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月

中国现代文学编年史(1895-1949)·第二卷 作者:林分份,黄育聪,刘勇,李怡


三月

6日,鲁迅(周树人)决定退学。清驻日公使馆留学生监督李宝巽向仙台医专校长山形仲艺发关于周树人申请退学公函。本月15日仙台医专批准退学。退学起因于该年1月8日中川爱咲开设的细菌学,在讲授一段落时,教师放日俄战争幻灯片。幻灯片上麻木的中国人与周围欢呼的日本人使鲁迅受到很大刺激。《〈呐喊〉自序》说:“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著,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12日,我佛山人(吴趼人)撰《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由上海广智书局出版分册的单行本。该小说最初连载于1903年至1906年的《新小说》杂志;广智书局首出版单行本甲卷(一至十五回);4月29日出乙卷;11月8日出丙卷;12月17日出丁卷,至1911年出齐八册,共一百〇八回。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全书以主人公“九死一生”的经历为主线。从他为父奔丧开始,至其经商失败终止,通过他二十年间的遭遇和见闻,记录了二百来件“怪现状”,勾勒出充斥着“蛇鼠”、“豺虎”、“魑魅”的世界。小说结构“举定一人为主,如千军万马,均归一人操纵”,“遂成一团结之局”,“且开卷时几个重要人物,于篇终时皆一一回顾到,首尾联络”,较同类小说更为注意结构安排。但谴责过多,鲁迅《中国小说史略》评价说:“惜描写失之张皇,时或伤于溢恶,言违真实,则感人之力顿微,终不过连篇‘话柄’,仅足供闲散者谈笑之资而已。”

13日,学部电告各省,传达《通行各省选送游学限制办法电》,规定“学长期者,除习浅近工艺,仅须预备语言,于学科无庸求备外,凡欲入高等以上学校及各专门学校者,必有中学堂以上毕业之程度,且通习彼国语文,方为及格。有一不足,应先在本国补习”。

14日,《法政杂志》月刊在日本东京创刊。由日本东京法政杂志社事务所创办,蔡承焕、林鹍翔发行,张一鹏、林鹍翔编辑。宗旨为“备当局者着手之方针”,“饷普通人民以法政之知识”。该刊以翻译日本法政书籍、报刊为主,讨论纂述为辅。它分论丛、译汇、讲演、法令以及法政琐闻和时事录要等栏目。仅出六期,同年九月停刊,由天津北洋官报总局接办,更名《北洋法政学报》,改为旬刊,1910年12月出至第156期又易名《北洋政学旬报》,1911年停刊。

25日,小说《理想美人》在《绣像小说》第71期刊出,至72期(1906年4月8日)完,题“葛维士著,[日]文学士中内蝶二译,钱塘吴梼重演”。

27日,中国公学干事姚宏业因经费不济,加筹款困难,愤而投黄浦江而自杀身亡。29日,中国公学同人在上海新马路顾园召开姚宏业、陈天华两烈士追悼会。由学校内务总干事主持,黄兆祥报告烈士生平,王敬吾宣读遗书。姚宏业在《遗书》里写道:“我之死,为中国公学死,即不啻为我全国四万万同胞死也”,“我生即无可补,我即死,亦不足惜。我愿我死之后,君等勿念我,但念我中国公学”。他的死造成巨大社会影响,震动上海各界,为中国公学争取来生存与发展的希望。

本月,小说《活地狱》四十回至四十二回在《绣像小说》第70期刊出。按此作原署“南亭亭长(李伯元)著”,《绣像小说》第1—69期(1903年5月29日—1906年2月23日);后李伯元因病转而由吴趼人续撰,署“茧叟”,《绣像小说》第70—71期,(1906年3月9日—3月25日),第72期署“茂苑惜秋生”(欧阳钜源)。《活地狱》描写了晚清中国山西、江苏、安徽、湖南、浙江、山东、陕西、直隶等省的十二个州、县衙门,通过十五个典型案例揭露了衙门、监狱的残酷和暴虐。作者通过这些故事,揭露了官僚腐败、政治昏聩及由此而造成的衙役横行,乡霸强权、监狱生活极其黑暗,描绘出了“活地狱”的景象。该小说是晚清小说里较为少见的专门暴露衙狱的小说。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