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活是一门平衡艺术——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元曲名篇的人生哲理:乐山乐水两相宜 作者:乔力 主编


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到:“愚蠢往往使得人们从幸福的境界堕入苦难万分的深渊,而聪明人却往往能凭着智慧,安然度过险境,走上康庄大道。有些人本来可以快快乐乐过日子,只因为愚蠢,弄得整天愁眉苦脸。”面对世界的纷繁复杂、世事的变化无常,只有领悟了生命的意义和处世的技巧,才能找到通向幸福的途径。在命运面前,经受过严峻考验的元代文人,要告诉我们的太多太多……

生活是一门平衡艺术——白朴《唐明皇秋夜梧桐雨》

中国古人把“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看成人生最为得意的时刻,今人把爱情和事业双丰收当作人生的最高理想。事实上,在生活中真正能够做到“顾此”而不“失彼”、“鱼”与“熊掌”兼得的成功人士的确不少。不过,也有一部分人生活并不圆满,他们有的攀上了事业的高峰,却不得不面对支离破碎的家庭;有的倾心照顾家庭,面对工作又不思进取。那么,怎样才能将自己的生活安排得更合理呢?其实,关键就在于能否把握、调整生活的平衡。每个人只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支点,才能使人生的杠杆平衡,才能轻松自如、游刃有余地面对生活。所以,“生活就是一门平衡艺术。”

《唐明皇秋夜梧桐雨》是白朴的代表作。这个剧本写的是唐玄宗(唐明皇)和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者对他们的爱情悲剧表达了深切的同情,但又毫不掩饰地揭露了唐玄宗晚年父纳子妃、不辨是非、昏庸误国的行为。且不管作者的主观创作意图是什么,这个故事在客观上揭示了一个历久弥新的生活哲理,那就是:任何时候都要为自己的生活找寻平衡,否则,随时都会摔跟头。剧本的情节是这样的:

唐玄宗即位20多年来,任人唯贤,先后重用姚崇、宋璟、韩休、张九龄为相,君臣同心致治,天下太平。

玄宗起初宠爱武惠妃,但自从惠妃死后,后宫虽有数千宫女,却没有一个中意的。上一年八月中秋,玄宗梦游月宫,见到嫦娥,十分倾慕。后来,他偶然发现儿子寿王的妃子杨玉环酷似嫦娥,从此念念不忘。唐玄宗也知道父纳子妃显然有悖伦理。他只好先让杨玉环做了女道士,赐号太真,移居太真宫,然后再将其册封为贵妃。这时,唐玄宗已经60多岁,而杨玉环年仅27岁。

自从玄宗得到贵妃,便天天朝歌暮宴,再也无心管理朝政。杨家也由此一荣俱荣,杨玉环的三个姐姐都被封为国夫人,哥哥杨国忠更是官拜丞相,权倾天下。

这天,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将手下一名打了败仗的军官押赴京城,请朝廷论罪。此人便是安禄山。安禄山是营州(今辽宁锦州)杂胡,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人。他原本姓康,后来跟母亲改嫁胡将安延偃,于是随了安姓,改名安禄山。开元年间,安延偃携安禄山归唐。安禄山被分到张守珪部下,任捉生讨击使。这次,在平定契丹的反叛时,他恃勇轻敌,结果损兵折将。

丞相张九龄见安禄山花言巧语、面有异相,不像良善之辈,便打算依照军法,将其处死。没想到上奏皇帝之后,玄宗却赦免了他的死罪。原来,安禄山向唐玄宗声称自己武艺高强,又通晓西域诸国语言,被玄宗当成了不可多得的人才。而且,安禄山身材肥硕,形象滑稽,又会巧言献媚,讨人欢心。他肚子下垂过膝,自称三百多斤。玄宗开玩笑问他:“你这么大的肚子,里面装的什么呀?”他竟不假思索地答道:“没有别的,只有一颗赤心而已!”玄宗听了非常高兴。安禄山虽然身材臃肿,但跳起胡旋舞来却非常灵敏,疾转如风。玄宗看得很有兴致,杨玉环也觉得十分有趣。玄宗见贵妃喜欢,便毫不犹豫地说:“那就让他给你做义子吧,你领回去!”

这天,玄宗来到太真宫。刚到门口,便听到里面传来阵阵笑声,十分热闹。原来,杨玉环认安禄山为义子,正在举行洗儿会呢。贵妃高兴,玄宗就高兴,不仅赐给安禄山百文金钱作为贺礼,还将其封为平章政事,以便更自由地出入宫中。张九龄担心皇上养虎为患,祸及天下,杨国忠也害怕安禄山一再得宠,对自己形成威胁。两人一起向玄宗进谏,指出安禄山的狼子野心,劝阻玄宗。玄宗虽然心中不情愿,但又怕难服百官,便改封安禄山为渔阳节度使,让他统领胡汉兵马,镇守边庭,并嘱咐他早立军功,以便升迁。安禄山嘴上感谢圣恩,心中却十分不满。他不想离开长安,剧中有这样一句念白:

别的都罢,只是我与贵妃有些私事,一旦远离,怎生放得下心?

安禄山离京之后,玄宗更加倦于朝政,每日只是和贵妃“夜同寝,昼同行,恰似鸾凤和鸣”,朝廷大权则由杨国忠、李林甫把持。

这天是农历七月七,是天上牛郎、织女一年一度相会的日子。杨贵妃心里有些伤感,她让侍女在长生殿安排下瓜果,准备对月乞巧。原来,在贵妃心中也有一段隐情,请看她的这段念白:

此人滑黠能奉承人意,又能胡旋舞。圣人赐与妾为义子,出入宫掖。不期我哥哥杨国忠看出破绽,奏准天子,封他为渔阳节度使,送上边庭。妾心怀想,不能再见,好是烦恼人也!

看来,年轻的贵妃与安禄山之间确实有些暧昧,这也是杨国忠急于将安禄山逐出京城的重要原因。这天晚上,玄宗赐给贵妃金钗钿盒作礼物,俩人在月下漫步。遥望天上的星星,杨玉环不由地羡慕起牛郎织女那长久的感情来,她对皇上感慨道:“妾蒙陛下恩宠无比,但恐春老花残,皇上恩移宠衰,倒不如织女长久呢!”玄宗连忙安抚贵妃,并指天发誓:“妃子,你说哪里话?朕与卿要今生偕老。百年以后,世世永为夫妇。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安禄山来到渔阳,加紧操练兵马。眼看已聚集了战将千员,精兵40万。而朝廷这时政治腐败、武备废弛,他想:“如今我以讨贼为名,起兵到长安,抢了贵妃,夺了唐朝天下,这才趁我平生之愿!”接着,他假传皇帝密旨讨伐杨国忠,派史思明作为先头部队,领兵三万,直指潼关,逼近长安。

这天,玄宗和贵妃一起来到御花园沉香亭。皇上兴致勃勃,要在这儿欣赏贵妃新学的霓裳羽衣舞。这时,四川使臣前来进献新鲜荔枝。原来,贵妃爱吃荔枝,玄宗便下诏从四川往长安运送。沿途增设驿站,快马传送,甚至不惜踏坏禾苗,撞死百姓。荔枝送到长安,色味不变,贵妃非常高兴。玄宗一片痴情,只要能博得贵妃一笑,他不惜代价。吃过荔枝,乐师奏乐,贵妃翩翩起舞。一曲舞罢,玄宗亲自为贵妃捧酒。大家兴致正浓,突然左丞相李林甫慌慌张张前来上奏:

“边关飞报安禄山造反,大批军马杀来了!陛下,怎生是好?”

