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11 乔凡尼·洛伦佐·贝尔尼尼:教皇宠儿

改变世界建筑史的50位大师 作者:郭鸿 编著


11 乔凡尼·洛伦佐·贝尔尼尼:教皇宠儿

(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

贝尔尼尼

随着文艺复兴运动的逐步消退,欧洲在建筑艺术方面出现了两个不同的发展方向。因为顺应法国政治地位的改变,其国内兴起了古典主义建筑浪潮;而在文艺复兴运动的发祥地意大利,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则占据了主导地位,乔凡尼·洛伦佐·贝尔尼尼便是人所共称的巴洛克艺术的首席代表。

贝尔尼尼出生于意大利那不勒斯。父亲佩德罗是一位雕塑家,他携全家从家乡来到了罗马,为教皇工作。这样,年幼的贝尔尼尼获得了在梵蒂冈内自由游览的权利。这里众多的名家雕塑和绘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1岁时,贝尔尼尼雕刻了一件名为“巴提斯塔·桑托尼”的半身肖像,引起了教皇的注意。他让人把这个孩子带到自己的面前,要求贝尔尼尼为自己画一幅头像速写。贝尔尼尼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教皇高兴地赏给他12块金币,并预言他将是新时代的米开朗琪罗。

贝尔尼尼在1624年接受了一个重要的任务,教皇要他在米开朗琪罗等人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里建造一个华盖。要将巨大的华盖稳固地支撑在墓上,必须进行基础的挖掘。贝尔尼尼叫人在教堂的地面上挖出四个直径三米、深四米多的大洞,用以安放四根巨大的柱子。1633年6月29日圣彼得节的那一天,华盖建成揭幕。完成后的华盖更像是一座建筑物,它高达29米,每当人们走进教堂,远远地就能看到它的存在。从外面看,圣彼得大教堂的穹顶壮观雄伟,但如果从里面站在高大的穹顶底下向上望时,这样的高度未免让人畏惧。贝尔尼尼设计的华盖恰到好处地弥补了这一点,他故意把华盖也造得相当高大,从而有效地缓解了因穹顶过高而给人造成的紧张、压抑感。

接下来,建造圣彼得大教堂正立面两个塔楼的任务落在了贝尔尼尼身上。1637年,贝尔尼尼着手实施这项工程。他非常担心塔楼的建造可能会出现结构上的问题,因为圣彼得大教堂下面的地质地层非常复杂,有泉水在下面涌出。在开始建造之前,贝尔尼尼让人查看了前任建筑师留下的基础,以判定其是否坚固,他们得出的结论是可以进行下一步的施工。结果铸成大错。贝尔尼尼批准工程正式进行,当第一座塔楼建到一定的高度,下面的建筑就突然出现了不祥的裂缝。工程不得不停了下来。贝尔尼尼的对手终于有了可乘之机,但教皇乌班八世的青睐使贝尔尼尼还不至于受到实质的损害。不幸的是1644年,乌班八世去世,贝尔尼尼失去了保护伞。最终,他主持修建的半截塔楼被推倒了。作为一名建筑师,这不能不算是一种深刻的耻辱。

青铜华盖集建筑与雕塑于一体,有效地缓解了因穹顶过高而给人造成的紧张、压抑感

蒙地卡罗皇宫雕塑般的外表出自贝尔尼尼之手

好在贝尔尼尼的才华是不可能被埋没的。新继任的教皇英诺森十世决定在罗马的纳沃那广场上建造自己的家族宫殿帕菲力宫,使其与帕菲力家族教堂圣·阿格奈赛教堂相邻。教皇将设计宫殿和教堂的任务交给了正在得宠的波罗米尼,而在广场中央建造一个重要的喷泉任务则被贝尔尼尼取得。此时,一座古罗马时期从埃及运来的巨大的方尖塔被人们重新发现。1647年4月间,教皇亲自去查看了方尖塔,决定把它立在广场中央的喷泉上。贝尔尼尼制作了一座喷泉的模型,并装上按比例制作的方尖塔,一下子吸引了新教皇的眼光。他立即委托这位艺术家去按照模型来建造喷泉。以后,贝尔尼尼再一次成为教皇身边的红人。

