
智慧锦言
巴菲特的母亲遗传给了自己孩子心算的本领,这无疑为巴菲特日后的投资生涯增添了飞翔的翅膀,更最重要的是她用自己的智慧教会孩子认识和适应这个世界,秉承着母亲圣洁的心灵,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带给孩子精神的升华。
《华盛顿邮报》,母亲的寄托
如果你能从根本上把问题所在弄清楚并思考它,你永远也不会把事情搞得一团糟!
——沃伦·巴菲特
1.情系《华盛顿邮报》
巴菲特后来把一部分精力放在了《华盛顿邮报》上,不能说跟她的母亲没有一点关系。
她的母亲在巴菲特心中永远都是一个乐观积极向上的人,正是受到了母亲及其家族的影响,巴菲特从小就爱上了报纸,并且做了一名出色的报童。
母亲的职业对巴菲特的影响在几十年后依然存在。那是1973年,巴菲特用1062万美元买了华盛顿邮报股票,几年前,也就是2006年底增值为12.88亿美元,持有三十三年,投资收益率高达127倍。可以说,这是巴菲特投资生涯收益率最高,同时也是持股期限最长的一只股票。
《华盛顿邮报》的历史很漫长也相当复杂。报纸的创始人斯蒂尔森·霍奇斯在1877年末的美国经济重建时期投资办了这家报纸,在那个时代,创办报纸发表言论的人大都是思想活跃、不肯安分守己的人。斯蒂尔森·霍奇斯就是这样的人。
《华盛顿邮报》第一期出版后,共有4版,每一版面包括7个栏目,采用优质印刷纸印刷。1933年,《华盛顿邮报》在美国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步入了现代大发展的时期。
不过,大发展也等于大挑战,《华盛顿邮报》慢慢地被许多新报纸抛在了后面。不久后,乔治·汉米尔顿代表梅耶在拍卖会上以82.5万美元的价格购买了这家报社,而梅耶授权汉米尔顿的最高报价为200万美元。
1933年6月1日《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发表了一篇标题为“《华盛顿邮报》卖出了82.5万美元”的文章。当时有文章对这件事进行了详细报道:“尽管有关购买人真实身份的谣言到处传扬,但是汉米尔顿实际上没有隐藏任何东西……在6月4日的《华盛顿星星报》上,刊登了梅耶在纽约公开否认自己是真正买主的报道。在十天之后法庭正式批准收购完成之后……6月13日《华盛顿邮报》的头版头条,发表了一篇以两行带边框的大字‘尤金·梅耶公开宣布自己是《华盛顿邮报》的新主人’。”
尤金·梅耶很是卖力,几乎把自己的所有时间、精力和资金都投入在《华盛顿邮报》的工作中。《华盛顿邮报》在最初曾经经历了一系列的损失。一位负责人说:“《华盛顿邮报》的亏损非常严重:在尤金·梅耶接管后半年内的亏损为32万美元;1934年的亏损为119万美元;1935年的亏损为128万美元;1936年的亏损为86万美元;在1937年的亏损为84万美元。尤金·梅耶后来曾经对他的一个朋友说:‘《华盛顿邮报》一年的损失就可以耗尽我的全部收入。’他还曾经对自己的另一个朋友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够承担起这样的损失。’但是,尤金·梅耶不但一直承担着亏损,而且还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对《华盛顿邮报》加以改进。”
正是尤金·梅耶孜孜不倦的追求、执著、对公司业务事必躬亲以及他为此而不断投入的资金,让《华盛顿邮报》死而复活。从1942年到1945年,《华盛顿邮报》累计赢利额达到了25万美元。在1946年,杜鲁门总统邀请尤金·梅耶担任世界银行的第一任总裁。
此时,菲利普·格雷厄姆加入了《华盛顿邮报》。1948年,尤金·梅耶正式宣布,把具有投票权的公司股份转交给已经成为自己女婿的菲利普·格雷厄姆和自己的女儿凯瑟林·格雷厄姆。他说,在全部具有投票权的5000股股票中,菲利普·格雷厄姆占有3500股,凯瑟林·格雷厄姆占有其余的1500股。
菲利普·格雷厄姆夫妇很快就成为《华盛顿邮报》公司两个精明强干的领导人。两人开始从财务和新闻两个方面着手打造公司,实际证明《华盛顿邮报》公司在两个方面都取得了成功。
到了1973年,《华盛顿邮报》公司对外发行的股份总额为1400万股,凯瑟林·格雷厄姆女士控制着A股的270万股。当到1973—1974年期间股票市场严重下跌的开端,《华盛顿邮报》公司的每股价格从最初的6.50美元的发行价格,并经过后来股票分拆的调整后下降至每股4美元。
在还没有出现这种情况时,巴菲特已经购买了价值为1060万美元的股票,占《华盛顿邮报》公司全部B股的12%,或者说全部股票总额的10%。等于说,巴菲特的投资总额也从1973年的1000万美元下降到1974年底的800万美元。
但是,巴菲特并没有停下来。他始终在断断续续地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从他第一次花很大的价钱买入《华盛顿邮报》的股票时,身为报纸负责人的凯瑟林·格雷厄姆女士就一直注意着巴菲特,她几乎是对这个人保持着敌意的:“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他是谁,这个人到底怎么样,他是否是一个威胁?”
凯瑟林·格雷厄姆总是坐卧不安,她不知道这个人到底想干什么。可是两年后,两人见面了,凯瑟林看着眼前这个慈眉善目的人,希望他能手下留情,不要再买《华盛顿邮报》的股票。巴菲特很爽快地答应了,但作为交换条件,他希望能到《华盛顿邮报》董事会里坐一把椅子,凯瑟林也只好答应他。
巴菲特加入《华盛顿邮报》后,凯瑟林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不久后,报纸上市,利润大增,每年平均增长30%。十年后,巴菲特当年投入的1000万美元升值为2亿美元。
许多年后,格雷厄姆女士在个人著作《我的历史》中这样写道:“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在1973年收购了公司10%的B股,巴菲特后来告诉我,他根本没有想到我们竟然会上市,但是他仍然为我们的最终上市而感到高兴。事实上,我自己也为此而感到高兴,尽管我不喜欢公开上市之后那些复杂而烦琐的工作。但是,巴菲特的到来,可以说是公开上市所带来的唯一可取之处。我们把公开上市的日期定在6月15日。在美国证券交易所开盘的那一天,我以每股24.75美元的价格购买了第一股,之后公司股票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公开交易。”
事实上,略懂市场经验的人就该明白一个道理,一家经营良好的报业公司的出售价格大约为公司年销售额的2.5倍。从这个理论来讲,《华盛顿邮报》公司的内在价值则是巴菲特出价的4倍。巴菲特为什么要出如此之高的价格购买《华盛顿邮报》,用他自己的话来讲,就是“人们当时对于这个行业还没有什么热情”。
恐怕事情没有这么简单,巴菲特绝不会因为这样一条理由就出高价购买《华盛顿邮报》,而且在它股票下跌的时候,始终对他抱有信心。凯瑟林曾这样评价巴菲特:“在金融界,他是我所知道的最聪明的人,我不知道谁是第二。”
2.透过现象看本质
巴菲特的投资生涯很少出现失误,那么,他为什么要购买《华盛顿邮报》呢?
首先,他对《华盛顿邮报》非常熟悉。巴菲特13岁就是报童,他每天下午按照5条线路,递送500份报纸(这其中就有《华盛顿邮报》)。四年多他就攒了5000多美元,巴菲特说这是他的第一笔财富。
其次,他对报纸行业有着相当的了解。1969年时,巴菲特购买了《奥马哈太阳报》。在1973年购买《华盛顿邮报》股票之前,他已经有四年经营报纸的经验,他总结说:“报纸是一个奇妙的行业。它是那种趋向一种自然的有限垄断的少数行业之一。”
最后,《华盛顿邮报》的巨大影响力让巴菲特很相信它的前途。1971年,华盛顿邮报得到了一份美国国防部的“五角大楼报告”,暴露了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的欺骗行径。如果发表这份机密文件,根据《间谍法案》,邮报有可能遭到起诉,甚至被关闭。总裁凯瑟林·格雷厄姆坚决要报道这件事。我们不得而知她当时是不是在赌博,但从这件事上就可以看到一个报人的道德素质,巴菲特相信这样一个报人,一定会把报纸带进一个光明之地。
她后来赢了。《华盛顿邮报》的立场得到最高法院的肯定,从此声名大噪。接着就是1972年6月,5名男子因私自闯入水门饭店民主党全国总部而被捕。邮报记者在进行深入调查后,发现了共和党政府试图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破坏民主党的竞选活动。执政的尼克松政府为了掩饰丑行,不断向邮报施压,警告凯瑟林不要“出风头”,可是,凯瑟林·格雷厄姆再次验证了自己是一个合格的报人。对于政府的警告,她说:“我们已游到河水最深的地方,再没退路了。”最终,一直孤军奋战的邮报终于唤醒了媒体和公众的支持,强大的舆论迫使尼克松总统下台。因为这件事,《华盛顿邮报》获得普利策奖,确立了自己的大报地位,成为美国最大最有影响力的报纸之一。巴菲特当然会对这样的报纸感兴趣。
最后,也是巴菲特购买股票的一个信条:总是看好那些被严重低估的股价。
巴菲特称自己以便宜得可笑的价格买入:“1973年中期,我们以不到企业每股商业价值四分之一的价格,买入了我们现在所持有的《华盛顿邮报》股票。其实计算股价与价值比并不需要非同寻常的洞察力。……我们的优势更大程度上在于我们的态度:我们已经从本杰明·格雷厄姆(巴菲特在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的老师)那里学到,投资成功的关键是在一家好公司的市场价格相对于其内在商业价值大打折扣时买入其股票。”
巴菲特对报纸是相当有兴趣的,因为他的母亲就是一名报人,他曾说过,报纸就是他的兴趣,不然,他不会做报童做了那么多年,他还说,如果他没有选择商业的话,自己很有可能会成为一名记者。
有人说,他的母亲具有一名记者在编辑和制作方面所具有的一切天分,而这种天分又传递给了巴菲特,这个优秀报人的儿子不仅仅是继承了报人的潜质,还天生就具有敏锐的商业意识,敏锐的商业意识和一个记者所具有的独特眼光集于一身成就了巴菲特。
1993年10月27日,巴菲特在自己的母校哥伦比亚商学院发表的演讲中这样说道:“如果你问任何一个商业人士,他的财产价值是多少,他也许会告诉你是4亿美元或是类似的一个数字。即使是凌晨两点,你在太平洋的中心拍卖自己的这笔资产,你也不会缺少竞拍的客户,而且他们的出价也不会让你失望。而现在的情况则是,这笔资产正在被一些正直而有能力的企业家所经营着,他们又在其中占有着相当一部分资产份额。因此,这笔资产可以说是绝对安全的。即使是把自己的全部资产投入到其中,我也不会感到担心。”
