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于平凡

续写岁月的传奇:清华学子感悟《平凡的世界》 作者:史宗恺 编


华北(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

生于平凡

物理系 温浩然

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这平凡的世界,过着平凡的生活,然而,我们却可以带着不平凡的态度与追求面对生活。

《平凡的世界》这本书时间跨度从1975年到1985年,全景式地反映了中国近十年间城乡社会生活的巨大历史性变迁;以孙少安和孙少平两兄弟为中心,以整个社会的变迁、思想的转型为背景,通过复杂的矛盾纠葛,刻画了社会各阶层普通人们的形象,成功地塑造了孙少安和孙少平这些为生活默默承受着苦难的人们,深刻地展示了普通人在大时代历史进程中所走过的艰难曲折的道路。在这里人性的自尊、自强与自信,人生的苦难与拼搏,劳动与爱情,挫折与追求,痛苦与欢乐,日常生活与巨大的社会冲突,纷繁地交织在一起,读来荡气回肠,不忍释卷。

令我感触最深的人物是少平。当他走出双水村,走入县城,他开始接触更美好更广阔的天地;当他食不果腹的时候,书籍成了他的精神食粮,让他比那些穿戴时尚的同龄人更早地对人生、对社会有了最初的体悟;当每天中午打饭的时候,青年那敏感的自尊心因为贫困而备受打击,他就这样隐忍着贫穷和痛苦坚持完成了学业。这或许于现在已经是很罕见的经历,但它并不妨碍我们去体味那样相似的感受,膜拜那样坚强的心灵。如果说校园生活给孙少平带来的是精神向往的话,那么他离校后的生活给他带去的就是肉体的磨炼和理论的实践。他必须马上找到生存的路径,找到自己在这个城市中的立足点。孙少平努力地抓住每一个工作的机会,即使工作很脏、很累、很屈辱,但他都坚持了下来。迫于生计,根本没有时间和理由去拒绝所谓的“卑微”的工作,他的个人劳动与奉献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是那样的微不足道,在这个平凡的世界中他就是一个平凡的小卒,但他为了生活,为了自己的梦想在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是少安。这是一个从13岁开始就被迫放弃教育、扛起了家中重担的男青年。残酷的现实,让他不得不提前将家庭责任扛在肩上,正视一切苦难。自己家的光景已是十分艰难,还要接济自己的姐姐和她年幼的孩子。美好的爱情就在眼前,却因贫穷而无法抓住,只能眼睁睁看着它飞走;在事业刚刚有些起色时,妻子却被确诊为肺癌。少安一直在经历磨难的锻炼,生活中一切的不如意都不允许他有丝毫喘息或是抱怨,只能勇敢地继续走下去。看着他的经历与他在这困苦中积攒的处事方法,我十分佩服这样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青年。人生路上从来不会一帆风顺,也没有任何定律。唯一的规则只是,生活给了你一盘棋,就算局面再差,就算注定要失败,你也要硬着头皮接手,顽强地下完这盘棋。而人生,本就是由这一盘接一盘的棋局组成的。

还有一个必须要提的话题,就是爱情。《平凡的世界》可以说把少年时的萌动、青年时的躁动与无奈、成人后的阴差阳错和责任一一道来。郝红梅与孙少平,田润叶和孙少安,他们之间的友谊或者超乎友谊的情感都让人觉得十分单纯、美好而熟悉;但当他们真正开始体验爱情的时候,现实变得残酷起来,童年的玩伴因为种种原因可能并不会是最终的归宿,现实与理想终究会有距离;而最后,不管结果如何,都要承担起婚姻的责任,不管遇到何种不幸,生活仍要继续。

校长在开学前将这本书送给我们,可谓用心良苦。爱情的部分当然跟物理系的众大汉们可能并没有什么关系,但是即将到来的大学生活中包含着无限的可能,可能会受到各路学霸的各种伤害,能不能走出心灰意冷而重新踏上征程;可能会迎接人生第一次挂科,能不能看开看淡肯定之前的努力,等等。大学就像个小社会,我们在其中过着平凡的生活。这平凡的生活绝不会平坦,而我们要做的,就是像少平、少安那样,积极地面对生活的坎坷。

作者简介:

温浩然,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八一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物理系。高中时期获“五四”奖章、“聂荣臻”奖学金、北京市“银帆”奖。

母校寄语:

怀念在“八一”的时光,感谢“八一”对我的培养。祝愿学弟学妹们能够在学习上有更多收获,成绩上能有所提高,而最重要的,是希望你们能够在学习之外塑造完整的人格。不管是在学习的道路,还是人生的道路上,你们都能不断奋进。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才能无咎。

几许微光 献给生活的沧澜

生命学院 王亚文

“当生命进入正午的时候,工作却要求我像早晨的太阳一般充满青春的朝气投身于其间。”各色人物命运,成功与幸福,初心与选择。《平凡的世界》一书,是路遥倾注25年心血的经典之作。

脚踏阴沟与仰望星空

孙少平处在一个很低的起点,他没有一个鼓励和欣赏他精神追求的环境,但他却从未停下自我丰富的脚步。他读书看报,在自我实践中磨砺人格,一直试图走出他生长的那个逼仄的小环境去往大天地,这是个人的选择,也是孤独的路。他走得很坎坷,摔得很痛苦,但从未放弃昂首前行,以一颗强大的内心,也许失败里会有难言的羞愧与窘迫,但不会长期颓丧,因为人生也是战场。

