伟大的学者 不朽的师魂
李江涛
他,是一位普通的人民教师,但他为人师表的高尚品德却深深打动了许多人;他,是一位平凡的学者,但他以勤勉踏实的治学精神攀登学术高峰,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胡锦涛总书记称赞他“为人师表,品德高尚”,赞誉他“不仅体现了学识的魅力,而且体现了人格的魅力,不愧是教书育人的杰出楷模”。
他,就是北大中文系教授、全国模范教师孟二冬。他在49年的短暂生命中,用平凡创造了伟大,谱写出感人至深的华美乐章。
风华少年 执著求知
1957年1月12日,孟二冬出生于安徽省蚌埠,乳名小毛。小毛的父母在蚌埠地委工作,他排行老三,上有一个姐姐叫孟祥春,一个哥哥叫孟祥冬。
1963年秋,6岁半的小毛进入宿城一小读书,因男孩中他排行老二,故起名孟二冬。后来他和好友谈起自己的名字时,笑称是缘于《诗韵合璧》中的“一东二冬三江四支……”,足见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挚爱。
入学的那一天,孟二冬背着妈妈用旧衣服改缝的书包,走进了校园,迈出了他长达数十年学海生涯的第一步。
孟二冬天性聪敏,刻苦勤奋,学习颇知用功。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回到家里,学习成了他童年生活中无限的乐趣。书墨溢香,怡然自得,他在多彩而神奇的字里行间,尽情地享受着读书带来的快乐!爸爸妈妈工作很忙,经常是早出晚归,有时下乡好几天回不了家,那时候家里没有钟表,三个孩子什么时候睡觉,什么时候起床,什么时候上学,全靠自己掌握。孟二冬经常早起晚睡,从不让大人操心,自理能力特别强。用父母的话来说,二冬是个极省事的孩子。姐姐孟祥春经常提起小弟“披星戴月”的故事:小毛机灵得很,可就是经常会把时间搞错,有时半夜醒了,看到窗外有亮光了,就穿好衣服起床。等他背上书包悄悄出了门,才发现天还没亮。于是,他又轻轻地关上门,回到自己的房间,索性就不睡了,开灯读起书来。
孟二冬认真执著、心无旁骛的性格,从上小学时就开始显露出来。老师留的作业他从不拖延,也从不要大人催促,做完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检查,不放过一个错误。他写字特别认真,铅笔字是照着父亲的字模仿的,工整秀气,稚嫩中透着遒劲。他练毛笔字,从习正楷开始,从不描红,只临摹字帖,写起字来专心致志,一丝不苟。课间活动时,别的小伙伴都在教室里、校园里嬉戏玩耍,他却在课桌上一笔一画地练习写字,神情专注,旁若无人,以至看他写字的顽皮的小伙伴用墨汁给他抹成个大花脸,逗得大家笑得前仰后合,他却浑然不知,还在琢磨哪一笔没写好、哪个笔画该如何用力呢!
和同龄的孩子们一样,二冬也喜欢玩,下象棋、打篮球、爬树、游泳、放风筝、转陀螺,样样玩得像模像样。不少老师和同学谈起和同龄的孩子一样好玩的孟二冬,心里都挺纳闷:没见他比谁玩得少,怎么学习就一点没耽误,而且成绩还那么突出?有谁知道,长大成人后的习惯,就是儿时练就的功夫、养成的秉性啊!
1966年夏季,孟二冬正读小学三年级,突如其来、声势浩大的“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了,学生们的学习秩序被打乱了。中断学业的孟二冬把自己关在家里,给自己制定了一天的时间表:几点钟锻炼身体,几点钟读书学习,几点钟练习写字,几点钟做家务活……从那时起,孟二冬开始接触到更多的课外读物:听父母读讲的第一部政治书籍是艾思奇的哲学通俗读本《大众哲学》,在父母的讲述中,他明白了许多为人处事的道理和方法。自己靠查字典看的第一本古文书籍是南朝梁人周兴嗣编著的《千字文》,从中获得了一些天文、地理、历史、修身、读书等方面的知识。他特别喜欢其中的“尺璧非宝、寸阴是竞”两句,还用毛笔写成小小的条幅,贴在自己的床头,时刻激励自己。
父亲珍藏的那些理论、文学书籍,成了二冬宝贵的课外读物,给他打开了一扇宽敞明亮的知识之窗,引领他进入一个求知的新天地,陪伴他度过那段远离校园的日子。幼小的孟二冬汲取着丰富的知识,补充着成长的养分,磨炼着顽强的意志,锻造着执著的毅力,培养着优良的品格。
一年多后,学校终于复课了。二冬抓紧所有能上课的时间拼命地学习,不断地充实自己,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在教学秩序不正常的时候,他就在家里读书、练字。父母给的不多的零花钱,他从不乱花,也不买零食,积攒起来就去买书。初中阶段他就读完了《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还读了《红旗飘飘》《欧阳海之歌》《雷锋的故事》《青春之歌》《红岩》等书籍。
二冬是个忠厚、孝顺的孩子,学习、生活从不用大人操心,还主动做些洗碗择菜、擦桌扫地、和煤泥、打煤球之类的家务活。父母每天下班回家,他都会不声不响地把热茶送到他们的面前,还把用父亲自制的土卷烟机卷的香烟递到爸爸手中。二冬的四叔孟繁忠从部队复员回来后,教二冬学会了理发的手艺,他学起来特别有兴趣,叔叔夸他“是块料”。于是,父亲花了三块六毛钱给他买了把理发推子和小梳子,母亲用旧衣服改缝了一个小围裙,他就经常给哥哥和小伙伴们理发。后来,这套理发工具他一直使用、保留着。
