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章 与明交战

旷世奇才孝庄太后 作者:姜越


布木布泰嫁给皇太极的第二年,后金老汗去世,新汗即位,大妃殉葬。在这一年,布木布泰成了庄妃,还招降了洪承畴。几年后,她的姐姐海兰珠生下了八皇子。没多久,庄妃生下了九皇子福临。但是八皇子没活多久就去世了,这让海兰珠非常悲痛,伤心的海兰珠不久就去世了,而皇太极也很快就随她而去。此后,皇宫里又开始了新一次的皇位争夺战,最后福临荣登大宝。

劝降洪承畴

布木布泰与皇太极结婚的第二年,后金汗宫连续发生老汗逝世、新汗即位、大妃殉葬三件惊天大事。

后金大汗驾崩,举朝哀伤,新进门的儿媳妇、十四岁的布木布泰,一门心思地跟着福晋们哀悼公公,可她并不知道老汗的逝世意味着什么。国不可一日无君,皇位只有一个,人人都想要,所以这次的易位充满了激烈的斗争。

首先,努尔哈赤在撒手人寰之前,并没有明确指出让谁来做自己的接班人。在建立后金之前,他有过让长子褚英接班的想法,后来又想让次子代善继位,不过都没付诸行动。为了防止子孙们争位,自相残杀,天命六年(1621)正月十二,努尔哈赤和代善、皇太极等人对天发誓,让子孙互相辅佐,不要自相残杀。同年二月,他又让这四位贝勒按月分直,最终也没指定由谁来继承汗位。其次,在努尔哈赤的众多儿子中,想继承汗位的并不只是那么一两个,为了这块大肥肉,大家早就明里暗里地斗争起来。

这其中,又以代善和皇太极的斗争最为激烈,按照辈分,自然应该是代善继位,但是以皇太极的韬略,好像又更适合当汗,为此,两人互不相让。除了这两位,还有努尔哈赤的大妃乌拉纳拉氏所生的多尔衮也在觊觎汗位。

因为努尔哈赤曾经说过让代善继位,但是之后又想让皇太极继位,这让这两个人的心都不安分起来,参与到了激烈的斗争中。努尔哈赤死后,他的大妃乌拉纳拉氏殉葬,她所生的阿济格、多尔衮、多铎失去了依靠,最终,皇太极登上了汗位。

同年九月初一,皇太极举行登基大典。就这样,时年三十五岁的皇太极成了后金国汗,一个新的时代开始了,这是皇太极的时代。对于庄妃来说,丈夫登上后金汗位,自己的地位自然也是水涨船高,当然是天大的好事。不过,在后金汗位交替过程中,宫中发生的努尔哈赤大福晋乌拉纳拉氏阿巴亥被逼殉葬事件,又给她留下了刻骨铭心的警示。不难看出,在她还是一个纯真少女时,就被推入复杂的政治旋涡,被引上必修的政治课堂。

庄妃从十三岁嫁过来后,皇太极就发现她虽然年幼但是知书达理,做事细致认真,小小年纪就能帮助姑姑哲哲把大小事务处理得井井有条。更为让他欣喜万分的是,庄妃跟他一样爱读书,通经史,爱思考。随着知识的不断增长,经历积累,庄妃也在不断提高,越发展现出与众不同的境界和才智。甚至在皇太极遇到一些议而未决的难题的时候,庄妃经常也能提出一些独特的见解来。

《清太宗实录》记载她“赞助内政既越有年”,聪明能干而又多有谋略的庄妃,很快成为皇太极在军国大事上的后宫谋士,从后来发生的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庄妃劝畴”事件当中就可以看出端倪。

海兰珠去世后,皇太极的生活中几乎不再有什么让他高兴的事情。如果一定要说有的话,那就是前线大捷,连续攻下几座城池,为清军逐鹿中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皇太极的两次征明让崇祯非常惶恐,于是,他就派洪承畴全力对付来势汹汹的清军。

