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是哲学的国度,灿烂的华夏文明孕育了无数前贤圣哲,他们在自己短暂的一生中,对人类生存于其中的社会,对我们的生命赖以存在的自然、对人类的生活与生命、人生进行了深邃的思考,并由自己或后人把自己的思想付之著述,形成了中国独特的思想哲学智慧体系。这些前贤的思想智慧博大精深,内涵深刻,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思想文化遗产。这些思想泽被后世,使我们受益无穷。其中最富有哲理与智慧的当属儒家思想、佛家思想与道家思想的哲学思想体系。对于这些思想智慧,前代的文学文化者与思想者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思考和继承,甚至还有一定程度上的深入发展。思想者对其进行了独抒己见的解释与阐发,沟通了前贤与时人的思想;而文学文化者则常常通过自己塑造的生动的文学艺术形象或故事,把自己认同的圣贤哲理智慧在形象中加以描摹、进行宣扬,使世人在愉悦的艺术欣赏中,自己去体味其中深蕴的哲理与智慧。《西游记》便是这样一部既读起来赏心悦目,仔细思索又饱含无穷哲理的中国古代文化经典小说名著。检点其中蕴含的圣哲智慧思想,不胜枚举,这里只是试图对其中的一二略加论述阐发,只求可以通过窥豹一斑而了解其之所以为经典的缘由,也略证前贤圣哲思想智慧对后世影响的深远与广博。
作为一部古代文学名著,《西游记》以其生动有趣的故事与主人公的可爱形象深得我国广大人民的喜爱,其情节与人物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众所周知,《西游记》是一部通过唐僧师徒四人一路西行,去传说中佛祖如来的所在之地——灵山,求取解救大唐众生脱离苦海与罪孽的三藏真经的故事,可以说是一部关于佛家故事的小说。但是,就《西游记》整部小说而言,其中除却对佛家哲理思想的体现之外,显然对儒家与道家的思想也不乏或隐或显的表现。而且,就小说所体现的思想倾向而言,可以看出,作者在宣扬佛家哲理的同时,显然并不排斥真正的道家哲理与儒家思想智慧,而是表现出一种表面上以宣扬佛家思想为主,实际上三家哲理智慧同等称赏、三家并重、各彰其美的思想观念。只要略加注意品味,我们便可以从其故事中品味出诸多富有哲理思考的各家圣哲智慧。
1.恪遵儒家智慧
数千年来,儒家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思想传统的正统思想,在中国的历史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从儒家的始祖孔子开始,到孟子、荀子,直至后世的诸多封建朝代,无不代有儒家思想哲人出现。他们不断修正儒家思想,也将儒家哲理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时至今日,儒家思想仍然以其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与思维方式,成为无数志士仁人遵从的生活信念。他们以此来激励自己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以求获得一份成功而有意义的人生生命历程。《西游记》中,通过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以及师徒的言语、行动,对儒家思想有深刻的展现,在此只以儒家最基本的“仁”、“义”、“礼”、“智”、“信”、“忠”、“孝”为例,对《西游记》中展示的儒家智慧略论一二。
“仁”者为人
“仁”是儒家哲学的核心内容。台湾的新儒家学者徐复观先生,在《中国学术精神》一书中,首篇论文便是对《论语》中的“仁”作出的专门探讨。在其文中,徐先生开宗明义的指出:“孔学”即是“仁学”,仅此已可见“仁”在儒家经典中的地位和意义非同一般。
古训说:“仁者人也”。什么是“仁”,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仁者”?为什么我们要恪遵“仁”的儒家智慧呢?我们可以看看徐复观先生的解释。徐先生在其文中,通过多方论述以后写道:“《论语》的仁的第一义是一个人面对自己而要求自己能真正成为一个人的自觉自反。真能自觉自反的人便会有真正的责任感。有真正的责任感,便会产生无限向上之心。凡此,都是《论语》中仁字的含义。”所以,在徐先生看来,“仁”是一个人的“自觉自反”,是“有真正的责任感”,是因此而产生的“无限向上之心。”
徐先生接着写道:“道德底(的)自觉自反,是由一个人的‘愤’、‘悱’、‘耻’等不安之念而突破自己生理的制约性,以显出自己的德性。德性突破了自己生理的制约而生命力上升时,此时不复有人己对立的存在。于是对‘己’的责任感,同时即表现而对‘人’的责任感;‘人’的痛痒休戚,同时即是自己的痛痒休戚。于是根于对人的责任感而来的对人之爱,自然与根于对自己的责任感而来的无限向上之心,浑而为一。经过这种反省过程而来的‘爱人’,乃出于一个人的生命中不容自己的要求,才是《论语》所说的‘仁者爱人’的真意。即是先有‘仁者人也’的反省,自觉,然后才有‘仁者爱人’的结论。”
读到此时,我们的脑海中不由得会浮现出《西游记》中的两个形象:孙悟空与唐三藏。
这里要说的是,孙悟空与唐三藏并不是典型的、完美的“仁者”形象,他们各自展现的,是“仁者”的内涵之一,即:从孙悟空身上,我们更多的感受到的是他的“对己的责任感”,也就是无限向上之心。而唐三藏向我们展示的则是更为典型的“对人的责任感”,即对人无私的爱。
孙悟空一路向西保护唐僧取经,一路降妖捉怪,一路成就了自己的“斗战胜佛”;唐僧一路艰难跋涉,一路愈行信念愈坚,一路顶礼膜拜佛祖,终于求取到了普济众生的三藏真经,成就了自己的旃檀功德佛。
在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孙悟空带领群猴发现了水帘洞,被拜为王,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突然一日,心生烦恼。于是辞别众猴,去寻长生不老的妙方。这是孙悟空自己反省的开始。在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中,孙悟空跟随须菩提祖师及其门徒修习洒扫应对、言语礼节,修炼心性,领悟祖师妙音,成为自觉的人。在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中,孙悟空不满意“弼马瘟”的小官,向玉帝索封了“齐天大圣”的美称。并因为未得到参加蟠桃会的邀请,大闹天宫。这一切,都表现了孙悟空强烈的自尊要求,显示出孙悟空已经成为一个理性的个体存在者。这是其作为理性个体的人,具有了无限向上之心的初步展现。
在保护唐僧取经的西行途中,孙悟空更是从不服输,从不气馁,总是想尽办法,降妖捉怪,表现出积极向上的乐观和无畏。无论孙悟空被误解驱逐,还是身遭痛楚,最终,还是须得孙悟空解救危难,保护取经人得以西行。
与孙悟空的乐观和无畏相比较,唐僧则更多的表现出了对人的无私之爱,即仁者的“对人的责任感”。虽然这种无私之爱有时给他带来的并非幸福而是灾难。但爱人之心本身是可贵的,非常值得我们学习。
例如,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肉眼凡胎,不能分辨白骨精的能言善变,误认为孙悟空三次杀害无辜,一气之下,驱走美猴王,结果自己无人保护,落入妖魔手中,险些丧命。在第四十二回“大圣殷勤拜南海观音慈善缚红孩”一回中,唐僧同样一片爱心救助落难儿童,结果也险些成为红孩儿的口中美食。但无论如何,唐僧对他人的无私爱心,由此可见一斑。这里,我们不能过分责难唐僧,作为凡人,他不能辨别妖魔鬼怪,不能分辨伪装后的真假善恶,是可以谅解的。
在广大读者心中,孙悟空和唐僧的形象令人喜爱。原因何在?也许,孙悟空的勇敢无畏、“强者为尊应让我,英雄只此敢争先”的英勇形象,唐僧慈善仁爱、和蔼可亲的长者风范,不啻为其中的主要原因。殊不知,他们的这种形象特点传递给读者的,正是儒家圣哲的核心内容,即:“仁者”的风范和特征。这也正是我们现代人所应追求和具有的美德之一。
自从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第一个提出“人是什么”的问题开始,人类开始了对自己的反省。从“人是什么”的疑问,到“仁者人也”的担当,我们追随着哲人的不断思考,使自己成为了文明社会中的一员。富有智慧和才能,依此走过一个成功而辉煌的人生历程,这,正是在当代社会中,我们每个有理想、有追求的生命个体对自己人生的美丽期望。如何实现这一美丽的人生期盼呢?
在此,儒家圣哲以“仁”为准的,向我们昭示了让个体人生走向成功的智慧选择,而《西游记》中的孙悟空和唐僧,则给我们做了具体的、形象地说明。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所追求儒家智慧——“仁”,不应该单纯是孙悟空的积极向上,更不应该只是唐僧的纯真善良,这里的“仁”,应该是综合孙悟空的勇敢向上与唐僧的充满爱心为一体的“仁”,只有如此,才算成就了真正的“仁”,也才算真正达到了儒家“仁者为人”的完美境界。“仁者人也”,这句看似平淡而浅显的表述,其实蕴涵着无尽的哲理和内涵。
从我们发现自己有不足之处或未知领域,有一种自觉的对人生生存和追求的思考,到确定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可以说,就是成仁过程中的“自觉自反”阶段,有意识的思考关于自己,反省自己,甚至反思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此时的你,已经从一个单纯的生命存在个体,上升到了一个具有理性思索的“人”的高度,与只是生存着而没有思索的生命个体有了本质的区别。这是让你走向成熟,迈向成功的关键一步,因为,你已经在为实现你自己的生存意义开始努力了。
人有所思,必有所得。如果你能像想要成为“仁”者的人那样,可以让自己感到“有真正的责任感”——对自己的生命,对社会的前进与发展,并因此而产生出一种“无限向上之心”,那么,你的生命一定会是积极乐观、无所畏惧的一生。你会让人感到,你和孙悟空一样,永远是那样的充满生命力和自信。你不但会给自己的生命历程带来一份份成功,也会是一个可以把你的自信、乐观与勇敢传递给别人的人,一个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的人,一个自己一生快乐、成功,也给他人带来快乐、成功的人。
此时,也正如徐复观先生在上文中论述的那样,“对‘己’的责任感,同时即表现而对‘人’的责任感;‘人’的痛痒休戚,同时即是自己的痛痒休戚。于是根于对人的责任感而来的对人之爱,自然与根于对己的责任感而来的无限向上之心,浑而为一。”此时的你,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把“对人的责任感”溶入了自己的生命无意识,而根于这种“对人的责任感”的对人之爱,也一定会在不知不觉中践行在你的生活中。
麻木不仁,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的一个词汇,朋友,你是否仔细认真地思索过这个词语呢?徐复观先生认为,“没有反省自觉的人,即是对自己没有感觉的麻木不仁之人。对自己麻木不仁,对他人当然更不会有休戚相关的感觉。”所以,我们应该有反省自觉的意识,而不能麻木不仁,应该有所思考,而不是碌碌无为。
“不怨天,不忧人”,做一个能深切反省自己的人。同时,还要有以一身承担责任的心境,勇敢、无畏,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把握住自己的生命,才不会感到生活中充满无奈和困苦。
你积极乐观,勇敢无畏,并且充满自信,你又仁爱善良、宽容慈悲,试想,这样的人生能说不是成功的人生吗?这样的一生难道不是一段充实而有意义的生命历程吗?