在泗县中学读书期间,孟二冬的勤奋好学、吃苦耐劳和纯朴厚道,给老师和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学习成绩突出,品学兼优。他热爱体育运动,颇具运动天赋,是校田径队和排球队的主力,上高中后还是县排球队的主力选手。他对同学友善亲和,谦逊质朴,乐于帮助别人。无论是学习上的事还是日常生活上的事,他都是有求必应。二冬做事勤恳踏实、任劳任怨,“学工学农”到乡下劳动,不惜体力,从不偷懒,还抢着帮别人干活。到了晚上,就和同学们一起住在牛棚里,铺麦草、睡地铺、通被窝,丝毫没有因为自己的父亲是县领导而表现出高人一等。
1975年夏天,18岁的孟二冬在泗县中学高中毕业。他和大多数高中毕业生一样,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号召,背着简单的行李,带着装满书的旧纸箱,告别父母,孑然一人来到泗县黑塔公社的一个生产队,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开始了自己“插队知青”的生活。
孟二冬的童年和少年岁月,是在动荡和频频的迁徙中度过的。由于“文化大革命”对教育的干扰和破坏,本应受到良好基础教育的他,求学之路变得坎坷不平。即便如此,无论在多么艰难的条件下,二冬始终固守着那份求知的情结,坚持着那份为学的信念。他的这段学习生活经历证明,一个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的人,一个能够挣脱世事纷繁、保持宁静心境的人,一个能够脚踏实地做好每一件事的人,能够享受到顺境所带来的幸福与快乐,也能够从逆境中寻觅到愉悦和动力。环境的洗礼和磨炼,家庭的濡染和培育,磨砺了二冬坚韧刚毅的性格;知识的滋养和熏陶,身心的自律和修养,造就了二冬坚韧执著的品格,打下了二冬不懈追求的思想基础。
考入师专 一心从教
1977年冬天,孟二冬终于迎来了改变命运的“恢复高考”的难得机遇。他和全国570多万考生一起,满怀信心地走进已经封闭了11年之久,而今又敞开的高考考场,参加了恢复高考后第一年的考试。第二年的3月,21岁的孟二冬顺利通过高考,意气风发地来到安徽宿州,成为宿州师范专科学校中文系的学生。
进校伊始,他就为实现“做一名合格的初中教师”而不懈地做准备。而做合格的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储备,还应具备教师从业的良好技能。孟二冬的勤奋刻苦是老师和同学们交口称赞的。他如饥似渴地学习着必备的知识,锻炼着必要的技能。同学们发现,课间休息时,孟二冬只要不出去活动,就一定会端坐课桌前,拿起笔,铺开纸,翻开古籍书,口中念念有词,腕底笔走龙蛇,既温习了古代诗文,又练习了硬笔书法,真是一举两得。两年中,他的这个习惯从未改变,唯一改变的是,他把书写的纸张换成了自制的读书卡片,到毕业时他的读书卡片装了满满一纸箱。粉笔字也是中学老师的基本功之一,闲暇时,他坚持练习粉笔字板书,经常是整块黑板地书写,写了擦,擦了写,一写就是几块。自己感觉哪个字没写好,就不厌其烦地反复练习,直到自己满意为止,而且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孟二冬是个能“坐得住”的读书人。同学们都说他坐得住,看得进,读起书来就进入忘我的境界。他有一个习惯,无论到哪里,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背着装满书本的那个军用挎包,有空就坐下来,哪怕是席地而坐也不在乎,取出书就读,而且有时还在书本上圈圈点点,在笔记本上写写画画,神情十分专注,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不存在。有一次,他刚踢完一场足球,顾不得洗去汗水,就坐在操场边的草地上,从挎包里掏出书读起来,球场上呐喊嘈杂的声音充耳不闻,完全沉浸在书中的美妙世界里。一位同学看见他如此专心地看书,想和他开个玩笑,就悄悄地走到他身边,轻轻地拿过他的书包,在一旁站了好久,看他一直毫无反应,便不忍心去打扰他,又轻轻地把书包放回他的身边。孟二冬读书时表现出来的那种凝神聚气的“定力”,令同学们叹服。有同学发现,入学还不到一个学期,孟二冬利用课余时间,把《文心雕龙》一书从头到尾手抄了一遍。有的同学对此不解:有现成的书,还用得着抄写吗?孟二冬说:对于我来说,抄写记忆效果更好,读上三遍五遍,留下的记忆赶不上书写一遍,而且还能练习钢笔字呢!
二冬虽然读书非常认真,但在老师和同学们的眼中,他并不是只会读书的书呆子,而是一个兴趣广泛、全面发展的好学生。他的业余爱好颇多:唱歌,字正腔圆,声音洪亮,富有磁性,班里的联欢会总少不了他的歌声;篆刻,刀法明快,结构严谨,厚重凝练,古朴典雅,“人长寿”、“春长在”的印迹被同学们争相索求;书法,多类兼攻,钢笔、粉笔、毛笔常练不辍,日见长进;体育运动更是他特别的爱好,运动场上的他身影矫健,动作潇洒,虎虎生风。他喜欢排球,弹跳出众,动作敏捷,扣杀势大力沉,且常常伴之大声的呼喊,与平日的沉默少语形成鲜明的对比。他的跳高和跳远成绩出色,1978年在学校首届秋季运动会上以1.74米的高度创造了男子跳高的校运会记录。这个记录此后一直保持了将近20年。
1980年2月初,孟二冬以优异的成绩完成了专科学业。毕业前夕,他获得了“宿县地区新长征突击手”、校“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由于他品学兼优,年纪最轻又热爱文体活动,因而被择优留校,分配到校团委工作。学校准备培养他以后担任校团委书记。
二冬带领团员青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使整个校园呈现出生动活泼、健康向上的蓬勃朝气。校领导对他的工作十分满意,高兴地说:“二冬留对了!”
