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思想的烟斗 作者:宁肯 著


2012年春,我在密云水库南岸寻得一间小房子,开始写长篇小说《三个三重奏》。长篇小说是一个大的系统工程,写起来旷日持久,写作本身的感触也异常丰富,因此常会停下来回味、沉思,许多关于小说的想法涌上心头。过去逢到这时会抽一支烟,想上一会儿,戒烟后,就只有默想。有了微博有所不同,可以上上微博,即兴写下,而且140字毫无压力,心里有什么就自然写下什么,这就如同把映在心上的语言用微博摄取下来,如同心灵的摄影。微博真像照相机,有时还像单反。通常,人们举起相机那一刻,无疑是什么好风景触动了你,微博也一样,心一动便拿起微博给心里的东西拍一张。这两年的微博成了我写《三个三重奏》的心灵照相机。

2012年秋天,“心灵的摄影”已积累了一些,看着过往的渐行渐远的心灵的“影集”不无感慨。有一天又给涌上心头的语言照了一张相:“长篇小说与微博节奏互补:创世的庞大、艰难、没有边际的劳作与瞬间所感、点点滴滴的另一种记录映照,十分神奇。如同一种复调,钢琴与长笛的间奏、大河与小溪的呼应,构成另一种立体的写作。一部长篇小说下来,后面会跟着多少细细的涓涓的微博呢?”

让我说对了,到2014年5月,在完成了《三个三重奏》的两年时间里我一共写了八九百条微博,差不多二十万字。长篇接近尾声时,有一天我写道:“很多时候,想的时候比写的时候多,微博不过是想的边角料。或许将来写一本书就叫《思想的边角料》,它们的主要特点是在场的,瞬时的,伴生的,稍纵即逝的。它们让思想不再孤单,常常像吸一支烟。对,是思想的烟斗,没事就端上一会儿。特别在失眠的早晨,这烟斗忠实,无语,一如自己的影子,或也可叫《思想的烟斗》。”

这条微博不仅引起朋友热议,也引起了商务印书馆资深编辑蔡长虹女士的注意,同样是在微博上她与我取得联系,希望出版《思想的烟斗》。蔡长虹女士一直在暗中关注我的微博,早有此意。应该说我也并不觉得特别意外,我似乎感到它们集合起来的意义。某种意义上说,它们前所未有,微博——微写作——有点像人类早期的写作,非常简短。但又完全不同,在简短中它进入了互联网时代,多媒体时代。微博既是个人的,又是公共的,你的任何一句话都会马上得到反馈,马上有人与你互动。互动是微博写作天然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事实上由于有了互动,微博特有的不同于古代的“场”才存在;它也不同于日记,它以“分”为时间单位,甚至一下越过“小时”,它使时间与生命大大提速,而这恰又是新媒体互联网写作的最主要特征,或者说也是我们时代的一个最主要特征。我也想借此机会向与我互动的朋友们表示谢忱。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