洪承畴是个非常有才干的人,明朝的崇祯皇帝一直对他委以重任。不料,明清松锦会战,清军大获全胜,这位明朝最有名的将领被俘。皇太极对这位明臣早有耳闻,非常重视,决心不惜运用一切手段,劝降洪承畴。当然,皇太极之所以看重他,并不仅仅因为他是明朝重臣,还因此人文韬武略,确实是位难得的人才,如果能够归顺大清,对大清未来入主中原是非常有利的。

还有一点,洪承畴是明朝非常有影响的封疆大吏,如果能够收复他,就能够有力地收揽汉族文人的心,对于瓦解明朝的统治意义非常重大。

所以皇太极想尽办法来劝降,但是洪承畴誓死不屈,想要绝食以谢朝廷。皇太极派出汉将范文程等多位大臣劝说洪承畴,但是洪承畴“延颈承刀,始终不屈”,一点儿效果都没有。

皇太极又听说洪承畴好色,就派出了多名美艳的侍女前去陪伴,但洪承畴对她们毫不理睬,一点儿都不接受皇太极的诱惑。皇太极用尽了各种办法都没法达到目的,免不了唉声叹气。

庄妃看到皇太极唉声叹气,决心毛遂自荐,去尝试劝降洪承畴,为丈夫分忧。她先是说服了丈夫让自己出马,然后精心打扮一番,来到了关押洪承畴的一个叫做三官庙的地方。庄妃软言软语、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并不失时机地表达了自己对洪承畴视死如归气节的仰慕。洪承畴渐无戒心,视庄妃为知己。后来皇太极亲自过来探望,还从身上解下貂裘披风,为洪承畴披上。洪承畴玉帛临身,如沐春风,他没有想到,自己只是人家的一个手下败将,居然会受到如此待遇,于是叩首归降。皇太极心中大喜,双手搀起他,还特地以国宴款待洪承畴。要知道,当时还是海兰珠丧期,大清国是不允许大摆庆典的,但是洪承畴以俘虏身份投降,皇太极却对他那么恭敬,许多大臣对此很是不满。

有大臣问皇太极为什么如此厚待明朝俘虏,皇太极反问大家,这些年栉风沐雨的目的是什么?他对大家说:“以前我们想取中原,就像盲人摸象,现在我得到引路人,怎会不高兴呢?”总之,洪承畴归降一事完满解决,起决定作用的当然是皇太极的高瞻远瞩,英明决策,还亲自出面,诚恳地表达自己心意,但更重要的是还有庄妃这位得力助手在一旁相助,在劝降的策略和工作的过程,注入了她的智慧和女性特有的细密柔和,庄妃也为大清入主中原立下头功。

皇太极画像

松锦告捷

皇太极实力雄厚,统一蒙古征服朝鲜后,环顾四周,全天下只有明朝这个最大的敌人了。

在宁远吃了败仗之后不久,努尔哈赤就去世了,而且皇太极登上汗位的时候,明朝正为宁远的胜利而沾沾自喜,态度也很强硬。皇太极刚刚上位,就给宁远的巡抚袁崇焕写了封信,信中说希望“彼此和好”,但是袁崇焕并没有买账,在给皇太极的回信中,袁崇焕提出,既然希望和好,后金就应该从占领的辽东地区退去。其实这两方对讲和都没什么诚意,皇太极之所以这么说,只是为了给自己进攻朝鲜争取点儿时间,而明朝则是心心念念地要收复失地。

崇德三年(1638)十月,皇太极亲率大军进发山海关。因为山海关是屏蔽明都的要塞,驻扎着明朝重兵,很难攻破。但如果不攻破山海关,夺取大明江山就无从谈起。从前皇太极也曾派大军入明地,但均是绕过山海关,只做短暂停留,劫掠财物,防止被山海关守兵切断后路。因此皇太极逐鹿中原的第一步,就是拿下作为山海关门户的宁、锦八城。

