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楔子

西厢记 作者:果麦文化 出品;王实甫 著


楔子[1]

(外扮老夫人上开[2])老身姓郑,夫主姓崔,官拜前朝相国,不幸因病告殂[3]。只生得个小姐,小字莺莺,年一十九岁,针黹女工[4],诗词书算,无不能者。老相公在日,曾许下老身之侄,乃郑尚书之长子郑恒为妻。因俺孩儿父丧未满,未得成合。又有个小妮子[5],是自幼伏侍孩儿的,唤做红娘。一个小厮儿[6],唤做欢郎。先夫弃世之后,老身与女孩儿扶柩至博陵安葬[7],因路途有阻,不能得去。来到河中府[8],将这灵柩寄在普救寺内[9]。这寺是先夫相国修造的,是则天娘娘香火院[10],况兼法本长老,又是俺相公剃度的和尚,因此俺就这西厢下一座宅子安下。一壁写书附京师去[11],唤郑恒来,相扶回博陵去。我想先夫在日,食前方丈,从者数百[12],今日至亲则这三四口儿,好生伤感人也呵!

【仙吕】【赏花时】[13]夫主京师禄命终[14],子母孤孀途路穷,因此上旅榇在梵王宫[15]。盼不到博陵旧冢,血泪洒杜鹃红[16]

今日暮春天气,好生困人。不免唤红娘出来分付他。红娘何在?(旦俫扮红见科[17])(夫人云)你看佛殿上没人烧香呵,和小姐散心闲耍一回去来。(红云)谨依严命。(夫人下)(红云)小姐有请。(正旦扮莺莺上)(红云)夫人着俺和姐姐佛殿上闲耍一回去来。(旦唱)

【幺篇】[18]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19],门掩重关萧寺中[20]。花落水流红,闲愁万种,无语怨东风。(并下)

[1]楔(xiē)子:古代戏曲、小说中的楔子指正文之外的内容,多放置于篇首,也有穿插在文中的,主要用于引出或补充正文,使结构更为完整紧凑。

[2]外:在元杂剧中,一般男主由正末角色扮演,女主由正旦角色扮演,外则为正末、正旦等正色之外所加的角色。此处指扮演老夫人的外旦。开:开场。

[3]告殂(cú):死亡。

[4]针黹(zhǐ)女工:女性所从事的缝纫、刺绣、纺织等手工劳动。

[5]小妮子:对年轻婢女的称呼,亦可泛称年轻女子。

[6]小厮儿:对儿子、男孩的称呼,亦可用来称呼年轻的男性仆人。

[7]扶柩(jiù):护送装着尸体的棺材。博陵:唐代博陵郡,治所在今河北省定州市。

[8]河中府:唐代河中府,即蒲州、蒲郡,治所在今山西省永济市。

[9]普救寺:位于今山西省永济市蒲州镇。

[10]则天娘娘:唐高宗皇后武氏,自名“曌(zhào)”,死后曾谥“则天皇后”。

[11]壁:边,面。一壁:一边。

[12]食前方丈,从者数百:食物丰盛,仆从众多,形容生活豪奢。

[13]【仙吕】【赏花时】:“仙吕”为宫调名;“赏花时”为曲牌名、曲调名,属仙吕宫。元杂剧常用的宫调有九个,每一宫调下均有若干曲牌或曲调。一般而言,元杂剧每折限用一个宫调。

[14]禄命:命运,运数。

[15]旅榇(chèn):寄放尸棺。梵王宫:原指大梵天王的宫殿,此处代指佛寺。

[16]血泪洒杜鹃红:相传古蜀王望帝死后化作杜鹃鸟,昼夜悲鸣,以致啼血。此处化用这一典故,喻指老夫人悲怨凄楚、思乡盼归的心境。

[17]俫(lái):一般指宋元戏曲中的孩童。旦俫:年纪幼小的旦角。

[18]幺篇:北曲中相同的曲调连用时,后曲一般不标曲牌名,而是题作“幺篇”或“幺”。

[19]值:遇到,逢着。

[20]萧寺:梁武帝萧衍好造佛寺,以姓为题,后世因称佛寺为萧寺。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