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天若有情天亦老 月如无恨月长圆
晏殊的一生引荐提拔了很多名人,其中公认品德最好的是范仲淹。范仲淹的身世很坎坷,出生的第二年父亲就病逝了,母亲只好带着他改嫁,并随继父朱文翰姓,起名为朱说。
|划粥断齑|
朱说从小生活贫苦,十几岁时寄住在寺庙里读书,就像“惭愧阇黎饭后钟”的王播一样,但没去蹭和尚的饭吃,所以也没被赶走。他每天早上起来给自己煮一锅薄薄的稀粥,生怕太饿一口气把它喝完了吃了上顿没下顿,要等粥凝结成冻后用刀划成四块,只能吃两块当早餐,剩下的两块是晚餐。下饭就用腌韭菜,还要省着点儿吃,每次不能太奢侈地吃一整根,只能切半根来下早饭,剩下半根留着下晚饭。这个典故就叫作“划粥断齑”。
同学中有个高官子弟,看见朱说每天只吃点稀粥咸菜,还能埋头学习自得其乐,觉得难以理解,回家当作稀奇事讲给父亲听。他父亲听后说:“你这个同学不是平常人,将来必定有大出息。你带一些食物送给他吃吧。”当同学按父亲的吩咐带了一盒美食送给朱说时,朱说却再三推辞,争执了半天才勉强收下。可是过了几天之后,官二代却发现送给朱说的食物并没有被吃掉,而是已经放坏了。他当然很生气,责问朱说:“家父听说你生活清苦,特地让我送来这些饭菜,你却不肯享用,这是为何?”朱说解释道:“在下非常感激令尊的厚爱。只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我若吃了这美味佳肴,恐怕将来就不愿意吃苦了。”后来寺院的住持被朱说这种刻苦的精神所感动,每天都送几个饼给他充饥。
朱说二十多岁时知道了自己的身世,十分伤感,很想恢复范姓,但考虑到母亲一直在朱家生活,便不提此事。他二十七岁时以朱说之名进士及第。为母亲过世服丧结束后,朱说回到吴县老家要求复姓。范氏族人怕他回来分财产,不肯接纳,就像一窝土鸡在草丛里面抢虫子,很担心天上的鹰隼来和它们争食。朱说表示唯一的目的就是认祖归宗,完全放弃财产方面的任何要求,族人方才答应。这帮势利的家伙差点错过了一位同宗大名人。
因为有功名的人想改姓名的话需要得到朝廷的批准,朱说上书宰相寇准,并引用了两个典故:“志在投秦,入境遂称于张禄;名非霸越,乘舟偶效于陶朱。”前者是范雎不容于魏国,改名为张禄逃入秦国,后来为相,确立“远交近攻”的基本国策,帮助秦国不断蚕食山东六国,奠定统一天下的根基。后者是范蠡帮助越王勾践灭吴,在勾践鸟尽弓藏动手杀功臣之前急流勇退,泛舟太湖而去,后迁居陶地(今山东省定陶县),改名为陶朱公,以经商累资巨万,被世人誉为“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这两位改名的高人恰好都是范氏的先祖,表达的意思是“我也会无愧于先祖,有利于国家”,用典非常巧妙。寇准览信,兴奋地说:“大宋有幸,后继有人!”朱说改名的请求获得朝廷批准,他恢复姓范,取名仲淹,字希文。
|忠耿直谏|
晏殊对范仲淹有知遇之恩,听起来好像晏殊是长辈,但事实上范仲淹比晏殊还大两岁。没办法,谁让晏殊是神童呢?出道实在太早了。范仲淹中进士以后,常年在地方基层做官,后来为母亲守丧时住在应天府。当时晏殊正掌管应天,聘请范仲淹主持府学,这是对他的第一次提携。晏殊回朝当枢密副使(军委副主席)后,当面向宋仁宗举荐范仲淹担任秘阁校理,就是在皇家图书馆里整理宫廷藏书,官位不是很高,但经常可以见到皇帝,是一条飞黄腾达的快车道,从此希文就接近了朝廷中枢,自然非常感激晏殊。但没过几年,范仲淹就差点帮晏殊捅了个大篓子。