即便是在今天,四河喷泉依然是纳沃那广场上最引人注目的建筑。喷泉的中央高高耸立着一座巨大的方尖塔,基座由仿天然岩石堆砌而成,基座四周树立了四尊人物雕像,分别代表象征世界的四条河流:多瑙河象征欧洲,尼罗河象征非洲,恒河象征亚洲,普拉达河象征美洲。四座雕像是典型的巴洛克式风格作品,人物动势强烈,形象惟妙惟肖。方尖塔的总重量达120吨,相形之下,下面起到支撑作用的拱就显得非常纤细。为了起到最大限度的稳固作用,贝尔尼尼创造了一种独特的连接方式,他把基座上所有的石块都榫连成一个整体,共同支撑上面的方尖塔。

下一任的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同样青睐贝尔尼尼,他要这位艺术家在圣彼得大教堂前修建一个与教堂相称的雄伟广场。贝尔尼尼以广场上已有的另一个重达440多吨方尖塔为中心,利用喷泉和方尖塔的连线为长轴设计了一个椭圆形广场,在两侧各造了一个弧形的大柱廊。两座柱廊就像是巨人的两个手臂,环抱着广场上的人们,象征着以教皇为代表的教会对广大信徒的宽容接纳。柱廊宽17米,由4列284根多立克柱支撑,另外还设有88根壁柱。柱廊檐头的女儿墙上装饰着96尊圣徒的雕像。粗壮的柱子排列紧密,柱式严谨,布局简练,使整个建筑于典雅之中又透露出浓郁的巴洛克风格。贝尔尼尼的新设计还有效地解决了以前两座塔楼被拆后留下的视觉缺陷,他将两座柱廊设计得和塔基一样高,并且柱廊的样式也与壁柱保持一致,使它们看起来好像是一个整体,进一步突出了教堂高大的圆顶。柱廊顶端的圣徒雕塑都是在贝尔尼尼的指导下进行刻制的。如果看到哪一件雕塑品有不完美的地方,他就会亲自拿起凿子进行修改。

圣彼得大教堂前的柱廊

圣彼得大教堂几乎称得上是贝尔尼尼的作品陈列馆。除了教堂外广场的建筑,教堂里面还有圣彼得墓上富丽的青铜华盖,附近的祭坛,各类宣扬宗教教义的浮雕,用于纪念圣徒的石碑,殿内巨大壁柱上的美妙装饰,甚至连地板上的大理石图案也是由贝尔尼尼亲手设计的。

除了参与圣彼得大教堂的建设,贝尔尼尼还在罗马设计了多个小教堂,其中的圣安德烈·阿尔·奎里内尔教堂堪称经典。这座教堂的平面非常独特,一个横的椭圆被一个纵向的轴线穿过,而这条轴线则连起了具有极强表现性的入口和位于教堂唱诗班东侧的司祭席。在教堂的前面,两道四分之一的墙面形成了一个小广场,这些墙面都有着相同的直径,与教堂内部的圆形空间相呼应。在这座教堂里,贝尔尼尼对曲线的运用极其纯熟,堪称巴洛克建筑的典范。

贝尔尼尼不仅在意大利享有盛名,当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准备重新设计巴黎卢浮宫的正立面时,贝尔尼尼是他想到的第一个要邀请的建筑师。贝尔尼尼在巴黎受到了热情的接待,路易十四铺上了红地毯,以欢迎友好国王的礼仪迎接他的到来。国王的高规格接待扩大了贝尔尼尼在法国的影响,他无论走到哪里,都被人们层层围绕,恭维话不绝于耳。贝尔尼尼依照自己对卢浮宫周围环境的理解,设计了一个有着鲜明巴洛克风格的正立面。在他的设计中,立面中央有一个突出部分,基座上设置巨大的半截圆柱和壁柱,柱式组合的节奏非常复杂。不过,贝尔尼尼的方案并未得到法国人的认同,他们不断地对其进行修正,取消了大多数巴洛克式装饰,使其更带有稳重、严谨的古典主义风格。由于无法顺利完成此工程,贝尔尼尼只得黯然离开法国。等他一走,法国人立即推倒了他的全部设计。

贝尔尼尼最后一项工程是为教皇亚历山大七世建造陵墓,此时他已是80岁高龄,不过创造力并未因为年龄的增长而衰减。他对整个工程进行了严格的指导,最后,是他在亚历山大墓前跪拜像的面部刻下了象征性的几凿,才宣告这项工程最终完成。两年后,贝尔尼尼在罗马去世。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