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春秋和战国
黄君孟墓玉雕人头像
春秋早期,玉雕。1983年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信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藏。像高3.8厘米,宽2.5厘米,厚1.8厘米,通体为黄褐色。面相椭圆,阴刻眼眶,眼球突出,蒜头鼻,嘴扁略宽,下巴略向上翘起,颈部圆润。两侧有耳,耳垂上有较大的孔洞。头像脑后刻有长方形簪,并有两处圆孔相通,头顶平顶冠饰,冠角下垂,造型优美。作品表面光滑细腻,刀法圆润,造型写实。
黄君孟墓玉雕人头像
人首蛇身玉饰
春秋早期,玉雕。1983年河南光山宝相寺黄君孟墓出土,信阳市文物保护管理委员会藏。同时出土的有两件,形制相似。外径为3.8厘米,厚0.2厘米,通体呈青黄色,为两面雕。饰面雕人头侧面造型,人首蛇身,线条刻画人首和卷云纹。两种图案结合并用头发作弯曲状连接,过渡处理十分协调。玉饰两面均为人像,造型相同,人形象稍有差别,推测为传说中的女娲和伏羲,充满神话色彩。
人首蛇身玉饰
象首龙纹铜方甗(yǎn)
春秋早期,铜铸。1966年湖北省京山县苏家垅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高52厘米,口宽22.5厘米。铜方甗是古时蒸饭用的器皿,由底部带箅眼的甑和用于放水的鬲两部分组成。上部的甑口缘部及底部饰窝曲纹,并铸有两竖耳,主体部分饰简化的象首龙纹。下部的鬲铸有四蹄足,两侧面也设竖耳。
象首龙纹铜方
齐侯龙鋬铜匜(yí)
春秋早期,铜铸。出土时间、地点不详,上海博物馆藏。高24.7厘米,总长48.1厘米。匜是一种供洗手使用的器皿,这座铜匜器形较大,主体满饰沟纹。底部四足雕成兽形,造型精致。弧形器鋬为圆雕龙,龙首栩栩如生,龙背有脊棱,龙身线刻云纹。龙口向上衔器沿口,龙尾下接器底,其动势恰与底部四足相呼应。器内底有铭文,记齐侯为虢孟姬良女所造。
齐侯龙鋬铜匜
五柱器
五柱器
西周时期,铜铸。1959年安徽屯溪奕棋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通高31厘米,底座长21厘米,宽20厘米,柱高16.5厘米,因器物上部立有五根立柱得名五柱器。器物上部为五根圆柱,均为上细下粗,等距离立于横脊上。脊面刻卷云纹。脊下为腹体,内空,四周器面纹饰分三层,上部和下部周圈刻细纹,中间饰卷云纹。
龙柄盉
春秋时期,铜铸。1978年安徽庐江泥河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高17厘米,口径14.4厘米。器物上部盘口束颈,中部鼓腹,与腹部连接的三足中空。腹上塑一短口为流水槽,另外一侧有长,向上呈弧形挑出。头圆雕成龙首,作回首顾盼状。器物外形简洁,除龙首外通体没有雕饰,朴实、素洁,造型饱满,具有浓郁地方特色。
龙柄
蔡侯方壶
春秋时期,铜铸。1955年安徽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高80厘米,口长18.7厘米,宽18.2厘米,腹径33厘米。器物形体高大,为圆角方壶形式。壶顶部壶盖雕仰莲瓣,长颈两侧有圆雕卷尾兽耳,兽作回首顾盼状。壶腹部圆鼓,每面有四块界栏状突出,将腹面分成不等的四块,长颈与腹上部细雕蟠虺纹,下部素面。腹下束腰,有圈足,足下圆雕四兽,向下承托壶体。
蔡侯方壶
蔡侯盥缶(guàn fǒu)
春秋时期,铜铸。1955年安徽寿县西门蔡侯墓出土,安徽博物院藏。通高36厘米,口径21厘米,腹围115厘米,底径22厘米。器物为一种水器,其盖顶提手为六柱连环形,上面雕刻细密花纹。盖面上和器腹上部均设圆饼饰,盖面上为六个,腹面八个。围绕圆饼饰刻有一圈细密的兽纹,纹理内填充红铜,与青铜对比,十分醒目。腹体向下内收,假圈足上有兽纹雕饰。盖内及口沿外刻有铭文。原器有双链提梁。
蔡侯盥缶
蟠虺纹(xǔ)
