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卷

品经典悟人生:国学拔萃卷 作者:王伟 著


第一卷

子[1]曰:“学[2]而时习[3]之,不亦说[4]乎?有朋[5]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6]而不愠[7],不亦君子[8]乎?”

  (《论语·学而》)

【注释】

[1]子:尊称。我国古代对于有学问、具有良好修养的男子的称谓。有时也泛称男子,此处指孔子。

[2]学:此处所讲的“学”的对象主要是西周的礼、乐、诗、书等传统文化典籍。

[3]时习:“时”字用作副词,意为“常常”或者“在恰当的时候”;“习”,指演习、实践。

[4]说:读作yuè,同“悦”,愉快的意思。

[5]朋:指志同道合的人,也指兴趣爱好相同的人。

[6]知:了解。一说通“智”,聪明之意。

[7]愠:读作yùn,怨恨。

[8]君子:《论语》中的君子,有时指有德者,有时指有位者。此处指孔子理想中具有高尚人格的人。

【译文】

孔子说:“学习知识和典章制度,又能常常温习和实践,不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是很令人高兴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因此怨恨,难道不是一个有德的君子吗?”曾子[1]曰:“吾日三省吾身[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3]乎?传[4]不习乎?”

(《论语·学而》)

【注释】

[1]曾子:孔子的得意门生,以孝著名。

[2]省:读作xǐng,反省。身:行为,为人处世。

[3]信:诚实。

[4]传:传授。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的行为,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诚实可信了呢?老师传授给我的学业是不是温习了呢?”

子曰:“君子不重[1]则不威[2],学则不固[3]。主忠信[4],无友[5]不如己者。过[6]则无惮[7]改。”

曾子曰:“慎终[8]追远[9],民德归厚[10]矣。”

(《论语·学而》)

【注释】

[1]重:庄重、自持。

[2]威:威严,令人敬畏。

[3]固:牢固。

[4]主忠信:以忠信为主。

[5]无友:无通“毋”,“不要”的意思;“友”,当动词用,以……为朋友。

[6]过:犯了错误。

[7]惮:读作dàn,害怕,畏惧。

[8]终:人死为终。这里指父母的去世。

[9]远:指祖先。

[10]厚:忠厚,厚道。

【译文】

孔子说:“君子不自重就不会令人敬畏,学的东西也不会得到巩固;做人处世,要以忠信为重,不要同不如自己的人交朋友;有了过错,就要努力改正。”

曾子说:“虔诚、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引导百姓日趋忠厚老实。”子禽[1]问于子贡[2]曰:“夫子[3]至于是邦[4]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5]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6]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7]异乎人之求之与?”

(《论语·学而》)

【注释】

[1]子禽:姓陈名亢,字子禽。

[2]子贡:姓端木名赐,字子贡,卫国人。孔子的学生,以善辩著名。

[3]夫子:敬称。《论语》中所说的“夫子”,都是孔子的学生对他的称呼。后世也用“夫子”称呼老师。

[4]邦:指当时割据的诸侯国家。

[5]抑:还是。与:告诉。

[6]温、良、恭、俭、让:就字面理解即为:温顺、善良、恭敬、俭朴、谦让。这是孔子的弟子对他的赞誉。

[7]其诸:语气词,有“大概”、“或者”的意思。

【译文】

子禽问子贡:“老师到了一个国家,总是会听到这个国家的政事。是他自己求来的呢,还是人家主动告诉他的呢?”子贡说:“老师为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谦逊,所以才获得了那些情况。老师求的方法,或许与别人的求法不同吧?”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1]也。恭近于礼,远[2]耻辱也。因[3]不失其亲,亦可宗[4]也。”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5]有道[6]而正[7]焉,可谓好学也已。”

(《论语·学而》)

【注释】

[1]复:实践的意思。

[2]远:动词,使之远离,避免。

[3]因:凭借,依靠。

[4]宗:可靠。

[5]就:靠近,看齐。

[6]有道:有道德的人。

[7]正:匡正,端正。

【译文】

有子说:“讲诚信要符合于义,(符合于义的)话才能兑现。恭敬的神情要符合于礼,这样才能远离耻辱。结交的都是亲近的人,才可靠。”