可以说,上面所讲就是巴菲特在投资《华盛顿邮报》中总结出来的投资经验,他的母亲应该为有这样一个儿子感到骄傲,不仅仅是巨大的利润,还有对母亲的回敬。
智慧锦言
从巴菲特成功投资《华盛顿邮报》可以看出,巴菲特永远只选择自己最熟悉、最了解、竞争力最突出的优秀公司。即使是在《华盛顿邮报》垄断了华盛顿特区的市场之后,他仍然持有着这些股票。也就是在股价被严重低估时买入并长期持有。
母爱的延伸
我所想要的并非是金钱。我觉得赚钱并看着它慢慢增多是一件有意思的事。
——沃伦·巴菲特
1.母爱的力量
巴菲特小时候成长的环境其实并不好,19世纪20年代,奥马哈成为联邦太平洋铁路的东部终点,这座城市很快发展为铁路、公路交通枢纽,与此同时,外来人口大量涌入,也使这个城市不堪重负。根据美国人口调查局2005年统计,奥马哈人口有42.5万人,其中白人占78%以上、非裔美国人占13%、亚裔美国人占2%。人口一多,自然鱼龙混杂。小时候的巴菲特没有走上邪路,家庭教育所起到的作用当然很重要。
像许多小孩一样,巴菲特小时候的脑袋里当然也充满对外界的无限幻想和兴趣。在这个时候,他母亲对数字的敏感深深影响了他。每天上午,巴菲特和母亲利拉上完教堂以后,就和伙伴鲍勃、拉塞尔开始了他们一天中最感兴趣的活动——把楼下来往车辆的车牌号码记下来,然后找出这些号码的规律。当这种游戏玩得很腻后,他们就互相背出那些枯燥的车牌号,倘若谁赢了,就能得到对方的糖果和巧克力。巴菲特几乎每次都会赢得糖果和巧克力,他后来说,当他看到数字的时候,就会想到母亲,母亲对他的爱当然不止数字那么单薄,在所罗门危机时,伯克希尔公司人心惶惶,巴菲特却对他们说:“你们怕什么呢?我母亲已经把我的名字缝在我的内衣上,一切就都没有问题了。”
这句话可以看做是母爱在巴菲特身上的延伸。而从事业的角度来讲,巴菲特对母爱是另一种表达方法。
确切地说,巴菲特早在1969年就对母亲的职业——报业行业——进行了收购活动。当时巴菲特所领导的伯克希尔公司从斯坦·利普塞的手里收购了同在奥马哈临近的《太阳周报》。利普塞由此成为巴菲特的合作伙伴,同时,也由此而成为巴菲特多年来始终共同进退的好朋友。1977年,巴菲特又出资3300万美元从爱德华兹·巴特勒女士手中购买了《布法罗新闻报》。利普塞成为《布法罗新闻报》的发行人。后来,巴菲特又收购了《华盛顿邮报》。
有人看出,巴菲特对报纸有着特别的偏爱。其实,巴菲特小时候就曾与童年时代的伙伴编辑了一份名叫《马仔精选》的赛马内情通报。那时,他的梦想还只限于拥有一份重要的都市新闻报纸而已。可今天,巴菲特炫耀《布法罗新闻报》的成功就像一个骄傲的父亲夸耀子女的成功一样。他的确有理由自豪。
衡量新闻报纸成功的两个统计指标一是渗透率二是新闻度。渗透率是指在当地居民中购买某报纸的百分比。新闻度是指报纸版面用于新闻而非广告的比例。如果按渗透率来评价,《布法罗新闻报》是都市新闻报纸中的第一大报。1990年,《布法罗新闻报》的新闻度达到了52.30%,这使《布法罗新闻报》成为全美最“富于新闻”的报纸。
净收益从哪里来?当然是从与新闻度的关系而来。一份新闻度高的报纸会吸引类型更为广泛的读者,从而提高市场渗透率。而渗透率高又会使报纸成为一种更有价值的商业广告媒介。再就是《布法罗新闻报》始终坚持的低成本运作,使它能够承受把一半的版面用于新闻报道的非常规做法。这是其他报纸所不能做到的。
富者越富,或者也可以说,聪明的人会变得越来越富有。当投资天才沃伦·巴菲特投资早在1977年就已经深陷困境的《布法罗新闻报》时,很多人都在猜测:他确实很富有,所以才能玩得起这样的游戏。这位造就了福布斯400位富翁的奥马哈商人和投资家毕竟已经足够富有。那么,他的愚蠢念头到底怎么样呢?就在几个月之前,他的竞争对手《信使快报》偃旗息鼓了,于是,在纽约西部这样一个略显落寞但又不缺少财富的地方,巴菲特的《布法罗新闻报》便成了具有垄断性的日报和星期日周刊。
目前,《布法罗新闻报》的价值已经达到4亿美元。
2.重责任的角色
如果说,巴菲特在媒体公司中的角色仅限于商业领域的话,那你就错了。巴菲特跟他的母亲一样,都是非常负责任的报人。有一次,他就亲自参与了协助奥马哈儿童城财务丑闻的披露,并且发挥了关键性的作用。
事情还得从1917年说起,当时,爱尔兰天主教神甫爱德华·弗兰纳根出资90美元,租用了一所简陋的维多利亚式的房屋,在奥马哈城收养了5名无家可归的儿童。
由于奥马哈无家可归的儿童太多了,不久后,这个家庭的规模就迅速扩大。众所周知,一旦一个机构扩大和领导权力强化后,就会发展成举足轻重的金融机构。到了20世纪70年代,这个机构已经不仅仅是一家资助无家可归的儿童的机构了,同时也开始对通过基金筹集起来的资金进行大规模的证券组合经营。
1972年,巴菲特对当时的《华尔街日报》记者乔纳森·莱因说了一件事:“我听说政府已经公布了一项规定,要求慈善性质的基金会公开披露自己的资产总额。于是,我告诉自己的编辑弄一份儿童城的财务报表。 在我担任这家基金股东的时候,就曾经听说过很多针对儿童城的谣言,但是当我最终发现这家收养了将近700名孤儿、常常听到他们到处哭穷的机构,竟然已经积累了超过2亿美元财富的时候,不禁让我大惊失色。”
《布法罗新闻报》的发行人斯坦·利普塞当然会支持巴菲特,开始的时候,他和巴菲特还有《太阳报》的编辑保罗·威廉姆斯经常在巴菲特的办公室,一起讨论如何为《太阳报》的企业研究版寻找新闻线索。作为一份周刊,《太阳报》很难像其他日报和电子媒体那样随时报道各种突发性的新闻事件,于是,《太阳报》的负责人不得不为自己的企业版提出具有特色的思路。
当巴菲特将儿童城的事情说给斯坦·利普塞听后,斯坦·利普塞觉得这绝对是一个爆料。保罗·威廉姆斯也非常认可这个提议,就派人进行了深入的采访和研究。
保罗还亲自带领了一个工作组,并组织这一项目的研究工作。保罗·威廉姆斯和斯坦·利普塞一同制订了计划,确定采访日程安排,并对收集到的信息和资料加以分析和整理。
斯坦·利普塞后来回忆说:“我们曾经想到过一个非常好的主题,但最终所发表的文章并非如此。沃伦在这里面发挥了非常关键的作用,因为是他让我们了解到,议会刚刚通过的国家国税管理局的990报表规则,要求慈善性质的基金会公开披露自己的资产总额。我们从华盛顿获得儿童城990报表的时候,通过这份长达100页的报告了解到儿童城居然拥有着2.19亿美元价值的资产。在我为这篇报道进行构思的时候,多次认真地阅读了所有的材料,保罗·威廉姆斯最终完成了这篇报道。在我们的调查接近尾声,并且已经确认没有任何遗漏的时候,我们通过电话、打印机把四位记者的全部资料汇集到保罗·威廉姆斯的创作办公室。……没有沃伦,也就没有这篇报道,当然也就没有后来的普利策奖。这篇报道完全是来自于他的启发,是他让我们知道了990报表,也是他帮助我们了解到儿童城所拥有的价值高达2.19亿美元的巨额资产。”
巴菲特后来说,作为一个投资人,并不是把钱扔进里面不管了,有时候还得做点技术性的事情。这恐怕和他“永远要做最简单”的理论相违背,不过有人认为,巴菲特投资报纸,完全是出于自己的兴趣和对母亲职业的回敬。巴菲特曾经告诉《华尔街日报》的莱因,他之所以认为新闻报纸业比其他行业更让他着迷的原因在于:“新闻报纸业要远远比为有轨电车安装耦合器这样的行业有趣得多。尽管我没有亲身参与这些报刊的编辑工作,但是我为能够成为这个有助于强化社会意识的机构中的一员而感到高兴。”
大概正是为了验证自己的话,巴菲特投资《太阳报》并在1981年开始发行自己的《太阳报》,两年后,他的投资事业太多,只好抽身出来。
《太阳报》的发行量到底有多好,恐怕并非是巴菲特说了算。《太阳报》的报童阿兰·马克斯威尔这样说道:“我在这家报社从事送报工作大约有五年的时间,对于以每份价格只有15美分的报纸来说,我的收入已经很可观了。我记得,每出售一份报纸我可以得到5美分的报酬。……我真的希望当时能把自己挣到的这笔钱全部投资到伯克希尔公司中。”
正是那篇报道,才使得儿童城被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电影明星阿诺德·施瓦辛格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的一天,这位电影明星来到了儿童城,由于在慈善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施瓦辛格获得了当年“弗兰纳教父”奖。他来的时候,1000多人聚集在儿童城的音乐厅,亲眼目睹了这位“终结者”接受学校的最高荣誉。
3.职业投资者的同情心
其实,巴菲特对儿童城丑闻的披露,并没有发表在他自己的报纸上,而是交给自己的一位朋友,《华盛顿周刊》的发行人查尔斯·皮特斯。巴菲特并没有控股这家报纸,在他把这篇稿件交给皮特斯的新闻采编人之后,开始他们并不打算接受,原因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来自投资者的文章很值得怀疑。后来,巴菲特把这篇报道交给奥马哈当地的一家新闻报纸,这家报社正是因为这篇报道而赢得了当年的普利策新闻奖。
事情还得从1969年10月说起,那年,巴菲特和他的两个朋友,来自德斯莫尼斯的约瑟夫·罗森菲尔德,和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的弗莱德·斯坦贝克来到了华盛顿。他们同意共同出资,为《华盛顿周刊》筹集到其余的5万美元。由此,开始了他们的报纸事业的腾飞。
《华盛顿周刊》是以文学内涵而著称的杂志,要知道,在凡事都向钱看的美国,这种类型的杂志总会因为财务问题而捉襟见肘。杰·洛克菲勒和沃伦·巴菲特为此专门赶到了纽约,向著名的杂志顾问詹姆斯·科巴克请教《华盛顿周刊》是否还有希望。
詹姆斯·科巴克回忆说:“但是,我和巴菲特在9月初进行的一次长达50分钟的电话交谈中,我明显地感觉到,他正处于两面受敌的状况。我对巴菲特为《华盛顿周刊》所作出的贡献表示了敬意,同时我也完全可以理解他对这份杂志摆脱财政困境而感受到的疑虑。因此,在我们的通话中,他多次试图提出不准备进一步参与的想法,对此,我并不感到怨恨。但是,如果说我不是发怒的话,那么我感到的是一种绝望,因为我知道,要让这份杂志生存下去,我就必须留住巴菲特。谈话在来来回回的拉锯战中进行。在巴菲特每一次决定退出投资的那一刻之前,我都会想方设法、耐心地把他拉回来。我们的谈话一次又一次地重复着这样的情节。对于像沃伦这样永远也不会糊涂的百万富翁,他在谈话中,总是不断地为自己找到新的借口,每一个借口都足以让我陷入极度的恐慌之中。我的大脑也在高速地运转着,一次次地堵住他的每一个出口。最终,他终于同意继续留下来。在那一刻,我体会到一种从来没有体会到的紧张和不安。最终,还是沃伦的同情心战胜了一个职业投资家所固有的冷酷无情。”
