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记忆的撕裂与再造
赵晓东 包青玉
城镇化进程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国策,在城镇化建设的推动下,我国的乡村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我国出现了社会基层组织的弱化、疏离与解构现象。若干年后,那个曾经生活多少年的乡村家园会不会渐渐成为藏在心里的一种淡淡的乡愁和历史的记忆,这个乡愁,不仅仅是一种惆怅与失落,更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方水土的地理环境、审美情趣、价值认同、节日礼仪、民俗信仰等人文因素在内的文化生态的美好留恋与追忆。这些都是我们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必须面对的重大社会命题。
一、城镇化背景下的乡村现状
城镇化是我国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现象,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一种经济驱动的自发式进程。在这个过程中,乡村的社会面貌发生了重大变化,首先,大量的青壮年农民进城务工,只留下那些年龄大的人和儿童留在乡村里,出现了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从而导致乡村从地理空间到人口和社会结构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乡土传统是多少年农耕社会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人言传身教和口传心授等耳濡目染的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大量青壮年农民工的离乡外出抽空了乡村的生产力和创造力,由于各种政策和原因,他们中的许多人难以融入城市社会生活,成为游离于城乡之间的特殊人群,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这种乡土传统传承发展的断代或青黄不接现象。其次,由于经济利益的驱使和建立在物质文明发展基础之上的扭曲价值观,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我们更看重的是GDP、网络化和数字化等经济发展的指标,而没有把乡村看作涵盖人的生活的文化空间,使得乡村如果没有土地的支持几乎成为被抛弃的地理空间。这就出现了一种现象:乡村经济发展了,物质丰富了,农民居住条件与环境改善了,可他们却出现了物质生活幸福与精神生活失落的巨大落差。其实,经济的贫富只是衡量幸福指数的众多维度之一,一个地区社会的发展与富足,更多的应从其文化层面审视,文化是核心与灵魂。城镇化进程中如何正确地理解发展理念,如何全面地看待、把握乡土文明,对于辨析现代化的本质内涵、传承保护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乡土文化传统生态的变化
乡土文化传统的产生、发展、传承和创新都是在一个较为完整稳定的生态系统内发生的,它以口语、行为和物质为媒介,具有模式化、重复化、集体意识而非个人自由选择的特征。当前在以经济发展为驱动的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因各种社会因素的变动导致乡土文化传统传承的主要场域乡村社会发生巨大变迁甚至撕裂解体,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生态环境也发生了变化。首先是传承的维度发生了变化。传统的乡土文化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以时间向度的纵向传承为主,以口传心授或借助文字、教育及其他方式行为而代代相传。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交通运输日益发达,社会化空间和跨地区人口流动日渐频繁,加之互联网信息技术的高度发达,打破了以前在一个家庭或家族或村落或地域个体和群体中近距离耳濡目染世代传承的模式,使以社区和地域社会为依托的乡土文化传承机制难以维系,文化的空间传播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多维度多空间态势。随着网络媒体和电子技术的发达,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可以突破和超越时空的局限,以电子视听、口头语言和文字的综合技术与功能,在无限的虚拟空间里以富有创造力、传播力和感染力的方式广泛自由地进行传承与传播。其次是传承的方式多元化。我国的传统社会以农耕文明为价值核心,强调以家庭为根,以农业为本,家庭传承在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中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现在,在传统传承方式分散化和弱化的情形下,政府与市场平台也逐渐成为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自20世纪80年代“美学热”和“文化寻根热”引发的波及全国的“民俗热”的浪潮下,政府制定了民俗、民间文化、文化遗产保护等相关法律法规和具体的保护措施,对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创新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权利政治通过历史的文本化使主流意识形态成为‘经典’,进而排除了非主流的、民间的、边缘的历史与声音,主流意识形态因其权利而发挥整合作用。”