孔子说:“有道德修养的人,饮食不求饱足,居住不求舒适,对工作勤劳敏捷,说话却小心谨慎,愿意接近有道德修养的人,并以他们为榜样来匡正自己,真可以称得上是好学了。”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2],何如[3]?”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道,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4],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论语·学而》)

【注释】

[1]谄:读作chǎn,巴结、奉承。

[2]骄:傲慢。

[3]何如:可译为“怎么样”。

[4]磋:读作cuō,切磋。

[5]赐:子贡的名。

[6]告诸往而知来者:诸,之于;往,过去的事情;来,未来的事情。

【译文】

子贡说:“生活贫困却能不谄媚,生活富有而能不骄傲自大,您觉得怎么样?”孔子说:“这也算可以了。但是还比不上虽生活贫困却乐于道,虽生活富有而好礼之人。”子贡说:“《诗经》上说:‘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讲的就是这个意思吧?”孔子说:“子贡呀,你能从我已经讲过的话中领会到我还没有说到的意思,举一反三,我可以同你谈论《诗经》了。”子曰:“道[1]之以政,齐[2]之以刑,民免[3]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4]。”

子曰:“吾十有[5]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6],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7]。”

(《论语·为政》)

【注释】

[1]道:引导。

[2]齐:约束。

[3]免:避免,躲避。

[4]格:至,来。

[5]有:同“又”。

[6]不惑:掌握了知识,不被外界事务所迷惑。

[7]逾矩:读作yú jǔ,超越法度。

【译文】

孔子说:“用法制引导百姓,使用刑法来约束他们,老百姓只求暂时免于刑罚,却失去了廉耻之心;用道德教化引导百姓,使用礼制来约束他们,百姓就会有羞耻之心,而且会人心归顺。”

孔子说:“我十五岁立志于学习(礼乐);三十岁能够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事务所迷惑;五十岁懂得了天命;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能接受各种各样的不同意见;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又不违反原则。”子曰:“温故[1]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2],思而不学则殆[3]。”

(《论语·为政》)

【注释】

[1]故:已经过去的(知识)。

[2]罔:读作wǎng,同“惘”,迷惑,糊涂。

[3]殆:读作dài,疑惑,危险。

【译文】

孔子说:“(一个人)在温习学过的知识时,能有新体会、新发现,那么他就可以当老师了。”

孔子说:“只读书学习而不会积极地思考问题,就会惘然无知而没有收获;反之,如果只空想而不读书学习,就会疑惑不解,精神疲惫,是很危险的。”

子张[1]学干禄[2]。子曰:“多闻阙疑[3],慎言其余,则寡尤[4];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

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5],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论语·为政》)

【注释】

[1]子张:孔子的学生。

[2]干禄:求取官职。干,读作gān,追求、请求。

[3]阙疑:阙,读作quē,暂时放置在一旁;疑:怀疑。

[4]寡尤:寡,少的意思;尤,过错。

[5]举:提拔;错:通“厝”(cuò),放置。

【译文】

子张要学谋取官职的办法。孔子说:“要多听,有怀疑的地方先暂时放在一旁不说,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说,这样就可以少犯错误;要多看,有怀疑的地方先暂时放在一旁不做,有把握的,也要谨慎地做,这样就能减少后悔。说话少过失,做事少后悔,官职、俸禄就在这里了。”

鲁哀公问:“要做什么事情才能使百姓顺服呢?”孔子回答说:“把正直无私的人提拔起来,把邪恶不正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会顺服了;把邪恶不正的人提拔起来,把正直无私的人置于一旁,老百姓就不会顺服。”季康子[1]问:“使民敬、忠以[2]劝[3],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4],小车无[5],其何以行之哉?”

