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辑 认识你自己

仰望星空 作者:嵇振颉


人生是从认识自己开始的。而对于自身的认识,将伴随我们的一生。

认识你自己

古希腊德尔菲神庙门楣上刻着一句神谕:“认识你自己。”我们自己,既是那么熟悉,又是那么陌生。

对于这个世界,人类的认识相比古代有了长足的进步。一张世界地图,几乎将陆地和海洋的风貌都标示了出来。借助射电望远镜,人类的目光可以投射到几百亿光年以外的河外星系。透过详细的界、门、纲、目、科属、种的分类,动植物的生长历程和生活习性早已不是造物主心中的秘密……

随着医学的发展,人们对于身体器官等“硬件系统”有了更为直观的认识。身体内的任何蛛丝马迹,都逃不过高倍显微镜的“火眼金睛”。CT扫描,毫无保留地展现了人体内的美妙“画卷”。日渐完善的基因图谱,诉说着人类遗传、生存的神秘“图景”。以上所说的,都是对于人类自身客观的、物质上的认识。除此以外,还需要从精神、情感、理性、意志等主观层面透析,这样才能得出一幅完整无缺的“全息图”。

人类思维能力的发端,首先是从拥有自我意识开始的——将自己从大自然万物中剥离出来,成为一个被单独认识、考察的对象。对于人类自身的探究,早在古希腊时期就成为哲学研究的核心问题。几千年来,多少哲学大家、思想巨人,都曾为这个问题殚精竭虑。他们的理论体系既有合理的思想内核,否则无法经受时光的冲刷;也有难以克服的理论缺陷,这才造成思想界的百花齐放。对于前人留下的这笔遗产,我们需要采取扬弃的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对这一问题的认识有所创新、有所提高。

人性问题是“认识自我”这一问题域的核心。针对人性善恶的问题,先秦诸子百家留下大量闪耀着智慧之光的论述。《孟子·告子篇》中的告子完全站在中立的立场上,提出了人性既非善也非恶的观点。除此之外,很多思想家分别站在人性善、人性恶的两岸,隔岸对望着。孟子提出了人性向善说,指出人性向善就如同流水向下的自然规律一样。荀子提出性恶说,声明要用礼乐制度来约束人性的“魔鬼”。在荀子眼中,人性被分为“性”和“伪”,即人类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类的自然属性是恶的,就如同其他动物一般,因此要用礼乐制度来形塑人类的社会属性,即“化性起伪”。由此看来,荀子的性恶说并非将人性看得一无是处,而是在“恶”中看到“善”的希望。到了法家代表人物韩非、李斯那里,人性完全被魔鬼的黑暗所笼罩,因此严刑峻法就成为维护社会秩序的唯一法门。此后,儒家思想在董仲舒等人的倡导下,逐渐成为官方哲学。在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人性再一次被设想为“善”,由此道德教化成为规范社会秩序的主要途径。在和风细雨的教化下,前人忽视了法治建设,由此让人性中的“恶”成为脱缰的“野马”,肆无忌惮地侵蚀着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石。由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的先人对于人性的估计过于乐观,所以丧失了对人性恶的提防。在一次又一次“暴政—改朝换代—新的暴政”的恶性循环中,中国朴实的民众不断承受着制度缺失带来的恶果。传统社会在埋葬旧的暴政的同时,也为新的暴政埋下了伏笔。

相比中国的思想家,西方人对人性的认识相对客观、真实。西方人并不否认人性中有善的成分,但还是将目光更多聚焦于人性中的“恶”。西方文化的两大源头之一——基督教文明——就提出“原罪说”,认为人类的先祖亚当、夏娃因犯有原罪而被驱逐出伊甸园,此后的人类世世代代都要背负起“原罪”。在近代人本主义、启蒙运动思想家的著作中,用法律制度规范人性被放在核心位置。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人们对封建专制痛定思痛,认为人性中的“恶”是无法避免的,“绝对的权力必然造成绝对的腐败”,“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要防止权力被滥用,捍卫已经取得的自由、民主、平等,就必须以法律制度遏制权力,让人性中的“恶”没有生存的土壤。为此,西方构建了完备的法律体系,保证社会运行不因某些人的“恶”而偏离正常的轨道。但近几十年来,西方法律制度也在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力不从心。由于法律只关注社会运行的底线,导致社会中人际关系的冷漠。西方社会频繁发生的动荡和骚乱,其实就是对西方唯制度论的一种反压。

其实,要得到对人性、对自我认识的正确答案,我们不妨将东西方的智慧结合起来。人性中“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后天的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人是否为善(是否为恶),比如一母所生的两个孩子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最终导致命运、前途的迥然不同。因此,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防止人性堕落为恶。为人性建立一道防护网后,还要进行适度的道德教育,宣扬人性善的典范,使人性的现实状况与理想状况慢慢接近,由此达到“天下大治”。

“我究竟是谁?”“我来自哪里?”从孩童开始,我们就开始追问这些问题。从人类社会的“孩童”阶段,人们就开始对自身进行不断求索。也许,这些问题永远没有标准答案,但在不断追问中,人类社会不断发展,最终将看到那幅美好图景。

心中的“白天鹅”

忙完繁杂的事务后,我终于迎来一天中最为期盼的时刻——和心中的“白天鹅”约会。虽然只有短短的一两个小时,却从中重新找回真实的自己。有你的相伴,我的人生将有别样的精彩。

为了这个神圣的时刻,我做了精心的准备——调暗房间内刺眼的灯光、打开电脑中的轻音乐,营造出幽雅恬静的氛围。完成这些功课之后,我等待着你的到来。望着白得像雪的稿纸,我杂乱的心情渐渐平静下来。在脑海中苦苦搜寻着写作的素材,终于灵感像一股温暖的气流,一下子充盈了所有的神经。我知道,你的脚步已经在我不远处响起,于是,我加快步伐朝你的方向走去。稿纸上,字里行间记录着我激动的思绪。终于,看到你模糊的脸庞。你依然是那样——“犹抱琵琶半遮面”。我只好隔着薄薄的面纱与你对话,但这并不妨碍我们心灵的沟通。窗外,天色已晚,寂静无声,分别的时刻在不经意间到来。虽然有些无奈和不舍,但这只是暂时的分别,距离更会产生一种朦胧的美。你渐渐远去,渐渐变成一个黑点,消失在我的视野中……

在没有和你相遇之前,我曾结识过很多密友。我曾经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家中的报纸就悲惨地沦为我涂鸦的对象。虽然得到一些长辈的指点,但是一年之后,书法技艺仍没有很大的改进。看到很多比我年龄小很多的少年都能在宣纸上挥毫泼墨,我放弃了成为书法家的念头。随后,我又立志研究学术,为此从网上和实体书店里“运回”大量的学术书籍。买书花费了大半个月的收入,但是望着那些散发墨香的书籍,内心感到无比的满足。此后,我蒙头开始所谓的“学术研究”,将自己的学术论文交给一些大学教授评阅,得到的评语却是不得学术研究的要领。很多研究只是停留在阐述前人研究之成果上,而鲜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观点。我有些不服,斗胆将自认为比较好的学术论文投寄给多家学术期刊,但是最后的结果往往不是被人退稿,就是石沉大海。这时,一些老师、前辈劝我不要将太多的精力投入学术研究,一是因为没有相应的学术环境及资源;二是没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研究;三是因为你没有学术研究的基础和天赋。虽然起初“冥顽不化”,但是架不住众人的规劝,我终于无奈地扔下了那堆学术书籍。

终于,遇到了你——我心中的“白天鹅”——写作。其实,早在十年前,我就曾一睹你的芳容。那还是在我高二的时候,我的一篇文章荣获了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一等奖,随后大量的刊物转载了这篇文章。正因为此文的公开发表,我收到来自全国各地的同龄人寄来的书信。书信中既有对我这篇文章的喜爱,也有对我在文章中展示出的才华的肯定,甚至还有对我个人的爱慕,这些着实让我过了一把“名人瘾”。然后,我又多次在一些文学大奖赛中获奖。不过,这些美好都被一年后的高考所打断。进入大学后,我也是随波逐流——忙着考证、实习、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找工作。终于,我在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工作之余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这时,想到了被冷落了十年的你。你没有嫌弃我之前的冷淡,依然敞开胸怀接纳我。经历在书法、学术研究上的折戟沉沙后,终于发现你才是我相守一生的最佳伴侣。于是,无论每天的工作多忙、多累,总会在每个宁静的夜晚与你相会,让我的内心久久沉醉。每次面对你时,我总会有新的期盼,因为每次你总是以不同的姿态出现。对于我的虔诚,你也给予了我丰厚的回报,短短半年的时间,我已经有20多篇文章在各类刊物上发表,并且多次获奖。当然,发表和获奖并不是我与你相会的终极目的,它们只是一些副产品。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我不断反思、拷问着自己的灵魂,更加看清了那个被日常生活遮蔽的、真实的自己。

写作,我心目中永远的“白天鹅”,将一直陪伴我走完一生。虽然你不会带来巨大的物质财富、令人羡慕的权力和社会地位,但是你给我的精神财富却难以估量。和你相伴的日子,我的精神世界将不再孤独。

又一次美好的相会结束了,我带着笑容进入梦乡……

“困境”与“逍遥”——庄子的人生哲学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由于自然规律的局限,我们逃脱不了“生、老、病、死”的轮回。因为我们自身的贪念和欲望,我们经常纠缠于无休止的追名逐利、陷入纷繁复杂的人际关系。虽然众人对人生苦难论述颇多,但是庄子对于这个问题的见解十分独特,即使在当今社会依然有着重大的意义。

一、人生的困境

人生是苦难的,很多人都赞成这一观点。但是关于人生苦难的根源,许多人却没有从深层次、理性的层面加以思考。庄子的人生哲学具体地分析了这一问题,他认为,人生的困境主要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人内心深处的欲望。幸福与快乐是相对的,同样的“外物”相对于不同的“内心”会产生不同的结果。由于心中强烈的欲望,我们变得心神不定;由于失控的欲望,我们陷入了复杂阴寒的人际关系。虽然追逐外物是人的本性,可是一旦这种本性超越理性,它就会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敌人,成为导致人生困境最主要的根源。

其二,个体生命的弱小。人类是伟大的,但人类又是脆弱的,在自然灾害面前,很多情况下我们只能表现出无奈,只能默默地忍受。在疾病与死亡面前,我们只有等待的权利。庄子的人生哲学中揭示了生命的三大痛苦:伤残、疾病、死亡。庄子认为,现实生活中充满了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必然,每个人一来到世上就陷入了随时面临伤残、疾病、死亡的境地。因此,《庄子》中涉及一些残疾人并不因为残疾而自卑的内容,这就充分说明了人生是一个不稳定的存在。

其三,社会的障碍。庄子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社会动荡、朝不保夕的时代,因此庄子在他的人生哲学中提到了“时”和“命”,这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宿命论,而是应该理解为在某一特定时期中个体的机遇。社会虽然为个体生命提供了一个发展的舞台,却也不可避免地成为束缚个性发展的障碍。如果说以上两个因素是形成个人困境的内因,那么社会的障碍便是这个问题的外因。

二、“逍遥”——摆脱困境的良策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庄子的人生哲学是一种悲观主义,但这只是一种片面的看法。发现人生的苦难总比蒙在鼓里要好,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揭示苦难,而在于如何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庄子的人生哲学为我们提供了解决这个问题的良好方法:清心寡欲,过精神上逍遥的生活。以上谈到的人生困境三个方面中有两个方面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即个体生命的弱小和社会的障碍,那么就剩下人的内心欲望可以由我们来裁决。我们物质上的生活可以过得不富裕,但我们一定要做精神上的富翁。正是受到庄子的人生哲学的影响,古代许多文人雅士过着与世隔绝、远离世俗的隐居生活。让自己的行为受理性支配,不再成为名利、欲望的奴隶,或许这时的你才能从世俗的烦恼中解脱出来。

三、现实意义

庄子的人生哲学现在不会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当今社会,许多人都沉湎于声名酒色、物质利益,这正需要用庄子的思想来净化他们的灵魂。可能很多人会感叹,自己越来越不像真实的自我,这正是现代社会“异化”作用对人的影响,而庄子的人生哲学如同一双有力的大手,撕破遮在你脸上的一副副假面具。也许很多人都会感叹生活的苍白,如果与庄子进行心灵上的“对话”,你绝对会成为精神上的富翁。

总而言之,庄子的人生哲学透析了人生苦难,并为我们指明了一条摆脱苦难的道路,在当今商品化社会里,依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虽然我达不到庄子所说的那种境界,但我相信:能与庄子人生哲学相识,人生必将焕发出别样的光彩。

《新月集》 《飞鸟集》:吹响我人生的风铃

没有成长的得意,没有岁月流逝的伤感。当我吹灭生日蜡烛的那一刻,手里捧着《新月集》 《飞鸟集》,我听到一种乐音在渐次弥漫。“叮当叮当——”那不是我的风铃在歌吟吗?

没有和泰戈尔的《新月集》 《飞鸟集》相遇时,我曾经有过一丝年轻的彷徨。我感慨岁月的无情流逝,那颗童心好像已经泯灭。嗟叹的同时,我又意识到自己精神状态上的不成熟,有时处理事务时缺乏一定的理性思考。人生存在很多美丽的偶然,无意中我遇见了泰戈尔的这两本诗集。它们从两个不同的角度丰富着我的内心,从而奏响了我人生独有的华章。

“叮当叮当——”《新月集》似一阵柔和的清风吹响我人生的风铃。诗集中勾画的美丽的田园、儿童的天真,使我隐隐约约地感受到陶渊明式的风格。诗人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英国殖民统治最残暴的时期。诗中描写的这些美好事物,正是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现实生活的退避。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使字里行间流露出诗人的迷茫与淡淡的哀愁。

更为重要的是,《新月集》使我再一次拥有一颗童心。当我长时间埋首于繁杂忙碌的事务中,我会感到一份孤独与失落,亦会怀念起青少年时期无忧无虑的生活。少年的风筝已经飘远,那时的记忆也逐渐变得模糊。但是,《新月集》第一篇突然将我拉回那个纯真的年代:

我独自在横跨过田地的路上走着,夕阳像一个守财奴似的,正藏起她最后的金子。

白昼更加深沉地投入黑暗之中,那已经收割了的孤寂的田地,默默地躺在那里。

天空中突然升起了一个男孩子尖锐的歌声。他穿过看不见的黑暗,留下他歌声的辙痕踏过黄昏的静谧。

多么美丽的黄昏落日图!我想:如果我处在这样一个恬静、清幽的环境,所有的烦恼会顿时烟消云散。特别是诗中的那个男孩子,他更像一个天使。他的声音打破了环境的寂静,体现了静中有动的效果。他的歌声代表着无忧无虑,是内心情感的直接抒发。我想起自己小时候高兴时,也会用歌声将快乐传递给别人。《新月集》中的每一首诗,其实都是一个童年的歌谣。泰戈尔将儿童的言语、行为、心理、神态,活灵活现地展现在我面前。《新月集》使我觉得童心不是一个时期拥有的物质,而是一辈子永恒的财富。

“叮当叮当——”《飞鸟集》更似一阵猛烈的疾风吹响我人生的风铃。人终究是要长大的,保留一颗童心固然重要,但是心性的成熟更是生存的必要条件。《飞鸟集》似一阵狂风,吹走了我内心的不成熟的状态,带来的更多是理性与思考。《飞鸟集》中的每一句话,都可以说是一句精辟的、蕴含哲理的警句。从这些“语林的精华”中,我感受到作者不平凡的人生经历和感受,使我对待人生的态度不再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飞鸟集》中的许多诗句或许我无法记住,但是其中有两句至今记忆犹新:

“蚌将昔日的欢乐和痛苦埋藏在心里,用心血灌溉,用思想磨炼,最终孕育出一颗闪光的珍珠。”

“山的最高峰是不毛之地,所以通往山巅的路才是陡峭崎岖,荆棘丛生。”

或许,这两句诗想表达的事理十分浅显,但是诗人借物喻理,使朴素的哲理带上了智慧的光芒。这两句诗对我的影响十分巨大,曾有一段时间我将它写在纸条上贴在书案前的墙头上,激励我勇敢地面对人生的挫折。从读《飞鸟集》的那天起,我告别了懦弱,重新塑造出一个刚毅的自我。从那天起,我可以为了理想与真理付出我的一切;从那天起,我可以用冷静的思维、客观的眼光审视世界、审视人生。

《新月集》《飞鸟集》对我的人生是同样重要的,它们从正反两个侧面对我的性格进行完善;它们从不同的视角诠释着人生,使我明白生存的意义;它们更是茫茫大海中的灯塔,导引着我的生命之舟不断地前行。

