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阪大学 让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
大学简介
大阪大学建立于1838年,是日本七所著名旧制帝国大学之一,也是一所国立研究型综合大学。大阪大学独特的背景和居于大阪这个工业城市及国际门户的特殊地理环境,造就了它不尚空谈、面向现实的务实学风,而大阪大学也以其创新研究及跨专业教育而著称。大阪大学培养了众多优秀人才,除了日本第一个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汤川秀树,其他知名校友还包括毕业于理学院的索尼公司创始人盛田昭夫。
在2011年QS亚洲大学排行榜上,大阪大学名列第八,在日本高校中仅次于东京大学和京都大学。
学校网址:www.osaka-u.ac.jp
校长名片
鹫田清一(Kyokazu Washida)
鹫田清一先后于日本关西大学、大阪大学任教职,2007年成为大阪大学校长。他的研究领域为临床哲学、伦理学,主要著作有《时尚的迷宫》《听的力量》《思考的伦理——反方法主意论》等。2004年获颁紫绶褒章。
(《深圳特区报》2011.08.13第A15版)
深圳特区报记者 廖露蕾
一、面向社会的学府
深圳特区报:大阪大学是日本乃至世界知名的大学,以高水准的教学与研究质量著称,也保持着朝气蓬勃的发展后劲。您认为是什么成就了大阪大学今天的成绩?大阪大学的精神可以追溯到汉学塾怀德堂(Kaitokudo)以及兰学塾“适塾”(Tekijuku),它们反映在今日的大阪大学身上又有什么样的意义?
鹫田清一:大阪大学成立于江户时期(1838年)的大坂(大阪的旧称),它的前身是由五位大坂商人创立的私塾——怀德堂。私塾以医生、学者和教育学家集一身的绪方洪庵先生为首,在明治维新的动荡变化中培养了多位对日本的未来做出巨大贡献的人士。因此,大阪大学的精神源头并非“藩校”(当时政府成立的学术机构),而是由市民成立的为市民服务的私塾。此外,1931年大阪大学作为第六所帝国大学成立时,受到了当地企业界和经济界的全面支持和市民的热烈欢迎。2007年10月与大阪大学合并的外国语大学(现大阪大学外语学院)前身也是由大阪的女性企业家于1921年捐助成立的大阪外国语学校。
日本大阪大学校园
日本大阪大学校园
大阪大学汲取了怀德堂的精神,作为学术和教育机构不断发展壮大。这样的创立发展过程很好地体现了我们大学“扎根当地,面向全球”的宗旨。大阪大学致力于扎根当地,开展教育研究、与社会合作,与本地共同走向世界。作为一所“面向社会的学府”,富于科学精神、对理性知识执着追求,并且陶冶情操、提升教养,是大阪大学建校以来的精神,也是在全球化时代我们不断努力的方向。
近年来,大阪大学努力推动教育和研究方面的特色及活动,逐步确立了“阪大风格”,包括世界领先的研究水平、对未知融合领域进行创新研究,素有“教育的阪大”之称的热衷教学的校风、对研究生院通识教育的重视,以及在产学合作与社学合作两方面积极做出社会贡献等等。
大阪大学致力于培养从事先进研究,同时被社会寄予厚望的研究人员和职业人员。换言之,我们要培养同时具有良好素养、设计能力和沟通能力的通识型人才。大阪大学的目标是要成为领先时代潮流,与市民共同前进的大学。
深圳特区报:您提到大阪大学的宗旨之一是“面向全球”。现在全球许多大学都将“国际化”这一发展任务摆在非常重要的位置,您认为对于一个大学而言,“国际化”的意义和影响是什么?大阪大学在这方面的战略又是如何?取得了哪些成绩?
鹫田清一:对大学的所有活动来说,“国际化”都是十分重要的课题,让学生具有国际化视野是大学教育最重要的目标。所以我们积极推进与国外大学的双向交流活动,重视学生的海外经验。此外,作为世界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提高本校的国际地位也是十分重要的。
大阪大学的国际化战略目标是成为面向全球、具有魅力的大学,因此必须加强与国外研究人员、研究机构的合作,向世界公布研究成果;在国际舞台上进行对话,培养有创造性的人才;以及构造亚洲研究共同体,推动实现国际贡献。
最近几年,大阪大学在国际化和国际交流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例如,我们在美国旧金山、荷兰格罗宁根、泰国曼谷和中国上海都设立了海外教育研究点,开展国际交流活动。此外,我们加强一站式服务,诸如宿舍统筹负责制和抵日初期的各种援助服务,改善海外研究人员、学生的生活和研究环境,从而接纳更多来自海外的留学生和研究人员。
近年来,我们的学生除了到已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留学,还通过新增设的夏季研修和实地参观等多种形式获得海外体验的机会。此外,大阪大学也成为日本“全球化30校”中的一员,在本科和研究生院用英语授课、授予学位。
二、培养具有多重视角的高素养人才
深圳特区报:大阪大学在人才培养上有什么特点和成功经验?