亲爱的朋友,你是否想成为这样一位“仁者”呢?你是否已经思索过了自己的人生?
“义”不容辞
“义”不容辞,常常作为正直的人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精神支配因素。为何因“义”而不容辞呢?自古至今,多少智者、哲人通过自己的论著,对“义”的内涵做出了形象的阐释。
例如,在西汉刘向所著的《战国策》中,一系列事件与人物形象,向我们传达了其对“义”的理解,那种坚持正义、反抗强暴、效死报恩以及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的信念与操守处处可见;而《史记》,传达出的则是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为承诺信义可以不惜生命的为人至诚,成功而不矜其能为人操守,同样,也有排忧解难,轻财好施的做人热忱,这是一种行动与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准则,这也是司马迁对“义”的理解。清代的蒲松龄,在《聊斋志异》中,也塑造了诸多有义之士的形象,他们一个个爱憎分明,知恩图报,与朋友患难与共,肯扶危济困,舍己利人,同时,还展现出一种反抗黑暗现实、对人生自由的向往与追求。
在此,我们也可以说《西游记》中的一行四众,西行求取真经的过程,便是一个“义”的展现过程。无论是唐僧率领四众,为了对唐王的承诺,坚定不移的向西艰难跋涉,还是孙悟空的一路铲除不平、济危扶善,保护唐僧一路西行,都时时向我们传达了一种“义”的信念与精神。
唐僧自从受命于唐王之日起,便晓行夜宿,一意西行。心中并不畏惧山高水远、虎豹豺狼、陡崖难越、魔怪相侵。当法门寺的僧众问起唐僧是否有这些忧患时,唐僧回答:“心生,种种魔生;心灭,种种魔灭。我弟子曾在化生寺对佛设下洪誓大愿,不由我不尽此心。这一去,定要到西天,见佛求经,使我们法轮回转,愿圣主皇图永固。”唐僧的“不由我不尽此心”,“定要到西天”,“愿圣主皇图永固”,也正是表达信心坚定的誓言,因为曾经设下誓愿,便不能不尽心,而且,还一定要实现志愿。从此,不论是遭遇妖魔的艰难阻隔,还是善义之士的好意挽留,唐僧总不忘他对唐王“只在三年,径回国土”的承诺,总是把唐王的嘱托牢记在心。不论是女儿国王满含深情的劝阻西行,四圣变幻美人的巧试禅心,还是蝎精软硬兼施的威逼诱惑,唐僧依然是信念不改,依然是志向不衰。这难道不是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难道不是为承诺信义而不惜生命的为人至诚?
在唐僧的诚信之义之外,孙悟空展现给我们的,更多的则是一种坚持正义、铲除不平的信念与操守,而孙悟空的爱憎分明、反抗强暴,向往与追求自由,同样是其可贵可爱之处。
面对妖魔,孙悟空从不心慈手软,总是扯开如意金箍棒,打他个地覆天翻。相反,在弱者和苦难面前,孙悟空则显得非常可亲可近,救助乌鸡国王生还复国,陈家庄挽救无辜儿童免遭妖魔吞食,凤仙郡劝施甘霖,拯救一方黎民脱离灾难,这是孙悟空的疾恶如仇、除暴安良、乐善好施;在玉帝面前,孙悟空不卑不亢,理直气壮的为自己争取尊严和权利;在佛法无边的如来面前,孙悟空同样也不轻易服输,即使被压五行山下,也还向往着逍遥自在。偶尔和唐僧赌气,欲回花果山,也要要求摘下紧箍,摆脱束缚。
对于唐僧和孙悟空而言,求取真经的坚定信念,铲除妖魔的勇敢担当,都是一种“义”不容辞的责任。正是因为有着这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才使得唐僧坚定西行,才使得孙悟空一路降妖捉怪,保护唐僧求取真经,功德圆满。
“义”不容辞的信念,作为唐僧师徒西行的精神支撑,使取经僧众实现了对唐王的承诺,获得了成功。同样,对于身处现代社会中的我们,怀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具有坚持正义、反抗强暴、为人排难解纷、贵义薄利的信念与操守;具有一种言必信,行必果,诺必诚的做人信义;坚持行动与正义的信念互相一致的人生言行准则;肯扶危济困,舍己利人;反抗邪恶、向往与追求自由的人生,也会是让我们走向人生和事业成功的一份保证。
可能你是一名普通的公司员工,默守在自己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你是否对你的公司怀有一份“义”不容辞的责任感,是否可以为了公司的利益,在邪恶势力和犯罪面前,能够义正词严、凛然正义,敢于同邪恶势力进行势不两立的斗争?
也许,你是一位人民的公仆,不论你的官职大小、职位高低,你是否一直是把人民的利益放在心头,作为一把手?你是否知道自己已经承担着人民对你的信任和期盼,你是否明了那一声声“局长”、“处长”、“市长”的呼唤声中,有多少沉甸甸的期待?面对黑暗、腐败或强权,两袖清风、洁身自好、不畏权贵,正是你的“义”不容辞。
在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也许你正是其中一位时代宠爱的弄潮儿。拥有雄厚的资本、拥有成百上千的公司员工,那么,你一定也知道,诚信,在商品时代的重要意义。也许,你可以依靠法律的规范来维护自己的权益,但为人诚信、公平竞争,应该是真正商人的行为准则。你的“义”不容辞,是以优质的产品去满足市场消费者的需求,是用合理的价格进行公平交易,是靠真诚热情的服务吸引成千上万的顾客,是敢于同假冒伪劣产品制造者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亲爱的朋友,这些“义”不容辞的责任,你做到了吗?
或者,你是一位面朝黄土,背向青天的农民,你的“义”不容辞是什么呢?你可知道,虽然默默无闻,你的劳动却关系着国家十数亿人民的生存大计。在物质产品日益发达的今天,绿色,是一个多么令人心仪的词汇。多少健壮的生命,因为长期食用被农药污染的食品而染上恶疾,多少幸福欢乐的家庭,因为家中有了生病的患者而笼罩在阴影之中,失去了欢声笑语。当我们听到蔬菜打完农药即被推上市场,不太成熟的水果为了得到鲜艳的颜色而涂上染料时,无不心怀忐忑。生命是珍贵的,作为农民,向全国人民提供健康合格的食物,当是你的“义”不容辞。
又可能,你还是一个正在读书、求知的少年,你的“义”不容辞所在何处呢?你可知道,父母为了你生活的舒适优越,每天在辛勤的奔波劳作;爷爷、奶奶慈爱的眼神中满含着多少对你一天天长高、一天比一天懂事的喜悦和欣慰;多少老师为了你的学业有成,无数个夜晚在灯下认真的备课、批改作业;多少亲朋、好友在关爱着你的成长,希望你每天快乐无忧,祈祝你的安康顺利。你是否意识到了这一切,你是否想到了拥有这一切。那么,你该怎么做呢?你是否帮助父母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对他们的疼爱有所感恩?你是否每天为送你出门、等你回归的爷爷奶奶送上一句暖暖的问候、热热的茶水?你是否明了老师、还有父母的殷切期盼,只争朝夕、发奋努力、自信图强、力争上游?这,不就是你的“义”不容辞吗?社会主义的祖国母亲正在朝气蓬勃的向前发展,你正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即将成为国家栋梁和建设的主力军中一员的你,可否知道自己作为祖国母亲的儿女,你的“义”不容辞?树立远大的理想,为理想而刻苦学习,掌握更多的科学知识,培养自己正直善良的优秀品德,遵守国家的规范和法律,你想到了吗?你尽力去做到了吗?面对如此殷切的期待,也给自己希望和信心,勉力而行。你一定知道这句年轻人的流行话:年轻,没有什么不可以。是的,趁你还年轻,把握青春,把握自己,扬帆远行、乘风破浪吧!
同样,作为父母,作为师长,作为儿女,作为社会、家庭的一员,你应有诸多方面的“义”不容辞,你可曾意识到,你又可曾去勉力践行?
亲爱的朋友,无论你处在何种职位,无论你的工作性质如何,无论你是叱咤风云还是默默无闻,平凡抑或伟大,在尽职尽责的对待工作之外,追求一份生命的独立自由,反抗黑暗与强暴,当是你一生都应坚持的“义”不容辞。只有如此,你的人生才真实而坦荡,这才是你真正的享受了人生和生命。
“礼”应妙用
“礼”是儒家的经典概念之一。作为儒家圣哲诸多的智慧范畴其中之一,“礼”已经成为中国灿烂文化传统中不可缺少的智慧元素。它不但是古代圣哲践行、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即使在文明高度发展的当代社会,“礼”也还仍然应该作为我们必须身体力行的道德规范和社会交际规则,只有充分懂得“礼”的妙用,遵守“礼”的法则,我们才可以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中,更多的拥有一份成功的希望。
在《西游记》中,便有多处告诉了我们这一儒家的交际智慧。
欲行“礼”,必需先要知道何谓“礼”。什么是“礼”呢?