可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孟二冬却找到中文系老师和学校领导,多次提出回系当老师的请求。当时,“文化大革命”刚结束,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待遇尚不被看好,不少学生都盼望能分配到党政机关工作或留校从政。二冬为何放着一片光明的仕途不走,非要做教师?他恳切地对校领导说:“我中小学阶段几乎是在‘文化大革命’中度过的,师专两年,时光匆匆,我总觉得自己读的书太少。现在我最渴望的就是多读点书,回系里当老师可以边教边学,能静下心来多学点东西,我有信心当一名称职的高校教师。”学校领导终于被他的真诚所打动,批准他回系从教。
中文系先后安排孟二冬到安徽师范大学、北京大学进修两年。进修使他的专业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他清醒地认识到,做一个优秀的高校教师,不能单靠热情和勇气,愿望的实现需要努力和勤奋,而目标的实现需要负责和忠诚。
1982年暑期,系里安排他担任一个班古代文学的教学工作。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紧张的备课中。当时正值盛夏酷暑,二冬在十多平方米的平房里,不顾蚊虫的叮咬,挥汗如雨,钻研教材,编写教案,认真地做着教学的准备工作。同事们发现,他房间里的那盏灯几乎彻夜不熄。白天很难看到他,只有清晨在操场上才能见到他锻炼的身影。为了抓紧时间备课,他的一日三餐极为简单:早上稀饭咸菜,中午馒头开水,晚上青菜下面,他还风趣地说:这比颜回的箪食瓢饮好多了!他特别重视备课,讲稿写得非常工整,字迹清秀、规范。他的备课本上左右留白较多,在空白处密密麻麻地写满了补充材料:有说明,有提示,有旁证,还有精心设计的板书样式。他经常说:决不带着问题上课堂。同事们看到他这种工作状态和生活条件,劝他要注意劳逸结合。他不无感慨地说:勤能补拙,勤能长进,我现在给学生上课,也是给自己补课,趁着年轻还拼得起,不然恐怕将来要“徒伤悲”了!
孟二冬对待教学的态度非常严谨。因为是初上讲台,他常常思考:每堂课应该给学生什么,我给了学生什么?他对自己的备课内容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一次次地调整,一次次地充实完善。他还请几位一起留校的同学去听他的课,帮他“挑骨头”,希望从他们那里获得教益。他说,这是我当高校教师的起点,起点就是要“正”,正了才有真学问;就是要“实”,实了才有真知识;就是要“严”,严了才有真功夫。
孟二冬在教学中把学生看得很重。在他的心中,为人之师的职责是圣洁的,是应该用全部心血去投入的事业,来不得丝毫的敷衍,要不得半点虚浮,不能愧对学生,不能贻误学生。为了掌握学生的学习要求,为了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的反应,他经常走进自修室,辅导学生学习,解疑答惑;与学生面对面交流,虚心征求学生对自己教学的意见。二冬和学生的交流是平等的、谦和的、真诚的,这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获得了同学们的信任。大家和他交流时,哪怕是提意见,都轻松自如、无话不谈。二冬对学生一视同仁,悉心关爱,用自己的真诚搭起心灵相通的桥梁,用自己至诚的情怀深深感染了学生。
孟二冬在宿州师专初登高校讲坛,他勤奋、负责、认真、谦恭的优秀品质得到了师生们的普遍好评。他在母校执教仅有两年多的时间,但他的勤勉敬业、认真负责的教学精神却时常被大家提起。
三进北大 燕园苦读
从宿州师专毕业后,孟二冬求学的脚步并未停歇,他奋进不止,延伸着艰苦而漫长的为学之路。此后的十余年中,他三进北大,走过了进修学习、攻读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的求学历程。他的学术轨迹、人生轨迹,与北大这所中国最高学府紧紧相连。
孟二冬一进北大是在1981年的秋天,他从安徽师范大学进修结束返回宿州师专不到一个月,便根据学校的安排,负笈北上,来到北大,在著名学者袁行霈教授门下进修深造。
孟二冬一生爱书,读书、买书、藏书,与书结下了不解之缘。去北大进修时,他的行李很简单,却把许多常用的书籍带到了北大。他的藏书在进修生中是最多的,书柜里、桌子上、床边上都放满了书。那时,孟二冬的工资只有40多元,除了生活上的基本开销外,剩下的钱他几乎全部用来买书了。由于经济并不宽裕,他经常和同学一起跑很远的路,到书价便宜的琉璃厂去淘书。跑书店、书摊时,二冬曾不止一次地发现一些好书,如获至宝,爱不释手。可一问价格,实在是囊中羞涩,便会为之叹息。一旦有了钱把书买到手时,他便喜不自禁,高兴得像个孩子,露出天真的笑容。
在北大浓厚的学术氛围里,孟二冬求知、求实、求真的状态,让他在艰辛清苦中享受着无穷的乐趣。学习中遇到了问题,他的态度是读之必求甚解。有时为了弄清一个问题,他会放弃吃饭和休息,长时间地泡在图书馆里查阅文献,直到满意为止。自己实在找不到线索时,他才会去请教导师,绝不轻易放掉任何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孟二冬的治学有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对于任何一个知识点,自己一定要获得最直接的第一手资料,只要有一点可能,就绝不停留在第二手资料上。考证的资料也尽可能做到没有遗漏、不留遗憾,这在他的学习中已成了一个习惯。这种从不言弃、不厌其烦、追根溯源、详尽考证的学习态度,为他在以后授课中形成旁征博引、纵横捭阖的教学风格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冬对于学问,有着常人所不具备的执著和韧性,一旦进入了,就会义无反顾,绝不轻易放弃。他在为学上表现出来的踏实勤奋的精神和通达捭阖的灵气,受到袁行霈教授的钟爱和器重。
孟二冬二进北大,是在1985年秋。当年的春节后,袁行霈先生写信给二冬,鼓励他要坚持不懈地向更高的学术目标发展,并希望他报考北大研究生。当时,二冬在宿州师专中文系担任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工作;妻子耿琴刚从阜阳地区调过来不久,在团委做学生工作;女儿菲菲尚在咿呀学语、蹒跚学步,双方老人都有工作,无法帮助照看孩子,困难是可想而知的。但是,求知若渴的孟二冬却毫不犹豫,决心继续深造,夜以继日地开始紧张地准备考试。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以优异的成绩被北大录取,攻读硕士学位,导师仍是袁行霈教授。
二冬是一个真正进入治学境界的学问中人,他把读书做学问当作生活的一种方式。“世俗缘念消除尽,别是人间清静翁”,他三年读硕的日子,形成了“教室——图书馆——宿舍”三点一线的生活轨迹。日日与典籍相伴,夜夜涵泳其间,每有所得,心自怡然。惜时如金,寸阴是竞,是他的为学状态。他把时间看得极为宝贵,恨不能把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读书、治学上。在同室的同学中,他每天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这一年的寒假,他回到宿州师专,和好友谈起在北大紧张的学习生活时,他说:可惜一天只有24个小时,要是能再多上几个小时多好,那该能多看多少书啊!