“叮当叮当——”书案上放着的《新月集》 《飞鸟集》不断吹响着我人生的风铃。我的风铃在摇曳,我的风铃在歌唱,那是一颗年轻的心在律动,那更是对大师的一种吟诵……

不能当饭吃

“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不要把过多心思放在上面”,每当孩子热衷于学业外的兴趣爱好时,家长总会“及时”叮嘱。可怜天下父母心,不应该怀疑父母的良苦用心。可是透过这句话,却看到社会中的一种浮躁心理。

年幼的我们单纯、率性而为,如同一张张没有任何痕迹的白纸。对感兴趣的领域,会像勇敢的探险者一样走进那个世界。可是,现行的教育制度却在有意无意地扼杀兴趣的“萌芽”,它已经详尽规划出一套成功的模式和途径。如果不走这条“阳关道”,就会被视作“异端”,承受生命难以承受之重。理想和现实之间,我们只能屈从于现实,因为追逐梦想的成本实在太高。只好将“兴趣的行囊”“打包”,并与它们“挥泪告别”。由此,错失了实现梦想的最佳时机,没有在最合适的时刻完成生命旅程的第一次“起飞”。

大学毕业之时,自由选择权终于又交回到我们手中。可刚与梦想这位“旧友”重逢没多久,我们不得不背负起谋生的重担,没有了追梦的时间和精力。这时,再一次来到理想与现实的十字路口,虽然外界有形的强制力被“撤走”,但无形的压力还是让我们再一次选择面对现实。伴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社会阅历的丰富,我们逐渐舍弃儿时的梦想,认可现有的生活方式。于是,又一个平庸的人在社会中诞生。

上面简述一个人由充满理想走向丧失理想的全过程,这其中有着十分复杂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人们的浮躁与短视。社会衡量一个人是否成功,往往采用一些有形的标准,如金钱、名誉、社会地位等。面对激烈的社会竞争,人们更加渴望获取成功,更加渴望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代价占据梦寐以求的“制高点”。人们所做的一切,包括工作和生活,都是在为成功做着准备。在实用主义思潮的感染下,人们不再思考获取成功以外的那些问题。君不见,书店内励志类、成功类书籍被放在显要的位置,占据了畅销书榜的前列,为作者和出版商带来了丰厚的利润。我并没有诋毁励志类、成功类书籍的意思,因为这些书籍里面确实传授了一些实用的方法和途径。可是,生活中除了获取成功外,就没有其他精彩值得驻足停留、细细品味吗?非也。从另一个角度讲,不过度地执着于成功,也为人生留有一定的退路。毕竟,成功者寥寥无几,我们中的大多数只能扮演绿叶的角色,无法品尝到成功的美酒。这时,我们该怎么办,是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还是坦然面对、另辟蹊径?如果能想通这一点,身边的很多悲剧或许就能够避免。这时,我们就可以发现:原来很多看似无用的东西,比如哲学等,还是能够发挥很大作用的。它帮助我们渡过眼前的难关,为今后可能的成功吹响集结号。当然,在春风得意之时,这些“无用的东西”也能让我们时刻保持着一份警醒,不让到手的成功只是昙花一现。无用之物有时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正如道之于术有着天壤之别。“无用的东西”往往属于道的层次,指导着“实用的术”正常运行。没有“道”的规约,“术”只能得一时成功,无法长久地守住已经取得的“成果”。

推而广之,不光个人需要思索某些看似无用的问题、钻研某些看似无用的领域,整个社会、国家也需要一部分人研究这些“无用的东西”。物质发展不是万能的,它不能掩盖精神世界存在的问题。而要治愈精神领域的“病症”,只能依靠这些无用的东西,譬如哲学、伦理学等。这些东西不能产生实用的、短时间内可见的价值,因而不得不忍受被冷落、被边缘化的处境。由于需要长期坐冷板凳,这个领域内的很多人放弃了手中的“道”,转行到其他有着不菲回报的领域。不应一味指责这些人没有知识分子的骨气和气节,因为他们也背负着买房、养家的重担,需要一定的经济条件作为支撑。问题的关键在于,国家、社会需要给予这些领域内的研究者一个相对宽松的环境,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这样他们才可以轻装上阵。要改变某些短视、浮躁的心理,给这些研究者更多的宽容和更多的时间,这样才会有更好的学术成果不断涌现,帮助国家、社会这艘航船乘风破浪、阔步向前。

“这些东西不能当饭吃”,母亲的话又一次在我耳畔响起。这次,我不会再简单地向现实妥协。我要捡起儿时的梦想,在不耽误工作生活的前提下,逐步让理想变成现实。或许,这些东西在短时间内是无用的,甚至有生之年都是无用的,但是我并不会后悔自己的付出,因为我享受这个过程。

常怀感恩之心

英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约翰·洛克曾说过:“感恩是精神上的一种宝藏。”感恩是人性升华的重要途径,是人格高尚的重要表现。无论对父母、朋友、周围人,还是对国家与社会,我们都应该常怀一颗感恩之心。只有这样,才能描绘出一个精彩的人生。

感恩是一个人变得高尚的重要保障。不懂得感恩的人,不会对言行进行规约与反思。有了一颗感恩之心,就不会在现有的成绩面前沾沾自喜,因为我们认识到,这些成绩的取得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背后还有很多人的默默支持。有了感恩之心,我们就会对很多认识的、不认识的人给予力所能及的帮助,因为我们已经得到的太多,应该为他人付出自己的爱心。有了感恩之心,就会对现有的生活状态感到知足。对于眼前的困难与挫折,不会在内心过多纠结。感恩让我们把注意力投射到已经拥有的东西上,对无法获得的事物则淡然处之。俗话说:“知足常乐。”感恩让我们感受到生活中的美好,让我们以愉悦的心情迎接每一天的旭日东升。

第一个要感恩的对象,就是生我养我的父母。“鸦有反哺之义,羊知跪乳之恩。”动物用简单的行为表达对它们父母的敬意。莫泊桑曾留下一句充满温情的话语:“人世间最美丽的情景出现在当我们怀念到母亲的时候。”父母赐予我们生命的原动力——给予我们有形的肉体,这是我们生存于世的根本。我们年幼时,根本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时,父母为我们撑起了一片没有风雨的“晴朗天空”。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我们健康快乐地走向成熟。在漫长的成长旅程中,父母既为我们提供物质上的衣食,也给予精神上的鼓励与教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如果一个人不懂得感恩父母,那么这个人不可能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既然对最亲近的父母没有感情,又何谈对他人的感情、对他人的无私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有了自己的子女后,这种感恩之情尤为浓烈,更加明白父母曾经为我们付出的艰辛。孝心是感恩之心结出的硕果。不但要将感激之情长存于心,更要将其付诸行动,让父母在世时就能体会到做子女的孝心,这样才不会在父母过世后,留下深深的遗憾。

接下来要将感恩的目光投向其他亲友以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个好汉三个帮,个人的力量常常是微不足道的——几乎没有人敢说自己没有接受过别人的帮助。问题并不在于是否接受过别人的帮助,而在于接受帮助后的态度。这种态度的不同,就很好地体现了一个人的道德水准。泰戈尔用比喻展示了两幅不同的场景:“蜜蜂从花中啜蜜,离开时营营道谢。浮夸的蝴蝶却相信花是应该向它道谢的。”对于他人的帮助,应该像蜜蜂那样,在适当的时间与地点送上感谢,而不应该如蝴蝶那样,将他人的援助视为理所当然。两位哲学家尼采和卢梭则分别从正反两个方面揭示出感恩的实质,即“感恩即是灵魂上的健康”和“没有感恩就没有真正的美德”。感恩之心可以帮助我们在他人心中建立较好的人缘,有助于我们在应对下一次人生危机时不至于手足无措、孤立无援。没有感恩之心的人,别人一定会看穿他的本质。他虽然会在短时间内获益,但是从长远来看,他的事业之流一定会在别人的鄙夷与轻视中慢慢枯竭。因此,感恩之心不仅仅只是停留在道义的层面,还将对每个人最终的人生走向产生影响。

除了对实在的个体抱有感恩之心,更应对国家、社会这样的群体心存感激。人是社会的动物,没有人可以脱离一定的群体而生存。既然是群体中的一分子,那么取得的任何成绩都与整体环境有关。如果山河残破、社会动荡,那不可能有你事业上的辉煌、家庭内的幸福、生活上的安逸。因此我对某些知识分子的言论持有保留意见。他们生活在这个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年代,才有了他们学术研究上的成就。但是,他们并没有感恩国家、社会为他们提供的良好环境,反而不断恶意攻击着现有的制度体制。当然,并不是说不能对国家及社会现状进行评论,可是这种评论应该建立在客观公正的角度上,应该建立在社会公共利益的立场上。一旦偏离这个规范,这种评论就会演变为个人私愤的发泄。之所以会产生这种现象,就是这些所谓的“知识分子”只看到成功的主观因素,而没有看到其他诸多客观因素,因此没有抱有一颗感恩之心。当一个人只把成功归功于自己时,即使他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他也不能被称为某个领域内的大师,充其量只是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一个承载知识的“容器”而已。

“不管一个人取得多么值得骄傲的成绩,都应该饮水思源,应该记住是自己的老师为他们的成长播下了最初的种子。”居里夫人用朴实无华的言语,告诉我们感恩对于个人健康人格形成的重要性。我们应该常怀感恩之心,这样才能在成功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宽阔。但愿社会中的每个人都能对他人、对整个国家和社会充满感激,这样的社会才是真正美好、和谐的社会。

等待也是一种幸福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长久以来,我们一直被教育不要等待,立下鸿鹄之志后就要立刻付诸实施。不过,有时匆忙行动并不能带来成功,少许的等待或许会有更好的结果。无论最后的结果如何,我们都能在等待中收获幸福。

人是理性的动物,人和动物的最大区别就是人有对人生、自我的思索和认识。在这些理性的思索中,最重要的就是对人生意义的探求。在这短暂的人生旅途中,找寻属于自己的生命意义。找寻意义的过程中,我们并不是都处于行动的状态,很多时候因为主观或客观的原因需要停留在等待的状态中。很多人认为,等待是对生命、时间的消磨,甚至是一种慢性自杀。因此,人们通过各种手段将每天的日程安排填满,由此在灯红酒绿、繁华喧嚣中迷失了真实的自我。

现代人是幸福的,亦是不幸的。现代人的幸福之处就在于拥有古代人所不敢想象的物质、技术条件;不幸之处就在于现代人反而成为自己发明创造的物质的“奴仆”,再也没有古代人那份闲庭信步的悠闲。生活在快节奏的都市中,每个人都不敢稍有停顿、稍有懈怠。人们就像一只只不停转动的陀螺,在不停转动中流逝似水年华。我无意贬斥现代人的生活方式,毕竟时代进步、科技发展,我们不可能、也不应该回到古代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如何摒弃现代生活中的种种弊端,并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由此,我觉得现代人应该适时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在等待中享受自然与生活中的美好。

手头有一大堆工作要处理而心烦意乱、思绪如麻,不妨暂时停止忙碌,倒上一杯清茶或咖啡,眺望一下远处的风景。等待心中的乱麻理顺后,再重新回归工作的常态。此时,工作效率绝对比休息前高。面临多种选择而犹豫不决时,也请选择等待的状态吧。短暂观望后,上天会给你指明一条前进道路,然后再加快赶路的步伐吧。

生活中的等待,蕴藏着亲情、友情、爱情的甜蜜。学校的大门口,常常有一些白发苍苍的老人默默地等候着,因为校门内有他们疼爱的孙辈。游子即将回家时,父母也会等候在家门口,因为血浓于水的亲情牵动着父母的内心。宁静或喧闹的约会地点,小伙子等候着心爱的姑娘,因为即将开启一段甜蜜的旅程。等待的时光是漫长的,等待的心情是焦躁的,长时间的等待还会带来生理上的疲倦。但是,人们还愿意继续等待,因为等待意味着一份责任、一份人间真情。

等待带来的幸福只是整个过程的副产品,因为很多愿意选择等待的人,都不求等待过后的回报。台湾老兵返回大陆时,见到了与自己分别几十年的结发妻子。虽然妻子已经两鬓斑白,但是她却没有另行改嫁,依然坚守着分别时的承诺——等候海峡那边夫君的归来。某些性格倔强的子女与父母发生矛盾后离家出走,等到他认识到谋生的艰辛后,希望重新回到家——这个温暖的港湾。当他叩响家门时,父母的眼神告诉他——他们一直在等待他回家,先前的怨恨早已烟消云散。这样的事例真是不胜枚举,在这个过程中,等待者与被等待者都感受到幸福,诠释着“爱与奉献”的真谛。

等待并不是消极无为、听任命运的摆布——那只是懦夫的行为方式。等待不应该成为人生的目的和终点,而只能是人生旅途中的一个驿站。等我们在这个驿站“酒足饭饱”之后,就应该重新上路。等待不是人生的主旋律,等待之中会有幸福的体悟,但是人生的大幸福不会在消极等候中产生。

“文武之道,一张一弛。”我们的人生需要多个等待的时刻,这是对漫长的人生马拉松赛跑的休整。休整中,我们可以摘取意料中和意料外的幸福果实,同时,休整更是为未来的冲刺积蓄力量。

著名作家大仲马曾说过,“人类的一切智慧是包含在这四个字里面的:‘等待’和‘希望’”。我愿意在希望的行程中稍作停留去等待一下,在等待中守护着无尽的希望。

感谢烦恼,感谢青春

“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总是极不情愿地忍受烦恼,尤其是什么都不确定的青年时期。“我很郁闷”已成为许多年轻人的口头禅。难道风华正茂的青年人已经失去活出精彩人生的信心?显然不是,这正体现了年轻人对生活的敏感与热爱。

烦恼总是伴随着人一生的旅程。少年时期的烦恼,充满着幼稚和物质。那时总是执着于眼前,随着事物的变化而产生单纯的情感。中年时期的烦恼,来源于这个复杂多变的社会。从父母的脸上,我读出谋生的艰辛,更品味到一份对生活的责任。老年时期烦恼依然存在,只是老人们已无暇享受。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风雨雨,老人们已是“任尔东南西北风”,用恬淡与幽静书写着生活的麻木。

但是,青年时期的烦恼与以上的烦恼大不相同。青年时的烦恼如同一碗浓茶,虽然初尝苦涩,之后便是沁人的清香。青年时的烦恼好似一坛陈酒,虽然啜之浓烈,但饮后顿感酣畅淋漓。青年时的烦恼如同一首乐曲,虽然带着一丝婉约,但悲怆之后夹杂着雄壮。

青年时的烦恼充满着青春的激情。虽已跨过成年的界河,但毕竟涉世未深,冲动与激情是最大的特征。可以为社会“冷暖”拍案而起,可以为国内、国际时局争得面红耳赤。当然,年少的轻狂是要付出代价的——激扬文字终究只是纸上谈兵。但烦恼之后,不会放弃过去的理想,只会改变处理事情的方式。烦恼只是激情暂时的低谷,低谷之后很快又会来到另一个高峰。

青年的烦恼体现着对理想的追求、对未来的憧憬。青年人的眼光永远注视着远方,而不是对过去成绩的依恋。理想是一盏指路明灯,它始终指引着我们在人生的风浪中前行。但是,理想又是难以把握的。当我们经过努力跃上人生的新一级台阶后,理想也会同步地往上前进一格。经过数次的“同步运行”之后,挫败感难免会产生。但烦恼无法阻碍对理想、未来的渴望。只要有一丝希望的“火花”,我们就会不顾一切地去追逐。梦想有时如同“镜中花”“水中月”,虽然有无法得到的可能性,但没有理想的人生却是苍白、乏味的。

青年的烦恼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热爱与怨恨有时只有一丘之隔。对生活热爱到一定的程度,就会专注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当某个细节产生不和谐的音符时,就会产生失望,进而发展成为烦恼。人的本源是热爱生活。青年人由于未受到世故思想的侵蚀,依旧坚守着人的本源。烦恼蜕变于热爱,亦会对热爱产生促进作用。生活不会无休止地攻击我们,烦恼的阴云终究会云开雾散,生命的红日又会重现在你眼前。此时,心中将有一份满足感。怀着对生活的感激,会进一步去感悟生活、热爱生活。

青年的烦恼证明我们处于“生存”的状态,而不只是“存在”。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引起了对“生存意义”问题的思考。“生存”包含着一种理性,闪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光芒——凸显出人的主观能动性。“存在”只是一种状态,有时可能包含着无奈。“有的人活着,但他已经死了”,正说明肉体存在而精神不存在的无奈。青年人不愿意处在这种状态,希望灵魂在肉体的存在中闪光。烦恼使灵魂得到了升华,更可以充实生存的意义。生存不只是为了物质上的幸福,更是为了精神上和灵魂上的满足。

或许年轻的你感到烦恼是一种包袱,是一种难以名状的痛苦。但是若干年之后,这些烦恼将成为一笔财富,这种感觉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体会到。没有烦恼的青春绝对是一个不完整的、遗憾的青春。

年轻的心灵,需要经历一次次打击;年轻的生命,需要承载孤寂;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忍受风雨交加的夜晚。当乌云暂时遮住了太阳的光芒,你不要抱怨,更不要恐惧,稍微等待一会,温暖的阳光又会照耀着我们继续前行。

年轻的生命

不要用愤怒的眼光

注视着烦恼

衔着感激

感谢烦恼

感谢青春

……

孤独:没有观众的演出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薄暮中,我孤独地站在江边。眼前,一艘巨轮拖着沉重的身躯渐渐远去。桅杆上的国旗随风飘动,还有几只鸟儿追逐着船尾。

每次面对陌生人,我都无法找到恰当的语言,更谈不上架起沟通的桥梁。由此,远离喧嚣中心,偏离关注焦点。这是人生痛苦的根源,还是上天的恩赐?时常问自己:为什么不能与他人共舞人生?为什么一直滞留在只属于我的时空中?

