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三月将至,欧阳修西京任满,回首之际,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欧阳修传 作者:王水照,崔铭 著


三月将至,欧阳修西京任满,回首之际,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新年一过,朝廷下诏改元景祐。正月,欧阳修的岳父知制诰[1]胥偃与翰林学士章得象同知贡举。二月省试放榜,王复、王尚恭、王尚喆皆榜上有名,诗名远播的梅尧臣却落选了。得知这一消息,欧阳修非常震惊、难过,一连数日与尹洙相对叹息。他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出类拔萃的梅尧臣会名落孙山,而“平昔并游之间有以处下者,今反得之”(《与谢舍人绛》)。他甚至想写信给主考官、岳父胥偃理论,但又担心也许是梅尧臣在考试时发挥不佳,所以未敢轻发。梅尧臣的落榜使欧阳修开始质疑科举考试选拔人材的合理性。

“科场果得士乎?登进士第者果可贵乎?”(《与谢舍人绛》)他深知梅尧臣的实力所在,虽然功名未遂,但才华是罕有其匹的。在《赠梅圣俞·时闻败举》一诗中,他写道:

黄鹄刷金衣,自言能远飞。择侣异栖息,终年修羽仪。朝下玉池饮,暮宿霜桐枝。徘徊且垂翼,会有秋风时。

诗歌将梅尧臣比喻为传说中志趣高远、非醴泉不饮、非梧桐不栖的高贵的神鸟,虽然暂时遭受挫折,但一定会有乘风翱翔、搏击长空的一天!

这次的科考失利对梅尧臣打击很大。此时他已三十二岁,屡试不售的经历已使他身心俱疲。作为一名富有创造力的文人,压抑着自己的个性,一次一次为应试做准备,也非常难受。从此之后,梅尧臣再也没有参加过科考,直到五十岁那年,才由宋仁宗赐进士出身。宋代是一个重视科举的时代,即使可由门荫入仕,如果不能得到进士资格,便只能沉沦下僚。

这真是一个闷闷不乐的早春,欧阳修的心情是那样地沮丧、落寞: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晚过水北》)

诗酒相酬的朋友离散了,相亲相爱的娇妻逝去了,没有了欢乐的聚会,没有了甜蜜的絮语,甚至没有一个可以慰藉人心的消息。他常常孤独地漫步在寒冷的洛川,看日暮人归,与沙禽为伴。晴朗明媚的日子,和煦的东风吹来,在他心中激起的也总是抚今追昔、沉吟哀乐的深沉感慨:

把酒祝东风,且共从容。垂杨紫陌洛城东。总是当时携手处,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浪淘沙》)

前欢寂寂,后会悠悠,人生啊,为什么总是充满了离合、悲欢与无常!

在抑郁寂寥的情绪中,体质本就孱弱的欧阳修病倒了,卧床好久未起。这天,他收到一封远方的来信,是钱惟演的儿子钱暄所寄,信中充满了对洛阳春光的无限眷顾和深深关切。读罢来信,欧阳修强支病体来到窗前,他发现水边泽畔,早已是芳草如茵,林木葱茏,一时心有所感,遂提笔写道:

之子问伊川,伊川已春色。绿芷杂芳浦,青溪含白石。山阿昔留赏,屐齿无遗迹。惟有岩桂花,留芳待归客。(《答钱寺丞忆伊川》)

人事更变,风景依旧,而昔时游踪已然无迹可寻,真是山水无情!可是多情的诗人却不愿这么想,你看,那岩前的丹桂不是还没有开放吗?它仿佛在等待着那些远去的人们归来呢!

三月将至,欧阳修的任期也要满了,他也要离开这座留下无数美好回忆的城市了。同僚故旧依依不舍,一次次饯别的筵席,将离别的感伤一次次推向高潮:

春山敛黛低歌扇,暂解吴钩登祖宴。画楼钟动已魂销,何况马嘶芳草岸。青门柳色随人远。望欲断时肠已断。洛城春色待君来,莫到落花飞似霰。(《玉楼春》)

中唐诗人李贺曾说:“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南园》)好男儿志在四方,正值壮年的欧阳修又何尝不是如此?画楼的钟声,岸边的马嘶,似乎在催促他踏上征程。可是,人非草木,孰能无情?黛眉紧敛的美丽歌女,婉转忧伤的阵阵离歌,又让他欲去还留……离别的日子在一天天临近,伤痛的感情也在一点点加剧:

尊前拟把归期说,未语春容先惨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玉楼春》)

酒筵歌席上欲语还休之际,敏感多情的诗人不愿一味沉溺于忧伤,他试图用理性的精神约束自己那激浪奔涌的情怀。是的,人免不了会分离,花总是会凋零,可是今天,人还在,花正开,我们就要好好珍惜,尽情享受!诗人决绝的态度,看似意兴豪宕,实则隐含着深沉的悲慨。所以王国维《人间词话》说:

永叔“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于豪放之中有沉著之致,所以尤高。

洛阳的生活既充实又浪漫,洛阳的山水既柔美又壮丽,频频回首之际,诗人充满了依依惜别的深情:

洛阳正值芳菲节,秾艳清香相间发。游丝有意苦相萦,垂柳无端争赠别。杏花红处青山缺。山畔行人山下歇。今宵谁肯远相随,惟有寂寥孤馆月。(《玉楼春》)

在这里,他度过了一生中最为快意的三年;在这里,他得到众多良师益友的提携与砥砺;在这里,他迈出了文学历程的第一步;在这里,他赢得了当代文坛的最初声誉。

洛阳,这座风情旖旎的美丽城市,这座充满了历史底蕴与文化内涵的古都,将成为欧阳修此后魂牵梦萦的地方。对洛阳乃至洛阳文人群体的追念,也将成为他一生巨大的精神财富。


[1] 知制诰:官名,负责起草皇帝诏令,与翰林学士对掌内制、外制。内制指赦书、德音、册文、制书、制诰等,外制为百官封拜的诏令。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