一位巴菲特的好朋友说,巴菲特的投资者很少从他这里要求什么回报,如果他们这样做的话,连他们自己都会感到自己别有用心。
可事实上呢,巴菲特在一些外行人眼中就仿佛是一个酒鬼,四处乱撞,可让人不解的是,他总能撞上好运。尤其是在报纸行业,大概是他母亲经常为儿子祈祷的缘故,他总能把一个看上去已经陷入绝境的报纸拉到天空中来。
据说,巴菲特的母亲是一位非常和善正直的妇女,在她的一生中,始终对儿子巴菲特关心和支持。儿子无论做什么事,她都没有提出过反对意见,无论是对还是错。大概她知道自己的儿子是聪明的,因为从小,她就把自己对数字的敏感传给了儿子。她对自己的儿子有信心。所以,她只是看着,就那么很安静地看着,儿子在货币上的数字直线上升。
智慧锦言
巴菲特之所以比较青睐新闻报纸业,是觉得新闻报纸业比较有趣,而且新闻报纸业能够有助于强化社会意识,对社会大众有所帮助,当然,其中母亲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
第四章 左手政界,右手商人
“我什么都没有留”
当适当的气质与适当的智力结构相结合时,你就会得到理性的行为。
——沃伦·巴菲特
1.睿智的“保守”父亲
巴菲特的父亲在那个时代可谓大名鼎鼎。他是美国国会铁杆的共和党议员,同时还是一名股票经纪人。巴菲特的母亲是一名记者,两人相识时,巴菲特的父亲正在巴菲特母亲所任职的报社做编辑。
两人在相识不久,就步入婚姻殿堂。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巴菲特的父亲是一个正直可信、思想保守的议员。而巴菲特的母亲在人们印象中则是一位举止大方、说话风趣、精力充沛的妇女。这位给巴菲特生命的妇女死于1996年8月30日,这一天恰好是巴菲特66岁的生日。
在1942—1948年、1950—1952年这两个时期,巴菲特的父亲始终反对罗斯福总统的“新政”、反对战争,在美国国会任职的这两个时期,他并不快乐,因为作为其他议员眼中的保守者,他始终得不到任何人的认可。
正是这种原因,使得这位议员先生将政治上敏锐的洞察力转移到商业上来,人们关注他的股票经纪人身份要远大于他的议员身份。可他始终忘记不了政治,在一次演讲中,他对聚集而来的商人们大谈特谈:“在一个自由的国度,货币单位依赖于黄金或白银作为它的稳固基础,独立于政客们的权力之外,纸币持有人可以自由选择兑换成一定量的黄金。只有国会被迫这样做时,我们的金融才能走向有序。把我们的货币兑换成黄金就会产生这种强迫力。”商人们不会听他的,国会自然也不会听他的这种理论。
这种理论只传给了他的儿子,巴菲特后来大量购进白银,在一段时间内,他的这种正确做法使得他的投资事业迅速飞升。
但是,巴菲特虽然在某种程度崇拜父亲,可他从小就深知自己的父亲思想保守。这种思想保守的人一向活在自己的世界里,看不到外面的变化,有时候可能是不想看到。在巴菲特眼里,父亲是一个非常善于空想的人,在父亲的周围也是一群严重的空想家。巴菲特后来跟别人说:“我从小就知道父亲的伟大,但更知道他的薄弱之处。所以,当我有了判断力后就告诉自己,应该远离这样的思想。”
这对于后来的巴菲特在认知方面的敏感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巴菲特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他是家中唯一的一个男孩。父亲自然对他的期待很大,但当这位议员发现儿子对自己的那套思想并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有时候还公然违背后,就丧失掉了培养巴菲特成为一名政治家的信心。
1963年,也就是他去世的前一年的8月5日,老巴菲特在遗嘱上签字。根据遗嘱,他把成立于1931年的巴菲特-福尔克公司的所有资产做了一个详尽的分配。他将总资产高达56万美元中的2/3投资到了巴菲特合伙公司上。剩余的资产他都留给了自己“深爱的人”,他的妻子,并任命她为遗嘱执行人,他的儿子为受托人。
老巴菲特对律师说:“我和妻子死后,我家的女性后裔,不论在世还是去世的,受托人要将信托财产按照人数平均分成若干份,使她们的子女不会为生活所困。”
不过,如我们所知道的,巴菲特本人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任何钱财,对于此事,老巴菲特这样说道:“我没有为我的儿子做任何更多的准备,不是因为我不爱他,而是因为凭借他自身的头衔他就有大量的资产。更深一步的原因,他曾建议我说,他不希望和别人得到一样多的财产,并要求我不要为他的将来做更多的安排和打算。”
巴菲特的父亲生前在当地银行总共有7000美元的支票账户,大约3万美元的财政部发售的长期国库券,生产于1961年的一辆价值1800美元的别克汽车,相当可观的股票有价证券,比如说,拥有钻石公司迪比尔斯联合矿业300股的保有股份,多姆石油公司的300股份,汉迪哈摩尔公司的200股份,柯韦尼石油公司的500股份以及灾难救援公司100股份——所有这一切都反映出他对通货膨胀的关注,这也符合他一生所遵循的保守、谨慎的态度。
1964年4月29日,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死于癌症,终年60岁。
这位股票经纪人恐怕永远也不会想到,他自认为非常聪明并且有能力让自己过得非常好的儿子在将来的岁月里,获得的财富会让他瞠目结舌。
等于说,国会议员巴菲特只不过是巨额财富的累积者,而他的儿子沃伦·巴菲特才是这一愿望的实现者。但是,如上所知,沃伦·巴菲特的财富没有一分是从他父亲那里继承来的。
巴菲特虽然没有从父亲那里继承到财产,但却从父亲那里继承到了政治基因。巴菲特家族一贯都是坚定的共和党支持者,但是,每个人又都具有非常独立的性格。后来,沃伦·巴菲特和妻子苏珊成为民主党支持者后,全家人非常震惊。大家都希望巴菲特给出一个解释,巴菲特说,在公民权问题上,民主党人的处理方法比共和党人的处理方法要好得多。可是,这仍旧不是理由,巴菲特的父亲虽然同意儿女们有选择政治立场的权利,可出现了这种情况还是让他非常恼火。
在一次家庭聚会上,巴菲特与父亲还有姐妹们开始了激烈的辩论。“他的姐妹同他一样都是高智商的人,”来自俄亥俄州阿克伦城的凯瑟林·格林说,“在他们用餐时,如果某个人表示要放弃某种政治观点,马上就会有人说‘坚持你的立场’。”
巴菲特当然没有放弃自己立场的意思,他再次重申:“我之所以成为民主党人主要是因为,我觉得他们在公民权问题上的观点很大程度上非常接近我20世纪60年代的想法。我不会参加政党路线的投票选举。但是,和共和党人比起来,可能我会投票给更多的民主党人。就是这样!”
2.投资家的政治观
但是,许多年后,巴菲特抽了自己一嘴巴。那就是他支持共和党人阿诺德·施瓦辛格竞选州长。
2003年8月,一直想要成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阿诺德·施瓦辛格宣布,“股神”沃伦·巴菲特已经同意加入他的竞选班子,并且担任竞选的高级经济顾问。能请到巴菲特,施瓦辛格心情相当畅快。他说:“沃伦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投资者,他是我的良师益友,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沃伦正在帮我召集世界级商业精英,为加州经济领域(企业和投资者等)存在的问题出谋划策。在商业问题上,沃伦不但极其敏感,而且行为正直。这也将成为我的从政风格。”
巴菲特对支持施瓦辛格竞选曾这样说道:“现在是他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如果他希望能得到我的建议的话,我会毫不吝惜地尽我所能。”但同时,他也承认,要解决加州的预算危机,恐怕在现在的情况下还找不到什么灵丹妙药。“他们的竞选班子并不需要我的建议。他们所需要的只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要他们能团结一致,办法总会有的。”
巴菲特与施瓦辛格是多年的好朋友,在巴菲特看来,这个肌肉朋友并非只懂得演戏,“我相信他有能力成为一个伟大的领导者。”
不过,两人也有一定的分歧。巴菲特曾在一次采访中强烈地表示加州需要提高税收。他拿自己在加州和家乡内布拉斯加州的两处房产税额的差别作比较。“我在家乡有一座价值50万美元的房子,目前每年上税1.44万美元。可在加州,我拥有一处价值至少400万美元的海滩别墅,每年仅仅上税2264美元,只是我在老家的那所房子上税的零头。还有就是,我家乡的房子今年税收上涨1920美元,而我在加州的房子税收仅仅涨了23美元。”
巴菲特认为这种差别归结为加州法规中第13款的限制,即每年的税额只能上浮2%。他认为,这则生效于1978年的规定已经过时了。
事实上,巴菲特之所以支持施瓦辛格,很大一部分原因可能就在这里。
巴菲特始终否认自己是站在党派的立场上的,他对加州的财政状况相当不看好:“真相是加州的财政状况遭透了。”该州在2003年时的财政赤字是380亿美元。标准普尔公司已经把加州的债务评级降到全国倒数第一。巴菲特甚至谈到,几个月前曾有加州的官员代表来找他,讨论如何吸引人们购买该州的债券,比如他的投资公司可以带头购入。按照双方的约定,巴菲特购买100亿美元的债券就可获得8000万美元的返利。他说:“这是一大笔钱,相当于每个加州公民承担2美元。”
可是巴菲特并没有认可加州官员的建议,因为他不想误导投资者。
施瓦辛格在听到巴菲特增加税收的言论后,很严肃地开玩笑道:“如果巴菲特说的话,有违背《加利福尼亚州第13号提案》之处,就必须做500个仰卧起坐。”
作为竞选班子的高级经济顾问,巴菲特对施瓦辛格到底有多大作用?巴菲特自己说:“自从我接受了这份工作,我给出的建议就将成为他的政策。”
在那个时候,巴菲特的作用恐怕不仅限于此。也就是说,只有巴菲特才有能力把众多领导者和经济学家联合起来,建立一个强大的团队,为解决加州所面临的问题出谋划策。
但这种作用是否被施瓦辛格拿来用,还要看巴菲特的政治主张。身为民主党支持者的巴菲特与共和党支持者的施瓦辛格肯定会有分歧。
共和党和布什政府坚定地认为减税是振兴经济的最好办法,就在2003年,布什政府大造声势通过了十年减税3500亿美元的庞大方案。可民主党则立场相反,主张削减政府支出,还要对高收入阶层增加税收。巴菲特的建议刚好站在了反对共和党支持民主党的立场上。
