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城市节日:走进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 作者:方军 著


戴平

本书的书名是《城市节日》,这就是说,每年的10月中旬至11月中旬,上海这座国际化的大都市都会迎来一个盛大的节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上海和四方八处的人们以不同的方式出席一场国际文化的盛宴,饱尝世界艺术的各种美味佳肴。本书作者以生动而优美的文笔,记述了17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走过的这段不平凡历程,总结其主要经验。这是一本很有价值的书,是一本文化产业方面的重要参考读物,也是一本有可读性的书。作者方军是上海戏剧学院创意学院的领导,是一位艺术学博士,她在繁忙的院务和教学工作之余,两易寒暑,以一己之力,采访当事人,阅读资料,观看演出录像,并参考对照了国际知名艺术节的盛举,撰写成这本书,是难能可贵的。

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现在已经登上了世界最著名的艺术节之一的宝座。它充分体现了上海这个国际大都市的软性综合文化能力。这种软性的综合文化能力包括了文化欣赏能力、文化参与能力、文化融合能力、文化推广能力、文化消费能力,甚至是城市文化个性的塑造能力。经过17年的努力,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双向化”趋势越发明显,艺术节所应具备的中外文化交流的功能内涵得到全面的体现,上海“海纳百川”的海派文化特色更加浓烈。上海成了名副其实的全世界文化的“大码头”,每到秋高气爽时节,群贤毕至,大师汇集,世界一流的艺术团体和演员纷至沓来,以能到上海来一展身手为荣。

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举办成功,不能不提到创始人龚学平同志。1999年,时任上海市委副书记的龚学平接受文化部的委托,同意承办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并提出一年办一届的设想。他认为,这样做符合当今世界上的大型国际艺术节的普遍规律,而且每年举办更有利于艺术节尽快形成品牌与辐射力。但是,在创办时,可以说是“三无”:一无经费,二无知名度,三无经验。不过,“无”可以生有,“无”是一种“倒逼”,“无”可以打破“等”、“靠”、“要”的思维定势;“无”是一张白纸,白纸上可以画最新最美的图画,可以充分发挥想象。龚学平同志在举办之初还指出,创办这样一个艺术节是一项具有创新意义的工作,也是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他希望通过上海国际艺术节中心的建设,走出一条“以节养节、良性运作、发挥优势、不断发展”的创新之路。现在,从本书的记述可以看出,这个目标已经实现了。

十年树木。上海国际艺术节办了17年,已长成为一棵参天大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全世界最优秀、最有影响的艺术节之一。上海这座城市的文化影响力因此大大增强。许多国际知名的艺术团体从“你要他来”到“他自己要来”。国内各地的剧种、艺术样式也争相到上海国际艺术节来参演。他们不是奔着奖来,而是冲着这座平台而来,冲着这个“节”的招牌而来。他们都希望到上海来“露一手”。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荟萃世界名家名剧的同时,也为全国各地的稀有地方剧种搭建了一个平台。有些地方戏的中小剧团和新编剧目就在这一平台上一炮打响,从此走向全国乃至世界。晋剧《范进中举》和主演谢涛的成名,便是一个例证。

上海国际艺术节已成为一张有影响的中国和上海的文化名片,也成为海派文化的一个新品牌。上海国际艺术节既有世界一流的经典之作,又有大量的原创作品;既有交响乐、歌剧、芭蕾等西方文艺样式,也有戏曲这样代表中国文化符号的民族艺术形式。艺术与艺术之间的对话,不仅是增进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也是新构想、新创意、新合作产生的推动力与孵化器。诚如文艺评论家毛时安所说:“它体现了上海文化积极主动创新的战略思维,为国家承担文化‘引进来,走出去’的任务,并使之成为国家文化战略大构想的一个重要的部分。它体现了一个新兴社会主义大国的文化传播交流的充分自信。”

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创办,也是国内文化市场的培育以及文化产业发展的一种“试水”。第一年的“试水”的结果,就取得了意外的成功。上海国际艺术节在资金筹措方面,采用了国际上的艺术节的通用模式,发动社会方方面面的力量,并撬动文化市场的杠杆,形成了政府、企业、社会资金参与的多元化格局。尔后,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举办越来越完善,越办越好,为城市文化的发展摸索积累了新的成功的经验。这些经验,可供其他新办的文化产业运作时参考。