独行中,朝阳调皮地躲进雾气中,它的笑容变得模糊。朋友收到精美礼物时,我就在一旁羡慕地看着。他朝我笑了笑,那样子真够光辉灿烂。瞬间,其笑容被剥丝抽茧成一棵无人怜惜的野草。从长篇累牍的训诫中解脱出来,真希望身旁有一位认真倾诉的好友,但环顾四周,依然是冷漠的眼神和忙碌的身影。

风款款地抚摸着我,似乎给独舞的我一丝信心。

独处中,渐渐走来那个真实的自我。他披着黑色的风衣,似乎那么熟悉,又那么陌生。一个人最难认清的不是别人,而是那个常常被忽视的自己。独处提供了可以肆意挥霍的宁静,让我以一种淡泊名利、无物无我的状态重新俯瞰内心深处,濯洗落在灵魂上的灰尘。我很渺小,在苍茫宇宙中微不足道。微小的我,如同树枝上的一片枯叶,似乎任何一阵轻风都能将我带走。依然在坚持,希望自己为他人所接受,可是“主我”向“客我”妥协的过程如此漫长,折磨着我的灵魂。此时,书上的文字如狰狞的双眼望着我,心灵上的伤疤被刺穿,脓水流淌出来。我努力着,在白纸上留下奋笔疾书的痕迹……

拿起话筒,犹豫中又把它放下,谁愿意接受这个陌生的电话?“今年花比去年好,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年少的无忧无虑早已渐行渐远,岁月的年轮已经磨平内心的激情。带着长长的惆怅,视线移到窗外,顽童的嬉笑、娱乐场所的灯红酒绿又一次触动心灵:我似乎成了与世隔绝的人!

再一次眺望江上,几点白色跃入眼帘。跳跃着的浪花并不在意岸边人们的关注,依然在一起一伏中延续着它们的生活。看着悠闲自得的波涛,似乎感受到柳宗元描绘的“蓑笠翁”、李白笔下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意境。诗人崇尚的孤芳自赏,不正表达此时的心情吗?

孤独使我少了许多左顾右盼。因为没有观众注视,尽可不担心选择是否正确。孤独,可以演绎真实的自己、别样的人生。

孤独,使我变得更加成熟。对于人生的不断思索,使我拥有了无可计量的精神财富。仰望一轮明月,跨越了无尽的时空,或许圣人先哲们也在炼狱般的思索中寻找着终极真理。

走在宇宙的碧波之中,我如同一叶扁舟,虽然沧海一粟,却也悠然自得,毕竟航线的前方有那片梦想的蓝天。

梦中意境

黑夜,给忙碌了一天的人们追梦的大好时机。虽然已过了追梦的年龄,但是梦境让我看清潜意识中被压抑的欲求。睡梦中,经常会出现那条带有梦幻色彩的小路,行走在其中,仿佛回到童话的年代……

忙完手头的杂务,终于可以卸下“面具”,可以重新做回那个真实的自我。“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或许在现实中,我无法到达理想中的乌托邦。不过没有关系,梦境提供了充足的想象空间。拉上窗帘,点上一支淡淡的清香,最后关闭灼眼的灯光,我终于可以亲吻梦乡的甜美。

虽然已经入睡,但思维还是有些清醒。我知道,这只是在梦境中,绝不是现实,但这并不妨碍我欣赏周围的风景。旅程是从一片茂密的竹林开始的,竹林碧绿碧绿的,好似一块纯洁的翡翠。空气中,弥漫着一股翠竹的清香。过了那片竹林,就来到一条铺满花瓣的小路。路的两边,各种树木参差不齐、各领风骚。树上开着各色艳丽的鲜花,有我认识的、叫得上名的,但更多的是我没有见过的。相比刚才竹林中的清香,这里的香味更为浓厚、直入心脾。我完全沉醉在这天国般的浓香中,贪婪地呼吸着这香味,好像在品尝一款香气四溢的名酒。一阵清风吹来,树上的花瓣纷纷飘落,有的悄无声息地落到地上,有的扑打在脸庞上。看着在空中肆意飞舞的花精灵,不忍心去打搅它们的舞蹈。对于掉落在地上的花瓣,我更是不愿意踩到它们。这时,听到了远处传来了悠扬的竹笛声……

笛声好似来自天籁,时而急促,时而舒缓。我循着声音的源头,朝那个方向赶去。想象着吹笛者的容貌,那一定是一位“女神”。终于,看清了她的容貌,果然是闭月羞花之色、沉鱼落雁之容,犹如天上的仙女下凡。只见她身着一袭白衣,脸上略施粉黛,不像现代女子的打扮。对于我的意外出现,她并没有感到任何害羞,依然如入无人之境,吹奏着悦耳的曲调。我不想干扰她的雅兴,只是在一旁静静地听着。一曲终了,她冲我淡淡一笑,随后身体像羽毛一样飘起来,转瞬间消失在眼前。

没有感到任何失落——既然此女子不属于凡尘,又怎会在我这个凡夫俗子面前停留更多时间。她肯将尊荣留在我的脑海中,对我已是莫大的恩赐。继续向前漫无目的地走着,不知道路向何方……

喜欢这样行走的方式,虽然有些盲目,但这正是人生的终极意义所在。也许,人生本来就没有意义。至于生命的意义,很大程度上是由人们的意志赋予上去的。人的一生存在着生命时态:年幼时,生命状态是将来时,总是对未来充满无限的憧憬,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成年后,生命状态是现在时,注重当下利益,视线更多停留在脚下的每一步,并且由于一直被生存的负担重压,已经对未来没有太多的思考;年老时,生命状态是过去时,由于时日已经不多,生命华丽乐章的高潮已经过去,因此总是在回忆过去的经历。在回忆中,既有喜悦,也有哀愁和烦恼。不过经历了回忆和反思,内心会归于平静。正如刚才的所见所闻,只是过眼云烟,时间让一切成为历史,似乎好像没有留下任何痕迹。但是,人就是生活在探求生命意义的道路上,正如我在梦境中所做的那一切,依然会无怨无悔地走下去,直到走不动的那一天……

带着微笑从梦境中走出,东方的天空已经慢慢吐白。新的一天又在等待我,更多的可能性和选择又摆在我面前。有过梦境中奇幻式的经历,我不会为自己的选择而后悔。只要演绎出属于我自己的精彩,我就心满意足了。想到这一点,我自信地踏上崭新的“征程”。

破解幸福的方程式

幸福是什么?幸福存在于哪里?我们时常会在生活和工作之余求解幸福这道方程式。“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经历很多的磨难之后,我们常常在不经意间发现幸福,感受到幸福。

生活中的幸福是广泛存在的,只不过是我们不善于发现。或许,我们习以为常的一些事物,就可能成为他人艳羡的对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一笔关于“幸福”的财富,只是我们已经拥有了它,就不把它当作财富了。我的一位朋友曾对我目前“工作单位离住址较近,不用长途奔波”而感到羡慕,他抱怨自己快被那拥挤的地铁车厢、漫长的往返时间折磨得不行了。在没有听到他的话语之前,我根本没有体会到自己已经拥有的这项幸福,甚至还对工作的枯燥和乏味大吐苦水。幸福有时真的很简单,只要你拥有某些人所不具备的东西,你就已经摘取了一颗“幸福的明珠”。

幸福需要一定的物质条件作为基础。人的首要需求是能够生活下去,否则其他更高的需求都只是“水中月”“镜中花”。衣食无忧、生活稳定而有保障,自己和家人的生理、心理需求能够得到保证,相信这样的状态一定会让大多数人感到幸福。但是,优越物质生活并不能完全保证幸福,否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就应该是那些最富有、最有名望的人。就像物质界的“能量守恒定律”一样,任何成就的取得必然要以失去其他事物为“机会成本”。因此,那些富豪、名流,其实没有我们想象得那样幸福,因为他们在实现财富、荣誉、梦想的同时,也失去了属于自己的闲暇时间、健康、真情、自我本性等弥足珍贵的东西。所以,物质生活只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还有许多其他的因素对幸福的运行起着推动作用。

幸福其实就是一种平衡状态,因为影响幸福的因素很多,而且这些因素相互依存、互相制约,所以如果刻意追求其中的某个因素,必然会造成幸福的天平发生倾斜,最终反而使我们更加远离幸福。因此,富豪和名人不是幸福的真正拥有者,而中产阶级和普通人却常常被幸福所眷顾。幸福的存在有两种形态:一种是外在幸福,即客观存在的幸福;另一种是内在幸福,即某一个体主观感知到的幸福。我觉得,获得内在幸福的境界要比获得外在幸福的要高。因为外在幸福是一种可见的、客观存在的幸福,很容易被人们所感知。但是,内在幸福的感知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为内在幸福是隐蔽的、主观的,非得经历一番大彻大悟、非得抱有对某一价值观的信仰,我们才能获得这一幸福。内在幸福是我们应对人生挫折与困境的良方。“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 《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古代先贤们的境遇在现代人看来是不幸的,但是他们正是怀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世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鸿鹄之志,在困难的条件下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面对在外人看来的苦难,我们需要从内心深处去感悟到这是一种另类的幸福——这是为我们未来的成功积蓄力量。当我们构建了上述的内在幸福时,外在幸福也有可能降临到我们身上,毕竟“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即使无法获得外在幸福,我们也会坚强地、有尊严地活下去,在苍茫的天地之间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以上我谈的幸福涉及每一个个体,但是正如亚里士多德所说:“人是社会的动物。”个人生活于社会之中,社会必然形塑着个体的人格。除了个体对幸福的追求之外,国家和社会也有责任为个人创造一个幸福、和谐的环境。原来我们衡量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的指标主要是GDP(国内生产总值)、GNP(国民生产总值),但是随着人们对于GDP和GNP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的反思,人们越来越关注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否真正能给人们带来幸福,由此产生了GNH(国民幸福指数)这一指标。根据相关机构调查测算,目前全球GNH排名第一的国家是丹麦,这或许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这一指标包含了除经济发展水平之外的诸多变量,涉及个人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虽然我国的GDP总量位居世界第二,但是在GNH方面的排名却不靠前,这很可能与社会民生保障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有关。有人将“教育、医疗、住房”比作压在中国人身上的新“三座大山”,而随着中国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4—2—1”家庭的大量涌现,养老问题也成为引人关注的问题。虽然社会经济高速发展,但是如果不解决上述民生问题的后顾之忧,中国人的幸福感一定会大大减损。好在我们党和政府已经对这一问题给予高度重视:“以人为本”思想的提出,把人的因素作为我们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唯GDP论开始被弱化,对地方政府的考核逐步引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之外的因素;“让人民体面地劳动”,真正使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我们很多人都行走在寻找幸福的征途中。幸福是一种客观存在,更是一种主观感受。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努力下,相信在我们人生旅途的不断追索中,幸福的“斯芬克斯之谜”一定会被破解,幸福之花一定会在人间处处开遍。

钱行?前行!

历史长河的波涛滚滚向前,不断拍打着岸边的基石。站在岸边的我凝望着远方,似乎听到了那横亘千古的呐喊声。钟情的我伸出双手,去触摸前行者无畏的足迹。

一、国之脊梁

祖国,一个亲切的字眼。为了她,有无数儿女甘洒热血。汨罗江边,三闾大夫镇静自若,发出了“举世混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悲壮诗篇。端午的龙舟赛不正是这位文学巨人的一种精神吗?

北海茫茫,一位牧羊人正赶着一群公羊。北风萧萧,举目无亲,但他的心依然随着远方的“母亲”而跳动,手中的旌节见证了他报效祖国的决心。

“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文天祥在国家危难时,挺身而出、不畏强暴,谱写了一曲“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壮丽篇章。

岳阳楼上文豪的声音,激励着无数人奋发向上,“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民族之魂在祖国的大地上,必将孕育出新一代的栋梁,前行者的足迹让我骄傲,前行者的精神更让我折服。

二、士之亮节

美丽的富春江岸边,端坐着一位贤士,那垂钓的长线,让他品味到生活的乐趣与真谛。面对九五之尊的邀请,他没有“钱行”,而是坐守在这山川秀美的天地之间……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的舒畅,“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塑造出性情雅致的文人墨客的理想生活。“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尘世中的纷纷扰扰终于在清新的空气中消逝。手握几卷古书,少的是官场中的尔虞我诈,多的是一份悠闲,一份对于生活的品读与享受……

竹,气节之象征,板桥先生的浓墨,泼得其一身苍翠。掏空了心,却挺拔成节,生命在泥土中延续。于是,早晨的太阳映射出它不屈的灵魂,春露秋霜显示了它入骨的本色。

三、君之知己

川流不息的易水,目送着一位侠士,带着知己的重托,提剑出燕京,舍弃了荣华富贵,诀别了故乡的情怀,有谁能读懂他此时的内心?“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返”,太子丹的歌声,激起了他“飞盖入秦廷”的动力。天为之动容,地为之震撼,鬼为之折服。

一股波涛向我涌来,它溅湿了我的双手,但我的心中默默地祈祷:

溅吧!溅吧!历史的波涛溅到我脸上和身上

但愿我的言词能表达出我心中涌起的思绪情怀

名利在淡泊者眼中永远只是一层光环

虽然相握之手已远去,但历史会永远包容

我注视着前方,穿透水天间的分水岭。“钱行”?不,“前行”已在我心中刻下了烙印,它将陪伴我一生。

倾听

造物主除了给了我们一双明眸去发现大千世界外,也给了我们耳朵和心灵去倾听他人的诉说、大自然美妙的天籁、历史车轮厚重的回响。正因为倾听,使得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和谐的关系更加紧密,使得历史发展的脉搏更加建实。

因为性格、能力、天赋、家庭背景等因素,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正因为差异无时不在、无处不在,人与人之间难免会产生矛盾与冲突。矛盾与冲突的解决方法不外乎有两种:一种是采取强制手段压服另一方;另一种是双方经过沟通最后达成共识,由此和平地化解矛盾。前一种方法采用强制的或暴力的手段,被压服的一方尽管表面上臣服,但内心却产生一种怨恨,这可能为以后矛盾的爆发播下种子。后一种方法是比较可取的解决矛盾之道。但是,沟通、交流的前提是双方把想法和欲求全部讲出来,这样才能将矛盾冲突暂时搁置下来,为最后的共识埋下伏笔。由此看来,倾听就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基础和主要途径。丧失倾听的耐心、一味陷入无休止的争论,只会将某些简单的问题复杂化。为了让两颗心贴近,让自己保持片刻的沉默,先让对手进行陈述吧。这是一种“敢于不为”的强者行为,只有“无所为”才能“无所不为”。

如果说倾听他人的诉说只是倾听行为的第一层级,那倾听自然是其“升级版”。由于我们生活在一个“人化”的世界中,走进自然、亲近自然的机会实在太少了。白天,汹涌的人流、车辆的喧嚣、鳞次栉比的高楼,让我们逐渐迷失了本性。本性的迷失,造成了现代人精神上的空虚。狄更斯在《双城记》的开篇中写道:“那是最美好的时代,那是最糟糕的时代;那是智慧的年头,那是愚昧的年头;那是信仰的时期,那是怀疑的时期;那是光明的季节,那是黑暗的季节;那是希望的春天,那是失望的冬天。”相比古人,我们既是幸运的,也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们拥有古人无法想象的生活环境和物质条件,不幸的是我们反而被物质所左右,丧失了古人曾经拥有的精神乐园。马尔库塞的“单面人”论述、马克思的“异化理论”、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弗洛姆对人的处境和人的矛盾性的剖析,正印证了“我们在物质极大丰富之后,精神家园需要重新构建”的现实。而倾听就是让我们找回那个熟悉的精神世界、找回真实自我的有效路径。这种倾听不是用耳朵听现实中的声波,而是用心灵感悟自然的天籁。一天的忙碌后,需要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短假,抛弃一切杂念,慢慢地静下来,通过倾听自然走入自己的心河。这个过程不会马上带来物质上、肉体上的享受,但是绝对可以让一颗为琐事而烦扰的心渐渐恢复到自身应有的节律。慢慢地,你进入了一种天人合一的境界,感受到自然界运行的轨迹,你会沉浸在这种频率中。走出这个状态后,会觉得无比的畅快,那是任何物质上的享乐所不能带来的。