“你慌什么?不就是边庭造反吗?你怎么分不清个轻重缓急,就不能等我歌舞宴会结束了再上奏吗?”玄宗龙颜大怒。

“陛下,如今贼兵已攻破潼关,眼看就到长安了!可京城空虚,无力防守,怎生是好?”李林甫心急如焚。

“既然贼兵压境,你们众官计议,选将出征就是了!”玄宗不以为然。

“如今京营兵不满万,将官衰老,像哥舒翰这样的名将都支持不住,哪一个能出征啊!”李林甫根本就无计可施。

“卿等有何计策可退贼兵?”玄宗这才感觉到形势严峻。

“安禄山部下兵马40万,都是一能当百的精兵,怎么和他对抗?不如陛下先去四川避难,等叛乱平定之后再说。”李林甫建议道。

贼兵离京城越来越近,玄宗不得不带上六宫嫔妃、诸王百官,由大将陈玄礼统领禁军护驾,前往四川。唐玄宗这才认识到自己的过失,他慨叹道:

寡人目不识人,致令狂胡作乱。事出急迫,只得西行避兵,好伤感人也呵!

走着走着,一群乡里百姓跪在玄宗的车队前叩头。原来,百姓担心玄宗和太子都去四川避难,中原无主,他们恳求太子留下来镇守大唐江山。玄宗感到百姓言之有理,当即决定留下太子统兵杀贼,又命郭子仪、李光弼为元帅,分拨3000兵马与太子一起掉头东还。临行,玄宗将传国宝留给太子,授以全权。

陈玄礼率禁军继续护驾西行,走到马嵬坡,突然军士停步不前。玄宗惊问其故,陈玄礼答道:“杨国忠专权误国,又私下勾结吐蕃,不杀之不足以平民愤!”众军喊声震天,玄宗害怕军士哗变,只得依陈玄礼所言。可杀了杨国忠,军士依然不前行,陈玄礼又提出要皇上处死杨贵妃。玄宗又惊又怒,高力士见事态危急,劝皇上说:“贵妃虽然无罪,可杨国忠已被杀掉。若贵妃在陛下左右,将士岂敢自安?愿陛下深思,将士安,则陛下安啊!”玄宗听罢,心如刀绞。

一边是陈玄礼催促“愿陛下早割恩正法”,一边是贵妃哀求“陛下,怎生救妾身一救”,祸变近在须臾,玄宗难以取舍,直感叹:“寡人怎生是好!”陈玄礼道:“安禄山反叛,皆因杨氏兄妹。若不正法以谢天下,祸变何时能消?望陛下传令杨氏,使六军马踏其尸,大家方能相信!”天哪,这也太残忍了!玄宗不舍得让贵妃走得这样痛苦,无奈之际,他对高力士说:“引妃子去佛堂中,令其自尽,然后叫军士验看。”高力士取出白布,贵妃回头望着玄宗,只留下一句话:“陛下,你真能抛舍得下呀!”

集三千宠爱于一身的杨贵妃,就这样结束了生命。或许是对杨氏兄妹的怨恨积压得太深太久了,在验看了杨玉环的尸体之后,众军又马踏其尸。贵妃尸卧黄沙,只留下一个汗巾儿。玄宗心痛欲碎,从此睹物思人,整日以泪洗面。

战乱终于被平定了,玄宗从四川回到长安。太子李亨即了帝位,即唐肃宗。玄宗从此退居西宫养老。他让画工描了一幅贵妃的画像,每日与画像相对,沉浸在悲伤中无法自拔。眼看半年过去了,玄宗白发添了不少。他有心想盖一座杨妃庙,可毕竟已谢位辞朝,手中无权。这令他倍觉孤独凄楚。

这天,他来到沉香亭散心,可睹物思人更加烦恼。回到西宫,玄宗做了一个梦,梦到贵妃邀自己去长生殿赴宴,正要吩咐梨园子弟准备奏乐,不料梦被惊醒,玄宗十分懊恼。仔细一听,原来是窗外雨打梧桐的声音:

这雨一阵阵打,梧桐叶凋。一点点滴,人心碎了。

玄宗再也无法入睡,他想起当年就是在这棵梧桐树下,曾看贵妃起舞,曾与贵妃盟誓。想着过去的一幕幕往事,玄宗不禁暗暗思量:“难道是当年的欢会,栽排下今日的凄凉吗?”他听了一夜雨,流了一夜泪:

斟量来这一宵,雨和人紧厮熬。伴铜壶点点敲,雨更多,泪不少。雨湿寒梢,泪染龙袍,不肯相饶,共隔着一树梧桐直滴到晓。

故事在玄宗的一曲悲歌中结束,余音袅袅,令人感慨万端。玄宗前半生英明神武,晚年竟落得如此悲凉。细细想来,这结局也终究怨不了别人,都是他自己没有把握好生活的平衡。

一方面,唐玄宗在情感与理智之间失去了平衡。虽然追求爱情是他的权力,但作为国家的象征和最高统治者,作为曾经开创“开元盛世”的一代明君,不考虑人情伦理,不在乎世人评说,不顾惜身后清名,只为了满足自己的情感欲望要求,居然拐弯抹角抢了自己儿子的媳妇,“勇气”固然可嘉,可做法实在让人齿冷。这时的玄宗,早已被欲望冲昏了头脑而不知理智为何物了。可以说,唐玄宗迎娶杨贵妃的时候,就已经为后来的灾变埋下了伏笔。

另一方面,唐玄宗也没有把握好爱情与事业的平衡。在“爱上了不该爱的人”之后,他又一往而深,难以自拔。作为堂堂一国之君,他和贵妃如胶似漆,形影不离,却从此荒废了朝政。贵妃的喜怒哀乐甚至成了他的用人标准、行事准则。杨国忠作丞相,安禄山受重用,千里送荔枝,哪一件事不是为了讨贵妃欢心,又哪一件不是误国扰民?玄宗彻底被爱情冲昏了头脑,甚至欣赏贵妃跳舞远比平定边庭叛乱还重要。作为国君,他一味沉湎于爱情,全然不顾朝政,人生的杠杆彻底倾斜了。肢体失去平衡会摔跟头,生活若失去平衡,又怎能不自讨苦吃呢?

玄宗的一生给我们留下的是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开元时期,他任人唯贤,励精图治,把唐代贞观以来的大好形势推向了全盛。只可惜他没有做到善始善终,到天宝以后,尤其是天宝四年(745)册封杨玉环为贵妃之后,他昏庸得一塌糊涂,唐朝也随之一步步走向衰落。而安史之乱的爆发,不仅给江山社稷带来了灾难,玄宗自己也不得不吞下这颗自酿的苦果。由此可见,一个人的成功和失败不是一成不变的。所以,我们所说的人生平衡,也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而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系统。一个人在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环境下,放在人生天平上的东西往往不一样,必须始终对自己的平衡保持敏感,时时留心天平两端砝码的变化,及时调整,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平衡,保证自己在人生道路上不摔跟头。

对平衡的认识,我国有悠久的历史。古代的太极图,传统医学的阴阳平衡理论,都反映了古人对平衡的阶段性、相对性、动态性的理解。我们的生命就是在阴阳契合、内外互补、得失兼备、相辅相成中达到平衡的。营养平衡,身体才会健康;动作平衡,才能稳过独木桥;生态平衡,才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心理平衡才能保持愉快,远离烦恼。

平衡意味着取舍,它需要我们用理智驾驭情感,确定自己的人生坐标,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平衡支点。这样,我们就不会在纷繁的生活中迷失方向。找到平衡,也就找到了应对生活的定海神针。所以,生活的艺术,就是平衡艺术。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关汉卿《邓夫人苦痛哭存孝》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也是非常重要的处世原则。这个道理在关汉卿根据民间传说创作的历史剧《邓夫人苦痛哭存孝》中,得到了生动的演绎:

唐代末年黄巢起义,朝廷封李克用为破黄巢天下兵马大元帅。李克用有一个养子李存孝,此人原名叫安敬思,自幼父母双亡,长大后有打虎之力,被李克用招为义儿家将,更名李存孝,加封十三太保飞虎将军。

李存孝作战勇猛,屡立奇功,协助义父大破黄巢。皇帝下令犒赏李克用的义儿家将,只要是从黄巢那里复夺回来的城池,都派他们去镇守。李克用许诺存孝,要派他去管辖地广民富的潞州天党郡,而派另外两个养子李存信、康君立去镇守邢州。