这种精神在我们博远的华夏农耕文明里也是有迹可循的,那是一方土地滋养的坚忍,一个农民春种夏耘,到头来却被一场灾害弄得颗粒无收,但即便如此他也不会为此感到气馁;第二年他仍然会尽心尽力去春种夏耘而不管去年秋天的收成如何令人悲愁。

陈硕甫说:“《中庸》言慎独,即是诚身。”慎独慎微,孙少平对精神世界的一丝不苟,仅仅是因为他把自己作为一个高品质的人,自尊自重,而不是把自己当成个糙汉,潦草地对待,或者将自己放逐在烟火纲常的俗世,追求庸常的价值。他只是深藏功与名,莫见乎隐,莫显乎微。聂文涛说:“慎独不是怕丢人,而是怕丧失人格。这种价值观是无言的力量,这样一个高贵的普通人比成功名士更令人诚服。人们习惯于用一个人的社会地位来判断他的能力,动辄对他人的“成就”或“品味”作褒贬之词。我总觉得无法接受这样的价值,因为我见识了孙少平这样的人,我更愿意相信这样的人的存在。人可以独立于成败,独立于世俗的价值评判,独立于他人的褒贬臧否,而自己尊重自己,做个高贵的人。他们顾不得高谈阔论或愤世嫉俗地忧患人类的命运。他们首先得改变自己的生存条件,不鄙视普通人的世俗生活,但又竭力使自己对生活的认识达到更深的层次……

聚成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中国人讲究团圆美,然而路遥并没有给出一个大圆满的结局,甚至相当凄凉,让人扼腕心伤,毕竟以少安的沉稳宽厚,少平的大胆机敏,润叶的痴情善良,我希望这些书中朴实、美好的人物都能事业称心、爱情圆满、梦想成真,走上人生巅峰。

我没有想到的是,这部《平凡的世界》中的角色,竟然真的都走向了常人眼中的“平凡”。这是令人困惑的,作为一部虚构的文学作品,作者大可以成全他们走出贫困落后、红红火火,成全他们一个荡气回肠、扬眉吐气的结局,成全那个很多人追求的、“迈向非凡”的理想。

在《早晨从中午开始》里,路遥先生谈及这本书的创作时说:“尽管一切艰辛都是为了成功,但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也许在于创造的过程,而不在于那个结果。”也许这结局是想表达,用一生拼力去闯去爱,大起大落到最后即便不是苦尽甘来,这酣畅淋漓的经历本身就足以丰富我们的灵魂。这让我多少释怀了对于美满结局的执念,有些努力其实不是为了出人头地,就像梅贻琦先生说的,希望“大家有勇气做一个平凡的人,不要去追求轰轰烈烈”。做一个平凡的人,而非平庸的人,在于看到了可能的渺小与无力后,依然有勇气去追寻这种渺小的意义,并且依然有能力去发觉这种渺小意义的可贵。这时我可能才开始接受这个当初认为过于平淡的结局。《平凡的世界》,可能正是让人开始正视这些平凡的命运,意识到个体在社会里、在世界上、在命运洪流中的渺小和不完美,和这种渺小与不完美带来的种种遗憾:少安办垮了一次窑,没能一举致富的遗憾;润叶与初恋因为一时犹豫擦肩而过终生的遗憾;少平没能摆脱矿工这份危险黑暗的工作,导致没能与爱人相守的遗憾;金波与美丽藏族姑娘一次见面即是永别的遗憾……

真正的坚忍、顽强,是少安意识到自己农民的命运、仍能抓住开放的潮流办窑改善生活;是少平意识到与晓霞的差距仍不懈读书、提升自己;是润叶意识到单相思的无望、仍能回归家庭、承担起对残疾丈夫的责任;是意识到生命的限制、但坦然接受不愿承受的现实,仍愿意尝试无限可能、永远都能看见希望。

平凡的世界里,大多数平凡的人们,可能无法仅凭一己之力逆转未来、改变世界,但他们坚持理想、不懈生活的力量,使他们在生活的泥淖里,戴着脚镣也依旧舞蹈,以这“几许微光,献给生活的沧澜”。

十年踪迹十年心

文章中记录作者路遥创作《平凡的世界》时,在一个荒郊野外独居数年;要通读十年间的报纸,记录各种事件,翻阅报纸到手指被磨得露出毛细血管,这些都很令人触动。直到今天,我仍然对这种专注的精神——人对于某一事物超出常理的执着,有着全心的景仰。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有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从一个小小的农村起步,成名作《人生》已经展露了他的主题思想——“奋斗”。路遥与他笔下的人物一起奋斗,直至获得“茅盾”文学奖。20世纪八九十年代,有大批大批手捧小说汲取精神营养的文学青年。他们的精神气质与路遥小说中的青年,乃至与路遥本人,乃至整个时代都是如此相近。时代是单纯且怀揣梦想的,读者是,作者是,《平凡的世界》也是。

路遥是幸运的,直到今天,他仍有数以千万计的读者。读这本书,分分钟都能落下泪来,一字一字很厚实,又暖心,又酸楚,还被安慰。可能是资源和人口造就了逼仄的生存环境,使得悲怆成为全书的基调。这种文化是永远无法同山姆大叔一起跳牛仔舞的。这些浸透在文明里的感受,是种朴实的灵魂。可是你是否理解,父辈的影子,身边的人,佝偻的背脊,皱纹,穷困,动荡,自尊还有爱,这些都组成了平凡的世界。