所以,施瓦辛格的共和党幕僚一直把心提着,他们不知道巴菲特到底打的什么算盘。
虽然外人吵闹得很厉害,但巴菲特并不理会这一切:“我并不介意这个,我支持了很多民主党候选人,但是我也支持了不少共和党人。”
由上可知,巴菲特在政治立场上并非是一个绝对者,他不像他的父亲是永远的共和党人,他在两党之间也谈不上左右徘徊。因为归根结底,巴菲特的主要身份是商人,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他的利润服务。
比如,他经常和其他一些商界和政界名流一起活动,可这并非就能证明他是一个政治家,事实上,巴菲特家族的政治基因并没有被完整地体现,也没有很好地被巴菲特继承。
但这并不能影响巴菲特作为美国人的代表,和比尔·盖茨一样,他总是能出现在一些政治宴会上。有一次,美国政府设宴款待英国首相托尼·布莱尔。巴菲特就出席了这次宴会,他紧挨着克林顿就座,旁边是布莱尔夫人。
1993年3月份,巴菲特在纽约名人云集的“21俱乐部”出现,参加根据美国纳比斯科控股集团的接管故事而编写的电视剧《门口的野蛮人》的首映式。在2000年的时候,巴菲特与森·鲍勃·凯瑞和美国光学纤维综合网络的创始人韦纳德·格普塔出席了奥马哈为希拉里·克林顿竞选参议院举行的募捐活动。巴菲特还带着希拉里到博希姆公司为她在纽约的新家购买瓷器和银器。
巴菲特会经常出席各种豪华场所,他只有一个目的:一切都为了他的投资事业。
每年夏天,他都会出现在爱达荷州的太阳谷,因为投资银行家赫伯特·艾伦要在这里主持一个媒体会议。许多年来,参加这次会议的人包括提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联合主席格雷尔德·列文,韦厄柯姆国际公司的萨姆纳·瑞德斯通,布洛克巴斯特娱乐公司的韦恩,环球电影公司的汤姆·波洛克,梦幻工厂的杰弗里·卡赞伯格,国家广播公司的罗伯特·赖特,自由媒体的约翰·马隆,QVC公司的巴里·迪勒,以及可口可乐公司、麦当劳公司、高宝真投资公司和摩根公司的一些高管。甚至还包括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迈克尔·阿姆斯特朗,亚马孙公司的杰夫·伯泽斯,美国在线服务公司提姆华纳兄弟娱乐公司的史蒂夫·科斯,花花公子公司的克莉斯蒂·海伏特,雅虎公司的杰尔·扬,奥普·温弗雷德等。在这样的场合中,巴菲特经常会与人谈起合作事宜,他的许多生意都是在这种一面度假一面休息中谈成的。
迪斯尼公司的迈克尔·伊斯纳曾描述过1994年在爱达荷州太阳谷的情景:“晚餐时,我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和巴菲特交谈……从沃伦身上几乎看不出一点他是世界巨富。他穿着很随意,言谈举止也很节制、有分寸,他看起来非常自信,对刻意引起别人对他的注意的做法一点也不感兴趣。有一次,把唱片公司卖给美国环球电影制片公司,从而大大地赚了一笔的大卫·格福恩,一走进房间就发现并认出了巴菲特。他大踏步走了过来,并立即跪倒在地,向巴菲特屈膝跪拜。‘哦,我的上帝,’他说,‘我正匍匐在上帝的脚下。’巴菲特对此好像感到很有趣,但一句话也没说。”
智慧锦言
无论怎样,巴菲特虽然没有继承父亲的政治基因,但任何人都能看得出来,他比他父亲更具有政治地位。他的商业领袖地位奠定了他的政治地位。但巴菲特并非是一个喜欢政治的人,他是“股神”,是“投资皇帝”,仅此而已。
股票经纪人
我们在国内并不需要过多的人利用与股市密切相关的那些非必需的工具进行赌博,也不需要过多鼓励那些这么做的经纪人。我们需要的是投资者与建议者,他们能够根据一家企业的远景展望而进行相应的投资。我们需要的是有才智的投资资金委托人,而非利用杠杆收购谋利的股市赌徒。
——沃伦·巴菲特
1.不和谐的父子价值观
1931年,沃伦·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巴菲特成立了巴菲特-福尔克公司,他把钻石出售给那些想从事套期保值的客户。当时,个人拥有黄金属于非法行为,作为政治家的霍华德·巴菲特在《商业和金融纪事》一文中这样写道:“我要告诉你们,虽然两党政客们表面上好像喜欢黄金,但是,他们将反对恢复使用黄金。那些在美国持续通货膨胀中受益的本国人和外国人也将反对退回到货币。你们必须依靠你们的智慧和力量去迎击他们。”
霍华德·巴菲特虽然这样讲,但他至少知道这样一个事实:黄金在20世纪70年代开始自由定价,黄金价格从20世纪开始的20美元/盎司,到20世纪末只增长到400美元/盎司。那么根据历史显示,如果将保险与储存的成本计算在内,加上黄金并不像股票一样会发放股利,黄金并不是一项储存价值的理想工具。
许多年后,他的儿子巴菲特对黄金并不看好。虽然巴菲特一定会被要求对黄金表示一些看法,但多年来巴菲特一直在避免投资这项资产。在回答黄金的问题时,巴菲特是这样讲的,“黄金将会是我选择用来储存价值的最后几种工具之一。我真的宁可持有100英亩的内布拉斯加州的土地,或是一栋公寓,或是一项指数基金。”
但同时,巴菲特还强调自己并不是在主张“相信纸币”,“长久以来,我们有相当的理由替纸币担忧。”但是,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我认为黄金依然是我‘最不愿意持有’的资产。”“黄金(在过去)的表现并不理想……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黄金在未来会有出色的表现。”
那么,我们可以打个比方,巴菲特父子对黄金的印象其实都并不好,但两人走的投资之路却一点都不同。霍华德·巴菲特在死后虽然留下了看似很丰厚的资产,可在他儿子巴菲特眼中,这点金钱根本算不得什么。
作为股票经纪人,霍华德·巴菲特与儿子相比,应该是失败的。在可查阅的所有资料中,霍华德·巴菲特的投资记录很少,只是一个人的自娱自乐。他不会把金钱一股脑地放到任何一家公司来掌握这家公司,确切地说,他只是个帮助别人分析哪一家公司的股票最有赚头的中介分子。而他儿子巴菲特,我们即使仅将他看做是一个股票经纪人,他的成就也要高出他父亲很多倍。
巴菲特的父亲立遗嘱时说,他不需要给巴菲特留下任何东西,因为他相信自己的儿子有足够的钱来做任何事。的确,巴菲特有时候居然会为在手的钱而发愁。
2006年的伯克希尔年会上,巴菲特就遇到了这种情况。这一年的盛会有19500余人参加,比“最低出席人数”纪录的2000年的不足10000人多出近一倍。当然,之所以产生这么大的人数差距,是股价搞的鬼。2000年的股价在5万美元水平,为“近年新低”,股东或已心灰抛售或意兴阑珊,出席率遂创新低;而股价在2006年年初以约8.5万美元开出,一路爬升,至年会召开前夕创下9.57万美元的新高,股东们的心情当然是超级好,争先恐后地参加这种盛会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可在情理之外的事情则是,巴菲特的兴趣有点提不起来,表现出的心事重重让许多人猜测不已。答案终于让巴菲特自己说了出来:“我不知如何最有效地处理手上360亿美元现金。”
巴菲特绝对不是在卖弄自己很有钱,而且是现金。事实上,我们从他前一年的投资成绩来讲,并非是伯克希尔公司最辉煌的一年,比如抛空180多亿美元合约已造成约6亿美元亏损,其进出债券市场的时机亦因拿捏不准而“收益远离理想”。
作为投资者,巴菲特的成就令人景仰,不过,人当然不是神,虽然有人认为他是神,可他和他的伯克希尔公司知道,领导人不是神,巴菲特在2003年以来的总与时机脱轨就是证明。美国在布什时代,因为巨额财政赤字和外贸逆差,许多人深信美国经济在这种人的领导下已病入膏肓,巴菲特也不例外,所以,他经常坐拥金矿但认为没有什么项目可投。
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好处,那就是由于他的谨慎、保守的投资理念正确,他并没有亏损,但从反角度来讲,他错失了许多机会。
和他的父亲一样,在20世纪四五十年代,他的父亲经常对股票买卖者说的一句话就是投资要谨慎。投资当然要谨慎,但是,很多时候会因为谨慎而错失太多赚到大钱的机会。
伯克希尔为什么会有360亿美元现金呢?
答案有很多种,但最根本的一个答案是,伯克希尔公司的核心业务是保险和再保险,保险费源源不断地来,除应付一般赔偿和意外索偿,公司的现金在日积月累下已经堆积如山。
当然,并非是只要你有一家保险公司就会积攒大量现金。美国的许多传统性保险公司倾向在各国际大都会置业收租,可巴菲特的做法却与他们相异,他倾向收购“生意”,展开伯克希尔帝国的地图,你会发现这张地图上除了核武器外,几乎什么行业都有:飞机租赁、油漆制造、建筑材料、人造首饰、糖果、皮鞋工厂、能源(电力及输油管)和房屋制造。
略有生意头脑的人都会发现,巴菲特所投资的这些生意都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加上保险业和持有不少蓝筹公司股票,巴菲特自然会为股东带来巨大财富,巴菲特持有四成左右的股份,时值500多亿美元!
面对这不知道该做什么的360亿美元现金,有股东问巴菲特:“会考虑派现金红利吗?”巴菲特笑着摇头。他说:“如果派尽,我妻子和我约可得150亿,带着这样多的钱四处走太不方便!”
在这次让巴菲特因为钱太多而头痛的年会上,他说了一句非常有意思的话:“精明与投资获利之间不能画上等号。”大家正在思考时,他举了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的主角是发现“万有引力”的大科学家牛顿,开始的时候,凭借着精明在股市上大有收获,后来经不起诱惑再度入市,赔得险些没有跳楼。牛顿由此说出了“我有办法计算天体的运行但无法预测股民情绪”的名言。巴菲特讲完这个例子后,说道:“‘世上最聪明的人’牛顿尚在股市失手,可见精明并非赚钱的必然条件。”
第二个例子离我们很近,是美国联邦住房贷款公司董事局的华尔街公认的投资天才亨利·考夫曼,他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曾任职高盛,以准确预测利率去向闻名。但就在2003年,他却在衍生工具投机上蚀本60余亿美元。巴菲特给出了在股市赚钱的必备条件:它是“特殊的赚钱气质”,而至于“过人的智能”可要可不要,有时候根本就不需要。
针对第二个例子,巴菲特说在投资层面,衍生工具、对冲基金缺乏有效监管,迟早会带来灾难性金融厄运。他认为对冲基金不但风险大而且收费昂贵,对投资者极不公平。此外,他对美国的金融教父格林斯潘也颇有微词:“联储局的职责是当客人有醉意时把有酒精的饮料拿走,现今联储局则不断为酩酊大醉的客人添酒!”
