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子夜》分析

公兰谷文集 作者:公兰谷 王勇 著


《子夜》分析

从1933年《子夜》的出版到现在,已经整整的有了二十几个年头。在这长长的二十几年岁月当中,《子夜》已经在广大的读者群中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也在广大的读者群中发生过了积极的良好的影响。这部作品,已被公认为和鲁迅先生的《呐喊》《彷徨》等一样,是我们新文学的重要收获之一,是我们新文学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子夜》不仅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品,也是从五四到抗战这期间的长篇小说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在1933年出现的当时,它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具有重要价值。

《子夜》题材所接触的面非常广,有民族工业、投机市场、工人运动、农民暴动等等,但主要是民族工业这一方面。《子夜》主要是表现1930年左右中国的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封建势力三重压迫之下的挣扎和破灭的。这是作者所企图表现的一个最主要的方面,在全书中占的篇幅也最多。

《子夜》的主人公吴荪甫是一个民族资本家。和一切的民族资本家一样,在残酷地压榨工人剥削工人上说,他是反动的,而且他和封建军阀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是也和一切半殖民地的民族资本家一样,他也是受着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和封建势力的重重压迫和阻挠的。《子夜》所表现的民族工业的挣扎和破灭,主要就是通过吴荪甫及他的同伙孙吉人、王和甫等的经营工业的失败来体现的。

吴荪甫是当时上海工业界的巨头,拥有非常雄厚的资本,也抱着发展民族工业的企图(自然就他个人说主要是为了自己营利)。他在上海经营了一所大丝厂。当时由于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由于日本丝在世界市场和中国市场上的抵制,吴荪甫丝厂的出品是销售不出去的,这是帝国主义妨碍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一个具体例证。

《子夜》所表现的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对当时中国民族工业的影响不仅限于吴荪甫的丝厂,还有当时上海其他民族工业资本家所经营的厂,如周仲伟的火柴厂、朱吟秋的丝厂、陈君宜的织绸厂等。在这方面,《子夜》所表现的是具体而深刻的。在第二章,当资本家们到吴府给吴老太爷吊丧的时候,我们听到了那些资本家们的呻吟,首先是周仲伟的:“我是吃了金贵银贱的亏!制火柴的原料——药品,木梗,盒子壳,全是从外洋来的;金价一高涨,这些原料也跟着涨价,我还有好处吗?采购本国原料吧?好!原料税,子口税,厘捐,一重一重加上去,就比外国原料还要贵多了!况且日本火柴和瑞典火柴又是拼命来竞争……”接着是朱吟秋说他丝厂出产的丝中国的绸缎业不用,国外市场又被日本丝侵夺;陈君宜说他绸缎厂为什么不用中国丝而用日本丝和人造丝的苦衷。作者在描写了这些之后,又写着:“接着是一刹那的沉默,风吹来外面鼓乐手的唢呐和笛子的声音,也显得异常凄凉,象是替中国的丝织业奏哀乐。”这岂止是为中国的丝织业奏哀乐呢,这乃是为整个中国的民族工业奏哀乐呵!在这里表露出挣扎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的魔爪下的中国民族工业毫无出路,这会使每个读者的心弦激动起来的。我们还可以和第十六章所写的广东火柴行商业公会呈给工商部的呈文对照起来看,那呈文里面有这样的话:“惟吾国兵燹连年,商业凋零,已达极点;而政府以值此库款奇绌之秋,火柴入口原料,税外加税,厘里加厘,公债库券,负担重重,陷于万劫不复。乃该瑞典火柴托辣斯以压倒吾国土造火柴之时机已至,遂利用舶来火柴进口税轻,源源贬价运来,使我国成本较重之土造火柴无法销售,因此货积如山,不得不折本贱售,忍痛支持,以求周转。惟吾国土造火柴商人,资本微薄,难敌财雄势大横霸全球之瑞典火柴托辣斯,因而我国火柴业相继倒闭者,几达十分之五有奇!”这些话对当时中国火柴业(当时整个中国民族工业亦然)凋敝的情况和根源说得透辟极了。

自从大革命失败以后,国民党反动政府对外投降,中国的经济迅速走向殖民地化,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经济势力一天加大一天,外货倾销,外资侵入,在欧战中一度兴起的中国民族工业纷纷倒闭。这是1930年左右的中国的历史真实,《子夜》通过文学形象把这一历史真实具体而鲜明地表现出来了。