最传神真诚的评论莫过于扉页上的那句——谨以此书献给我生活过的土地和岁月。

作者简介:

王亚文,女,来自山东省,毕业于北京市第八十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生命科学院。高中时期获第九届全国创新作文总决赛一等奖。

母校寄语:

很羡慕身在八十中校园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不要等到离开时才发觉,这园子很美,帽衫很暖和,食堂很美味,一起走过的池塘小路想想就觉得开心。八十中是你一生的骄傲,珍惜身边可爱的人。两个本来应该独立前行的心,因为遇见彼此,相互扶持,前行才更有力。希望你们一直努力,不说失望,用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拼力去闯高中这三年,大起大落到最后即便不是苦尽甘来,这经历本身就足以丰富我们的整个青春。

致我们深怀恐惧的平凡

社科学院 刘充

步入大学、身份转变,当你主动思考“我的梦想”时,我想,“平凡”绝不会作为你的选项。

你对平凡深怀恐惧吗?

几乎每一个清华人,都会认同一个观点:因为对平凡深怀恐惧,所以对不凡格外追求。

其实,当我们将视角放在人生的坐标系上,便会发现,做一个平凡的人,并没有那么令人沮丧。

初读《平凡的世界》,我固执地认为,孙少安、孙少平,出身卑微,生活在残酷的现实之中,却依然坚强,也不失做人的美德,正义而善良——怎么可能用平凡来定义他们的一生?他们有梦,在那些响着唢呐的夜晚,曾无数次默默躺在土地的怀抱,仰望星空。

再次阅读,我发现,在小说的极其残酷的背景之下,两位主人公的“力量感”之所以跃然纸上,是因为脚踏实地的性格。

青年,青年!无论受怎样的挫折和打击,都要咬紧牙关挺住,因为你们完全有机会重建生活;只要不灰心丧气,每一个挫折就不过是通往新境界的一块普通绊脚石,而绝不会置人于死地。

这句话是对孙少安、孙少平的一生的概括。

兄弟两人,走的路不同,少安坚持在农村、少平被打破头都要回到城市,但两个人的性格非常相似。其实,假设少平待在农村,以他的眼界和魄力,成为孙少安、金俊武、田福堂这样的“强人”没有任何难度;假如少安能够读完高中,他的视野就不会困在了双水村。换句话说,假设两个人分别身处对方的环境,作出的选择应该不会有太大的不同。

我深刻地感受到,在中国,无论社会环境发生怎样的变化,最值得被人肯定的性格特质就是:忍、韧、仁。不信,你看,在麦地、牧场,陕北汉子挥汗如雨;在窑洞,陕北婆姨勤快持家;从那里走出来的后生,也个个勤劳朴实,在自己的岗位上脚踏实地。

因此,当一个人,从不平凡的经历中提炼出平凡的本质,并将自己的一生视作平凡,或许才是平凡的意义!

试想,一个由连不平凡的人都觉得自己其实很平凡的人构成的时代,才能爆发出人性的“力量感”;反之,一个时代有太多将极平凡的人生的状态当成证明自己不平凡的证据的人,不凡被一次又一次包装推销,人们对于平凡的恐惧反而愈演愈烈。

感谢路遥,让我们接纳深怀恐惧的平凡;唯有此,方知人之渺小,亦知生之艰难。

作者简介:

刘充,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清华大学新生演讲比赛二十九连冠军、四营冠军。高中时期获全国高中生学术辩论赛中文专场全程最佳辩手、第十六届北京市高中生环保主题双语演讲比赛冠军、北京市海淀区优秀学生干部、人大附中“瑞穗”奖学金。

母校寄语:

无论走到哪里,“人大附中”这个词汇都带给我们太多的机会与光环。因此,我真的希望每个RDFZer珍惜在这里读书和生活的日子,去尽可能多地探索新的领域、锻炼新的能力、结识新的朋友、塑造新的自己。

我深信在一个允许犯错的青年时代,在一片允许犯错的自由沃土,RDFZer没有理由不以领军人才为目标与担当,去勇敢地追逐最真实因而最精彩的梦!

还记得吗?人大附中的校服,红色代表热情、白色代表纯洁。

平凡的世界——文学与现实的悖论

人文学院 李子平

“现实主义侧重如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客观性较强。它提倡客观地、冷静地观察现实生活,按照生活的本来样式精确细腻地加以描写,力求真实地再现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

这是人们对现实主义的一般定义和认识。然而,文学毕竟是文学,它具有内容方面的虚构性、材料方面的选择性,以及成文方面的技巧性。并且,文学的一大突出特点,就是作用在意识形态领域,引领人们的认识和观念。

在以表现现实为主旨的现实主义文学当中,这二者的矛盾更加突出。为了道出最深刻的真实,你必须用生花妙笔,巧妙安排出一系列的谎言。

在纯文学的领域,大部分专业的评论家应当能够深切地理解这一点。然而当一部文学作品大众化的时候,普通人却最易分不清什么是为了小说而铺造的“谎言”,什么是“谎言”背后的真实。这时候,文学作品对社会意识形态起的引导作用将是多方面的,包括正面和负面。

情节是小说的重要组成部分。通俗来讲,情节就是人物和人物之间发生的关系。为了生动地刻画“典型人物”孙少平,其他人物或多或少地具有陪衬性。在描写时,技巧性地突出或仅突出与主角有关系的一面。这就是说,在这部以孙少平为主要视角叙述的小说中,其他人都是“他者”。