倾听的最高境界,就是你能感知到历史运行的脉络。这只有从书上泛黄的纸张中、从字里行间才能获得。读到一本好书,就好像穿越了时空,与一位大师面对面地展开一场对话。由于才疏学浅,很多时候是处在倾听的状态。在倾听中,我们感受到历史发展的厚重步伐、思想迸发出的耀眼光芒、大师身上的无尽魅力。合上书页,还能听到作者诉说的余音,由此明白了人生的真谛、已经作为个体的肩上所肩负的责任。人类社会发展的火种,就在一代代人的手中不断传递着;而火种能否顺利传递,就取决于是否能从一册册书卷中读出前人的智慧,聆听他们的殷殷教诲……

我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聆听他人对自己的诉说……

我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聆听自然拨动琴弦时传出的天籁……

我愿意做一个倾听者,聆听历史车轮前进发出的巨响……

让书籍点亮人生

人生是一个巨大的容器,等待我们在里面填塞内容。书籍是构成生命价值和意义的重要材质,淡雅的书香点亮我们平凡的人生。书籍带给我的不仅是多彩的世界,更赋予我跨越时空的快感,如一束阳光,照亮我的心灵。

书籍向我们展示了过去那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历史是一个逝去的年代,那里有秦家剑、汉家枪,有孟姜女的泪、大泽乡的火,有胜利者的趾高气扬,还有失败者的失魂落魄。在经史子集的舞台上,历史不断演绎着精彩,同时也诉说着悲壮。没有书籍,历史就像断了线的风筝,彻底消失在我们的视线中。前人用他们的心血凝结成文字,将漫长的时空浓缩成这方小小的空间。走进其中,我们就走进了每一位思想者的世界,体味着他们的喜怒哀乐,感受着不同的绚烂人生。

阅读经典,我深切体味着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伟大情怀;品味经典,我感受着杜工部“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空旷与豪情;体会经典,让李后主的一腔悲伤化作“一江春水向东流”,只留下心灵的静谧;走近经典,让易安居士的小舟载着忧愁化作一场春雨洒落人间,洗涤净化着人们的灵魂。

无论是帝王将相、伟人先哲,还是芸芸众生,人的一生总会经历一些波折。完美的人生只是一种乌托邦式的理想状态,不完美的人生才是无处不在的现实状况。繁忙琐碎的工作与生活,浮躁的情绪总会找到生存的土壤。每当失望和悲观袭来时,我就会手握卷册,让书中悠闲、恬静的“音符”拭去我心灵的灰尘。书籍可以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继续有信心地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

我仰慕严子陵的执着,他用垂钓注视人生。我钦佩元亮的直率,身处山清水秀的田园中,人世间的一切烦恼都随着缕缕炊烟而烟消云散。我更记得那流浪者的诗魂,美轮美奂的皇家宫廷,容得下一代帝王“包举海内、并吞八荒”的雄心,却容不下他不羁的身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诗魂的履印遍布五湖四海,携回的是一代代人津津乐道的诗篇。一路流浪一路捡拾山的雄浑、河的奔腾,捡拾风的耳语,集成册,谱上那一份特有的色彩,我一遍遍地重温,又一遍遍地心潮澎湃。

即使身处顺境、身边的道路一马平川,同样不能忽略隐藏在远方角落中的危险。书籍让我趋于理性,不至于被眼前的成功冲昏头脑。历史上,有多少王朝与帝王毁于自满和骄奢,有多少才俊满足于现状而裹足不前。书籍是一面镜子,让我们充分认识到人生是一场长跑,一时的成功只是人生中的插曲,只有不停下脚步,才不会让胜利的光辉渐渐黯淡。

年幼时,我们可能就开始构筑起自己的理想,不过其中带有天真的色彩。当书籍走进我的生活后,原本抽象的理想逐渐变成具体的目标。对未来感到迷茫的我,在书的指引下已迈入实现理想的康庄大道,实现理想的动力已在我心中默默升腾。

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曾说:“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或许要达到第三种境界很难,但我会在阅读中品味人生,实现人生的价值,做一根“有思想的芦苇”。

读书是快乐的,一杯苦茗、一本散发墨香的书便可使你在悠然自得中度过有意义的一天。书不仅带给我们的是那一串串符号,更让迷茫的心灵得到慰藉,为原本无序的人生划定一个坐标。

带着愉快的心情去读书吧,你将进入一个绚烂多彩的世界。让书香点亮你的人生吧,让心灵与作者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交流,由此你将站在伟人的肩膀上,演绎属于你自己的精彩人生。

推开那扇虚掩的门

漫漫人生路,总有很多荆棘坎坷。有些困难是虚幻的,却阻碍了前进的步伐,把追逐梦想的我们挡在成功的大门外。

国外某家企业的老总别出心裁,告诉全体员工不要进入办公室旁的房间。绝大多数员工不敢越雷池一步。天下总有敢于第一个吃螃蟹的勇士,有一个小伙子斗胆推开了房间大门。门只是虚掩着,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去了。除了一张桌子,房间内几乎空无一物。桌子上放着一张纸,上面写着“请把它交给董事长”。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董事长当众宣布任命小伙子为销售总监。董事长的眼光果然独到,小伙子上任后,销售部的业绩上了一个新台阶。又过了几年,小伙子进入董事会,成为公司决策层的一员。

勇气,让小伙子收获了令人羡慕的成功。让敢为人先的勇士担任销售部门负责人,他一定会带领手下的团队,以开拓创新的精神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搏杀。在这个日新月异、变幻莫测的市场中,过去的业绩早已随着历史的烟云而消散,只有全力以赴地寻找新的突破,辉煌与传奇才能被续写。

不光在企业经营领域,人生中也需要开拓创新的精神。人生道路充满着不确定性,既有可遇而不可求的机遇,也有需全力应对的挑战。生性懦弱的人,只看到未来人生中的挑战,因此丧失了继续战斗下去的勇气。未来生活中的磕磕碰碰,成为横亘在他们面前的一道虚掩的门,让他们无奈地原路返回。但凡生活中的强者,都有勇气和信心推开这扇门,怀着“亮剑精神”直面任何情况。也许是上天眷顾,也许是自身努力,他们坚毅的步伐踏出一条路,最终登上了人生的顶峰,享受他人羡慕的目光。

当然,上面所说的还是一种乐观、理想的状况。推开虚掩的门之后,仍需要保持警惕,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变局。在你出发的那一刻,周围可能会产生不和谐的音符:有人会对你的行为嗤之以鼻,有人会对你心存嫉妒,有人会用实际行动设置一些障碍。不要害怕这些!这段时期如同地下的蝉蛹,如同竹子头几年的生长缓慢,它是一种蛰伏、一种积累,更是一种历练。熬过这段时期,人生的帆船会披上一层厚厚的盔甲,抵挡来自各个方向的风浪。要感谢这些干扰和阻碍,它们是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因素,并将人生积淀成一笔宝贵的财富。

面对人生中一扇扇虚掩的门,用勇气去征服它吧!推开之后,会发现一个崭新的世界,或是美好,或是痛苦,不要有任何的悔恨与懊恼,沿着你选定的道路,坚定地、充满自信地一路前行。

弯腰捡起希望

很多人都在抱怨:为什么只能平庸地度过一生?为什么得不到上天的眷顾?其实,机遇就在脚下,有时候就看你有没有弯腰的耐心。如果你抓住那些看似不是机会的机会,人生或许就会迎来转机。

一个人走进荒漠时曾被上帝告知,尽量多地捡起地上的石头。那个人带着疑惑进入了荒漠,一开始他还听从上帝的忠告,只要看到有石子就捡起来。但是,沙漠内严酷的气候,再加上连续行走的劳累,使他对上帝的话语产生了怀疑。终于,他丧失了耐心,不再弯腰捡拾地上的小石子了,并且还扔掉了其中的一部分。他终于走出了荒漠,安全地返回了营地。当他打开旅行包时,不禁惊呆了:原来那些不起眼的小石子,现在已经变成了闪闪发光的蓝宝石。等他再次返回荒漠时,地上已经没有小石子了,他后悔自己为什么不听从上帝的忠告,但是一切已经不可能重新来过。

很多人的人生经历,其实就如同故事中这个探险者。地上的小石子,其实就是人生机遇。遇到机遇时,我们会被表象所迷惑,从而让机遇白白从指尖溜过。人生是不可逆的,当人生的航船从我们眼前经过,不可能再被要求退回到起航处,于是,我们只能望着航船的背影而独自叹息。

还是一则从杂志上看来的事例:一位出生在农村的研究生,第一天到学校上课后,发现教室内的地板上有一些废纸屑。由于还没有到上课时间,所以老师似乎未到教室。他看了看周围,其他同学似乎也没有清扫的意愿。于是,他默默地弯下腰,将地上所有的废纸都捡拾干净,这一切都被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外国教授看见了。上课铃声响了,教授从最后一排走上了讲台,夸奖这位捡纸屑的研究生,并当着同学的面给了他一美元作为奖励。此后的学习中,这位研究生得到了教授特别关照,最终成为首位获得国际会计师资格认证的中国人、著名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

故事中的主人公,就是抓住了生活中不起眼的“一美元”,他所做的一切,其实也没有付出很大的代价,只不过是弯下腰捡起纸屑。但是,他朴实的品质却给人留下了印象,由此牵引出带给他一生幸福的“贵人”。有了贵人相助,成功自然水到渠成。可能很多年以后,当时和这位研究生一起上课的很多人,已经泯然于众人、淹没在滚滚的人流中。也许他们还不明白,如果当初他们也像这位研究生一样,抓住这潜在的机遇,或许人生的轨迹将就此改变。但是,人生不会有“也许”“假设”……

再回到文章开头的阐述,相信很多人不会再抱怨自己为什么不会得到机遇的青睐。上天对待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公平的,成功者其实并不比普通人有着更多的机遇,只不过他们善于抓住转瞬即逝、看上去不是机遇的机遇。而平常人只是生活在没有机遇的抱怨中,由此对人生自暴自弃,进一步迷失前进的方向。如果留心当下、留心自己的脚下,很多“小石子般”的宝石和“一美元”正躺在地上,静静地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黑夜给了我一双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来寻找光明。”但愿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生中的机遇与希望。当某些不起眼的机遇出现在面前时,请放慢脚步,弯腰将它捡起。不要管周围人的评价和异样的目光,让未来的成功回击一切蔑视和流言。

弯腰不是低贱,而是捡起希望,只要有弯腰的勇气与信心,成功之神将会在未来某个时刻叩响你的人生之门。

心存道德敬畏

德国著名哲学家施韦泽曾说过:“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面前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心存道德敬畏,使人克服身上的动物性,有助于自身道德人格的完善。但是在现代化浪潮冲击下,道德敬畏逐渐被人们遗忘。为此需要重建道德敬畏,以自律加他律的方式构建美好和谐的社会。

敬畏从其本意可解释为既敬重又害怕,人类之所以要敬畏道德,是因为“道德”规定了人类自身存在的本源意义。从本体论的角度讲,由于具备了“德行”并且依照“道德”的方式实施行为,故而人对自身生存的理解和评价才有了“意义”。无论是物质生活领域,还是精神文化的家园;无论是主观存在的思辨世界,还是客观存在的生活世界,道德都以潜在的方式为这些领域提供着永不枯竭的思想源泉。

道德敬畏究竟包含什么内容?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古往今来,道德的含义不断发生变化。但有一点是不变的,那就是人们对于头顶上那片天空,那个无法预测、难以把握的寰宇世界充满着敬畏之心,不论是形象的上帝、神灵,还是抽象的道德体,都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形成了一定的约束和限制。德国著名哲学家康德在《实践理性批判》中指出:“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奇和敬畏就越会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定律。”头上的星空象征客观的自然存在,心中的道德法律象征主观的理性精神。我们之所以敬畏星空,是因为星空展示出的浩瀚宇宙让我们感到自身的渺小,然而,一旦想到内心的道德法则,又立刻产生一种超越感性世界的伟大崇高感。

在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人们都有着不同的道德敬畏对象。古代社会中,人们敬畏的对象主要是自然和神灵。中国的道家和儒家等思想对“道”和“德”的解释即体现了一种对自然的敬畏。道家以“道”为天地之本原和万物存在的根据,以“德”为天地万物所具有的本性;儒家将“道”视为人类行为应当遵循的原则,将“德”看作依道而行并有所获得。此外,中国的宗教信仰、习俗更多地还是体现对自然的敬畏,人们的“敬德”“修德”行为主要通过对“冥冥之天”和承载“天命”的先祖的孝顺和祭祀而表现出来。中世纪的欧洲,人们对道德的敬畏主要通过对上帝的崇拜得以展现,在基督教三大美德“有信”“有望”“有爱”,“有信”居于诸德之首,其核心是人基于对上帝权威的认可而相信其所启示的各种真理,进而彻底地和绝对地信仰上帝,让整个生命进入上帝的怀抱。

到了近代社会,敬畏的对象逐渐转变为对形而上学道德法则的敬畏。自近代文艺复兴、启蒙运动以来,无神论逐渐占据了人类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天命”“上帝”开始为人们所抛弃。人类对道德的敬畏失去了宗教神学支撑之后,开始将道德视作人类自我创造的精神产物。近代思想家通过构筑自然法、天赋权利等伦理准则,使“人”而不是“神”成为道德法则的始作俑者。但是,这种道德法则是非历史性的、永恒的、抽象的,不随特定的历史发展阶段、不同的国家民族而变化的。因此,这样的道德敬畏还不是人类充分利用自身理性思考的产物。

现代社会中,人们开始理性地敬畏自然、社会运行规则和秩序。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主张,道德是在人类的主观自我意识与客观社会生产活动相互作用基础上长期发展的历史性产物,现代人类敬畏道德的主要表现形式应当由传统社会的敬畏“天命”和“上帝”转化为敬畏人生、敬畏人民、敬畏历史。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惨烈厮杀,人们逐步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带来人们理想中的幸福状态;人类无法完全支配自然世界,甚至不能完全主宰自己。人们不再沉醉于征服自然世界的快感中,而是重新认识作为人在世界中的地位和作用,力求形成人类与自然的均衡与和谐。

从老子的道法自然,到康德灿烂星空和内心道德法则的敬畏;从宗教之敬畏上帝或天神,到现代社会人们对普通生命敬畏的回归,道德敬畏几乎伴随人类产生和发展的整个过程。它对个人的道德成长和整个社会道德价值秩序的维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道德敬畏对于个体道德人格的形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道德敬畏,便没有道德信念,也就不可能有道德良心和道德信仰。道德敬畏植根于道德主体的天性和内心深处,是人们对善恶正义及社会价值的强烈崇敬和畏惧的情感体验。道德主体的道德行为都是在道德认知的指导下完成的。道德敬畏感作为道德情感的主要内容,是道德认知产生的心理根源。离开道德敬畏这一重要的道德情感因素,道德主体的道德认识就不会真正形成,道德内化的生成也无从谈起。

为了社会的和谐稳定,每个国家和民族都必须培育人们的敬畏之心。社会的运行除了法律制度等硬约束机制外,还需要道德等软约束机制。在科学不发达的时代,宗教信仰与道德交相辉映,发挥着软性约束作用。道德敬畏感就像悬在人们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给人们以道德的禁令,时刻提醒人们不能越雷池半步,不能去践踏自我的敬畏之物,否则就会遭到敬畏之物的惩罚和自我良心的谴责。

在某些特定的时期,内心的道德律在抑制私欲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伴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某些人的行为就像脱缰的野马不受道德敬畏的束缚。在强大的诱惑面前,在天使与魔鬼、善与恶的胶着格斗中,道德敬畏常被弃之一旁,在规约人们行为方面显得无能为力。一旦人们对万物的神圣感都消失了,道德也将消亡,那对人类不是福音而是噩梦。近年来相继发生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等事件足以表明:诚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经到了何等严重的地步。有人说是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想摧毁了道德防线,但是从根本上说是人们对道德失去了敬畏之心。否则,为什么在现代化程度更高、市场竞争更加残酷、利润最大化程度要求更高的西方发达国家,此类事件的数量要比我们少得多呢?法国著名法学家马布里认为:“道德犹如哨兵,它保卫着法律,不叫任何人违反;相反地,如果缺乏道德,就会使人忘记或忽视法律。”没有普遍的道德自律和价值信仰,社会正常运行的秩序也往往会受到冲击。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国民素质的提高和道德的力量,绝不可能成为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一个受人尊敬的国家。

著名学者、哲学家周国平曾说:“热爱生命是幸福之本;同情生命是道德之本;敬畏生命是信仰之本。”无论对个人的发展、对社会的有序运行、对国家民族的繁荣昌盛,道德敬畏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只有让道德敬畏的光芒照耀着每个人的心灵,人性中的阴暗才能被一扫而光,和谐社会乃至古代圣哲心目中的“大同之世”才能真正到来。

让我们内心都有着一份道德敬畏吧!让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这份敬畏去创造美好的明天!