二冬对学问的渴求是无止境的。追求完美的勤勉态度驱使他如饥似渴地大量阅读和广泛涉猎。为了更好地支撑自己所修的专业,他主动研修其他学科,比如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汉语史等语言学领域中非常专业化的课程。二冬和他的几个同学,晚上经常学习到半夜两三点,饿了就煮一把面条,就着小咸菜吃得津津有味,能加上一两个鸡蛋,更是乐不可支。有时,他们也会喝点小酒,更多的时间会一起谈学问,谈陶渊明,谈韩愈,谈中唐诗歌……二冬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令同学们感到吃惊,他们都非常佩服这位只有专科学历、仅仅进修过两年的硕士研究生的功力和才气。
二冬嗜书如命,最舍得在书上花钱。在他心中,最金贵的是书,哪怕生活寒酸窘迫,可以缺这少那,但书是绝不能少的。买书是他主要的业余活动之一,每月总要跑一两次书店,北大附近的海淀图书城、中国书店、万圣书园,以及较远的琉璃厂,都是他经常光顾的地方。虽然二冬当时经济条件并不好,工资只有近两百元,但买起需要的书来却从不吝惜。妻子耿琴说,他生活上省吃俭用,买书却经常是“一摞一摞地往家里搬”,许多大部头的书,都是他从牙缝里抠出的钱买的。硕士读完离开北大时,他托运的行李中,数量最多、分量最重的是他的那些心爱的书籍。
孟二冬在北大攻读硕士学位三年,学术视野进一步开阔,学术水平得到很大的提升。他的毕业论文《论韩孟诗派的创新意识及其与中唐文化趋向的关系》得到答辩委员会专家的高度评价。他答辩时,胸有成竹,酣畅淋漓,与平日的沉默寡言判若两人。这篇论文运用综合研究的方法,视野宏阔,方法新颖,是一篇具有开拓性、占据学术前沿的优秀论文。后来,刊登在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的最高刊物——《中国社会科学》上,成为学者们研究韩孟诗派的重要参考论文。
1991年9月,孟二冬三进北大,再次师从袁行霈先生,攻读魏晋南北朝隋唐方向的博士学位。
读博期间,他没有停留在以往取得的成绩上,勤勉踏实的学风一如既往。在几位攻读博士的同学印象中,二冬是他们中最用功的一个。无论寒冬酷暑,每天很少出门,起早贪黑,伏案苦读。
二冬在和同学聊天中,不止一次地流露出要对《登科记考》一书有所补正的写作动机。他是在计划研究“唐代省试诗”这一课题过程中,查阅大量的唐代科举相关资料时,读到清代学者徐松的《登科记考》这部名著的。此书因为写作严谨扎实而为世人称道,也为一些从事这方面研究的人频频引用。二冬在与诸本相互查证中,反复比照、缜密验校,发现其中存在许多缺漏。一种追求学术完美的秉性,促使他萌生了对其进行补正的想法,他决心要使这部被后人奉若经典的鸿篇巨制更臻完美。只是因为当时博士研究生的课程紧张,加上手头尚有一些课题要做,没能集中时间和精力去做此事,但他仍不断地留心进行资料的收集,从正史、野史到笔记,从墓志、方志到家乘,从丛书、类书到姓氏之书,无不批览搜择。日积月累,案头的资料也逐渐丰足起来,为他日后进入这一选题的研究和写作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二冬开始读博士时仍然以韩愈研究为中心,但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而将治学范围逐步扩展为整个中唐时期,对其间七八十年中诗坛的面貌、诗人的心态以及社会状况作了多方面的探求考察,在中唐诗歌的成就及其历史地位的研究中,取得了许多富有开拓性的进展。毕业之际,答辩委员会专家对他长达20多万字的博士毕业论文《论中唐诗歌的开拓与新变》给予了高度评价。北大出版社后以《中唐诗歌的开拓与新变》为书名出版了这部专著。
1994年7月,孟二冬终于获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从此他在未名湖畔继续从事所钟爱的古代文学教学和研究事业。
“在科学的道路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可走,只有那些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这句名言,孟二冬始终不渝地践行着。自1978年跨入大学校门到1994年获得北大博士学位,二冬的深造之路长达16年。正像二冬的博士生室友、北京语言大学教授方铭后来说的那样:孟二冬同志毕业于安徽的宿州师专,这所学校在中国的众多大学里,实在是微不足道,而孟二冬在这里读完了专科,后来成为在中国首屈一指,同时在国际也有广泛影响的北大的著名教授,完全得力于他自己的勤学。而他的经历,也足可以跟近代熊十力、梁漱溟等人通过自学而成为北大著名教授的事例相仿佛。
面对社会转型的影响、市场经济的冲击,二冬始终坚守着那份求知的理想,坚守着那份向学的信念,坚守着那份学术的追求,锲而不舍地跋涉在为学求知的漫漫长路上。他的学识、才华和灵气,在充满艰辛的跋涉中演绎超越;他对知识的热爱,对学问的痴迷,也在永无止境的求索追寻中得以升华。孟二冬的求学历程,显现了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在生生不息的历史进程中的精神脉络;孟二冬的治学态度,根植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在传承华夏文化历程中存续的风骨神韵!