但凡看过《三侠五义》《包青天》之类的人,应该都知道“狸猫换太子”的著名故事。宋真宗赵恒死得早,儿子赵祯(就是故事中用狸猫换来的那位太子)十二岁即位(庙号仁宗),章献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刘太后并非仁宗的亲生母亲,而仁宗本人一直被蒙在鼓里。到仁宗十九岁已经成年之时,刘太后依然在主持朝政。这一年的冬至节,礼官为了奉承太后,计划让仁宗率领文武百官向太后跪拜献寿。范仲淹立刻上奏反对,说天子如果在家里为太后拜寿,按母子之礼跪拜是可以的;但如果在朝堂上和百官一起北面向太后跪拜,就很不妥当,有损君威。
看起来是一件礼仪小事的争论,背后的真实原因却大不寻常。垂帘听政的太后在皇帝成年之后还不肯归政,实在太容易让人联想到殷鉴不远的武则天篡唐。这一方面是谄媚之人的机会,另一方面势必引起忠直大臣的警惕。范仲淹看到了这种情况给国家带来的潜在危险,不但反对仁宗当众和百官一起跪拜刘太后,更是以卑微的官职直接奏请太后应该还政于仁宗,让已经成年的皇帝亲政治理国家。
范仲淹的奏章一递交上去,立即在朝廷引起轩然大波,因为说出了许多大臣想说而不敢说的话。刘太后很生气,后果很严重。晏殊十分惊慌,立刻将希文招来一通责骂:“难道只有你知道为国事担忧吗?你这是乱出风头!会连累举荐你的人!”晏殊的害怕并非杞人忧天,在这种残酷的权力斗争中,一片人头落地是历史常见现象,武则天时代就是前车之鉴。范仲淹坦荡地回答说:“下官正因为蒙受大人的举荐之恩,才一定要坚持按理直言,以免别人说您举荐的人不称其职,并没想到这样做得罪了您。”但盛怒之下的晏殊完全听不进任何解释。范仲淹告退回家后,给晏殊写了一封长信,解释自己向朝廷上书的理由,并且在信末表示:如果您认为我还值得教导,希望您没有后悔当初举荐我;如果您认为我朽木不可雕,就请向朝廷声明,这样朝廷可以豁免您举荐失当之罪。但我绝不会因为您这次的斥责,而忘记您平生对我的知遇之恩。
晏殊览信之后,内心十分惭愧。其实让仁宗率百官北面跪拜太后这件事,包括晏殊自己在内的许多大臣都认为不妥,却没有人敢站出来公开反对,只是怕得罪太后。晏殊斥责范仲淹,不是认为他说错了,而是怕连累自己。但范仲淹的性格耿直中正,与晏殊颇为不同。还好刘太后不是武则天,宋朝的开明氛围保证士大夫不管说了什么基本上都没有性命之忧。范仲淹在这次上书后被贬出京城,到河中府去做一个小小通判。同僚们去郊外为他送行,都举杯祝酒说:“范君此行,极为光耀!”正所谓公道自在人心。
没过几年刘太后驾崩,宋仁宗亲政,很快召范仲淹回京,拜为右司谏,专门负责规谏朝廷的过失,小事上奏折,大事可当面廷争,可谓知人善任。此时仁宗刚刚知道自己并非刘太后亲生,而此事一直被刘太后故意隐瞒,以致自己错失了孝敬生母李宸妃的机会,心中对刘太后颇有恨意。群臣揣摩上意,多有议论刘太后垂帘听政时的各种过失。范仲淹却上奏道,刘太后垂帘多年确有不妥处,但更有养护仁宗长大成人之功,建议朝廷掩饰她的过失,成全她的美德。仁宗沉思数日,予以采纳。
希文并不因当年被刘太后贬出京城而如今报复,而是秉公持正、隐恶扬善,这就是他的人格魅力。晏殊当年虽然差点被范仲淹拖累,内心却始终对他十分推重,为自己女儿择婿的大事也请他拿主意。而希文所推荐的,正是后来的名相富弼。
|将军白发|