这次的对手是明朝总兵祖大寿,他们曾多次交战,胜负参半,也算是老对手了。这次交战清军并不恋战,只是为了试探敌方军情,没过多久就班师回朝了。

次年(1639)二月,皇太极又率领大军猛攻松山老城,松山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是宁、锦八城的咽喉之地。皇太极集中兵力,昼夜不停地炮攻松山城墙。然而当清军准备攻入已坍塌的城池时,明朝早已备好大炮,强烈反击。清军受挫,不能赢得优势,只好又一次班师回朝。

崇德五年(1640),皇太极攻打锦州,但是被祖大寿打败,清军虽然损失惨重,但也缩小了对锦州的包围圈。第二年,皇太极派多尔衮率军攻打锦州,但是又以失利告终。皇太极全力加大攻势,大举进攻,这时候祖大寿有点招架不住了,向洪承畴求助。洪承畴不愧为明朝大将,初战大胜清军,并采取了稳扎稳打步步为营的方法。如果按照他的做法继续下去,也许明朝就不会那么快灭亡。但是洪承畴没有想到,明朝皇帝崇祯却听信某些官员的谗言,认为洪承畴是在浪费军饷,命令他马上进军。

洪承畴没有办法,只好改变自己的计划,率军直达锦州。就这样,崇祯在关键时刻反而帮了皇太极一个大忙,前线形势大变,皇太极的御驾亲征也大大鼓舞了士气。此时明军的粮草也都被夺走,顿时军内人心惶惶。

第二天夜里,皇太极发动了总攻,明军如同惊弓之鸟,阵脚大乱,好多将士都逃走了,洪承畴部队被围困陷入了困境。经过持久的围困,明军已经接近溃散了。洪承畴不理会皇太极的劝降,但他的副将已经暗地里接受了,最终使松山落入清军之手。不久,锦州总兵祖大寿也献城投降了。受皇太极的指示,祖大寿还给他的外甥、明朝总兵吴三桂写了一封信,信中大意是说,现在松山、锦州已经被清军攻下了,不管是时运还是民心,都在皇太极这边了,如果你能辨别时务,就及早过来投靠吧。但是吴三桂并没有回信,此时他还在犹豫徘徊之中,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斗争。

皇太极暴卒

皇太极登上宝座的第二年,国家日益强盛,后宫也开始兴旺发达,其中最幸运的,就是庄妃的亲姐姐宸妃海兰珠。她在嫁过来的第三年,就在她的住所关雎宫生下了皇八子。她为皇太极孕育的这个孩子,被皇太极百般珍视,受尽殊荣。皇太极甚至以嫡长子的规格待之,来暗示大臣们将来要让此子继承皇位。连生了三个女儿的庄妃此时也怀上了她的第四个孩子,但此时生子的荣宠已经完全被宸妃的光彩给盖住了。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这个高贵的皇八子只活了几个月就感染天花去世了。也许庄妃是一个有福气之人,她很快诞下了皇九子,皇太极给他定名为福临。

皇八子夭折与皇九子出生几乎凑到了一起,皇太极的感情极其复杂,没有太多的喜悦。但不管怎样,母凭子贵,福临的到来使得庄妃的地位得到了很大提高。

爱子去世之后,宸妃整日忧郁,没多久也去世了。

得知这个消息,因军务在外的皇太极飞马回城,伏在宸妃遗体上痛哭失声,捶胸顿足。皇太极身体一向很好,只是在宸妃死后,他经常会怀念、追思宸妃,悲伤难抑,身体也日渐衰弱。后来,虽然皇太极自己也认识到,作为堂堂大清国主,他不能为了一个女人如此低迷颓废,应该为天下苍生考虑,以国家大事为重。但是在海兰珠去世一两年后,他还是无法走出悲伤的阴影,控制不了自己的感情,始终无法开心。