行走在理性与激情之间

理性与激情,如同阴阳轮转一样,游弋于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学科领域之间。从理性中,我们感受到人性的厚重;从激情中,我们见证了生命的活力。感谢上苍,造就了理性与激情这两种行为方式;而在不同的排列组合中,也成就了五彩斑斓的历史发展和大千世界。

什么是理性,什么是激情?恐怕每个人会给出不同的答案,正如“一千个读者心目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理性与激情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世界观、人生观,由此形成两种不同的行为方式。在理性原则的支配下,人们眼中的世界和人生历程井然有序地运行着。因此,人们努力寻找世界与人生的运行规则与秩序,并将自己的行为限定在这些规则与秩序之中。当人们内心中升腾起激情时,世界与人生也就成了偶然的产物。这时,人们通常认为:“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人生就可能向着无数的方向发展、延伸。”就这样,人们突破了原有规则与秩序的束缚,书写着前人不敢想象的传奇。

大多数人的一生就是由激情走向理性的过程。年轻时,激情“燃烧”着岁月。年轻人如同一个不稳定的化学元素,不断挑战着权威和既定的秩序。俗话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年轻人常常被扣上不成熟、不稳重的帽子。等到年轻人成为新的权威或只能在平凡中度过余生时,激情的火焰会渐渐熄灭,理性的原则逐渐占据思想与心灵的高地。这时,人们走向了心智上的成熟,人生的运行轨迹也逐渐稳定下来,但是思想的火花和智慧的棱角也被似水年华所磨平。

但是,也有部分例外情况,例如,人群中总是存在“小大人”和“老顽童”的现象。对于前者,我感到了深深的忧虑。这些乳臭未干的孩童,还没有品尝到童年的快乐,就在某些人的驱动下,过早地戴上人情世故、沉稳老练的面具。不知道他们长大后回忆童年时,会做何感想。对于“老顽童”,我还是感到一丝欣慰。看似回到生命的起点,其实是一个“正、反、合”的过程,是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实现人性的复归。在理性这湾平静的湖水中投入激情这块巨石,一定会掀起阵阵波涛,进而扩散出层层涟漪。

在不同历史时期,理性与激情也会占据着不同位置。在稳定的和平年代,理性占据着主导地位。人类社会在理性支配下一步步走向繁荣与文明。当革命、动荡到来时,激情成为时代的主旋律。革命的仁人志士用满腔的热血,砸碎了那个腐朽的旧时代。激情是推动历史快速发展的火车头,它让理性原则下的量变升华为质变。因为只有突变的断裂性而没有渐变的连续性,人类社会不可能有发展,所以理性下的和平占据了人类历史的大部分时期。但是,我们却不能忽视激情的短暂爆发,否则,人类将在理性主宰下的稳定与安逸中渐渐堕落,更谈不上人类社会的发展。

不同学科中,理想与激情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起初,学科分类还不是很精细,大部分学者都集中在人文学科领域。这时,个人的灵感与激情成为推动学科发展的主要力量。伴随着文艺复兴、启蒙运动、科学革命,自然科学从人文科学的母体中分娩出来。自然科学讲求精密性与确定性,理性原则自然而然地被所有科学家所推崇。但是,当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科技成果产生异化、“唯科学论”逐渐占据学术的主流时,理性原则成为人们的反思对象。当人们越来越觉得理性原则无法解决所有问题(诸如文化、生态环境、社会问题等)时,人们又开始从激情中寻找力量。整个学科的发展史,也就如同个人的发展史那样,经历了“正、反、合”螺旋式的上升过程,并画出一道优美的弧线。

很难评价理性与激情孰优孰劣,因为在不同的学科领域、不同的人生阶段、不同的历史时期,这样的对立转化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评价理性与激情所带来的意义是无意义的,因为两者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

完成手头的工作后,暂时终止理性的“电路”;开始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时,我又开启激情的“开关”。每天,我都行走在理性与激情之间,而我的一生也在这两者间不停地切换。

我逐渐喜欢上这样的行走与切换……

仰望星空

幼年时,我们常常仰望头顶上那片无尽的星空,并有着很多纯真的梦想。随着心智的成熟,关注点开始从星空转移到脚下——只关注眼前的利益。为什么我们没有那份仰望星空的闲情,还需要仰望星空吗?这些问题值得深入的思考。

康德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过:“有两种东西,我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在我心灵中唤起的惊异和敬畏就越日新月异,不断增长,这就是我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规律。”仰望星空,让我们感到了自身的渺小,由此产生对自然、对道德、对人生的敬畏。虽然随着科技的发展,人类观察到的宇宙已经扩展到数百亿光年的范围,但是依然不敢豪言已经把握全部的宇宙。宇宙如此浩瀚,连我们居住的星球也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粒尘埃,更遑论每一个个体。仰望星空,开阔了认识自我、认识世界的视野,就如同庄子笔下的河伯见到海若而发出的感叹——“只有见到了真正巨大的事物,才知道自身的渺小”。

仰望星空,纯洁灵魂。除了物质需求外,更需要一个精神家园。身处逆境之时,心情不舒畅之时,浩瀚的星空便是我们希望的寄托。仰望星空,我们发现:不值得为眼前的一些蝇头小利耗费太多精力。排除负面情绪后,有助于在此后的工作与生活中轻装上阵。此外,人的存在需要一个终极意义。仰望星空,感到冥冥之中似乎有一双眼睛,监督着我们的一举一动;似乎存在着一双看不见的手,在不经意间拨动人生运行的轨迹。有了对人生本源意义的解释,可以使那颗浮躁的心释然了——因为已经在可控范围内尽了最大的努力,已经无愧于短暂的人生。

仰望星空使我们明白自身的责任。正如宇宙中每个星球的运行都有各自的规律,每个人在社会中也应该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许多时候,我们都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目前的生活状态感到不满。这也十分正常,毕竟我们只是芸芸众生中的一员,不可能先天地对人生有一番大彻大悟的认识。但是,当我们明白了对家庭、对社会、对子孙后代的责任后,抱怨情绪就会减轻很多。思想认识指导着一个人的具体行动,有了明确的方向和目标,就会以快乐的心情从事自己的职业,从而度过一段更加幸福的人生。

从更大的范围来说,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更需要一群仰望星空的人。虽然个人天生有追逐自身利益的本性,但是如果整个国家中的人都只为自身利益而奔波忙碌,这样的民族、国家是没有持久的发展动力的。一个国家和民族需要一群拥有远大理想、为了公共利益而奋斗的人,这一群体是国家发展的中流砥柱,必将担负起民族复兴、国家繁荣的伟大历史责任。

但是,现在社会中仰望星空的人越来越少了,有时甚至被其他人视为另类。为什么会造成这一现象?有人将原因归之于市场经济的发展带来的物欲横流、拜金主义。但是,无法解释为什么在市场经济更加发达的国家,这样的问题不像我们这样严重。因此,只能从当前中国特殊的社会状况中找原因。处在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旧的道德价值规范已经解体,新的道德价值规范还需要建立,由此形成一个道德真空,导致人们的行为在物质诱惑面前失去约束。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的道德人格教育还存在缺失。现在的教育体系侧重于对知识的识记,教学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应付各类选拔性考试,而对人生、生命意义的教育则较为忽视。由于不再关注“应该成就什么样的人生”“怎样的人生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等问题,因此我们根本就没有仰望星空的主观意愿。另外,根据马斯诺的需求层次理论,人只有满足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等较低层次的需求后,才能追求自我实现需求等较高层次的需求。仰望星空属于较高层次的需求,因此也不应一味斥责社会的道德沦丧。“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相信通过物质生活的进一步改善,一定会有人重新仰望头顶上那片熟悉而又陌生的星空。

仰望这片星空,我们明白了人生的意义,更体悟到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由此升华了自己的灵魂。

我愿永远做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灵

大文豪雨果曾说:“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拥有一颗宽容的心灵,可以省却人生之路上的诸多烦恼,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

正如我们不可能找到两片一模一样的雪花,每个人的天赋、个性、能力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异。“人是社会的动物”,离开了特定的群体,人几乎不能生存下去。亚里士多德指出:“离开城邦而生活的人,不是野兽就是神明。”城邦作为一个带有伦理含义的群体,就被亚里士多德赋予了十分重要的意义。纵览历史,不论是古希腊的城邦、罗马的世界帝国,还是中世纪的封建采邑、近现代的民族国家,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共同体内,也只有在群体中个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生活在群体之中,就要面对形形色色禀赋异于自己的他人。有时候,这种差异让我们感到极度的不适与痛苦。正如佛家所云,“爱别离,怨憎会”成为人生八苦中的两种。想想每天必须面对一个令自己不愉快的人,那真是对个人意志的一种考验。很多时候,只能接受命运的安排,因为无法凭一己之力改变这个环境。每当我们为命运弄人而感到无奈时,宽容就可以发挥很大的作用。纪伯伦曾经说过:“一个伟大的人有两颗心:一颗心流血,另一颗心宽容。”用微笑面对那个让你讨厌的人,你得到的将是更多的理解与笑容。“求大同而存小异”,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和矛盾可以通过沟通与宽容化解。

以上说的宽容还只是停留在“术”的层面,即作为人的一种生存策略。不应满足于这个层面上的宽容,还应该向更高的理想目标迈进,即向“道”层面上的宽容努力。如果说“术”层面上的宽容还因为功利的因素,那么“道”层面上的宽容则出于纯粹道德、善的因素。“宽容不仅是一种雅量、文明、胸怀,更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宽容了别人就等于宽容了自己,宽容的同时,也创造生命的美丽。”拥有这样一种宽容,是对人性和灵魂的一种提炼。

有人担心:自己对别人宽容,但是别人对自己刻薄又该怎么办?这种担心不无道理,有时候自己的宽容无法换回别人同样的宽容。理想和现实总有一定的差距——我们不是生活在没有一丝尘垢的理想世界之中,周围的人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圣人。但还是需要一份理想,只有在理想的指引下,才能逐步改变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依照现代市场经济理性计算的标准,宽容是一项收益与成本不成正比的行为。但是,宽容却播下一颗善的种子,只要土壤、条件合适,一定会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如果把生活中的时间段拉长,即使根据理性计算的标准,宽容也是收支相抵甚至略有盈余。屠格涅夫曾说道:“不会宽容别人的人,是不配受别人宽容的,但谁能说自己不需要宽容呢?”宽容带来了好的人缘,减少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阻力。宽容使我们保持良好的心态,为我们带来了健康的体魄,使我们有更多时间享受高品质的生活。

宽容是有限度和底线的。对于某些原则性问题,如涉及法律责任认定的问题,绝不能用宽容去否定法治原则。对于罪行的姑息,就是对善行的一种伤害。对于犯罪行为的惩罚,是对已经被扭曲伤害的某些社会关系的调整。当然,我们也应该保护罪犯的基本人权,不使惩罚成为一种过度伤害。在当今法治社会的构建中,“以德报怨”固然值得人们尊敬,但是更需要“以直报怨”。只有用法律的“正义之剑”去裁处社会事务,我们的基本权利和幸福生活才能有坚实的保障。

宽容对于个体的生存十分重要,对于一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同样发挥着很大的作用。根据西方社会学家的社会成本理论,如果一个社会的各成员之间互相不信任,那么整个社会的运行成本就会大大增加。如果社会运行建立在信任原则之上,那么更多的资源便可直接投及社会生产领域中,中间成本损耗的减少必将导致效率的提升。宽容就是建立信任的“黏合剂”,它可以化解人与人之间那层不可见的隔阂。“人们应该彼此容忍:每一个人都有弱点,在最薄弱的方面,每一个人都能被切割捣碎。”如果社会缺少宽容,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就很难进行,共同体就面临瓦解的命运。一旦共同体瓦解,个体又将被重新抛入命运的不确定性之中,相信这是大多数人所不愿意看到的。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宽容使我们变得更加伟大、更加坚强。“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宽容除了理想化的、乌托邦式的意义之外,更将对生存状况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面对他人的刁难,面对即将爆发的矛盾和危机,如果用宽容之心去涵盖这一切,所有的烦恼与冤仇都将在不经意间烟消云散。

我愿拥有这样一颗宽容的心灵,我愿用宽容去面对一切苦痛、升华自己的灵魂!

有个声音叫回忆

回忆就像耳边一曲永远唱不完的歌,不断叩响我的心扉;回忆就像一座隐形的桥梁,沟通着过去、现在和将来。每当聆听回忆发出的声响,灵魂和思绪似乎也飘到了过去。

夕阳下,我走在家门口这条熟悉的小路上,回忆小时候在此经历的种种快乐。遥想当年,自己对于自我、他人、社会、世界等范畴还只是懵懵懂懂,只顾享受当下的快乐。那是一种何等的惬意!不用为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而烦恼与懊悔;不用为了明天或近阶段的重要工作而紧张与担忧;不用为了个人和家庭生存的重担而寝食难安。只可惜,这样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无忧无虑的快乐只能留存于记忆中。对于青少年的回忆,勾起对于时光流逝的伤感。年幼时,对于时间的概念似乎可以用“永恒”来概括。那时总觉得时间过得很慢,总是在想:“为什么自己还没有长大?”但明白时间是有限的之后,挥霍光阴的底气和资本就荡然无存。直到现在,我对于时间的流逝已经到了恐慌的程度,越是回忆过去美好事物,这种恐惧的程度就越是加深一点。回忆让我察觉到时间是一辆高速前进的火车,自己被它远远地甩在身后,就算做出任何努力,也无法阻止它全速前进。

岁月是流动不居的,因此不同年龄的人群针对回忆的态度就迥然不同。年轻的时候,对于回忆是那么的不屑。对于青年人来说,一切皆有可能,很多人生的谜题暂时没有最终的答案。正因为将目光的关注点主要落在未来的岁月,很多领域正等着他们攻城略地,青年人因此就不愿意放下手中的事务仔细回忆经历的一切。

人到中年,大多数人的前途和命运都基本上尘埃落定。能不能出人头地,抑或只能庸碌一生?时光已经给出答案。年轻的冲劲与激情,被岁月的年轮消磨得所剩无几,留下的更多是对人生和社会的理性思考。这时,很多中年人会对过去进行回忆和思考,在这回忆和总结中夯实自己事业的基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经历这一番反思之后,大多数人迎来事业的最高峰。所以,中年人对于回忆的态度中包含着更多理性的成分,既有青春年华流逝的伤感,也有为了更好地行走在未来人生道路而做的思考与规划。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然不愿意承认自己已经老了,但新陈代谢是任何人的意志都无法抗拒的。除了生理器官上的衰退,个人社会价值的认同感也逐步降低,这也是部分人在退休之后,无法适应闲暇突然“笼罩”的主要原因。这时,老年人的内心还剩下一大堆需要进一步整理的、年轻时代的回忆。回忆给老年人带来时间上的充实感,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曾经轰轰烈烈地爱过、恨过、享受过、痛苦过、快乐过、忧伤过……几十载风风雨雨,已经被浓缩成一个个或美好、或凄凉、或激动人心、或懊丧不已的片段。老人们小心翼翼地捡拾起这些碎片,像呵护着无价之宝一样珍藏在心中。不过,老人们的回忆已经回归到纯粹的本源,不带有任何功利的目的。过去的恩恩怨怨、是是非非、利害得失,早已经物是人非,老人们已经不大愿意再将情感投注到这上面。更多的时候,他们就像孩子一样,静静凝视着过去的岁月,好像在欣赏一部精彩的影片。

时间能带走的,只是客观有形的物质,却带不走人们的记忆。回忆将生活的底片洗成了灰色,等待着人们的重新解说。也许,记忆中那个令你爱得刻骨铭心和恨之入骨的人,都已经蜕变成一个个简单的符号,就像无机物一样,没有特别的意义。

不知不觉中,已经走到了这条小路的尽头。对于现在来说,刚才的所思所想又成为我记忆中新的碎片。望着绵延的小路,我感慨万千——这条小路好像代表着人生之路,行走过程中没有精力去思考和回忆,只有等到回望时才能领悟到很多人生真谛。

又走在另一条路上,也许新的生活已经在不远处等待着我……

沉淀生命

生命之流中,难免会掺杂着很多杂质。是带着这些杂质无奈地前行,还是暂时停下脚步让杂质慢慢沉淀下来?很多人都会选择前者,因为他们不愿意在生命中做短暂的等待。但是,我更愿意选择后者,因为沉淀后的生命将更加纯洁,更接近人性的本真。

曾经听过这么一个国外故事:青年人汤姆失业后,心情顿时坠入谷底。为了让自己尽早走出眼前的灰霾,他找到镇上的牧师布兰克。布兰克仔细地倾听着汤姆的讲述,并没有给他一个明确的答案,而是把他带进一个古旧的小木屋。小木屋内桌子上放着一杯水,布兰克问汤姆:“你觉得杯中的水清澈吗?”汤姆点了点头。

布兰克继续追问:“这间小木屋很久没有人居住了,你看桌子上已经布满了灰尘,旁边还有蜘蛛网,为什么杯中的水这么清澈呢?”

