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 自我更新,不是意志,是信仰

要么庸俗,要么孤独 作者:蓑依


第一章:自我更新是信仰

1. 自我更新,不是意志,是信仰

有女孩子给我写邮件:蓑依,之前我和几位好朋友一起做了计划,用三个月的时间养成阅读、写作、健身的习惯,现在一个月还不到,她们两位已经放弃了,觉得没有意义。虽然我知道坚持下去肯定会很好的,但意志低落的时候,也会怀疑自己,感觉没有动力。

我回答了她两句话:一、融入志同道合的团体,而不是去组建;二、变好,不是意志,是信仰。


我和一位任教十多年的中学老师聊天,他几乎是咬牙切齿地说:“你不知道现在我们学校的年轻人过的是什么日子!用我的话来说:就是混吃等死。”我劝他消消气的同时,很理解为什么这句话会从他口中说出来。

作为一名地地道道的北京人,有车有房,还有教师这么稳定的职业,但他并不满足,课余的时间考了心理咨询师,读了大量的心理学著作;用七八年的时间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经验,出版了一本学习方法的书;快四十岁的年龄,却去上二十几岁的年轻人开的写作课,想学习文学创作,并且为了练习,已经写了四十多万字的随笔。

他们学校刚入职的年轻老师呢,语文老师课下不阅读;教数学的老师,被学生问到难题,打个哈哈就过去了;每天叽叽喳喳的都是今天买了什么衣服,明天去哪里吃饭。他问我:蓑依,我真是恨铁不成钢啊,你有什么办法可以点醒他们一下吗?

我说:“侯老师,我还真没办法,因为一般我遇到这种人都躲得远远的,根本不会去想‘挽救’或者‘点醒’这种事情。我要求自己的是:如果你不满足自己现在的环境,就想办法去融入那个最好的环境,而不是改变你现在所处环境的人。”

这样说,是不是很自私?可是,这就是现实:有些人的生活就是一摊烂泥,你想要扶,或者根本扶不起来,或者人家未必让你去扶。

所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自己身上,以一己之力冲破环境的限制,去见识更大的世界和更好的人。如果所有的人都能够做到抱团前行,怎么还会有“出类拔萃”这个词?无论什么年代,优秀都只是属于少数一部分人。

不管你现在是在一线城市,还是在边陲小镇,都应该懂得的一个常识是:互联网给你提供了巨大的学习平台。无论你想改变什么,都不再孤单,所以如果你们公司、你们学校、你们城市都无法给你提供能量和动力,网络可以。相信吸引力法则,可以让你找到融入的圈子。

当然,找到一个积极向上的团体,只是开始。如同一个循环一样:刚开始你是孤军奋战;之后,你会遇到一群人和你并肩战斗;再后来,你还是回归到一个人,这个时候的能量来自你的内心,来自你的更新,来自你的持续生长。

所以我说:变好,不是意志,是信仰。


一个有两个孩子的妈妈对我说:“蓑依,我每天晚上把孩子哄上床已经九点了,如果晚上再看两个小时的书,就十一二点了,两三天这么晚睡还可以,如果一直这样,我担心我的身体吃不消。”

我摊手,如果一个人和我聊天,最后说担心自己的身体吃不消,就等同于聊死了。你让我怎么说下去呢?因为你的潜台词就是身体最重要,身体第一啊。

可是,身体和奋斗就必须是对立的吗?我举过无数次例子,知名畅销书作家李筱懿每天早上四点半起床,她有孩子家庭,还有自己的创业公司和写作事业;童话大王每天早上坚持四点起床,坚持了四十年;在我读书的时候,我为自己每次都是宿舍里第一个起床的人而沾沾自喜,可是到了工作后,见到更多优秀的人之后,我为自己不能在之前的那些年再早起一点做些事情,而感到深深的遗憾,我原本可以跑得更快一些。

基本上世界上公认的理想睡眠时间就是6-7个小时。没有人让你不要睡觉,如果你能保证这六七个小时之外的时间是高效的就好,且不说高效了,是有效的就够了。所以睡眠和奋斗不冲突,没有借口,没有理由。


我开设了一个阅读课,是全年的,也就是说一年五十三周每周都开课,招生时说得清清楚楚的。所以在我招收学员的时候,如果对方问我:“过年的时候,我们还上课吗?节假日的时候还上课吗?”我都第一时间做出判断:不要这个人。