中国的“礼”字,可以看作是“典礼”、“礼节”的意思,还可以是我们日常所指的“礼貌”之意;在哲学意义上,“礼”则是一种理想的社会秩序,是一种世间万事万物各得其所,井然有序的社会状态。
那么,什么是儒家的“礼”呢?林语堂先生在《中国哲人的智慧》一书中,对此做了简洁而明确的讨论。他说,“儒家‘礼’字的中心观念的含义可做如下解释:作宗教解;作社会秩序原则解(其中包括宗教);作理性化的社会秩序解;作社会、道德、宗教习俗的整体解。”
又说,(礼)“解作宗教崇拜,国之仪礼,民间节庆,婚礼、丧礼,男女成年礼”,“礼也可解作意义分明的社会关系,彼此以适当的态度相对待;为父母者要慈爱,为子女者要孝顺,为弟者要敬兄长,为兄长者要爱护弟弟;对友人要忠诚;为臣民者要敬尊长;为首长者要仁爱。”“礼是一种诚敬的心境,是行为的道德纪律。”“作为人行为的原则时,是指处世行事皆得其宜。作为广义的社会原则解时,其义为‘物皆有序’,为‘万物各得其所’。是礼仪,是遵守法则制度。是继往开来。最后,是礼貌,是风度”。
通过以上阐述,林语堂先生认为,“由此显而易见‘礼’之含义包括了社会秩序、社会规范、典礼仪式的社会传统”。
基于林语堂先生的论述,我们可以知道,“礼”决不只是仪礼,而且还代表了社会秩序与社会法规的哲理。因此,可以说,“礼”的目的,是将社会地位与明确的义务,简明清楚的进行解释之后,使之形成一套完整的社会道德秩序,以此来作为国家的政治秩序的道德基础。而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哲理,至今仍应该是社会风气的基石。
在《西游记》中,对于以上所说的儒家“礼”的智慧的诸多方面,均有所体现,表现出一种基于典礼不差、礼节周详、物皆有序、各得其所的和谐氛围中,人才可以取得成功的人生智慧。
凡此种种思想,可以在《西游记》的以下篇章故事中窥豹一斑。
例如,在第八十七回“凤仙郡冒天止雨孙大圣劝善施霖”中,唐僧师徒四人一路风尘,来到凤仙郡,当唐僧知道凤仙郡连年亢旱,民不聊生时,便让徒弟去求雨。孙悟空自告奋勇,“求雨有甚难事”。谁知当他请玉帝降旨下雨时,玉帝却说,凤仙郡数年遭受干旱,是因为凤仙郡侯三年前被玉帝看见行不仁的事:将斋天的素食喂狗。所以,玉帝要通过惩罚他的一方百姓,以惩罚凤仙郡侯。
原来如此。孙悟空知道了原因,“大惊失色,再不敢启奏”。不但如此,而且“走出殿”时,还“满面含羞”,再不敢逞强好胜。
玉帝的惩罚,孙悟空的“大惊失色”“满面羞惭”,均可反映出典礼仪式的神圣不可冒犯性。
凤仙郡侯“原来十分清正贤良,爱民心重”,没想到一念之差,无意中冒犯了上天,便给他的黎民百姓带来如此大祸。
孙悟空曾经大闹天宫,天不管,地不怕,此时,也自知凤仙郡侯理亏,不敢再求情。凤仙郡侯知道了受灾的原因后,追悔不已,最后,凤仙郡侯以念佛看经来谢罪,表示痛该前非,凤仙郡才得以免灾,获降甘霖。
在此回书中,孙大圣,凤仙郡侯以及凤仙郡的普通百姓,都从中体会到了典礼的神圣性。正如林语堂先生所说,举行典礼时,应该心怀一种诚敬的心境,充分表现出虔敬之情。即此而言,儒家的“礼”此时已带有了宗教的特点。
我国社会或民间的诸多仪式的庄严、盛大,可说是“礼”的这一特点的体现。举行仪式时的这种虔敬心境,可以使参加仪式的人从此努力践行在仪式中所领受的责任,在潜意识中形成一种责任感,感受到一种践行使命时的神圣。例如,儿童参加成年礼后,懂得了自己已经成人,要承担一些责任,应该履行一些义务了。又如,国民参加国庆庆典,通过一些仪式、表演,感受到国家的强大和发展,会增强爱国之心,增强建设国家、保卫国家的使命感。而新婚双方举行婚礼的意义,在于在确定夫妻关系的同时,也赋予了夫妻双方对家庭的一份责任感,形成一种道德上的约束。
“礼”的这一内涵告诉我们,我们必须认真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仪式,以一种虔敬的心情来参加仪式,重视仪式蕴涵的意义,应发自内心的去接受仪式的使命,并努力践行。如若不然,则不但是对仪式的不敬,更是一种欺心的行为,不但欺骗别人,更是欺骗自己的内心。
这便是我们从《西游记》中领略到的“礼”的内涵之一:“礼”的宗教神圣性。
所以,当我们决定要参加典礼、仪式时,应该先要思考:我是不是可以用心来接受这个仪式;其后,我能否内心自愿的践行仪式赋予的责任和使命。不要欺骗别人,更不要欺骗自己的心灵。
儒家“礼”的另一内涵是意义分明的社会关系,即:在社会中,应该各司其职,各谋其政,不可以以下犯上,也不可以扰乱正常的社会秩序,不可以为所欲为,否则必然会受到制约和惩罚,因为这是生活所不容的行为。
在《西游记》中,通过孙悟空大闹天宫,诸神捉拿孙悟空,及至孙悟空最终被压五行山下的诸回,对此含义用形象的故事作出了说明。
孙悟空本是一只不受天地管束的天生石猴,凭有一身武艺,便不安分的下海滋事、入冥消籍,玉帝只好把他召入仙班,官封弼马瘟,来安抚他。没想到孙悟空却嫌官小,反下天宫。不但辞职,还索封“齐天大圣”。当他被封“齐天大圣”后,却又因蟠桃会没邀请他,大闹蟠桃宴,搅乱天宫。诸天神都不能降服他,最后,还是佛祖如来把他压在五行山下,才定住心猿。
在这几回书中,无论孙悟空本领如何高强,最终还是注定要被镇压的。因为,他的所作所为严重扰乱了天庭井然有序的秩序。使得天宫中“君”失去了为君的尊严与权威,这是任何国家,任何社会,在任何时候都不能允许的。所以,孙悟空注定逃脱不了被镇压、被制服的命运。他的行为违反了“礼”的“物皆有序”的社会原则,破坏了“万物各得其所”的社会关系,不遵守法规制度,也就必然为社会所不容。
在任何社会,需要的是遵礼守法的方正之民,只有这样的社会才能安定的存在,才能循序渐进的向前发展。“大官奉公守法,小官方正廉洁,职务分工合作,君臣互相匡正,这是国家健康”,林语堂先生如此翻译《礼记》第九——《礼运》中的“大臣法,小臣廉,君臣相正,国之肥也”一句。也就是说,国家只有健康,才能欣欣向荣的向前发展。
所以,作为具有社会性的人,应该让自己的国家健康发展。从自身做起,遵从社会的各种规则、遵守法律,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扰乱社会的正常秩序,不侵犯他人的合理地位和合法身份。只有这样才能立足于整个社会,自己才能获得发展,社会才能向前发展,国家才能繁荣昌盛。
这正是孙悟空大闹天宫,被压五行山下给我们的启示。
在井然的社会秩序条件下,在有着庄重而神圣的典礼仪式的社会传统中,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就应该是这个社会风气规范的基础。这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包括:彼此要以适当的态度相对待,个人言语举止要合适得体等。这也是《西游记》中所体现的“礼”的内涵之一。“礼”的这一含义体现出了对人的两重要求,即:要礼貌待人接物;这也正是要求自身要有较高的道德修养作为行为的基础。《西游记》的第八十二回“姹女求阳元神护道”中,通过孙悟空对猪八戒的一番教导,说明了“礼”的这一内涵。
此回中,唐僧失踪,猪八戒前去探听消息,结果被打而归。孙悟空问明他被打的原因之后,不但没为他争理,反而说“打得少了”。并对猪八戒进行了一番教诲。借此一段故事,对社会需要和谐礼貌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说明。
猪八戒为什么被打呢?因为他打听师父下落时,遇到两个女子,在还不知晓她们底细的时候,他便叫两个女妖为“妖怪”。读到此处,聪明的读者一定会忍俊不禁,会说,这个笨猪,真是该打。因为,他违反了社会交际中的礼貌原则。“妖怪”是个贬义词,这是众所周知的。这等于用骂人的词语当面称呼人,不被打才是怪事。
这回故事道出了礼仪在社会交际中的重要性。“礼”是敬让之道。在社会交际中,对人恭敬有礼,言辞行为符合时宜,这是取得社交成功的条件之一。
看孙悟空是如何教导猪八戒的呢?
首先,“温柔天下去得,刚强寸步难移”,这,是一切社交行为应遵循的宗旨。对人礼貌周全可以行遍天下,而自恃刚强却是寸步难行,所以,即使“你一身都是手”,有再大的本领,在别人面前,尤其是你有求于他的人面前,“也要略温存”;不能鲁莽,不能无礼,而要彬彬有礼、温柔礼貌。
在此基础上,要“人将礼乐为先”,所以,见面问讯别人时,到跟前,要先“行个礼儿”,要先让对方从心理上接受你,只有这样,对方才会帮助你,这是行为的要求。同时,还要有礼貌并且合适的称呼,孙悟空说道,“若与我们差不多,叫她声‘姑娘’;若比我们老些儿,叫她声‘奶奶’。”这,是礼仪的常识。不但要有称呼,还要合适。否则,如果是二八少女,被你称做“奶奶”,她一定会怒不可遏。相反,如果你把八旬老太称做姑娘,她一定也会认为你是在讽刺、挖苦她,不免要对你怒目相向。不但你想做的事情不能成功,一定还会受到同样无礼的回报。说者有时无心,听者却是有意的。因此,举止行为谦恭、语言合适得体,是你交际成功的言行基础。
接下来,孙悟空又以杨木和檀木的不同遭遇,对猪八戒进行进一步的教导。因为“杨木性格甚软”,可雕可刻,所以被巧匠,“装金立粉,嵌玉装花,”作佛作圣,受到“万人烧香礼拜,受了多少无量之福。”相反,檀木因为性格刚硬,被“油房里取了,去作柞撒,使铁箍箍了头,又使铁锤往下打”,这都是“只因刚强,所以受此苦楚。”不但生活中的言行细节要符合时宜,而且,自身内在的涵养也要相应修炼到位。否则,不但在生活中的琐碎小事面前会处处碰壁,甚至整个人生中都会处处不能得意,时时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一件件小事汇在一起,就是一个长长的人生,一次次失败连起来,就是一个失败的一生。
由此看来,小事不小。较高的修养,在小事中就应时时注意培养,交际失败时,不能只是怨天尤人,而应该认真反省,看看自己是否有错误,并注意及时改正;交际成功了,也应该汲取经验,总结自己的优点长处,去迈向更大的成功。常言道:“小不忍则乱大谋”,不拘小节固然潇洒,但万万不可事事无所谓,倘若如此,则事事不能成功。总之,在社会交际中,外在的言辞得体,行为时宜,是社交成败得失的条件之一。不但如此,我们还要有一种自觉的内省意识,取人之长,避己之短,提高自己的修养水平,练就符合时宜的行为举止,才能立于人生的不败之地。
综上所述,在《西游记》中,对儒家“礼”的表现,由此可窥一斑。人,作为一种具有社会性的个体,应该具有“礼”的品格,这可以说是我们在社会中安身立命的重要条件之一。《西游记》通过如上以及类似的故事,对此给我们做出了有益的启迪。
“智”者无忧
人类的生活是伴随着思考而存在的。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便是“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这是说即使是“智”者,即使经过千般思考,有时也会有思虑不周之处。虽然如此,凡事经过深思熟虑以后,再去实施,仍是我们应该遵从的行为准则之一。只有经过周密的思考安排,才更有可能保证事情的顺利、成功。
在我们的生活中,常常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与挫折,一筹莫展是我们常常面对的困境,但我们不应该气馁。最聪明的人类总会有办法战胜一切困难与阻隔。愚者千思,还有一得,何况“智”者?