春秋时期,铜铸。1958年安徽太和县胡窑出土,安徽博物院藏。是一种盛放饭食的器皿。器高16.8厘米,长33厘米,宽21厘米。器物造型为椭圆方体,由盖与腹两部分构成。盖顶雕有四莲瓣,盖钮翻转后也可作盛器。腹圆鼓,下内收,底下有圈足,内中空。器物通体刻饰蟠虺纹,尤以盖顶、盖面及腹体雕饰最为细密。两端有耳,作兽面雕饰。
蟠虺纹
龙虎四环器
春秋时期,铜铸。1980年安徽舒城县孔集出土,安徽博物院藏。据推测此器为鼓座,器高29厘米,直径80厘米。此物为扁圆形,因器口上的龙虎雕作而得名。器口上塑虎首和盘龙,虎张口猛目,龙头独角,龙身蜿蜒起伏,形象生动。器物外壁密饰蟠螭纹,器外壁有铭文100多字,因锈蚀严重,难以辨认。
龙虎四环器
子犯和钟
春秋时期,铜铸。台北故宫博物院藏。铜钟通高44厘米,重15.75千克。子犯和钟八件为一套,此物为其中的第五钟,钟身铸有三层锥形小钉。这套编钟上共铸有铭文132个字,详细记录了有关晋文公返晋复国、晋楚城濮之战以及践土会盟等大事件,铭文中记载作器者为子犯,原文自称为“和钟”。
子犯和钟
王子午鼎(附匕)
春秋时期,铜铸。1978年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76厘米,口径66厘米;匕长63厘米,宽8.5厘米。王子午鼎宽体、束腰、平底,口沿上有两个长方形立耳,下有三兽首蹄足。器身口沿处绕有六个以失蜡工艺铸成的夔龙攀附,器表浮雕有蟠螭纹、双线窃曲纹及鳞纹,装饰华丽。鼎盖正中铸有一环形钮。鼎的内壁和底部均铸有铭文,记录了王子午作器的目的。匕身为柳叶状,有长条形柄,尾端为镂空纹饰。鼎造型敦厚,装饰华丽。同时出土同形同铭器物为七件,只在大小和重量方面有所差异。
王子午鼎(附匕)
鄬子倗浴缶
春秋时期,铜铸。1978年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49.6厘米,口径26.6厘米。器口小,方唇、短颈、圆肩、鼓腹、平底。口上覆钵形盖,铸有四个环形钮。盖沿部位外饰一圈红铜镶嵌的龙纹。肩部设有一对链环状耳,腹下部前后各置一个环钮。器物做工讲究,器腹分饰有夔龙纹、几何纹及涡纹,纹饰为红铜铸成,将其固定在特定的位置后再进行整体浇铸,打磨,青铜底与红铜纹相互对比。器盖内及口沿有铭文,为“楚叔之孙鄬子之浴缶”,即为沐浴时盛水之用。
鄬子倗浴缶
云纹禁(jìn)
春秋时期,铜铸。1978年河南淅川县下寺楚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28.8厘米,器身长1.03米,宽46厘米。禁是古时用来放置酒器的桌案。这件禁上部主体为长方形平面,在平面四周及器身的四壁均由铜梗构成的多层云纹组成。器下方一周为12个虎形足,均头戴高冠,腰向内凹,尾巴上扬,作昂首挺胸状。器四壁铸有十二兽,头生双角,口吐长舌,身曲尾卷,作窥视状扒着禁面。在镂空的器表下面,有粗细不同的五层铜梗加固支撑,使得器表的花纹虽然纷繁复杂,却显得玲珑剔透。它是一件极具装饰效果的工艺作品,也是我国目前发现年代最早采用失蜡法铸造工艺制造的青铜器。
云纹禁
错金栾书缶
战国时期,铜铸。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通高40.5厘米,口径16.5厘米,足径17厘米。缶为古时盛水或盛酒的器皿。器有盖,短颈,腹如壶深且鼓,平底、圈足。器身素面无纹饰,盖的边缘及腹部均对称铸有四个圆形环钮,钮上饰有斜角的云纹。缶腹和缶盖都刻有铭文,器腹刻有错金铭文五行,每行八字,共四十字,说明了该器物为栾书的子孙祭祀祖先用品。这件缶的器形是典型的楚式,造型简洁大方,素朴无饰,风格质朴。
错金栾书缶
兽纽镈(bó)
春秋时期郑国,铜铸。1923年河南新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镈通高86.2厘米,宽39厘米。镈是古代的一种打击乐器,通常是用青铜铸造,呈扁圆形的筒状,使用时悬挂供敲击。这件兽纽镈上小下大,口平,椭圆形,上面有对称构图的镂空兽形扁纽,器身上饰有螺形纹四组纽钉,每组九枚,共三十六枚,其间还有夔龙纹装饰。作品造型硕大,庄重浑厚,制作精美,是春秋时期流行的形制,为研究古代乐器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兽纽
