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西藏岁月系列丛书·源 作者:张方,冰融 著


张方

没有人等在你的家门口,却有人守望你的归期;没有人听到你的脚步,却有人知道你的行程;没有人改变你的容颜,却有人为你打扮梳妆;没有人拥抱你的身躯,却有人感受到你的温暖;没有人能懂你的歌声,却有人和着你的旋律为你歌唱……

啊,黄河,我的母亲,我永恒的爱。

——题记

也许,很少有人知道逍遥寨的地理位置;也许,很少有人记得逍遥寨当年的模样;也许,很少有人考证过逍遥寨村名字的由来;然而,逍遥寨的新生代,在黄河的滋养下,一刻未停地繁衍生息着。她的更替与变迁,在杞县的沧桑岁月里,如同一阵风雨,一场春潮,一片红云,一抹夕阳,装点着中原大地的无限风光。于是,从这里走出去的人,不论离开多久,不论去向哪里,褪不去的乡俗,改不掉的乡音,割不断的乡情,总是伴随他们一路向前,创造着人生的价值,演绎着人生的真谛。

张春荣,一位传奇的老人,青年时从河南杞县逍遥寨走出来,带着中原大地赋予他的那份真诚与执着,随着黄河的脚步,沿着一条革命与建设的路,走过东南西北,凿开山川沟壑,奔着那黄河的源头,无怨无悔地一直踏进青藏高原。他的经历,不仅是杞县变革中浓重的一笔,也是西藏建设史上丰富的一页;他的情感,深似清源,涓涓流淌。

1933年农历九月十九日出生的张春荣,和那个年代的劳苦大众所经历的一样,食不饱腹,衣不遮体,背井离乡,颠沛流离。

在他很小的时候,父亲为了能使一家五口人都活下去,被迫离开家,到邻村去给一户地主家扛活,终日在地主家的田地里当牛做马。母亲也不得不丢下正在哺乳期的儿子张春荣,去给地主家当奶妈。就这样,未满周岁的小春荣和幼年的姐姐还有未成年的叔叔,都由年迈的奶奶一人照应。一家人就是为了撑着一口气活着,艰难地熬着日子。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母亲望着天上的星星,哭泣着叫着儿子的名字,向苍天祈求,保佑家里的老小平安。她扳着指头数着日子,心惊胆战地熬过了一天又一天。

老天爷也是真的可怜这一家子人,不管怎么说,总算熬过了两个春秋。可谁能想到,三岁那年小春荣突然患上了重病,整日里闭着眼睛不声不响地睡着,无奈的奶奶眼睁睁地看着骨瘦如柴的孙子身体一天天衰弱下去,她已经无法判断孙子是睡着还是……

这天,太阳不像前几天那么吝啬,早早地就露出脸来,院子里的草垛被太阳晒得暖暖的。奶奶流着泪,嘴里不停地喃喃,颤巍巍地把孙子放在院子里被太阳晒着的谷草上,她明知道孙子不懂得太阳是什么,但她还是执拗地想让孙子在太阳底下睡过去,她觉得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孙子走进的那个世界一定会亮堂堂、暖乎乎的。她一边抹着老泪,一边为孙子祈祷,坐在草垛旁陪着孙子,只等他的双亲回来看他一眼。

父母赶回家中,母亲抱起奄奄一息的儿子号啕大哭,不停地喊着他的名字,拼命地往他嘴里挤着那仅有的奶水。她知道,她已经没有多余的奶水来喂养自己的儿子了,她撕心裂肺地哭着、喊着,拼着命地摇晃着怀里的儿子。儿子还是那样睡着,他哪里知道父母此刻的心情。

母亲哭得没了气力,瘫坐在草垛上,把儿子紧紧地裹在怀里,企盼儿子听着她的心跳,慢慢地醒过来。

父亲跪坐在母亲对面,拉开母亲的双臂,从她的怀里把儿子托出来,慢慢地放在准备好的草帘子上,用那双老树皮般的双手,仔仔细细整理着儿子柔软的头发,一点一点清理掉儿子眼角上的眼屎。父亲的喉管里不时地发出呜咽声,他不敢哭出来呀!