(《论语·为政》)

【注释】

[1]季康子:姓季孙名肥,康是他的谥号。

[2]以:连接词,与“而”同。

[3]劝:勉励。这里是自勉努力的意思。

[4]:读作ní,古代大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大车指的是牛车。

[5]:读作yuè,古代小车车辕前面横木上的木销子。

【译文】

季康子问:“要使老百姓对当政的人尊敬、尽忠和互相勉励,该怎样去做呢?”孔子说:“对待老百姓的事情严肃认真,他们就会尊敬你;你对父母孝顺、对子弟慈祥,百姓就会尽忠于你;你选用善良的人,又教育能力差的人,百姓就会互相勉励,加倍努力了。”

孔子说:“一个人不讲信用,是根本不可以的。这就好像大车没有、小车没有一样,靠什么行进呢?”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1]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

(《论语·八佾(yì)》)

【注释】

[1]揖:读作yī,作揖。

[2]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

[3]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译文】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走上堂。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从堂上退下,相互敬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子夏问孔子:“‘长着酒窝的脸笑起来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乐也是(在仁义基础上)后起的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子曰:“里[1]仁为美。择不处[2]仁,焉得知[3]?”

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4],不可以长处乐。仁者安仁[5],知者利仁[6]。”

(《论语·里仁》)

【注释】

[1]里:住处,作动词用。

[2]处:读作chǔ,居住。

[3]知:同“智”。

[4]约:贫困,困窘。

[5]安仁:安于仁道。

[6]利仁:认为仁有利于自己才去行仁。

【译文】

孔子说:“跟有仁德的人住在一起,才是好的。如果你选择的住处不是跟有仁德的人在一起,怎么能说你是明智的呢?”

孔子说:“没有仁德的人是不能长久地处在贫困中,也不能长久地处在安乐中的。仁人是安于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则是知道仁对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1]。不患莫已知,求为可知也。”

子曰:“参乎!吾道一以贯之。”曾子曰:“唯。”子出,门人问曰:“何谓也?”曾子曰:“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子曰:“君子喻[2]于义,小人喻于利。”

(《论语·里仁》)

【注释】

[1]所以立:用来立足的本领。

[2]喻:明白,懂得。

【译文】

孔子说:“不怕没有职位,就怕没有任职的本领;不怕没有人知道自己,只求自己成为有真才实学,值得被人们知道的人。”

孔子说:“(曾)参啊,我讲的道是由一个基本的思想贯彻始终的。”曾子说:“是。”孔子出去之后,同学便问曾子:“这是什么意思?”曾子说:“老师的道,就是忠恕罢了。”

孔子说:“君子明白的是道义,而小人知道的只是私利。”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1]也。”

子曰:“君子欲讷[2]于言而敏[3]于行。”

(《论语·里仁》)

【注释】

[1]省:读作xǐng,反省。

[2]讷:读作nè,迟钝。这里指说话要谨慎。

[3]敏:敏捷。

【译文】

孔子说:“见到贤人,就想着如何向他学习、看齐,见到不贤的人,就应该自我反省(自己有没有与他相类似的缺点)。”

孔子说:“君子说话要谨慎,而行动要敏捷。”

宰予昼寝。子曰:“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1]也。于予与何诛[2]?”子曰:“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于[3]予与改是。”

(《论语·公冶(yě)长》)

【注释】

[1]杇:读作wū,同“污”,抹墙用的抹子。这里指用抹子粉刷墙壁。

[2]诛:意为责备、批评。

[3]于:由于。

【译文】

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说:“腐朽的木头无法雕刻,粪土垒的墙壁无法粉刷。对于宰予这个人,责备还有什么用呢?”孔子说:“起初我对于人,是听了他说的话便相信了他的行为;现在我对于人,听了他讲的话还要观察他的行为。由于宰予我改变了观察人的方法。”

子路有闻,未之能行,唯恐有[1]闻。

子贡问曰:“孔文子[2]何以谓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学,不耻[3]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论语·公冶(yě)长》)

【注释】

[1]有:同“又”。

[2]孔文子:卫国大夫孔圉(yǔ),“文”是谥号,“子”是尊称。

[3]耻:羞耻、耻辱。这里是意动用法,以……为耻。

【译文】

子路在听到一条道理但没有能亲自实行的时候,唯恐又听到新的道理。

子贡问道:“为什么给孔文子一个‘文’的谥号呢?”孔子说:“他聪敏勤勉而好学,不把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请教认为是一种羞耻的事情,所以给他谥号叫‘文’。”