秦公簋
春秋时期秦景公年代,铜铸。1923年甘肃天水西南乡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通高19.8厘米,口径18.5厘米,足径19.5厘米。簋呈圆形,敛口,上覆盖,为半球状,顶部有凸出的圆形捉手,倒置可作盛器。腹圆鼓,两侧有兽面耳。腹下内收,圈足向外逐渐散开。器盖与器身上部均饰带状蟠螭纹,器腹饰瓦纹,圈足上饰波状纹。器盖与器身内侧均有铭文,共105个字。
秦公簋
嵌赤铜鸟兽纹壶
战国中期,铜铸。相传为1923年山西浑源李峪村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通高32厘米,口径10.4厘米,底径12.3厘米。壶口为圆形,有盖,盖上铸有一对环耳并在耳上又各设一环,盖面刻饰四只飞燕。壶颈微收,用赤铜嵌出两行三角叉纹。器深腹,肩上两侧各有一衔环铜耳,器腹下部在前后各置二鼻纽。腹上部饰有两行走兽,每行六只,做奔驰状,其下嵌赤铜。壶造型简洁,装饰富有特色。
嵌赤铜鸟兽纹壶
吴王夫差铜矛
春秋时期,铜铸。1983年湖北江陵马山5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长29.5厘米,最宽处为5.5厘米。矛有带血槽的中脊,因此呈三棱形,中脊两侧对称饰有菱形花纹。正面接近柄的位置处刻有“吴王夫差自作用矛”八个错金铭文。矛通体饰以连续的菱形纹样,造型简洁洗练,风格质朴。虽然经过几千年的埋藏,但仍然光泽闪烁,锋利如新,反映了当时卓越的冶金水平。
吴王夫差铜矛
蛇纹尊
蛇纹尊
春秋时期,铜铸。湖南衡山霞流出土,湖南省博物馆藏。高21厘米,口径15.5厘米。尊口呈喇叭状,通过短颈与底部的鼓腹相连,最下部为圈足。尊口内沿上以立体的蛇纹作装饰,形态生动。尊腹部也由图案化的蛇形象构成主纹,其上端饰鳄鱼纹。
曲刃短剑
春秋时期,铜铸。辽宁省朝阳县十二台营子2号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两把剑长分别为36厘米、36.7厘米。剑中轴为突出的柱式脊,剑叶肥大,两侧刃均为两段弧曲线连接的形式。剑底部有木质和麻丝痕迹,表明原来装有木质剑柄。短剑铸工精良,保存较为完好。
曲刃短剑
鳐鱼形铜饰
战国时期,铜铸。辽宁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洞沟石椁墓出土,辽宁省博物馆藏。长9.5~15厘米,宽9.3~13.1厘米。这组鳐鱼形铜饰均为青铜制造,作马饰。饰件正面为鳐鱼形,口扁,身短,尾细,两侧的鳍宽大如翅,尾鳍呈三角形,尾尖细。大者背面有上、下二桥状纽,小者背面为十字形纽。铜饰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轮廓清晰。
鳐鱼形铜饰
蟠龙方壶
春秋时期,铜铸。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壶通高90.3厘米,口长19.8厘米,宽14厘米。壶有盖,盖为镂雕精细蟠螭纹的仰帽式构造;长颈,主要装饰虺纹;壶两侧相对铸有龙形耳饰,作向上攀爬状,回首向下俯望;器腹部圆鼓,分上、下两段。上段饰虺纹,下段光面无饰;腹下为平底、矮圈足,足下铸有一对虎作向前奋力奔跑状,虎形细长、流畅,用以承托上面的壶。
蟠龙方壶
镇墓兽
春秋时期,铜铸。1923年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长34厘米,宽30厘米,高47厘米。镇墓兽呈坐状。其头部为兽面,五官概括,瞪眼,张口,头顶和两腮有四条弯曲向上延伸的带状物,形象怪异。兽身人形,两臂上举,两足各踏一条盘旋缠绕的长蛇。造型威猛、纹饰简洁、风格粗犷,充满神秘色彩。
镇墓兽
螭纽特钟
螭纽特钟