教书育人 凝铸师魂
1994年,孟二冬在北大博士毕业后留在中文系任教。此后的十几年中,二冬保持并提升了他在宿州师专和烟台大学时的授课风格,备课缜密周详,课前静坐“过电影”,课后“回放”找得失。除了教材上的内容外,他还查阅了大量古籍,补充大量的考证资料。每个问题的来龙去脉、每个论点的论据都有翔实的文献资料做支撑。因此,他讲课能驾轻就熟,深入浅出,突出重点和难点。
孟老师讲课时嗓音洪亮,哪怕是教室的门紧闭着,也能在楼道里听到他那抑扬顿挫、充满磁性的声音。他生动的讲述,让学生们融入知识的海洋;他一板又一板的繁体竖行板书,让学生们痴迷;他的博学与严谨,让学生在听课时多了一份厚重的体会;他的学识告诉学生,中华文化不仅要传承,更要发扬光大。
北大中文系的学生上孟老师的课是最累的,因为他补充的内容很多,学生们生怕遗漏了资料,所以就要不停地记录。在“唐代应试诗研究”这门课结束时,孟老师对学生们说:“辛苦大家做笔记了。”2003级硕士生赵乐感叹道:“我们只是记笔记,孟老师则是从大量的文献资料中为我们找到这些资料,工作量该是多大啊!”
孟老师每次上课都会早一点到,下课后也会晚一点走,希望与学生有更多的交流时间。他从不对学生发脾气,课上课下,学生们看到的孟老师,是一位博学而又酷爱运动、儒雅而又专注学术、敬业而又热爱生活的老师和朋友。只要上他的课,不过几周,学生就会喜欢中国古代文学,喜欢书法,喜欢中国的传统文化,喜欢他那带有磁性的嗓音。
孟二冬的教学很特别,除了第一课堂外,他还开辟了第二课堂。每过一段时间,他就带着学生去郊游、爬山,而最多的还是把学生请到他家聚会。有时他亲自下厨房为学生做香喷喷的红烧肉,大家一起做饭、做菜,边做边聊、边讨论问题,就在这样融洽的气氛中,他为学生们答疑解惑,师生间热烈地讨论学术问题。
孟二冬的学生永远难忘老师为他们写的那些小纸条。小纸条夹在他们的论文和作业里,上面写得密密麻麻,有对文章修改的建议,有对语句出处的校对,还有对错别字的纠正。每到批改论文时,孟老师的家就成了图书馆,到处铺满打开的书,供他随时查找。他看过的学生论文,几乎每一页都夹有小纸条,纸条上除了对论文的框架和立意提出建议外,还有对错字的勘误——常常比学生自己还要认真。
孟老师从不跟人客套,但是一诺千金。2003级硕士生徐晓峰有次在孟二冬家吃饭,偶尔提到自己刚刚写完的一篇论文。正在做饭的孟二冬顺口说:“你发过来我看看”。徐晓峰当时以为老师只是顺口一句客套话,没有太在意。一星期后,在师兄的提醒下,他才用电子邮件把论文发给了老师,但也没有告知老师。三天后,孟老师打来电话,说修改意见已经发到他信箱。晓峰打开一看,4万多字的论文,孟老师竟然给他了20多条详细的修改意见,这使晓峰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学生漫不经心的一句话,孟老师却牢牢地记在心里,短短几天里,看得如此认真、仔细,这种强烈的责任感,无声地感染、教育着他的学生。
2003年,孟教授从日本讲学回来没几天,博士生翟景运就把论文发到孟教授的信箱里。他当时想,孟老师去日本讲学两年没回家,手头一定有许多的事要办,家里也会有不少事等着他去做,先把论文发给他,待他有时间时再说吧。可没想到仅仅三天,孟教授就把4万多字的论文看完了,还批注了许多意见,连一个错字都不放过。翟景运说:“孟教授在治学方面对学生要求是一流的严格,可是他从未批评过学生。我开始还很奇怪:他是怎样做到的?看到他的纸条,我明白了,如果一个导师在学生论文的每一页都夹上了写得密密麻麻的纸条,就凭这一点,就能令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孟二冬对学生学习的认真态度和关爱之心让学生难以忘怀,也让学生清晰地看到自己未来教书、做学问的标准。他以自己的言行告诉学生:经济上可能有人一夜暴富,学术上却不可能,因为做学问需要耐心细致,需要日积月累,需要大量的考证和知识积淀,需要老老实实地下功夫,来不得半点投机取巧。
在学生们的眼中,孟教授既是良师,又是益友。孟二冬一直身体很好,喜欢打篮球、踢足球,很多学生最初是在运动场上认识他的。孟老师家里生活并不富裕,而当他得知自己的博士生刘占召生活困难时,便将自己节省的钱送给刘占召。
二冬高尚的师德和师风对他的学生而言是一种福气。无论是他亲自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还是中文系的本科生,无论是他在北大开公共选修课的学生、在日本东京大学教过的日本学生,还是他十几年前在烟台大学任教时的学生,都有相同的感受:做孟老师的学生,是最幸福的!学生们说:“那是因为跟孟老师在一起,你永远不会紧张,不用设防,他完全不把自己当成老师。”是的,只有像孟老师那样对学生付出真爱,才能与学生产生心灵的共鸣,才能达到超越一般师生关系的完美境界。