群臣很担忧,唯恐皇帝愁坏身子,于是王公大臣请他外出打猎散心。但他回来后,照例不忘去宸妃墓园凭吊一番,重新陷入极度哀伤之中。如此下来,他很快就行销骨立。围猎后不久的一天,即清崇德八年(1643),处理了一天内外政务的皇太极返回皇后哲哲的寝宫,坐在床上休息。突然间,他感到一阵头晕目眩,眼前一片漆黑,呼吸急促,心痛如刀割,额上暴出青筋,他猛然意识到,或许自己大限已到,就像燃尽的蜡烛,上天也回天无力,于是他再也没有站起来。年仅五十二岁的皇太极就这样猝然离世,一代创业守成的明君,就在事业如日中天的时候去世了。皇太极死后葬于既不靠山也不靠水的昭陵,这不太符合历代帝王选择陵寝的原则,因为他选择了葬在宸妃旁边。

身为一位帝王,后宫佳丽无数,能够对一个海兰珠用情如此之深,实在是令人唏嘘。皇太极去世后翌日,盛京全城举哀。皇太极的灵柩停在清宁宫正殿,蓝白两色纱幔随风飘扬,已换素服的众亲贵大臣在门外默默等着轮流进宫哭丧。清宁宫正殿内,一派庄严肃穆,气氛沉痛压抑。灵前摆着案几,上设大行皇帝灵牌,后妃都跪在灵旁陪丧。孝端皇后居前,庄妃、贵妃、淑妃居次,豪格之母及其他位分较低的妃嫔居后,无一不是泪流满面,尤其以孝端皇后哭得最伤心。

代善、多尔衮、多铎、豪格等人踏进正殿,看着灵位,各人神情复杂。皇太极就这样猝死于宫中,他亲自迁都北京、统一中原的宏图大志化成了泡影。像他的父汗努尔哈赤一样,皇太极也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这必将又引起一场帝位之争。

想起阿巴亥的殉葬,庄妃不禁打了个寒战,但她不是阿巴亥,应该不会重蹈覆辙。

一场激烈的权力角逐

皇太极本来也想在有生之年确定父死子继的立储制度,谁知道自己到头来却得了个毫无察觉的急症,没能留下只字片语,更别说什么遗诏了。他的本意应该是立自己的子嗣的,只是皇帝猝死,这个制度又从未实施,这就导致大清朝的权力机构一下子失去了平衡。

在通往权力之争的路途上,往往充满了刀光剑影,血雨腥风,险象环生。既然皇太极没有指定继承人,又没有明确的制度,在这种情况下,那就只能遵循旧例,由当年努尔哈赤定的规矩,由贵族诸王商量决定了。这就意味着继承人不一定非得从皇子中选择,在无形之中,这就加大了庄妃母子的压力。

但庄妃和福临也不是一点儿优势都没有,完全任人宰割的。毕竟福临在皇子中的地位还是很特殊的,福临的劣势是他年纪太小,优势就是他是正宫后妃嫡出的皇子,地位高贵,这是年纪长于他的皇子们无法改变的事实。

当时,麟趾宫贵妃的儿子博穆博果尔虽然也是正宫妃子所生,但是刚刚两岁。而其他的皇子均为侧妃和庶妃所生,竞争就稍显劣势。如果是在嫡出的皇子中选择继承人,首先名正言顺轮到的就是福临了。皇太极死时,他的大儿子豪格已经三十五岁了,但庄妃的儿子福临时年六岁,因此豪格对福临继位形成了很大的竞争。

要是只有皇长子豪格这一个威胁,对于福临母子来说,也许还不会太焦头烂额,威胁还来自他的叔叔、伯伯。这些人在努尔哈赤的时代就出生入死,立下过汗马功劳,此时还年富力强的人不在少数。

与年幼的福临相比,他们的能力和名望当然会更胜一筹,这其中,呼声最高的就是睿亲王多尔衮和礼亲王代善。

礼亲王代善曾经是被努尔哈赤立为皇储的,而且实力也非常雄厚。他掌管着两红旗,似乎很有希望胜出。但是,有一点,他比皇太极还要年长,当时已经六十多岁了,早就不问朝政,而且他的两红旗势力早就被削弱了。在他的儿子们当中,最有才干的岳托和萨哈廉英年早逝,剩下的硕托并不讨他喜欢,满达海初露头角,地位无足轻重。