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核心内涵是创新。创新是艺术创作的灵魂,也是艺术节的灵魂。17年来,国际艺术节一直坚持文化创新,每年都要推出原创作品和委约作品在艺术节进行首演。年年有出新,年年有变化,观众年年有期盼。这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有着越来越强的生命力的秘密。中外委约的新作品在艺术节上的演出,每年都会给观众带来不同的精彩。推出原创新作,也是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文化责任和文化追求。随着影响不断扩大,上海国际艺术节推出很多原创剧目,有些还是在上海国际艺术节上首演的作品。17年来,上海国际艺术节上演的中外作品有820余台,其中国内在上海国际艺术节首演的优秀剧目就有200多台。近两年,上海国际艺术节还推出了“扶持青年艺术家计划”和“青年艺术创想周”板块,对于年轻人在艺术上大胆畅想、创新、实验、探索及至冒险,给予了经费、场地、展现方面的切实帮助,注入了激励的动力。

回顾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成长,我们不能忘记在办节的领导岗位上一干就是14年的总裁陈圣来和副总裁韦芝,他们白手起家,运筹帷幄,奔波劳顿,风尘仆仆,把一生中最好的时光都奉献给了艺术节。他们的后继者刘文国、王隽等都功不可没。

上海国际艺术节的一个最大的特色是“开门”办节和“走出去”办节。它不满足于在剧场里表演几十台节目或在展厅里举办若干场展览。上海国际艺术节为自己设立了“艺术的盛会·人民大众的节日”的定位,这就要求让更多的普通市民都来参与。这样做的最大的好处是解放艺术,不是把艺术束之高阁、藏于深闺,而是要拆除藩篱,将演出推至大众中去,为更多的上海市民创造体验、参与、享受艺术的机会。因此,传统的音乐厅、剧场不再是艺术节唯一的选择,公园、广场、社区、学校、车站,甚至是不同寻常的场地,都是艺术节可能的展示地。对演出场所的颠覆,对艺术灵感的释放,国际名家的走向普通大众,从某种程度来说,赋予艺术更大的活力,使上海国际艺术节成为名副其实的城市节日。以2014年第16届上海国际艺术节为例,期间共推出近3000场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群文活动,参与人次超过450万。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上海国际艺术节每年大约16万的剧场演出观看人次。

始于2001年的“天天演”活动,一直沿袭至今,成为上海国际艺术节著名品牌项目之一。更值得注意的是:“天天演”持续时间长,几乎贯穿整个艺术节始终;艺术节参演团体和艺术家大规模介入;群众自发参与,形成业余与专业同台表演的格局。“周周演”群众系列活动,将演员与市民、艺术性与群众性融合到了一起。南京路世纪广场上的“天天演”,表演者有一半是参加艺术节的各国专业团队。注重国际性,凸显世界风情,这也是世界各国的艺术节所罕见的,也可以说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国际艺术节。

因此,国际艺术节成为一次对全民普及美育的极好机会。蔡元培先生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将德、智、体、美这“四育”并列的第一人。1917年他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以美育代宗教说》的文章,指出:美感能为人们创造意境,通过这种意境,人们就能达到实体世界。“天天演”则为创造意境提供了一个五彩缤纷的“实体世界”,让上海观众大开眼界,能陶冶性情,培养“高尚纯洁之习惯”,提高市民的文化素养。上海观众说,这是一种特有的福气。

上海国际艺术节“开门办节”,还有一个重要的形式,就是“艺术节进校园”,开展艺术教育活动。参加上海国际艺术节的著名艺术家杨丽萍、谭盾、林怀民、蔡国强、沈伟、田沁鑫等,都曾在艺术节期间走进大学校园,让师生们在获得艺术审美的同时,能有更多的机会深层次地了解艺术的奥秘,近距离接触大艺术家,乃至亲身体验艺术创造的愉悦。上海同济大学芭蕾专业学生观摩了瑞士贝嘉芭蕾舞团《生命的诱惑》的彩排之后,该团艺术总监亲自为学生进行讲解,部分学生还获得了登台与贝嘉芭蕾舞团演员配舞的机会。师生们激动地说:“如果没有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平台,谁也不敢想象能与世界级名团如此近距离地亲密接触。”年逾九旬的指挥家曹鹏赞扬上海国际艺术节说:“我很庆幸看到艺术教育在上海大幅提升。”曹鹏的庆幸,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上海国际艺术节的成功。

随着时间的推移,上海国际艺术节的叠加效应已强烈地显现出来,文化部和上海市政府对它越来越重视,支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了。老领导龚学平曾说过一句掷地有声的话:“上海有信心持之以恒地把国际艺术节越办越好!”希望传承上海国际艺术节接力棒的领导和艺术家,都能记住这句话。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