邢州与另一路诸侯朱温的地盘接壤,朱温与李克用不和,因此双方经常在此相持厮杀。李存信、康君立武艺低微平常,只会以唱歌跳舞哄李克用开心。他们嫉妒李存孝的赫赫战功,又担心自己去邢州遇险,于是,趁李克用饮酒作乐之际,用一番花言巧语,使义父改变了主意:

(李存信云)阿妈、阿者,想当初一日,阿妈的言语,将潞州天党郡与俺两个镇守来。今日阿妈与了存孝,可着俺两个邢州去。(做悲科)(李克用云)孩儿存信,你做什么哭?(李存信云)阿妈,俺两个也早起晚夕,舞者唱者,扶持阿妈欢喜,怎下的着您两个孩儿往邢州去?(康君立云)阿妈,想那邢州是朱温的后门,他与阿妈不和,倘若索战,俺两个不会什么武艺。倘若拿将俺两个去了,俺两个死不打紧,阿妈吃起酒来,寻俺两个舞的唱的,不在眼面前,阿妈不想成病?那其间,生药铺里赎也赎不将俺两个来!(李存信云)阿妈怎生可怜见,着俺两个去潞州去,把邢州与存孝两口儿镇守吧。可也好?(李存信把盏科云)哥哥将酒来,与阿妈把一盏!(李克用云)好两个孝顺的孩儿,我着你潞州天党郡去呵便了也。(康君立云)既是这等,谢了阿妈者!

“阿妈”即父亲,“阿者”即母亲,李存信、康君立一口一个“阿妈”,他们哭求,撒娇,巧言求告,在他们一杯又一杯的劝饮下,李克用喝得酩酊大醉,糊里糊涂地就改变了原先的决定。

存孝得知义父改变了主意,既震惊又气愤,他怒斥李存信、康君立:“想当日攻破黄巢,天下太平,是我的功劳。你两个马不会骑,弓不会射,只会喝酒吃肉,有什么功劳?”李存信得意忘形,道:“俺两个虽无功劳,可会唱歌跳舞哩!”存孝无奈,只得携妻邓夫人到邢州赴任去了。

来到邢州,存孝操练军卒,安抚百姓,朱温不敢侵扰,倒也太平无事。

可李存信、康君立在达到目的之后,并未死心,他们打算唆使李克用杀了存孝,永绝后患。为了实现阴谋,他们来到邢州,假传义父命令,说:“李存孝,阿妈命你更名复姓,还叫安敬思,如若不依,罪该处死。”接着,他们诈称要回去复命,便匆匆离去。

存孝心中不免疑惑,他觉得自己亏得义父抬举成人,又封妻荫子,义父怎么会要他改回本姓呢?可他又不敢违抗。他想,毕竟这是奉命改姓,即便其中有诈,他也可以辩白清楚。

由于有义儿家将在各处镇守,李克用每日只知饮酒作乐。这天,李存信、康君立从邢州匆匆赶回来,装出一副大惊小怪的样子说:“阿妈,阿妈,出事儿啦!李存孝怨恨您不让他守潞州,又改叫安敬思,还要带着飞虎军来杀您哪!”李克用震怒,立即就要带兵擒拿李存孝。可李克用的妻子刘夫人认为,存孝一向忠心耿耿,不会叛变。于是,她主动要求先去邢州审查虚实。而李克用则派李存信、康君立调兵遣将,随时做好捉拿的准备。

刘夫人到邢州审明真相之后,立刻带存孝回来,要当李克用之面揭穿两个小人的谎言。

这时,李存信、康君立正陪侍李克用饮酒。得知刘夫人回来,李存信知道不妙,便趁李克用酒醉,谎称刘夫人的亲生儿子打猎坠马受伤。刘夫人救儿心切,便匆匆离开了。

刘夫人一走,李存信、康君立两人报告李克用,说李存孝就在门口。这时的李克用早已被他俩灌得醉成烂泥,醉醺醺地说了一声:“我五裂篾迭!”这是蒙古语“不知”或“不管”的意思。本是醉人醉语,李存信、康君立却将“五裂”说成是五车裂死的酷刑,立即假传李克用之令,将存孝处死。

存孝死后,他的妻子邓夫人哭得死去活来、撕心裂肺。义母刘夫人也十分伤心,义父李克用更是后悔不及,当即拿下李存信、康君立,剖腹剜心,为存孝报仇雪恨。

需要说明的是,关汉卿在创作这个剧本时并没有完全遵照史实。他隐去了史实中李存孝因反叛李克用而被杀的情节,而刻意强调他身经百战,磊落光明,始终忠于李克用,即使心有不平,也能顾全大局。可就是这样一个忠心耿耿、功勋卓著的英雄,却惨死于两个小人之手。当然,嫉贤妒能、恶意害人的小人最终也得到了应有的下场。且不管历史上的李存孝为何而死,单就剧本中的故事而言,李存孝之死与他自己缺少防人之心是有关的。大破黄巢之后,义父李克用确实有些昏庸,但还谈不上对义子存孝有什么偏见。存孝之所以惹怒了义父,是因为他擅自改名。为何改名呢?还不是因为李存信和康君立前来假传义父命令?李、康二人的人品,存孝在来邢州之前,就已经领教过一次了。可是这次,尽管他心存疑惑,但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戒备。其实,只要他再多几分警惕,李、康的计谋就不会那么容易得逞。作者在借这个故事影射抨击当时小人当道、英雄失路的社会现象时,客观上也提醒了世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啊!

中国人相信“善有善报,恶有恶报”,所以,做人要为善而不可有害人之心。但是,你没有害人之心,并不等于他就没有伤人之意。自古以来,君子与小人的斗法还少吗?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封建社会里,君子与小人斗法,结果还多是小人赢而君子败。因为那些身处权力顶端的君主,颐指气使、作威作福惯了,最喜欢有人处处曲意逢迎,给他吹喇叭、抬轿子,让他充分感受君临天下的美妙滋味。既然君主有此嗜好,自然就会有奸佞小人瞅准机会,投其所好。结果,会做事的不如会做人的,有功劳的不如没功劳的。功臣勋将辛辛苦苦杀敌建功,踏踏实实理政治事,到头来还不如那些奸佞之徒一个谄笑、一记马屁能让君主开心受用。英雄豪杰煞费苦心在君主那里培植起来的一点好感,只要有奸佞之徒轻飘飘一句谗言,就可以让它消失得无影无踪。甚至,在猝不及防的情况下还可能遭遇厄运。轻则被剥夺权力、废黜官位;重则陷身囹圄,授首刑场,诛灭九族。这种事情说起来令人痛心疾首,可历史上的例子却不胜枚举。在这种情况下,没有防人之心能行吗?