因为善于思考,多少人以弱胜强、以少胜多,凭自己的聪明才智取得了胜利,战胜了困难与挫折。
在《西游记》中,孙悟空与诸多妖魔鬼怪争斗争的过程,便是一个个展示孙悟空的聪明与才智的故事。这些故事不但常常让我们忍俊不禁,还让我们了解了孙悟空的机智与聪慧。从中,我们还可以得到一种有益的启迪:面对强敌,聪明的人应该以智取胜。
如在第十七回“孙行者大闹黑风山观世音收伏熊罴怪”中,孙悟空变做凌虚子的一粒仙丹,哄熊怪吞食,夺回了唐僧的袈裟佛衣;在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等诸回中,孙悟空变成宝象国公主的模样,迷惑黄袍怪,最后在众星神的帮助下,救出师父和公主;同样,在第三十四“魔王巧算困心猿大圣腾那骗宝贝”诸回中,孙悟空数次变为小妖,骗取了金角大王、银角大王的宝物,救下师父;在火焰山前,孙悟空为了得到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变做小虫或变成牛魔王,巧得宝扇。如此种种,无论遇到什么艰难险阻,孙悟空总是机智的想尽种种办法,战胜妖魔,使师徒四人脱离魔窟,得以西行。
虽然好多妖怪自身并非本领高强,但他们常常与众多神仙、佛祖有着种种联系,常常凭借所偷主人的法力无边的宝物为所欲为。此时,孙悟空纵然本领再大,在种种宝物面前也常常显得无能为力。强战难以取胜,孙悟空便变换形状,用各种巧计先夺取宝物,再力战妖怪。这就是孙悟空的聪明机警之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遇到困难,遇到强敌,而有些困难的关键正如妖魔手中的宝物一样,是必须攻克的难关。因此,我们也需要和孙悟空一样,拥有机智和聪明的头脑,抓住克敌制胜的关键,不靠死战硬拼,而是以凭自己的智慧去取胜。
尽管人常说,“智”者千虑,会有一失,但我们还是应该做生活中的智者,遇事还是应该思虑成熟,再去实行。哪怕会有一失,也仅只是“一”失。因为,在生活中,我们虽然很难做到完美,但我们可以努力去追求完美。没有美丽的憧憬和希冀,怎么可能有美丽的现实出现,想都不去想,怎么可能会有成真的美梦?
不但遇到困难和问题,我们应该努力想办法解决,更进一步,生活中的任何事情,只要是需要我们去做的,我们都应该先去思索它的关键所在,去想一想我们完成它需要克服的困难所在。重视困难并不等于你害怕它,轻视困难也不能说明你可以轻而易举的攻克难关。
一次小小的测试,你应该抓住重点,掌握难点,以轻松的心理去应对;一次小小的业务谈判,要解决什么问题,你想得到什么,你不能失去什么,你可以作出那些让步,你必须坚持那些条件,这都应该是你心中非常清楚明了的行事原则;要完成一项头绪纷乱的重大工程,你应该充分考虑你已拥有的有利时机和条件,你欠缺的、不利的因素,你应该重视什么,可以忽略什么,你应该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只有考虑得尽量周全,你拥有成功的可能才会越大。
“智”者不但要千虑,儒家还言道:“智者不惑”,有才智的人不会困惑、迷惑,于事,于物。这就是说,遇事不但要深思熟虑,还要在各种诱惑面前,保持清醒的认识,不被迷惑。
机警的孙悟空不会被白骨精的数次变幻而迷惑,一眼便可以看出她的真面目,坚定的要除掉她。即使肉眼凡胎的唐僧用紧箍咒制止孙悟空,也不能改变他的疾恶如仇。红孩儿变成被劫的小孩,哄过了唐僧和猪八戒,却照样骗不了火眼金睛的孙悟空。一心向西,真诚求取佛经的唐三藏,面对巧试禅心的三圣,同样毫不动,不为其娇媚所惑;女儿国王的情深意切、荣华富贵也不能打动他的坚定佛心。
在处处充满着物质诱惑的当今社会,人们对物质的追求与向往也日益膨胀,此时,面对种种迷人的诱惑,保持清醒的头脑,更是至关重要。我们也应该像孙悟空、唐僧一样,做不被诱惑的智者。在看似良善的骗者面前,可以辨别真伪、美丑,可以识破骗局。在金钱、美色的诱惑面前,不失做人的根本原则,不失“智”者的清醒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不迷失自己、不受骗、不堕落、不滑向犯罪的深渊,这,应该是我们时时保持的警觉之心,时时为自己敲响的警觉之钟。
“智者动”、“智者乐”,也是儒家智者的表现。何谓“动”,何谓“乐”,当有诸多含义,但灵动、充满活力,无忧与快乐,该是其中的应有之意。这些特点,在孙悟空身上也有所表现。
只要一提到孙悟空,人们眼前便会浮现出那个连走路都蹦蹦跳跳的猴子,他总是不停地抓耳挠腮、一双闪亮的眼睛不住地东瞧西看,还喜欢拿懒惰而贪吃贪色的猪八戒开开玩笑、寻寻开心,搞些不大不小的恶作剧。机灵与活泼,是猴子的特点,也便是孙悟空的特点;不知疲倦,永远那样机警、精神,那样快乐无忧,是孙悟空留给我们的深刻印象之一,也是我们喜欢他的原因之一。
生活中充满快乐、无忧无虑,是我们每个人都向往的生活状态,也是我们对亲朋的美好祝愿;工作中充满活力,做任何事情都满怀热情和信心,常是我们对自己、也对他人的一种期盼。只要我们尽力去做,我们就可以做到这一切:保持快乐的心情,充满自信的去做要做的事情。
一次次成功的结束,也是你又一次次走向新的挑战,追求新的成功的开始,就像孙悟空一样,踏平坎坷成大道,斗罢艰辛又出发。无论如何,我们遇事应该三思而行,尽量做到思虑周全,但不能过分求全责备。只要我们充满自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能发现生活中的快乐和美好,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像唐僧师徒一样勇敢机智、百折不挠,人生的快乐和成功最终一定会属于我们。
“诚信”为本
作为儒家五常之一的“信”,是一种很高的道德境界。自古以来,人们就已知道“信”对于个人、对于国家,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孔子在做人和与人交往中都十分注重“信”,主张做人应该以忠诚信实为主,要言行一致,诚实守信。
什么是“信”?首先,“信”应该表现为自信,即相信自己,认为自己的思想认识、希求、愿望及行为客观、合理,可以为人理解、认同和接受,具有自信心;其次,“信”应该表现为他信,即对他人的思想认识、希求、愿望及行为客观、合理,可以为人理解、认同和接受,相信别人。而自信与他信合而为一,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的“信”。这应该是人与人之间开诚布公、真诚交流的结果,没有真诚就不能建立互信。而只有互相信任,才能使人与人之间得以真诚合作!才会有人与人之间信守承诺,和谐发展。
关于“信”,儒家有以下论述。
如:“民无信不立”,是说人没有诚信,就不能自立,不能立足于社会;“诚者,人之道也”,是说,诚实是做人的根本道理。
又如“匹夫行忠信,可以保一身;君主行忠信,可以保一国”,意思是:一个人履行忠信的行为规范,可以保护自身;作为一国之君,如果履行忠信,可以保护国家;
还有“言忠信,行笃敬,虽蛮邈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讲的是为人“诚信”,即使到了“蛮邈之邦”,也行得通;言不守信,行不诚恳,即使在邻里之间,也寸步难行,这些都是儒家的遗训。
孔子非常反对那些狂妄而不直率、幼稚而不老实、无能而不讲信用的人。他认为,真诚的君子,应该以忠信来结交友人,对待朋友,应该坦诚,敢于指出朋友的缺点和不足,可以指正朋友的错误,并真心诚意地劝告他,好好地引导他改正错误。
孔子指出“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这也是在做人方面,孔子提出的以诚信为基础的道德标准。在社会交际中,孔子认为,与人相处应该表里一致,反对与人交往中的“巧言、令色、足恭”,并以此为耻。
孔子认为,不要抱有怀疑别人不诚信的成见,也不要无根据的猜测别人诚恳。在交友方面,应该“君子尊贤而客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认为既要尊敬贤人,同时也要能与一般的人相容,称赞有才德之人,也要同情没有能力的人,为人不要自傲,要能和人相容相处,这都是人际交往中的以诚为信,以诚待人。
要同正直的人、守信用的人和见闻多的人交友,这是儒家的“益者三友”,同时,要把称道别人的长处和多结交贤良的朋友当作快乐,这是儒家的“益者三乐”。
以上所有这些,和我们今天提倡的平易近人、宽容谅解、诚实守信是一致的。诚信是无价的,在社会、人生的诸多方面,坚持诚信,将会使我们受益无穷。
在《西游记》中,也不乏描写诚信的篇章与段落,给我们做出有益的启迪。
在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便有应该信守承诺的体现。当石猴孙悟空与众猴在山中玩耍的时候,他们发现有一股涧水清澈可爱时,群猴便说:“那一个有本事的,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听到这些,孙悟空即应声而去,并为众猴发现了“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的安身之处。在群猴都进去安身之后,孙悟空便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要求大家拜他为王。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序齿排班,尊孙悟空为猴王,没有一个违背诺言。这正是一种信守承诺的表现。这里,连猿猴都信守承诺,可知,在《西游记》中,信守承诺已经是一种毋庸置疑、被普遍接受的行为规范了。
在第九回“袁守诚妙算无私曲老龙王拙计犯天条”、第十回“二将军宫们镇鬼唐太宗地府还魂”两回中,唐太宗允诺要挽救触犯天条的泾河龙王的性命,结果却未能实现承诺,为此,不但唐太宗愧疚不已,亲自向龙王的鬼魂赔礼道歉,龙王鬼魂还可以把唐太宗告到地府,使唐王不得不亲临地府,当面去对质。在此,即使皇帝不信守承诺,也不能不了了之,也要受到一番质问与责难。这又一次说明了守信的理所当然。在接下来的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还魂的唐王派人去地府进奉许下的南瓜,阎王非常高兴地称赞他是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不守承诺险些送命,信守承诺,连阎王也大加赞叹。
唐僧为了实现为唐王求取真经的承诺,带领徒弟,长途跋涉、历尽艰辛、出生入死,经历十四载的磨难,终于取得真经回归东土,了却夙愿。这些都是《西游记》中讲求诚信的范例。
在古代社会中,诚信非常重要,而在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社会中,以诚信为道德准则,做到言行一致,也应该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基本道德要求,做人的根本,同样是建构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必不可少的道德规范。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行为规范,它要求做人要诚实守信,不自欺,不欺人,不虚伪;在社会交往中要待人诚恳,信守诺言,只有这样,才能既取信于人,又能赢得彼此间的信任。所以,可以说,“诚信”是调整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谐关系的根本。不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需要诚信,家庭的生活,集体、单位的活动,无不应该以“诚信”作为基础。“诚信”要求人们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宽容、信守诺言。