就是在这种形势下,巴菲特觉得宁愿持有巨额现金,让它在那里缩水,也不愿收购企业或在股市“加码”。
不过,巴菲特讲的不是没有道理,到了2005年左右,私募基金与避险基金的竞争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了伯克希尔寻找好的收购目标的能力。
有人问到这一问题,巴菲特是这样回答的:“相较于五年以前,目前有更多的资金在找寻收购目标,这一点毫无疑问,而且投资人愿意付出更高的价格,投资绩效出色但平凡无奇的企业,就像我们过去成功地收购了某些企业一样。”
对于一种不可能改变的“由于私募基金的蓬勃发展,以及避险基金的日渐风行。目前有意求售的企业,都会发现一大群人‘排队等着对任何标的企业出价’”的现状,巴菲特认为,倘若任何一个人都有这种心态,那么“我们没有办法在这样的领域中竞争,这会对我们造成压力”。伯克希尔在这方面“完全不具备优势”。但是,巴菲特接着说道:“情形不会永远如此。”
不知道在这个时候,他是否会想到作为股票经纪人的父亲,因为在他父亲那个时代,或者说在他父亲那里,是不会忧虑到这个层次的。在财富的层面上,巴菲特的父亲只是在为钱而做事,巴菲特已经在做势了。不过,当投资市场趋于稳定后,事情的发展速度之快就会让人难以想象。“在我自己的投资生涯当中,我至少曾经有过三次甚至更多的经验,看到市场中有太多的资金在流窜,想要用这一大笔资金从事任何合理的活动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我们当然知道巴菲特这段话所指,简单来讲,二十四年期跟二十五年期政府公债两者的殖利率,居然史无前例地出现了三十个基本点的利差,相当于“三个百分点的价差”。
然而,在巴菲特眼中,华尔街上那些“智商150的有钱人”却未能掌握当时可以轻松入袋的获利。整个投资界居然出现了一段瘫痪时间。金融市场偶尔会出现这样的情形,这件事情的教训是,投资人必须要有耐心,绝对不能“拔苗助长”。
在这一点上,巴菲特的父亲,奥马哈的著名股票经纪人做得就很好。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他始终坚信一点,“市场会发生一些让投资环境出现剧变的事情。”
那么,唯一让自己不赔的方法就是谨慎,不轻易买进任何一只看上去有潜力的公司股票。巴菲特虽然也坚信“市场会发生一些让投资环境出现剧变的事情”,但他的做法却相反,在对待“垃圾债券上”(高殖利率债券的售价所反映的殖利率高到不合理则被称为垃圾债券)上,有一年达到了70%。巴菲特曾以相当于这些殖利率的价格,收购了70亿美元的垃圾债券,因此赚进了相当可观的获利。
不过,这种事情不可能总会按照自己意愿出现,所以,巴菲特说:“我们在收购企业上的处境相当不利。”这是“一项严重的负面因素”。
2.石油投资时代的启示
什么投资才是最有效并最能持久的,巴菲特的父亲恐怕没有想过。拿简单的石油来讲,在巴菲特父亲时代,石油并没有如今天这样引起世人的注意。
有人曾问过巴菲特,油价跟其他原物料的价格走高,将会给人类经济带来什么样的冲击。
巴菲特的回答很简单,他说,油价的冲击会随着企业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油价走高虽然会造成短期的伤害,但是长久下来,稳健的企业有能力转嫁走高的原物料成本,就像他们对劳工成本的处理方式一样。每天2亿美元的进口石油,比较像是加诸消费者身上的税负,而不是对企业课征的租税。在美国,这些成本的转嫁对于大多数美国企业来讲并没有太大难度,因为企业获利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例正处于有史以来最高点。巴菲特就目前这项比例实在太高而预测说,企业获利占国内生产毛额的比例会增加或下降,因为高获利加上低税负这项“极为有利”的组合,未来很有可能出现“部分回归均值”。
在原物料问题上,巴菲特说:“一家企业因为不知道是否能够维持产品价格而感到苦恼的程度,大概可以作为评估该企业长期实力的依据。”他举报纸产业为例子说,在过去,广告业者必须透过报纸的“超大麦克风”来接触消费者。当时,报纸的发行量与广告费的成长率“无聊到极点”。任何一家报社每年都在调高收费标准,因为他们不必担心希尔斯百货或沃尔玛百货会撤销广告,或是读者会停止订报。在那个时代,报纸似乎是人们所能想象的最稳固的事业。但是,仅仅几十年后,任何一家报社都会发现自己已经处在了一个艰难关口,因为媒体的种类增多了,报纸大佬们必须为了是否要调高收费标准而苦恼不已。他们担心此举会迫使广告业者转而投向其他媒体,读者也会决定停止订报,因为一个很简单的事实是,报纸产业的世界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改变。
我们不想从巴菲特父亲,那个奥马哈著名的股票经纪人那里学到什么,至少,一个巴菲特就把这个家族所有人的光芒给掩盖下去了。事实上,巴菲特家族和比尔·盖茨家族一样,永远是巴菲特的家族,而不是这个家族中有巴菲特。
巴菲特和当年他的父亲一样,也一直对通货膨胀有感觉。但是,巴菲特没有父亲的政治身份,所以,他不会站起来叫喊,政府该做点什么来抑制通货膨胀。在巴菲特的脑中,通货膨胀对各个企业的影响是不相同的。比如优秀的企业有能力维持实质美元的盈余创造力,而且无须为了创造名目成长率而必须进行相对金额的投资。而最糟糕的企业是,你必须投入越来越多“投资”才能维持一家“烂公司”。
比如航空公司,至少在今天看来,这还是一项差劲的事业,对于这样的事业,就必须投入更庞大的金额,结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能维持企业的营运就谢天谢地了。这是因为现在的飞机比以往更加昂贵,但是报酬率却持续令人失望。也就是所谓的通货膨胀。
大多数时,人们会选择不需要庞大资金投入的绝佳事业。比如律师这类专业人士能够维持自己的实质美元盈余创造力,而他们所接受的训练,是以过去的金钱所支付的固定沉没成本,他们是能够打败通货膨胀的理想营运模式的典范。
巴菲特对通货膨胀的考虑往往是在他评估要收购哪家企业的时候,通货膨胀虽然不是是否要收购这家企业的决定因素,但至少是个参照。
股票经纪人霍华德·巴菲特曾说过,他不会鼓动他的客户去并购一家企业,因为这是一种冒风险的行动。巴菲特也曾说过,自己一直以批评收购其他公司的企业而出名,但他却坦白地说,伯克希尔当然会收购其他企业。
任何事情的实质与形式都会有很大不同。在一些公众场合,巴菲特在说明伯克希尔事业时,对别人提到的“伯克希尔集团”并没有回避,事实上,他并不喜欢“集团”这个词。虽然巴菲特极力主张将并购的公司可以成功地“孕育出一种风气,让那些热爱自己公司的人,在将公司出售给我们之后,仍继续管理这些企业”,但毋庸置疑的是,伯克希尔一直以集团的名义在并购其他公司。
许多年前,巴菲特在大学毕业后回到奥马哈进入的第一家只有五个人的经纪公司,他的父亲就在那里。巴菲特对当时父亲的做法很是不满意,因为这是一家并不想进取而只是想保持的公司。不到十年,巴菲特亲眼见到吉列公司收购了20多家公司。巴菲特注意到吉列企业已经跨出自己的产业,试图经营自己所收购的公司。但是他们的经验并不太理想。而到了巴菲特经营伯克希尔并收购各个公司时,在巴菲特的指导下,伯克希尔已经“完全不会有任何错觉,我们不会以为自己的经营绩效会比他们出色”。伯克希尔并未设置人力资源或是公共关系部门,来告诉这些人如何经营自己的公司。
这也就是巴菲特父亲经常担心巴菲特收购各个公司的问题的答案。采用巴菲特这种收购与管理模式,伯克希尔旗下的事业群就不会在巴菲特下台之后分崩离析。巴菲特曾充满信心地说他的继任者“将来自伯克希尔内部,会了解伯克希尔的营运模式,会对伯克希尔有信心,而且身边会围绕着一直以这种方式运作的人”。
3.神奇的伯克希尔制度
企业研究者感到不可思议的正是在这里,伯克希尔的成功来自于他们对自己所收购的企业“疏于监督管理”,巴菲特的话可作证据:“我认为我们的接班人未来将会继续疏于监督管理。”所以,巴菲特在引进人才的时候是非常小心谨慎的,要“尊敬并善待”经营这些企业的人,这一点对伯克希尔相当重要。
任何一个公司想要做大想要延续自己的历史,都应该学习一下伯克希尔的制度。伯克希尔的制度虽然并不是唯一成功的制度,但是如巴菲特所言,“在我们离开之后”,这套制度将会继续“发挥绝佳的功效”。
事实上,伯克希尔并不是因为巴菲特以及其管理层“拥有伟大且复杂的制度或是神奇的地方”而成功,只是因为“单纯简单这件事情本身”。“我们非常善待熟悉如何经营的人,并且让他们继续经营下去。”“你不需要有任何真知灼见的商业眼光,也能让这部营运机器持续运转下去。”
另外,巴菲特会将自己的所有资产捐赠给巴菲特基金会,而巴菲特基金会唯一的资产是他手中的伯克希尔股票,等于说,伯克希尔将会持续经营五十年或是更久的时间都是没有问题的。
巴菲特对伯克希尔的前景当然是信心百倍,他说:“如果某家企业的表现一直让人失望,但是我们喜欢该公司的人员,而且也不用投入资金,那么,我们将会继续保留该公司,虽然根据商学院的理论,我们应该出售该企业。”
他并非是说商学院的理论是错误的,而是说,“这是我们希望采取的生活方式。”长久下来,这种做法产生的报酬率有可能“稍稍低于最理想的数字”。但是投资人都明白,伯克希尔将会采取这样的做法。
维持一个公司的长久在霍华德·巴菲特那里做到了。无论他做得是否成功,相比之下,似乎在这个世界上靠并购维持了一个企业快要五十年,恐怕没有人比巴菲特更成功的了。
巴菲特的成功就在于,拿得准,看得透,动得快。仅拿安海斯啤酒来讲,在他宣布收购美国安海斯啤酒公司的股权之前,他就已经买过十股安海斯的股票。他买这股票的理由只有一个,就是拿到该公司的股东年报。
了解巴菲特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对许多重要股票的一贯做法,如此一来,他可以直接并立刻拿到年报,而不用等候经纪员寄送年报给他。在研究了安海斯年报和一些人的报告后,他又将这家啤酒厂的历史了解了一下,据说,他只花了“大约两秒钟”的时间就决定买进该公司的股票。
从人类历史上而言,最近一百年来的历史,啤酒已经成为一项成熟的产业。它的存在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存在的。但由于啤酒厂太多,所以各家的啤酒销售额都处于持平状态,而红酒与烈酒的销售额却在成长当中。之于巴菲特甚至更多人,啤酒都是一个很容易了解的产品,啤酒消费者的行为也相当容易掌握。美国啤酒产业虽然不会出现明显的成长,但是从全球的角度来看,安海斯这家实力坚强的企业在许多国家拥有强势的市场地位。该公司的盈余会有一段时间不太理想,但巴菲特说:“我们可以接受这一点。”
仅仅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就可以看出巴菲特寻找的是什么样的企业,是一种拥有持久的竞争优势的企业,而安海斯毫无疑问地拥有强势的市场竞争地位。不同于许多消费性产品经常有自有品牌销售的问题,啤酒没有这种困扰。虽然啤酒消费量“不可能大增”这个事实不会有什么改变,但是啤酒销售量依然会占全年饮料的1/10。
巴菲特虽然有过失误,但不过是他职业生涯的一个个小插曲,他对啤酒厂暂时赚不到钱的态度很是平和,我们应该从这位投资大师的话里得出一种对我们有益的重点来。那大概就是,买进的机会,出现在市场对企业基本面的不利因素反应过度的时候。
比如,有些能够进入“消费者的心目当中”,即是成功且持久的消费性品牌。巴菲特从来都是不做过多考虑,直接并购的。拿柯达来讲,柯达就是消费者在影像上的“终极承诺”,有人说,它完全可以唤起70年代生人二十年前的家族回忆。但在巴菲特没有并购柯达时,柯达并没有把自己的这份持久性保持好。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柯达没有取得在会期间广告的权利。虽然IBM与可口可乐两者都已经“加快脚步”,柯达却没有。在这年的奥运会上,富士取得了奥运广告权利,之后“富士软片突然跟IBM与可口可乐平起平坐”,成为获得全球认可的品牌。巴菲特在这件事上说道:“如果你已经拥有一个很好的消费性品牌,你必须热爱它并且好好地保护它。”
智慧锦言
巴菲特说:“制造业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其投资资本的报酬率一直很出色。但是这不是我的强项。投资不同于跳水,不是以你想要尝试的动作的难度进行评分。不是因为我们能够从七尺高的跳板上跳水而获得报酬,而是因为我们能够跨越一尺高的木板。”
最好的投资经验
要学会以40美分买1美元的东西。
——沃伦·巴菲特
1.出色的投资能力
巴菲特的父亲一生最好的投资恐怕就是那个名不见经传的投资公司了。事实上,终其一生,霍华德·巴菲特都没有在投资上有什么建树。当然,这位满脑袋政治的共和党议员精力至少要分出一大半去从事他的政治和关心美国政治。巴菲特认为父亲始终是一个政治人物,而至于商业,无论父亲是办过报纸还是做过股票经纪人,似乎都不能改变父亲在他心中的印象。
有人曾问过巴菲特,伯克希尔这么多年来最好的投资是什么?