帝国主义不仅用商品倾销来侵害中国的民族工业,而且还以大量资金通过它的走狗——买办资产阶级来并吞中国的民族工业。《子夜》所写的赵伯韬就是买办资产阶级的一个代表人物,他是个买办金融资本家,是当时上海公债市场的魔王,他是美帝国主义的掮客,他的后台老板是美国的财团。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等所经营的工业的破产,与他是有直接关系的。他首先劝吴荪甫做公债生意,约吴组织公债多头公司,实际上这是一个骗局;后来当吴荪甫和孙吉人、王和甫顶下益中信托公司之后,他又用经济封锁的办法来压迫益中信托公司。结果吴荪甫在公债市场上被赵伯韬彻底打败,资金蒙受了惨重的损失,厂里的出品又因外货抵制和军阀混战所造成的货运阻塞销不出去,最后只好将工厂(包括吴和孙吉人、王和甫顶下的八个出产日用品的小工厂在内)和信托公司完全顶给英日商人。除吴荪甫经营的工业破产以外,《子夜》还写到朱吟秋的丝厂为赵伯韬所并吞,周仲伟的火柴厂顶给了日本商人。所有这些,都具体地表现了当时中国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的重重压迫之下所做的徒劳挣扎和终归破灭的真实情况。

中国的民族工业除了受帝国主义和买办资本的压迫之外,还受着封建势力的阻挠,《子夜》在这方面也表现了的。譬如代表封建势力的军阀们的混战,使得内地农村破产、交通阻塞,丧失了广大的工业市场,这是不利于民族工业的发展的,《子夜》中一再地说明了这一情况。而除了代表买办官僚资产阶级也代表着封建大地主的国民党反动政府,向民族工业征收苛捐杂税,以及为了进行内战滥发公债,助长投机生意,使得资金集中到公债市场,对民族工业更是有着直接的危害作用。

《子夜》表现了这样一个真理:在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里面,民族工业的发展根本是不可能的。因为第一,帝国主义的经济法则是垄断的,独占的,它不允许一个半殖民地国家有自己独立的资本主义来和它做竞争;其次,帝国主义又通过买办资本向民族工业进行并吞;第三,由地主、军阀、官僚所组成的封建势力,剥削压榨人民,制造混战,使人民穷困不堪,使民族工业丧失了市场和原料。这就是中国革命的凶恶敌人给予中国民族工业的侵害,《子夜》是通过具体的形象表现出来了。

作者自己曾在一篇文章里说到《子夜》的内容问题:“这样的一部小说,当然提出了许多问题,但我所要回答的,只是一个问题,即是回答了托派:中国并没有走向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中国在帝国主义的压迫下,是更加殖民地化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当时,他们的出路是两条:一是投降帝国主义,走向买办化;二是与封建势力妥协。他们终于走了这两条路。”(《子夜是怎样写成的》)不错,关于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问题,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出路问题等,《子夜》确是具体而真实地给予回答了。我们不能忘记吴荪甫等这些民族资本家们是怎样下场的:吴破产后几乎用手枪自杀,最后只好到庐山去避暑;周仲伟做了日本商家的买办,“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变相的买办,从现在开始的挂名老板!一场梦,一个循环。”(第七章);朱吟秋投靠了赵伯韬……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在这里也充分表现出来了,他们不能和工人阶级站在一起进行人民革命斗争,结果也只有如此下场了。

中国民族工业的没有出路,也反映在投机市场的混乱情况对民族工业所造成的危害性。《子夜》在这方面也作了有力的描绘。

投机市场是资本主义的一个产物,在半殖民地的旧中国的大都市中是少不了这样一个罪恶的角落的。1930年左右的上海投机市场,情形是异常混乱的。1930年蒋介石跟冯玉祥阎锡山的联军正举行大规模的混战,国民党反动政府为了军费开支,大量发行公债,使得投机市场的形势异常地猖獗起来。金融资本家把全部资金投入公债市场,游资到了投机市场,工业界就周转不灵,丝厂老板朱吟秋说得好:“从去年以来,上海一埠是现银过剩,银根并不紧,然而金融界只晓得做公债,做地皮,一千万,两千万,手面阔得很!碰到我们厂家一时周转不来,想去做十万八万的押款呀,那就简直象要了他们的性命;条件的苛刻,真叫人生气!”(第二章)而且,不但金融资本家不在工业上投资而把全部资金投入公债市场,就是工业资本家也押掉自己的商品、工厂来大做投机生意,吴荪甫就是一个具体的例子。由做公债投机以致破产的吴荪甫,可以充分看出投机市场对于民族工业的残害作用。