过年有什么特殊的?需要我们大动干戈到必须24小时庆祝才可以吗?你仍然有自己的时间。这无关节日,而是你如何看待克制和快乐,如何以成熟的态度变好。


我曾在网上看到一句话:你通过一个人是如何过一天的,大致就能猜到这个人是如何过一生的。我回想自己的每一天,不禁后背发凉。我还不想要现在这样的人生啊,所以,我得改变。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是可以创造奇迹的一代。在过去的一年,我亲眼见证了身边好几个朋友,从普通白领到有了自己的公司;或者依靠副业,年入百万;或者从一个胖胖、丑丑的姑娘,通过健身,变成漂亮的网红。

前几天,我给我爸爸打过去一笔过年的钱,让他给奶奶和姥姥送过去一些,剩下的自己留着。我爸看到数目之后,问我的第一句话是:“人家刚工作半年都是管家里要钱,你怎么攒下这么多钱?”我妈也在群里,没等我回答,我妈帮我解释了:“你好像忘了,你的那辆车还是你女儿用稿费给你买的。”

没有任何炫耀,也不是什么好车,我只是想说:在我爸爸那一代人眼里,他们仍然觉得有钱的方式就是得一分钱一分钱地积攒。可是他们并不知道,这个时代,你靠着一点点积攒已经完全不够用了,甚至依靠本本分分工作也还差一点。

你必须火力全开,让自己跟上这个时代,无论是眼界、见识,还是思维方式和知识技能。我很害怕,等哪一天有人聊起我时,说:“她啊,看上去年轻,可是脑子迂腐得很呢。”这很现实,我也丝毫不怀疑这一天会到来,因为我身边太多人被这样评价过了,指不定哪一天就是你、就是我了。

前行很难,落后就是一下子的事情。

2. 完成比完美更重要

很多人问过我关于治疗拖延症的方法,我通常斩钉截铁地回答:“没有任何方法。”如同人们问我时间管理的方法一样,我是一个不信赖方法论的人。但是当我有一天闲着无聊去揣摩自己的人生的时候,突然意识到:我之所以不是一个拖延的人,最重要的是我很容易“放过自己”。

有些拖延症是没有救的,比如特别懒的人,比如特别消极的人。一个装睡的人,你是叫不醒的。但是有一类拖延症患者,是特别好治愈的,那就是:不是我不想做,只是我现在不想做。这类人多数会给你一个借口:我还没有想好、学好、准备好。

就拿写作这件事情来说,之前我有一个习惯,就是每次在写一篇文章之前,我总得看会儿书,或者看会儿电影,就是不开始写作。我总觉得如果我多看一点东西,多找一点感觉,写出来的东西就会好一些。但是当我有几次真的花好多时间去做写作前的准备后,发现写出来的东西不但不如我一开始想的,而且写作之前几个小时所积累的素材根本用不上,是无效的。也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决定:第一感觉是什么样的,就写成什么样,先写下来,哪怕之后想到更好的思路再加进去,也一定要先写完。

这样“放过自己”的结果就是写作的效率大大提高了,而且当你回头看时,你会发现往往写得还不错,并没有想象的那么糟。

最近我经常会给一些没有上台经验的人做演讲培训,对他们说得最多的一点就是完成比完美更重要。对于一个没有上过台的人而言,你能站到舞台上,能张口说话,就是成功,至于你说得好坏,都是附加值。有些人上台之所以特别紧张,是因为在他们的意识中认为:完美比完成还要重要。他们认为自己一上台就应该侃侃而谈,就应该肢体协调,就应该神采飞扬。因为只记住了这些“完美”的要素,而不去考虑“完成”的要素,所以他们上台之后会过度紧张,连“完成”都实现不了。

其实,你只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就够了:你凭什么第一次上台就能够表现完美?你凭什么每一次写作都能够达到完美?你凭什么做任何事情都能做到完美?只要破除对“完美”的执念,就会发现拖延不治而愈。

当我自己开始带团队,发现有小伙伴拖延时,通常会对他们说一句让他们大跌眼镜的话:“你们交上来的东西,可以不用是多好的,只要是差不多的就行。”他们对我的“差不多”惊讶不已,但他们不知道我真正想说的是:你们交上来一个东西就可以。