鹫田清一:大阪大学是一所培养综合性人才的高校,我们尤其重视高年级学生的素养教育。例如,在研究生院开设横跨各研究学科和专业领域的“高等人文通识课程”。由此,在大阪大学的所有课程中,提升学生素养(具有广阔视野和正确的社会判断能力)、设计能力(具有自由想象力和跨领域的协调能力)及国际性(具有对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理解和与其沟通的能力)的各种尝试都得到了强化。
深圳特区报:您刚才提到了“高等人文通识课程”,在浏览了贵校资料后我发现大阪大学十分注重学生的人文通识教育。“高等人文通识课程”这一课程的目标是什么?包括“高等辅修课程”在内,关于人文通识教育的课程似乎主要是为高年级学生设置的,针对低年级学生有没有类似的课程或计划?
鹫田清一:“高等人文通识课程”是今年刚开始的一项课程,以全校三年级以上学生及研究生为教学对象。学校通过这项课程,对这些已经掌握一定专业知识、作为职业人员或研究人员刚踏上社会的学生进行专业之外必要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目前这项课程包括170多门科目,使学生具备在世界舞台上活动的能力、获取跨领域的知识,为社会培养成熟的公民以及使学生具备扎实的才识。
当然,我们也有针对低年级学生(一、二年级学生)的课程,例如,“基础讲座”。这是几个学生围绕教员,针对一个主题进行提问、回答、讨论,以对话形式开展的授课。在基础讲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可以从教员作为人生前辈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中得到启发。此外,还有实际操作实验设备,进行研究体验型的授课。
深圳特区报:总体来说,您对大阪大学的学生有什么期望?
鹫田清一:我们希望学生成为具有“多重视角”和“高素养”的人才。研究人员如果只熟悉自己的专业领域,只会说这个领域的专业用语,我们认为其作为专家是不够格的。
自古以来,做学问都应有不同的提问角度,学生和研究人员应该了解同一问题要从不同角度进行审视,进行多元分析;向不同的文化学习、向历史学习也十分重要。从不同于现在的立足点进行观察,可以对自己目前的认识进行修正,只有用“多重视角”观察,才能理解世界的丰富层次。
三、与54所中国高校建立合作关系
深圳特区报:作为一所名校,大阪大学是许多中国学子向往的大学,目前在大阪大学的中国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情况如何?
鹫田清一:每年,中国各地都有优秀的学生到大阪大学留学,在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学、医学等各个专业领域进行学习和专研。目前大阪大学在读的中国留学生有616名,占留学生总数的34.6%,是留学生中最大的一个群体。中国学生人数在2007年为300名左右,最近几年几乎增长了一倍。其中有72人是获得日本文部科学省奖学金的留学生,但大部分是自费留学生。
大阪大学每年都会增加针对留学生的援助,包括为留学生提供签证、住宿、生活、医疗和就业等方面的援助和支持。此外,在留学生有困难时,各校园还设有咨询窗口。留学生还可以很方便地获得各类奖学金的相关信息。
深圳特区报:大阪大学和中国的大学有合作吗?进展如何?
鹫田清一:截至2011年7月,与大阪大学有合作协议的中国大学(含学院合作)共有54所。其中,大学间签署合作协议的有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以及香港中文大学11所,学院之间签署协议的有43所。近年来,大阪大学与中国大学和学院间的合作协议数都在不断增加。
四、做学术研究要有兴奋感和责任感
深圳特区报:南方科技大学是深圳一所刚刚成立的大学,它的目标是成为世界一流的研究型大学。您对一个新创立的大学要达到此目标有何建议?您可以介绍贵校在研究方面的经验吗?
鹫田清一:在研究领域,大阪大学在加强与国内外学术机构、企业、行政机关合作的同时,不断努力提升作为世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国际地位,让本校学生和教员有机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风采,以此来提升大阪大学的国际声誉,从而在本校聚集起一批优秀的学生和研究人员,推动思想的碰撞和交流。
对做研究而言,学术基础、做学问的兴奋感和责任感是不可缺少的。也就是说,研究人员不能被眼前效益所局限,要重视基础研究,也要有从心底发出的那种“太有意思啦!太有意思啦!”的兴奋感,以及要冷静地判断自己的研究在社会上所处的位置。所谓世界水平的研究型大学,从根本上来说,也就是每个研究人员必须具有良好的资质和认真的研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