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作战篇第二

轻松读懂《孙子兵法》 作者:陈静


作战篇第二

“作”,“兴起”;“作战”并非指两军之间的争斗与残杀,而是指“发动战争”。故本篇无关具体的战术思想与方法,重在分析战争与经济基础的关系,论述组织战争的基本原则、“取胜”的现实标准与意义,属于“庙算”的后续。

孙子曰:凡用兵之法,驰车千驷,革车千乘,带甲十万,千里馈粮。

孙子说,组织战争的基本规则是:出动一千辆冲锋车,就需要一千辆辎重车来保障后勤供应,作战部队与后勤部队相加,就需要十万带甲之士,这么多人的粮食,都需要长途运输。

用兵:组织、发动战争。

驰车:用于冲锋的轻型战车,又叫轻车。

驷:四匹马拉的一辆车。

革车:蒙着牛皮、拉辎重的重型车,又叫重车。革,牛皮。

带甲:穿着盔甲(的人),指士兵。

馈(kuì)粮:运送军粮。馈,运送,运输。

驰车用于冲锋陷阵,重车用于后勤保障。《朱子语类》卷一三八:“驰车即兵车,盖轻车也……每轻车(后步卒)七十二人。三人在车上,一御,一持矛,一持弓,此三人乃七十五人中之将。”一辆驰车共七十五人为一个作战单位。按蒋百里先生的考证,一辆重车的编制包括厨子十人、修理五人、马夫五人、砍柴打水五人,共二十五人为一个后勤单位。而梅尧臣的注解中则说:“凡轻车一乘,甲士步卒二十五人。重车一乘,甲士步卒七十五人。”这两种说法,都以一百人为单位,但作战与后勤的兵力配置上刚好掉了个个。不能简单断言哪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很有可能是出于进攻与防御不同需要的两种组合。

“千里馈粮”,十万大军出动,人要吃饭,马要吃草,后勤运输是很实际的问题,诸葛亮为此还曾发明了“木牛流马”。即使按照前一种说法,也有四分之一的部队不能投入作战。战线拉长之后,后勤人员就有可能超过作战人员;如果对方腾出手来攻击你的运输线,可能就不得不按梅尧臣的计算来配置护卫辎重车的兵力了。

则内外之费,宾客之用,胶漆之材,车甲之奉,日费千金。然后十万之师举矣,其用战也胜。

所以战争发动之后,前线与后方的花费,联合同盟、集聚人才的用度,武器维修、战车盔甲的保养,每天都需千金才能维持。(准备好充足的财力保障,)然后十万大军才能出动。财力足以应付战争需要的,最后也能赢得战争。

内外:指后方与前线。

费:花费,费用。

宾客:指外交使节、谋士、“客卿”等。

用:用度、费用,与“费”为同义互文。

胶漆:用于修理武器、战车的胶水与油漆,代指军需。

奉:此处指维护与保养。

举:兴起,发动,出动。

“其用战也胜”,争议较大,许多注家都主张与下文的“久则钝兵挫锐”联在一起,很是费解。从上下文的语义来看,其意应为“其用足战也胜”,很有可能是中间掉了个“足”字。财力足够支撑的,也就能获胜。

战争是很费钱的,里里外外,举手投足都得花钱。这一段和上面几句表达的意思很明确:战争拼的是财力。

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久暴师则国用不足。

战争拖久了,兵锋滞钝、锐气受挫,不仅攻城时没多少战斗力,更危险的是,大军长时间滞留在外,肯定会导致国家财力无法支撑。

钝:形容词作动词,不锋利,磨损。

兵:兵锋,军队的威势。

挫:折断、挫伤。

锐:锐气,旺盛的士气。

力屈:力竭。屈,竭尽。

暴(pù)师:指大军露于野外。暴,通“曝”,暴露,显露。

国用:国家的财力。

战争拖进了“相持阶段”,接下来就只能实打实地拼财力、人力、物力了,看谁更经得起消耗;到了那时,“兵法”也就没多少意义了。主动进攻的一方,最理想的是“闪电突击”,短时间内解决问题;而被动防守的一方,则会想方设法将战争拖入“相持阶段”,哪怕是实力不如人家,对方 “千里馈粮”,迟早也会累垮。

1937年,蒋百里先生在《国防论》的扉页上说:“万语千言,只是告诉大家一句话:中国是有办法的!”这个办法简而言之,就是他在《日本人——一个外国人的研究》中提出的:“胜也罢,败也罢,就是不同他讲和!”以当时日中国力之比较,取胜的可能几乎没有,所以蒋先生此言的意思就是不管败得如何惨烈,坚决不议和、不投降,将对方拖进相持的泥淖之中,坚持到底就能胜利。

夫钝兵挫锐,屈力殚货,则诸侯乘其弊而起,虽有智者,不能善其后矣。

一旦兵锋滞钝、锐气受挫,力竭而财尽,周围那些虎视眈眈的诸侯们势必起兵趁火打劫,即使有才智出众的人才,也无法收拾烂摊子。

(dān):尽。

货:财物,金钱珠玉布帛的总称。

弊:疲敝。

善其后:妥善处理事情发生后的遗留问题。“善后”一词即出于此。

世上少的是雪中送炭,却从来不缺趁火打劫。一旦财竭力尽,立刻便会发现自己陷入了四面楚歌。即使有才智之士,也难以挽狂澜于既倒。

故兵闻拙速,未睹巧之久也。夫兵久而国利者,未之有也。故不尽知用兵之害者,则不能尽知用兵之利也。

用兵作战,只听说过想方设法迟缓敌人的推进速度,从没看到过凭借智巧和诡道而长久坚持的。战争旷日持久而国家还能从中获利的,从来就没有这种事。没有真正弄懂影响战争的不利因素,也就不可能完美地发挥自身的优势。

拙速:使对方的推进速度变慢。拙,形容词使动用法。

巧:智巧、机巧。

尽:穷尽、完尽。前一个意为“全面”,后一个意为“完全”。

害:此处指不利因素。

利:优势,有利条件。

敌与我、攻与守是矛盾的双方,进攻一方要速战速决,避免陷入财穷力竭的泥潭;防守一方则会尽最大可能将战争拖进相持状态,挫敌锋芒之后凭借天时地利与之拼消耗。但是消耗对方的同时,己方同样也在消耗。凭借诡道和巧劲将战争拖入泥潭的,要记住自己也不可能无休止地坚持下去,因为从来就没有任何一方能够真正从长久的战争中获利,更多的是两败俱伤。以逸待劳、以近待远当然是优势,但是拖得太久了,“逸”也会变成“劳”,双方都筋疲力尽的时候,“远”“近”的区别也就不明显了。所以,为将者不仅要知道哪些是影响战果的不利因素,还要明白这些不利因素是客观的,于敌方不利的,对自己同样也不利。说得“哲学”一点,就是要懂得“利”与“害”的辩证关系和相互转换规律,才能够将己方的长处发挥到极致,才有可能“以己之长,击敌之短”。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