汤姆想了一会儿才回答:“灰尘已经都沉淀在杯子的底部。”布兰克对他表示赞同:“年轻人,你刚才的话已经解答了你目前遇到的困境。生活中的烦恼就如同空气中的灰尘,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过,我们每个人对待烦恼的方式却可以决定我们的心境。如果你能像杯中的水那样,将所有烦恼沉淀到生命的角落,这样你的生活将充满阳光。如果你不断地振荡、反抗,即使很小的灰尘也会将你的生命之水搅得一片浑浊,影响你的情绪和生活品质。”

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老师的经历,也给予我们很多启发。某年的夏天,他沿着黄河旅行。他将黄河水灌进随身携带的玻璃瓶。奔腾不息的黄河,夹带着沿河两岸的泥沙,因此瓶中的水显得十分混浊。过了一段时间,瓶中的水开始变清,泥沙慢慢地沉淀在瓶子的底部。仔细打量一下,沉淀的泥沙大概只占整个瓶子的五分之一,而其余的五分之四都变成了清澈的河水。

沉淀的物理现象,大概小学生都能够明白其中的原理:由于水的密度较小,而泥沙的密度较大,于是泥沙随着地球重力的作用沉到了水底。不过,当这个原理转移到平凡的生活中,很多人就很难领悟其中的道理。生命之初,因为没有任何烦恼和忧愁,生活就像纯水一样清澈。我们无所顾忌地展示着个性,即使其中落入沙粒,也会很快沉到生命的底端。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沙粒越来越多、越来越大,生命之河不再那么清澈。面对沙粒数量和质量上的增长,我们开始了自己的反抗。反抗的结果,并没有改变现状,河流愈发地混浊,我们的搅动反倒给沙粒更多肆虐猖狂机会。这时,我们才明白,无谓的、没有目标的反抗,只会增加烦恼与混乱。当我们停下来本能的反抗时,水渐渐地又恢复清澈。我们淡然地看着沉淀现象的发生,这些不速之客被“以逸待劳”而彻底击溃。我们又开始重新上路,无论进入多少灰尘、沙粒,都不会让它改变生命的色彩……

刚才描述的,是一些生活中的智者对待烦恼、苦闷的态度。不过,他们毕竟只是人群中的少数,芸芸众生大多在生活的烦恼中挣扎、彷徨。我想这或许就是智者与平常人有巨大生活品质差异的原因。其实,从整个生命历程的视角来看,大多数人经历的烦恼与苦难的数量与强度是差不多的。但是,为什么有的人脸上写满生活的痛苦,而有的人的脸上却充满阳光?这主要是因为人们对待痛苦的态度不同。心随境转则烦恼常在,心能转境则无处不自在。如果将烦恼暂时放下来、让痛苦沉淀在心底,不管最终痛苦是否会消散,它们都只能占据我们心里很小一片空间,那大部分的空间就会被幸福充盈。现实生活中,充满着各种诱惑,我们在匆忙中变得更加浮躁。为了实现所谓的“人生目标”,我们不停地压榨自己,拼命地摇晃我们的生活,给自己不留片刻的宁静。生活由此变得一片混浊,眼前的幸福似乎也都带有了痛苦的成分。尤其是身处逆境的时候,我们更容易迷失自我,更会本能地进行无谓的抗拒,于是痛苦、烦恼、焦虑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丧失信心。并不是说人不要有人生目标、不要在遇到挫折与逆境时只是采用消极等待的方式,那样也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在现实层面,我们应该积极应对、迎难而上。在心理精神层面,我们需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这个过程就像水中杂质的沉淀现象。短暂地放下与停顿,会让我们恢复应对困难的理性,进而看清烦恼与困难的真实面目,这样,应对之策和解决之道,也就在不远处向着我们招手。

让我们沉淀生命、沉淀心情吧!让心灵在浮躁中得以片刻宁静。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的灵魂兴许会变得更加纯净,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变得更加精彩。

只要“活着”——读余华《活着》有感

每个个体的“活着”,或许都是一部史诗。见证太多无奈的死亡后,我们才明白“活着”的珍贵。余华的《活着》,就是一部讲述关于“生死”这一沉重话题的小说。简练的叙述手法,让我们体会到,只要能活着,一切就有了希望。

小说主人翁福贵的一生经历太多的无奈与痛苦。他早年是民国时期的地主少爷,享受着衣食无忧的生活。由于嗜赌放荡,万贯家财禁不住他的挥霍。他父亲过世后,这个家庭中道没落,成为寄人篱下的佃农。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福贵被国民党军队抓了壮丁,被迫到战场上当炮灰。伴随着一系列重大变革和事件,灾难像密集的雨点不断降临在他的家庭。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诅咒,女儿、妻子、女婿、外孙……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最后只剩下福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活着》以一种抽丝剥茧的方式,完成一次对生命终极意义的拷问与探究。

写作的过程中,余华是冷酷无情的,他让书中活生生的人物或无奈或意外地死去。虽然有时带来一点点美好和希望,比如有庆得到长跑第一名、让凤霞嫁人怀了孩子,但此后的悲情就像一朵朵巨大的乌云,很快将生命的阳光死死地遮住。书中的角色以各种方式死去,不给读者任何心理准备,只留下我们的惊愕和嗟叹。

余华是这么阐述他写作的缘起的——“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老黑奴》,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一生的苦难,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没有一句抱怨的话。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就是这篇《活着》。”“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叫喊,也不是来自进攻,而是来自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正是这样一种对于“活着”的深刻认识,让我们在书中对生死有了一番过山车式的体验。

按理说,生死是一个沉重的话题,是千言万语都难以讲清楚的,但是作者只用了区区十二万字,就让读者对这个哲学命题有了初步的认识。昏黄的灯光下静静地阅读,心脏随着书中人物的命运而律动。合上书本时,内心似乎多了一些超越欲望、纷争的淡然。现实生活的无情与残忍,远比我们想象得要宽广;而活着,纵使要在肩膀上担负更多生命无法承受之重,我们依然要咬紧牙关默默忍受。这就是生命的力量,它超越了每一个肉体的渺小。

目睹一切死亡后,我们一定会追问生命的意义。既然生命都要无可避免地走向终结,那活着还有什么价值吗?如果一味地看重生命终点时的虚无,就会滑向悲观主义的深渊。相比于整个自然界,单个生命是孤弱和无助的,随时随地可能面对死亡小说中的人物一个接着一个的死亡,不正印证了生命的脆弱吗?企图刻板地探究“活着”的意义,注定只能成为一个笑话。人只是一种存在,它与天地万物一样。人活着为了什么?人活着不为什么,只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因此,不要过分探究“活着”的意义,要做的就是勇敢地活下去。也许只需要像福贵那样活着,像那头老牛那样活着。

活着是一种幸福,只要活着,就有了一种幸福和希望。认识到生命的本质,并不是让我们消极地面对人生,而是通过积极有为,让有限的、充满着不确定因素的人生充满精彩。

一直记得这样一句话,世间无所谓幸福与不幸,只有一种境况与另一种境况的相比较,仅此而已。只有经受极度不幸的人才能感受到极度的幸福;经历过死亡的人,才能领悟到活在世上有多美好。这不禁让我想起《我的兄弟叫顺溜》里面陈大雷说的,“没有经历过死亡的洗礼和死里逃生的人,不能理解那一刻我们的心情”。那是他们在久经战乱之后,听到传来日军投降、抗战结束的消息之后的狂喜,不,是悲喜交加。

人只要“活着”,就有实现任何梦想的希望。没有比活着更好的事,也没有比活着更难的事!生不可选,死不该选,唯有硬着头皮活着!只要“活着”,就什么都有了,什么是幸福,什么是苦难,真的都不那么重要了。面对“活着”这个最光荣的使命和最宝贵的权利,还能抱怨什么?因为那些不幸,更从另一个侧面衬托出我们所拥有的是多么的珍贵而奢侈。也许,幸福就是靠不断地经历苦难一点点累积起来的。

《活着》给了我们一个哲理式的结尾——我知道黄昏正在转瞬即逝,黑夜从天而降。我看到广阔的土地上袒露着结实的胸膛,那是召唤的姿态,就像女人召唤着她们的儿女,土地召唤着黑夜的来临。黑夜象征着生命的终结,这是我们每个个体所难以回避的归宿。不过,我们不必悲观和恐惧,因为我们曾经“活着”,曾经自信地、有尊严地“活着”。

掩卷沉思,我明白了这部小说题目的含义——活着吧,只要活着!这是经历了很多悲欢离合、生离死别之后,内心发出的最为真诚、最为炽热的呼唤。

梦想的力量

不经意间,离我第一次走入上海书展已经过去了十个年头,许多美好的场景依然历历在目,恍若发生在昨天。不过,让我记忆最深刻的,却是在书展上遇到的一位父亲,他对于书籍的热爱以及对于未来的梦想与憧憬,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那是我第一次走入上海书展。到了书展现场,我就惊诧于眼前的“书山书海”。我就像一个发现金矿的探险者一样,如饥似渴地搜寻、阅读着“精神食粮”。我喜欢古今中外的文学著作,那些文学大师的作品自然就成为我顶礼膜拜的对象。不知不觉中,怀中已经抱了厚厚一摞书,这让我有一种收获的成就感。暂时从“精神世界”中退出来,这才意识到腹中的饥饿。于是,我开始寻找一个落脚的地方,用身上带的几个面包对付这顿午餐。

正当我准备开始我的午餐时,一个男人的声音出现在我的耳畔:“小伙子,麻烦你能不能让出一些地方给我们坐?”

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对父子,父亲看上去30岁出头,孩子也不过五六岁的模样。我微笑着点头表示同意,让出了将近一半的地方给他们。

我无意中看到父亲手中拿的一些书,那都是一些我喜爱的作家的经典作品。我试探性地问道:“你是不是也喜欢文学?”

对方也看到我手中拿的书,似乎是找到了知音。于是,我们两个文学爱好者找到了聊天的话题。我们越聊越投机,似乎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平时,我身边的人几乎没有爱好文学的,因此我始终有一种孤独感。今天,我终于找到一位知己,想到这里,我对书展这个平台产生一种莫名的感激。

我们对于文学的讨论暂告一段落,于是又聊到各自生活。我告诉他,自己是一个在读大学生,他的眼睛里立刻闪现出羡慕的目光。我询问他的情况,他告诉我他是一个建筑工人,没有接受过高等教育。

我惊讶地看着他:“你是建筑工人?还真看不出来。”

他平静地说:“其实,我从小就喜欢看书,学习成绩也很优秀。但我家里的条件不好,为了帮父母减轻负担,高中毕业以后,我就跟着叔叔来到上海打工。因为没有机会接受大学教育,所以我对于你们这些大学生很是羡慕。”

我问他,是不是工作以后,依然没有放弃对书的热爱?

他用力地点了点头,说自己依旧抓住一切机会看书、学习。不过,要坚持这种理想,需要付出很大的毅力。由于日常工作繁重,每天回到宿舍时已是疲惫不堪,真想好好睡上一觉。可是,内心有一个声音就开始呼唤,提醒他要看书、学习。这时,两个不同的“自我”在他心里“打架”,一个鼓励他懒惰,一个鞭策他奋进。最终,后者战胜了前者,在昏暗的灯光下总有他挑灯夜读的身影。除了生理上的考验外,经济上也存在一定的挑战。他每月收入不是很高,剔除生活费,剩下的不是很多。有时候看到一本好书,由于囊中羞涩,他只好忍痛割爱。不过,只要凑够了钱,他就会立刻将那本书“请”到身边。工作十年,宿舍里已经堆积了数百本书,可以说他的收入基本上都花在买书上。身边的同事很不理解,他们说你一个建筑工人还读书干什么,你读的书再多,能和人家大学生比吗?还不如把钱攒下来寄回家。他不理会工友们的嘲笑,依然我行我素。读书之余,他还写点小文章,有一些作品还在刊物上发表了。

我问他,为什么想起来今天带孩子来看书展?

他语气肯定地说:“我带儿子来,主要就是想让他见识一下这样的场面,同时也想让他从小就喜欢读书。我为他买了一些名人传记,尽管他现在不识字,不过我可以读给他听,树立他坚强的意志。”

我还问他,今后有什么打算吗?

他带着憧憬说,希望去读一个自学本科。因为他的心中始终有一个大学梦,虽然无法在学生时代实现,但是他一定会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现在工作日趋稳定,希望在学历上能有所提升。或许,读书可能无法一下子改变命运,但是读书可以改变人对于生活的看法、提升个人的人生境界,这是任何其他事物无法替代的。

我用一种钦佩的眼神看着他,这真是一个值得我尊敬的人!他在这么困难的环境中,依旧坚持着心中的梦想。而我拥有这么优越的环境,还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刻苦呢?

由于他还有急事要走,我只好失望地与他道别。此后,我一直在后悔当初自己为什么不留下他的联系方式……

现在,“中国梦”的号角正响彻华夏大地。“中国梦”的实现不仅仅是在国家民族的层面上,更重要的是每一个个体能够实现自己人生的精彩。这个父亲的身上,就蕴含着一种梦想的力量,他的心里就有着一个真切的“中国梦”。他热爱书籍,对未来充满着自信与憧憬,幸运之神终将有垂青他的那一天。

这么多年来,每当我逛书展时,就会想到这位父亲。我觉得,书展就是一个爱书人的天堂,同时也为每一个参观书展的人注入一股梦想的力量。有梦想的人生,才是有深度、有厚度的人生。

为什么没想到自己

古印度伽那陀,建立了一整套富有创造力的理论体系,向他拜师学习的络绎不绝,手下有门徒数百人。其中弟子米内罗最优秀,被选为伽那陀的助手,侍奉在他的左右。

几十年后,伽那陀的须发花白,走路摇摇晃晃。他觉得自己的大限将近,于是把米内罗叫到身边。

伽那陀有气无力地说:“米内罗,我在世的时间不多了,可是我的思想还要有人继承。你能否帮我物色一位优秀的关门弟子?”米内罗忧伤地说:“师傅,都怪我照顾不周。您说的事,我一定尽力。”

伽那陀又补充了一句:“我心目中理想的继承者,不光要有非凡的智慧和极高的悟性,还要有满腹的自信和无惧的勇气。”

米内罗收拾行装,几天后的傍晚出发。伽那陀看着助手远去的背影,渐渐成为一个黑点。落日的余晖照耀在他的脸上,更显出他的苍老和孤弱。

几个月后,米内罗领回来几个年轻人,他们都是思想界的后起之秀。他们被要求对伽那陀的命题提出自己的不同意见。伽那陀起初听得很认真,后来却变得不耐烦。这几个青年很会见风使舵,看见伽那陀的神态举止,立马改变策略,夸赞伽那陀的理论体系,称自己还十分稚嫩,需要伽那陀进一步指点迷津。伽那陀愈发不满意,毫不犹豫地把这几个阿谀奉承之徒赶出去。

伽那陀把米内罗叫到身边说:“辛苦你了,不过你找来的人,我都不满意,其实……”

话还没有说完,米内罗似乎像犯了错误的孩子,连忙把责任揽到身上:“老师,您放心,我一定会不辱使命。哪怕是走到天涯海角,我也一定会找到您中意的关门弟子。”

米内罗的再一次离开,让伽那陀一夜未眠。昏黄的灯光下,他看着身边堆积如山的著作,眼角渗出泪花。

此后,米内罗又找来几个人。伽那陀依然不满意,不是因为资质和天赋不够,就是为人方面有问题。当米内罗决心准备再次远行时,伽那陀突然大口吐血,倒在书房内。

医生从几十里外赶来,经过一番诊治,无奈地摇了摇头。伽那陀费力地睁开眼睛,看见一旁早已哭红眼的米内罗,顿时清楚了病情。米内罗语气沉重地说:“老师,我对不住您,没想到,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伽那陀叹了一口气说:“米内罗,外出寻找关门弟子,难道你没有想到过自己?”米内罗没有想到:师傅这次让他去寻找关门弟子,就是考验他的勇气和自信。本来在师傅心中,米内罗是最适合的人选。只可惜,米内罗的表现一直让他失望,他始终没有勇气举荐自己。这或许是天意吧……

几天后,伽那陀带着遗憾离开世界,而米内罗站在送葬的队伍中,陷入深深的自责……

很多人在人生的岔路口时,都缺少跨前一步的勇气。为什么没想到自己?为了避免遗憾,在挑战和机遇并存时,请勇敢地毛遂自荐,把最出彩的一面展示出来。

走出安逸的圆圈

读完大学后,他获得一份收入不错的工作,上天还赐予他美丽贤惠的女朋友。回想辛酸的童年,他对眼前的一切很知足。

工作几年后,他依旧是公司最底层的职员。同学聚会上,最要好的同学善意地提醒他:“年轻是打拼的时节,怎么能裹足不前呢?有些道理几句话讲不清楚,不如参加我主讲的培训吧。”那位同学是小有名气的职业培训师,每年为各类公司开设上百场讲座或培训。他就这样得到一张免费的培训入场券。

培训要持续半个多月,他为此要花掉近一半的带薪假期。这么长时间耗在培训上,有一点不舍得。他做了两手准备,如果培训不对胃口,就执行另一套方案——和女朋友去那个欧洲小岛甜蜜旅行。

第一节课上,他的同学首先在黑板上画了一个圆圈,然后又有一个人站在圆圈中间。他的同学问底下听课的人:“大家知道我想表达什么吗?”参加培训的人面面相觑,不知道他葫芦里卖什么药。没有一个人吱声,他的同学转身对着黑板上的圆圈里,添上一座房子、一辆汽车、一些朋友。

画完以后,他的同学又问了一遍刚才的问题,还是没人回答。他自问自答:“这是你的舒服区。这个圆圈里的东西对你至关重要:你的住房、你的家庭、你的朋友,还有你的工作。在这个圆圈里头,人们会觉得自在、安全,远离危险或争端。现在,谁能告诉我,跨出这个圈子后,会发生什么?”