我敢这样说的原因是一个人的能力在某一个较长的时间内,都会维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水平,他随手写下的东西,不一定就比他准备了好几天写下的东西要差。而且,早写下来,他们对这个事物有一个基本的认知之后,再去进一步筹备反而更好,因为他有方向了,知道应该在哪里继续努力。迟迟不去做,反而只能好高骛远地想象,连个可以操作的靶子都没有。

我写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自己觉得写得特别差,但是读者反馈很好的情况;那些上台演讲的人,也经常遇到自己觉得在台上要吓晕过去了,但是在台下的人一点也没有看出他紧张的情况;我手下的小伙伴,“差不多”的方案,很多时候就是他们能拿出来的最终方案。

也是基于此,我渐渐成为一个想到什么马上就会去做的人,因为我认为在做的过程中去修正会更高效。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区分了“自信”的人和“自卑”的人。有些人为什么看起来很自信,好像做什么事情都胸有成竹?很多时候,他们心里其实也没数,也不知道结果会怎样,但是他们清楚地懂得:先上路,路上遇到什么障碍一一解决掉,没上路之前,你想破脑袋也不会想全路上所有的障碍。

而看起来“自卑”的人,总喜欢瞻前顾后,用深思熟虑来“吓唬”自己,在犹犹豫豫中就让自己越来越寸步难行。就好像一个人要上山打猎,他最怕的就是老虎,所以在山下用了几年的时间,终于学全各种对付老虎的方法,但是当他真的上山的时候,才打听到:这个山上不可能有猛兽的,更不要说是老虎了。

完美是由无数个完成堆叠起来的,如果连完成都做不到,完美就是个幌子。更何况,哪有完美的事情,哪有完美的工作,哪有完美的人生?我们只能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一些,谁都没办法偷懒。“好”的背后是数量的累积,一次又一次,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3. 人和人之间拼的是加速度

电视行业,是一个蛮接近“名气”的行业,在消费名气的同时,也在制造名气。就拿我自己的节目来说,每年都会推出一批纯素人,然后通过节目效果,让他们变得小有名气。这么多年做下来,单说每年年度冠军至少得有七八位了,可是现在势头很猛、在舞台上依然活跃的连一半都不到。究其原因,我觉得在于有些人在努力的时候,有些人是在拼命。

“走红”其实就意味着你的人生进入了快车道,你必须加速前行,才能不被抛弃。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网络上每天都在产生大量“网红”,随便红上两天之后,就再也没有消息了,很多时候,并不是他们能力不行,没有持续的生产力,而是他们的步伐太慢了,慢到观众的“嗨点”都转移了,别人都在加速跑,而你还在以长跑的速度前行,肯定追不上人家。

很多人都害怕去参加同学聚会,其实细究起来,怕的就是发现别人的“加速度”。同一所学校毕业,同一个起点,几年之后,在聚会上发现:人家事业成功,房子、车子全部到位,自己却刚刚被公司辞掉,每个月仍需要借钱交房租,这样的“差距感”比人家本来是富二代,你是穷二代的这种“差距感”还要难过。起点一样,现在的状态不一样,仿佛一面镜子,照到了这几年你的懒惰、你的放弃、你的逃避和你的各种不尽如人意。

这种“差距感”是一点一滴积累起来的,很难想象一个从没有跑过步的人,马上就能加速跑起来。就拿我的阅读课为例,对所有学员的要求是每周按时读完一本书、上一次课就可以。但从第一周开始,你就会发现:有的人不但按时读完了书,上完了课,还写完了高质量的读后感,而且在上完课之后,马上抛出上课笔记;而有的人书没有读完,课没有时间来上。等过上半年再去看的时候,有些人半年读了三四本书,而有的人,写的读后感发到网上之后,已经有出版社的编辑找来出书了。

之前,我经常鼓励别人的一句话是:表面看上去每个人都云淡风轻,其实他们都在私下里努力,只是你看不到而已。但现在我发现,应该更近一步:你看起来每个人都在努力,但有的人在慢跑,有的是在加速跑,只是你看不到而已。人和人之间为什么会有“层级感”?就是因为有的人还意识不到别人在努力,而有的人已经满头大汗了。

我始终记得小时候去我哥哥家的一个场景。冬天的早上,家里没有暖气,当我进到我哥哥家里的时候,发现他正趴在床上裹着被子写作业。那时候,我们都三四年级,我是那个等着开学的前几天抄哥哥作业的人,而他每天早上起来先写一会儿作业再去玩。那个时候,他是年级第一,而我成绩中下游。我深深地记得我看到他写作业时的心情,仿佛看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似的,心想:我哥哥怎么偷偷努力呢?