他的孙子辈的阿达礼和旗主罗洛浑虽然比较上进,但是却被皇太极压制着。再加上多年的征战沙场,消耗了他大部分的精力和体力,更消磨掉了他对朝政的兴趣和对权力的欲望。此时的他思想渐渐保守,并没有对皇位抱有太多的想法,他只想安然地度过这场权力之争,保证自己能有一个平安的晚年。虽然此时两红旗已经丧失了竞争的优势,但是代善的态度,却对事情的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除了代善,第二个最有实力的就是多尔衮了。多尔衮是努尔哈赤的第十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阿巴亥。在多尔衮出生之前,努尔哈赤就已经不再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小部落头领,而是统一了女真各部的“聪睿恭敬汗”,而且统一事业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多尔衮出生还不到一百天,努尔哈赤就率领大军进攻乌拉,也就是阿巴亥的母国。最终,乌拉灭亡了,阿巴亥母子的地位也令人担忧,很可能会被打入冷宫。但是努尔哈赤并没有冷淡他们母子,反而对阿巴亥更加宠爱。

多尔衮从小就聪明过人,很得老汗王的钟爱,努尔哈赤驾崩前甚至还传出过多尔衮即位、代善辅政的传言。但在皇太极被拥为汗的九个时辰后,他的母亲阿巴亥就被迫自尽殉夫,多尔衮一时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境地。

皇太极继位之后,虽然并没有向多尔衮兄弟们开刀,却通过三份效忠的誓词,把他们的地位贬低了很多。后来,皇太极为了加强自己的皇权,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多尔衮兄弟的两白旗势力进行打压。但是,皇太极很明白,以自己目前的实力,是很难削弱最威胁自己权力的代善、阿敏和莽古尔泰三大贝勒的权力的。为了不断增强自己的实力,皇太极打算拉拢和扶植一些跟自己没什么利益冲突的势力,多尔衮就在其中。

天聪二年(1628)三月,多尔衮继任固山贝勒。此时的多尔衮只有十五岁,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多尔衮很明白自己的处境,父汗已死,自己的母亲也被逼死,自己实在是孤立无援。

为了更好地生存下去,多尔衮展现出了自己过人的智慧。他一方面紧跟皇太极的脚步,唯皇太极之命是从,将自己的野心牢牢地掩盖起来。他事事以皇太极为中心,获得了皇太极的信任。另一方面,他不断树立战功,在战场上显示出自己过人的才智。在一次战役过后,皇太极赐予他“墨尔根岱青”的称号,赞他“既勇且智”。

多尔衮很机敏,是满洲亲贵中唯一一个通满、汉、朝鲜三种文字的人。他勤勉政务,才能又很出众,经常受到众人的赞扬。他不但智谋胜于其他诸王,又很英勇善战,统兵之才也很突出。在皇太极征伐朝鲜、收复蒙古各部,以及后来的对明朝用兵中都屡立奇功,可想而知,多尔衮对国家政治的作用了。但是,皇太极并没有料到,多尔衮表面上看起来对自己忠心耿耿,但是背地里却逐渐削弱那些曾经打击自己和逼死母亲的人的势力。

总之,豪格、代善还有多尔衮,他们三个人各有长短,共同之处是他们三人都战功卓越、经验丰富,并且背后都有自己的势力作为支撑。

与他们相比,年幼的福临实在是太过渺小了,所以,福临要想登上皇位,实在是困难重重。

庄妃明白,要使福临顺利地登上皇位,这个时候她必须做出很多的努力。首先,她要征得两黄旗的支持,其次就是要拉拢多尔衮,让多尔衮支持福临,最后还要巧妙地利用两派之间的矛盾,让其互相牵制。

此时的庄妃,经历了多年的宫中斗争,早就不是十三岁时那个年幼的小姑娘了,再加上多年的学习,早已有了皇太极的风范。十几年的宫廷生活,帮助姑姑处理后宫的大小事务,使得她在政治上日益成熟。此刻,她正不动声色地准备着。