在这一点上最突出的是文中与孙少平相关的女性。在这些女性角色身上无可避免地被投射了主人公的意识,成为主人公认识自己的客体途径——他者。以田晓霞为例,这个角色带有强烈的“永恒的女性指引人类上升”的特点。在少平的眼里,她是一个完美的女性,是少平追求的理想的形象化、符号化表达。但这也导致了一个致命的毛病,在一部人物刻画力求真实的现实主义著作中,这个人物是不真实的,是脱离现实的,在三秦大地上找不到这样完美无缺的女性。换言之,她只是书中的一个符号,或是说,她是最概念化、扁平化的一个人物。然而,假如有人接受了这样的形象,并且以这样的女性为其现实理想,便可能会引发情绪等问题。

综上所述,在文学艺术作品,尤其是现实主义的作品当中,存在着人物的真实性和艺术加工的矛盾。客观而言,这个矛盾难以脱离、难以彻底解决。但是这二者之间的平衡,应该是一个值得注意、重视的课题。

作者简介:

李子平,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十一学校,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人文学院。高中时期获北京市十一学校化学学科奖学金、“文心”奖学金、研究性学习优秀课题奖学金、“三科优胜”奖学金。

母校寄语:

丹霞蔽日,采虹垂天。谷水潺潺,木落翩翩。孤禽失群,悲鸣云间。月盈则冲,华不再繁。古来有之,嗟我何言。——曹丕《丹霞蔽日行》

就这样融化于宇宙

经管学院 张雨颀

“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

读书的时候总是豪气万丈,觉得自己可以像少安一样隐忍,像少平一样坚强,就像小时候的我,坚定地相信自己能像超人一样改变世界。然而我不知道,我会不会像太多人那样,儿时想着探索宇宙改变世界,长大后渴望一个更好的国家,之后去追求公司里的出人头地,最后只求在偌大的城市中安一个家,可以普普通通、平平安安。就这样聚了散了,就这样拼了累了……

就这样在宇宙中诞生,却在城市中灭亡。

我知道我们在诞生之初与少安、少平并没有什么不同,纵使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家境,我们一样是一个个普普通通的孩子,都将一步步把自己引向一条未知的路。《闻香识女人》中盲眼的弗兰克说:“每一次我都知道哪条路是对的,但我都选了错的。因为那条路太累太难。”也许我们就这样在浑然不觉中远离了少平的大亚湾,像一片叶子在风中凋零而没有生气。

选择一条不平凡的路或许注定是没有结果的。少安、少平在故事的结尾处依然在不断挑战生活的重重磨难,仿佛预示了那些追寻思想的动荡与不安的人们悲剧英雄式的结局,然而就像加缪在《西西弗的神话》中说的:“他以自己的整个身心致力于一种没有效果的事业。而这是为了对大地的无限热爱必须付出的代价。……我看到这个人以沉重而均匀的脚步走向那无尽的苦难。”不甘于平凡的人们,像一片蜷缩的叶子拼命舒张,“不为得到什么,也不为证明什么”。其实我们要做的只是让人性的力量抽枝发芽长大,而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它存在的最大意义。少安少平穷困过、奋斗过,也在田埂上快乐过、浪漫过。因为他们的奋斗,这一切都变得单纯而难忘。他们,和所有遵从内心召唤的人,浮士德般地探索着人生的无限可能,哪怕最后并没有得到预想中的辉煌也并不重要。浮士德最后喊出那一句“逗留一下吧,你是这样美”,就是所有的少平们对生活的热爱,对人生的热爱,对人性的热爱。

于是哪怕奋斗一生而没有结果,我们也可以说,我们真实地经历过人生,我们经历过一条坚实而完整的路。

也许在几年甚至十几年之后,我们已经忘记了少安、少平的故事,或许我们已经忙于生计,陷于平庸,身在城市里打拼,心在城市中灭亡。我们会回想起曾经的豪言壮志,可能会忽然发现,我们要付出全部的努力,才能在梦中回到那个渴望知道宇宙奥秘并且改变世界的儿时午后。

不过那没关系。到那时我们再瞥见大学时光里读过的那本书,回忆起自己总理民生、经世济民的梦想,或许可以开启一条崭新的路,至少不会忘记那些心中圣洁到不容触碰,或是与世相违的梦想。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在宇宙中诞生,便将融化于宇宙。到那时,我们将依然像孩提时候那样,平凡、自由、快乐。

作者简介:

张雨颀,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人大附中,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经管学院,高中时期获人大附中三好学生称号。

母校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我知道,当你们身穿人大附中红白相间的校服,心里一定是自豪的。但如果你发现在高中,或是将来在大学,你只是那么多优秀的人中普普通通的一个,要知道这并不是你难过的理由。只要你还有一个梦想,并且为之奋斗,为之快乐,你就应该是幸福的。不那么出类拔萃又怎样呢?或许就那样平凡、自由,正是最好的状态。

路漫漫兮其修远

交叉信息研究院 彭炳辉

这个暑假,即将升入大学的我们收到了邱勇校长寄来的一份厚重的礼物——《平凡的世界》。洋洋洒洒百万字,路遥先生将一段黄土高原百姓的奋斗史浓缩在了这样一本书中。

今天,我想问大家这样一个问题:“我们为什么要读《平凡的世界》?”