长大之后,哥哥凭借自己的努力在上海买了房子,安了家。很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一个农村毕业的孩子,硕士毕业一年后就可以在上海安家?我从来没有问过他,因为我知道:他一定还有无数在被窝里面写作业的时刻,在那些看似一样和别人上着学,和别人做着同一份工作的时候。

有一天,我和我们节目中出来的一位冠军一起生活了几天,小有名气后这些年她过得风生水起,出了书,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有了自己的品牌。和她一起生活工作的几天,她比我们这些同行的人睡得都少,因为要利用晚上的时间,去消化白天的得失;和陌生的朋友一起吃饭,我们就寒暄一下有的没的,她是真的在认真听,而且一个问题接一个问题地提问对方,想要了解对方的职业,以及那个职业的商业机制。当我们吃着饭,开心地聊着星座和爱情的时候,她问出了一套商业法则,开心地说:回去之后,我要在我的公司试行一下,看看效果。当她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似乎是条件反射,我又想到我哥哥趴在冬天的被窝里写作业的场景。

我们经常说“比你优秀的,还比你努力”,何止努力这么简单,他们真的是在拼命。心理学上有个“头部理论”,大致的意思是你越优秀,你就会越优秀,所有的资源都会不自觉地找上你。说起来羡慕,但背后谁都知道:你越优秀,你就得越拼命,不然更好的资源来找你的时候,你很可能接不住。

这样说来,每天或者每周进步一点点,是太放过自己了,因为别忘了,最可怕的是你成长的速度,跟不上社会变化的速度,你慢一点点,就慢过了一生。

4. 你要奔跑,要赶超,要被奇迹点燃

年龄越大,越不愿意和陌生人随便约饭,社交成本太大,但是在2018年的春节前夕,我却和一个叫夏至的陌生人在我老家吃了一顿饭。

夏至约过我很多次,我因为各种事情一直推迟,直到前不久再约时,一种想一探究竟的感觉让我答应下来,到底是什么让她对我一直“念念不忘”?见到她时,她说:“你都不知道你对我的影响有多大。”我问:“那到底有多大?”她说:“一年前的今天,我看到你那篇《这些年我看到的普通人的奇迹》的文章,而现在我要出书了。”我带着惊讶和好奇听她讲完了这段故事。

她是我的老乡,和我家在同一条街上,在山东一个很偏僻、穷困的县城。前两年,我高中同学帮我宣传新书的时候,她注意到我,然后就一直跟着读我的文章。后来,我开写作课时,她还来报名了,我拒绝了她,原因是那个时候,她几乎没有写过文章。对于一个没有练笔的人来说,直接上课程,就如同地基没打,就开始盖房子,没用。最后,她还是参加了我的阅读课,时不时地问我一些问题,也交过一些读后感,但没过多久,就再也没有看到过她的文字了,我想可能她一时兴起,就放弃了吧。

直到前两个月,她突然找到我说,她的第一本亲子书要出版了,想要我写几句推荐语,我顿觉她成长速度之快,堪称奇迹。一个孩子读幼儿园,一个孩子还需要喂奶,自己在银行里面上班,又没有多少文学基础,一年的时间来完成这种蜕变是基本不可能的,但她就是做到了,是的,她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奇迹。

她告诉我说:最开始写了文章就到处投稿,不管写得好不好都随便投,直到有一天,一个亲子公众号来邀请她写文章,稿费很少,但她非常知足,更加卖力。晚上等两个孩子睡着了她就开始写,有时候写到半夜,有时候两三个小时也只能写几百个字,但她就是坚持写写写,不到五个月的时间,出版社就找上门来了,不仅签了她的第一本亲子书,而且第二本书也已经基本确定了。

吃饭的时候,我一直说:“你真的太幸运了,我用了好几年的时间才出版第一本书,你只写作一年,就能够出书了,真是让人嫉妒啊。”但后头一想,哪怕是幸运,也是老天特殊的眷顾,我在学生时期慢慢悠悠地写书几年的努力程度,也许真的不如她在有两个孩子,还有工作的状态下,一年的努力程度。如果可以量化和累加,我其实不如她努力。