春秋时期,铜铸。1923年河南新郑县城李氏园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高95厘米,长52厘米。器物顶部铸有镂雕对称的兽形纽,腹部为圆柱形,上细下粗,下沿与地面平行。钟身通体饰蟠虺纹,具有春秋时期的纹饰特征。器体上部铸四组共三十六枚螺形纹纽钉。整体造型简洁,装饰富有规律性。中国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造型与之相同的器物,只是整体尺寸都较之要小,其名为兽纽镈(其形似钟,但钟口弧而镈口平),两者出土时间与地点均相同,是否为一组器有待证实。
云龙罍
春秋时期,铜铸。河南新郑郑公大墓出土,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高40.5厘米,口径29.5厘米,腹围1.575米。罍为酒器,圆形,口沿边外翻、短颈、圆腹、平底。肩部对称饰有四个双龙耳,分别由向上方形的龙和向下衔环的圆形龙组成。罍腹部中央以凸起的弦纹分为上下两个区域,通体满饰纹样,以蟠螭纹、云龙纹及窃曲纹为主要纹饰。整体器物纹饰精美,器型较大。
云龙
青玉虎形佩
春秋时期,玉刻。1983年河南信阳光山县宝相寺黄君孟夫妇墓出土,河南博物院藏。玉佩为一对,其中之一长14.2厘米,宽7.2厘米;另一残长13.7厘米,宽7厘米。佩通体微黄色。虎口略闭,尾总体下垂,尾梢向上卷。虎目、耳、斑纹等均以粗细不同的阴线雕刻。在虎的口与尾处均各有一个圆形穿孔,方便系挂佩带。玉佩造型精致、线条流畅。
青玉虎形佩
莲鹤铜方壶
春秋中期,铜铸。1923年河南新郑李家楼出土,同时出土为一对,现分别藏于故宫博物院和河南博物院。壶通高1.17米,口长30.5厘米,宽24.9厘米。壶盖顶圆雕一只立鹤,展翅欲飞,使作品有鹤立鸡群之感。沿口向上圆雕双层莲瓣,下部沿口为浮雕花纹。壶体向下的长颈至鼓出的腹体,通体以浮雕蟠螭纹装饰。颈部两侧对称设圆雕龙,作顾盼回首状。在器腹底部四个转角处还各设一圆雕小兽,造型比颈部的龙小,姿态却十分相似,也作回首状。壶腹底向内收,雕走兽,其下由两只圆雕卷尾兽承托。壶顶立鹤与壶底蹲兽形成对比,衬托器物形象更为挺拔。龙及怪兽的衬托及莲瓣的装饰,不仅使作品有庄严的气势,同时赋予灵动、轻盈之感。
莲鹤铜方壶
夔纹白玉璜
春秋晚期,玉雕。扬州市邗江甘泉乡军庄东汉墓出土,扬州博物馆藏。璜是一种半壁形的玉。长5.7厘米,宽2.9厘米。单面片状,整体为夔龙造型,四周出脊,张口,舌上卷成开口的穿孔,用于佩挂。龙身刻饰卷云纹,其间饰有阴线钩云纹、几何纹,还附有磨铣出的碎点纹。作品色泽光润,质地细腻,造型精致。
夔纹白玉璜
玉玦(jué)
春秋晚期,玉雕。台北历史博物馆藏。玦是一种有豁口的环形玉佩饰,作随葬器的做法较为常见。这对玉玦上所雕纹饰一致且规整,雕刻技巧与艺术风格均有一定的代表性。玉玦高1.9厘米,径2.2厘米。为圆柱体,一边开口,中空。周身及上下两端满饰线刻变形的兽面纹,线刻流畅、造型圆润、手法简洁。
玉玦
淹城双兽铜三轮盘
春秋晚期,铜铸。1957年江苏武进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通高15.8厘米,径26厘米。器形为浅腹的圆形盘,盘下设有三轮,每轮上均有六根辐条,三轮构成三角形托座,可拖行。其中一轮两侧铸有回首的双兽,兽首雕刻精细,兽首处饰鳞纹,兽身饰云纹。托盘腹部雕饰有一周几何纹。整体造型新颖,构思巧妙,具有浓郁的吴越地方特色。
淹城双兽铜三轮盘
凤凰嘴铜牺尊
春秋晚期,铜铸。1959年安徽舒城凤凰嘴出土,安徽博物院藏。器高27.5厘米,为一只形似山羊的三足怪兽形象。头顶生角,眼为绿松石镶嵌,眉以线刻表示。背部有盖,底部有三足,构成稳定性结构。腹前外突,为兽胸腹,腹部至周身一圈雕窃曲纹,双翼以螺旋圈表示。腹两侧向上有耳穿孔,后部有尾。作品造型简洁,风格朴实。
凤凰嘴铜牺尊
于
(chún)于