胡适先生曾说过:“历史是任人装扮的小姑娘。”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生活中,学习中,我们所接触到的历史都是片面的,经过“修饰”的,我认为,若想真正了解历史,就要走出去,走出课本,从生活与实践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平凡的世界》描绘了中国现代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从“文革”到改革开放。《平凡的世界》以平凡的人们为切入口,向我们展示了一幅详尽的历史画卷。“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从这样一本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黄土高原的文化,还可以反思过去,以史为鉴。人民公社制度是那个时代典型的产物,它以失败告终,究其原因,我认为可用雨果的一段话评述:“共产主义只考虑到了分配,即公平分配,但是它却忽略了另一个环节——生产。”马克思强调的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物质极大丰富的基础上的。以史鉴今,这是读《平凡的世界》的一大意义。

《平凡的世界》以个人为主体,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它让我们重新认识了社会,体察了民情。我国虽已成为经济大国,即位于世界第二,但是这并不能掩盖其中的问题。我国的很多人民还是饱受着苦难啊!老一辈的人经常会跟我讲许多他们的故事,他们少年时代忍饥挨饿,屡遇青黄不接之时,许多人渴望上学,但是因为贫穷,失去了获取知识的机会,这些都在《平凡的世界》中得到共鸣。作为清华学子,也许我们以后会挑起社会的大梁,“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勿忘这段辛酸,不要忘记那些至今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的平民百姓。这是《平凡的世界》对我的第二个启示。

追寻人生价值是本书的主题,主人公孙少平出身平凡,但他却拥有一颗追寻不凡的心。他的人生大约可分三个阶段:艰苦求学,汲取知识思想,奋发向上;离开农村,追寻人生价值,闯荡世界;扎根煤矿,确立生命价值,安身立命。20岁的青年,拾着破皮包,心怀理想,走出农村,追寻人生价值,这样的故事激励了一代人。对于本书的结尾,有很多人有着这样的疑惑:为何少平又重回平庸,“一辈子躲”在煤矿中了却余生?我想,这正是路遥高妙之处,我们看过太多励志故事,从青蛙变王子,从流浪儿变百万富翁,但是孙少平却与之不同。我想工作没有高低贵贱,理想不分高尚与庸俗。京瓷与KDDI创始人稻盛和夫曾在《活法》一书中这样评述劳动:“劳动可以使人的灵魂获得洗涤,精神获得升华”,少平正是在劳动中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价值,他那颗不凡之心在劳动中获得满足。仰望星空,脚踏实地,我想孙少平正是属于这样一类人。

作者简介:

彭炳辉,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师大附属实验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交叉信息研究院。高中时期获第30届“CMO”金牌。

母校寄语:

珍惜你们当下的时光,享受你们在实验的点点滴滴,这些会成为你们青春最美好的回忆。做你们想做的事,无怨无悔。

平凡的诗

计算机系 周正平

尘沙漫天的黄土高原,烈日烤炙下的广袤土地,皮肤黝黑的英俊少年,还有萦绕在大地上空的一首又一首或是阳刚或是缠绵的歌谣……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或许贫穷,或许有太多的辛酸与无奈,然而他们却用对岁月的憧憬与一往情深,把平凡的生活谱写成了诗意的模样。这份诗意,关于奋斗,关于爱情,也关于对于远方的渴望。

鲁迅先生曾说:“无穷的远方,无尽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少平在潦倒与困窘中的坚定与百折不挠,是属于强者的品质。然而在我看来,在他的心底萌发、蓬勃、燃烧,并且最终驱使他拒绝安逸生活的那份对远方的执念,却是他身上最动人的地方。“我不去想是否能够成功,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远方或许迷茫,或许狂风怒号,或许仅仅像遥远的地平线,像阳光笼罩下的黄原城,带着亮灰色的不真实的色彩,留给旅者的只是朦胧的模样,却能在惊鸿一瞥间令人心驰神往。少平就是这样,背起破烂的行囊,带着一颗年轻的心,去追逐那个魂牵梦萦的属于他的远方,去书写那属于远方的沉郁顿挫的诗歌。流血的脊背,黑暗的矿井,爱人的离去,这一个个痛苦的音符,跳跃成盛大的乐章,与这些诗句相互唱和,碰撞出坚定、不朽与惊心动魄。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书中那一份份或是平淡或是炽热的爱恋,同样令人为之动容。“琴瑟在御,莫不静好”,少安与秀莲的爱,出于对生活与劳作的共同的憧憬,朴实无华,却同样长久而美好。“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晓霞终是没能成为少平的新娘,然而两个相似相知的灵魂的彼此吸引,却是那样的灼热而又芬芳,令人刻骨铭心。“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向前在生活的绝境中,终于追寻到了蒹葭丛中的伊人,与润叶共同支撑起一方幸福的天地……爱,简单而不廉价,温柔而不造作,朴实而不平庸。这是热切的诗篇,是长情的诗篇,更是平凡的诗篇,拥有令人心折的力量。

于是就是这样,透过文字,我仿佛看见那片平凡的土地上,那些平凡的人们。村庄里的河流随着四季的流转枯瘦下去又丰满起来,黄土大地上的人们伴着干热的风尘换了一拨又一拨,幼小的孩子在一个又一个盛夏里奔跑,然后渐渐长大,成为在千年光景里生长于斯的祖祖辈辈的模样。那是在血液里流淌的不变的对生活的热忱,对苦难的坚忍,以及对梦想的执着与奋不顾身。他们是那样平凡,却在各自的生活里谱写着最动人的诗歌。