我本以为那顿饭,我们会“你好,我好”地互夸一顿,但没想到变成了一个“答疑现场”。她不断地抛出各种问题:“蓑依,你觉得我应该读哪种类型的书?”“蓑依,你认为我应该怎样弥补写作上的缺陷?”甚至她还问了我一个“哭笑不得”的问题:“蓑依,你说我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健身啊?”我摆摆手说:“别,别这么拼,等你的第二个孩子不用喂奶的时候,你再考虑健身吧,不然真的精力不够。”

真好啊,她是发自内心想要成长,发自内心想要变好,发自内心相信自己可以创造越来越多的奇迹。

是这样的,你的生活中,总会突然出现一个偶像、榜样,或者一群偶像、榜样,你愿意跟随他一起成长,逐渐变成更好的自己之后,你会发现,“变得更好”就会成为一个你内心的需求,即便没有了偶像和榜样,你自己也愿意用力生长。

这些年,拜文字所赐,我有一群跟随我多年的读者。作为写作者,拿到稿费的快乐,远远不如夏至这样的人带给我的快乐,因为这样的快乐是反哺的,我因为她的变好、她的奇迹,也愿意再努力一些。但是这样的人太少了,每年有一两个就已经很不错了,当然最重要的原因是我还不足够优秀,魅力不够点燃学习的热情。但是还有一部分原因是不是:你本人其实也不足够努力呢?

奇迹就是用来创造的,偶像就是用来超越的,我给夏至说:“将来有一天,你的亲子书可能比我的“鸡汤书”卖得更好,我真心祝福。”

如果你喜欢一个人,不管这个人是小众,还是大众,我祝愿你懂得他们存在的意义,不是让你在无聊的时候刷微博,也不是你颓废时给予你勇气,他们应该是你身边的朋友,你要和他比,不能俯首称臣,不能唯命是从,你要用光亮让他看到,并有一天兴奋地告诉他:“谢谢你帮了我,但我现在可以自己帮自己了。”

这一两年做电视节目,接触过各个行业的一些名人,越来越让我确认了一个事实就是:没有人是没办法超越的。明星再有光环,也只是很普通的人,只不过他们给我们看到的是光线,背后的辛酸完全不会呈现。

因为《演员的诞生》而大火的中戏老师刘天池曾经谈到这样一个现象,她说当整个社会开始注重演技的时候,有很多已经非常火的明星演员,在超级繁忙的通告之后,还会抽出时间来上表演课,一点点地去学习表演。你看,不管多么偶像级别的人,都在背后偷偷用功,只要是勤奋和努力达成的东西,就有超越的可能,就是公平的。

而这一切的背后,都是源于你要坚信,坚信笨拙的努力,哪怕是模仿,也能带你去一定的远方。如果说表演需要对角色的信念感的话,那么追求梦想的努力,也要有信念感。很多人坚持不下来,中途放弃,就是因为觉得没用,可事实是你还没有努力到有用的程度而已。

2017年,我开了一年的阅读课,每周都会要求大家写一篇读后感,虽然不强求,但每次都会提醒。但一年过去,只有一个人坚持下来了,而这个人在上阅读课之前水平可能是最差的,年龄又是最年长的。今年过年时,她给我写了一封信,说:“蓑依,我是一个很坚持的人,即便你明年不再带我们一起阅读了,我也会坚持读下去的。”看到这句话的瞬间,我真的被暖到,一年的坚持都是值得的。

一年的时间过去,我相信我们在一起阅读的小伙伴都可以看到她的进步,从一开始只能写几百个字,到没有章法地写很多字,到后来开始有发挥和连接,能够很工整地展开一篇文章,也是一年的时间。虽然说她不如夏至有那么明确的成果,但是我为她骄傲,并且,听说她们单位经常举办征文比赛之类的,我希望她能够多获奖,多赚钱,就这样一直乐此不疲地读下去、写下去。

被奇迹、成长点燃的感觉真的是最幸福的感觉之一,我祝愿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地品尝到,不然,太辜负活着一场了。如果你的榜样是一名健身达人,那就用一年的时间,被她鼓励着练出马甲线;如果你的榜样是一名职场达人,那就用一年的时间,飞速奔跑,看看薪资最快能长多快,职位最高能提多高;如果你的榜样是一名育婴博主,就用一年的时间,跟随她的脚步,去改变你对亲子关系的认知,给孩子和你自己一个全新的365天。

