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旧时月色在潇湘——李不非新书序

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 作者:李不非 著


旧时月色在潇湘——李不非新书序

一段时期内,中国内地的传统文化遭受毁灭性打击,破四旧,清除传统文明之污染,乃至人心变得坚硬如铁,那些千年流传的古典诗词渐渐被人遗忘,成为不灭的种子,等待春天的到来。互联网兴起之后,古典诗词的创作与解读迎来了一次难得的高峰,纳兰容若甚至有了无数真心喜爱他的粉丝。李不非兄潜心于写作,即将出版《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一本关于诗词解读及衍生的随笔集,对那些流传极广的诗词作现代的阐释。

古典诗词的解读阐释一直是由专家学者所把持的领域。后来,普通的写作者介入这个领域,以现代感重新白话古典诗词,甚至出现了以抄袭走红的一些作者。此文把现代人的情感锁定在古典诗词的风花雪月里,写出“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作者着眼的不是那些诗句的艺术好坏,而是带着个人的体温重新触摸古代诗人的细微感受。

谈到李商隐,其视角落在“何当共剪西窗烛”的解读上,拈出李商隐明净如画的内心情怀。谈杜牧,放眼的是那首“清明时节雨纷纷”,所谓人生如逆旅,吾亦是行人。谈陆游,取的乃是“细雨骑驴入剑门”,拷问诗人报国无门的落寞。谈苏东坡,摘用他的“也无风雨也无晴”,其实东坡貌似旷达乐观,无忧无虑,实则内心深处,忧惧弥漫。谈韩愈,说的是“最是一年春好处”,满纸喜悦,在诗人里并不多见。

这种现代感的解读,可能不被专家学者所喜好。其实,这种写作方式由来已久,譬如唐宋传奇,很多名篇被明清的文人演绎成戏剧与小说。写作跟时代密切相关,没有时代的介入,写作只能成为死水。《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借古人的酒杯,浇现代人的块垒。以平等的心态对待那些赫赫有名的诗人,挖掘出他们的喜怒哀乐,记得当年惆怅事,旧时月色在潇湘。

诗无达诂,诗人的书写往往只是瞬间的感受,而这种瞬间的感受一般不为外人所知。故而一首诗常常引发千古的争讼。于丹把《论语》《庄子》说成心灵鸡汤,余秋雨把文化写成流行的抚慰品,南怀瑾把佛禅搞成畅销的按摩椅,却失去了原著的本质。李不非避开这种对文化的重新解读,而是以现代感注入古典诗词,呈现的乃是今人的情怀。

好的诗歌永远是开放的,永远是微言大义的。各种对古典诗词的阐释与引申以及现代感的发挥,均为一家之言,让读者各取所需。快餐文化的时代,轻松有趣的美学开始大行其道。诚如马克斯·韦伯所言:“我们这个时代的命运,是一切终极而最崇高的价值从公众生活中隐退。”倘若李不非的《安得情怀似旧时:那一袭风雨的温存与凄凉》写得有趣一些,庶几算是功德圆满。

其实,诗人自己往往有多面性,有充满乐趣的一面。解读诗人,应该发现他们的美,发现他们的有趣。李不非还年轻,还有时间在写作的道路上狂奔。就个人阅读兴趣而言,我喜欢厚重之思想与有趣之随笔。我甘愿倾听自己的声音,作无谓的绝望之挣扎,却不能否定其他写作者的梦想。然而这一切,已经与我无关,水阔鱼沉,灯火微微。

朴素识于京城草房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