纵然生活充满劳绩,人依旧诗意地栖息在大地之上。

作者简介:

周正平,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市第四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高中时期获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二等奖、全国中学生生物学联赛二等奖、北京四中“三星”奖学金、优秀团员称号。

母校寄语:

感谢我的母校,感谢她教会我去葆有那些在生命中不该抛弃或者割舍的东西,教会我去感知生活中最细碎的美好与温存,教会我生命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样紧锣密鼓,人生原可以走得淡定而从容。

尚在四中的你们,请用心珍惜在这片土地的时光,无论是悲伤的,还是喜悦的,经年之后,那都是记忆的宝藏,是时光的赠予。请在这里精心耕耘,用持之以恒的努力,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人。

愿你们一切安好。

时代的精神

机械系 蒋青原

在这部长篇社会巨著中,或许我们更应关注的是整个时代的特征、政治风气和在这个时代下人物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活动。换句话说,我们更应关注这本书所表现的时代性。

平凡的世界,平凡在哪里?平凡在这世上有太多的不完美,需要我们学着去看淡、接受。

书中这样讲道:“是的,生活就是这样。在我们都是小孩子的时候,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可能有家庭条件的区别,但孩子们本身的差别并不明显。可一旦长大了,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会有多大的差别呀,有的甚至是天壤之别!”少安和润叶的爱情悲剧并非因为两个人不够相爱,大抵是因为两人的家庭背景差异太大。当然,书中有言,当时社会中这样的婚姻并非没有,但诚然是少数。再加上田福堂从中作梗,少安放弃了,趋向于平凡的社会风气、平凡的时代特征。在爱情上,少安接受了现实。

在很多时候如果我们没法改变什么,那就学着去接受它,这可能是作者想给我们传达的道理。

然而接受并不意味着颓废。平凡的世界里人一样可以活得充满尊严,然而这个词不是所谓的理想、梦想,而是源于苦难一词。

听够了人们讲“平凡世界里做一些不平凡的事”这样的论调,也早已厌烦人们对于梦想一词生搬硬套似的过度解释。少安办砖厂与梦想无关,少平扎根煤矿依然平凡。我以为体现他们尊严的不在于此,而在于他们对于苦难价值认同的内在动力。

如果有人问:有没有人主动追寻苦难磨炼自己,那么我说有:至少少平算一个。离开家乡来到黄原,少平并没有主动留在家乡帮助哥哥,而是选择经历不同的独立人生,选择用艰难打磨自己。这种对于痛苦追求的主动性,才是他最令人钦佩之处。特别是当他在工厂搬砖的那一幕,真正血淋淋地表现出来。

人并非生而平等,至少在生活水平上不是。如果将人们的生活水准分个层次的话,那么少平在他的那个层次上,活到了顶端。这就是说,生活是平凡的,这个世界也是平凡的,但是在这个世界里,一个人与不完美的人生进行的搏斗才是他最大的宝物。正如海明威写道:“人,可以被杀死,但不可以被打败。”

这句话放之于书中就是这样的表述:“他现在认识到,他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人,应该按照普通人的条件正正常常地生活,而不要做太多的非分之想。当然,普通并不等于庸俗。他也许一辈子就是个普通人,但他要做一个不平庸的人。在许许多多平平常常的事情中,应该表现出不平常的看法和做法来。”

作者简介:

蒋青原,男,来自北京市,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高中时期曾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

母校寄语:

离开了学校才会意识到,有那么多同学、老师陪伴的二附中是多么温暖的港湾。也许我们生来平凡,但是就像那句话,“唯有爱和梦想不可辜负”,敢想敢做,我们可以走得很慢,但只要我们一直在走,总会有成功的那一天。

只有踟蹰不前的人才会哭泣

化工系 杨雯惠

高三时的语文作文题中曾经出现过这样一首泰戈尔的小诗:

错觉

河的此岸暗自叹息,

我相信,一切欢乐尽在对岸,

河的彼岸长叹一声,

“唉,也许幸福尽在对岸。”

初读此诗,窃以为泰戈尔只是在教我们“且行且珍惜”的道理,但仔细思量后依然心存疑惑,乘风破浪地冲向对岸相比于安于现状何尝又不是另一种决绝的勇气?

《平凡的世界》这部书终于给了我答案。通过它,我认识了孙少平,走进他的内心世界后,我才发现,“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勇气其实可以换来自我价值的突破性实现。在这部书中,孙少平以一个坚忍的奋斗者、精神家园的守卫者的形象贯穿始终。他虽出身于一个穷困的农村家庭,在苦难和饥饿中长大,但他不怕艰难的社会现实,不向困难低头,在哥哥的砖瓦厂蒸蒸日上之时选择独立地寻找自己的生活。做小工时,他的意识往往因为疲惫而处于半麻痹状态,汗水如同小溪一样在他脸上纵横漫流,打颤的双腿如同筛糠一样让他动摇,然而在回忆这段苦难艰辛的岁月之时,他只是平淡地说:“哪怕闯荡一回,碰得头破血流,再回到双水村来,自己的人生也可以聊以自慰了!”