如果社会中没有“诚信”,个人将会失去真诚可信朋友,经营者将会失去亲密合作的伙伴。所以,不论个人还是集体,都必须树立诚信为本的意识。
“乐道人之善,乐多贤友,”乐于称道别人的长处,乐于结交贤良的朋友,这同样也是人际交往中一种科学而积极的交往方式,心胸开阔,以诚待人,是我们立足于当今社会的有力保证。
以“诚信”为本,这种思想对于我们今天塑造和谐完美的精神个性、建构新型的人际关系,都具有非常重要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儒家还强调“信”与“义”的关系。儒家认为,所遵守的“信”应该是合乎道义的,也就是说,如果发现已承诺过的事情有不合理之处,也就是不合“义”,那么,就不应该对这种承诺再死守不放,这时,不守信,不履行承诺才是合乎道义的。因此,我们也不能只知重然诺而不会分辨是非善恶。没有原则的有言必信有时也会犯错误。真正有德行的人说话不一定句句守信,关键要看交往的对象,如果对方是不讲诚信的不义之人,我们就应该明辨是非,只有这样才能维护自己正当的利益不受侵犯,才能为单位、集体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由此看来,儒家所讲求的诚信是非常合理而正确的,这才是确切而完整的儒家关于“信”的基本内容。这种具有明显的原则性与灵活性的双重特点的“信”,对于我们今天生活、工作的重要指导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以此种“诚信”观念为基础,建立起良好的社会信用氛围,引导人们去追求、实践真、善、美,这,正是社会主义社会中,道德建设的应有内容。
“忠”正行事
说到“忠”,人们常常会想起专制时代的政府官吏对于君王的无条件的绝对尊崇与服从。因此,“忠”似乎成了专制时代中愚昧思想的代名词,它似乎代表了专制社会每一个臣民对于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放弃,也似乎传达出此时的每一个臣民对于道德和正义的漠不关心。但是,如果我们能摆脱心中的成见,通过古代典籍中有关“忠”的论述来重新审视“忠”字的原始含义时,我们会发现,真正的“忠”,是一种非常难能可贵的优秀品德。
“忠,中心也”,
“出自心意为忠”,
“忠,恕也”,
“忠,正也,”,
“忠,直也”,
“忠,厚也”,
“忠,爱也”,
“忠,言以中心也”,
“义明而物亲,忠也”,
“竭意不讳,忠也”,
“知无不为,忠也”,等等,
这些都是古代典籍中对“忠”的论述。
通过以上论述,我们可以了解“忠”字的最初意义。它实际上包含了“发自真心的、宽恕的、正直的、仁厚的、慈爱的、坦率的、勇敢的、尽力而为的”等诸多优秀品质。由此可知,“忠”,并非对上级言听计从,而是指行为不偏离自己的本性和本心;“忠”也不是指是非不分,而是指人们真正地按照自己的良知和良能而行动。因而,“忠”正是要忠于自己的本性和本心,忠于自己的良知,是一种最强调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的道德品质,正直、公正、宽厚与善良,是“忠”的应有之意。这才是儒家传统美德中真正的“忠”字的内涵。
梳理以上有关“忠”的论述,我们可以概括出“忠”以下几方面含义。首先,“忠”是不违背自己的内心意志,它要求人坦率真诚,言行一致,表现真实的自我,不虚伪、不喏喏,这是对独立人格的坚持与追求;其次,“忠”,是一种正直的品质,敢于指出世事的不平之处,尽力制止、勉力而为、不畏强权暴力,这是一种人间的凛然正气,一种无畏的勇敢;第三,“忠”,还是一种类似长者的宽恕态度,一种仁厚与慈爱的品格,因此,我们可以说,“忠”之人应该是让人觉得可亲可近的人,“忠”是真实,是正直,是仁爱,是与唯命是从、是非不分完全不同的一种思想品格,是一种非常可贵的品质。
检点这种包含真实,正直,仁爱的“忠”的品质,《西游记》中猪八戒、孙悟空、唐僧可以说各是其中一方面的代表。
说到猪八戒,人们便会想到他的贪吃、好色和懒惰。但古语说:“食色,性也”,贪吃和好色,正是人的本能。而猪八戒的表现,正是这种人的本能的表现,只不过是作为艺术形象,显得更加夸张而已。
现实中,当我们形容一个人的贪吃和懒惰时,常常会调侃地说:像猪一样。也许,这也正是作者让猪八戒投胎为猪的缘由。猪的形象是人类这种本能的最典型体现。如,猪八戒因调戏嫦娥被贬下仙界,而在第十八回“观音院唐僧脱难高老庄大圣除魔”,第二十三回“三藏不忘本四圣试禅心”,第五十四回的女儿国中,猪八戒的好色特点,无不表现得淋漓尽致。在取经的途中,去讨要斋饭的猪八戒常常一头拱进草堆,美美的睡上一觉,然后回去交差。在数次与妖魔的争斗中,猪八戒也是常常躲在后面,一副贪生怕死的样子。面对斋饭,猪八戒却一口丢进去一碗,十数碗饭转眼就不见了。也正是因为猪八戒的这些特点,才数次被孙悟空捉弄,被诱哄去干些出力气的差事。但无论怎样地可笑与可气,展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栩栩如生、真实生动的猪八戒。他虽有诸多劣性,可不虚伪,常常直言表达出自己的愿望,顽劣中透出一丝可爱。
如果说猪八戒是真实表现自己的典型,则在某种程度上,孙悟空可以说是正直、无畏的典范。他的诸多优点,已有很多论述,而正直、勇敢、无畏的特点,也是不容置疑的。他面对邪恶毫不妥协的勇敢,就是玉帝、上仙、观音或如来,有错也敢当面批判指出的正直无畏,都是具有“忠”的品格的表现之一。
就“忠”而言,在猪八戒的真实之“忠”,孙悟空的无畏之“忠”而外,唐僧更多表现的则是一种仁爱之“忠”。唐僧的取经一路,也是指引徒弟们救危扶善的一路。哪有妖魔害人,他要徒弟降妖救人;哪有百姓受难,他让徒弟们解救危难,唐僧正是儒家“善”的化身。
体察了“忠”的形象特点,也了解了其真正含义,此时,我们一定认可了“忠”的优秀品格。“忠”正是儒家圣哲理论和信念的直接表达。
儒家认为,“人之初,性本善”,一切发自人类个体的内心的思想和行为都应该是好的思想和好的行为。正因如此,由人类每一个体的内心思维,所指引的人类的每一个个体的独立思想和独立人格,也应该是最完善的思想和最完善的人格,它的思想基础便是这种“正直、真实、宽厚、善良的品格和行为特征。只有以此“正直、真实、宽厚、善良”的品格和行为特征为基础的社会,才可能是一个人人享有幸福与自由的社会。
因此,“忠”这一优秀品格,在我们的当今社会中,仍然应该是弥足珍贵的。我们不仅应该有孙悟空的无谓、勇敢,唐僧的仁慈善良,也应该能像猪八戒一样,勇于展现真实的自己,当然,猪八戒的馋与懒,贪财与好色是我们应该摒弃的不良习惯。
因为人类每一个体的本性是善良的,但人类的善良本性中也常常带有与这种善良本性相背的软弱与惰性等不良因素,而这种软弱和惰性的因素使得人们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诱惑,从而偏离自己善的本性,甚至做出背信弃义的行为,这是我们应该时时警惕的。
因而,理解儒家真正“忠”的含义,坚守“忠”的信念,是我们每个公民应该负起的责任和义务,是保证社会健康文明发展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也是我们每个社会个体生命走向成功和自由的保证。
“孝”道为先
“孝”是中华民族数千年以来传承至今的优秀美德,是儒家重要的伦理规范之一。因此,在儒家典籍中,有很多关于“孝”的论述。
如:“惰其四肢,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父母年老,自己懒惰不去做事,不赡养父母,这就是不孝之一。但知道赡养父母,是不是就可以说是孝呢?“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当人问孔子“孝”时,孔子说,现在的人,认为赡养父母就是孝,连犬马有时都可以得到人的饲养。如果只是养活而不尊敬老人,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狗马有什么区别呢?可见,不赡养父母,当然是不孝,但只赡养父母,而对父母没有真情实意,不从心底真挚的关心、尊敬父母,也不足以称作“孝”,还要敬重父母、赡养父母尽心尽意,这才是“孝”的根本所在。
另外,孝敬父母是不是就要对父母言听计从,凡事都顺从父母的意愿呢?如果父母有过错该怎么做呢?孔子说,应该“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对待父母的过错,应该委婉的进行劝阻,如果父母不愿意听从,也仍然要尊敬父母,不可以冒犯父母,不可以怨恨父母。如果父母有过错而不进行劝阻,就是让父母处于不义的境地,此时,再对父母顺从则是不孝了。
除此之外,“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好财货,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好勇斗狠,以危父母”都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因为自己的不良嗜好、贪图享受或自私心理,置父母的生活于不顾,甚至让父母为自己担惊受怕,这都是不孝敬父母的表现。
孟子曾说:“人少,则慕父母;知好色,则慕少艾;有妻子,则慕妻子;仕君则慕君,不得于君则盲中。大孝终身慕父母。”意思是:人年幼的时候,爱慕父母;等知道爱慕年轻的女子时,则爱慕漂亮的姑娘;有了妻子和孩子,就爱慕妻子和孩子;等做了官,就会爱慕君王,得不到君王的赏识,就会思虑焦急。而至孝的人终身都爱自己的父母。这说明,父母、妻子、工作、事业,都是人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每一方面,我们都应该付出自己的精力和热爱,而孝敬父母则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
在《西游记》的以下章节中,通过书中人物的言行,对应该实行“孝”道,做了有益的宣扬。
在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中,便有“孝”的表现。求师学艺的孙悟空途中遇到了一个砍柴的樵夫,当孙悟空从樵夫口中知道了须菩提祖师和樵夫是近邻时,问他为什么不去求取长生不老之方时,樵夫说,母亲年老,要供养老母,所以不能去修行。当孙悟空再次用手扯他一起去时,樵夫道:“你这汉子,甚不通变。我方才与你这般说了,你还不省?假若我与你去了,却不误了我的生意?老母何人奉养?”一个普通的樵夫也知道奉养老母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可见,《西游记》中,行“孝”已成为一个人人生中的基本信念之一了。