巴菲特笑着说,喜斯糖果“大概是在我们的成功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除了这一食品外,巴菲特觉得花了4000万美元收购盖可保险公司的一半股权也该是最好的投资之一。即使是今天,巴菲特也承认,盖可依然拥有无穷的成长潜力。
倘若有人认为巴菲特将拥有成长潜力的企业称之为最好的投资,那就错了。在巴菲特手里,即使是不再拥有成长潜力的企业依然可能具有价值——只要这些企业依然能创造“出色的获利”。
伯克希尔拥有“符合租税效率且毫无阻力的方式”,可以将这些资金转移到其他最好的投资机会。巴菲特曾在演讲中告诉人们的第一件事情是:“就算他们什么都不记得,也千万要记住,不要带着签账卡四处乱逛,搞得卡债越滚越多。”
这种思想在巴菲特投资的报纸产业有着相当明晰的证明。他曾提到自己去拜访过的报业巨擘汤姆生,汤姆生拥有艾奥瓦州康索断崖市(该地与奥马哈隔河相望)当地的一家报社。巴菲特问汤姆生,他准备把价格提到多高。汤姆生给了一个很好的回答:“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我告诉我的经理人,要把获利目标定在税前45%。如果超过这个价格,我想我可能就是在敲竹杠。”
在巴菲特看来,报纸有一个有趣的地方,“(它)是获得宪法第一修正案保障的垄断事业”,这句话的背后当然还有一句话——垄断事业与用人唯亲是“两项伟大的美国制度”。
只有在报纸这个产业当中,“全美国最糟糕的产品,却享有跟最好的资产一样的基本面”。报纸业的生存法则是“速度最快者生存”。从这个角度来理解,也就是说,一个报社只要广告员多,那它在这个行业就绝对是赢家。
这是以前。而现在,从某种程度来看,首先是电视,还有最近的网际网络,都代表着有一个新的时代正在透过不同的方式取得新闻。报纸的读者群正在大幅老化和流失中。报纸在社群感最强烈的地方依然很受欢迎,但是广告客户已经学会以不同的方式推销产品。
诸如现在的沃尔玛百货与好市多等重要零售业者,你现在几乎在报纸上看不到他们的广告。传媒的游戏正在改变。在过去,最重要的是创造现金。企业从来不会出售报社。报纸的价格越来越高,反映出报纸产业的良好基本面,以及不断积累的现金资本。这种情形已不复见。
改变这场游戏规则的是网际网络。在过去,获得蓝带荣誉的报纸总是赢家。二流的报纸很少能够上得了台面。但是现在,你可以轻易地在网际网络上架设一个二流的新闻网站。仅拿《华尔街日报》来做比方,网络版的《华尔街日报》要收费才能阅读,可是,别人宁愿去读其他不收费的网络报纸,而不会读《华尔街日报》。也就等于说,竞争者跟你的距离只有一个按键。
从巴菲特对报纸的感悟来看,世界上根本不存在什么最好的投资。巴菲特关心的也不是什么投资最好,他关心的是什么投资在将来会最好。
2.同忧综合税率
不过,霍华德·巴菲特与儿子沃伦·巴菲特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两人都对美国的税收问题强烈关注。具体而言,综合税率始终是巴菲特两代一直希望得到公正解决的问题。
这个问题不如摘取一段巴菲特的讲话来作为巴菲特家族(仅是两代)对综合税率问题比较关注的一个证明。
“福布斯的年度400富排名证明了富人确实越来越富(不排除个别例外)。尽管如此,参议院还投票支持帮助富人追求更大财富。
(不久前)参议院的法案决定,2003年免征50%的个人股息所得税,2004—2006年间全额免征股息税,到2007年恢复全额征收。参议院在描绘上述曲折的法案中显示出来的思维机动性简直令人窒息,他们的动机很明显:如果该政策得以实施,这些变化会导致税收的天平进一步倾向于富人。
作为一个非濒临灭绝的物种,让我给你们举一个例子来解释当前的尺度是如何平衡的。我给联邦政府付的税,包括我的员工付给我的工资税,基本上是我的收入的30%,而这些是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前台小姐所要支付的。我的情况并不特殊,我的收入正如那些富人一样,是资本利润和一般收入的混合。我的情况也不是偷税造成的(我从来没这样做过)。在这种情况下,我须为我的薪水、投资和资本利润收入支付比我们的前台小姐所付的更高的税率,而她在工资税中却付出比我高得多的比例。
她并没有抱怨,因为我们都出生在美国,所以我们都是幸运的。但是我更幸运一些,因为我被赋予了分配资本的才能——这是过去的半个世纪以来在这个国家颇有价值的一种能力。这价值是美国信贷给予的,而不是我与生俱来的。但如果我和这位接待员都出生在孟加拉国,故事就完全不同了。在那里,我们各自才能的市场价值不会有很大变化。
现在,参议院说应该对股息获得者免利息税。假如这种方法行得通,作为伯克希尔31%股份的所有者,我会得到31亿美元的额外收入。如果公司决定下一年付10亿美元的红利,我的税率将下降到3%。
而我的前台小姐呢?她依然要缴纳大约30%的税,这意味着她的收入中被政府收去用于反恐、战争和养老的比例大约是我的10倍。重申一下,她的联邦综合税率是我的10倍。
投资从而创造工作机会?
在我年轻的时候,肯尼迪总统要求我们美国人为祖国‘支付一切代价,承受一切负担’。与这个挑战相反,如果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利息是免税的,那么我将支付的3%总联邦税似乎有点过于轻松了。
官员们称这31亿美元突然放入我的钱包会刺激经济的发展,因为我会用它来投资从而创造工作机会。但是,他们忘记了一点,就是即使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留下那些钱,它也会投资同样的数额,同样创造工作。
参议院的计划会引起公司——事实上强迫各公司——对它们的商业行为进行大调整。一旦计划被实施,在2003年他们需要部分赋税的时候,股东们就自然而然地要求公司不分红利,而宁愿在2004年他们被完全免税的时候,支付跳过的那部分数额。同理,在2006年,该计划的最后一年,各公司应该付他们正常利息的双倍从而避免2007年的全部利息。
总之,参议院的决定愚蠢得无以复加。事实上,老布什就曾将这种行为冠以‘巫术经济学’的雅号。参议院操纵减税起止时间的做法简直就是安然公司的翻本。国会近来要求各公司提供诚信的数据,但现在他们应该好好反省一下自己的行为了。
到底应该为谁减税?
