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那些年,中山舰还叫永丰舰

中山先生的一天 作者:龚铭,张道有 著


中山舰的正确打开方式

它诞生于清末,经历了护国运动、孙中山广州蒙难、中山舰事件和武汉保卫战,1997年1月28日才被打捞重现。它承载了半部中国革命史,它就是中山舰,尘封江底59年之后重见天日,向后人诉说这样的故事。

那些年,中山舰还叫永丰舰

1910年(宣统二年)8月,摇摇晃晃的清政府同日本长崎三菱造船所签订合同,订购了一批军舰,“永丰舰”即是其中一艘,编号为215号。1912年交货时,清政府已经倒台,替清政府收货的是北洋政府临时大总统袁世凯。袁世凯将这艘舰编入了北洋政府海军。该舰长62.48米,宽8.99米,吃水深2.44米,排水量780吨;两座主机(那个年代还是蒸汽机)1300马力,两台锅炉,双机双舵,时速为16海里;配置武器主要有阿式75炮1门,3磅炮4门,105炮4门,马式1磅炮2门,载煤量150吨,载淡水量16吨,全舰配兵员108人。1915年12月13日,袁世凯宣布废除民国纪元,实行帝制。袁世凯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孙中山发布《讨袁檄文》,发起“护国运动”。云南都督唐继尧、原云南都督蔡锷为首的上层将领率先举起“护国”大旗,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袁世凯调动10余万军队对付护国军。永丰舰积极响应,海军总司令李鼎新、第一舰队司令林洪怿、练习舰队司令曾兆麟通电,宣布起义倒袁。与此同时,贵州、广西、广东、浙江、陕西、四川、湖南等省亦先后宣布独立,通电迫袁退位。1916年3月下旬,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护国运动宣告结束。

护法运动中的永丰舰

1917年,张勋复辟失败后,段祺瑞复任北京政府国务总理,拒绝恢复《临时约法》和召集国会。孙中山为维护《临时约法》和国会,发起“护法运动”,并在上海运动北洋海军参加护法。7月中旬,孙中山从上海乘“海琛舰”到广州,正式举起了护法的旗帜。海军总长程璧光于7月22日发表起义宣言,并率海军第一舰队陆续自上海南下广州。由“海琛”“永丰”“永翔”“同安”“豫章”“飞鹰”“楚豫”“福安”等11艘军舰组成了西南护法舰队。永丰舰再一次参加了起义,并成为护法舰队的骨干。9月初,孙中山被推选为军政府大元帅,护法舰队官兵一致拥戴孙中山。

从永丰舰到中山舰——陈炯明叛乱中的转折

1922年6月在广州发生的陈炯明部叛乱,使孙中山领导的革命遭受了一次最为沉重的打击。1922年6月13日,陈炯明在惠州下达了对孙中山的总攻击令。15日,陈炯明的部下叶举等在白云山召集紧急军事会议,部署了炮轰总统府等行动计划。孙中山在卫士的保护下,幸而脱险。孙中山登上了停在天字码头的海军“宝璧舰”,后又转登永丰舰。自此,与永丰舰官兵一道在舰上50多天,进行惊心动魄的平叛斗争。与此同时,宋庆龄与50多名卫士同叛军周旋数小时后,也登上永丰舰与孙中山聚首。

平叛过程中,时任海军司令的温树德在接受了陈炯明26万元贿赂后,擅自率“海圻”“海琛”“肇和”三大舰熄灯起锚,离开黄埔,驶出莲花山河面。此时,孙中山身边就只剩下“永丰”“楚豫”“豫章”“宝璧”等9艘小舰。而岸上的鱼珠等炮台早已为叛军所占领,“永丰”等舰顿时失去了保护的屏障,暴露于敌人岸上炮台的炮火之下。温树德投靠陈炯明的行为激怒了众舰官兵,各舰舰长及官兵代表100多人齐聚永丰舰,晋谒大总统,誓师至死捍卫国民革命,效命于大总统。鉴于广大海军官兵的一片赤诚,在永丰舰舰长冯肇宪的陪同下,孙中山接见了全体官兵代表,并作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孙中山对永丰舰有着深厚的感情,1923年夏,孙中山偕夫人宋庆龄重登永丰舰,与全舰官兵合影留念。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