范仲淹累官至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时,西夏元昊屡次入侵宋朝边境。宋朝由于真宗和寇准与辽国订立的澶渊之盟,已经和平数十年无战事,武备不修,战斗力极差,所以被西夏破城杀将,屡战屡败。希文领命到陕西御边,深沟高垒,号令严明,西夏人试了几次都铩羽而归。当时有民谣唱道:“军中有一范,西贼闻之惊破胆。”西夏军队从此不敢进犯他的防区,只能绕路而行。范仲淹的名作《渔家傲·秋思》,就是写于这个时期: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读了第一句有没有令你想起王勃《滕王阁序》中的“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大雁为什么总和衡阳有关系呢?原来汉代张衡在《西京赋》中说大雁是“南翔衡阳,北栖雁门”,给它们划定了迁徙的边界。八百里南岳七十二峰的第一峰,传说中北雁南来到此过冬,第二年春暖花开时再飞回北方,故名“回雁峰”,有诗云“青天七十二芙蓉,回雁南来第一峰”。
东汉时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登燕然山(今蒙古境内的杭爱山),命班固刻石记功而还,这一轮战争结束了北方匈奴游牧民族三百年来对中原的威胁。很多历史学家认为,正是因为北匈奴残部在大漠不能立足,才不得不向西迁移,所到之处导致原来在那些地方居住的蛮族也不得不向西迁移,这样的多米诺骨牌一路向西,最后侵入了罗马的领土,曾经强盛一时的罗马帝国终于灭亡在他们手中。窦宪这次勒石燕然,深刻地影响了世界历史的格局。
范仲淹说“燕然未勒”,就是指还没有平定来自西夏的边患,班师回中原遥遥无期。此时他已经年过半百,两鬓斑白,保家卫国的壮志和对战争的厌恶、对故乡的思念,构成了复杂而又矛盾的心情。此词意境悲壮苍凉,气势雄浑刚健,可称是大宋第一首边塞词,为宋词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为之后苏东坡、辛弃疾领军的豪放派铺下了道路。
家万里浊酒征夫泪
范仲淹的另一首代表作《苏幕遮》,同样也是完成于这段西北戍边时期,同样也是寄托乡愁:
碧云天,黄叶地,
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登上高楼眺望,在目力所达的尽头是远山映着斜阳之景,而故乡的芳草比那里还要遥不可及。本想借酒浇愁,但酒刚一入愁肠,就都化作了相思之泪,反而更添苦楚。这个比喻深刻而新奇,更是前人从未曾想到的。后人评价“公之正气塞天地,而情语入妙至此”。“追旅思”中的“思”念起来不是很顺口,因为词牌中那个位置原本是仄声,与上阕中的黄叶“地”字相同,古人其实是读成去声(就是四声)的。在有的版本中,这句为“追旅意”,音韵就比较协调。
|子承忠恕|
范仲淹不但自己品格高尚,而且在家教上很成功,尤其是他的次子范纯仁将父亲的忠恕之道发扬光大。有一次范仲淹让范纯仁到苏州去运一船麦子回睢阳,范纯仁返回时在丹阳巧遇正在港口望着长江水发呆的石延年,便问道:“曼卿(石延年的字)为何停留在此呢?”原来石延年的亲人过世,他无钱运灵柩回家乡安葬。此时还很年轻的范纯仁便自作主张,将一船麦子全部送给了石延年,让他变卖后作为扶柩回乡的费用。范纯仁两手空空地回到家中,在父亲身旁站了半天,也不敢提起此事。范仲淹问他:“你这次到苏州,有没有遇到什么朋友啊?”范纯仁答道:“我回程中遇到石曼卿,他因为亲人逝世没有钱运灵柩回乡,到处求告无门,只能耽搁在丹阳。”范仲淹眉头一皱:“你为什么不将那船麦子送给他救急呢?”范纯仁一听此言,心里担心父亲责怪的大石头顿时放下,立刻回答:“我已经连麦带船都送给他了。”范仲淹朗声大笑,连连夸奖儿子做得好。
