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格内向儿童的家庭教育
维维是个不足四岁的小女孩,她性格开朗、活泼、健康、聪敏。凡是看到她那种顽皮样子的人都说:这个女孩子完全像个小男孩。
可是,最近爸爸妈妈发现维维性格趋于“内向”了,对家长提出的要求经常表现出漠不关心,对家庭人员的态度和对待周围发生的事情,由过去“热情友好”“爱动爱问”变成“不顺从”或“消极抵抗”。
类似维维的这种现象在其他一些儿童身上也有发生。这样,探究孩子之所以有发生这类性格上变化的原由,就是很有必要的了。
孩子在婴儿期,父母往往过分照料、宠爱他们,造成在家庭中以“孩子为中心”。而当孩子渐渐长大,有些家长认识到不能样样事情都依着他们了,这是对的,但教育方法上的问题则压制了儿童性格的正常发展:
一、要求孩子保持安静,最好是坐着看书,画画,不准这个不准那个,条条框框很多。其实这样束缚了儿童的手脚,不符合儿童爱动的特征。
二、苛求孩子保持房间和本身衣、裤、手、脚的清洁。这加重了儿童的心理负担,因为孩子基本生活能力还不强,要做到像大人一样整洁是不可能的。
三、孩子接触的人和事多了,见识逐渐丰富,回家后就会提各种问题,父母认为孩子啰里啰唆很烦心,就阻断和拒绝回答孩子的问题,这就在孩子思维闸门刚启开时人为地加了一把大锁。
四、家长业余时间自顾自,把孩子冷落在一边,这时孩子的不满就会用消极态度表现出来。
维维的父母发现问题后,就立即从教育方法着手,改变人为制约孩子行动的做法,打破过多的条条框框,学会“尊重”孩子,绝对不搞吓唬和训斥。
一段时间后,维维从“内向”又逐渐转向开朗活泼,智能、身体发育、生活基本技能等方面有了提高。
他们的做法主要是:
第一,多读一些有关儿童心理学之类的书,对孩子不横加干涉,不简单制约,相反同她一起游戏,一起对话,从各方面多关心爱护。
第二,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耐心纠正,说理教育。对孩子的提问认真回答,即使一时不能解答,也不含糊搪塞。
第三,注意维护孩子的“自尊心”,不使幼儿心灵受到损伤。对孩子“言而有信”。如果答应孩子做某事,就必须去做到,杜绝空口许愿或用咒骂语言刺激孩子。
第四,一旦发现孩子近期性格变成内向,就要弄清原因并主动去关心她,以平等相待的态度同孩子相处,使家庭充满融洽的气氛。
鲁迅曾经说过:“孩子的世界与成人截然不同,倘不先进行理解,一味蛮作,便大碍了孩子的发达。”幼儿过于老成和沉静不符合大多数儿童的“天性”,这对今后性格脾气的形成有着阻碍。所以,父母请注意性格内向儿童的家庭教育。
(原载《父母必读》1985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