投入公债市场的不仅是上海的资本家,还有因战事而集中到上海的内地游资,这些内地游资是通过内地的逃亡地主和没落官僚而向公债市场集中的,冯云卿、何慎庵、李壮非就是这样人物的代表。在这里也使我们看出了公债和内战的关系,那个做过税务局长和县长的没落小官僚李壮非曾发表过发公债和打仗的连环套的理论:“我们大家都做编遣和裁兵。政府发行这两笔债,名义是想法消弭战争,但是实在呢,今回的战争就从这上头爆发了。战争一起,内地的盗匪就多了,共产党红军也加倍活动了,土财主都带了钱躲到上海来,现金集中上海,却好让政府再多发几千万公债,然而有钱就有仗打,有仗打就使内地乱做一团糟,内地愈乱,土财主带钱逃到上海来的也就愈加多,政府又可以多发公债——这就叫做发公债和打仗的连环套。”(第八章)公债市场和军阀混战的关系在这里表现得是再明显不过了。

《子夜》又表现了公债市场中的另外一些不幸的牺牲者,那就是那些小商人和那些穷苦的城市居民们。这些人受了国民党反动政府和资本家们的愚弄,也将用血汗赚来的些许金钱投入公债市场,企图发点“意外之财”,但结果如何呢?落个两手空空,破产,犯罪,乃至自杀,一切都被赵伯韬、杜竹斋之类“大亨”们囊括而去了。在第十一章中对这方面的描写是极其动人的:这些投机者们,汗流满面,潮水似的互相拥挤着,“他们涨红了脸,瞪出了红丝满布的眼睛,喳喳地互相争论。他们的额角上爆出了蚯蚓那么粗的青筋。偶或有独自低着头不声不响的,那一定是失败者:他那死澄澄的眼睛前正在那里搬演着卖田卖地赖债逃走等等惨怖的幻景”。而另外一边,“市场牵线人的赵伯韬或吴荪甫却静静坐在沙发里抽雪茄,那是多么滑稽”。这诚然是滑稽的,对那些不幸的牺牲者来说,真是太悲惨了。这些牺牲者那能是赵伯韬之流的对手呢?这些“大亨”们是“神通广大”得很的,他们和军政界有着秘密的联系,他们可以用钱来扭转时局,以之来左右公债价格的升降,赵伯韬会在交割期以三十万元的代价买通西北军佯退三十里,使得公债价格上升,做多头获得了暴利。(见第二章)

可以看出,投机市场乃是罪恶的渊薮,它充分暴露了国民党反动政府政治的黑暗和经济政策的紊乱,它助长了军阀混战的猖獗,对民族工业有着非常直接的残害作用。《子夜》是用相当多的篇幅来表现了这一方面的。

《子夜》又以较多的篇幅描写了工人阶级的斗争。

1930年左右是中国工人运动又趋活跃的时期,那是因为民族工业在帝国主义经济侵略、世界经济恐慌、军阀混战、农村破产等影响下,处于异常困难的境地。资本家为要自保,便只有残酷地剥削或开除工人,减低工资,增加工时等;工人阶级便对资本家发动了普遍的经济斗争,在党的领导与策动之下,又迅速地转为政治斗争。这是当时的历史情况,《子夜》就是反映了这一时代面貌的。