春秋晚期,铜铸。1984年江苏省丹徒县北山顶墓出土,南京博物院藏。通高46厘米,口径22厘米×15.4厘米。,也叫于,是古代用于在战场上指挥军队的乐器,可以与鼓配合使用。这件于出土时三件,这是其中的一件。通体略呈圆柱形,器形整体上大下小,器顶做承盘状,中间铸有一圆雕立虎钮,腹部微束。顶部,肩部和底口都饰有一圈云雷纹,隧部两侧各饰有由八条小龙组成的图案。于造型和纹饰都很简洁、风格古拙。
李家山祭祀铜扣饰
春秋晚期,铜铸。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通高6厘米,宽12厘米。这是一件人、兽组合扣饰。由五人、一牛、两蛇、一蛙组成。牛头部位有一人倒挂在牛角上,还有一人似乎被绑在柱上,正被牛践踏,在柱旁,牛腹和牛尾部的三人似乎在控制着牛。牛下部有两蛇,人与牛似乎立于蛇身上,蛇头蹲一只青蛙,蛇已吞噬了蛙足。人物形态、表情各异,有的在痛苦之中垂死挣扎,有的昂首扬臂,形象充满张力、雕刻生动。牛、蛇及蛙,各种动物互相连接。作品利用透雕、圆雕的手法使人物及动物的形象相互关联又主次突出,产生真实生动的画面感。作品以失蜡法铸成,表现的可能是古代滇族的祭祀场景。
李家山祭祀铜扣饰
五牛铜针线盒
战国时期,铜铸。1972年云南江川李家山出土,云南省博物馆藏。通高31.2厘米。器形大体上是圆筒,斗形盖,颈部向下内收至器底成为抹角方形。通体线刻细密图案,顶盖饰盘蛇纹和竹节纹,腹体饰云纹、编织纹和竹节纹。顶盖圆雕五头立牛,形象突出。中间一头立牛较大,边上四头较小,造型基本一致,风格简约但较为写实,牛身以线刻云纹装饰。
五牛铜针线盒
漆绘木俑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木雕。河南信阳出土。高64厘米。以木材雕出木胎人身形,再在木雕表面漆画出人形及服装的形象。木胎遍体涂成黑色,面部与手被涂成红色,眉毛和眼睛以黑线画出。衣着腰部绘有带花纹的腰带,下半身前部作彩带、佩饰。人物面形圆润,姿态与表情均略显呆板。双手抬起拱于胸前,作侍立状。此为同墓出土的多件漆绘俑中的一件。
漆绘木俑
雨台山漆绘鸳鸯木豆
战国早期,木雕。1976年湖北江陵雨台山出土,荆州博物馆藏。高25.5厘米,盘径18.2厘米。豆是一种古代用于盛放腌菜等调味佐食的器皿。此木豆由上盖与底盘两部分组成,通过子母扣合,豆盖和盘被雕成一只伏卧状的鸳鸯。鸳鸯头、身、翅、脚和尾均雕出突出的形象,然后再在这些体块上以黑漆为底,用红、金、黄等颜色绘出五官及羽毛形象,造型生动。其中在鸳鸯的尾部还对称绘有两只孔雀,十分优美。豆底部为高脚杯式的托座,同样以黑漆为底,其上为红漆绘制的卷云纹。
雨台山漆绘鸳鸯木豆
曾侯乙漆绘木梅花鹿
战国早期,木雕。1978年湖北随州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高86.8厘米,长50厘米。从整体造型来看,鹿腿部有方孔,其上似插有物,是一件装饰性更强的作品。鹿为伏地昂首状,四肢蜷屈。鹿头略向上昂。鹿神态自若、温顺。鹿身通体以黑漆为底,绘以黄色点状纹饰。鹿顶双角是以真鹿角嵌饰,使形象更为逼真。
曾侯乙漆绘木梅花鹿
天星观漆绘镇墓兽
战国中期,木雕。1978年湖北江陵天星观出土,荆州博物馆藏。通高1.7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略呈方形的基座上部为两个背向组合的“S”形蛇形兽。兽面并连,有长舌垂下顶部,饰鹿角,下立于方座上,方座四面和兽首两侧各饰一兽面铺首。墓兽通体涂黑漆,用红、黄、金三色彩绘兽面、夔纹、菱形纹等图案。
天星观漆绘镇墓兽
灰陶彩绘鸭形器
战国时期,陶塑。台北历史博物馆藏。长36.5厘米。鸭身为扁球形,背部有一盖;两翅平展呈90°折线形,短尾,下有两喇口足支撑,颈向上弯曲,作引颈长鸣状。器的两翼、尾、均可拆卸。鸭形器造型生动,鸭身上为红底白点的条饰带装饰,纹饰与器形的风格均质朴古拙,也是战国陶塑代表作之一。
灰陶彩绘鸭形器
黑陶俑
战国时期,陶塑。北京故宫博物院藏。高3~6厘米。这是一组造型简洁、概括,姿态各不相同的俑群。其中,有跪坐行礼的、有站立作揖的,还有舞动长袖似跳舞姿势的。其中一个淘俑,体态丰盈,两手插于袖中,上着窄袖衣,下穿红色百褶裙,从其造型上来看应是歌俑。这组俑群的造型各异,各无精雕细刻,体形简朴、敦厚,但却表现出了生动的俑者形象并且极具动态。
