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
2月
白羽:鲁迅的“援手”和人性武侠《联镖记》
本版刊载武侠说部《十二金钱镖》
本版现因征求得新武侠长篇小说一部名曰《十二金钱镖》乃小说名家白羽先生所著,并经著名国术家郑证因先生从旁提示许多武术要义及昔年镖局实况,以资点缀,顾内容颇为精彩,非寻常泛泛之武侠说部可比。兹为提前付刊以飨读者,故不得已将原有之《凤双飞》小说,即行割爱停刊,尚乞诸方谅察!
(原载1938年2月20日《庸报》)
现代中国直接与鲁迅有联系的通俗文学作家不多,白羽(1899—1966,原名宫万选,1920年代改名宫竹心,30年代写武侠小说时用笔名白羽)大概是唯一的一位。1921年7月,当时正在北京做邮员的白羽偶得周作人的地址,十分欣喜。作为一个文学爱好者,白羽十分崇拜周作人等文化名人。打着借书的名义,白羽写信给周作人。过了数日,他接到了署名周树人的回信。当时白羽不知道周树人就是鲁迅,只是猜测大概是周作人的兄弟。于是,从借书、谈人生理想到请推荐作品,白羽与周树人通起信来。周树人几乎每信必复,并且告劝:“先生想以文学立足,不知何故,其实以文笔作生活,是世上最苦的职业。”[1]一直到1921年9月3日鲁迅复信给白羽才告知周树人就是鲁迅。白羽得到这封复信是又吃惊又狂喜,当即唠叨地写了一大堆话回复而去,不一日收到鲁迅回复,上有这样的话:“鲁迅就是姓鲁名迅,不算甚奇。唐俟大约也是假名,和鲁迅相仿。”[2]终于在1921年9月28日下午,白羽到八道湾拜访了鲁迅和周作人。白羽后来在他的自传《话柄》中有这样的记叙:“在苦雨斋见了鲁迅和作人先生,我昂然地坐在两个文学家面前,大谈一阵。鲁迅先生透视的刺人的眼和辛辣的对话,作人先生的温柔敦厚的面容和谈吐,给了我很深的印象。”之后,白羽又拜访数次,周作人将契诃夫小说英文版借给他让其翻译,白羽翻译了五六篇,都是由鲁迅介绍给《晨报》刊登了出来。
宫白羽
根据北派通俗文学研究专家倪斯霆的考证,白羽的第一部武侠小说是1926年创作的《青林七侠》,据说是受张恨水之托而写。不过纵观白羽的创作,此时白羽写武侠小说只能说是偶一为之,他的兴趣是写社会评论和杂文,这显然是受到周氏兄弟的影响。据倪斯霆等人考证,此时的白羽在天津的《中华画报》、《北洋画报》、《东方朔》和北京的《晨报》等报刊上发表社会评论和杂文二百多篇,其中在他担任编辑的1931至1933年的《中华画报》上就有一百多篇。武侠小说作家王度庐也写过很多社会评论和杂文,白羽的社会评论和杂文与王度庐不一样,他不是站在市民立场上,而是站在社会观察家的角度上写作,因此政治色彩很浓,对当时的政府有着严厉辛辣的批评,他是学周氏兄弟的文笔进行着社会批评和文化批评。
有着新文学思维的白羽又是怎么写起武侠小说来的呢?这与他的贫困生活有很大关系。白羽真正大规模地写武侠小说是从1938年2月在天津《庸报》连载《十二金钱镖》开始。1938年11月这部小说出单行本,白羽作了《自序》,其中有这样的话:“雕虫小技,壮夫不为;词赋尚尔,况丛残小语?……叙游侠于传奇,托体愈卑;杂俚言以谐俗,等之评话……将非懦夫,谁肯为之。……生不逢时,少遭家难,析笔浪迹,一事无成……不贤识小,再为冯妇,书成自记,掷笔谓然。”白羽显然是对自己创作武侠小说不齿,什么“雕虫小技”、“懦夫所为”多为自责之语。白羽这样的心态可作两方面理解:当时的天津已成为沦陷区,全国军民都处于抗战宣传的激愤之时,他为自己此时写休闲的武侠小说感到羞愧;更主要的原因还是武侠小说创作与他的新文学创作理想不合。可是新文学创作不能解决他的炊饮之急,毕竟做到周氏兄弟那样的文化大家并不容易,也就只能“不贤识小,再为冯妇”。