庄妃密切关注着诸王大臣的谋立活动,首先两黄旗开始行动了,他们以国基未固,须立长君的名义,商量着立豪格为君,福临为太子。

掌握两红旗的礼亲王代善对此并不反对,多尔衮最为心细谨慎,因此行动也最晚。不过支持他的两白旗和镶红旗也并不示弱,一致拥戴睿亲王多尔衮。

庄妃清楚,要论实力,现在必然是睿亲王多尔衮更强。她感到多尔衮身体中蛰伏着一颗雄心,他的军事才能一步步地显露,几乎没有什么过失。因此他对大位绝非不动心,只是他行事素来谨慎多谋,善于审时度势,因此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其实是在暗中观察。

五天过去了,这五天以庄妃为首的后宫在幕后也做了积极的准备争取工作。在皇位继承问题上有发言权的各派势力也在紧密地磋商,各怀心思。

豪格咄咄逼人

在皇太极的众多儿子中,豪格最为年长,又是唯一用他的文韬武略为国家立下汗马功劳的人。他曾因为征讨蒙古有功而被封为贝勒,出任镶黄旗旗主。他本身英勇机智果敢,拥有强大的势力。但是,皇太极生前从来没有提起过要让豪格成为继承人,而且还多次处分过他,但后来都因为军功而赦免了他。在一次谋逆大案中,豪格还以杀妻来表明自己的无辜,一方面力求摆脱谋反的干系,另一方面博得皇太极的好感。

皇太极在崇德元年(1636)封了一后四妃,豪格的母亲只获得了继妃的称号,在宫中的地位是比较低下的。

在大清日益封建化的思想中,豪格是不配继承皇位的,只是被看做庶子。崇德二年(1637),豪格又因部下给其娶蒙古女子,再次被罢免职务,后来他伐明凯旋,才又恢复了王爵。因为不听军令,擅自离城,又一次被处罚。两年后才因为他在打败洪承畴的战役中战绩赫赫得以翻身,重新被封为肃亲王。由此可见,他是一个勇猛有余而智谋不足的人。他争夺皇位的竞争优势是他是皇长子,而且战功无数。

但是豪格也有很多不利的方面,比如他的母亲不是正妃,而且豪格本身不是一旗之主,他也没有必胜的把握。虽然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他也开始积极准备为自己赢得优势。豪格在得到了两黄旗大臣的拥戴之后,更为紧锣密鼓地加紧了争皇位的步伐,他派手下通报郑亲王济尔哈朗说,两黄旗大臣已经确定立他为皇上,还需要你们的意见。豪格主动派人征求济尔哈朗的意见,显然是想得到他的响应和支持。但是济尔哈朗的回复是,我的意见也是这样,只是还不知道摄政王多尔衮意下如何,等我与大家商量一下吧。他的话很委婉,虽然表示了对豪格的支持,但还是留有余地,说多尔衮的立场还不清楚呢。其实,豪格忘记讲出一个关键的条件,两黄旗的意思是立豪格为君,立福临为太子。

为了夺得皇位,双方活动频繁,气氛也越来越紧张。首先提出立豪格为帝的图尔格下令其亲兵弓上弦、刀出鞘,护住家门,以防万一。

皇太极死后第六天,讨论立君的诸王大臣会议在崇政殿开始了,这是个决定大清国命运的日子,最有实力竞争皇位的当然是睿亲王多尔衮和肃亲王豪格。多尔衮暗藏心机,当年他的父皇在活着时没有明示皇位由谁继承,所以被皇兄夺了去。而今皇兄仙逝,正是夺回本属于自己的皇位的良机。

虽然没有必胜的把握,但是多尔衮也决心一试,没想到碰到势力很强的豪格。有些大臣首先提出立豪格为君,因为他是先帝之长子,当承大统。

偏偏多铎、阿济格等人一百个不愿意,一副谁立豪格为君,就要找谁拼命的架势。看到这样的情景,大殿上谁都不说话,还能不时地听到外面两黄旗叫嚣的声音。

就在焦点都集中在豪格身上的关键时刻,豪格的表现并不好,他本想效仿父皇皇太极谦让,便自嘲道:“我福小德薄,哪能担此重任。”说完便起身而去。其实豪格的本意是用退场来打破僵局,他觉得自己胜券在握了,但是诸亲王居然还在争论。他想如果这时候他离开了,这一天的会议就无法收场了。两黄旗将包围着崇政殿,不会放任何一个人离开,最后大家一定会将他请回来主持大局,这样他就可以令人信服地登上皇帝宝座。