奶奶哭着,嘴里不停地说着:

“娃儿,别怪你爹娘,是这世道不留你呀。这下也好,你不用受罪喽……”

奶奶摩挲着孙子,一点一点地把他的身体放好,把干瘪瘪的手脚摆了又摆,一棵一棵地捡去他头上的干草叶,边弄边叨叨着,老泪不停地流着。

母亲已经没有泪水了,坐在儿子的头前,俯身对着他的脸,不停地和他说着话,在母亲心里小春荣他还活着。

父亲开始卷那草帘子了,母亲与父亲撕扯着,夺回草帘子,用尽力气拉到自己怀里,看着儿子叫着,叫着……

不知是天意还是母爱的召唤,小春荣微微地动了动眼皮,母亲看见了,她清清楚楚地看见了,便拼了命地喊着他,喊着他……

奶奶突然跪下,双手合十,闭着双眼仰头哭喊:

“老天爷呀,你可怜可怜我吧,你睁开眼睛看看这一家子。你放了他们,放了我这没用的孙子吧,我的老天爷呀!”

少顷,小春荣真的挑了下眼皮,从细细的眼缝里隐约可以看见他的眼球在动。见此情景,母亲发疯似的撩开自己的衣服,把乳头塞进儿子的嘴里,拼命地挤着乳房,嘴里不停地叨叨:

“我儿回来了……我儿回来了……儿呀,快跟妈回来吧!”

终于,张春荣睁开了眼睛,胸脯微弱地起伏着。他开始艰难地咽着母亲挤在他嘴里的那几滴乳汁,慢慢地开始呼吸了。母亲的泪水滴在他的脸上,滚落在他的唇边,他艰难地蠕动着嘴唇,贪婪地吸吮着母亲的泪水,嗓子里微微地发出声响。

就这样,张春荣奇迹般地活下来了。他长到懂事的时候,奶奶总和他说:

“是老天爷从阎王爷那儿给你取回来的,阎王爷嫌你没用,不要你。”小春荣信以为真。

……

1941年,日本侵略者在中国土地上横行肆虐,老天爷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它的土地和众生灵遭受践踏与蹂躏。这无情的灾难让老天爷都欲哭无泪,天大旱,到处都散发着热气,仿佛往高处扔一把干草都能燃烧。天灾人祸让那广袤的土地颗粒无收,加上日本侵略者的烧杀抢掠,人们绝望了。逍遥寨的乡亲们流着悲愤的泪水,告别了满目疮痍的家乡,纷纷踏上了逃亡之路,为的是不死在日本军队的屠刀下,为的是能活着回来讨还这笔血债,为的是让逍遥寨的下一辈从侵略者的手中夺回自己的家园。

张春荣的家也不例外,因为父亲还要给地主种地无法离开,姐姐缠足未愈走路不便,只好由母亲带着他一个人去讨饭,也是为了让他能够活下去。

临走那天,父亲颤抖着双手,把家里仅有的那条千疮百孔的被子叠了又叠,包好了挂在张春荣的肩上。就这样,父亲眼睁睁地看着妻儿离开了家,随着逍遥寨的父老乡亲远走他乡。

父亲流着眼泪把张春荣和妻子送到村口,泪水让亲人的身影越来越模糊,直到母子俩被卷进逃荒的人群中,再也找不到娘俩的身影才转身独自回家了。他无法想象,他的亲人们何年何月才能重归故里,逍遥寨何年何月才能天下太平啊!