削减利息税的支持者们坚持此举将刺激经济的发展。当然,政府正在增长的巨额赤字应该已经产生许多刺激了,至于是否应该对此采取更多行动我没有强烈意见。但如果采取行动,也不应该对已拥有巨额股票的人减税(股票持有者们已经得到税收优惠了)。相反,应该把减税留给那些真正需要挣钱又一定会花钱的人。实施一项社会保险的‘税收假’或对那些低收入的人实行总额减免。把1000美元放在31万有急需的家庭中比放在我的钱包里对经济起的促进作用会更大。
当你听有关减税的花言巧语时,记住给一个阶层的赋税者们放‘税收假’相当于——现在或完全地——把这个负担强加给其他群体。换句话说,我不交税时,别人交。政府不能把一顿免费的午餐让全国人来分享,即使能这样,也要决定谁来支付这顿午餐。
利息免税的支持者总爱把批评家描绘成阶级福利的助长者,事实是,他们自己的提议助长了我这个阶级的福利。”
智慧锦言
“左手政界,右手商人”这句话显然不太适合霍华德·巴菲特。无可否认,他是一个成功的共和党议员,但他的商业地位却远不如他的儿子。不过,我们是否应该想这样一个问题,是不是因为巴菲特在商业上的成就太突出了,由此使自己父亲作为商人的角色顿时黯淡无光?又或许是,在巴菲特家族,出现一个共和党人和一个著名的商人已经足够,根本不需要一人扮多角。
第五章 追击家族线索
渺茫的家族线索
哲学家们告诉我们,做我们所喜欢的,然后成功就会随之而来。
——沃伦·巴菲特
1.归来的巴菲特家族
沃伦·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是巴菲特家族的基因研究者,在巴菲特家族,是这位女士首先提出应该为家族的来龙去脉做一个调查。不过,开始的研究工作并不顺利,确切地说,还很滑稽。当她给全美国125位姓巴菲特的人寄去问卷调查表后,并没有任何回音。就在第二年,一个自称叫吉米·巴菲特的人打来电话。“他说,‘我想和你们攀亲,因为巴菲特家族的人都很有钱,很有名’,”多丽丝回忆道,“我说,‘这很有趣,我们也想和你攀亲,因为你也很有钱,很有名。’”
这个叫吉米的人就是美国的乡村歌手吉米·巴菲特。在多丽丝的研究结果中,显示有三条可能与自己的祖先有关的线索:约翰·巴菲特,他是17世纪来自长岛的一位贫穷的农民;一位来自纽芬兰岛的水手;南太平洋的诺福克岛,如今,这个岛上仍有几百位巴菲特家族的人。
在那一年的《财富》杂志上有篇文章推断说沃伦和吉米的祖先可能有关系,这篇文章还定论道:“他们都是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囚犯隔离区的近亲家庭。”
吉米与沃伦是否有关系并不是多丽丝考虑的最主要问题,她考虑的是巴菲特家族的祖先。但是,当多丽丝和吉米·巴菲特发现诺福克岛过去曾是一个囚犯隔离区,并确认了这一消息后,他们都丧失了希望——因为几个世纪以来的近亲繁殖,他们已经不可能追查家族线索了。
不过,这并不影响沃伦和吉米成为朋友。两人的关系亲密无间,许多人都说,吉米购买的许多股票始终在升值,一定是沃伦的指点。还有人见过他们两人曾在一起唱歌。“我认为他想让他的名字写进我的遗嘱里。”股神巴菲特开玩笑说。当遭遇熊市时,股神又说道:“但是,看现在事态的发展,我宁愿他的遗嘱名单上有我的名字。”
多丽丝在这条家族线索上再也没有研究下去,因为在她看来,倘若巴菲特家族的祖先真的是来自于一个古老的囚犯隔离区的近亲家庭,那么,对于今天的文明社会来讲,这已经是一种羞辱。
沃伦·巴菲特不在意这个,他和吉米·巴菲特成为好朋友,以至于有许多人分不清两人。比如内布拉斯加州大学的数学教授、奥马哈的伯赫蒙特先生就这样说道:“虽然巴菲特已经是一位声名远播的人物,但是,人们依然会把他和吉米·巴菲特弄混,即使是工作在证券商业界的人也是如此。”
这位大学教授经常打电话给他的女儿,佛罗里达州的圣彼得斯堡的一名股票经纪人艾米·斯科特,有时留言要她给一位名人打电话。“我曾给她留言让她打电话给奥马哈的特德·特纳或是拉里·特伊斯奇。这次我给她留言让他给奥马哈的巴菲特打电话。如果我一说奥马哈,他就知道是我打的电话。”
当艾米·斯科特回来后,发现了“沃伦·巴菲特”的留言,她的同事惊讶地问:“你的意思是说你认识他?”
艾米·斯科特自豪地说道:“当然,他住在我的家乡奥马哈。”
不过没有人相信她,她的所有同事都认为打电话的人是那个歌手吉米·巴菲特,而不是“股神”沃伦·巴菲特。吉米的书、电影很畅销,零售利息也能给他带来丰厚的收入,但他仍不时打电话让沃伦·巴菲特给他出主意。“他不时打电话过来征求我的建议,但是,应该是我给他打电话的!”沃伦·巴菲特提到老朋友总是很开心。
谣言往往产生在著名人物的身上,巴菲特当然不会例外。美国前参政部长罗伯特·鲁宾就认为吉米·巴菲特是沃伦·巴菲特的儿子。
“任何一个正常的人都会说,吉米是巴菲特的儿子。”他虽然这样说,但没有丝毫根据,可是有人却相信,克林顿就是其中一位。从现在的资料来看,沃伦·巴菲特与吉米·巴菲特没有任何亲戚关系。
为了验证自己是否真的和巴菲特家族有关系,吉米·巴菲特和沃伦·巴菲特家族成员做了一项基因化验。最终结果显示,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据做化验的公司负责人讲,吉米·巴菲特的母系祖先跟大不列颠群岛居民有着颇深的渊源。吉米听了这一报告,开玩笑地说:“原来我们家的女人早先是跟着撒克逊人入侵而来的,听起来很酷嘛。”后来,他又发现自己与西班牙的巴斯克人也有血缘上的联系,“难怪我那么喜欢巴斯克食品。”
研究本家族基因的多丽丝虽然认定吉米·巴菲特与自己家族没有任何关系,但是,人们还是将沃伦·巴菲特与吉米·巴菲特联系得很紧密。比如有人注意到巴菲特家族都有着很强的商业基因,吉米·巴菲特则创建了他自己独特且为人们所公认的商标,经营了一系列生意兴隆的饭店以及出售玛格瑞特韦利逆转的背影照片的零售代销店。
2.出色源自头脑
在前面我们谈到过,巴菲特家族的祖先是一个叫约翰·巴菲特的人,他在17世纪初期居住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个小岛上,此人精力旺盛,共娶了14位妻子。现在,在这个小岛上共生活着几百位巴菲特家族的人。研究家族历史的多丽丝说,巴菲特家族在沃伦·巴菲特之前其实都是没有谈吐没有涵养的乡巴佬。“这种说法虽然很不敬,但这是事实。”
而到了巴菲特这里,“乡巴佬”三个字已经在这个家族终结。所有认识巴菲特的人都知道他可以连续几个小时谈论经济、政治、文学或公共关系方面的事情,滔滔不绝。
美国《商业周刊》上刊登的一篇文章透露许多企业的执行总裁都有一些不光彩的投票记录,而只有巴菲特是一名“最高标准的公民”,他参加每次联邦、各州,甚至是当地的选举投票都非常认真。比如在2000年的总统竞选中,巴菲特支持格尔·乔治而不是布什,这并非是因为他看不清大势,只是因为格尔在妇女堕胎权和在资助竞选活动改革方面所采取的姿态让他很欣慰,所以他支持格尔·乔治。
多丽丝声称,巴菲特家族的政治基因虽然并不明显,这个家族也没有出现一位大政治人物,但在巴菲特身上,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个政治家该具备的素质,还是一个合格的爱国者。他在写给《华盛顿邮报》的一篇文章中这样写道:“控制联邦赤字的一种方法就是要通过一条修正案,这条修正案规定,如果在他任职期间赤字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3%的话,那么立法者就没有资格参加第二次选举。”
我们更相信的是,巴菲特不但不是个乡巴佬,在公共政策方面的反应上,他要比一些专业人士敏捷得多。而乡巴佬的一大特点则是,在技术方面相当迅速。印第安纳州布卢明顿市的利萨吉尔德郝斯,曾经为巴菲特制造了一部叫做《奥马哈的圣贤》的纪录片,片中有关巴菲特的轶事趣闻,其中就有关于巴菲特在技术方面的一件事。有一次,有人问沃伦有关Y2K(一种摩托车)的问题,他的儿子皮特说:“你为什么问他这个问题?他连自己的录像机都不会调整。”
可以说,巴菲特是一个用头脑做事和谈话的人。有一次,记者问比尔·盖茨:“除微软公司总裁以外,你最喜欢的执行总裁是谁?”
亿万富翁比尔·盖茨回答说:“沃伦·巴菲特。这个人很有头脑,我喜欢有头脑的人。他们不会拘泥于传统的做法。”
巴菲特自己也认为,他本人和比尔·盖茨是“两个非同寻常的人”。1992年12月29日《财富》新闻报道中,巴菲特这样说道:“我没有资格去判断他的技术能力,但是我认为他的商业头脑是非同一般的。如果比尔经营的是一个卖热狗的摊位的话,他也会成为世界热狗之王的。不论干哪一行他都会成功的。如果他做投资的话,他将会非常出类拔萃,但是,他那一行我却干不来。”
巴菲特对所有人都说:“比尔·盖茨是一个很好的朋友,我认为,他是我所见过的人当中最精明的一个。但是,我搞不懂这些小东西(电脑)是干什么的。”也许正因为搞不懂,所以巴菲特一直以来都有意避开技术和技术投资。
智慧锦言
世界上有一种理论认为,从一个人的身上就可以看到本家族各个成员的基本特征。但这种理论在巴菲特家族似乎并没有效果,我们已经知道,巴菲特的性格以及举世无二的聪明才智,他的家族成员身上显然没有这些特质。有时候家族背景相当重要,但沃伦·巴菲特似乎不需要这个背景,他自己就是背景!