可是他没有想到,他的这种怯场偏偏被多尔衮给利用了,局面发生了转换,豪格就这样败下阵来。这时候被提到的多尔衮、多铎,还有代善,都是皇太极的兄弟。代善年老无心政事,只想自保安享晚年,于是他说,如果多尔衮愿意即位,那当然是国家之福,若不愿意,还是应该立皇子,我老了,难以胜此重任了。这句话虽然照顾到了两方情绪,但是也如同火上浇油般,又一下子激起了两黄旗大臣的怒气,空气马上紧张了起来,甚至有了要兵戎相见的意思。

剑拔弩张之势

两黄旗大臣见豪格离开,便拔出剑来,说道:“如若不立皇帝之子,我们宁可死,从先帝于地下!”场面一下子变得非常紧张,到了白热化的状态,双方剑拔弩张,眼看着一场流血事件就要爆发。

代善看着几方势力要火并,赶紧退出崇政殿,阿济格也跟着他出去了。多尔衮暗自想,如果这种情况下自己非要霸王硬上弓,争得了皇位,八旗之间必然会引发一场血雨腥风,势必动摇大清国的基业,生灵涂炭,百姓遭殃。但是如果立豪格为帝的话,自己又将无处容身了,想到这里,权衡利弊,也为了江山百姓大局考虑,多尔衮说:“既然肃亲王无意继承皇位,不如我们再推举他人吧。”

多尔衮知道,在这样的时候什么事情都是有可能发生的,为了大局利益,必须想一个折中的办法。机敏的多尔衮权衡利弊,终于提出了立九皇子福临为帝的意见。

大臣们也都知道,其他皇子太平庸,但是福临这孩子虽然年纪小,却出奇的聪明懂事,他额娘调教得又很好,将来一定有出息。他出生那会儿,宫中还有一道红光……大臣们想到这些,都慢慢地接受了这个提议。

据说,福临出生的时候出现了吉兆,有人说看到了红光,也有人说闻到了香气,在《清太宗实录》中就有这样的记载。《清世祖实录》中的记载更为传奇,说庄妃怀着九皇子福临的时候,经常有红光围绕在衣服之间,像是有龙在盘旋。当然这是人为吹捧,并不足以相信,只是当时迷信的人们会觉得,也许福临就是上天送来的皇嗣继承人。

立福临为皇帝,丝毫不会损害两黄旗的利益,也符合了两黄旗要求立皇子的要求。虽然豪格心中不忿,但是之前是他自己推脱的,也怨不得别人。

索尼率先表示了赞同,其他两黄旗的大臣也纷纷附和。多尔衮见形势有所好转,接着说,福临年幼,最好由郑亲王济尔哈朗和我共同辅政,等小皇帝长大后再归还政务。多尔衮以退为进,虽然自己没有当皇帝,但是作为摄政王,实际的权力其实也掌握在自己手中。

镶蓝旗的首领济尔哈朗没想到从天上掉下这么大个馅饼,自然是全力支持;年事已高的代善自己本来也没有当皇帝的想法,只想大局安稳就行,当然也没有对这个方案提出异议;两白旗因为多尔衮能够摄政,也没有异议,各派终于达成了平衡。决议已出,豪格知道后后悔不迭。为了防止内乱,代善马上又召集百官及亲王贝勒,共同立下了誓书告明天地,宣誓一定会拥戴福临为皇帝,绝无二心。最后,两个摄政王济尔哈朗与多尔衮也对天发誓,一定会好好辅助福临,否则天地将谴责他们,就这样,确立福临为皇帝的大事终于圆满完成了。这当然符合庄妃和皇后的意思,所以,当她们得知消息后,自然喜不自胜。