《十二金钱镖》给白羽带来了社会和经济的双效益,也促使他全心致力于武侠小说创作,后来的主要作品有《血涤寒光剑》、《毒砂掌》、《武林争雄记》、《牧野雄风》、《联镖记》、《大泽龙蛇传》、《偷拳》、《摩云手》等等,大概二十部左右。
白羽的武侠小说有两个特点,一写江湖中人,一写人性武侠,前者是指小说题材,后者是指美学特征。我们举他的《联镖记》为例。《联镖记》写的是一个复仇的故事。小说的生动之处在于写了镖客和黑道的生存法则。生活在这样的圈子里,可以发家致富,大碗喝酒、大块吃肉,有着惬意和豪气的一面,但是,这毕竟是刀口上舔血的生活,自有不得不遵循的游戏法则,就要置性命于不顾,免不了妻离子散,家破人亡。小说中林廷扬与邓氏兄弟结仇,并不是有意为之,是护镖道上有规矩,同伴有难,不得不救;飞蛇邓潮不但杀了林廷扬,还要杀其妻子,灭其门庭,如此惨毒,也是生活所迫,他的身上背负着杀兄、辱嫂、杀侄、灭嗣的深仇,此仇不报,岂能为人;至于小白龙方靖出手相援,更是迫不得已,他明知邓潮助他别有用心,但受人之恩,必要舍身相报。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没有什么善,也没有什么恶,只有舍身相救和相拼,小说中的故事情节也就被演绎得十分惨烈。林廷扬和方靖,一个是名镖头,一个是名侠盗,两人却身不由己地拼命相搏,结果,一个命丧船舷,一个遁水逃亡;邓潮一路追杀林廷扬的妻小,手段歹毒,为的是不要数年后让“姓林的老婆孩子翻过手来”。他们锲而不舍的投入和所作所为的残酷非道中人不能理解。江湖人士有江湖人生,江湖人生又有了江湖性格。只要是武侠小说都会写到江湖生活,白羽小说的出彩之处在于写江湖中人。新文学经历给了他很大的帮助,他的武侠小说能够如此生动地描述人物性格和人物心态,显然得益于新文学的创作手法。
江湖人与侠客略有不同,侠客们大多飘忽山林、重义轻财,江湖人是市井中人,既重义也重财。生活的拼搏使得江湖人侠义之中有着商人的气息,正直刚毅之中也有几分冷酷无情。因此,白羽的小说人物身上体现出更多的世态炎凉和现实生活的残酷。《联镖记》中,邓潮为了报仇整整隐忍了15年,从一个性格张扬的豪匪巨盗变成了阴毒多谋的复仇者。他逼方靖为其报仇,用的就是商人的手段,投其于利,蔽其之弊,甚至连自己的性命也不顾,充满了狡诈和阴谋;他追杀林廷扬的妻子就是一个急红了眼的赌徒,不择手段地要扳过“血本”,要获取最大的利益,残杀无辜而不惜。小白龙方靖有着两副面孔,在其妻面前,他是一个饱读诗书的文弱书生,在同伙面前他是一个杀人越货的大盗。在情意和匪气之间,在温文尔雅与面目狰狞之间,作家写出了他的复杂心态。白羽笔下的人物没有什么理想化的色彩,而是一种几近冷酷的白描,倒是比较真实的。
白羽的武侠小说对金庸、梁羽生均有影响。据说梁羽生笔名中的“羽”就与他爱读白羽小说有关系(梁羽生原名陈文统)。当年,金庸和梁羽生在《新晚报》共事同处一个宿舍时,话题之一就是谈白羽小说的读后感。
除了社评和武侠小说的创作之外,白羽还是个金甲研究专家。他的金甲研究大概从1937年开始,其文章散见在《立言画报》、《庸报》等杂志上,开始时还是边创作小说,边研究金甲,1945年之后,金甲研究成为他的主要工作。1990年,由宫以仁、高成元、刘荣华整理的白羽《金甲证史诠言》书稿在香港《中华国学》第2期刊出。这部书稿可以看做是白羽金甲研究的学术总结。
(汤哲声)
[1] 鲁迅:1921年8月26日致宫白羽信,《鲁迅全集》第11卷,第393页,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版。
[2] 鲁迅:1921年9月9日致宫白羽信,《鲁迅全集》第11卷,第4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