教室里静了一会儿,一位学员打破了沉默:“会害怕。”接着又发出另一个声音:“会出错。”这时,他的同学微笑着说:“当你犯错误了,其结果是什么呢?”最初回答的那名学员大声答道:“我会从中学到东西。”

他的同学点着头说:“说得很对,你会从错误中学到东西。离开舒服区后,你学到了以前不知道的东西,增加了见识,所以你进步了。”

他的同学再次转向黑板,在原来那个圈子外画了一个更大的圆圈,还加上一些新的东西,如更多的朋友、一座更大的房子等。画完这些后,他做了一番总结:“如果老是在舒服区里打转,你永远无法扩大视野,永远无法学到新的东西。要使自己人生的圆圈变大,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我们就要走出这个狭隘的圈子。”这下,他彻底打消和女朋友出游的想法,老老实实地听同学讲课。此后半个月间,他的同学用图文并茂、理论与事实相结合的方式,深入浅出地讲解职场生存发展之道。培训结束后,一个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他毫不犹豫地与此前的安逸生活说再见,选择在崭新环境中重新勾勒人生轨迹,并一步步走向企业高管的位置。

他就是著名的企业经理人杜乐森,也曾是那个不敢跨出一步、满足于当前安逸生活的人。人们只有勇敢地走出安逸的圆圈,才能不断提高自我,才能在职场的惊涛骇浪中破浪前行。

活过很多次

曾有一只猫,它活过一百万次。在它循环往复的生命历程中,曾是国王、水手、魔术师、小偷、老婆婆、小女孩等养的猫。

它的死法千奇百怪,被乱箭射死、被水淹死、被锯成两半、被狗咬死、被勒死、自然死亡……它出生时,每一个主人都对它很疼爱;它死亡时,主人们也都留下伤心的泪水。它看似很幸福圆满,不必为生存担忧烦恼,不必为食物奔波忙碌,就连死后都有人帮其埋葬、料理后事。可是,猫却并不快乐。很多次生命历程中,每一次都不能做真正的自己,都不能自由安排最终的命运走向。没有因为每次死亡而落过一滴泪,因为生前不值得留恋,短时间内也可死而复生,死亡在它眼里变得很微末。

生命轮回多次,每次都停留在猫这个形态上,连它自己都感到有些厌倦了。终于有一次,它不再附属于任何人,而是一只自谋生路的野猫。上天还算眷顾,给了它很威武、很英俊的外表。凭借这美丽的皮囊,它成为很多母猫的追求对象。它们围在它身边,有的送大鱼,有的送上等鼠肉,有的送珍贵礼物,有的为它舔毛,猫却看不起这些“膜拜”者。因为在此前很多次生命中,类似场景也已经历过无数次。

最终,来了一只白猫。起初,白猫显得十分冷淡,好像一位高贵的“冰美人”。它走到白猫身边,告诉它自己活了很多次,得到的只是白猫轻描淡写的一句:“是吗?”这只白猫,敢藐视自己,但是它并没有生气,想通过某种方法让白猫对自己产生敬佩。为此,它表演了空翻绝技,那是在马戏团学到的。白猫依然不为所动,依然是这么冷冷的。它终于不再那么孤傲,说了一句很平实的话:“我可以待在你身边吗?”白猫说:“好吧!”就这样,这只猫从此一直陪伴在白猫身边,它们拥有很多可爱的小家伙。这只活过很多次的猫,再也不提当年之勇,爱白猫和小猫们胜过爱自己。岁月流逝,白猫越来越老,终于在某一天安安静静地走了。这只猫第一次哭了,哭了很多天,直到泪水已被哭干,进而是红色的鲜血。几天后,它一动不动地躺在白猫的身边,再也没有活过来。

最后一次生命终结时,猫终于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那只白猫升华了它的灵魂,让它感受到生命的珍贵,不必在无奈和乏味中继续轮回。虽然它活过很多次,但每一次都是形同嚼蜡、索然无味,因为它不能自主地去生活、去爱。没有爱的生命是苍白的,而没有自由的生命更是无奈和苦涩的。

活过很多次代表生命的长度,而幸福与否取决于每一段生命历程的质量。行尸走肉的人生、枯燥乏味的人生、备受压抑的人生,即使活得再长久,也只能是一种煎熬。活出自己的精彩、活出人生的滋味,绝对比那种“赖活式”人生要增色不少。和相爱的人在一起,自己爱着对方、对方也爱着自己,哪怕经历太多的曲折和苦痛,回望时也是一种甜蜜。做自己喜欢的事,同时还能成为谋生的手段,这样的人生旅程令人艳羡。

人们不应该去刻意追求生命的长度,而应探索生命的宽度与质量。只要活出自我,能自主地决定人生的走向,我们就不会感到遗憾。

我愿展开宽厚的翅膀,飞向那片充满爱与激情的天堂。相比这一点,活过很多次的诱惑只是一片浮云……

青春感悟

2013年4月,影片《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在各大影院热映,勾起“80后”一代对于青春的集体怀念。我也是“80后”群体中的一员,对于影片所反映的主题深有同感。面对即将流逝的青春,我的内心有着太多的感慨与惆怅。

还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我就将迎来自己29岁的生日。倏忽间,20岁生日的烛光似乎还在眼前隐约可见。那个盛夏的晚上,很多亲人陪伴着我度过这个重要的时刻。在众人的祝福声中,我携着勇气踏上了青春奋进的道路。完成大学学业后,我又在千军万马挤独木桥式的竞争中获得这个令人艳羡的职位。崭新的生活图景,就像书页一样在我面前缓缓展开。我怀着虔诚的心情,认真地阅读着社会这本“大书”。不过,骨感的现实很快就让我脑海中丰满的理想变得支离破碎。我整天消耗在琐碎、枯燥的工作中,激情就像潮水退潮一样潜伏到心灵的最深处。此后几年,我就在这习惯性的麻木中度过。

我的思绪又回到现在,没想到自己也是即将“奔三”(30岁年龄)的人。一旦年龄由“2”字头变成“3”字头,或许青春就会像袅袅炊烟渐渐飘远。看着青春骑着快马从我身边疾驰而去,我只能目送它矫捷的身影渐行渐远。

席慕蓉在《成长的痕迹》一文中写道:“很多愿望,我想要的,上苍都给了我,很快或者很慢地,我都一一地接到了。而我对青春的美的渴望,虽然好像一直没有得到,可是走着走着,回过头一看,好像又都已经过去了。有几次,当时并没能马上感觉到,可是,也很有几次,我猛然醒悟:原来,这就是青春!”

青春,就是这样让人捉摸不定。只有当回望过去的精彩时,才知道青春曾经来到过我们的身边。因为身处青春时不懂得欣赏,我们的内心留下遗憾,感觉自己没有充分享受青春带来的美好。每次和同学聚会,都会聊到那时的校园时光。大家的想法几乎都和我相同,那就是校园生活是多么美好啊!而遥想十多年前,我们都还在抱怨学业负担重、学习压力大、考试竞争激烈。于是,我们用文字抒发着对于教育考试制度的不满,甚至感到自己是天底下最苦命的人。可是,这种想法随着踏入社会发生了彻底的改变。

无休止的加班、老板的苛责、客户的刁难、业绩考评的压力……这些元素充斥着社会人、职场人的生活。不付出不可能有回报,付出了也不一定有回报,这彻底颠覆我们以前的思维模式。明知道这样的生活模式在危害着健康、猎杀着幸福,我们却不能加以拒绝。因为有房贷、车贷、家庭开销等巨大的生活成本,它们就如同一个个深邃的大坑,等待着我们用汗水甚至血水去填平。我们只好像蚂蚁或工蜂那样,辛勤地劳作在一间间“格子间”中,苦熬着宝贵的青春。

不过,青春也不完全是灰色的记忆。每当过了繁忙的季节,我总会给自己的心灵放一个长假。收拾好行囊,邀上三五好友,一起踏上远行的旅程。金色的海滩上,我们像孩子一样赤脚狂奔,让奔腾的浪花亲吻我们的脚踝;秀美的青山绿水中,我们恣意地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微微的清风吹散我们的心事。我们在空旷之地大声地呼喊着、尽情地嬉闹着,重新找回那个纯真的自我。

或许,我们不应该因为青春正在逝去而难过。正像《成长的痕迹》一文中所说:“也许事情总是不一定能如人意的。可是,我总是在想,只要给我一段美好的回忆也就够了。哪怕只有一天,一个晚上,也就应该知足了。”不要对未来发生的情况过度地担忧,因为你的忧虑并不会改变青春逝去的现实。更重要的是把握好当下,让现在的快乐成为明天你的美好记忆。与其纠结于青春何时结束,不如拥有一个高质量的青春,让笑声成为你青春的主旋律。

如果说生理上的青春是有时间年限的,那么心理上的青春却可以长期拥有。保持一颗年轻的心,其实你就从另一个层面占有了青春。相反,如果外表是翩翩少年,但是内心的理想与激情却早已破灭,你和垂暮之年的老者又有何区别。我曾经看到一位作家对写作经历的一段自述,他说自己完全沉浸在作品的情节中,好像蜕变成20岁的青年。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作家几乎都是通宵,从华灯初上一直鏖战到东方吐白,饿了就吃点零食,渴了就喝点牛奶,困了就在电脑旁打个瞌睡。他说自己好像找回了年轻的感觉,他很久没有这样透支自己的身体。有的朋友劝他要注意身体,毕竟已经不是20岁的小伙子,但是他却乐此不疲,他觉得只要心里是20岁,那他就是20岁。

当然,我不赞成作家透支身体的做法。只是我赞同他那颗年轻的心,那是火一样的热情,只要认准一件事,就毫无顾忌地做下去。我希望能够找回这样一种状态。

虽然青春岁月中蕴藏着太多的苦涩与酸楚,但是相比快乐与幸福,这些都只是一片随风飘逝的乌云,很快会被温暖的阳光驱散。面对即将离去的青春,我也不再迷茫,因为有了这样一份美好的回忆,我的人生早已没有任何的缺憾。

“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或许,青春就能从这些细枝末节中被我们感悟……

不要将自己看得太重

还是先讲一则寓言故事吧。大家都知道沙漠中最为常见的交通工具是什么,没错,就是骆驼,很多人正是骑着这种非常耐渴的动物走过一片片干燥的沙丘。故事中的那只骆驼,身上并没有载着人类,而仅是停着一只小小的苍蝇。骆驼日夜前行,凭借着良好的方向感,终于通过杳无人烟的沙漠。苍蝇却享受搭便车的惬意,不费吹灰之力就行走了很远的距离。它用略带讥笑的口吻说:“谢谢骆驼大哥!没有你闷着头憨憨地走,我这个天才也就不会这么快通过沙漠。”

骆驼转头看了看苍蝇:“你不说话,我还没有发现你呢。此前几天你待在我身上,我根本浑然不觉。现在你要离开,根本不需要向我道谢。你的分量对我来说忽略不计,驮你我根本不费力气。你别把自己看太重,你以为你是谁。”

越是渺小的东西,越是会把自己想象得很高大、很重要,故事中的苍蝇就是如此。不过,一些大人物有时候也会因为把自己看得太重,遭受意料之外的羞辱。

英国著名剧作家萧伯纳在莫斯科访问时,遇到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她长得白白胖胖,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炯炯有神,头上扎着一个大蝴蝶结。萧伯纳和这个孩子玩了好久,似乎她就是自己的孩子。临别时,萧伯纳用带有显摆的口气对小姑娘说:“今天同你玩的是世界有名的大作家——萧伯纳。”可是,小姑娘却不买大牌的账,用萧伯纳的语气回敬他:“今天跟你玩的是苏联小姑娘娜塔莎。”

如果说萧伯纳只是在话语上没有占到便宜,那么下面这个名人却真切地感到自己在他人心中的地位。

著名表演艺术家英若诚生长在一个大家庭中,每次吃饭,几十号人都围坐在大厅中一起吃,场面好不壮观。

有一天,可能是虚荣心在作祟,他决定跟家人开个玩笑。于是,他在吃饭前将自己藏在一个不被注意的柜子中。他脑海中想象着后面的场景:众人乱得就像一锅粥,像没头苍蝇一般满屋子找他。等到大家的脸上显出有些绝望的表情,他再从柜子里从容地走出来,家人乐呵呵地傻笑着。

设想归设想,现实却不是一个人的主观意志所能决定的。他躲到柜子里很长时间,也没有听到外面发生任何异样的声响。他将柜子推开一条很小的缝隙,顺着缝隙观察外面的情况。大家都很镇静,好像什么也没有发生。他经常坐的那个座位空着,好像是对他的一种无声的讽刺。偶尔会有人提到他,不过别人很快认为他是有事不能回家吃饭。晚饭在规定的时候结束,大家酒足饭饱后渐次撤离饭桌。等到所有人离开,他才有气无力地从柜子里出来。桌上只剩下残羹剩饭,他只能用这些充饥。

名人尚且如此,更遑论我们这些芸芸众生。我经常会听到朋友们在抱怨,说他或她的老板怎么不厚道,自己累死累活地为公司创造效益,就像一头默默耕耘的老牛,但是工资卡上的数字却不会有预期的增长。真想辞职不干,看老板在自己离开后会陷入怎样的窘境。

很多人还真的将这些想法付诸实施,不过他们遭到和英若诚同样的命运。老板的企业并没有陷入瘫痪,每天依然有条不紊地运转。反倒是辞职者陷入找工作的苦战,不得不重新包装自我,将自己“售卖”给新的老板。

从这些事例中,我反复告诫自己:永远不要把自己看得太重要,否则就会大失所望。

其实不将自己看得过重,也可以为繁杂的心灵卸下负担。正因为对自己期望不是过高,也不会因为得不到而苦恼。

米兰·昆德拉有部小说叫《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讲得就是生命中有太多事,看似轻如鸿毛,却让人难以承受。其实很多情况下,我们就是将自己看得过重,如果对自己的估价能有所降低,又何来这难以承受之轻?