在第三十一回“猪八戒义激猴王孙行者智降妖怪”中,孙悟空见到被黄袍怪掳去的宝象国百花公主,问公主:人生天地间,什么是得罪?公主说:“记得古书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知道自己远离父母,不能在父母面前行孝,“诚为天地间一大罪人”。孙悟空也说:“孝者,百行之原,万善之本”,并以此劝说公主帮助他捉拿黄袍怪。公主也深知自己的行为十分不孝,要竭力帮助孙悟空战胜黄袍怪。这些对话也是对行“孝”的重要性做出的说明。
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火眼金睛的孙悟空识破了白骨精的变幻,数次将她变化的假身打死,而肉眼凡胎的唐三藏不明真相,怪罪孙悟空滥杀生命,甚至用念紧箍咒来制止孙悟空杀生。孙悟空忍着头疼,向师父解释真相的同时,仍然不忘保护师父不受妖魔的侵害。这不正是“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的表现吗?虽然唐僧不是孙悟空的生身之父,但俗语说:“一日为师,终身为父”,唐僧之于孙悟空,也正像孙悟空的父母一样,值得孙悟空孝敬和尊重。
当孙悟空被逐,唐僧被黄袍怪捉住,不能获救时,猪八戒去花果山请孙悟空,孙悟空得知师父有难时,就对群猴说:“他(唐僧)倒不是赶我回来,倒是叫我来家看看,送我来家自在耍子,如今只因这件事,待我还去保唐僧,取经回东土。”由此可知,尽管被逐回,孙悟空还是心系唐僧的安危,知道唐僧需要他的解救,就立刻前去,毫不迟疑。
在《西游记》中,即使一些妖魔,捉住了唐僧,要吃唐僧肉时,也知道要请来妖怪父母一同享受,不敢独享。
因此,可以说,在《西游记》中,“孝”不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不言而喻的道德准则,并且具有丰富的内涵。这同时说明了行“孝”,无论在何时何地,都具有重要意义。当然,在我们社会文明高度发展的今天,实行“孝”道,仍是社会道德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当今社会中,经济和科技高度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节奏普遍加快,生活中各方面的压力也日渐增大。网络等各种信息手段的普遍流行,使人们的交流受到时空的限制大大减少。但同时,忙碌的生活,现代化的信息手段,也使人减少了面对面交流的时间。一个电话,便是新年的问候,节日的祝福。可是,对于那些年老的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他们不必再去为工作而辛苦奔波,有了更多的闲暇,而忙碌的子女却常常没有很多时间去陪伴老人,于是,很多老人难免会感到孤单和寂寞。我们要尽的不但只是“孝”行,更重要还要有一份“孝”心。
一首《常回家看看》,可以唱遍大江南北,在流行歌曲层出不穷、风靡街头,充斥耳畔的今天,《常回家看看》久唱不衰,正说明它唱出了人们的心声,代表着一种普遍的心愿。“父母不图儿女为家做多大贡献,一辈子不容易,就图个团团圆圆”。所以,应该“找点时间,找点空闲,带上孩子,常回家看看”。“找点”时间和空闲,是因为人们生活的忙碌,“常”回家看看,说明人们平时不能“常”回家看看。年迈的父母需要成年的儿女带给他们家庭的温馨和天伦之乐,需要有时有人陪伴他们一会儿,哪怕只是家长里短的随便和父母唠叨唠叨,也可以给父母带来莫大的快乐与满足。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忙碌的人们常常陷入家庭观念的误区,认为家庭的作用已经淡化。其实不然。在物质高度发展的社会,只有精神建设也保持在相当的层次发展,社会才可以称得上整体有了发展。商品经济的社会,家庭的观念更应该强化。因为家庭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代表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而维系一个温馨家庭的核心则是孝道。儒家所阐发的孝的理念,那种父慈子孝、充满亲情与爱意的家庭氛围,会为家庭中的每个成员带来轻松、自信、积极向上的愉悦心情,如果把这种爱意融融的家庭氛围扩大而为社会的整体氛围,那么整个社会的友善和谐氛围将会随之而来。这样的社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展的社会,也才是高度发达的社会。
所以,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朝夕相处的家。子女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抚养和疼爱,是父母含辛茹苦的养育,才有子女的今天,而让年迈的父母有一个幸福、安康的晚年,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也许,你每天都有繁重的工作,让你忙碌紧张;也许,你也有了自己的小家庭,有了天真可爱的儿女,为了儿女的健康快乐成长而辛勤奔波,但无论怎样,无论何时,都不要忘记年迈的父母,不要忘记他们希望你“常回家看看”的殷殷期盼,别忘了常给父母一声知冷知暖的问候。对父母行孝道,尽孝心,是一个人有责任心的体现,对家庭有责任心,才能对工作有责任心,对工作有责任心,才会对社会有责任心。这样的人,才可以成为家庭的支柱,社会建设的主力,才可以做国家的栋梁。
上行下效,你的孝行是你的儿女行孝的榜样,你的孝心将会让你获得晚辈儿女的尊重和敬爱,将会给你的晚年带来融融的天伦之乐。
在人们对物质多所追求的今天,我们还应该避免走入另一个误区,就是以为多给父母物质的享受,保证父母的物质生活,就是孝敬了。其实不然。儒家更看重精神的敬重。正如上文所说,孝在行,更在心。在老人的基本生活大多数已经得到物质方面保证的当今社会,老人更多需要的是精神的安慰。因为年老而产生的情绪上的失落感和孤寂感,会让老人的情绪变得容易波动,所以,对于今天的老人,精神方面的照顾和关怀应该是最重要的。也许我们不能天天守在父母身边。但心灵的关心必不可少。与父母保持联系,常常看望,用各种方式给父母以精神安慰,这一点,是我们应该做到的。
如何处理我们与老人意见的分歧,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们应该如儒家所言,尊敬父母,委婉的提出意见,而不能流露出不屑或不敬的神情。面对家庭中出现的矛盾,也应该讲究处理的方式和方法,年老的父母有时固执己见,我们应该妥协退让,在晚辈面前注意维护老人的尊严,然后再慢慢进行交流沟通。
在我们广泛提倡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的今天,对人性,人的主体地位和价值尊严的关注和高扬,也是一种关于人生的终极关怀和价值取向的关注。在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社会中,避免成为金钱的奴隶,维护人的自尊,保持人类本身善良、优秀的品质,反思社会思想伦理的蜕化之处,传承儒家思想的数千年美德,是家庭和睦,社会发展的有力保证。依法治国,还要以德治国,确保人类社会的全面发展。
2.领受佛家智慧
如果可以用“有志”与“现实”对儒家的思想的哲理内涵进行最简洁的概括的话,佛家思想也许可以用“为善”与“来生”来做以类似的描述。佛教虽然产生于西域,但经过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传承与发展,佛家思想已经成为华夏民族哲学智慧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了。因而,佛家思想对华夏民族的影响也已经极为广泛深远,为诸多的世人信奉与尊崇。《西游记》描写的即是向佛家寻求为大唐臣民解脱苦难的良方的故事经历。作为佛家故事书,《西游记》对佛家智慧的展示自然是随处可见,让读者不仅通过取经事业了解佛家的无穷力量,还可以从故事中体会到佛家哲理的智慧火花,获得有益的人生启迪与生命、生活智慧。在此,正如对《西游记》中儒家思想的解读不能周全、普遍一样,这里也只能撷取其中展示的佛家智慧火花数朵,如通过对“佛家四谛”的解读,认识佛家的人生观;以及佛家如何对待人生的生命不永;佛家的因果观念产生的向善思想等,借此以求管窥一斑,以证其实。
佛家四谛,求得人生极乐
“苦谛、集谛、灭谛、道谛”是佛家的四圣谛,亦即佛家的四种真理。何谓“苦谛”?佛家认为,人生有出生时苦、老来时苦、生病时苦、临死时苦、冤家碰头苦、心上人别离苦、所求不得苦、身心欲求好比火一样的炽盛煎迫人苦,即,人生有八苦,这是佛家对于社会和人生,及至世间的一切所做的价值判断。
“集谛”,又称“因谛”,主要揭示“苦谛”的原因。也就是说,人生的“苦谛”在于“贪、嗔、痴三毒”等造下的孽。“贪”为贪欲,“嗔”为嗔恨,“痴”为不知无常、无我之理。佛家认为,人生世间虽有无量的苦,但这种苦并不是孤立和偶然的,他产生的缘起便是“集谛”。
“灭谛”是说要灭除“集谛”所包括的一切惑业,从而使人生解脱生死,趋向真空寂灭的涅槃境界而获证圣果。
“道谛”是指灭苦的方法。“道谛”揭示出“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等八种正道,即“八正道”。也就是通向涅槃解脱之境的八种方法和途径。佛家认为,按照“道谛”揭示的“八正道”等方法进行修行,就能超凡入圣,由迷界此岸到达悟界彼岸。
佛家以为人生的本质就是痛苦,人生犹如苦海,没有终极,身在其中,只能沉沦起伏,历尽痛苦。活着的人常常不得不面对生理病痛,或生活中的挫折。而且,痛苦也不仅是来自肉体或精神情感,还有人生命运难卜、祸福无常的生命体验,使人时时感觉到无奈。
而“集谛、灭谛、道谛”则分别指出人生之苦的原因,人要懂得应该灭除这些苦的根源,寻找到灭除这些苦的方法和途径,最终使人达到极乐世界。
由此可见,佛家的“四圣谛”是在教人如何脱离苦海,求得快乐,是一种自我解脱的法门。佛家认为,人生在世,无不有苦,而苦的根源是人的贪得无厌,应该把人类的贪欲一并去除,而去除贪欲的方法就是断除苦因,这正是佛家的大智慧之处,也是佛家的根本真理。
《西游记》讲述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经的故事,其中当然有许多关于佛家真谛的论述,劝人去除欲望、杂念,无牵无挂,就可以获得涅槃。如,在第十九回“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中,有一段《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到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埵,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这段心经可说是佛家四谛观点的概括。世间一切皆空,无论思想还是行为。人生如果没有欲望和梦想,心中就没有挂碍,没有挂碍,则没有恐惧,生活也就没有苦厄,只有这样,才可以从苦难中得到解脱,才能获得极乐。
同样,在第五十六回“神狂诛草寇道昧放心猿”的篇首诗中,“灵台无物谓之清,寂寂全无一念生。猿马牢收休放荡,精神谨慎莫峥嵘。除六贼,悟三乘,万缘都罢自分明。色邪永灭超真界,坐享西方极乐城”。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中,“一念才生动百魔,修持最苦奈他何。但凭洗涤无尘垢,也用收拴有琢磨。扫退万缘归寂灭,荡除千怪莫蹉跎。管教跳出樊笼套,行满飞升上大罗。”这两首诗句,也都是劝导人们要心中清净无物,全无一丝杂念,不可放荡心性,要灭除万缘,驱除心中各种欲望,自然就可以跳出俗世樊笼,圆满飞升,得亨极乐。