《子夜》中所反映的工潮,是以吴荪甫的丝厂为中心,又侧面地反映了整个闸北的总罢工。吴荪甫工厂发生过两次工潮,第一次是怠工,是通过账房莫干丞和工贼屠维岳的报告侧面写出;第二次是罢工,是正面写出的。罢工事件写得相当成功,写到工潮内幕的复杂曲折的情况,如写到了工人的斗争、工贼的阴谋破坏、黄色工会的派系争夺、党的地下领导等。在工人的斗争方面,写出了陈月娥、张阿新、何秀英、朱桂英、金小妹等工人积极分子的形象,和他们向吴荪甫及工贼屠维岳、李麻子、姚金凤、阿珍、陆小宝等所做的英勇而坚决的斗争,若干场面如工人围攻吴荪甫和屠维岳、冲厂等场面,都是写得相当紧张动人的。工贼的阴谋破坏也写得相当真实,工贼的阴谋伎俩表现得相当充分,如屠维岳收买了女工姚金凤,在姚不负众望时,伪装开除她,升姚的反对者薛宝珠为稽查,以扭转群众的情绪,逮捕工人后,姚又伪装请求释放;阴谋是毒辣的,难测的。也写到工贼勾结警察和白相人来阻挠工人们的斗争。黄色工会的派系的斗争,是通过钱葆生和桂长林两派的明争暗斗表现的,这也是当时工潮中一个不能忽略的方面。关于党的地下领导这点,写得失败了(这问题留待下面再谈)。

总之,《子夜》在表现工人斗争这一方面虽然还不够十分深刻,还有着缺陷,但终是接触到了当时中国革命形势的主要方面,也保存下了若干工人罢工的雄伟壮阔的场面,是有价值的。在这里也显示出了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矛盾,说明了民族资本家想走资本主义的路是行不通的。

《子夜》又描写了农民和地主的斗争,写到了农村革命力量的高涨。这方面所占的篇幅不多,只限于第四章。茅盾先生曾说到写这一章是为了“打算通过农村(那是革命力量正在蓬勃发展的)与城市(那是敌人力量比较集中因而也是比较强大的)情况的对比,反映出那时候的中国革命的整个面貌,加强革命的乐观主义”。又说到本想还继续写下去,因当时力不能任,“写到后半,只好放弃,而又不忍割舍那第四章,以致它在全书中成为游离的部分,破坏了全书的有机的结构”(《茅盾选集》自序)。但我们觉得,对农村革命形势这点能写得多固然更好,就是仅只这一点也会使得内容更加丰富起来,并不是多余的,并不破坏全书的结构,而且和主要故事是自然地而不是牵强地联结着的。有了这一章,多少会使读者窥见了农村的革命力量,也可以加强读者一些乐观主义情绪。而且,这章还写出地主曾沧海父子的丑恶面目,农民的英勇的反抗精神;那个游击的工农红军攻下双桥镇的战斗场面,也和本书所写的工人罢工的场面一样,雄伟壮阔,而且真实动人的。另外,这章对农民和地主的斗争的描写,也暗示出了农村破产的严重,这也同样说明当时民族工业是没有出路的。

象《子夜》这样一部具有代表性的作品,有什么价值和成就呢?这可以从四个方面来说。

首先,是题材方面。根据以上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子夜》的题材是宏大的,它所反映的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刻画的是社会的主要面貌。民族工业的处境问题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工人罢工、农民暴动都是当时主要的革命形势,虽然一者反映得还不够深刻,一者反映得篇幅过少,但这都是社会的主要矛盾所在,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题材。

《子夜》的题材又是广阔的,深厚的。在上面所谈到的只是《子夜》的主要内容,而不是全部内容。在这以外,还写到了资产阶级的贪婪、卑污、荒淫的本质和他们内部的勾心斗角的斗争,如赵伯韬哄骗吴荪甫,杜竹斋为获暴利出卖自己的妻弟,吴荪甫企图并吞朱吟秋,等等,充分表现了这些人之间是毫无信义可言的,他们的私生活更是荒淫无比。又写到了逃亡地主和没落官僚的丑恶面貌,如地主冯云卿带着从农民身上压榨来的大批金钱逃到上海做公债投机,为了向赵伯韬探听公债消息,不惜让自己的女儿牺牲色相;没落官僚何慎庵、李壮非和冯云卿同是一丘之貉,何慎庵曾对冯云卿说:“云卿,说老实话,用水磨工夫盘剥农民,我不如你;钻狗洞,摆仙人跳,放白鸽,那就你不如我了!”(第八章)这是很切当的自我刻画。又写到了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空幻、拜金主义和谈情说爱的生活,这些人就是杜新箨、李玉亭、范博文、杜学诗、吴芝生、张素素、林佩珊、四小姐等,他们之中有大学教授、诗人、留学生、大学生、交际花,他们都是资本家们的亲属,写资本家们的生活自然是少不了要写他们的。茅盾先生对这些养尊处优的“渣滓”也用了相当多的篇幅来加以描写,对他们的思想、感情、生活都有着详细而生动的刻画。而且在这些人物身上和对那些资本家、地主、官僚分子们一样,作者也施用了辛辣的讽刺,特别是对那个买办资本家杜竹斋的儿子杜新箨和吴荪甫的妻表弟范博文简直是用漫画的手法来表现的,曾留学法国数年,进过十几个学校,学过园艺、养鸡、养蜂、采矿、河海工程、纺织、造船、军用化学、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应用化学号称万能博士的杜新箨,乃是国民党反动统治时代一切官僚买办资产阶级“少爷”的一个集中表现;遇事就作歪诗满嘴诅咒金钱又爱金钱如命的歇斯底里的浪漫“诗人”范博文,在反动统治时代的知识分子圈子里并不是不存在的。《子夜》在表现一种人物的时候,也能触及到他生活范围的各个方面,如写资本家,不但写了他们在工厂、交易所的生活,而且也写了他们在夜总会、酒吧间的生活,写地主也忘不了他们家庭中的阴私的无耻的勾当。并且还通过叙述和人物的对话等,间接写到当时其他大城市天津、广州等民族工业倒闭的情况、军阀混战的情况、工农红军的活动情况等(虽然是很简略的)。所有这些,都说明了《子夜》题材的广阔与深厚。读了《子夜》,对1930年左右中国社会的主要面貌都会有个轮廓的认识的。

