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加木精神不朽
2010年6月17日是著名科学家彭加木在新疆罗布泊遇难30周年忌日。6月10日,怀着对彭加木的深深敬意,在彭加木的故乡——广州——举行了“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建立彭加木纪念塑像”新闻发布会。这一纪念活动的五位发起人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原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叶笃正,中国科学院新疆罗布泊综合科学考察队队长(彭加木的后任)、著名罗布泊地理学家夏训诚,著名大气物理学家、中国科学探险协会主席高登义,广东省科学探险运动俱乐部CEO、青年探险家黎宇宇和《追寻彭加木》作者叶永烈。
罗布泊彭加木纪念像发起人合影。左起:黎宇宇、高登义、夏训诚、叶永烈(2010年6月10日于广州华夏大厦)
彭加木纪念塑像高三米,用大理石雕刻,矗立在彭加木当年所率科学考察队的罗布泊库木库都克搭建帐篷的地方。彭加木正是从那里出走,消失在茫茫沙海之中的。
我从上海专程飞往广州,在珠江之滨的华夏大厦出席新闻发布会,与彭加木挚友夏训诚先生再度相见,感慨万分。年已七十有六的夏训诚先生,专程从乌鲁木齐赶来。整整30年前,当彭加木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不幸失踪,我从上海赶往那里,参加搜救彭加木的队伍。正是在罗布泊库木库都克的帐篷里,我采访了夏训诚先生。我也正是在30年前采访了彭加木50多位亲友,写出了本书。
为了永久纪念彭加木,广州市在白云区槎龙彭加木故居附近建立的彭加木公园,公园里矗立着彭加木铜像,设立彭加木事迹展览室。位于槎龙的广州第六十三中学,也即将改名为彭加木纪念中学。
在广州举行彭加木遇难30周年的活动的同时,新疆也举行了一系列纪念彭加木活动。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在乌鲁木齐隆重举行纪念彭加木殉难30周年展览开展仪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有关领导、彭加木生前同事、广东方面代表、自治区党校部分学员及中央和疆内媒体参加了仪式。
2010年6月,乌鲁木齐市民在观看纪念彭加木烈士殉难30周年图片展
彭加木遇难30周年的这许多纪念活动,表明彭加木烈士的献身科学、献身边疆的精神感人至深。
1980年6月17日彭加木在罗布泊失踪之后,在当时曾经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而强烈的关注。成千上万的读者通过报刊关注着在罗布泊搜救彭加木的进展情况,关注着能否找到彭加木。
然而一次又一次的搜救,一直没有发现彭加木的踪影。
彭加木在留下“我往东去找水井”的字条之后,消失在大漠之中,从此杳无音讯。
虽然彭加木踪迹全无,但是人们对于彭加木的关注度并没有随着时光的流逝而减退。
在彭加木失踪之后,曾经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搜索。无论是“飞机地毯式搜索”,还是“地面拉网式搜索”,毕竟疏而有漏!参加过库木库都克现场搜索的我,当时就深感地方太大,地形又复杂,因此疏而有漏是必然的。
彭加木毕竟已经牺牲多年。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否找到彭加木遗骸,已经变得并不那么重要。
我们今日追寻彭加木,最为重要的是追寻彭加木精神。今日年轻人,绝大多数已经不知道彭加木为何人,所以,我们有必要重新拾起人们对彭加木的记忆,重新唤起人们对彭加木的怀念,重新唤起对于彭加木精神的追寻。
什么是彭加木精神呢?
那就是甘当铺路石子的精神,那就是献身科学、献身边疆的精神。
诚如彭加木在1964年4月6日发表于上海《新民晚报》上的《人活着究竟为了什么?》一文中所言:
我想做一颗铺路的石子,让别人踏在自己的背上走过去,也是光荣的。我愿一辈子做这样的铺路石子。
本书作者叶永烈在彭加木纪念雕像前留影
在今日,在“开发西部”的热潮中,特别需要彭加木精神,特别需要千千万万像彭加木那样的年轻人。千千万万的彭加木,千千万万颗铺路石子,将铺就开发西部的闪光的康庄大道。
1980年盛暑,除了一位新华社新疆分社记者之外,我是唯一获准进入罗布泊搜索的作家。我在上海、乌鲁木齐、马兰核基地、"720基地”以及库木库都克搜索现场,采访了50多位彭加木亲属、好友、领导以及相关人士。其中包括彭加木夫人夏叔芳以及儿子彭海、女儿彭荔,胞兄彭浙,导师王应睐、曹天钦教授,入党介绍人王芷涯,好友、同事陈善明、夏训诚,为彭加木治疗癌症的曹凤岗大夫,彭加木失踪时的科学考察队同事,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副院长兼党委副书记王熙茂,搜索部队现场总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作战处处长周夫有等,以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写出了《彭加木传奇》一书。由于种种原因,《彭加木传奇》一书在当时未能出版。
如今,当年接受过我的采访的彭加木夫人夏叔芳、胞兄彭浙、导师王应睐及曹天钦教授等已经离世,那些留在我的采访笔记本上的谈话记录,已经成为历史的“绝响”。在彭加木精神的鼓舞下,我重温当年的采访笔记,在《彭加木传奇》一书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写成了这部报告文学《追寻彭加木》,奉献给广大读者,特别是广大年轻读者。
2009年,彭加木入选建国60周年“感动中国100人物”之一。
彭加木精神不朽。彭加木精神,将一代又一代继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