石延年出名,是因为一副绝对。唐朝李贺最好的一句诗是“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思是别看苍天日出月没、光景常新,假若它和人一样有情的话也照样会衰老。文人雅士们常以此为上联,看谁对得出绝妙下联。但无论各人如何殚精竭虑,对出的下联都达不到上联的意境高度,慢慢地,大家就判定它“奇绝无对”。时光荏苒,到了两百年后的宋朝,有一次诗人们聚会欢饮,大家又聊起这个题目,座中石延年开声缓缓对出一句“月如无恨月长圆”。一语既出,众人都佩服得五体投地,再也没人继续想别的下联了。善于砸缸又乐于评人的大文学家司马光说:“李长吉歌‘天若有情天亦老’,曼卿对‘月如无恨月长圆’,人以为劲敌。”后来有人更进一步,用李白、李贺、苏轼、石延年的一人一句,拼成了一副对仗工整、意境悠远的绝妙对联:
把酒问青天,天若有情天亦老。
举杯邀明月,月如无恨月长圆。
石延年这么大才的人,自然是很喜欢喝酒的。他在中书省任职,办公地点在皇宫大内,旁边就是大庆殿。盛夏的一天,曼卿喝得酩酊大醉之后,贪凉躺在大庆殿的台阶上,居然呼呼睡着了。正巧宋仁宗的御驾经过,前面开路的卫士打算将这个大胆之徒揪起来。仁宗问道:“那睡觉的是谁?”有认识的小内侍回禀:“是石延年石学士。”仁宗笑道:“让他接着睡吧,咱们绕过去。”堂堂天子在自己家里为了个醉汉带着一群人绕道而行,完全不在乎皇帝的威严,这件事情让我们看到“仁宗”的庙号可不是浪得虚名。怪不得当时的人评论说,仁宗百事不会,就是会当皇帝,这一点和后来的宋徽宗正好相反。好的领导不一定要自己很有本事,但一定要有容得下人的胸怀。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读书人在宋朝所受尊重的程度。蒙古人灭宋之后,再到明、清,包括读书人在内的所有人都越来越成为皇权的奴才,除了皇帝之外其他任何人的人格尊严都是无需存在的事物了。
范纯仁二十二岁就中了进士,但他看父亲年老多病,就待在家里尽孝,这是《论语》里说的“父母在,不远游”。等到范仲淹去世后,范纯仁才出来做官。他在甘肃做知州时遭遇饥荒,一边上奏朝廷请求打开应急的常平仓赈济灾民,一边自行决定提前开仓放粮。下属官员劝他先等到朝廷的批复再说,范纯仁回答:“到京师路程遥远,若等到批复回来再开仓,灾民们都已经饿死了。先行开仓的责任,我会独自承担。”有人诽谤他上报的放粮后救活灾民的数字与实际不符,宋神宗派钦差大臣来调查。费力做事情的人总是遭嫉妒,这是人类的悠久传统之一。正好遇上秋季大丰收,百姓们高兴地说:“这次确实是大人救活了我们,我们怎么忍心连累大人呢?”于是大家昼夜不停地争着送粮归还到常平仓。等使者到来核查时,常平仓的粮食已经全部还上了,范纯仁安然过关。
后来范纯仁升任宰相,凡举荐人才一定是因为天下公众的好评,而不是因为私人关系,连这些人自己都不知道是被范纯仁所举荐的。有人对他说:“您担任宰相的要职,怎么能不网罗天下的人才,让他们知道自己是出于您的门下,好对您感激在心?”范纯仁回答:“只要朝廷没有遗漏正直的人才,何必一定要让他知道是我所推荐的呢?”有其父必有其子,父子俩的高风亮节,古今少有。可见范仲淹不但言传,更重于身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