曾经不禁伏案苦笑扼腕叹息,少平经历的所有痛苦、挣扎、彷徨和迷茫,竟然以一句简单的“聊以自慰”而告终。不知你会不会和我一样替他失望,替他感慨造物弄人,命运啊休论公道。不知你会不会想,如果他一开始就踏踏实实地留在砖瓦厂,那一定会……于是这里就又出现了开篇提到的那个窘境。

可大多时候,我们和少平是不一样的。我们犹豫,因为从小到大,太多的事情都是目的导向极其明确的。这让我们认定了付出就是应该得到回报,我们恐惧“竹篮打水一场空”。在这种犹豫之下,我们拒绝尝试,因为一切没有回报的付出都是巨大的损失。于是我们浪费了太多的时间在决定“做与不做”上,而此时当机立断的少平已经完成了一次成长的蜕变。所以我们确实不会后悔自己失败过,但我们一定会为自己的踯躅不前而“哭泣”。

如果说我们再次打开《平凡的世界》,我们切记少平不过是以“淬炼”自己的心态踏上征程,把那些我们本来企盼的“收益”当作意外的收获,是不是我们也可以像他一样淡然地看穿一切,“呵,不如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

此处不禁想到北岛的一首诗:“一切都是没有结局的开始,一切都是稍纵即逝的追寻。”倾国倾城的美人也难逃白骨一具的宿命,帝王将相也终究黄土一抔,我们平凡的一生更是何其短暂。当然,我们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走向“彼岸”探索未知的世界或者坚守“此岸”享尽无限风光。但是青春是我们唯一有权利编织梦想的时光,也是我们犯错误需要付出代价最少的一段时光。如果保守地逃避伤害,那我们的手脚将会永远被束缚在这个“高加索山”上。而当我们也变成“黄土”和“白骨”安眠地下,那时我们才会后悔“枉在这世上走一遭”。

再说了,就算闯荡一番失败了那又怎样呢?一切不过只是上帝和我们开的一个无伤大雅的玩笑!失败的人都会仰天长啸一句“痛快”,只有畏手畏脚的人才会“哭泣”,不是因为他们没有创造价值,而是因为从未尝试。即便“彼岸”荒无人烟、鸟兽绝迹,但当我们重返“此岸”的时候,或许还会发现“抬头望,桃花依然红,柳丝照旧绿;低头看,春草又发芽,水流还向东”,大不了“景似去年景,心如冰火再不同”!

作者简介:

杨雯惠,女,来自北京市,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化工系。高中时期获北京市三好学生称号、人大附中第九届学生电影节最佳导演奖、人大附中“我身边的榜样”评选活动“爱心奉献奖”“组织策划奖”,清华大学暑期学校“紫荆学员”称号、清华大学2015级学生军训先进个人称号。

母校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愿你们好好珍惜高中的时光,尽情编织自己的梦想。一直觉得对人而言,世界上最可恶的事是虚度光阴、游手好闲,世界上最可爱的事是尽己所能、创造价值。希望我们都能成为可爱之人,也能做一个爱人之人、爱生活之人。信仰往往可以帮人渡过难关,我希望这句话也可以帮到你们,“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相信义无反顾的自己,相信充满希望的未来。我们相信,不是因为我们有多么崇高的理想,而是因为我们不想辜负汗流纵横的岁月,不想背叛泪眼模糊的自己。同勉。

平凡的世界,百态的女性

新闻学院 赵晋乙

居里夫人说:“十七岁时,你不美丽,可以埋怨你的父母;三十岁时,你不美丽,那么你只能怨你自己了——在如此漫长的岁月里,你没有为自己注入新的东西。”长期以来,这句话被我自己奉为圭臬,我总在思索如何让自己美丽,让自己出色,让自己变得万众瞩目。然而《平凡的世界》中的五位女性,开始让我重新审视自己。她们用心待人,诚心生活,虽并未把自己的命运摆在人生的正中心,却一直如太阳般发光发热。这种质朴,比起故作姿态的自我欣赏,又何尝不是更高层次的美丽?

书中我最欣赏的人便是田晓霞。有两个细节令我念念难忘。一是当她的父亲前往上任市委书记时,她一个人悄悄坐上了后面的卡车,并严肃而不失俏皮地提醒父亲注意政治影响。二是当省里的大领导紧急前往灾区时,她不卑不亢地掏出记者证,一同前往,并在公安局长对拒绝撤离的群众束手无策时,冷静地提出策略,避免了人员伤亡。且不说晓霞与少平之间的爱情敢于突破世俗的牢笼,这种识大体、顾大局、有胆识、有魄力的人格魅力便令人深深折服。在三部书中,我们见到晓霞的思想由青涩走向成熟,从爱读书、关心时政开始,到敢于对政治提出自己的观点,我不禁问自己,你敢不敢成为像田晓霞一样的人?我无法给出一个肯定或否定的答案。也许,大多数现在的我们不会成为田晓霞。——不是不敢,也不是不能,只是太过于关注自己,局限在了自身的世界。

而书中局限在自身世界中的是另一个田氏姐妹——田润叶。少女润叶将自己火热的爱情寄托给了孙少安,未果,也因此深深伤害了深爱自己的李向前。路遥在书中说,润叶是有局限性的,然而这种局限也正是我们同情与怜爱润叶之处,也正是润叶成为润叶的原因。她不似社会上的女强人,可以自主地决定自己每一步的人生道路,她的生活要求她爱,也要求她妥协,要求她反抗,更要求她最后甘心回归平淡。而对于润叶本身的命运而言,她确是不行的,那么多痛苦与挣扎,不仅消磨了她大好的青春岁月,更使她失去了棱角与锋芒。记得某位名家称赞他的妻子时,唯一的话就是:“受到高等教育的女孩子不会犯低级的错误。”我并无批判润叶的意思,书中她开始时的热忱、质朴给了我极深的印象,然而若润叶能多读些书,更开阔眼界,她的人生会不会有那么一些不同?