在古代封建社会中,由于社会制度的不合理,也因为社会生活物质的不发达,人们的各种愿望常常很难得到满足,也因此常常被各种苦恼缠住身心。而佛教的传入,教给人们一剂摆脱苦难之感的良方,那就是放弃各种欲望,正如所说,没有希望,也就没有失望,就不会有不满足的感觉;而且,还要把一切的苦难都不放在心上,一切的得失都不去计较,这样一来,也就不会有痛苦的感觉,就没有得失成败的苦恼。没有不满足,没有痛苦感,没有得失心,这样的人生,当然是没有苦难感的快乐人生。这,就是佛家开给世人的、摆脱苦难的良药。
人们有时说,人生苦短。死亡犹如一把利剑,时时威胁着人生,使人不得不忍受死亡阴影的逼迫,痛苦不堪。人生之苦,也许,人们最惧怕的就是死亡,可以说,死的痛苦是人生最大的痛苦。几十年的岁月,只不过弹指一挥间,面对各种所求而不得的痛苦,生、老、病、死、怨、恨、别离等,有时,太过执著只能徒增伤感,也许,放弃一些,退一步,就可以海阔天空。
没有太多贪婪的欲望、不嗔恨而懂得宽恕之道、不过分痴迷于一事一物而可以放开视界,这样的人生一定是豁达而开明的人生,一定不会为各种苦难压抑得难以喘息。
生活在古代社会有古代社会中的苦,而生活在当今世界也有当今世界的愁。社会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人生的追求也是随着时代的不同而不断在发展变化,也许愁苦就是与人生相随的、难免的。关键是如何对待。认知佛家“四谛”,也许可以指引迷途,让人生少一些痛苦感,多获得一些快乐感。
今生为来世,给生命希冀
佛家不但注重今生,追求今生的无忧生活,而且还认为人生有来世,所以可以给来世的生活以希冀。认为人生可以通过今生的努力行善,使来世可以脱离已经认识到的人生苦海,获得或富贵或快乐的来世生活。
因为佛家讲究“轮回”、“因果”,认为人今生死了之后,还可以有来世的投胎转世。而且,今生的为善与行恶,会在来世得到彰显和回报,今生行为和来世的祸福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讲的就是佛家的“轮回”。意思是说,人生的出生和死亡都不是人的最初开始和最终结束,生和死都只是人的轮回中的一个环节。芸芸众生的生生死死轮回不已的原因,是由于自己造成的“业”,也就是人的思想和行动,“一切诸报,皆从业起”,所有的“业”都会导致相应的果报,这就是佛家的“因果”。即每个人都要为自己所做的“业”承担果报责任,并不能以死来逃脱责任或免遭惩罚。今生的“业”将在来世得到果报,只要人不停地制造业力,那么人就将在生死场中轮回不休。
佛家还有“六道轮回”的说法。认为因为“业”有所不同,有善“业”、有恶“业”,所以,果报的性质也就不同,有善报、有恶报。“六道轮回”是说人根据自己不同的“业”,在“地狱、鬼、畜生、阿修罗、人和天”的“六道”中轮回。人死后何去何从,全部是根据自己生前所造的业而定的。
《西游记》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借判官之口告诉唐王佛家的“六道轮回”:行善的,升化仙道;尽忠的,超生贵道;行孝的,再生福道;公平的,还生人道;积德的,转生富道;恶毒的,沉沦鬼道。可见,如果今生为善积德,行孝尽忠死后再转世轮回,不是可以得道成仙,就是能得享荣华富贵;否则,如果今生作恶多端,死后不但要沉沦鬼道,而且有可能永世再也不得超生为人。
因为有了佛家的“因果”和“轮回”的说法,佛教才给生活在人世间的人们以未来的希望。有了对未来的希望:得享富贵或得道成仙,知道了实现希望的途径:广结善源、努力行善,人就会去追求希望,去勉力而行,去按照佛家指引的道路向前,行善业、做善事,积善德。因此,信佛的人知道行善积德,这正是为了来世获得善果,为了来世可以获得荣华富贵或者得道成仙。
虽然佛家的“因果”、“轮回”说法有浓厚的唯心主义色彩,但其善恶报应的观念在客观上却可以起到扬善抑恶的作用,促使人们去行善积德。
佛家讲求生命的最终要达到一种“涅槃”的境界,希望得到一种与凡人完全不同的心境和境界,超越生死、超越有无、时空、也超越物质和精神,这是一种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生命境界。佛家认为,想要达到“涅槃”的境界,超越世间的一切,就必须潜心向佛,一意修行,多行善事,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今生和来世进入超越生死的自由境界。
在《西游记》中,就有众多的行善之人。唐僧、孙悟空等都是其中的代表。也许,我们可以说,唐僧的乐善好施是因为深谙佛家教义,虔诚相信,努力遵从和恪守,是一种已根植于生命中的有意识行为。而孙悟空的扬善惩恶则是其正直善良的本性使然,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在《西游记》里的众多行善之人中,他们虔诚信佛,乐善好施,广结善缘,是因为他们已经在内心深处接受并相信了佛家的思想,相信佛家的“轮回”和“因果”说法,相信今世的“善”行会修得来世的福分,会获得来世的善果。如在第十三回“陷虎穴金星解厄运双叉岭伯钦留僧”中,伯钦搭救唐僧的性命、伯钦的母亲知道唐僧是西去求取佛经的高僧,一家人殷勤款待他,并祈求唐僧给伯钦死去的父亲超度亡魂,使他早日转世投生,获得来世。
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取佛经,历经寒暑十四载,跋山涉水,途经国都州郡等十数个,除非受到妖魔的侵害,一路上大都受到州国或百姓的礼遇,通关换碟,求施化斋,最终得以顺利通行。这也说明佛教的思想已是流播甚广,为四方各地接受。
“为了未来,给生活、生命以希望”这一思想本身,是值得我们借鉴的。这种“今生努力,为了来生”的佛家思想可以引申拓展为一种把握现在,努力奋斗,给未来的生活创造更多的希望和快乐的人生观。而这种为了将来,寄希望以未来,不言放弃的生活信念,何尝不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在面临种种生活压力的现代生活中,激烈的社会竞争、紧张的工作状态等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常会使人产生挫折感、压抑感或虚空或无聊等的各种不快乐的感觉,面对诸多生活中时有的不快乐的感受,给自己一份寄托于未来的希望,也许可以有效地帮助自己从种种偶有的不快乐情绪中摆脱出来,继续一种充实快乐的生活。这种心中怀有未来,寄希望以未来的信念也可以说是自己给自己生命的一种有效的精神支撑,让自己的生命中少一些阴霾和低沉的时光,多一些快乐和昂扬的岁月。这正如我们常说的“一切向前看”一样,而且,不仅要向前看,还要努力寻找前方存在的希望,努力去创造希望。
寄希望于未来,也许,你的思想会变得更为豁达,你的生命会显得更为轻松。相信未来有希望,在生命的历程中,你会走得更坚定,更有信心。
心中怀有未来,你会觉得生命因此变得充实而有意义,不再总是虚空相伴,不再常是迷惘相随。
人生无常,要勇敢、坦然面对
“无常”,是佛学词汇之一。它指的是种种因缘所生成的万物,无论是物质的,还是精神的,都是生灭变化,不可常住的。这尤以人之生死为明显,这也是人们普遍能体验到的一种“无常”。无常是宇宙人生一切现象的真理。因为世间无常,所以苦。正因为人们可以真切的亲身体会到无常的客观存在,所以有情的生命就会常常处在一种受逼迫、被束缚的状态之中。
如何摆脱这种人生中无奈的沉重精神枷锁呢?佛家对此为我们做出了答案。佛经指出:“第一觉悟,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如是观察,渐离生死。”亲证无常,同时也就实证了空、无我,也就会获得根本的自由,达到“涅槃”的境界,实现对无常及与之对立的常的彻底超越。
由此看来,佛教的无常观并不是如世人所理解的那样,是悲观消极的,相反,它肯定人的自由意志,肯定人却苦就乐的追求,也就是承认人有能力与权力去追求最高尚最深刻的快乐,并指出了可行之路。而且,我们也深刻懂得,顺境变成困逆固然是无常,但祸厄转为幸福也是无常。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无常不是消极的,它在说明好的会变成坏的的同时,也告诉我们坏的也有可能会转好。所以,贫穷的人,只要努力,就有可能获得富足;诸事不顺,但只要肯与人为善,广结善缘,自然会获得真诚的帮助;在挫折面前,只要能够愈挫愈勇,逆境也终将会被突破。依此而言,无常对人生也具有某种积极的激励意义。正因为世事无常,我们才会努力去摆脱不满意的现状。
《西游记》中,不乏无常事例的展现。在附录的“陈光蕊赴任逢灾害江流僧复仇报本”一回中,唐僧的父母高高兴兴的去江州赴任,没想到唐僧的父亲却被一艄公刘洪、李彪谋害了性命。转眼之间,唐僧的母亲失去了身边唯一的亲人,无所依靠,命运被控制于恶人手中,只得忍辱偷生。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唐王御妹李玉英正在花园中徐步而行,不期就被鬼使捉去魂灵,倒地死去。在第二十九回“脱难江流来国土承恩八戒转山林”中,宝象国的公主被黄袍怪掳去为妻,十数年不得与父母团聚。而在第三十七回“鬼王夜谒唐三藏悟空神化引婴儿”中,乌鸡国王突然被认为是自己的兄弟一样的全真推到御花园的井中淹死,王位被夺,自己创建的国家也被全真统治,夫人与儿子成了仇人的夫人与儿子。第九十五回“假合真形擒玉兔真阴归正会灵元”中的天竺国公主,夜间在自己家的花园中玩月观花的时候,被玉兔精用妖风刮离王宫。公主身份被玉兔代替,自己也只能沦落在寺院里暂时栖身。
这些都是由好变坏或由生而死的无常。同时,在《西游记》中,也有由坏变好,由穷变富或死而复生的无常。同是在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卖瓦器的相良突然受到唐王的酬谢,可以富有千金。因为他坚持不接受金银,最终得建生祠,留得英名传世。同一回中,代唐王去阴府进瓜果的刘全,不但自己生还,自缢而死的妻子也借唐王御妹的尸体还魂,夫妻得以团聚,尽享人间天伦之乐。第四十七回“圣僧夜阻通天水金木垂慈救小童”的陈家庄无辜的孩子眼看即将落入妖魔虎口,却被取经的唐僧师徒搭救,获得性命。这些都是展示事情由坏变好,常人因祸得福的事例。还有在第十六回“观音院僧谋宝贝黑风山怪窃袈裟”中,院主满以为可以谋害唐僧师徒,获得袈裟,又谁知却搭上了性命。这更是祸福无常的故事。
诸如此类的故事,不但形象地说明了人生的生死无常,也说明人生的贫贱、祸福的无常。人生中的得失无常、祸福无常,直至人的生死也不能为自己知道和把握。这也是多少古代小说典籍展现的永恒主题之一。多少落魄之人突然间发迹变泰的故事,又有多少富贵之人一夜之间流离失所、浪迹街头。正如《西游记》中的王孙公主一样,纵然富可敌国、贵为天尊、权倾九相,即使如孙悟空有七十二般变化,可以腾云驾雾,可以自己钩去阎罗生死簿上的姓名,也可能突然沦为乞丐、变成奴隶或不名一文,孙悟空也被压五行山下五百年,不得逍遥自在。
面对这些人生的无常,我们并不能未卜先知,更不能把握其来去,而只能勇敢地面对或者坦然的接受。也许,所失去的一切,我们还能有机会,可以重新找回,也许,失去的已经是再也不能复得,这就是人生需要常常面对的无奈。而且,这种变化无常的无奈常常是突然来临,在你还不明白事情的因由时,它已经夺去了你曾经拥有的一切,甚至宝贵的生命。让你猝不及防,毫无准备。又或许,你突然拥有了所梦想的,但你要知道,你也许又会失去这一切。所以,常言中寓含真理,胜不骄,败不馁,得而不衿,失亦不执,这才是我们应该保持的平常心态。