就这样,这个影响着今后数年甚至数十年的政局,就确立下来了。至于多尔衮推举福临为皇帝的原因,后世的诸多文人墨客曾经对此大肆渲染,甚至扯出了他和福临生母庄妃的所谓风流韵事。

其实,多尔衮之所以会选择福临,也是出于多方面的考虑。一是他年纪小,好控制,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一定会听自己的话,自己才是实际上的掌权者。而像豪格这样的人,年纪太大,自然不会甘心受自己摆布。

二是福临的生母是永福宫的庄妃,深受先帝宠爱,位分很高,而且她的姑姑又是皇后,那么选她的儿子当皇帝,自然容易被众位大臣接受,说不定先帝也是这么想的。之所以没有选择麟趾宫贵妃所生的博穆博果尔,是因为贵妃的名号虽然比庄妃要高一些,但是没什么实际地位。另外,选择济尔哈朗跟自己一起辅政,也是有原因的。要知道,黄、白两旗是主要的竞争对手,福临登基,代表的是两黄和正蓝旗的利益。多尔衮是一定要辅政的,但是光他自己辅政,可能对手们不会同意,那就得从对手和中间派里找个人选。

在对方看来,济尔哈朗可以抑制多尔衮,而在多尔衮看来,这个人根本不是自己的对手。

皇九子嗣位

其实多尔衮并没有放弃对帝位的追求,对天地立誓,是很庄严的仪式,大多数人会信守誓言,可是有些口是心非的人只是做做样子而已,他们根本就没有打算共同辅佐小皇帝。

盟誓结束后不久,代善的子孙硕托和阿达礼就开始了秘密活动,希望能把多尔衮推上帝位。多尔衮虽然并没有明确表态,但其实就是表示了一种默许,他也是在对硕托、阿达礼的这一谋反行为心里存着侥幸。硕托、阿达礼知道礼亲王代善的态度举足轻重,就以探访的名义来到礼亲王府对代善说,不应该立一个毛头小儿为皇帝,应该另立他人。

在代善的观念里,既然已经拥立皇九子为皇帝,他就是合法的。如果再立他人,就是一种祸国乱政的事情。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在这条邪路上越走越远,他开始派人监视硕托和阿达礼,并质问多尔衮。多尔衮害怕自己的行径暴露,害怕硕托、阿达礼说出一些对他不利的言辞,于是雷厉风行地采取了行动。他派人连夜将硕托、阿达礼捉起来,以谋逆罪处斩,其他知情人也都一起被斩首。这样一来,他不仅摆脱了谋逆的嫌疑,而且还成为拥护新皇帝的功臣,使自己的权威更加强化。这件事只有极少数几个人知情,其中包括庄妃,这也给她敲响了警钟。

风波平息后,在清崇德八年(1643)八月二十六日,庄妃六岁的儿子福临被送上了皇帝的宝座。皇帝即位的盛典在大殿正式举行,改年号为顺治元年,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叔父郑亲王济尔哈朗共同辅佐政事。

这一天天气很寒冷,侍臣给顺治进献了一件貂裘衣,被他拒绝。乳母担心他年幼,想跟他一同乘车,顺治却告诉她,这不是你适宜乘坐的车,不可以一同乘坐。这件事显示出了他不可侵犯的帝王尊严,这与庄妃对他从小的训练和调教是分不开的。

福临即位后,立即尊封母后为母后皇太后,尊封生母为圣母皇太后,从此两宫的皇太后共同辅佐幼小的皇帝,这在历史上是首次出现的。

顺治成为了一国之君,但是由于他年纪太小,仍然与母亲庄妃住在永福宫中。在庄妃的教导下,顺治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底子,在母亲的鼓励下,他还像满洲少年一样,对骑马打猎也很有兴趣。在他的父亲皇太极还在世的时候,曾经带他去叶赫一带打猎,他就曾“射中一鹰”,当时的他只有五岁。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