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流星划过天际的《黄金时代》

张重光自选集:影子的重量 作者:张重光 著


流星划过天际的《黄金时代》

十一晚看首场《黄金时代》,几乎满座。空前的盛况,让我想起前几个月看另一部国产“大片”的一次“盛况”,偌大的场子,坐垫都齐刷刷竖着。散场时,一位清洁工阿姨幽幽地对我说,今天被你包场了。

只是听说《黄金时代》好景不长,当早一天公映的《心花路放》至今还在一路狂奔,连创票房新高的时候,《黄金时代》却连黄金周也没熬过,早早地偃旗息鼓,下架了。真担心,最后的一两场,也被一两个人“包场”了。倘许鞍华在场,情何以堪?

倒是萧红还在红,红得发紫。

如今,你要是说不知道萧红,要是说没读过萧红,几乎就等于承认自己是文盲了,至少你不是太有文化。

我就是因为怕太没文化才恶补萧红的,读了她的一些散文和小说,以前只是知道有萧红这么个女人,红颜薄命,但会写小说。

因为红颜,更因为红颜遇到劫难,好坏总能铸成一段精彩。何况萧红是个敢恨敢爱的女人,个性鲜明,命运又极其坎坷,一生的故事,一生的精彩。如果将“精彩度”比喻成可量化的黄金,她成色高,应该称得上“足金”了。

但“足金”的萧红并不能成全电影票房的足金,《黄金时代》只是登场时闪亮了一两天,就像天空中的流星,耀眼地划破天际,却很快陨落,不知了去向。

《黄金时代》的受众对象,应该是那些熟悉或喜欢民国那段历史的“文青”—老文青与小文青们。他们熟知那些左翼作家,除了知道鲁迅和许广平,也知道萧军和丁玲、端木蕻良和聂绀弩,甚至听说过鲁迅与萧红的“暧昧”传闻。他们边看边厘清那些复杂的人物关系,边看边对号入座,小小地满足一下自己的求证癖和求知欲。譬如,他们从电影中看到了与萧红的散文《初冬》中一模一样的场景和对话,又从人物独白中记忆起萧红的《生死场》与《呼兰河传》的很多文字。

因此,哪怕《黄金时代》很不“电影”,他们也照样可以不知疲倦地面对冗长的叙述,将乏味看出滋味。

《黄金时代》就像个老实的商人,不仅人物都货真价实,就连对话也都有据可查。这还不算,编导还唯恐不真实,不时让剧中的人物跳出来与观众直接对话,语气恳切,有一说一。这样的布莱希特的间离手法,也许没有离间了那些老少文青,却还是吓到了多数的观众。

毕竟人们并不准备来考证或是印证什么,也不是来补习民国左翼作家那段历史知识。当编导用近乎报告文学的手法,将真实进行到底时,人们看到的也只有报告而稀有文学。

文学需要触动,也需要感悟;需要耳热心跳,也需要会意一笑。文学强调的未必就是丁是丁卯是卯,容不得掺半点假的真人真事;哪怕写的妖魔鬼怪,神仙猪八戒,只要能拨动人的心弦,触动到人的柔软处,就是具有了文学的感染力。

实事求是地说,我只在《黄金时代》的两处地方,被触动到了。都是刻画萧红“饥饿”的场景,一处是萧军找到工作,当了家庭教师,带萧红到一家小馆子吃饭,那里嘈杂肮脏,却是热气腾腾,充满了诱惑,饥饿难耐的两萧,本来只想吃一些粗食填饱肚子,最终却还是禁不住对肉的向往,非但吃起了肉丸子,居然还喝了酒。

另一处是两萧去朋友处,萧红见果盘里叠放着一些饼,趁着大家说话的机会,一次次伸手去拿,每次两块,一块偷偷塞萧军,一块塞自己嘴里。一副吃冤家的神情。

极具感染力的两个场景,不由人不又气又好笑,也不由人不感慨万千。这两个场景堪称文学。

只可惜这样的“文学”元素在片子里太少,估计编导“大处着眼”,将精力都放萧红的生死情仇之中,一边只牢牢记着两个字:真实。

也许编导太想将片子拍成传世之作,以为“无一字无出处”,日后就经得住方方面面的检验与挑剔了。

归根结底,电影还是要拍得像个电影才是。

虽说《黄金时代》像颗流星,只在天际划出了一道光亮,不过可以聊以自慰的是,正是这颗流星将萧红载上了天空,让萧红成了一颗耀眼的星星。

2014.10.10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