今天,防人之心仍然不可松懈。利用人们疏于防范的心理实施诈骗的案件几乎每天都在发生,甚至花样翻新,防不胜防。而那些擅长在关键时刻给别人放冷枪、暗箭的人也并不罕见。俗话说“人心隔肚皮”,坏人不仅不会给自己贴上标签,甚至可能伪装得比亲朋还亲切,比雷锋还热情,比君子还正直。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以不变应万变,多留几分防备之心,防患于未然。

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关汉卿《钱大尹智勘绯衣梦》

明朝学者陈献章曾说:“学贵置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要想真正学有所成,必须具有质疑精神,只有多疑、善疑、探疑,才能获得更渊博的学识。其实,不仅学习知识是这样,对待工作以及纷繁复杂的生活,也应该勇于质疑、善于质疑,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我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钱大尹智勘绯衣梦》,是关汉卿的公案剧之一,这里边讲了一个具有质疑精神的官员平反冤案、捉拿真凶的故事。

王员外和李十万原本是北宋开封府的两个财主,两家人曾经给孩子指腹为亲,约好了王家的女儿王闰香长大后嫁给李家的儿子李庆安。可当孩子长大后,李家已经败落了。王员外嫌贫爱富,想要退婚。于是,吩咐妻子将十两银子和一双闰香做的鞋送往李家,按照风俗,庆安穿上这鞋,踏断了线,就算悔了亲事。

父亲李十万为王家退婚的事情十分懊恼,可儿子李庆安天真烂漫,一心读书,并不把这当回事。这一天,他穿上新鞋子,出去放风筝。谁知风筝断了线,飘落在一家后花园的梧桐树上。庆安进入园中,脱下鞋子,爬到树上去取风筝。没想到这正是王员外家。此时,王闰香因为父亲给她退了婚事,心中不悦,来到后花园散心。她发现树下有一双鞋,仔细一看,竟然是她亲手做的那双。她非常惊讶,抬头一望,发现树上有一位长得眉清目秀的少年,十分可爱。闰香一问姓名,才知道原来他就是自己的未婚夫。闰香对庆安一见钟情,便介绍了自己的身份,并问庆安:“你家为何不来迎娶?”庆安说:“只因家贫无钱。”闰香约庆安晚上再来花园,到时候她会让丫环梅香带一包袱金银财物在太湖石边等候,让他拿回去作聘礼。

说来也巧,开封府有个屠户叫裴炎,他曾经到王员外的典当铺里当过旧衣服,结果被王员外骂走,因此怀恨在心。就在这天晚上,裴炎闯进了王宅,打算杀死王员外全家报仇雪恨。他躲在太湖石边,伺机行动。这时,梅香拿着包袱走了过来,裴炎跳出来一刀将其杀死,抢走财物,逃之夭夭。庆安随后到来,不料被梅香的尸体绊倒在地,一摸两手鲜血,吓得他魂飞天外,慌不择路地跑回家去,把事情经过告诉了父亲。父亲李十万问明儿子确实没有杀人,也就任其自然,关门歇息。

王闰香久等梅香不回,心中焦急,亲自到花园寻找。她发现梅香已经被人杀死,吓得赶紧叫来母亲。母亲问明原委,认为杀人凶手就是庆安。尽管闰香哭着为庆安辩护,也毫无用处。王员外得知这件事后,也推断是庆安因为悔亲之事意图报复,所以杀了梅香。于是,王氏夫妇俩拿了凶手用的刀子,沿着血迹,一直走到李家门口,只见大门上有两个血手印,更是铁证如山。他们立刻把庆安扭送至开封府。庆安连声叫冤,可是在严刑逼供之下,他被屈打成招。

不久,新任开封府尹钱可上任。此时,李庆安的案子已由前任官员审理完毕,只等他判个“斩”字,就要行刑。

李十万陪着儿子走上公堂,伤心欲绝。这时,庆安看见墙角蜘蛛网里粘住了一只苍蝇,他心生怜悯,让父亲把苍蝇救了出来,慨叹道:“苍蝇,我救你免灾,可有谁能救我呀!”

钱可为官清廉,做事细致。他认真翻阅了李庆安的案卷,不禁心生疑惑:“这样一个斯文的小孩儿,怎么会杀人?”他担心这案子有冤枉,于是亲自审问:“李庆安,是你杀了他家梅香吗?你是不是还有什么心里话?尽管说出来,老夫为你做主!”庆安为免皮肉之苦,不敢翻供。钱可看到凶器是一把大刀更加怀疑:“这个小孩儿怎么能拿得起这么大的一把刀子呢?而且这刀子的形状看起来应该是屠户使的,看来案中必有隐情!”虽然心存疑惑,可前任官员已经审理完毕,而庆安又不翻供。钱可无奈,就要提笔判一个“斩”字。可是,他刚提起笔,就见一只苍蝇飞来,抱住了笔尖。几次三番,赶也赶不走。他捉住苍蝇塞进笔管里,提笔时,笔管竟突然爆裂了。钱可感到这事十分蹊跷。于是,他命令史打开庆安的枷锁,安排他去狱神庙里歇息。同时,让令史在庙里烧些纸钱,向狱神祈祷,然后在门外仔细倾听庆安在睡梦中说些什么。

令史依言行事,只听得庆安梦中说:“非衣两把火,杀人贼是我。赶的无处藏,走在井底躲。”令史报告钱可。钱可仔细琢磨:“非衣”加起来是个“裴”字,两把火则是个“炎”字,那么杀人贼不是姓裴名炎就是姓炎名裴;至于“走在井底躲”一语,如果不是意味着凶手已投井而死,就是暗示这城中某一街巷或桥梁的名称里有个“井”字,而凶手就藏在那里。得出这一推论,他马上派人调查。结果,这里果然有个巷子叫做“棋盘井底巷”。钱府尹立即命差役窦鉴去捉拿凶手。

窭鉴来到棋盘井底巷,坐在茶坊里吃茶。正巧这时屠户裴炎走过来,硬要将狗肉卖给开茶坊的婆婆。窦鉴见此人强硬霸道,一打听名叫“裴炎”,正是自己要找寻之人。于是,他命手下人张千化装成一个货郎,将那把凶刀放在担子上,到裴炎家门口叫卖。裴炎的老婆因家里只剩了一个刀鞘,正要配刀。她一看这把刀是自己家里的,误以为是货郎偷了她家的刀子,她揪住张千,告到窦鉴面前。这一下不打自招,物证在手,窦鉴立刻逮捕了裴炎。

真凶被缉拿归案,钱府尹当堂释放了李庆安。在他的劝说下,李、王两家讲和,两个孩子正式成亲。

这是一个公案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位秉公办案的清官。尽管剧中钱可破案的根据,是狱神通过李庆安的梦话透漏的信息,这种手段有些荒诞不经,但真正的关键,还在于钱可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的精神。

首先,钱可是一个有责任心、有质疑精神的人。否则,面对前任官员已经审理完毕的案件,他完全没有必要劳心费神。正是出于良心和责任感,他非常认真地翻阅了李庆安的案卷,并从中发现了疑点。其次,钱可是一个善于质疑的人。这个案子看起来似乎庆安杀人的证据十分确凿,但钱可并没有被表面现象所迷惑,而是针对案情,对庆安的作案动机和作案能力提出质疑。这两点正是破案的基础。由此可见,钱可能够透过表象抓住问题的实质。其实,即使没有什么狱神的提示,钱可也已经发现凶刀是屠户所用之刀,这实际上是找到了侦破案件的关键线索。

事实上,要想深入透彻地研究任何问题,都离不开勇于质疑和善于质疑的精神。我们常说“学问学问”,学问从何而来?就是靠既“学”又“问”,而“问”,就是从“疑”而来,所以说“学贵质疑”。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疑”是思维的开端,是创造的基础。

勇于质疑、勤于质疑、善于质疑,是一种良好的思维习惯。法国作家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毫无疑义地是问号,而生活的智慧,大概就在于逢事都问个为什么。”的确如此,如果达尔文没有对“神创论”的怀疑,就不会有“进化论”的诞生;如果哥白尼没有对“地心说”的怀疑,也不会有“日心说”的创立。

可是,现在来看,我们很多人是缺乏质疑的精神和思维习惯的。著名科学家杨振宁曾做过这样的对比:中国留学生在美国学习时,学习成绩往往比美国的学生好得多,然而十年以后,科研成果却比人家少得多。何以造成这样的差距?杨振宁认为,主要是因为美国学生思维活跃,善于提出问题;而中国教育体制只注意培养学生解答问题的能力,而不鼓励学生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所以,他给中国学生指出的第一条成功法则就是质疑。