孟二冬把自己的书房命名为“守拙斋”。他在教师的岗位上,十几年如一日,教书育人,从不给学生缺一节课。他教学生尽心尽职,一丝不苟。他对学生的无比关爱之心,是他最可贵的为师品质。关爱学生,是他高尚品质、健全人格的全面体现。热忱、随和、宽厚,已经融入这位学者的整个身心。孟老师对学生的牵挂,对授业的严谨尽心,无不显现出一种感人至深的师道魅力。他那从容显现的淡定、儒雅的品格,他那执著、大爱所展露的境界,正是人们心目中知识分子的形象、教师的形象。
天山红烛 光照边塞
孟二冬的为师之路起步于宿州师专,成长于烟台大学,成就于北京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是他为师风范和崇高奉献精神得到集中体现和升华的地方。
孟二冬2004年春天从北大来到石河子大学支教,尽管时间不过短短两个月,但对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来说,这个早春留给他们的,是太多不寻常的记忆,太多刻骨铭心的感动……
这年的3月1日,孟老师受北大委派来到石河子大学,第二天他就要求上课。正式上课的时间是下午4时,他提前来到教室。教室里已座无虚席,有的教师和学生还自己带了凳子坐在后面和过道里。
看着台下那一张张求知若渴的面孔,孟二冬感动了,他提前10分钟便开始讲课。“同学们好!我是北大的孟二冬,现在开始上课。”没有更多的自我介绍,开场白如此简单、朴实、自然,像是与大家相处很久、很熟的本系老师。那节课,他讲得激情澎湃,学子们听得如醉如痴……
此后,孟老师每节课都提前10分钟开讲。他说:“支教的时间有限,我要把分分秒秒充分利用好,尽可能多地给学生们传授知识。”他要求教学秘书增加他的课时,达到了正常工作量的3倍。除了给学生上课,他还为中文系的教师们开设了“唐代科考”的选修课。
白天连轴转地讲课,晚上一吃完饭他就钻进图书馆,直到闭馆的铃声响起,才依依不舍离开。在石河子大学的日子里,无论刮风下雨,他天天如此。一次,文学艺术学院院长李赋教授问他:“孟老师,听说你为了写100多万字的《登科记考补正》,7年时间泡在图书馆。天天钻在‘故纸堆’里,不觉得苦吗?”孟老师回答:“说实在的,‘以心中有常乐事,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坐在图书馆里,一闻到线装书那特有的纸香味,心里就感觉到特别踏实。”
为了答谢支教的北大老师,一天晚上,文学艺术学院领导班子请孟二冬等人吃饭,孟老师却婉言谢绝了:“心意领了,饭就不去吃了,我还要备课。”李赋问:“您是博导,教本科生还要备课吗?”孟二冬却认真地说:“我多年来已经养成了习惯,只要明天有课,不管面对什么层次的学生,晚上我都要备课。”
初到石河子大学,孟老师给学生们这样一个印象:不单学识渊博,课讲得好,身体也很好。容纳两百多人的教室,他不用麦克风,清晰洪亮的声音就可传遍教室的每个角落。
孟老师给同学们的另一印象是,字写得漂亮。为了方便同学们记笔记,孟老师不停地往黑板上写字。一堂课下来,那优美的“古籍书法”板书,他至少要写20块,常常是汗水湿透衬衫。前排的同学争着给老师擦黑板,每次擦完,他都会侧身对擦黑板的同学轻轻地说声“谢谢!”
从孟二冬到石河子大学讲课的第二周开始,同学们发现,孟老师洪亮而富有磁性的嗓音开始变得嘶哑了。起初,大家都没有太在意,以为是新疆气候太干燥,加上孟老师的课排得太多,嗓子超负荷工作引起的。孟二冬对此更是没放在心上。系领导劝他多注意休息,他开玩笑说:“我这种沙哑的嗓音,是不是有点像你们新疆的歌手刀郎啊?”
时间一天天过去了,孟老师嗓子的嘶哑程度不但没有好转,反而更重了,还时常伴着阵阵咳嗽,连喝水、吞咽都十分困难。一小碗米饭要吃上半天,同事们不解地问:“老孟,你这哪里是在吃饭,你是在数米粒啊!”一天中午吃饭时,一阵剧烈的咳嗽后,孟老师吐出的痰里竟带出了血丝,同事们慌了,都劝他到医院检查一下,他却轻描淡写地说:“没事,喝点胖大海就好了。”
胖大海的用量在不断增加,而孟二冬的嗓音仍越来越哑。为了同学们能听清讲课内容,他不得不用上了麦克风。麦克风先是放在讲桌上,后来不得不别在胸前。再后来,只得移到嘴边。
尽管发声困难,但课堂上孟二冬一句话也不肯少说,总是力求讲解得更生动、更详细;而在下课后,他却尽量不说话,遇到同事同学打招呼,他也只是挥手示意。与他同来支教的老师开玩笑说:“跟老孟在一起,我们都快学会手语了。”
石河子大学的校领导劝他:“您不适应这里的气候,就早点回去吧。”他谢绝了,严肃地说:“组织上交代的任务完不成就回去,那是逃兵!”