题材的宏大与广阔,原是茅盾先生作品的一个一贯的优点,从《蚀》开始,到《虹》到《子夜》到《清明前后》,以至《林家铺子》《春蚕》等短篇,皆是具备这个特点的。这是我们今天的青年作家们应该向这位前辈作家学习的地方。生长在伟大的毛泽东时代的作家们,只有首先抓住有重大意义的题材,首先抓住社会的主要矛盾,才能更本质地反映出我们的伟大时代的壮阔风貌。

其次,是人物方面。冯雪峰同志曾经论到过《子夜》在人物方面的重大成就,这就是它比较成功地写出了工业资本家和买办资本家吴荪甫、赵伯韬等的形象,认为:“这是作者对我们新文学的一个贡献,这个贡献是别人所不曾提供的。”认为:“到今天,在我们的文学上,要寻找在1927年至抗日战争以前这一时期的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形象,除了‘子夜’,依然不能在别的作品中找到:而这些形象也还活在作品中,这是‘子夜’的生命的主要的所在。”(《中国文学从古典现实主义到无产阶级现实主义发展的一个轮廓》)我们认为这个意见是非常确当的。在创造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形象上面,《子夜》对我们的新文学确是一个很大的开拓,它所创造的资产阶级的形象是相当真实的。作为一个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家来说,吴荪甫这人物的典型性是很高的。吴荪甫一方面受着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封建势力的压迫,和它们有矛盾,对他们有仇恨;另一方面也和工人有矛盾,也仇恨工人,剥削工人。这就是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资本家的两面性的本质。吴荪甫经营工业的失败,说明了他那个阶级的历史命运的没落,说明在半殖民地国家中决没有资本主义前途。吴荪甫这个人物不唯有着极大的代表性和典型意义,而且通过他也表现了重大的政治问题、历史问题。这个人物也创造得非常真实,是有血有肉的。另一个主要人物赵伯韬也写得非常成功,作者在赵伯韬身上深刻地揭露出了买办资本家的反动本质。赵伯韬是帝国主义的忠实走狗,是人民的凶恶敌人,他依靠着美国商人的经济势力大做投机生意,严重地破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损害着人民的经济生活。从《子夜》,可以使我们具体而形象地认识到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和买办资产阶级的本质。《子夜》所创造的资产阶级的面目也是各个不同的,如吴荪甫是狠辣倔强的,赵伯韬是阴毒奸诈的,杜竹斋是贪婪怯弱的,周仲伟是厚颜无耻的。

《子夜》中的人物也是多样的,工业界巨头、金融界大亨、交易所经纪人、工贼、保镖、逃亡地主、落魄官僚、黄埔军官、诗人、教授、留学生、大学生、姨太太、小姐……复杂纷纭的大上海社会的各色人物应有尽有,而且各具面目。