看来,提倡质疑,鼓励质疑,有意识地培养质疑的思维习惯,该值得我们大家重视了。因为只有勇于质疑,善于质疑,才能使我们的智慧成为有源的活水,汩汩而出。

觉醒后的抗争,势不可挡——关汉卿《感天动地窦娥冤》

《感天动地窦娥冤》是关汉卿的代表作,剧中展示了窦娥这个受尽摧残和迫害的善良女性,在觉醒之后的抗争精神和至死不熄的复仇意志。

窦娥原本叫窦端云,三岁那年,母亲就死了。父亲窦天章是个穷秀才,功名未遂,一贫如洗。父女两人相依为命,日子过得十分艰难。眼看端云长到七岁,家境日益窘迫。窦天章曾经向放高利贷的蔡婆借过20两银子,一年后本利相加竟然达到40两之多。蔡婆多次索要,他却无力偿还。

蔡婆丈夫已死,膝下只有一个8岁的男孩儿。她相中端云长得可喜可爱,便有心让端云做她家儿媳妇,以此抵债。这时朝廷即将开考,窦天章求功名心切,却苦于没有盘缠,再加上欠债累累,只好忍痛将女儿给了蔡婆,算是抵消了债务。那蔡婆反过来又送给亲家窦天章10两银子作盘缠。窦天章与女儿挥泪告别,进京赶考去了。

端云来到蔡家,改名叫窦娥,并随蔡婆搬到了楚州山阳县。17岁那年,窦娥与丈夫成亲,不久丈夫便得病去世了。转眼间,窦娥20岁了。每次想到自己的经历,窦娥都十分伤感,但她认为这或许是自己的生辰八字不好,或许是自己上辈子烧香不够,所以今生今世就该受苦。她不怨天、不尤人,默默地忍受残酷的生活,把为婆婆尽孝、为丈夫守节作为自己的生活信念。

这一天,蔡婆出去向开药铺的赛卢医索债。赛卢医是个无赖。他欠蔡婆20两银子,为了赖账竟起了杀人的歹念。他把蔡婆骗到郊外,四顾无人,便掏出一根绳子要勒死蔡婆。就在这危急时刻,张驴儿父子正巧从这儿经过。赛卢医见有人来,吓得丢下绳子仓皇逃走。谁知这张驴儿父子也不是善良之辈,他们得知蔡婆家境殷实,又只有守寡的婆媳两人,顿时生了不良之心,以报答救命之恩为由,要蔡家婆媳分别嫁给他们父子俩。蔡婆不答应,张驴儿便威胁说:“赛卢医的绳子还在,不答应,我就勒死你!”蔡婆害怕,只得将两个恶棍领回家。

窦娥虽然已经习惯忍受苦难的生活,但她品行端正、性格刚强,面对张驴儿父子卑劣无理的要求,她非常愤怒。她一边苦心劝婆婆打消这个念头,一边将上前调戏她的张驴儿一把推倒在地。可蔡婆为人怯懦软弱,虽然婚事未成,却仍留下这俩人在家同住,等待窦娥回心转意。

张驴儿见窦娥不顺从,便又生毒计。他打算趁蔡婆生病之机将她毒死,然后再强迫窦娥成亲。这一天,他来到赛卢医那儿要了一服毒药。回家后,他故作殷勤地到蔡婆跟前询问病情。蔡婆身体不舒服,想喝羊肚汤,张驴儿连忙吩咐窦娥去做。汤做好后,他借口缺盐少醋,趁窦娥去拿调料之机把毒药放入汤里。不料阴错阳差,这时蔡婆突然一阵恶心,便把汤让给张驴儿的父亲吃了。张父当场七窍流血,一命呜呼。

父亲一死,张驴儿大叫大嚷,口口声声说是窦娥下毒,那蔡婆早已吓得不知所措。这时张驴儿给窦娥指出两条路供她选择:第一条路是“私休”,即窦娥同意嫁给他做老婆,此事便不再追究;第二条路是“官休”,他要把窦娥拖到官府去告状。窦娥不愿承担杀人的罪名,更不愿意嫁给这个恶棍,她相信官府“明如镜,清似水”,一定能够明辨是非。于是她情愿见官。就这样,张驴儿将窦娥告到了楚州府。

楚州太守桃杌是个昏庸残暴的贪官,他一向认为“人是贱虫,不打不招”,办案全靠严刑逼供。窦娥在公堂上把事件经过说得明白无误,但他却偏信张驴儿的巧言狡辩,认为没有儿子药死自家老子的道理,对窦娥施以重刑,“一杖下,一道血,一层皮”,“肉都飞,血淋漓”,“才苏醒,又昏迷”。在棍棒之下,窦娥异常坚强,她坚决不招。桃杌无可奈何,便转而拷打蔡婆。窦娥实在不忍心年迈的婆婆受刑,便含冤负屈地承认了药死公公,于是被判处死刑,即行处决。

贪官污吏的大棒打破了窦娥对官府的幻想,被判死刑的事实彻底唤醒了她的觉悟。在一切希望和幻想都破灭之后,她看清了天下衙门都一样的昏暗,对原以为“公正无私”的天地鬼神也开始怀疑和否定,在被押赴刑场的路上,她一腔怒火喷薄而出,高唱道:

〔端正好〕没来由犯王法,不提防遭刑宪。叫声屈动地惊天!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

〔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有鬼神掌着生死权。天地也,只合把清浊分辨,可怎生糊涂了盗跖、颜渊。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天地也,做得个怕硬欺软,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这两支曲子是窦娥怨天咒地的心声,她骂天地不分清浊、不辨善恶、欺软怕硬、错勘贤愚。这惊天动地的呐喊是窦娥以生命为代价换来的认识,是对整个黑暗社会的强烈抗议和愤怒声讨。在封建社会里,统治者总是用天地鬼神来麻痹、禁锢人民的思想。窦娥也曾虔诚地迷信过它们。但当幻想逐一破灭之后,她气愤填膺,怒火中烧,叱天骂地,控诉天地的不公平,贫富夭寿的不合理。这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受压迫、受愚弄最深,也最善良的人民的觉醒。

觉醒后的窦娥不再乞求怜悯。临刑之前,为了证明自己确实冤枉,她对天发下三桩誓愿:第一,血溅白练。头颅被砍下之后,她的一腔热血全部喷溅在高高悬起的白布上,不会有半点儿洒在地上;第二,六月飞雪。行刑之后,老天会在闷热的六月天降下鹅毛大雪来掩盖她的尸体;第三,亢旱三年。楚州这个地方未来三年会滴雨不下,出现严重旱灾。窦娥发下的誓愿一桩比一桩大,一桩比一桩毒,发完誓愿,窦娥愤怒地说:

不是我罚下这等无头愿,委实的冤情不浅。这都是官吏每无心正法,使百姓有口难言!

刹时间,刑场上浮云蔽日,悲风飞旋。窦娥被刽子手斩于刀下,果然出现了血溅白练、六月飞雪的奇怪现象,连监斩官都意识到“这死罪必有冤枉”。

再说窦天章当年进京赶考,一举中第,官拜参知政事。他曾经派人寻访女儿,可是由于蔡婆迁居,没有找到。多年来他思女成疾,头白眼花。窦娥死后三年,他官升两淮提刑肃政廉访使,到各地检查官吏办案情况。这一次,他来到楚州,见楚州三年滴雨不下,深感惊疑。夜里,他仔细查阅楚州历年案件的卷宗,头一宗就是窦娥药死公公一案。他认为这种罪过十恶不赦,不必细察,顺手将其压在卷底。突然,他感觉神思困倦,便伏案睡去。这时,屈死的窦娥前来给父亲托梦。窦天章在梦中隐约见到了女儿端云,醒后却不见女儿的踪影。于是他打算继续审阅卷宗。这时,桌上的灯忽明忽灭,就在他动手剔灯花之际,窦娥的魂灵上前,把压在最下面的卷宗又翻到最上面。窦天章低头一看,好生奇怪,他把卷宗再次放在底下,窦娥则又将它翻上来。几次三番之后,窦娥的鬼魂终于被窦天章发现了。她哭着向父亲解释,窦娥就是父亲寻找已久的端云,而自己是被冤屈致死的。窦天章悲痛之余,决定重审此案,为女儿报仇。