人生所有的事都可以是马拉松,你要上路,要奔跑,要赶超,要挥汗如雨,要皮肤发亮,要战无不胜,所向披靡。

5. 去制作一些人生的刻度

有一天晚上我加班到凌晨回家,不幸的是那个晚上北京超大的风,是我这一两年来遇到过的最大风级。从小区门口下车之后,我就准备一路狂奔到家,虽然只有两三分钟的路程,我却跑得气喘吁吁。就是在那个万分惊恐的夜晚,我一边跑,一边告诉自己:从今天起,你去健身房,不再是为了减肥,而是要增加体能。

我还记得两年前,在学校的操场上跑5公里,云淡风轻,容易得很,只不过两年的时间,不到300米的路已经成为我需要费尽全力去克服的东西。那300米,是我跑过最难的路。两年的时间,就是从5000陡然降到300米的无力感,如果你不注意,很可能会降低到100米,这个坡度,就是时光在你身上刻下的痕迹。

二十五岁之前,人生有很多刻度,比如高考、大学毕业或者找到第一份工作等,可是到了二十五岁之后,人生的刻度不再被天然定义,你只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去标刻。如果你不自觉地去制作一些节点,等有一天,你回头看时,生活非但索然无味,乏善可陈,而且令人悔恨不已。

人生越往后走,越需要自己去制作节点,让你从工作、结婚、生孩子、培养孩子长大的道路上跳脱出来。让我加深思考这个问题的原因是最近有一次去朋友家吃饭,看到她墙上贴了满满当当的五角星。

起初我以为只是装饰画,等走近一看,每一个五角星的下面都用铅笔标注着时间:2019年5月、2020年9月等,而相对应的每颗星星上面,都用彩笔写着:去非洲草原拍动物、插画课程结业、转行去艺人经纪行业……我很好奇的是等我看完满墙的星星时,竟然没有一颗星星上面写着结婚,或者生孩子。

我“嘴硬”地问她:“哎呀,做这么多计划,能完成吗?”她说了一句让我改变很多思维细节的话,她说:“没关系啊,哪怕完成不了,我也知道在某段时间内,我为这个目标奋斗着呢。比如说,我计划今年8月份去非洲,我前年的时候,就在看相关的非洲动物的资料了,去年的时候,我还去了两次非洲草原勘察,哪怕今年可能会因为某些事去不了,我也能在回想这几年的时候,说:有那么几年,我在为非洲草原这块土地奔波。也因此,这几年的时间,有了清晰的脉络。

是的,让我惊讶的是那句话:计划完不成,没关系啊!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是定计划就是要完成的,如果完成不了,那就不要定。于是,定计划就成为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

2017年,我和一群小伙伴约定每周日晚上7:00—8:30一起读一本书。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一年54周,也就意味着有54个晚上你要定时定点地坐在书桌前和大家一起讨论。一年过去了,我非但在这期间改了好几次上课时间,而且有三个月因为工作连续加班,还暂停三个月。虽然后续补上了,但是这种“你制定了计划,却没有完成”的罪恶心理非常折磨我。每次当我需要调整时间时,都百爪挠心,甚至要做一天的心理建设。

这种没有完成计划的罪恶感带给我的直接后果是2018年小伙伴们提出这个活动再继续一年时,我退缩了,我无法接受这一年还因为这样那样的事去调整时间,让其他人配合我。我始终迈不过去的坎就是:你为什么不能按照计划来?

直到看到朋友墙上的星星,听到她洒脱地给我讲,计划完成不了,没关系啊,我突然就释怀了。计划完成不了,没关系啊,你看,你也完成了54本书的阅读,你也和大家分享了4860分钟,你也交到了六十多位好朋友,你并没有因为没按照计划来,就一事无成啊。反而如果在计划前望而却步了,就真的没有任何收获了。

我经常劝告身边爱好写作的朋友去注册一个微信公众号,因为一旦你注册了,就会想着在里面写点什么,哪怕一个月写一篇,哪怕就是把平常读书的感受随便罗列在上面,哪怕只是转载别人的东西,前提是你得有。微信公众号应该在你的计划当中,一方面它可以让你保持住对新鲜平台的了解,另一方面,尤其对于热爱阅读和写作的人来说,它会是你的秘密花园。

可是,很少有人做到。他们总觉得这和自己无关,不把它放在自己的计划当中。直到有一天,我看到一则信息发给他们:因为腾讯对微信注册的管控越来越严格,现在开始有一些自媒体人去购买微信公众号了,不管你是否有粉丝,只要你是有留言功能的微信公众号,都可以进行买卖。他们看到消息后,不禁感叹:又错过了一个赚钱的机会。殊不知,比错过赚钱机会更重要的是你错过了一个生命刻度。