记不清走了多久,数不清经过了多少村庄,在漫无目的的逃荒途中,七岁的张春荣忍受着所有的痛苦和艰难,他知道,他要像男人一样,为母亲挡风遮雨,他要和母亲一起活下去,最终一起返回家乡。

终于有一天,他们娘俩跟随着一部分乡亲在宁陵县东边的村子停下了脚步。也许因为是孤儿寡母,他们娘俩在村上遇见了一个好心人,那人把他们领进家中,把他们娘俩安顿在自家的车棚里。看得出,这家人家虽不是地主,但家境不错,大套院里应有尽有,车棚里放着一辆太平车。这辆车白天出去做活,晚上回来进棚。它就成了母子俩睡觉的床。

母亲怎么也没想到,背井离乡居然还能找到栖身之地,母亲感动得哭了,拉着小春荣跪着谢过主人,还一再表示,只要主人不嫌弃,她什么活都会做的。就这样,张春荣平生第一次离开家,离开村子,为了活着而栖身异乡。

张春荣和母亲来到这里后才知道,这个地方并没有比家乡好到哪儿去,只不过是没有遭遇天灾罢了。眼下地里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收割的庄稼。农民们都熟悉四季更替给大地带来的变化,那些变化让地里的庄稼也变换着颜色。在农民们的眼里,不论哪种色彩,都寄托着他们生存的希望。尽管小春荣还不能像他的父辈们那样有着看颜色知收成的本领,但是,对四季的依赖却是与生俱来的。不论是在家乡,还是逃荒在外,大地里的色彩总会让他有种回归的感觉,更何况每日还有母亲的陪伴。他乡也有情啊!

毕竟世道混乱又人地两生,来到这里后,母亲每天出去要饭从来不敢带着小春荣,她生怕儿子被狗咬了,被人抢了,生怕被欺侮,被虐待,她真的不忍心让小小年纪的儿子看到她挨门乞讨时,被呵斥、被羞辱、被驱赶、被追打的情形,她也不忍心让儿子经受这些,因为那是她的儿子,是男人,她要让儿子像汉子一样站着,像汉子一样活着。所以,母亲总是在太阳出来之后出去,天黑以前一定回来。每天出去时她把小春荣关在车棚里,总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儿子不要离开车棚,一定要在车棚里等着妈妈。她放心不下儿子啊,她宁可要不到饭也不能丢了儿子。天一擦黑,她就要急匆匆赶回去,只要打开车棚子的门,看到儿子还在,她的心就踏实了。母子俩就这样一天天地熬过去。

夏天到了,地里的很多植物都可以充饥了。母亲每天到地里挖野菜,拾麦穗,回来以后,借房东的大锅熬一碗热汤,端给小春荣,看着儿子喝下去。因为那是她的儿子,那是张家的根,那是逍遥寨的后生,她不能让儿子饿死。

两年后的夏天,母亲又带着张春荣外出逃荒。娘俩在商丘东边的姓郭的人家落脚了,平时住在房东的打谷场上,阴天下雨的时候就躲进看场院的草棚里。村里狗多,母亲带着小春荣来的第一天,进村经过一户地主家门口,这时候几条大狗一起向娘俩扑上来,小春荣吓得大哭着抱着母亲的腿前后躲闪,母亲护着儿子连喊带打逃了出来。从那以后,母亲外出再也不敢带着儿子,小春荣只好跟着大人们到地里去拾麦穗。

有一天,张春荣自己找到一片高粱地,他低着头,仔仔细细地寻找着掉下来的高粱穗,突然,从地里走出来一个中年男人,他对张春荣说:

“小孩过来,我给你馍吃。”

张春荣向四周看看没有一个人,再看看那男人,和村里的人不一样,张春荣吓得撒腿就跑。晚上,他把这件事说给母亲听,房东老两口儿听见了,提醒他娘俩说:

“可别让小孩自个儿出去了,这儿拐卖小孩的可多了,经常看见陌生人在村里转悠。”

那年商丘的收成也不好,讨饭讨不到了,拾麦穗也拾不到了,有时母亲出去一天也要不上一顿饭,娘俩就得饿着。张春荣见母亲越来越瘦,走路都摇晃了,他不忍心让母亲为了他饿成这样。他想尽办法欺骗母亲,强打精神装着不饿的样子。小小年纪的张春荣因为饥饿,开始大把大把地掉头发,但是,他却不想让母亲为他出去讨饭,这样下去他害怕失去母亲,不论怎样他也得让母亲熬到回家的时候。可是,他拗不过母亲,母亲还是那样,每次都把要到的饭先给儿子吃,还谎称自己在路上吃了。后来,张春荣想了个办法,他和母亲商量: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