第二天,窦天章将当年有关案犯全部缉拿归案,重新审理。张驴儿在审问中仍然狡辩,可窦娥的鬼魂出现在公堂上,张驴儿吓得魂飞魄散,不敢再嘴硬。而赛卢医也供出当时是张驴儿亲自来买的毒药。真相大白,张驴儿被判死刑,赛卢医边远充军,已经升官的昏官桃杌则被痛打一百棍,永不录用。窦娥的沉冤终于得到了昭雪。

这个故事里,窦娥的身世、遭遇是悲苦的,结局是悲惨的,但她那百折不回、至死不屈的反抗精神是悲壮的。从窦娥身上,我们看到一个人觉醒之后的反抗力量的确不可遏止、势不可挡!窦娥本是一个孤苦无依的弱女子,她相信命运,默默承受生活的苦难;她不了解社会,天真地信任官府;她从没有想过要反抗什么,过着与世无争的日子。这样一个安分守己的人,竟在社会无处容身。地痞流氓欺负她,滥官污吏迫害她,她无缘无故被剥夺了生的权力。临死之前,她才算看清了这个颠倒黑白的世界。她不再忍气吞声,不再逆来顺受,她那弱小的身躯爆发出震天撼地的愤怒吼声,她用天大的誓愿警示天下,她死后变成鬼也不放过迫害她的流氓、滥官!她从弱者变成了强者,终于为自己报仇雪恨。

当然,三桩誓愿和鬼魂报仇,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可能实现的。关汉卿之所以安排这样的情节,是为了强调窦娥觉醒后势不可挡的反抗精神和复仇意志。那是一个觉醒了的弱者的力量。其实,窦娥的命运正是元代广大汉族百姓命运的缩影。元代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人被压在社会最底层,处处受到压迫、排挤,处处感受社会的不公。关汉卿是以窦娥的抗争呼吁广大百姓的觉醒呀。杜勃罗留波夫曾说:“我们知道,以极端反抗极端,最后从最软弱和最能忍耐的人们心中所提出来的抗议,是最有力的。”

当然,抗争的前提是觉醒。今天,我们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我们面对世界经济、技术的高速发展,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和世界强国的差距,时刻铭记“落后就会挨打”的历史教训。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对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同时,我们每一位国人也都应清醒地懂得“国家兴衰,匹夫有责”的道理,也只有这样,才能凝聚民族力量,众志成城,面对所有的困难和考验。

窦娥的故事提示我们:面对邪恶,面对不公,忍耐只能坐以待毙。只有觉醒,才有抗争;只有抗争,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

多行不义必自毙——马致远《破幽梦孤雁汉宫秋》

“多行不义必自毙”,意思是说:坏事干多了,必定自取灭亡。这句话千百年来得到了无数次的验证,它像“恶有恶报”一样,不仅是对恶人的警示,也表达了人们对惩处恶人恶行的期盼。著名作家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是元代“四大历史剧”之一,剧中所塑造的毛延寿这个角色,就是一个平日作恶多端,最后自取灭亡的典型。西汉元帝时期,四海安宁。朝中官员毛延寿,是个“不义”之人。他一上场就有这样一段自我介绍:

为人雕心雁爪,做事欺大压小。全凭谄佞奸贪,一生受用不了。某非别人,毛延寿的便是。见在汉朝驾下,为中大夫之职。因我百般巧诈,一味谄谀,哄的皇帝老头儿十分欢喜,言听计从。朝里朝外,那一个不敬我,那一个不怕我?我又学的一个法儿,只是教皇帝少见儒臣,多溺女色,我这宠幸才得牢固。

此人心术不端,却偏偏凭借花言巧语骗得了汉元帝的宠信。

这天,汉元帝在毛延寿面前感叹:“后宫寂寞,如何是好?”这正中毛延寿下怀,他忙趋步上前道:“陛下,田舍翁多收十斛麦子,还想换媳妇儿呢,何况陛下贵为天子,富有四海,何不派官员遍行天下选择宫女?不分王侯宰相军民人家,只要15岁以上20岁以下容貌端庄的,都选来充实后宫,有何不可?”汉元帝点头称是,随即加封毛延寿为选择使,遍行天下筛选美女,而且要将每个选中的女孩画成一幅图画,将来汉元帝要按图临幸。

毛延寿奉旨到各地筛选美女。谁家不希望自己的女孩儿能受到皇帝的宠幸?谁不希望画师把自己画得漂亮一点儿?于是,各家纷纷向这位选择使馈赠金银。毛延寿乘机大肆敲诈,收取不义之财。眼看已挑选了99个女孩,金银也捞了一大笔。这天,他来到成都秭归县,又发现了一个女孩。这个女孩名叫王嫱,字昭君,刚好18岁,长得光彩照人,十分艳丽,可谓天下绝色。毛延寿狮子大开口,张嘴就要百两黄金,答应把她选为第一。可是昭君出身庄户人家,哪里有钱?再说昭君自信凭借自己出众的品貌,根本无须行贿。这可扫了毛延寿的兴。他本想把昭君退回,可转念一想,又生出一个坏主意,下面是他的念白:

不要倒好了她,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教她受苦一世。正是恨小非君子,无毒不丈夫!

果然,毛延寿在昭君的画像上做了手脚,而且是在眼睛部位点上了瑕疵。这样,她就不可能被皇上相中,也就没机会见到皇上。这天晚上,她心情郁闷,弹起琵琶消愁。说来也巧,汉元帝正好来后宫巡游,他循着琴声来到昭君的住处,只见烛光下的女孩身姿婀娜,美艳绝伦。昭君万没想到皇上会深夜突然驾临,连忙起身接驾,道:“妾身早知陛下驾临,只合远接,接驾不早,妾该万死。”昭君美丽的容貌令元帝如醉如痴,落落大方的风度更令他暗暗吃惊:这样出众的女孩自己怎么从来不知道呢?

在元帝的询问下,昭君将毛延寿索贿不成、点破画像之事说出。元帝命人取来画像,果然如昭君所言。汉元帝龙颜大怒,下令将毛延寿斩首。而对昭君,元帝则是相见恨晚,马上封为明妃。

毛延寿听说东窗事发,仓皇逃命。慌忙之中,他带上了昭君的画像,投奔匈奴王呼韩邪单于。自汉高祖以来,汉匈之间一直有“和亲”的传统,每代单于都会娶汉朝公主为妻。前些时,呼韩邪单于曾派使臣到汉朝求婚,可汉元帝以公主尚幼为由,将其回绝了。呼韩邪单于心中很不高兴,甚至想借此机会起兵南侵。不过又不愿轻易打破几代的友好关系,正处在矛盾之中。

就在这时,毛延寿前来投奔。他对呼韩邪单于谎称:“我们汉朝西宫有个美人叫王昭君,堪称天下绝色。前段日子,您派使臣求婚之际,那昭君曾主动请行,只是汉元帝舍不得。我再三向皇上苦谏说‘岂可重女色而失两国之好?’没想到皇上竟要杀我。所以,我带了这美人图献给大王,您如果按图索要昭君,肯定能得到她。”呼韩邪单于看到昭君的画像,惊叹道:“世间还有这么漂亮的女人?如果能得到她做阏氏,我平生之愿足矣!”于是,他马上派人去汉朝讨要昭君,并威胁汉元帝,如不放人,匈奴大军将即日南侵。

元帝自从有了昭君,便将万千宠爱集于一身。这天,突然有尚书禀报,说匈奴派使臣索要昭君和亲。元帝大惊,急忙召文武大臣商量对策。可是,面对匈奴的百万大军,满朝文武面面相觑,毫无办法,只能一再劝皇上以社稷为念,忍痛割爱。元帝痛骂群臣无能,枉食俸禄,可是也无计可施。

看到国家危在旦夕,皇上处境两难,昭君虽然依依不舍,但还是上奏元帝道:“妾既蒙陛下厚恩,当效一死,以报陛下。妾情愿和番,得息刀兵。”昭君如此深明大义,令满朝文武大为吃惊。元帝心如刀割,但也只好依从。

