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936年

陕西文学大事记(1936~2016) 作者:邢小利,邢之美 编


1936年

10月19日 中共中央和苏维埃中央政府发出告全国同胞和全世界人士书。指出,中国文学革命的导师、思想界的权威、文坛上最伟大的巨星鲁迅先生陨落于上海,这使中华民族失掉了一个最先进最无畏的战士,遭受了最巨大的不可补救的损失!

10月22日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中华苏维埃人民共和国中央政府致许广平女士的唁电:“鲁迅先生逝世,噩耗传来,全国震悼。本党与苏维埃政府及全苏区人民,尤为我中华民族失去最伟大的文学家、热忱追求光明的导师、献身于抗日救国的非凡领袖、共产主义苏维埃运动之亲爱的战友,而同声哀悼。谨以至诚电唁。深信全国人民及优秀之文学家必能赓续鲁迅先生之事业,与一切侵略者、压迫势力作殊死的斗争,以达到中国民族及其被压迫的阶级之民族和社会的彻底解放。肃此电达。”

10月31日 丁玲离开西安奔赴陕北,到达中共中央所在地保安县(今志丹县)。毛泽东、周恩来、张闻天、博古等领导人出席欢迎晚会。

11月15日 中国文艺协会于保安县召开第一次筹备会。发起人有丁玲、伍修权、徐特立、徐梦秋、洪水、李克农、成仿吾、李伯钊、陆定一、危拱之等34人。协会“缘起”说:“为了联络各地的文艺团体、各方面的作家,以及一切对文艺有兴趣者,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目标下,共同推动新的文艺工作,结成统一战线中新的战斗力量,所以我们组成文艺工作者协会。希望一切在战争中有文艺兴趣的同志们共同来参加。”

11月22日 中国文艺协会于保安县(今志丹县)成立。

上午9时召开成立大会,到会会员及来宾共百余人。李伯钊为主席,报告协会成立的意义。丁玲报告筹备经过。由毛泽东提议、全体会员通过,该会定名为“中国文艺协会”。毛泽东、洛甫(张闻天)、博古、林伯渠、徐特立、凯丰、吴亮平等相继讲话。毛泽东说:“今天这个中国文艺协会的成立,这是近十年来苏维埃运动的创举。过去,我们是有很多同志爱好文艺,但我们没有组织起来,没有专门计划的研究,进行工农大众的文艺创作。这就是说,过去我们都是干武的,现在我们不但要武的,我们也要文的了。我们要文武双全。”“你们文学家也要到前线上去鼓励战士,打败那些不愿停止内战者。……发扬苏维埃的大众文艺,发扬民族革命战争的抗日文艺,这是你们伟大的光荣任务!”洛甫在讲话中指出:“在目前,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抗日统一战线运动中,你们以文艺的方法的具体表现,去影响推动全国的作家、文艺工作者及一切有文艺兴趣的人们,促成巩固的统一战线,表现苏维埃为抗日的核心,这是你们艰巨伟大的任务。”博古说,中国文艺协会成立的第一个任务是发展广大群众的文艺;第二个任务是,将千百万大众的斗争故事传到全中国和全世界;第三,团结文艺工作者,成为抗日民族革命战争中的战斗力量。

大会通过会章。选出丁玲、成仿吾、贾拓夫、王亦民(汪仑)、徐梦秋等16人为干事,组成干事会。第一次干事会推定丁玲为主任,王盛荣为组织部长,王亦民为联络部长,成仿吾为研究部长(暂由丁玲代理),徐梦秋为总务部长。并推徐梦秋为机关志编委主任,李伯钊为俱乐部主任,洪水为图书馆主任。组织部即通知各地和红军成立分会,着手调查登记会员;研究部拟定研究计划进行编组;联络部函告白区各文艺团体与个人建立联系;在机关志未出版前暂在《红色中华》出不定期副刊。

中国文艺协会是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建立的第一个文艺团体。中国文艺协会成立后,积极开展文艺活动,发展会员,编辑刊物,推动创作,在文学、戏剧、美术等方面,都做出了显著成绩。在十分困难的条件下,从保安到延安,中国文艺协会坚持了一年的工作,至1937年11月结束其活动。

11月30日 军委总政治部宣传部部长徐梦秋任主编的《红色中华·副刊》出版创刊号。发表《“中国文艺协会”的发起》,宣告中国文艺协会的宗旨和任务:“培养无产者作家,创立工农大众的文艺,成为革命发展运动中一支战斗力量,是目前的重大任务,特别在现时全国进行抗日统一战线的民族革命战争中把全国各种政治派别,各种创作倾向的文艺团体文艺工作者团结起来,以无产阶级的文学思想来推动领导,扩大巩固在抗日统一战线中的力量,更是党和新苏维埃新政策下的迫切要求。”丁玲在《刊尾随笔》中写道:“战斗的时候,要枪炮,要子弹,要各种各样的东西。要这些战斗的工具,用这些工具去打毁敌人。但我们也不应忘记使用另一样武器,那帮助着冲锋侧击和包抄的一支笔!一支笔写下了汉奸的秦桧,一直使千年秦桧都长跪在岳庙的底下,受尽古往今来游人的尿屎。《三国演义》把曹操写得太坏,一直到现在戏台上的曹操的脸上就涂着可怕的白色,那象征着奸诈小人的白色。所以有人说一支笔可以生死人命,那我们也可以说一支笔是战斗的武器。”

1936年底丁玲、成仿吾等中国文艺协会的不少成员,任红军历史编委会委员,对第一部大型革命回忆录《红军长征记》,做了编校工作。该书于1937年2月22日 编好,1942年11月由八路军总政治部宣传部在延安出版。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