4月17日,在老师们的再三要求下,孟老师到石河子大学附属医院检查。医生刚一听到他开口,就给他下达了“禁声”的医嘱。可是,第二天他又站到讲台上,依然忍着剧痛为同学们讲授“唐代文学”。
4月26日下午,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教室里座无虚席,同学们屏住呼吸,静静地聆听孟二冬教授的最后一课。此时的孟老师,说话已经越来越困难,常常是扯着嗓子才能挤出声音来。耗力过多,他头上的汗珠不停地往下掉。剧烈的咳嗽常常憋得他满脸通红。在课程的后半段,他将麦克风凑到嘴边,几乎是一个字一个字地吼。喑哑的嗓音伴着艰难粗重的喘气声从麦克中传出来,同学们难过得咬着嘴唇,热泪盈眶。
接下来,孟老师的讲话更加困难,几乎发不出声音。他不得不拿起水杯,连连喝水。偌大的教室里,只能听得见他“咕咚、咕咚”的咽水声。
班长吴新峰忍不住走上讲台说:“孟老师,您就别讲了。我们实在不忍心!”孟二冬摆摆手:“还有……一点点。听……听我讲……完……”
同学们一直揪着心在听老师讲课,这一课是如此漫长,因为他们多么希望孟老师能尽快结束煎熬;这一课又是如此短暂,因为他们多想和孟老师多待一会儿啊!
下课铃声终于响了,孟二冬用双手撑着桌子艰难地说:“到……今天,我的课……全……部上完了。因为嗓子不好,影响了……教学效果,大家多原谅。同学们,虽然课……完了,但学习……没有……止境,做学问……要甘守……寂寞。板凳甘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在别人的搀扶下,孟老师踉踉跄跄走下讲台,他挥手向大家告别,怀着深深的遗憾离开了他眷恋的课堂。教室里,同学们没有人离开,只是一个劲地鼓掌,一直到孟老师离开很久很久。大家都泪流满面,许多女同学忍不住放声哭了出来……
两天后,孟二冬的诊断结果出来了:食管恶性肿瘤。肿瘤直径达3.7厘米,乒乓球般大小,2厘米宽的气道只剩下一二毫米的空隙,随时都有窒息死亡的可能。主治医生十分吃惊:“这么大的一个肿瘤卡在咽喉要道上,别说讲课了,就连出气儿都会很困难。”
5月2日,石河子大学派人护送孟二冬返京治疗。临走时,孟老师拉着石河子大学党委书记周生贵的手说:“课我讲……完了,但是……卷子还没出,我……回去把卷子出好……再寄过来。”
孟二冬在石河子大学支教的时间虽然只有短短的60天,但他平实而伟大的形象永远留在了西部学子的心中。他的学识魅力和人格魅力,就像深邃无边的大海,一点一滴都在影响着、启迪着他的学生。石河子大学中文系学生张瑜说:“孟老师就是用这沙哑的声音给我们上课的,对我们来说,这是世界上最动听的声音。孟老师用生命之火给了我们温暖和爱,让我们认识到教师职业的神圣与伟大。”
孟二冬虽然离开了石河子大学,但他崇高的师德和严谨的治学精神却永远留在了石河子大学,留在了学子们的心中。
中文系学生杜淑娟说:“以前,想到自己毕业后可能要当‘孩子王’,总有些落寞。有时甚至产生这样的想法,生活在落后的西部地区,真是不幸。自从上了孟老师的课后,我的思想有了很大的转变,重新校正了生活坐标,明白了在市场经济大潮中该坚守什么。如果将来当了老师,我会像孟老师那样,兢兢业业去做好本职工作。”
石河子大学的师生们,无时无刻不挂念着他们亲爱的孟老师。2006年元旦前,中文系2002级的同学们托人给孟老师送去了一本全班同学的留言簿,扉页上写道:“孟老师,自从您离开石河子大学后,我们始终想念着您、牵挂着您。曾经诅咒这世界上为什么会有癌症。‘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您为我们树立了一座人生的路标。在这遥远的边疆,我们138颗心天天为您祝福,我们大家每人凑了点钱,虽然杯水车薪,但却希望能为您买上一瓶药,能够使您减轻点痛苦!”
回到北京后,孟二冬先后做了三次大手术。每一次都与死神擦肩而过。他始终惦记着他的弟子们,惦记着他的三尺讲台。石河子大学的领导到北京看望他,为了方便他与客人交流,医生在他的喉咙里插了一根通气的管子。他幽默地说:“瞧,插了管子后,说话清楚多了。如果当初我讲课时也插根管子,那该多好!”
当同学们自发捐献的2881.40元钱被捎到北京时,孟二冬热泪盈眶,他一分没动,嘱咐妻子用这些钱为他教过的每位学生刻一张包括《全唐诗》《十三经》等古籍在内的光盘。他的三个博士生受他的委托到石河子大学进行教学辅导时,他又让他们为中文系的师生们带去了价值数千元的《全唐文》《文苑英华》等书籍和光盘。他知道石河子大学中文系来自贫困家庭的学生多,而学校的资料又少……
他还为同学们捎去了一盘录像带。在录像带里,面容消瘦的他深情地对大家说:“虽然我和大家上课、学习的时间很短暂,但我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唐人刘禹锡诗云‘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现在我是棵病树,但我这棵病树有信心和你们这些参天大树一起,去迎接春天,拥抱春天!”