生命刻度当中,除了你偶然遇上的机遇,剩下的就是你通过实现计划去完成的标注了。大胆、想象狂野地去制订计划,用尽心力去完成,并且告诉自己:计划可以不是用来完成的,可以是用来进行的。你只要在路上了、在进行中,就比在原地踏步出彩很多。

而当你有一天回头看时,发现生命的标尺上,一步一个刻度,像走在雪地上的脚印,清晰无比,又蔓延到无穷的远方,就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6. 你那点拼,真的不算什么

第一次和撒贝宁接触,是在一个月前录制节目的时候。当时的录影棚非常嘈杂,有嘉宾在舞台上演讲,有工作人员拿着麦到处走动,时不时还会有音乐响起。小撒就坐在一张破旧的桌子前,看着监视器里的现场画面,全神贯注地记笔记,写满一张又一张纸。每场录制两个半小时,有时候一天三场,有时候一天两场,他就一直坐在那里,安静地记录,穿着白衬衣,像个备战高考的高中生。

后来我每次录影都看到他坐在那张小破桌子前奋笔疾书的身影。据同事说,和他合作这么多年来,他没有迟到过一次,没有控场失败过一次,无论接到多么陌生的嘉宾,前一天拿到台本,第二天都能够流畅录制。

也就是在看到这些画面的时候,我对自己将要从事的行业有了踏实的感觉。主持人是幕前的工作,如果整天面对掌声和光环的他们都能做到如此认真、努力,这个行业就是有遮蔽喧嚣和浮华的可能的。

我来公司参加面试时,制片人问我:“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个职业?”我说:“因为我不想过一种整天喝茶看报纸、没有挑战性的工作。”她大笑说:“现在哪里还有这种工作啊?每个行业竞争都很强烈,每个人都很拼的。”当时的我,内心并不赞同,因为我的确看到很多人过着并不热情的生活。

之前碍于视野和接触到的职业,我有一种误解:这世上很多人都是庸庸碌碌,不那么拼的,拼的人只是极少数。也就是出于这种认知,我写了很多“鸡血”文章,想给萎靡不振的众人注入一剂燃烧的能量。但现在,我发现我错了,起码是低估了“拼星人”的数量。

有天看到朋友的文章里提到她有同事每天中午都会去健身房健身的事情,我特别惊讶,打电话过去求证真伪,她淡定地说:“是啊,我们公司不止她一位呢,还有好几位同事都是十二点的时候就跑去健身房运动一个小时,然后才吃午饭。”我几乎是呼天抢地地说:“为什么要这么拼啊?中午不是应该吃过饭,好好睡一觉吗?”

她“火上浇油”地继续向我“炫耀”:“你知道吗?我一个同事,每天早上六点起床,步行一个小时到公司,就是为了锻炼身体。”我想到自己每天走路半个小时去上班都感觉不能承受的样子,赶紧挂了电话。就是一个普通的小公司,员工都这样自我要求,甚至有人已经人到中年,依然能够兴致勃勃地完成对自我的重新塑造和打磨,并不是一副大腹便便的景象。

每次录节目,都会和很多年轻人打交道,我发现现在的“90后”“95后”真是了不得,拼得不要不要的。高考时努力从小地方考上大城市的名牌大学;大学里兼任学生干部的同时,奖学金拿到手软,出国机会样样不落;最值得一提的一点是无论从气质谈吐,还是穿着打扮,都特别让人舒服,甚至觉得时尚得恰到好处。这样的年轻人比比皆是,一抓一大把。

每次和他们交流,我都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自知不好的“圣母”心态:为什么他们的同龄人当中,有些读着普通高校,瞧不起学生干部,也不好好学习,只剩下每日花着父母的钱吃喝玩乐?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越是“扶不起的阿斗”越是继续沦落。

有时候,我会怀疑到底有没有“拼”这个概念。因为不管是撒贝宁也好,每天去健身房的中年人也好,还是了不得的年轻人也罢,这种别人觉得“拼”的状态,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常态,是再正常不过的一种生活节奏。有一天,我向一位同事感叹:“你怎么可以效率这么高!”因为当天下午六点布置的一个按照正常计划需要两天完成的任务,她在当天夜里一点多准时发到了我们每个人的邮箱。她弄明白我在感叹什么之后,只淡淡地说了一句话:“这有什么啊?很正常呀。”

