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

清言小品菁华 作者:秦望龙 著


前言

清言又称清语、清话、冰言、韵语、冷语、隽语、嘉言、警语、法语、格言、语录等,它是一种格言式、语录体的随笔小品,是用简洁的语言表现深刻哲理的箴言或警句,是随时的、零碎的、即兴的、片断的、稍纵即逝的心灵感悟和思绪的记录,文虽短却具有深刻的内涵和悠远的意境。“在短短的字里行间时时闪耀着奇思妙想的美丽光华,就像晨曦中一缕缕的游丝,晶莹剔透,飘飘忽忽,似有似无,一闪一闪,走近一看,你会惊讶大自然竟如此美妙,这么纤细透亮的小丝上,还沾挂着一点一点的小露珠,它们正对着太阳闪发着迷人的七彩光芒,虽说没有强光那种震撼人的力量,但这柔和多彩的闪光,却使人感到悦目赏心”。清言的题材十分广泛,山林泉石,鱼虫花鸟,国家治乱,世态炎凉,无所不及。大多数清言采用骈散兼而有之的笔法,骈文的整饬偶对、声韵和谐、辞藻华丽,与散文的错综变化、气势畅达、本色平实,雅俗共赏,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优秀的清言作品,雅若钧天之乐,旷若空谷之音,雅语、清语、俊语,信手拈来,俯拾皆是。如“点破无稽不根之论,只须冷语半言;看透阴阳颠倒之行,唯此冷眼一只”(《小窗自纪》)。又如:“邵尧夫云:‘但看花开落,不言人事非。’”语言精练玲珑、生动直白,读起来铿锵有力、朗朗上口,极具欣赏价值。“名世之语,故不在多;惊人之句,流声甚远”。清言作为小品文的一个种类,在晚明非常盛行,余韵波及清代,与魏晋清谈不同的是,明清清谈文人纷纷操斛染翰,不徒逞一时口舌之快。但魏晋士人“龙章风姿,天质自然”的艺术家气质,“手挥五弦,目送归鸿”的精神追求,“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的审美旨趣对明清之际的清言小品都有较大影响。

整理编辑这本《清言小品菁华》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考虑:(一)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文化典籍更是汗牛充栋、浩如烟海。历史长河大浪淘沙,沉淀下来的这些片金碎银弥足珍贵,有必要进行归纳整理,去其糟粕,取其精华,使其不至于散遗。(二)近年来出现的各种版本对清言小品进行译注或解读的书籍,虽不失清言的本真面目,但译注或解读作品在某种程度上局限了读者对原著思想内容的品味和理解,本书将著名清言小品特别是明清清言小品原汁原味的奉献给读者,把对原作的充分理解权交给了读者。(三)各类零散的、各自成册的清言书籍,不便读者携带和系统的阅读,本书荟萃了北宋以降22部(《劝世文》、《省心录》、《婆罗馆清言》、《续婆罗馆清言》、《木几冗谈》《玉笑零音》、《小窗幽记》、《岩栖幽事》、《安得长者言》、《小窗自纪》、《菜根谭》、《偶谭》、《荆园小语》、《治家格言》、《省心短语》、《琼琚佩语》、《庭训格言》、《幽梦影》、《围炉夜话》、《幽梦续影》、《先正格言》、《格言联璧》,大致按照作者所处时代及生卒年月先后顺序排列。)名家清言作品,可以说(除明吕坤《呻吟语》由于篇幅较长,本书容量有限未能纳入外)几乎囊括了全部的著名清言小品,使读者一本在手,基本了解和掌握清言小品的全部内容。(四)这些民间流传下来的清言作品,其作者既有雄才大略、沉浮宦海的圣君名臣,也有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高人隐士;既有学富五车、德高望重的博学鸿儒,又有命运多舛、穷愁潦倒的落泊文人。他们的作品直接反映了古人所崇赏的道德理想和价值观念,比官方儒家经典更直接、更真切地反映了中国文化的特征。这些古代文人、士大夫教诲其子孙后代的教育读本,全面周详地阐述了立身处世、立志成才和处理家庭关系以及人际关系的一系列准则,涉及为官、治国、治学、修身、养性各方面内容和对社会、自然、人生的思考,是对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是对高雅操守的深情礼赞,之所以传承至今,且历久弥新,其强大生命力更体现在移风俗、敦教化、美人伦等方面。读者可以置之床头枕边、案侧几上,风晨月夕、茶余饭后,信手翻阅、即兴一读,在系统掌握清言作品几乎全部内容的基础上,使灵魂得到抚慰和升华,让自己在艺术享受中有所彻悟受到教育、得到提高,养浩然正气,塑高尚人格,从而促进人际和谐、社会文明。本书可作为精神文明和思想道德建设的参考资料,也可以作为高校及中学学生修身处世的必读书目。当然,这些家训式的清言作品作为历史的产物,自然会夹杂一些消极没落、不合时宜的东西,部分章节有繁冗拖沓、佶屈聱牙、晦涩难懂之嫌。但大醇小疵、瑕不掩瑜,按照扬弃的原则,整理编辑者花费了大量时间、耗费了大量精力,去粗取精、删繁就简,对明显的文字讹误作了订正,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大可不必拘泥于个别艰涩字句、章节,结合自己的实际学识水平,能有正确的取舍、判断和理解。

编者

2012年3月28日

这些汗水、泪水甚至血水结晶下来的东西,其智慧的灵光透过层层时间的帷幕展现在我们眼前,犹如穿越荒漠的一条清澈小溪、犹如久旱之后的一场甘霖、犹如幽谷之中那无人自芳的一抹幽兰、犹如清晨古寺传来一阵清越悠远的钟声,滋润、涤荡、抚慰、警醒着苍茫天地间我们焦灼不安的灵魂。因为天地亘古如斯,我们却在无情飞逝。

编者

2012年3月28日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