邮票的故事
如果你是池塘里的一只鸭子,由于暴雨的缘故水面上升,你开始在水的世界之中上浮。但此时你却以为上浮的是你自己,而不是池塘。
——沃伦·巴菲特
1.“普通”的巴菲特
有谁想过,一个家族倘若能出现一位伟大的人物,这个家族的其他成员就会被无限放大,无论是缺点还是优点,都将成为这个伟大人物的标签。
沃伦·巴菲特无疑是伟大的,我们现在把目光转回到巴菲特家族的那个杂货店,据说,它现在依然保持着它的谨慎小心。我们都知道,伟大的人做出来伟大的事,大抵都跟他的心胸有关,一个心胸狭窄的人是做不出令世人瞩目的事情来的。
沃伦·巴菲特之所以成为“股神”而没有成为一个杂货店的店主,还在于他的为人处世异于他的祖先。
许多与巴菲特熟悉的人都把他描述成这样一个人:“他和不熟悉的人在一起时,会感到不舒服,甚至有点羞怯。他不喜欢各种各样的聚会……在只有一个房间的公寓里,只要有《华尔街日报》、一台电视机、一瓶百事可乐,他就会感到很幸福。”
说他很羞怯,并不意味着他对自己的能力没有信心。要知道,他在很小的时候就说过自己将来一定要富有。任何一个能从自己的卧室开始做投资合伙公司的人都对自己有信心,并对别人找一份真正工作的逼迫置之不理。他不论做什么,都非常地自信。“我对自己从来都没有缺少过自信。我也从没有感到过气馁。”他说。
他曾给一个杂志社写过一篇文章,从这篇文章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偶尔流露出来的自信。文章说,在他的办公室里没有计算器,也没有电脑。“我自己就是一台电脑。”巴菲特语气非常平淡地说。
事实上的确如此,伯克希尔公司的许多纪录不论好坏都保存在巴菲特的头脑中。有一次,加拿大投资顾问约翰·赫勒瑞写信给巴菲特,询问伯克希尔公司债券投资组合的细目分类——什么是应征税的,什么是免税的,哪些债券是可以自由兑换的,以及有关证券的到期时间。
巴菲特给他回信说道:“就像你所建议的那样,在我们的报告中,或许应该把有关债券的类别,以及到期时间等各方面的信息都写进去。在正式的报告中,我们几乎看不到这些东西,因为大多数有关此类信息都存在我的头脑里,而不是在计算机打印出来的文件里。但是,如果今年我们还会做债券投资的话,我会尝试一些能给人留下总体印象的做法。”
他最要好的朋友曾说过他一件趣事,在和巴菲特参加新年晚会时,他发现“几乎整个晚上巴菲特都待在一个角落里,百无聊赖地打发时间,直到他可以离开”。
在巴菲特的邻居们眼中,巴菲特是个很神秘的人,因为他们很少看到他。他不怎么喜欢到庭院里活动,他一个人也不会在打扫得很干净的院子里养花弄草。那么,巴菲特平时都在做什么呢?原来他一般都是待在室内,读书或是参加伯克希尔公司的董事会。
大概是他的办公室非常小的缘故,所以很少有人光临。一星期内可能有2~3人和他有短时间的会晤——这些人中不包括股票经纪人和股票分析师们。
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朋友数量,和他家族的其他成员相反,巴菲特似乎在整个世界都有朋友,他经常会和朋友们通过打电话、写信的方式保持联系。偶尔,他会到一些大学,比如他曾经就读的哥伦比亚大学、斯坦福大学,其他学校如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圣母大学、范德比尔特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奥马哈的柯瑞顿大学做演讲。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巴菲特上电视的频率相当低,可以说,巴菲特几乎从来没有上过电视。他不想出任何风头,倘若有时间,他也不会接受电视台的采访,只是和朋友们聚在一起。他留出大部分时间来读书和学习。有些人说他是个羞怯的人,但是,有时他就如同一个辩论家,可以滔滔不绝、大谈特谈,整个谈话主题都会被他控制。
巴菲特不喜欢上电视,也不爱看电视,他一星期内看电视的时间大约有七个小时,主要是看新闻和体育节目。他是对统计学非常着迷的一个人,他对棒球的击球次数,以及其他一些很细节性的东西的记忆,几乎如百科辞典般精确。
在外表上,巴菲特应该不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的家族成员大抵如此。可当他开始谈话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停下手中的工作,认真倾听他所讲的每一个字。他那威严的、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个性,是他具有高压放电般智力能力的真实反映。初识巴菲特的人都对他的外表以“朴实”作为评价,巴菲特本人也表现得非常谦虚,尽管我们都很清楚地知道他是一位英雄,也是华尔街的英雄——人们密切注意他举手投足的任何一个动作。他曾经自嘲道:“我也留意过自己的一举一动,我没有发现有什么地方能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
不但在日常生活中,即使在巴菲特名声最明显的商业界,有时事情也是这样的。在美国《谁是谁》杂志上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文中对巴菲特只是简单地提了两句,杂志把他描述为一个“公司的主管人员”,就如同说,芭比·鲁斯是棒球运动员一样。但《世界年鉴》把巴菲特列入“著名人物”的名单中。
巴菲特不喜欢闲聊,这和他的父亲有点相像。但巴菲特是个性情坦率的、容易接近的人,他豪爽的个性、敏捷的反应,使他周围的人感到非常愉快。不过他的好朋友芒格曾说过,尽管巴菲特有惊人的记忆力,但是,他对人名的记忆能力却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好。
阿拉巴马州伯明翰市韬奇马克保险及金融服务公司的主席罗纳德·瑞奇说过这样一件事:“有一天,他(巴菲特)打电话来说他想和我们见见面……他和你说话时,就像在和一位邻居交谈一样很随和、很亲切。”当时,罗纳德·瑞奇正在韬奇马克公司设在纽约的办公室里,他说,不论巴菲特提议在哪里见面,他都会欣然前往的,包括奥马哈市。当时也在纽约的巴菲特说:“哦,不,我知道你在那儿。我走着过去好了。”
瑞奇说,不一会儿的工夫,巴菲特就走了进来,告诉他说,他对公司不存在任何的威胁,他仅仅是一个投资者而已,只说完这几句话,他就离开了。
许多人都知道巴菲特的办事风格,那就是,对于他能处理解决的问题从不拖延,对于超出他能力之外的问题就尽量避开它。他说过,自己会尝试着从1英尺高的障碍物上迈过去,而不会从7英尺高的障碍物上跳过去。寻找明智、有效的解决问题方法使问题简单化是巴菲特的人生箴言。
而对于有可能办到的事情,他总是尽力而为,对于不可能做到的事情他会很明智地避开。他所信守的人生信条之一,就是避开麻烦。我们要知道,这不仅仅在人生中是一个好的信条,在股票市场上,这就意味着避免资本损失。
2.心爱的邮票
巴菲特和他的许多家族成员都有着区别,我们也知道这种区别早在他小时候就已经存在了。巴菲特对任何事从来不像杂货店的那几位店主一样,颐指气使。他对任何人的任何事都非常有耐心。并且,倘若一件事值得他深入,他就会一门心思地钻进去。我们接下来看的就是一个关于巴菲特曾试图垄断邮票市场的故事。
从师于本杰明·格雷厄姆的投资者、曾在韦迪布朗柯南伯经纪商行任职的汤姆·柯南亲身经历了这件事。
事情是这样的,20世纪50年代后期,本杰明·格雷厄姆将要在威斯康星州伯洛伊特大学举行的证券分析师会议上发表讲话。巴菲特就给汤姆·柯南打电话:“咱们去参加证券分析师会议吧!”汤姆·柯南不知道如何去伯洛伊特市。巴菲特很热情地说:“很容易呀,你来奥马哈,咱们一起开车去。沿途我们会欣赏到大片大片的棉田。”
汤姆·柯南回忆道:“我们乘坐他的车来伯洛伊特。我们开了整整一天的车。一路上,我们谈论着邮票生意。我说我一直阅读丽恩邮票新闻报上有关4美分的蓝鹰邮票的报道,据报道这种邮票正被5美分的红鹰邮票所取代。”
两人在听完格雷厄姆的演讲驾车回奥马哈的路上,分别在不同的邮局购买邮票。汤姆·柯南谈道:“我们在一家邮局停下来,发现有23种邮票。沃伦说,‘咱们去买些邮票吧。’”
两人的最大一笔买卖是在丹佛做的,他们通过邮购在那里购买了20万张邮票。巴菲特和柯南写信给一些大的邮局,询问是否还有没有售出的任何一种邮票。经过努力,他们一共找到了40万张邮票。“我们把邮票一张一张的分开,然后收藏了很多年。但是,由于使用了廉价的胶水,我在长岛的几张邮票都粘在了一起。而在奥马哈的那些邮票就没有发生粘连这种情况。”
虽然巴菲特对邮票注入了所有的热情,可许多年后,柯南和巴菲特没有为他们的邮票找到更大的需求市场。汤姆·柯南说:“沃伦关注金钱的时间价值,尽量做到不盈不亏,得失相等。他终于找到了一个买主,那个人以90%的票面价值买走了很多邮票。我留了几张仅仅作为纪念。”
这次的投资尽管是一次失败的运作,但我们足以看出巴菲特在此次操作中的专注程度。
一位邮票界的权威人士曾跟巴菲特一起吃过饭,他对巴菲特的评价是这样的:“他就像一个专门从事邮票生意的人一样,在邮票方面的知识非常渊博。他了解有关发行、经销商及邮票等各方面的事情。对每一条信息他都记得非常清楚,从未出现过张冠李戴的现象。……他留给我最深的印象是,午餐时他告诉我,他每天工作只占用他的两个小时的时间,其余时间他可以自由安排。我的工作,从另一方面来讲,好像是一个小时的工作要用两个小时来做似的!”
这位权威人士后来就古币收集信息写信给巴菲特,巴菲特给予了回信。
“我在加利福尼亚待了几个星期,否则会早一点赶回去和你会面。为了能完成世界上最大的旧48美分的整版股票的收集,我一定会要你不断写信告诉我。尽管我不能在四十多年后垄断邮票市场,可能我会尽力做到一鸣惊人,取得极大的成功。
从你的来信中我可以看出,你具有非同寻常的感觉和敏锐的洞察力,这使我受益匪浅。在我小时候,我认为已经赚到了很多钱,我将成为世界上最大的邮票收藏家,并为此花费了很多的时间。但是,像其他一些比如说买进一个专业体育队,建立我自己的高尔夫球场等雄心壮志,我的兴趣越来越浓,热情也越来越高。我可能还没有准备好干任何一项新的活动,但是,如果我认为自己拿定了主意,我认为我可能会更喜欢古币收集。无论如何,你在这方面的知识远远超过我,对此我深表感激……”
这个故事并不能说明巴菲特在任何方面都能成为专家,但在寻找家族线索的姐姐多丽丝看来,巴菲特的聪明加上对一件事情的执著才成就了他的今天,这两种品质的结合不但在巴菲特家族成员身上见不到,即使在世界上许多人那里都只能看到一种,甚至是一种都看不到。
倘若想从沃伦·巴菲特身上看到巴菲特家族的财富观,那似乎有些难度。因为整个巴菲特家族如巴菲特所言,就没有出过富翁,除了他。
但至少我们应该知道,一个人对财富的看法往往是他基因里或者是儿童时代耳濡目染的结果。巴菲特家族成员没有给我们留下他们自己的财富观,但从巴菲特身上,我们依然可以找到些蛛丝马迹。巴菲特财富观有几个重要特点:第一,对钱要有野心,特别是当你没有钱的时候;第二,不要把金钱当成财富的全部,金钱只是财富的一部分;第三,能花钱并不能证明你多有钱,能挣钱才能证明你的富有;第四,不要做无准备之富翁,必要的时候需要“杞人忧天”,不要打无准备之仗;第五,倘若你只是把钱放在那里不用,那钱就等于废纸。
3.不要为钱工作
美国富翁阶层早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一个口号:不要为钱工作。
这个口号是否真的是那些富翁发自内心喊出来的,我们不得而知。我们只是知道,当布隆伯格公司2002年公布的“当年个人资产已经达到305亿美元的巴菲特仍在拿着低廉的工资——33万美元/年,相当于一名硅谷的软件工程师”的报告显示时,巴菲特只说了一句话:不要为钱工作!
事实上,巴菲特从小就有致富的梦想。但当有人问他为什么想要那么多钱时,他却回答说:“我并不是想要很多钱,我只是觉得让钱慢慢增多会是十分有趣的事情。”就如同一个人喜欢玩游戏机,他真正的目的并非是想成为玩游戏的高手,只是觉得游戏机有趣而已。
那年,他刚从哥伦比亚商学院毕业,他就要求过无薪到格雷厄姆·纽曼公司任职。老师最后给他提供了工作机会时,巴菲特连工资都没有问就跑到那里。我们说,这是一种年轻人聪明的“积累经验”的表现。但上升一个高度来看,这种“不问薪酬”的工作态度体现了一种经营的理念。
在许多人眼中,我为老板打工,老板给我工资是天经地义的。可巴菲特绝对不这样认为,他把工作看成是一份事业,是应该用来经营的。这种理念一方面可以让其工作时更为用心,也更开心。巴菲特自己就经常在家里熬夜分析财务报表,但他并不觉得辛苦。另一方面,他也不会为工作所累,在他觉得事业不如意的时候,他可以轻易退出或者转行。1969年,当华尔街和美国股民陷入对股票狂热的渴求,争抢得不可开交时,巴菲特并没参加抢购,他卖出股票、解散公司,置身于股票市场之外。这让他避免了接下来的市场崩溃。
智慧锦言
在财富观上,巴菲特曾说过这样一段话,也可以看做是巴菲特家族的财富观,虽然没有任何证据证明巴菲特家族的任何一个成员说过这样的话:“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能够升值的东西。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