是啊,把每件事都做到既高效又完美,不就是正常的人生状态吗?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它反而成为我们的一种追求,一种目标,一种需要别人狠狠去敲打、逼迫才能保有的激情。

自己做不到的,并不意味着别人没有在做。你那点拼,真的不算什么。

7. 拒绝掉曾经梦想的工作,是什么滋味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职业目标,最具体的目标之一就是几年之后,我要跳槽到××公司,该领域内的“大牛”公司。我也一样,在刚进入电视行业的时候,就锁定了一家公司,想着:等有一天我有能力了,一定要跳槽到那里。

没想到的是,这个机会阴错阳差地在这几天来了。因为机会来得太快,我都没来得及反应,就带着惶恐和迷茫参加了面试,得到的答复是:非常欢迎。这一天,距离我踏入电视行业仅仅一年半的时间。

从面试现场出来的那一刻,我带着骄傲和失落走在北京的街头。它那么早就来了?我这么快就能匹配到它?顺利到让我怀疑它是否值得。那边领导催着我回复是否确定入职,考虑两天之后,我给他的回复是:不,我还留在现在的单位。领导也许是惜才吧,回复我说:“依然随时欢迎你来,想调动工作时,可以先考虑我们。”

就这样,从准备面试到拒绝掉这个曾经梦想的工作,我只用了三天时间。如果你问我:“拒绝掉这份工作,你是什么滋味?”我想告诉你:“不是爽,不是纠结,而是一种我终于肯面对现实的妥帖。”

我拒绝掉这个工作的第一个原因是:这个时代,已经是个体时代,而不是公司或者集体的时代了。虽然我现在还在公司工作,但是如果我要跳槽,我下面要挑战的应该是自己单干,而不是再加入一个公司或者集体。在这个讲究“个人品牌化”的时代,在集体中吸饱养分后就应该一个人站出来,而不是依旧让集体包裹你。

讲一个面试时的小细节。我参加电视行业的面试从来不说自己是作家这个身份,这次也一样,连“蓑依”这个名字都没提。但万万想不到的是在这次面试现场的十几个人中间,有一个人看过我的书和文章,她问我:“你是蓑依吗?”我说:“是的。”就是从这个“是的”开始,我发现面试现场的气氛有了微妙的变化。很显然,他们对“作家蓑依”这个身份更感兴趣。在电视行业,你可以找到很多和我能力一样的导演,但是既是导演,也会写作的人,一定不多。也就是在那个瞬间,我决定:我要继续做蓑依,保持和放大自己的独特性。

一旦你建立了自己的品牌,根本没有人关心你之前在哪些公司工作过,因为所有人都很清楚,自己把自己经营和培养好,难度远远大于借助公司这个平台成长。我既然是个体成长的受益者,又非常相信这个时代是一个越来越“个体崛起”的时代,就坚决不能再让自己恢复到传统的认知中。

我永远会记得“你是蓑依吗”这个提问,我只希望有一天,有人再这样问我时,我依然能够像现在这样底气十足,并且比现在更骄傲。

这也就是最近一两年我无数次劝诫我好朋友的事情,认识到这个时代的发展变化,有时候比你埋头苦干要重要得多。我认识的比我大十几岁的前辈,处于职业的“瓶颈期”,到了“天花板”。有一次她和我聊两家我们都熟知的公司,一家是非常大的央企,一家是风头正盛的创新公司,她和我花费了很多时间来商量她应该跳槽到哪一家,一起分析利弊。直到有一天早上醒来,我给她发信息说:“为什么你不选择两家都不去,出来自己做?”她也被问住了。

被问住了,问题也就解决了,因为她从来没想过,所以一直在“围城”里面绕,可是一旦觉醒了,改变就容易了。后来,她离开北京,去广州和合伙人一起做了“个体成长”的咨询公司,研发各种类型的课程,到目前来看,还是风风火火的。

做自己,是没有任何风险的。如果有一天,你自己做不下去了,拿着这份“简历”再去投公司,远远比你一直在公司待着,拿到的待遇和职位都要好。

如果说“个体崛起”是第一个原因,是最本质的原因,那么还有一个表层的原因,或者说最肤浅的原因就是:我想要一个职场缓冲期,说白了,我想偷懒。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