尤其是一些突如其来的变故与失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严峻考验。如何应对呢?如果,你觉得你还有机会去寻回所失的一切,那么,你应该尽力,应该去努力争取。如果,你失去的,是再也没有办法找回的,此时,你只有坦然的去接受这些无常的变化,勇敢地去面对,调整自己的状态,重新去适应这新的一切。此时的怨天与尤人都是无济于事的,抱怨和愁闷只能让自己沉沦于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带来的痛苦中,不能自拔,更不能自救,不能摆脱这痛苦的一切。俗语说得很有道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与其生活在过去不幸的痛苦与阴影中,不如抬起头,面向前方,去寻找新的希望,去为自己的未来努力。
当我们熟谙了无常这一生活、生命是没有规律的规律时,我们也许就可以看开生命中的一切得失、祸福,包括至亲之人的辞世了。痛则痛矣,失既失去,但我们还要生存,我们还有未尽的责任与义务,对社会、对亲人、也包括对自己。我们应该可以,也必须要去勇敢地面对一些生活中的突变,去调整自己的心绪,用坦然的心情去接受那些无常的变化。
所以,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无常为我们的人生开拓更宽广的空间,很多苦难都因无常而重新燃起无限的希望。所以,可以说,无常才能进步,才能更新,才能生生不息;无常,又蕴藏着无限的希望与生机,它是最实在,最真切的道理。
如果可以认识到世事无常,就可以乐而不贪,苦亦不忧。在胜利时而不敢骄傲,失败时亦不气馁。所以,明了无常的人,可以平息狂妄之心,可以鼓舞人保持勇气,因为幸运不是可以长久拥有的,现在的境况会有改变的可能。
正因为无常使生与死相互继续,所以无常也带给人以无限的光明与生机。如果世间的一切都是永恒的,恒常不变的,则世界必然会一片死寂而没有生机。正因为世间万物都是由因缘和合而生成的,所以,缘聚则生,缘散则灭,所以才有了春夏秋冬的四季变换,才有了花开花落、月圆月缺的斗转星移,也才有了聚散穷通、悲欢离合的人间喜怒哀乐,这样,才能构成一个生机无限,绚丽多姿的有情世界,才使我们的人生充满了挑战与希望,才使生命更有意义。
四大皆空,超然人生
“四大皆空”,是佛家对生命、物质及世界的一种认知观点。
佛家的“四大”,指的是构成世界的四种基本的物质,也就是佛家常说的“色”,是指:地、水、风、火四种基本元素。佛家认为:小至日用常物,大到世界宇宙,及至世间的一切生物,都是由这四种物质构成的。如果世界宇宙中缺少“四大”,则什么都不能构成。佛家认为,人的身体也是由“四大”构成的,地为人体的骨肉,水为血液,火为体温,风为呼吸,以此“四大”,人“结而成身,以为神宅”,由这四种基本的物质,构成人体,才有了人的“神”赖以存在的基础。
佛家还有“有识四大”和“无识四大”的说法。认为“有识四大”是“内四大”,是以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官,和合“心识”而组成生命现象,“无识四大”是“外四大”,是由色、声、香、味、触“五尘”构成的客观物质世界。
但另一方面,佛家又认为,虽然因为“四大”的积聚,才形成了人的血肉之躯,但从佛家“缘”的角度而言,这种“四大”的积聚,又只不过是暂时的凑合,“缘”在则聚,“缘”散则离,所以,人体的本性并非是真正的有,而只是一个虚假的幻象。
正是基于这种主观的对宇宙物质及生命的认识,佛家常说“四大皆空”,把人类生命的死亡,以及世间的一切生命的终止现象,都以此解释作为基础,使人来摆脱对死亡的惧怕。
佛家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说法,也正是这种思想的反映。
佛家的“四大皆空”,还指世间的一切事物最终都将会化归为无。因此,佛家认为,人生于世间,凡事都不应该太执著,不应该太贪婪的追求。这样,人不但可以摆脱面对人生必然死亡的恐惧和不安,获得一种精神的永生,还可以坦然地面对世间的一切功利是非,去过一种超然而无所挂碍的人生。
在《西游记》第七十八回“比丘怜子遣阴神金殿识魔谈道德”中,比丘国王问唐僧为何信佛的人可以长寿,唐僧回答道,“为僧者,万缘都罢;了性者,诸法皆空。大智闲闲,澹泊在不生之内;真机默默,逍遥与寂灭之中。三界空而百端治,六根静而千种穷。若乃坚诚知觉,须当识心:心静则孤明独照,心存则万境皆清。真容无欠亦无馀,生前可见;幻想有形终有坏,分外何求?行功打坐,乃为入定之原;布惠施恩,诚是修行之本。大巧若拙,还知事事无为;善计非筹,必须头头放下。但使一心不动,万行自全;若云采阴不阳,诚为谬语,服饵长寿,实乃虚词。只要尘尘缘总弃,物物色皆空。素素纯纯寡爱欲,自然享寿永无穷。”
这一段话对僧人进行了描述。他们了却世间的万般尘缘,认为世上一切皆空,六根清净,坚诚修行,潜心向善,不为烦琐的世事纠缠,不计较一切的是非恩怨,只要是抛却一切尘缘,清心寡欲,四大皆空,便可以享寿无穷。
在第五十八回“二心搅乱大乾坤一体难修真寂灭”中,同样,通过佛祖如来的讲法,对“四大皆空”作了进一步的强调。“不有中有,不无中无。不色中色,不空中空。非有为有,非无为无。非色为色,非空为空。空即是空,色即是色。色无定色,色即是空。空无定空,空即是色。知空不空,知色不色。”不但“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且色、空本身也是无定的,而有、无的关系和色、空的关系一样,是可以转化的,有中有无,无中有有,色并不单单是色,空也不只是空,而且,非色就是色,非空就是空,所以,对于佛家而言,不要太执著的追求什么,因为到头来,一切都是空的,色终究会转化为空。认知了这一思想,参禅者潜心修行,就可以超凡脱俗,修成正果,获得涅槃。
在第六十四回“荆棘岭悟能努力木棉庵三藏谈诗”一回中,唐三藏对诸树精讲禅:“禅者,静也;法者,度也。静中之度,非悟不成。悟者,洗心涤虑,脱俗离尘是也。夫人身难得,中土难生,正法难遇:全此三者,幸莫大焉。至德妙道,渺漠希夷,六根六识,遂可扫除。菩提者,不死不生,无馀无欠,空色包罗,圣凡俱遣。访真了元始钳锤,悟实了牟尼手段。发挥象罔,踏碎涅槃。必须觉中觉了悟中悟,一点灵光全保护。放开烈焰照婆娑,法界纵横独显露。至幽微,更守固,玄关口说谁人度?我本元修大觉禅,有缘有志方记悟。”可见,参禅要用心体悟,要扫除六根,包罗空色,要透悟佛家的智慧与义理,向佛的人不但必须修行要虔诚一心,而且自己还要有佛缘,只有这样才能不断的进行觉悟,才可达到佛家涅槃的成功境界。
由此可见,对于佛家而言,认识空色,是修成正果的必要前提,要想达到涅槃,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明了世间的一切事物的关系,都可以是色空的关系。因此,不必太执著于尘世间的现实事物,要以一种超然物外的态度去对待人生生活甚至生死,这可以说是佛家哲理传达给我们可以借鉴的智慧之一。
当然,应有的、正当的追求我们应该铭记并去努力实现,但过分的欲望和非分的想法是我们应该加以坚决遏制的。在物质产品极其丰富的现代社会中,面对各种耳目声色之欲的诱惑,多少人不能自己,陷入泥淖,不能自拔;多少身居要位、重权在握的高官权贵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以权谋私、非法侵吞国家资产、中饱私囊、占为己有,致使国家数以亿计的财产流失不复;又有多少人为蝇头小利,不惜以身试法,从点滴以至汪洋,终至家毁人散,落得凄凉悲惨的余生。
“四大皆空”,可以让你活过一种超然的人生。当你有时面对不合理的物质的诱惑而有所动时,如果你可以想一想你现在拥有的一切,幸福的家庭、安稳的生活;如果你可以想到身外之物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一旦开始,不能自拔,将有可能给你带来的可怕后果;如果你意识到佛家有言“四大皆空”,人生的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你一定可以悬崖勒马,保持住清醒的头脑和意识,不滑向堕落或犯罪的深渊。此时,你并不应该遗憾失去了生活中最贵重的什么,而是应该庆幸你保住了生命中最珍贵的什么;你不应该觉得生有所失,而是可以感到呼吸甚至生命的轻松和舒畅,因为,你的意识是属于自己支配的,你并没有为外物所驱使;你的精神是独立的,并没有被物质所诱惑而失去纯真的心灵。此时,你的身心都应该是轻松而自由的,未为物累,未为利驱,坦坦荡荡,任尔八面来风,超超然然,不惑于缤纷五色的大千世界,你会坦然度过你的一生,快乐而超然。
“四大皆空”,不但可以让你坦然面对身外的物质利益,而且,也会让你在人生必须面对的死亡面前,怀着一种坦然的心态去面对。生之美丽,更会让我们觉得死之恐惧。然而,人生难免一死,当我们认真的活过,不再有诸多的奢望,也不再有诸多的遗憾时,当我们明了人的生命伴随着死亡的到来,一切将不复存在时,我们应该就可以坦然的去面对死亡、面对一切未能得到的遗憾了。因为我们不能左右死,正如我们同样不能左右生一样,与其执著追求而不可得,恐惧害怕而不可解脱,不如坦然地去放弃一些,丢开一些,看开一些。
如此,你的一生一定会是恬静而无所畏惧的一生,不为外物所累,不为生死所惧,超然无忧。
护生,也是珍爱自己的生命
“扫地不伤蝼蚁命,爱惜飞蛾纱罩灯”,这是对佛家弟子爱护生灵生命行为的形象描绘,也是佛家弟子对自己爱护生命的行为要求。佛家讲求爱惜生命、以慈悲为怀。因而,尊重生命、爱惜生命,可以说是佛家对待生命的基本思想观点。
佛家虽然谈天说鬼,看起来似乎极为玄远,但实质上,佛家思想却是以现实中的人类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的。佛经上有这样一句话:“人身难得,佛法难闻。”意思是说,佛家认为,在生命的无尽轮回中,生存在人世间的机会是极为难得的,比起“盲龟值浮孔”(即一只瞎眼的乌龟,在茫茫的大海中,碰到一根上面有藏身之洞的树干漂浮而来,借此来度过大海)还难。
在佛家看来,人来到世间如此之难,这也足以说明在佛家心目中,生命的难能可贵。所以,爱护生命、珍惜生命,对于佛家而言,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因此,佛家常说,“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挽救一个人的生命,胜过建造七层佛塔的功德。而且,在佛教最基本的“十重禁戒”和“五戒”中,其第一条就是“不杀生”,这里的“生”不但包括人类,也包括一切动物。如果佛家弟子触犯了这一条戒律,就是触犯了佛家的破门罪,因此就会丧失佛教徒的资格。由此可见,佛家对待生命是极其重视的。
爱护生命、尊重生命,在《西游记》中,处处体现着佛家的这一思想。
如在第二十七回“尸魔三戏唐三藏圣僧恨逐美猴王”中,唐僧不知道被孙悟空打死的一家三口人都是白骨精幻化的,误认为是无辜的生命,因此气愤之下把孙悟空逐回花果山,不再认他作弟子。连飞蛾和蝼蚁的生命在佛家弟子看来都要认真小心的加以保护,更不用说是无辜的活生生的人的性命了。所以,唐僧数次制止孙悟空伤害人命的行为,甚至用念紧箍咒来制止、惩罚孙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