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鬼城”丰都

纸上风景 作者:何小竹


“鬼城”丰都

丰都是长江边上的一座县城,原属四川,重庆直辖后隶属重庆市。三峡建大坝的时候,全城搬迁到对岸,建了一座新县城。原来的老县城没入水底,只留一座山,以及山上著名的“鬼城”。那座山叫“名山”,而所谓“鬼城”,即是古人凭想象建造的一座阴曹地府,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很小的时候,就听大人们说,人死了灵魂就飘去丰都。所以,印象中,丰都即鬼城,是一个既神秘又可怕的地方。

丰都人过去是比较忌讳将他们的城市与“鬼城”联系在一起的。但进入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之后,旅游业逐渐成为地方经济的增长点,丰都人自然而然地也开始大打“鬼城”牌,打造“鬼文化”,以吸引游客,甚至成为招商引资的“卖点”,过去的那种忌讳也就没有了,说到“鬼城”,反而成了丰都人的一种骄傲。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我在涪陵歌舞团工作的时候,常去丰都。因为它离涪陵近,只要我们上了新的剧目,涪陵演过之后,就会去丰都演一下。我第一次去丰都,是1980年,就是随剧团演出而去的。轮船抵达丰都码头的时候,看见岸上的一片房屋,觉得这座县城比我老家的县城大多了,漂亮多了,至少它是平坦而开阔的。进入城内,发现街道也很整洁、敞亮,完全没有想象中“鬼城”的那种阴森之气。丰都人也很热情开朗,原以为的那种“鬼头鬼脑”的神色并不存在。

演出间歇,大家便结伴而行,去登了名山,并参观了山上的“鬼城”。但那时“鬼城”的建筑及其里面的雕塑、壁画都在“文革”中被破坏,剩下一些断垣残壁,和一些缺胳膊少腿的神像,倒也真有几分“鬼城”的凄凉。后来我写组诗《鬼城》,与这次参观有很大的关系。

我们剧团的人来自涪陵所管辖的十个县,其中丰都人最多,大家常常模仿他们说话的口音,因为很特别,音调、音韵近似唱歌,尤其没有安(ɑn)韵,比如:边(biān),读成宾(bīn);钱(qián),读成琴(qín);线(xiàn),读成信(xìn),等等。丰都人对自己的口音被模仿,还是不怎么高兴,有的丰都人便在说话时尽量“去”掉自己的口音,尤其对有安韵的字眼特别注意。但有时矫枉过正,把本没有安韵的字,加了安韵来读。比如有一天,我的一个邻居,歌唱演员,丰都人,跟我说他要到点楼上去。我一下反应不过来,点楼是哪里?后来我才弄明白,他把顶楼的“顶”,加了安韵,于是,“顶(dǐng)楼”就读成了“点(diǎn)楼”。搞笑的是,把“有情人”说成“有钱人”,都是因为害怕自己没有安韵。

老城被淹没,搬到对岸新城之后,我就没去过丰都了。偶尔在其他地方,会遇上“丰都”两个字,比如在重庆或成都,街头的一些小面馆,就有打着“丰都老麻抄手”招牌的。那抄手确实“麻”得很厉害,很过瘾。但我其实最怀念的,还是丰都的麻辣鸡块,估计除了在丰都,别的地方是吃不到的,至少我没有遇见过。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