人生的三种时态

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这是每个人必须经历的三种时态。对于这些不同的时间段,我们应当持不同的态度,即对过去时小心地收藏,对现在时努力地把握,对将来时则憧憬中带有一份淡然。

过去时是已经体验过的那段时光,它被我们前行的身影甩在后面。从我们呱呱坠地开始,过去时就不断延伸着它所掌控的范围。小时候,我们用好奇的眼光看着周围的世界,探求着未知的秘密。进入社会后,我们感受着人间的冷暖,在挫折和磨炼中不断成熟。回望过去,就是在回望我们个人的生命史。虽然有过成功,有过失败,有过开怀大笑,有过伤心流泪和黯然神伤,但是这些经历都是我们人生的一笔财富,值得我们好好珍藏。过去对现在和将来有着强烈的借鉴意义,一个轻易忘记过去的人很可能在现在或将来重演着过去的惨痛回忆。因此,我们需要好好梳理过去,让那些成年往事闪耀出光芒,点亮我们前进的脚步。

收藏过去的另一个含义,就是不过分拘泥于过去时,适度地放下过去时中的细枝末节,不被曾经的失败和挫折绊住前行的脚步。相信很多人都有后悔的经历,感叹自己为什么不在那个关键的时候再果断一些、勇敢一些,如果那样的话也就不会像现在这个样子。停止这些无谓的悔恨吧!它们无助于任何状况的改善,反而会让你在感慨和后悔中畏缩不前。收藏过去,就是适度地放下。“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过去的岁月就像孔夫子眼中的滔滔江水,不会有任何的停歇。与其纠结于那些曾经的机会,还不如思考如何再创造机会。放下过去,我们前行的负担就会减轻很多。带着过去留下的宝贵经验,我们就应该思虑如何在现在时中攻城拔寨、勇往直前。

现在时永远是短暂的、片刻的。当你努力去抓住它时,它已经在你的背影中,成为过去时的一部分。所以,我们对待现在时应该有一种只争朝夕的精神。变动不安的现在,容不得我们等待与彷徨。我们只有不断地努力与进取,才不会让我们再次陷入悔恨的恶性循环之中。未来是不确定的,其中既有风险,也有很多机遇。未来为我们标明了很多条发展路径,等待着我们去选择。很多人都有喜新厌旧的心理,总认为自己选择的道路不是最佳的路径。由此,他们岔到了另一条轨道上,开始新的探索。可是一段时间后,他们又产生了之前的感受,再一次亲手打破了原先的选择。就这样,他们不断地放弃、不断地选择,由此彻底迷失自我。因此,现在时中充满着诱惑,我们需要有抗拒诱惑的免疫能力。认定方向之后,我们就不应该再有另寻新欢的想法。不要认为另一条路上有更大、更值钱的“宝藏”,只有在现在时中不断用汗水浇灌你事业的“田地”,你才会在收获的季节摘取属于你的“果实”。

走过现在时,我们就要迈入将来时。将来时是一块未开垦的处女地,永远带给人们想象的空间。看着前方广袤的空地,任何人都会在脑海中憧憬出一幅美好的画卷。当然,这并没有错——心怀梦想与憧憬的人生,才是一段值得尊重和享受的人生。不过,憧憬不应该成为让人心生烦恼的执着。对于未来的收获,我们需要抱有一份淡然的心境。能够收获成功的果实,当然是可喜可贺的事;如果未能如愿以偿,我们需要以一种平常的心态去面对。或许,我们从现在就要对将来时设定正反两个自变量,由此我们才不会在失意来临时手足无措。不要让最终的结果夺去你的快乐人生,将来的事,就让时间的法官来裁决吧。或许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却为你打开了一扇窗。

人生的三种时态,最终都会归结于过去时这一种时态。当这个时刻到来的时候,我们完全不必过度地悲伤和哀愁。因为一段有内涵的人生,已经让我们活出了人的尊严。

过去时、现在时和将来时,人生就在不停地切换中上演着属于我们自己的传奇剧……

行远路的智慧

每个人都曾有过走远路的经历,那似乎遥不可及的终点、处于衰竭边缘的体能,让我们有一种孤弱无助的感觉。可如果将这段漫长的路途,分解成一个个比较容易达到的目标,旅程的折磨感是否会因此有所减轻?

读大二的那年暑假,一位室友邀请我去他的家乡做客。那是一个小山村,交通有些闭塞。坐了一天一夜的火车,又在有些残破的长途汽车上颠簸了三个多小时,随后的路程只能靠我们的双腿去完成。这条山路并不好走,路上的小石子硌得双脚生疼。我从小就生长在都市之中,从未走过这样的路,很快脚底就磨出了水泡。

我身边的室友却没有露出明显的疲态,从他有些轻盈的步伐中,感觉这段行程对他似乎是一种享受。我感到有些不解,他的体能状况并不比我好多少,怎么会如此轻松呢?

毒辣的太阳照在身上,似乎要吸干身上的每一滴水珠。我不停地补充水分,但喉咙还是有种火烧的感觉。我步频越来越慢、步伐越来越小,眼看就坚持不下去了。

室友知道我快不行了,他想出转移注意力这一招。路边的一块巨石、几棵老树、一座破庙,他都能够讲出一些趣事来。这些故事离奇古怪、跌宕起伏,我渐渐忘记旅途的疲惫。还意犹未尽之时,室友拍了一下我的肩膀:“到我家了,后面的故事请听下回分解。”

一幢砖瓦结构的屋子,赫然屹立在我的眼前。而西方的天空,已经被落日的余晖染得鲜红。

室友打来了清凉的井水,我把略有些浮肿的双脚泡在里面,顿时疲劳减轻不少。室友脱掉鞋袜,也把他的脚浸在水中。我问他:“今天你怎么耐力这么好?”他用手搓了搓脚背说:“其实也没什么,你还记得我讲过的故事中那些情景和事物吗?因为从小就在这里长大,我对这条路上的一草一木早已熟烂于心。因此,当我每次走这条山路时,我就在心里把路分成了好几段。每一段路的终点,都有一样标志物。正是每一个标志物变得清晰,我才不会被路的漫长所吓倒。有了精神上的支柱,走路时我也不会感觉那么累。”

我这才明白,原来室友采用了目标分解的方法。相同的方法,曾经帮助日本马拉松选手山田本一获取世界冠军。

1984年的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原本并非夺标热门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自然,他成了媒体追逐的对象。当被问及是如何取得桂冠的,他淡然一笑说:“用智慧战胜对手。”一句看似平淡的话,显然不能令当时的人信服。人们认为他是在故弄玄虚。马拉松运动中力量因素占据很大的成分,智慧占据的比重很小,用智慧战胜对手,或许是这位冠军选手的一种客套话。

不过,山田本一的传奇并不是昙花一现。两年后的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山田本一再次独占鳌头。记者当然想挖掘这位双料冠军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他们再次把相同的问题抛给他。山田本一是一个很低调的人,他依然给出了同样的答案“用智慧战胜对手”。这个答案让记者们很失望,一篇精彩的深度报道只能就此作罢。

“用智慧战胜对手”的真实内涵,终于在山田本一的自传中得到破解。他说每次比赛前,他都会将比赛路线仔仔细细地勘测一遍。他会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记录下来,比如银行、大树、比较奇特的房子……正式比赛时,他就以百米冲刺的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随后又以相同的速度向着下一个目标进发。42千米的赛道,被他巧妙地分割成一小段一小段。正是这一个个并不难达到的小目标,让达到终点变得不会如此艰难。

有了明确目标,我们就会将行动与目标进行对照,找出其中存在的差距。要达到目标,就要像上楼梯一样,一步一个台阶,把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脚踏实地向前迈进。在每一个目标达到之时,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完成总目标的信心。每前进一步,达到一个小目标,就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这种“感觉”将推动他充分调动自己的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我们行动的动机就会得到维持和加强,从而努力克服行动中的一切困难。

生活中很多人做事会半途而废,不是因为难度太大,而是觉得距成功太遥远。他们不是因失败而放弃,而是因心中无明确而具体的目标而倦怠甚至失败。如果我们懂得分解自己的目标,一步一个脚印地向前走,也许成功就在眼前。

行远路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找寻能够很快达到的路标;而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也应该明确下一步努力的方向。这样,我们才不会在行走中迷失方向,失去取得最终胜利的信心。

拥抱人生智慧——读《菜根谭》有感

伟大的哲人培根曾说过:“历史使人明智,诗歌使人智慧,演算使人精密,哲理使人深刻,道德使人高尚,逻辑修辞使人善辩。”通读《菜根谭》全书,我犹如和作者进行一场穿越时空的对话,倾听他精炼的人生智慧。

“谭者,谈也,性定根香。”明代隐士洪应明就是取此句之奥义,将自己的积年之作命名为《菜根谭》。该书是融儒家、道家、释家意蕴于一体的智慧结晶,人生奥秘和终极情怀跃然于书中,每条语言字数不多,但融入了人生最深的感悟。全书由原文、译文、评点三项组成的条目一共360个,上至治国、平天下,下至修身、治家,人世间的大道无所不包。正因为书中包罗万象、发人深省,因此古人对此书这样评价:“嚼得菜根香,百事可做。”

读《菜根谭》需要良好的环境与氛围,周边过于嘈杂、心态过于浮躁,是无法读懂书中的深义的。《菜根谭》需要静静地读、细细地品,这样菜根才会越嚼越香,心智才会越来越高。最好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泡上一壶清茶、点上几支清香、放上一段优美柔和的音乐,我带着虔诚的心情翻开书页。读到精妙之处,我常常会心一笑,似有迦叶尊者拈花一笑的意境。夜已深沉,知名或不知名的虫儿在远方“吱吱”地叫着,隔壁房间是家人匀称的鼾声,我就着这样的天籁,重新找回那个真实的自我,轻轻地擦拭心灵上的尘埃。

几乎任何人都可从书中找到有用的妙语警句:政治家能觅到治国安邦之策,比如“议事者身在事外,宜悉利害之情;任事者身居事中,当忘利害之虑”。企业家能寻到立足商界之则,比如“宠利毋居人前,德业毋落人后,受享毋逾分外,修为毋减分中”。教育家能找到教学育人之方,比如“教弟子,如养闺女,最要严出入,谨交游”。佛家能悟到超脱随缘之道,“释氏随缘,吾儒素位,四字是渡海的浮囊。盖世路茫茫,一念求全则万绪纷起,随遇而安,则无人不得矣”。真可谓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各取其需,各得其所。

俗话说:“做人难,难做人。”从我们降生世界开始,就面临着做人的难题。无数的历史典籍,都会不厌其烦地教诲我们为人处世之道。《菜根谭》当然也不会忽略“做人”这个人生第一要务,它是这样说的:“做人无甚高远事业,摆脱俗情便入名流,为学无甚增益工夫,减除得物累,便臻圣境。”短短的一句话,便为我们勾勒出如何为人处世的图景。很多人眼中,人生最大的意义就是取得他人无法企及的成功。正因为抱着这样的思想,他们就如同被套上重重的枷锁,吃力地行走在人生的旅途中。其实,做人并不一定非要取得什么丰功伟绩。历史上能够有所成就的人终究只是少数,大多数人只能沦为凡夫俗子。我们不应受到那些励志类书籍不恰当的蛊惑,让心灵沾满名利的污秽。只要摒除外物的诱惑,便可以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了。其实只要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人生就被我们赋予了意义。真的没有必要为了所谓的成功扭曲自己,一切随遇而安。

也许人们会说《菜根谭》这类古籍有特定的时代背景,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早已失去现实的意义。我却不这么认为,甚至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是对这本智慧之书的轻慢。单就它的文字表述,就好像一碗清新的心灵鸡汤。《菜根谭》词句简练明隽、婉约优美,它亦骈亦散,融经铸史,兼采雅俗。它似语录,却有语录所没有的趣味;似随笔,却有随笔所不易及的整饬;似训诫,却有训诫所缺乏的亲切醒豁;且有雨余山色,夜惊钟声,点染其间,其所言清霏有味,风月无边。它没有华丽的辞藻,却将人世间为人处世之道讲解得淋漓尽致,那些经过千百年锤炼过的精髓才是它真正意义的所在。

书中还有很多处文字,精炼地表述着宽容、真诚、善良、淡泊、辩证的品质和境界,对于精神空虚的人们来说,无异于一剂良方。正如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双城记》开头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也是一个最坏的时代。”相比古人,发达的科技给了我们舒适安逸的物质生活。可与此同时,科技也剥夺了古人曾有的精神家园。因为工作生活节奏太快,人们少了与自然亲近的时间,少了思考人生与未来的悠闲。这个时候,我们真应该静下心来好好读一读《菜根谭》,它如一溪清泉,能涤去我们焦躁的尘灰,化解我们心灵的积烦,净化我们的心灵,为我们带来善意的忠告和警策。这样一本启迪心智、开发慧根的书籍,又怎会有过时的那一天?“一千个读者的心中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相信每一个翻开《菜根谭》的读者,都会在读完后收获颇丰。它就像一位饱经世事、睿智谦和的长者,毫无保留地传授着人生之道。只要用心去读,就一定有所裨益。

东方已经开始吐白,我翻着《菜根谭》略微泛黄的纸张,度过这个不眠之夜。漫漫人生之路,有这样一本书的陪伴,我不会再感到彷徨与迷茫。我愿与智慧为伍,与灵魂共舞,嚼着菜根的淡淡清香,从容淡定地驶向远方。

取水的智慧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小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下面,我将讲两个内涵迥然不同的故事,或许我们能够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的智慧。有时候,我们换一种思路,就会迎来海阔天空。

山上的寺庙中有胖和尚、中等身材的和尚和瘦和尚三个人,他们每天轮流到山脚下的小河挑水。与那个中等身材的和尚挑来的水相比,另两个和尚挑的少了很多。另两人请教中等身材和尚有什么秘诀,他淡淡一笑,询问两人挑水走哪条路。胖和尚首先说,因为不大习惯走山路,他总是选择那条相对平坦、易行的大路。为此,他要多走不少路。去的时候体能还凑合,可是回来时明显感到体力不支。他只能勉强地坚持,结果桶里的水洒出来不少。

瘦和尚接着说,因为走小路可以节省不少时间,所以他就选择这条崎岖的道路。去的时候也没有什么,只是回来时因为山路的难行,他很难保持身体的平衡。综合下来,他取回的水量和胖和尚也差不多。

听完其他两人的话,中等身材的和尚才讲出了他的方法。其实,他也没有秘诀,只是综合了其他两人的选择。去的时候水桶空着,他走小路节约时间和体力。回来的时候水桶已满,他宁愿走大路,虽然时间被耽搁一些,但是不会因为难以掌握身体平衡而把水洒出。

很多情况下,我们往往陷入一种思想上的偏执,即只考虑一种因素而忽略另一种因素。就像故事中的胖和尚和瘦和尚,因为关注重点的不同,他们都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那位中等身材的和尚却是综合考虑了各种变量,让挑水之行变得相对轻松惬意,同时也获取一个最佳的收益。世上非此即彼的状况并不存在于大多数情况中,采用折中一点的方法,我们可以收获更多成功的果实。

上面故事中主角的思维模式,依然停留在一个比较保守的阶段。因为在他们的观念中,山下有水源,所以每天只能辛苦地奔波在山上和山下之间。水源真的是唯一的吗?看完下面的故事就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相邻的两座大山中,分别住着两位和尚。两座山之间有一条小溪,这是他们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源。因为每天都要到小溪边取水,他们很快成了朋友。三年的时光,就这样从指缝中悄然滑过。有一天,一位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另一位和尚望着空空的对岸,内心有些惆怅。他想当然地认为,可能是他睡过头了。第二天、第三天、一个星期、一个月……相同的情况不断发生,那个和尚再也没有到河边挑过水。这个和尚开始担心,朋友会不会生病了,否则他不可能一个月不来挑水。他决定马上去河对岸的山顶,看看有什么可以帮助朋友。

他怀着一颗忐忑不安的心,来到对面山顶的寺庙。庙门微微敞开着,他敲了敲门,听到一声洪亮的“请进”。看到好友之后他大吃一惊,他脸色红润、气宇轩昂,正在习练刚柔相济的太极拳。看他的模样,不像是生病。心中的好奇让他忍不住问道:“你怎么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难道你有其他的水源?”他的好友和善地说:“你说得没错,我现在就带你去看我的水井。”

他们缓步来到寺庙的后院,好友指着一口井说:“这是我三年来努力的成果。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上两锹土,即使时间十分有限,我也一直坚持着。终于在一个月前,这口井中冒出清澈的水。就这样,我不必费尽周折地下山挑水。节省下来的时间,我可以练喜欢的太极拳。”

换一种思维看待问题,很多困境和迷局都可以得到很好的破解。上一个故事中,那个和尚就敢于打破取水只能去山下的成见。既然山下有水,为什么山上没有?思维能够走出这一步,具体的实施也就变得水到渠成。

思维决定行动,不被某种思想束缚,我们就可以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很多大师和成功人士,就是在头脑风暴中更勇于突破某种成见和固化思维。有了吃第一只螃蟹的精神,任何困难和挫折或许只是暂时的。云开雾散之时,这些勇士和智者就会见到灿烂的阳光。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