第二天,元帝率大臣到灞陵桥送别昭君。临行,二人把酒话别,不禁泪流满面。在匈奴使者的再三催促下,昭君脱下汉装,换上胡服。看着昭君渐行渐远,元帝伫立良久,愧疚万分。

得知昭君前来,呼韩邪单于喜出望外,亲自出境迎接,封昭君为宁胡阏氏,扶为正宫。同时下令息兵,退军北行。

这天,昭君随大队人马行到黑龙江边,她听说这就是汉番交界,南边属汉朝,北边属匈奴。她对呼韩邪单于说:“大王,借一盅酒往南浇奠,待我辞别汉家,再远行吧!”单于答应了。可谁曾想昭君浇奠完毕,突然纵身跳入江中,来不及相救就被急流卷走了。单于顿足而叹,只好下令将昭君葬在江边,坟墓号为“青塚”。

佳人已逝,呼韩邪单于也不愿再和汉朝结下仇怨,但想起毛延寿来仍气得咬牙切齿:“这个小人背主私奔,又拿着美人图来哄我,说什么‘昭君主动请行’,要我强行索取。结果昭君投江而死,我也落得一见销魂。像这等奸邪逆贼,留着他早晚是个祸根,不如送他回汉朝处置,反倒能使汉番关系和好。”想到这儿,呼韩邪单于下令拿下毛延寿,押赴汉朝。

昭君走后,汉元帝朝思暮想,百日不曾上朝。这晚,他迷迷糊糊梦见了昭君,正欲相见,番兵又将其抓走。元帝一下子被惊醒,只听得空中孤雁悲鸣,不禁越发凄楚。天亮之后,尚书报告明妃已投江而死,番使绑送毛延寿还朝。汉元帝悲愤交加,下令将毛延寿斩首,祭奠明妃。

这是一个悲剧故事。悲剧的直接制造者毛延寿,是个“欺大压小”、“谄佞奸贪”、“百般巧诈”的小人。他自以为八面玲珑、聪明过人,结果却“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他这一生正可谓“多行不义必自毙”。

“多行不义必自毙”出自《左传·郑伯克段于鄢》。它的背后还有一段典故:春秋时期,郑武公的夫人武姜生了一个儿子,因为生产时非常艰难,就取名寤生,武姜很不喜欢这个儿子。后来,武姜又生一子,取名为段,非常宠爱。武姜常在郑武公面前称赞段很能干,要求立他为太子,可郑武公没有答应。公元前743年,郑武公病死,寤生继位,即郑庄公。

武姜要求庄公把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的制邑封给段,庄公不同意。武姜又要求把最大的京邑封给段,庄公同意了。郑国大夫祭仲向庄公进谏说:“都城超过三百方丈,就会成为国家的隐患。依照先王的定制,大的都城不能超过国都的三分之一,中都不能超过五分之一,小都不能超过九分之一。现在,京邑太大,不合法度,将来会成为您的负担,难以对付。”庄公说:“姜氏非得要,有什么办法呢?”祭仲道:“姜氏哪会知足呢?不如早早给他换个地方或者减小他的领地,别让他蔓延。野草一旦蔓延开来就难以铲除,更何况是您的亲弟弟呢?”庄公回答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就等着瞧吧!”

果然,段到京邑后,胆子越来越大。他不断没收京邑周围的土地占为己有。庄公明明知道却不予理睬。段加紧扩军备战,伺机谋反,姜氏也做好内应的准备。此时庄公看到时机成熟,得知他们发动叛乱的确切消息后,派出蓄积已久的军队,迅速出击,包围了京邑。而此时京邑的守军早已对段不满,纷纷阵前倒戈。段只身逃到鄢地,庄公马上亲自率军攻鄢,段又只好逃到共国。

后来,人们就借用郑庄公说他弟弟“多行不义必自毙”的话,来说那些做坏事的人,早晚会因为自己的恶行招来灾祸,受到惩处。正所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不过,说到“多行不义必自毙”,其中“多行”这两个字眼,值得大家琢磨。如果说“多行”是量的积累,那这个量得积累到什么程度才得到质的飞跃,即“毙”的结果呢?难道非得等坏人“多行”了不义之事才能得到惩处吗?这不禁让我们想到那些平日里忘乎所以,最终自食其果的违法犯罪分子。且不说抢劫、盗窃之流,就说那些贪官吧,他们肆无忌惮地贪污受贿,那巨额的黑金显然不只是行一、两次“不义”的结果。要知道,“多行不义”的结果,绝不仅仅是一个坏人自取灭亡的问题,蒙受更多损失的是国家和人民。所以,我们真正应该做的是采取措施,早一些结束那些“不义”之人的恶行,早一些使他们受到相应的惩罚,而不是等他们“多行不义”之后才一并算总账,否则,真正吃亏的还是好人。上面提到的郑庄公,他明知道弟弟“多行不义”却置之不理、放任自流,他的纵容其实就是毁灭弟弟的一种手段。所以,虽然弟弟罪有应得,但郑庄公的处心积虑也让人齿冷。

“多行不义必自毙”这句话,是我们对坏人的诅咒。同时,它还能启发我们考虑采取更积极的办法,比如健全监督制约机制,从根本上减少恶人恶行。

当忍则忍,当争必争——纪君祥《赵氏孤儿大报仇》

中国人历来讲究一个“忍”字,所谓“小不忍则乱大谋”,“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而如今的社会,又处处离不开一个“争”字,不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都要在竞争中确立地位,证明实力。那么,如何处理“忍”与“争”的关系,就成为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其实,元代作家纪君祥的《赵氏孤儿大报仇》杂剧,就曾把“忍”与“争”的关系,通过一场复仇斗争戏剧性地放大出来。

春秋时期,晋灵公昏庸,大将屠岸贾嫉恨相国赵盾,在灵公面前搬弄是非,将赵盾一家300多口人全部杀掉。由于赵盾的儿子赵朔是驸马,不能随便下手,屠岸贾就假传灵公的命令,逼赵朔在弓弦、药酒、短刀中选一样自尽。赵朔自尽之前,叮嘱怀孕的公主:要是生下儿子,就取名赵氏孤儿,待他长大成人,给赵家报仇雪恨。

不久,公主分娩,正是个男孩。屠岸贾怕孤儿长大报仇,打算满月后将他杀掉。在此期间,他命手下将军韩厥率兵把守驸马府门,若有盗出孤儿者,全家处斩,灭其九族。

驸马门下有个医生叫程婴,感念赵朔生前对他的恩德。公主被软禁后,他每天传茶送饭,悉心照料。这天,程婴身背药箱,又来到驸马府。公主求他带出孤儿,可程婴想到屠岸贾的禁令,犹豫不决。公主跪下,苦苦哀求。程婴心存顾虑,对公主说:“如果我救了孤儿,屠岸贾追问起来,你说给了我,我程婴一家死了也罢,可这孤儿也活不成了。”公主听了程婴的话,便上吊自尽,从而免除了程婴的顾虑。程婴把孤儿放在药箱里,上面又盖了些草药,冒死带着孤儿走出驸马府。

将军韩厥虽奉命把守驸马府,却十分痛恨屠岸贾残害忠良的行为。他见程婴身背药箱,慌慌张张从驸马府出来,就严加搜查,发现了箱子里的孤儿。程婴慌忙跪倒,韩厥慨然放行。可程婴走了几步,又回来跪在韩厥面前说:“我出了府门,你若报告给屠岸贾知道,他再派别人来追杀,孤儿依然是个死。你还是拿我去请功,让我跟孤儿死在一起吧!”韩厥长叹一声,拔剑自刎。