黑陶俑
黑陶马
战国时期,陶塑。故宫博物院藏。高5.3~7.8厘米。陶马昂首,竖耳,张嘴嘶鸣,表现出了昂扬的精神。陶马造型肥壮,腿稍显短粗,反映出了当时人们的审美特征。五匹小马造型写实,形象生动,线条简约,技法质朴,富有情趣。
黑陶马
母子鹿纹瓦当
战国时期,陶质。相传为陕西凤翔出土,故宫博物院藏。直径14.5厘米。圆形瓦面上阳刻一只奔跑中的母鹿,母鹿之下为一只奔跑着的幼鹿,鹿前立有一棵树,造型较为概括。作品着力刻画母鹿的形象,鹿头和鹿角造型优美,头向后扬的态势与处于行进中鹿的体形相对比。母鹿昂头抬后蹄与幼鹿较大的动作幅度,均加强了作品的动感。画面和谐,具有生动的情感表述性。
母子鹿纹瓦当
徐家湾豹纹瓦当
战国时期,瓦当。1956年陕西西安徐家湾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面径13.7厘米。瓦当面向内凹入,圆形表面饰一只回首翘尾的豹,全身圆点斑纹,口大张,长舌外露,身体呈“C”形,造型夸张。瓦当面后为圆筒瓦身,表面有拍打的印纹,保存较好。
徐家湾豹纹瓦当
祈年宫鹿纹瓦当
战国时期,瓦当。1974年陕西凤翔祈年宫遗址出土,陕西历史博物馆藏。面径14.4厘米。瓦当表面浮雕一只奔跑中的鹿,鹿前肢和后肢适应圆形瓦当面的形状特征设置。鹿的形象健壮,构图饱满。鹿取谐音“禄”,在古代是吉祥的象征,常用作装饰图案。作品塑造手法简洁,鹿角和身体的线条自然简练,展现出鹿的灵动姿态。
祈年宫鹿纹瓦当
燕下都双龙纹瓦当
战国时期,砖雕。1930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底边长18.5厘米。瓦当为半圆形,正面饰有相对的两条龙,龙口大张,龙身弯曲,尾巴盘卷上扬,前龙爪相抵,后龙爪支地。两龙充满半圆形的空面,布局对称。
燕下都双龙纹瓦当
燕下都抵角兽陶砖
战国时期,砖雕。1958年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中国国家博物馆藏。这块砖为某建筑构件上的栏砖,现已破损。推测原砖为对称式,两兽相抵的纹饰。作品采用浮雕的手法,运用圆形弧线与曲线形体相结合,展示了流畅、饱满的气势和较强的力量感。
燕下都抵角兽陶砖
二里冈彩绘陶鸭
战国时期,陶塑。1954年河南郑州二里岗出土,河南博物院藏。通高30厘米,灰褐陶,有两件。陶鸭由带头的躯干、两翼、双足和尾巴共同组装而成。鸭伸颈,嘴张开,身躯呈椭圆形,腹部中空,两翅为新月形,尾部平直。其中双翅、尾部及双足均有榫头,与腹部的卯眼连接,可自由拆卸。鸭嘴及下腹部,双足施红彩,黑白色绘羽毛,色彩丰富。鸭头部形象生动,身体却简洁、朴拙,富于趣味。
二里冈彩绘陶鸭
白玉龙形冲牙
战国时期,玉雕。出土时间、地点不详,故宫博物院藏。长11.9厘米,白色软玉雕制而成。作品为一龙凤组合玉佩,造型较为抽象。上端为龙,中间为凤,龙张口,凤勾喙。龙首有一圆形孔洞,形似龙眼,也作饰物的穿孔。冲牙与其他玉饰多组合佩戴。相撞可发出清脆悦耳的响声。此类玉佩,是古代帝王及富贵人家常见的饰物,在汉代之前都很流行,并且造型也较为统一,主要是一头粗壮,一头尖细,有浅弧形、半月形和“C”形。
白玉龙形冲牙
镂雕双龙首璜
战国时期,玉刻。故宫博物院藏。高7.4厘米,宽17.1厘米。这是古代祭祀用的玉器,“半璧”的玉称为“璜”,这种双龙首样式的璜是当时流行的一种造型。璜体作薄片半月状,两面刻饰相同纹样。两端部雕成回首的龙形,身体卷曲并饰勾连谷纹。下部廓外饰卷曲的云纹,也是当时流行的一种纹样。作品玉质呈青白色,局部有褐色沁斑。半璧中上部有一个小孔,作穿绳悬挂用。璜体的表面运用阴刻的手法饰细密纹样。璜是古人表示身份地位的随身装饰品,也多作随葬品。此器造型雅致,做工细腻,纹样清晰,具有较高的装饰作用和艺术价值。
镂雕双龙首璜
玉螭凤云纹壁
