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情人的微笑}

爱情异托邦 作者:马小盐


{情人的微笑}


弗洛伊德说,女性是男性的梦想。我想在女性前面加一个形容词:完美。是的,完美女性是伟大男性最为绚丽的梦境之一。曹雪芹的梦是秦可卿,但丁的梦是贝雅特丽齐,纳博科夫的梦是洛丽塔。每个人梦境里的女主角不同,但相同的是他们通过这些梦中女人,倾诉着他们对这个世界的深情。

毫无疑问,《红楼梦》是曹雪芹写给他年少时深爱过的一位女人的情书。秦可卿(情可亲)这位完美女人,在书里分裂成两个截然相反的女性:薛宝钗与林黛玉。前者入世,后者出尘。前者带有世俗之金(宝钗),后者含有山川之灵(草木之林)。前者如矿脉,具有尘世的坚硬;后者如甘泉,滋润着干涸的存在。前者是姐姐,宛若母亲般严厉与包容;后者是妹妹,好似女孩般天真与任性。薛宝钗是秦可卿的A面:世俗、肉欲,是肉体之美的标本。林黛玉则是秦可卿的B面:纯粹、出尘、骨感,是灵魂之美的代言人。当灵魂之美与肉体之美合二为一,这样的女性便是完美女神。整部《红楼梦》,与其说林黛玉是贾宝玉的真爱,莫如说秦可卿是曹雪芹秘而不宣的珍宝。

令人玩味的是,在恶棍、时间、空间、迷宫中穿梭徘徊的短篇小说之王博尔赫斯,很少书写爱情。爱情这一话题对博尔赫斯而言,似乎是个禁忌,他颇少触碰。据传,十七岁的博尔赫斯,在他父亲的带领下去日内瓦的一家妓院嫖妓。他父亲认为他已成年,应该知晓男女之事,于是选了一位妓女作为自己儿子的性导师。博尔赫斯却怀疑他的父亲与这位妓女有染,与该女相安无事地谈论了一夜的书籍。这件事给博尔赫斯的一生投下了巨大的阴影,他患上了情爱恐惧症。直至六十五岁,他才迎来了自己的第一次婚姻。但度蜜月的第二天,他便与妻子发生争执,并被妻子赶出旅馆,赤着脚,跑到朋友处借宿。第一次婚姻就此无疾而终。直至去世前几个月,他才与自己的秘书玛丽亚·儿玉结婚。细心的读者会发觉,博尔赫斯浩瀚的书写中,仅有三篇小说涉及爱情:一篇是写于1949年的《阿莱芙》,一篇是写于1975年的《乌尔里克》,一篇是《第三者》。《乌尔里克》是博尔赫斯献给他第二任妻子玛丽亚·儿玉的小说,乌尔里克是他赐予玛丽亚的昵称。《第三者》是一篇纯虚拟故事,讲述了两个恶棍兄弟,同时爱上一个女人,为了兄弟情谊而将女人杀害的故事。唯有《阿莱芙》,是博尔赫斯情爱小说中的重中之重。这篇小说对博尔赫斯而言,宛若但丁的《神曲》。该小说中的女主人公与但丁《神曲》里的女主人公同名。博尔赫斯在晚年的随笔里坦言,小说里的贝雅特里齐是真实存在的,是他的贝雅特里齐,而非但丁的。《阿莱芙》是博尔赫斯献给他心目中的女神的一篇杰作。

阿莱芙是万名之母,更是万物之母。既是无穷的存在,又是难解之谜。贝雅特里齐就是博尔赫斯的阿莱芙,是博尔赫斯永远无法穿越的情爱迷宫。《阿莱芙》中有妒忌(对聂鲁达的嘲讽)、爱的哀伤(他年年在她的忌日去她表哥家拜访)以及对所爱之人的讴歌(贝雅特里齐是存在,是所有,是万物,是一切的一切)。正如但丁对贝雅特里齐的爱是一厢情愿的爱,博尔赫斯对他的贝雅特里齐亦是如此。博尔赫斯在《阿莱芙》中伤感地写道:“在已经无用的钢琴盖上,一只没有花的花瓶旁边,贝雅特里齐的色彩黯淡的大相片正在微笑(不像是时间不对头,更像是失去了时间)。她已经不能看到我们任何人了。”失去了的时间,是永远无法追回的时间,亦是永恒的时间。永恒时间里所爱之人的微笑,是不朽的微笑。对失爱者而言,爱人的微笑如此之美,又如此令人心碎,因那微笑从来不曾为他绽放过。我有一位朋友,模样一般,但拥有一张美至令人心颤的大学时期的照片。照片里,她深情脉脉地注视前方,嘴角含笑,不可方物。我问她:“当时你在想什么?”她说:“照照片的男孩,是我大学时期一直暗恋的对象。他不知道我在爱他。当时我想,他在相机后面看着我……”无意间,她说到了爱的本质。情爱经验,是人类共有的经验。爱就是看与被看,听与被听,抚摸与被抚摸,亲吻与被亲吻。她以为他在看着她,她便要把最美好的自我展示给他。而微笑,对所爱之人的微笑,恰恰是心的根系上绽放出来的最美的花朵。

但丁在《神曲》中如此书写他与贝雅特里齐的分别:“我祈求着,而她离得很远,仿佛在微笑,又朝我看了一眼,然后转过脸,走向永恒的源泉。”“仿佛”一词,写出了多少无奈与心酸。但丁不能肯定他的女神在离别的刹那,究竟是否对他微笑过。博尔赫斯因此写道,对于但丁,贝雅特里齐的存在是无穷无尽的;对于贝雅特里齐,但丁却微不足道,甚至什么都不是。博尔赫斯能够理解但丁的情感,他与但丁同病相怜。因爱情里,他们遭遇到同样的命运:他们所爱之人并不爱他们。


比起但丁与博尔赫斯,达·芬奇是幸福的。新近拍卖出4.5亿美元的达·芬奇画作《世界的救世主》中的基督,与蒙娜丽莎有着十分相近的容貌。几乎可以把两幅画看作同一个人的两幅肖像:一个是正面,另一个是侧面。相同的肖像,在艺术家的画作里反复出现,只有两个可能:画中人是画家深爱之人;画家本人自恋。丢勒是绘画界开启自恋风的鼻祖,他一生中留下十来幅自画像。伦勃朗更是绘画界的自恋狂,他几乎每一年都绘两幅自画像,用以铭记时光中自己逐渐凋落朽败的容颜。达·芬奇亦有自画像,但该自画像和《世界的救世主》《蒙娜丽莎》中人物的五官没有多少相像之处。由此可见,达·芬奇所绘的蒙娜丽莎的微笑,是情人回馈给画家的微笑。蒙娜丽莎微翘的嘴角,根本没有什么秘密。那微笑是面对所爱之人的微笑:轻嘲、顽皮、母爱、撒娇、情欲……千种滋味、万般情态皆蕴含在那一笑里。后来者之所以认为神秘,皆因他们不懂得那幅画描绘了一个处于爱之状态的女人。千百年来,谁能解释得清爱的秘密?谁又有能穷尽一个恋爱中的女人的微笑?没有人。但丁在“仿佛”,博尔赫斯在隐喻,弗洛伊德则只能推测,达·芬奇唯一能做的,就是把那不朽的微笑如琥珀般凝固在油彩之中。懂得爱的人却明白,那是一个不是秘密的秘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