屠岸贾听说公主自缢、韩厥自刎,知道一定是有人把孤儿救走了。为了斩草除根,他假传国君的命令,要搜寻全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全部处死。程婴在逃亡的路上看到了到处张挂的告示,又恨又急,连夜赶往太平庄,投奔赵盾的同僚好友公孙杵臼,商量如何挽救孤儿。程婴提出:他有个孩子还没有满月,可以做孤儿的替身,让公孙杵臼检举他窝藏孤儿,把他们父子二人一起处死,再由公孙杵臼抚养孤儿长大,将来为赵家报仇。但公孙杵臼认为,自己年已70,生死难料,不如把程婴的儿子交给他,由程婴检举他窝藏孤儿,他和程婴的儿子一起赴死,让程婴完成抚养孤儿的任务。

定好了计策,程婴便出面检举公孙杵臼窝藏赵氏孤儿。屠岸贾立刻带人来到太平庄,抓住了公孙杵臼。公孙杵臼不承认窝藏孤儿,屠岸贾便命程婴亲自拷打,公孙杵臼咬紧牙关承受。这时,兵士从地洞里搜出一个婴儿,屠岸贾大喜,对着婴儿连砍三剑。亲眼看着儿子被活活砍死,程婴心如刀绞,但脸上还得不露声色。公孙杵臼大骂屠岸贾,撞阶身亡。

屠岸贾自以为杀了赵氏孤儿,心满意足。为了奖赏程婴检举的功劳,就收留他做了自己的门客,并认程婴的儿子作为义子,留在府中习文练武。

转眼20年过去了,赵氏孤儿已经长大成人,取名程勃。跟程婴习文,跟屠岸贾练武,这孩子文武全才,本领出众。

这天,程勃练武回来,看见父亲偷偷哭泣,追问原因,却不肯回答。就在程婴匆忙避入后堂之际,掉下了一个手卷。程勃展开手卷,上面是一幅幅图画。原来,程婴把赵家受屠岸贾迫害的经过一一画在了手卷上,故意留给程勃观看,以便乘机说明他的身世。果然,程勃看完手卷后疑惑不解,请父亲解释。程婴就把当年的事情原原本本讲了一遍,但隐去了屠岸贾的名字。程勃听得惊心动魄,问:“那孤儿现在何处?”程婴说:“他如今20岁了,堂堂七尺,文武全才,却不能为父母报仇,还说他干什么!”程勃道:“父亲,我就像睡在梦里一样,听不明白。”程婴再也忍不住了,叫声:“孩子,奸臣就是屠岸贾,赵盾是你爷爷,赵朔是你爸爸,公主是你母亲,我是存孤弃子的程婴,你就是九死一生的赵氏孤儿!”程勃如五雷轰顶,顿时昏倒在地,半晌才苏醒过来,咬牙道:“我拼死也要生擒屠岸贾老贼!”当下谢过程婴的救命之恩,便怒冲冲上朝去了。

这时国君已经换成了晋悼公,他听了程勃的奏本,命其亲自捉拿屠岸贾,为赵家报仇。程勃仗剑来到闹市,正赶上屠岸贾离开帅府回家。程勃杀散卫兵,生擒屠岸贾。屠岸贾大惊道:“孩子,这是为何?”程勃道:“我不是你的孩子,我是你害不死的赵氏孤儿!今天我要给赵家报仇雪恨!”这时,程婴和大臣魏绛赶到,宣读了晋悼公的旨意:屠岸贾陷害忠良,罪当千刀万剐;孤儿赐名赵武,继承祖父的爵位;程婴忠心护主,抚养有功,赐田十顷;还要给公孙杵臼等义士建坟立碑,让他们万古流芳。

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当然,在我们普通人的生活中很少会有这样你死我活的争斗,不过,我们还是可以把这个故事作为一个范本,来分析“忍”和“争”的关系。在这出戏里,几乎所有正面人物都是能够忍常人所不能忍的“忍者”。公主、韩厥、公孙杵臼以自杀来保护孤儿的安全,这是甘愿放弃生命的“忍”。而程婴的“忍”更是走到了极致,他眼看着儿子惨死、老友自尽,却要装得无动于衷,更要忍受着世人的唾骂和内心的煎熬,苟活在仇人的荫庇下20年。对程婴来说,忍就是心头的一把刀啊!但是,这些“忍”不是无目的的逃避,而是有一个共同的指向——报仇。正因为有了前面诸多含血和泪的“忍”,最后复仇时的一“争”才显得格外动人心魄,痛快淋漓。在这里,“忍”和“争”是相通的,“忍”是“争”的准备,“争”是“忍”的目的。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就要忍耐,要保全自己,壮大力量,而时机一旦成熟,就要毫不犹豫地“争”,而且要一击必中,一举成功。

说到最能忍的中国人,恐怕当数春秋末期的越王勾践。当年吴越争霸,越国吃了败仗。勾践听从范蠡和文种的建议,自贬身家到吴国,充当吴王夫差的奴仆,干尽下贱的差事,受尽对方的羞辱,甚至亲尝吴王的粪便,这才获得了夫差的信任,得以回国。回国后,勾践卧薪尝胆,苦志复仇,把越国治理得国富民强,兵精粮足。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再加上做俘虏的十年,前前后后忍了30年,终于一举灭掉了吴国,尽雪前耻。可见,忍能成大事。元朝学者吴亮说:“能忍者,必能立天下之事。圮桥匍匐取履,而子房韫帝师之智;市人笑出胯下,而韩信负侯王之器。噫,可不与忍欤!”这里提到的张良能忍拾鞋之辱、韩信能忍胯下之辱,最后都成就了一番事业,说明凡是有志向、有抱负的人,都应该学会“忍”。

不过,“忍”的目的未必一定是“争”。有些时候,“忍”是为了“不争”。我们都很熟悉将相和的故事,蔺相如对廉颇的种种刁难始终保持忍让,他的目的就不是为了“争”,而是为了“和”,蔺相如的“忍”表现为一种国家利益至上的大局观。当然,还有些时候,我们之所以忍,是因为不值得争。清代有一个“六尺巷”的故事,说的是康熙年间,当朝宰相张英家人打算扩大府宅,便让邻居叶家让出三尺地面。叶家不买账,张英的家人就写信让张英出面干涉。张英对家人仗势欺人的做法很不满意,写了一首诗回答:“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家人看信后,甚觉惭愧,便按他的意思后退了三尺筑墙。叶家受到感动,也将院墙后退了三尺。结果,在张、叶两家之间让出一条方便乡邻的六尺小巷。可见,这里的“忍”又变成了一种不斤斤计较的宽容,一种做人的气度。

对待“忍”和“争”的关系,我们一定要辩证地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争,争要争得有价值;也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忍,忍要忍得有意义。如果说争而不忍是小人,那忍而不争就是弱者。任何忍都必须有限度,忍不是不讲原则,不分是非,万事皆忍,逆来顺受。如果无限度地忍下去,就会导致软弱可欺、任人宰割,直至淘汰,甚至灭亡。鲁迅就曾对这种忍性极好、忍得近乎麻木的人,发出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感叹。同样,任何争都必须讲方法,有分寸。疯狂地去“争”、不讲策略地去“争”,不仅争不到想得到的,甚至可能失去已经拥有的。有理、有力、有节地去争才是最明智的。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不能抓住每一个便宜都去占,适当地放宽自己的心态,得饶人处且饶人,不该占的便宜绝不能眼红。有了这样的心态,你会发现每个人都很好交往,你也会感觉很轻松。

该忍时就不要争,该争时就不要忍。在争中忍,在忍中争,二者融会贯通了,才能在为人处世中表现出非凡的气度、风度和力度,才能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三思而后行——康进之《梁山泊李逵负荆》

“三思而后行”是我们常说的一句话,它告诫我们做事之前要多一些思考,少一些冲动,否则,就得为自己的莽撞行为付出代价。

元代作家康进之的《梁山泊李逵负荆》剧本,讲的就是黑旋风李逵因做事冲动而冤枉好人,最后又负荆请罪的故事。

宋代梁山泊地方,聚集了以宋江为首的108位英雄好汉。他们打家劫舍,杀富济贫,在梁山上竖起一面杏黄旗,上面写道:“替天行道救生民”。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