可见,政府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和管理、政策、行动及宣传等,对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有深刻的影响。在城镇化的进程中,市场经济对于乡土文化传统的传承发展也显示出重要的推动作用,尤其是那些相对封闭、落后、传统意识保留得较为完整的乡村,在经济因素的驱使下和保护传承地域文化特色的语境下,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市场和商品间接成为乡土文化的传承载体,内含乡土文化元素的各类文化商品、文化活动和文化消费也使其所附着的乡土文化得以传承。这种乡土文化传承的变迁,优势在于可以在更加广泛的时间与空间内,快速大量地传播各具特色的乡土文化传统,缺失在于把传承者从文化主体不经意的非正式形式为主的自发传承转向了各种非文化主体的他者传承,传承功能更多的被传播所取代,使乡土文化蕴含的文化精神、价值特点、象征意义日益消弭,甚至有些只徒有空洞的外表形态。正如日本民俗学家学家岩本通弥所说:“无论民俗学还是人类学,都以文化是无意识的传承为前提。但是,现代传承开始变成一种有意识的行为,一种有意识地创造记忆的时代。”
三、乡土文化传统传承的思考
人是社会的主体,是一切物质与精神文化的创造者、受用者和传承者,新型化、现代化的城镇化建设,不仅要保持与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更要关注“人的城镇化”,“而‘人的城镇化’的基础是人的社区化,包括岁时节日、人生礼仪、游艺、信仰、家族等在内的民俗传统,理应成为当代城镇化建设‘社区落地’的重要构建因素”。让人们能在心中保留传承蕴含丰富文化基因的优秀乡土文化传统,把良好的生态、特色、文化融入城镇化建设中,使人们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能记得住乡愁。其次,对于城镇化过程中的乡土文化传统要用辩证发展的理念去思考,文化是一种活态的流动性的变化过程,它也有产生、发展、消亡的生命历程。在乡土文化保护传承的过程中,我们也应针对不同类型不同内容的乡土文化及其与现实的不同适应性理性对待,就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技艺、传统美术、传统医药项目采用的生产性保护措施一样,分别采用诸如静态保护、动态保护、利用性保护和保护性利用等不同的方法措施,在符合文化内在的生命规律和顺应社会发展变化的基础上保护、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
四、结语
文化传统是我们的本体文化和母体文化,在其漫长的历史形成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融合异质文化元素,渐渐形成具有厚重生活土壤的稳定的文化基因,它融入每个人的文化血脉中,成为一种群体认同或集体无意识和“日用而不觉”的日常生活行为。在社会经济发展转型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乡土文化传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各种因素的冲击,经受着各种文化思潮的交织与考验,甚至呈现一种碎片化的撕裂状态。一个城市不论如何发展,文化底蕴始终是其核心价值所在。“城市的深层内涵是其精神特质,而城市独特的气质和风格正是通过文化塑造形成,文化正成为城市更新、永续发展不竭的动力源泉,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与生命,是城市的核心、实力和形象;城市是文化的凝聚与积淀,是文化的容器、载体和舞台。”从某种意义上说,城镇化的终极目标就是精神文化多元化需求的满足,是实现和谐幸福、公平自由、健康富足的生活。因此,在城镇化进程中,乡土文化,特别是优秀的乡土文化的传承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2013年12月的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就首次用充满情感的语言表达了新型城镇化的憧憬:“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在2017年1月印发的《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再次指出,要“挖掘和保护乡土文化资源,建设新乡贤文化,培养和扶持乡村文化骨干,提升乡土文化内涵,形成良性乡村文化生态,让子孙后代记得住乡愁”。
城镇化建设是一个漫长而浩大的发展过程,我们应审时度势,让乡土文化传统顺应时代发展,有目的有选择地继承、扬弃、汲取、再造,保护、传承、发扬其优秀的合理内涵和人文情怀,在城镇化建设和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其应有的社会效益与价值,在享受物质文明带来的快乐幸福时,保留其自然、温馨、和谐的精神家园意蕴与价值,力争实现鱼和熊掌兼得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