当然,思想开阔是现代女性所必要的品质,但并不能以此为借口失掉人性中不可缺少的传统美德。恰似润叶的同学兼好友杜丽丽,以为新时代的人可以接受有悖于传统的一切现象,因此无所顾忌,大胆地放纵自己背叛婚姻、背叛忠诚,最终失去了平静的生活与亲密的爱人。杜丽丽也许有错,但其实也算是受害者。随着社会的开放,思想也必然更加开放,总会有人被社会冲击波冲昏了头脑。然而正因如此,就更要保持清醒而冷静的头脑,切莫把冲动当作真情,把纸醉金迷当作人之常情。我们必须要在时代的开放中坚守住人性的忠诚与良知,学会约束自己,更要学会体谅他人。

说到学会体谅他人,一定要提到少平、少安的妹妹兰香。《平凡的世界》中,兰香好像总被忽略,她的成长在两位哥哥壮阔的奋斗中显得波澜不惊,然而当她开始走入我视线中时,每每总是惊艳。兰香出身农村,从小体会到贫困和艰辛,小小年纪便默默尽自己的力量做力所能及的事。当王满银被拉到劳教场上,全家人六神无主时,幼小的兰香捡柴喂猪,慌乱时给家人定了定心;当少安给她拿钱时,她为了不引起兄嫂矛盾,委婉地拒绝;为了给自己买一件必要的长袖衫,她跑到工地上做零工,并用自己的智慧避免了秽言的侮辱,赢得了尊重。她从不给家人添麻烦,凭自己的天分与努力考上大学。并且还不因出身而妄自菲薄,也不因美貌而自持自矜。若说我欣赏晓霞,那么我更亲近兰香。她那样平凡,更是那样了不起。她身上具有大部分现代女性应有的美好品质:不卑不亢、落落大方地生活、做人,让人感到无比的温暖与随和。

上述四位女性最终都走向都市,而秀莲生于农村,也葬于农村,是典型的农村妇女。说实话,知识并不能用来区分人的三六九等,并不是受过教育的女性就必须比乡野村妇让人高看一眼。秀莲就是让人高看的人。生于农村的富庶家庭,她与少安过着穷光景,却心甘情愿地付出,任劳任怨。不要礼金,对爱情赤诚而热烈,都显示了一种人性本身的超脱。因此,即便她提出分家,也不忍心让人责备。在人之常情上,秀莲有时不免落俗,但她身上种种光辉品质,都能让人对农村妇女产生新的定义,并对这样一个群体刮目相看。

我猜想,路遥对他笔下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客观而尊重的。正因如此,我们会为书中人物做出的每一种艰难抉择而心酸并感动着,也会对他们或许并不正确的举动表现出宽容。我们学会了向善,学会了反思。书中的女性,也远不止这五位,代表了平凡的世界中百态的女性形象。虽作者并没有明确告诉我们,该如何去做人,如何去生活,但在潜移默化中,用她们的实际行为教会我们如何成为更好的人。我并不是女权主义者,也并不主张女性一定要强壮到可以顶替男性扮演一切社会角色。她们是一面镜子,让我决心抛弃故作姿态的自我欣赏,用全心去拥抱人生,拥抱生活。

平凡的世界,百态的女性,让人感动。

作者简介:

赵晋乙,女,来自天津市武清区,毕业于天津市杨村第一中学,2015年考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高中时期获天津市优秀学生、天津市优秀班干部、天津市文明学生、武清区优秀班干部、武清区优秀学生等荣誉称号。曾任杨村一中校学生会主席、校长助理。

母校寄语:

亲爱的学弟学妹:

把我高中时代最喜欢的一句话分享给你们:“凡心所向,素履所往。生如逆旅,一苇以航。”

那天回到母校,看到奋笔疾书的你们,就仿佛看到了一年前的自己。那时的我对未来是困惑的,而面对高考,只能压制住自己千头万绪的想法,一直一直学下去。而今走过高考这一程,突然发现高三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轰轰烈烈,相反平淡如水。也只有心如止水,才能收获一个顺其自然的结果。“高考不是为了让全世界看到你,而是为了让你看到更广阔的世界。”真的如此。所以拿出平和的心态和百分的努力吧,结果到最后一定是最好的,如果现在还不够好,那就说明还没到最后。

平凡中成就极致

热能系 徐鹏

人海茫茫无边,历史纵横无止。每一个人正如立体空间的一个点,平凡是绝对的,非凡是相对的。然而诚如数学中所言,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这一个个不安分的点,按照自己的追求开疆拓土,终推动了一个又一个时代的滚滚奔流。

从宏观上来看,这些小点的“折腾”不可见,但当量的积累成就质变时,我们无可辩驳;正是这些平凡的人,曾经、正在、即将创造世界。把这一个个点的运动放大放大再放大,我们会发现,每个平凡人的一生都是一部跌宕起伏的史诗。而《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个显微镜,让我看到属于平凡人的波澜壮阔。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