第三,观点方面。茅盾先生是在左联革命文学的号召之下,基本上是站在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立场写了《子夜》的,这已经和写《蚀》《虹》的时候显然不同了,那时基本上还是小资产阶级的立场观点。唯其是站在革命的无产阶级的立场,所以才能正确地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的经济特点,才能比较本质地反映出民族工业挣扎、破灭的情况和根源(如上所述),才能接触到工人罢工、农民暴动这种主要的革命形势的题材(虽然在表现上还存在着缺点),也才能对资产阶级、地主阶级、工人、农民有着鲜明的爱憎分明的态度。在无产阶级的革命文学还处在萌芽状态的当时,《子夜》的这个观点方面的优点,是值得赞美的,而且有着指导作用的(自然在《子夜》中还有不少地方流露着作者的小资产阶级的思想意识,但这不是基本的)。

第四,是表现手法方面。《子夜》在表现手法上的优点是很多的,这里只指出笔力宏伟和善于写群众场面这点,如工人罢工、农民暴动、投机市场、吴家丧事等若干群众场面,都写得真实动人,显露出了作者的雄浑的笔力和壮阔的风格。这里只举一处做个例子:

劲风挟着黑烟吹来,有一股焦臭,大概是什么地方又起火了。

……

“散——开!”

有一个声音在人堆里怒喊。管押着曾沧海父子的人们也赶快躲到街边的檐下,都伏倒在地上。步枪声从他们身边四周围起来了。……这时候,宏昌当的后面忽然卷起一片猛烈的枪声,一缕黑烟也从宏昌当的更楼边冲上天空,俄而红光一亮,火头就象活的东西,从浓烟中窜出来。宏昌当里起火了!卜卜卜卜卜——机关枪的火绳就扫向那边去;有猛烈的枪声,有火烧的那边!但同时一片声震耳的呐喊,突然从这边爆起来:

“冲锋呀!冲锋呀!踏平宏昌当!”

无数的人形,从地上跳起来,从街角的掩蔽处,从店铺的檐下,冲出去,象一阵旋风,向着前面不远的宏昌当滚过去。拍!拍!拍!手榴弹的爆裂声!卜卜卜卜卜——机关枪的火绳又扫过来了!然而冲锋的人们已经逼近了宏昌当的墙边,在那一股冲天直上的大火柱下看得很明白。而这火柱又在很快地扩大,将要和机关枪吐出来的火舌相连接了。机关枪还在卜卜卜卜地狂放。但比这卜卜卜卜地更响,简直要震倒了一切似的,现在是冲锋的呐喊,和大火中木材爆裂的声音了。(第四章)

《子夜》也存在着缺点的。主要是对上海革命斗争中的工人群众和革命者描写得不够深刻和真实,特别是对革命者的描写更是存在相当严重的缺点。如《子夜》中所表现,党的地下工作者、领导工人运动的主要负责人克佐甫、蔡真是左倾冒险主义者,在领导工人运动上一味地盲干。由于他们盲干的结果,罢工不但没成功,玛金、陈月娥等反而遭到逮捕,使革命力量蒙受到严重的损失。这样的描写基本上符合当时的历史情况。当时由于党中央左倾冒险主义路线的错误,确曾有不少领导工人运动的地下工作者受了影响,也跟着犯了左倾冒险的错误。这样写的目的,据作者自己说是为了“分析并批判那时的城市革命工作”(《茅盾选集》自序)。这样写也多少尽了一些批判作用,但对当时的城市革命工作是分析批判得不够深入的(这点作者自己也承认)。首先,《子夜》中对当时党中央的左倾冒险路线没有明确的交待,没交待出这左倾冒险路线给予革命工作者的影响,这样就使得克佐甫、蔡真的左倾冒险只成了他们个人工作作风的错误,因之也就削弱了对当时城市革命工作的批判力量。其次,对克佐甫、蔡真的缺点有些过于夸大,把他们写成为十足狂暴的命令主义者,写成在领导工作上极端的盲动、冒险,而且毫无经验。譬如在罢工失败之后,蔡真竟不顾客观情势发出这样的议论:“我主张今晚上拼命,拼命去发动,明天再冲厂!背城一战!即使失败了,我们也是光荣的失败!……不怕牺牲,准备光荣的失败!”他们两个人一张嘴就批评别人右倾,做了群众尾巴,当玛金和苏伦分析群众基础已经薄弱,不可冒险,应该先整理发展组织时,克佐甫狂暴地说:“你这主张就是取消了总罢工!在革命高潮的严重阶段前卑怯退缩!你这是右倾的观点!”“党要坚决地肃清这些右倾观点!裕华厂明天不罢下来,就是破坏了总罢工,就是不执行总路线!党要严格地制裁!”“党有铁的纪律!不许任何人不执行命令!……任何牺牲都得去干!这是命令!”(以上俱见第十五章)实际上当时左倾冒险主义者的错误主要是对客观形势估计不足,认为革命高潮已经到来,以致片面地过分地强调了工人罢工的作用。不从这方面去描写,把当时领导工人运动的地下工作者(尤其是负主要领导责任的)写得象克佐甫、蔡真这样的狂暴、盲动和毫无办法,是不够恰当的。而且,除了写出犯有左倾冒险主义错误的地下工作者以外,还应写出正面的积极的地下工作者,而《子夜》没有这样写,实际上坚强、干练、机智的党的地下工作者在当时是很多很多的。而最不堪的是,这些党的地下工作者(尤其是苏伦和蔡真)被描写成为“色情狂”式的人物,做出了许多令人憎厌的色情举动,这是非常不妥当的。