战国时期,玉刻。故宫博物院藏。直径11.5厘米。“璧”是古时封建君主在祭祀或赏赐时用的玉器。这件璧为新疆和田白玉制成,璧玉料呈淡绿色,因埋藏久而产生褐色沁斑。璧较大,略薄,两面饰纹相同。圆形璧孔内镂空雕有一兽身、独角的螭龙,身侧好似有翼,长尾,饰绳纹,这种龙形花纹的做法在当时应为地位较高者订制的。在璧外轮廓的两侧各雕有一长身、头顶长翎、身下长尾卷垂的凤,凤的造型较为抽象。此玉璧螭龙、凤鸟造型生动,因而璧表面的纹饰规整,统一采用了勾云纹,在璧两面各饰有六周勾云纹样,勾云略凸起,其上再刻阴线。这样使其与螭龙、凤鸟的搭配更为主次分明。此壁是目前所见的战国玉璧中雕饰最为精致的一例。
玉螭凤云纹壁
黄玉龙螭纹佩
战国时期,玉雕。相传为安徽寿州出土,天津市艺术博物馆藏。长11.4厘米,宽5.3厘米。古代人们认为龙和螭属于同一类动物,因此以龙螭纹作为装饰纹样,在玉器中十分常见。这件龙螭纹佩为两龙相背而立,造型古朴,充满神秘气息。两龙身体弯曲,呈对称式。龙身上采用线刻纹饰,也都对称设置,显示出程式化风格特征。
黄玉龙螭纹佩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战国时期,玉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长48厘米,宽8.3厘米,厚0.5厘米。曾侯乙墓出土了大量的玉器,共有337件,其中最为精美的是这件十六节龙凤玉挂饰,其整体为一条龙形,由5块玉料、3个可以拆卸的玉环和一根玉销穿连而成,共16节。每节上均雕饰有龙、凤等纹饰,分别采用了透雕、浮雕、线刻等雕刻技法,共雕刻有37条龙、7只凤和10条蛇。这件挂饰造型精美、雕刻精细、玉质温润细腻、风格华丽,堪称先秦玉器中的精品。
十六节龙凤玉挂饰
透雕龙纹玉璜
战国时期,玉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15.2厘米,宽4.6厘米。通体以透雕的方式饰有四条造型概括抽象的、对称式的龙,龙体上有简洁的线刻纹样。除了主体龙纹之外,璜上还巧妙隐藏了6条蛇的形象。作品轮廓清晰,线条流畅自然,具有较强的视觉效果。
透雕龙纹玉璜
云纹玉梳
战国时期,玉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9.6厘米,宽6.5厘米。玉梳呈青色,整体略呈梯形,上厚下薄。梳背平直,转角圆润,两面均阴刻有云纹,边缘部位饰以斜线纹,共有二十三齿。玉质温润圆滑,梳体造型精致,纹样简练,风格质朴古拙。
云纹玉梳
龙形玉佩
战国时期,玉雕。1966年湖北江陵望山3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13.2厘米,宽6.4厘米。玉佩龙身雕成“S”形,通体扁平,轮廓清晰,两面阴刻卷云纹。龙体造型优美,龙身呈“S”造型,龙尾弯曲,作盘旋游动状。并且龙足、卷尾又构成若干小“S”形,造型富有律动感。古时玉佩与璧、璜等其他玉器组合佩带,是贵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
龙形玉佩
彩绘女俑
战国时期,木雕。湖南长沙出土,故宫博物院藏。高37厘米。整体作品利用削、切等手段,俑人外轮廓以直线、斜线为主,使木俑造型充满几何形变化,头部为半椭圆形,顶部平直,上身为梯形和抹圆角长方形的组合,下身为不规则的梯形。使人物造型抽象,具有简洁、洗练的特征。通体饰黑漆,以红漆绘纹饰突出了华美的服装,简洁的造型与人物表情形成对比。五官以黑线勾出,人物表情略带忧伤。
彩绘女俑
漆绘木雕小座屏
战国时期,木雕。1965年湖北江陵望山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51.8厘米,高15厘米,屏宽3厘米,座宽12厘米。整件作品采用透雕、浮雕手法,框顶以彩漆绘花纹装饰,两侧及底部雕饰蛇纹。框内对称刻有鹰、鹿、凤、蛙及蛇。蟒蛇盘曲环绕,鹰头朝下,口中衔蛇;双鹿奔驰,与鹰对峙;其余四凤正忙于捕蛇,禽兽共存,场面气势逼人。作品布局严谨、构图对称、彩绘细腻,反映了当时匠师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为战国时期木雕工艺中雕绘结合的佳作。