子曰:“质[1]胜文[2]则野[3],文胜质则史[4]。文质彬彬[5],然后君子。”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论语·雍也》)

【注释】

[1]质:朴实,无修饰的。

[2]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3]野:这里指粗鲁、鄙野,缺乏文采。

[4]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5]彬彬:读作bīn bīn,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孔子说:“(对于任何事情)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子曰:“知[1]者乐[2]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子曰:“中庸[3]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4]久矣!”

(《论语·雍也》)

【注释】

[1]知:读作zhì,同“智”。

[2]乐:喜爱。古音读作yào,现也读作lè。

[3]中庸:中,谓之无过无不及;庸,平常。

[4]鲜:读作xiǎn,少,尽。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的思想活跃,有仁德者喜好沉静。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孔子说:“中庸作为一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吧!人们缺少这种道德已经为时很久了!”

子曰:“述而不作[1],信而好古,窃[2]比于我老彭[3]。”

子曰:“默而识[4]之,学而不厌[5],诲[6]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8]!”

(《论语·述而》)

【注释】

[1]述而不作:述,传述;作,创造。

[2]窃:私自,私下。

[3]老彭:人名,究竟指谁说法不一。

[4]识:读作zhì,记住。

[5]厌:同“餍”,满足。

[6]诲:读作huì,教诲。

[7]何有于我哉:对我来说有什么难的呢?

[8]周公:姓姬名旦,传说是西周典章制度的制定者,也是孔子所崇拜的所谓“圣人”之一。

【译文】

孔子说:“只阐述而不创作,相信而且喜好古代的文化,我私下把自己比作老彭。”

孔子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学习不觉得有满足的时候,教诲别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来说能有什么困难呢?”

孔子说:“我衰老得很厉害了,我好久没有梦见周公了。”子曰:“不愤[1]不启,不悱[2]不发;举一隅[3]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4],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5]则谁与[6]?”子曰:“暴虎冯河[7],死而无悔者,吾不与[8]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9]而成者也。”

(《论语·述而》)

【注释】

[1]愤:苦思冥想而仍然领会不了的样子。

[2]悱:读作fěi,想说又不能明确说出来的样子。

[3]隅:读作yú,角落。

[4]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藏,读作cáng,隐藏。

[5]三军:指当时大国所有的军队,每军约一万二千五百人。

[6]与:在一起的意思。

[7]暴虎冯河:暴虎,赤手空拳与老虎进行搏斗。冯河,无船而徒步过河。冯,读作píng,徒涉,蹚水。

[8]与:参与、参加。

[9]谋:谋划。

【译文】

孔子说:“教导学生,不到他苦苦地思考而想不通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出来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教给他一个方面的东西,他却不能由此而推知其他三个方面的东西,那就不必再教他了。”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啊!”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率三军,那么您想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子曰:“饭疏食[1],饮水,曲肱[2]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叶公[3]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4]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论语·述而》)

【注释】

[1]饭疏食:饭,这里是“吃”的意思,用作动词;疏食即粗粮。

[2]曲肱:肱,读作gōng,胳膊,由肩至肘的部位;曲肱,即弯着胳膊。

[3]叶公:姓沈名诸梁,楚国的大夫,封地在叶城(今河南叶县南),故称叶公。

[4]女:读作rǔ,通“汝”。奚:读作xī,为什么。

【译文】

孔子说:“吃粗粮,喝白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来讲就像是天上的浮云一样。”

叶公向子路问孔子是个什么样的人,子路没有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这样说,‘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如此而已。’”子曰:“泰伯[1],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2]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3]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4]夫!小子!”