对工贼屠维岳这个人物的处理也不够妥当。一方面,固然写出了作为工贼的屠维岳的阴险、狠毒、卑劣的本质;但另方面,在有些地方又似乎把他写成了一个了不起的英雄人物,第五章写到他和吴荪甫初次会面的情形,说他面对着严厉的吴荪甫,毫无卑怯的态度,挺直胸脯,“白净而精神饱满的脸儿上一点表情也不流露,只有他的一双眼睛却隐隐地闪着很自然而机警的光辉”。不管吴荪甫对他怎样的咆哮如雷,他总是“一点惧怕的意思都没有,很镇静很自然地看着吴荪甫的生气的面孔”,“很自然很大方的站在那里,竟没丝毫局促不安的神气”;或是“微笑着鞠躬,还是很自然,很镇静”;或是“很镇静而且倔强地说,他的警机的眼光微露愤意”,“冷冷地说,眼光里出狷傲自负的神气”;或是“把胸脯挺得直些,微微冷笑”。作者又用这样的话形容着这个工贼:“他是聪明能干,又有胆量;但他又是倔强。”“机警,镇定,胆量,都摆出在这青年人的脸上。”在这些地方,简直难以看出作者对工贼屠维岳的态度究竟是赞美还是憎恶。我们并不主张把敌人写成小丑,写成纸扎的人物,但却不能把他写成英雄,作者对他的憎恶的感情应该明确地表露出来。而且,象屠维岳这样的资本家的走狗,在他的主子面前竟装出这样一副英雄气概,是不可能的,不真实的。屠维岳所说的许多话也非常生硬,如:“我笑——大雷雨之前必有一个时间的平静,平静得一点风也没有!”(五章)“三先生,天亮之前有一个时候是非常暗的,星也没有,月亮也没有!”(十四章)象屠维岳这样的人物,在这样的场合,是不会象念诗一样说话的,这也是概念化的地方。

《子夜》在描写男女关系上过于赤裸,有很多近于色情的部分。这也是一个不小的缺点。

另外,在结构上也还不够十分完整,故事线索不够明晰,头绪较乱,读起来令人觉得吃力。有些部分也可以再精炼些,如写杜新箨、范博文、吴芝生、林佩珊、张素素等生活的部分。

《子夜》虽然有着这些缺点,但掩盖不了这部有代表性的长篇小说的重大价值。

总之,《子夜》是茅盾先生的代表作品,也是中国新文学中有代表性的最优秀的作品之一。在1933年出现的当时是划时代的作品,就今天说也仍然有它的重要价值。因为它的立场观点基本上是无产阶级的,它的题材是有重大意义的。解放以前,读了这部作品,可以增加我们对帝国主义、买办资本、封建势力的憎恨,增加我们对垂危的民族工业的同情,会激起我们的革命斗志,鼓舞我们奋起打倒中国革命的敌人,创造中国的新的前途。今天读了,也能使我们回顾以往,痛恨革命敌人,憎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社会;并能使我们比照现在,增加对新中国的热爱,对共产党、人民政府的热爱。而且,对于观察民族资产阶级性格这一方面,也可供我们借鉴。虽然它反映当时革命形势不够深刻,但它的重要意义和价值是不能抹杀的。

1953年4月,天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