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尊老敬老不违礼数

边读边悟论语 作者:东篱子解译


尊老敬老不违礼数

乡人饮酒,杖者出,斯出矣。

——乡党第十

举行乡饮酒礼后,等老年人都出去了,自己才出去。

【感悟一点】

尊老敬老,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孔子对这一美德的传承和发扬,有不可磨灭的贡献。本来他的身份,在众人中是最高的,但他依然重视饮酒的礼数,不敢逾越规矩走在老年人前面。

尊老敬老是一个人修养的重要表现。有尊敬老人之心,才会有赡养老人的行为;尔后才会有孝悌之德。而这种教养,对于一个人的为人处世、持家立业,都是有极大影响的。一个对老人没有敬爱之心的人,是不能对他寄予信任和希望的。

张良与陶侃

考查一个人的品质与教养,也许从他是否能够尊老敬老、把老人放在心上这个角度入手,能够最容易地获得最深刻的结论。西汉的张良、晋代的陶侃,这两位既立功,又立德的人物,正是尊老敬老的典范。

张良,字子房,祖上是韩国人。祖父张开地,曾是韩昭侯、宣惠王、襄哀王的相国。父亲张平,为王、悼惠王相国,悼惠王二十三年(公元前250年),张平去世。二十年后,秦灭韩。张良因年少,尚未在韩国任职。他决定用全部家财招求侠客谋刺秦王,替韩国报仇。

张良曾在淮阳学礼,又东行拜访沧海君,求得大力士,专制了一百二十斤的铁椎。当时秦始皇向东巡游,行至博浪沙地方,张良与刺客伏击秦始皇,铁椎误中副车。秦始皇大怒,令大肆搜捕,又急又狠要抓刺客,张良于是更名换姓,逃匿到下邳。

一次,张良闲游到下邳一座桥上,有一老翁,穿粗麻短衣,走到张良身边,故意把鞋子掉到桥下,回头对张良说:“小子,下去把鞋拾来!”张良开始很惊讶,想揍他。因为他是长者就强忍性子,下桥取鞋,就势屈膝替他穿上。

老人伸脚穿上鞋,笑着走了。张良心里很奇怪。老人走了里许又回来,说:“小子是可教之材。第五天天亮时,来此同我见面。”张良因此很纳闷,行礼答:“好。”

第五天天亮,张良前去,老人已先到等在那儿,生气地说:“与老人约会为何来迟?回去,五天后早些来。”到第五天,张良鸡叫时前往,老人又先到,还是生气地说:“为何又来迟?五天后再早些来。”五天后,张良半夜前去,没多久老人也来了,高兴地说:“应当如此。”于是拿出一部书送给张良说:“读好了此书可做帝王之师,十年后天下大变。十三年后,你会见到我,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即是我。”说完就离开不见了。

天明看这部书,原来是《太公兵法》。张良心中感到欣喜异常,常常研读它。其后,秦末农民战争风起云涌,张良选择了跟随刘邦,尽心尽力地辅佐他,终于夺取了天下,建立了汉室江山。张良被封为留侯,为著名的汉初三杰之一。

陶侃是大诗人陶渊明的祖父。他是晋代名将,以功高德劭名垂青史。

陶侃小的时候,家境非常贫寒。母亲湛氏靠纺纱织布,供儿子读书。陶母不但能吃苦耐劳,而且很有志气,严于家教。从陶侃懂事起,她就教育儿子刻苦自励,做到“贫贱志不移”,希望儿子长大以后,能成为孟子所说的那种“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式的人物。

陶侃长大后,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他不但为官清廉正直,而且在诸多生活细节上,在母亲去世之后,依然遵循着母亲的教诲。时时在心中感念着母亲。

陶侃有个奇特的癖好——搬砖,每天早晨,他把一百块砖搬到院子里,傍晚又把一百块搬回屋里,每次都累得满头大汗。谁去帮忙他都不肯。不论阴晴雨雪,也不论春夏秋冬,一年到头按时搬运,从不间断。有人问他:“将军,你这是干什么?”他说:“你们知道我们国家的北方已落入了异族手中,我立志要收复中原。母亲生前曾同我说过,生活过于安逸,不但会伤害身体而且容易消磨意志。我之所以每天搬砖,正是为了锻炼身体和磨练意志,好实现我的远大理想。”

还有一件轶事,就是陶侃每次喝酒,都有一定的限度,常常喝到酒兴正浓时戛然而止,坚决推杯不喝,因为他给自己规定的限度已经到了。有一次,有一位好友劝他再喝点,他还是不喝,问他为什么这样,他沉默了好久,才道出了真情:“年少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逾议者。”这里的亡亲是指过世的母亲。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陶侃年轻时,曾因喝醉酒出过毛病,他的母亲曾因此让他有过誓约,所以后来喝酒再也不敢超过约定的饮酒数量。陶侃说到做到,母亲去世以后,几十年来,他一直没有超过当时约定的数量。

张良对长者的尊敬,让黄石老人对他产生了信任,觉得孺子可教,于是传授了天书。这是尊老敬老的好处。而陶侃则从内心和行动上,表现出了对于母亲的感恩和怀念。他们的成功应该不是偶然的。这二人相同之处在于,心怀敬老之心,知孝道,通大理,自有一番超乎常人的意志和见识。这种人,无论是在做人的智慧上,还是处世的策略上,都比一般人要来的实在、顺达。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