(《论语·泰伯》)

【注释】

[1]泰伯:周代始祖古公亶父的长子。

[2]三:多次的意思。

[3]启:看。

[4]免:指身体免于损伤。

【译文】

孔子说:“泰伯可以说是品德最高尚的人了,几次把王位让给季历,老百姓都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称赞他。”

曾子有病,把他的学生召集到身边来,说道:“看看我的脚!看看我的手(看看有没有损伤)!《诗经》上说:‘小心谨慎呀,好像站在深渊旁边,好像踩在薄冰上面。’从今以后,我知道我的身体是不会再受到损伤了,弟子们!”子曰:“笃[1]信好学,守死善道。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天下有道则见[2],无道则隐[3]。邦有道,贫且贱焉,耻[4]也;邦无道,富且贵焉,耻也。”

(《论语·泰伯》)

【注释】

[1]笃:读作dǔ,坚定。

[2]见:读作xiàn,同“现”。

[3]隐:隐居。

[4]耻:耻辱。

【译文】

孔子说:“坚定我们的信念并努力学习,誓死守卫并完善它。不进入政局不稳的国家,不居住在动乱的国家,天下有道就出来做官,天下无道就隐居不出。国家兴盛而自己贫贱,是耻辱;国家动乱而自己富贵,也是耻辱。”

颜渊喟然[1]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3],虽欲从之,未由[4]也已。”

(《论语·子罕》)

【注释】

[1]喟然:叹息的样子。

[2]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诱,劝导,引导。

[3]卓尔:高大、超群的样子。

[4]由:途径,路径。

【译文】

颜渊感叹地说:“(对于老师的学问与道德)我抬头仰望,越望越觉得高;我努力钻研,越钻研越觉得不可穷尽;看着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后面。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直到我用尽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个十分高大的榜样在我前面,虽然我想要追随上去,却没有前进的路径了。”子曰:“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

子曰:“法语之言[1],能无从乎?改之为贵。巽与之言[2],能无说[3]乎?绎[4]之为贵。说而不降,从而不改,吾未如之何也已矣!”

(《论语·子罕》)

【注释】

[1]法语之言:法,指礼仪规则。这里指以礼法规则正言规劝。

[2]巽与之言:巽,读作xùn,恭顺,谦逊。与,称许,赞许。这里指恭顺赞许的话。

[3]说:读作yuè,同“悦”。

[4]绎:读作yì,原意为“抽丝”,这里指推究、追求、分析、鉴别。

【译文】

孔子说:“年轻人是值得敬畏的,怎么就知道他们将来赶不上前一代的人呢?如果到了四五十岁时还默默无闻,那他就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敬畏的了。”

孔子说:“符合礼法的正言规劝,谁能不听从呢?但(只有按它来)改正自己的错误才是可贵的。恭顺赞许的话,谁能听了不高兴呢?但只有认真推究它(的真伪是非),才是可贵的。只是高兴而不去分析,只是表示听从而不改正错误,(对这样的人)我拿他实在是没有办法了。”子曰:“三军[1]可夺帅也,匹夫[2]不可夺志[3]也。”

(《论语·子罕》)

【注释】

[1]三军:指大国所有的军队。

[2]匹夫:平民百姓,主要指男子。

[3]志:志向。

【译文】

孔子说:“一国的军队,可以夺去它的主帅;但一个男子汉,他的志向是不能强迫改变的。”

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曰:“可与共学,未可与适[1]道;可与适道,未可与立[2];可与立,未可与权[3]。”

(《论语·子罕》)

【注释】

[3]适:往。

[4]立:坚持道而不变。

【译文】

[5]权:秤锤。这里引申为权衡轻重。

孔子说:“天冷了,才知道松柏是最后才凋谢的。”

孔子说:“可以一起学习的人,未必都能学到道;能够学到道的人,未必能够坚守道;能够坚守道的人,未必能够随机应变。”

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2]焉。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复,实践。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什么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并且实践礼的要求,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是什么?”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1]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2]无怨,在家[3]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论语·颜渊》)

【注释】

[1]承:担负、担任。

[2]邦:诸侯统治的国家。

[3]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4]事:实践,从事。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强加给别人。要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1]。”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2]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3]乎无兄弟也?”

(《论语·颜渊》)

【注释】

[1]亡:读作wú,同“无”。

[2]恭:恭敬。

[3]患:忧患,担心。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