漆绘木雕小座屏
彩漆木雕盖豆
战国时期,木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高24.3厘米,口径20.8厘米。这件木雕盖豆是仿铜器制作而成。其盖与器身的盘、耳、柄、座分别由一整块木料雕刻而成,口为椭圆形,盖向上隆起,顶部浮雕螭龙纹样,腹盘较深,两侧有两方形大耳,为浮雕龙纹组成兽面形状,兽身上饰以云纹并以细致笔触表现了龙身上的鳞片。豆柄较长,上粗下细,底座平且大。器身通体以黑漆为底,上绘红色变形凤纹、菱形纹、曲线纹等,局部还加描金黄色。器身上以带状纹饰分层设置不同图案,疏密有度,使其整体形象丰富而不失稳重。
彩漆木雕盖豆
彩漆木雕鸳鸯盒
战国时期,木雕。1978年湖北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高16.5厘米,身长20.1厘米,宽12.5厘米。鸳鸯头颈与身体分开雕成,颈底有榫头安插于脖座上,可以自由转动。背上有浮雕龙纹方形小盖,腹空。足部设有底座,并绘饰成龙形。通体髹以黑漆,用红、黄色漆绘饰羽纹和其他纹饰,另外,在腹部两侧分别绘有以南方巫舞中撞钟与击鼓舞蹈为内容的图案纹样,为研究中国早期音乐、舞蹈、绘画艺术提供了宝贵的参考资料。
彩漆木雕鸳鸯盒
彩漆木雕双头镇墓兽
战国时期,木雕。1986年湖北江陵雨台山18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除鹿角高52厘米。方形座上立身首背向的双兽,基座与兽身均有图案装饰。其中面部刻出凸眼、长舌、獠牙形象,造型怪诞、离奇。这种镇墓兽是楚墓中的典型器物,并按墓主人身份和地位高低的区别,在具体造型方面有所差异。巫术在楚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用虎、鹿等现实动物与龙、凤等神兽相结合的镇墓兽,在各种楚墓中也较为多见。
彩漆木雕双头镇墓兽
素漆酒具盒
战国时期,木雕。1978年湖北荆门包山2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长71.5厘米,宽25.6厘米,高19.6厘米。酒具盒身、盒盖分别用整块木料雕制而成。身与盒盖两端各有一柄,盒盖两端以浮雕的龙首作为装饰,盒身两侧雕饰云纹龙足。盒内用隔板分为六格,可放置两件酒壶和两套耳杯。盒通体髹以素色漆料,雕饰纹样简洁、风格素雅。这类酒盒目前仅在战国楚墓中有发现。
素漆酒具盒
彩绘漆瑟
战国时期,木雕。1978年湖北省随县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长1.673米,宽42.2厘米,高13.7厘米。琴与瑟都是我国古代重要的乐器,琴有五弦和七弦,瑟则一般为二十五弦。这件漆瑟由整木雕成,面板略呈弧形。侧板绘以凤鸟纹、菱纹、云纹图案,尾部则是浮雕的蟠龙纹和饕餮纹。
彩绘漆瑟
十弦琴
战国时期,木雕。1978年湖北随州曾侯乙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通长67厘米,高11.4厘米,宽19厘米。琴由琴身与活动的底板组成,通体髹以黑漆。琴身内空为音箱,表面从遗留圆孔看应是十弦琴,琴面圆鼓,底板开有浅槽,尾板是音箱面板的延伸。琴造型精巧,外轮廓线条圆润,风格雅致。
十弦琴
鄂君启金节
战国时期,铜铸。1957年安徽寿县邱家花园出土,安徽博物院藏。两件,一件长29.6厘米,宽7.3厘米;一件长31厘米,宽7.3厘米。以青铜铸成剖竹形,竹节突出,竹面以阴线刻出纹理,并在格框内设错金铭文。其中较长者刻163字,较短者刻146字。其中长者为舟节,是水路通行证;短者为车节,为陆路通行证。这两件物品是当年楚怀王颁给鄂君启运输货物的免税凭证,也可以理解为通行证。节上刻铭文为一次货运行驶的范围,内容包括今河南、安徽、湖北、湖南等地,各地关卡见节便查验货物并免税放行。这是研究中国古代商业、交通和符节制度的重要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