春蚕丝尽 师情未了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孟二冬真正称得上是春蚕,是蜡炬。在生命中的最后两年里,他最牵挂的还是自己的学生。
2005年9月12日,孟老师生病期间招的硕士研究生蔡丹君到医院看望他。孟老师正躺在病床上输液,看到自己的学生非常高兴。他摸着自己因化疗而掉光头发的脑袋歉疚地说:“真不好意思,你们一开学,我就病倒了。”随后,他语重心长地给这位新弟子上了第一课。从治学到做人、从生活到理想,一直谈了一个多小时。满载而归的蔡丹君过后才知道,就在那次谈话的第二天,孟老师做了一年当中的第三次大手术——开颅手术。讲课的当天,医生曾严格要求他休息。蔡丹君内心不安的同时也为老师高尚的人格所震撼:“我从他身上懂得了人生的意义和价值。”
第二次手术后,孟二冬刚恢复一点体力,就参加了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会,发表评论时,他用沙哑的声音一讲就是40分钟。就在做开颅手术的前几天,他还坚持到系里参加学生迎新会。他说,这是对学生们的尊重。即使在手术后接受化疗期间,他仍忍着病痛指导研究生们的学习。在病房里,他让研究生们每人来一天,谈学习情况,提出指导意见。让学生们非常内疚的是,因为照顾学生忙前忙后,孟老师曾患上了感冒,这很不利于他养病。每一次学生来,孟老师都特别开心,每一次都带来体力的透支。但他宁愿如此,因为他想的全都是学生。
第二次手术后,孟二冬意识到自己的时间更加宝贵了,他特意向学校借了一间宿舍住下,为的是能和学生多接触,给他们多讲一些知识。他指导研究生仍然非常耐心,每次给学生评阅论文,都会提出大量的具体修改意见,甚至连一条注释也要反复推敲。
2006年1月12日,北京下起了2006年的第一场雪。这一天,恰好是孟二冬的49岁生日。博士生刘占召特意为孟老师在病房里筹办了一个小范围的生日聚会。小刘说,这场雪下得多好啊,是否预示着今年将会一洗老师经受的那么多磨难给老师带来好运气?
生日聚会上,孟老师情绪特别好,特意穿了一件大红色的衣服,还跟大家一起唱起了生日快乐歌。兴之所至,他引用《淮南子·原道训》的一句话说:“年五十,而知四十九非。”此时此刻,回首往昔,他大脑里闪现的不是自己取得了哪些成就,而是自己还有什么不足。
这一天,在日本东京大学,孟老师曾教过的日本学生也自发地聚在一起,为远在中国的孟老师过生日。他们叠了许多纸鹤寄给孟老师,还在慰问信上签名,遥祝孟老师早日康复。
不仅是日本师生,远在新加坡、香港地区的同事和学生,也常发信问候,捎来吉祥物,寄托美好的祝愿。有的学生还寄来了一个特大的“不倒翁”,希望孟老师永远坚强不倒!
北大中文系主任温儒敏教授说,孟二冬对学生的关爱是非常自然的,是一种人格的流露,并非简单的职业要求。现在有的教师太忙,学生又多,根本没有多少精力关照学生,“放羊”现象严重。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富足,各种各样的物质产品都在不断增加,但爱心似乎在减少。我们有鲜花、有美酒、有汽车、有房子等等,但如果缺少爱心,就如同生活在沙漠中。爱心是那样宝贵,现在又有短缺的趋势,所以孟二冬显得更可贵。
2006年3月20日,孟二冬病情突然恶化。他的双耳逐渐失聪,一只眼睛失明、另一只眼睛视力不断下降,吐字非常困难,经常处于昏迷状态。
4月15日晚8点30分左右,孟老师醒了。他断断续续地说:“每人……30……分钟……”家人没听明白的话。后来,妻子耿琴才猜到,他还要给他的学生每人再上30分钟的课。这是他弥留之际最后的愿望!在他生命的最后一息,他还在践行着一名普通教师的庄严承诺。
18日和19日,孟老师的眼睛总是睁得很大很亮。19日下午,孟老师醒来后,耿琴将守在病房外的学生们依次叫入病房,轮流去看他。
“我握着老师的手,把脸凑过去。距离孟老师10厘米左右时,他终于看清我是谁了,捏了捏我的手以示问候。捏我的力量很小,但看得出他已经费了很大的力气。”孟二冬的学生康建强回忆道。
与学生们一一见面后,孟老师又握了握妻子耿琴的手。此后,孟老师的手放下后就再也没有抬起。此时此刻,病床上的孟二冬,多么像吐尽了丝的春蚕,流尽了烛泪的蜡炬!
2006年4月22日1时20分,与癌症抗争了两年多的孟二冬永远地闭上了眼睛。当天,在国外访问的胡锦涛总书记专门打来电话表示哀悼。4月23日,孟二冬的遗体告别仪式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等送来花圈悼念。孟二冬安卧在青松翠柏和鲜花丛中,身上覆盖着鲜红的党旗,面容坦然、安详,仿佛刚刚睡着。在孟二冬最喜欢的《春江花月夜》的乐曲声中,家人、学生、朋友和社会各界人士向这位人民教师作最后的告别。
6月9日,是孟二冬女儿孟菲22岁生日。她买来一个蛋糕,在家里的父亲遗像前打开,点上生日蜡烛。在摇曳的烛光里,在爸爸音容宛在的照片前,孟菲含泪告慰爸爸:她在不久前已代表父母致信胡锦涛总书记,寄情、致谢、言志。她在信中告诉胡总书记,自己选定了教师这个职业,决心继承爸爸的遗志,继续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
孟二冬的一生虽然短暂,但他的精神将长存人间。诚朴率真、恬静谦和的友善品德,扬帆书海、上下求索的博学志趣,坐冷板凳、做真学问的务实风格,自强不息、勇于攀登的奋进态度,潜心学术、尽瘁讲坛的奉献理念和淡泊名利、甘于寂寞的高尚境界,形成了孟二冬精神的核心内容。孟二冬精神,代表着当代先进知识分子既体现传统文化精髓又彰显时代特色的当代英雄的精神。
孟二冬为传承和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年华,把自己有限的生命全部用来报效祖国和人民,这弥足珍贵的思想境界和品格风范,正是我们这个民族时代精神的不朽精髓,正是我们这个社会发展进步的永恒动力!
在改革开放的新时代,正是孟二冬这些当代知识英雄,他们的心血丰富了我们的知识宝库,他们的创新推动着社会的前进,他们的成果恩泽着亿万人民,他们的精神永远闪耀着光芒!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之路上,有了这样伟大的学者英雄,我们的国家一定会更有希望,我们的未来一定会更加辉煌!
(作者为新华社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