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死谢国的王允

天下三国 作者:李国文


以死谢国的王允

有句成语,叫做“功亏一篑”。就是说,本来一件可以完成得很漂亮的事情,在最后一个环节上,出了纰漏,于是砸了锅。正如下棋,一着不稳,满盘皆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历史上有许多这样的教训。

如果失败是因为客观形势的变化,那还可以叹一声“非战之罪也”,但很多不该失败的失败,往往由于决策者自身的,甚至是毫无道理的原因而造成,实在是不可原谅的。尤其是在感情上、性格上的难以理解的偏执,导致功败垂成,饮恨不已的结局,那就只好让人骂一声“活该”了。

在《三国演义》中,那个策划了连环计的司徒王允,应该说,就是这么一位典型的悲剧人物。他本来可以力挽狂澜,重振汉室,但由于他的偏执,倒给汉朝送了终。

当他单用一个貂蝉,同时拴住一狼一虎,令他们火并,设计除掉大军阀董卓时,显示出他具有很高的政治智慧。虽然这是危险的游戏,要拿脑袋作赌注的,但他玩得游刃有余,从容不迫,表现了此公不仅深明大义,忠于汉室,而且精于韬略,极善谋划。在他的精心调度和貂蝉的最佳配合下,完全利用时间差,造成董、吕的矛盾冲突。这个连环计,稍一不慎,两曹对案,便要穿帮泄底,到那时,无论董卓、吕布,是绝对不会给他好果子吃的。但在王司徒处心积虑、不露痕迹的安排下,不惮一兵一卒,作了十数路诸侯未能作成的事,看出他是个极有心机的人物。

此时的王允,确实是朝野公认的非凡人物。

天怒人怨的董卓,终于伏诛。“暴卓尸于市,天时始热,卓素充肥,脂流于地,守尸吏为大炷,置卓脐中燃之,光明达曙,如是积日。”(《资治通鉴》卷六十)食人民血肉者,得到这样一个点天灯的下场,也是罪有应得。

作为老百姓,表达这种愤怒的感情,自是正常而且应该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大快人心。但作为决策人,王允除卓有功,位居尚书,参与朝政,就不能只求泄愤,应从全局考虑,若像老百姓那样,恨不得对董卓食肉寝皮,以图解恨地凭感情用事,那必然就要走向自己的反面。

果然如此,上台第一件事,就是对那个曾经屈事董卓的大知识分子蔡邕,不依不饶,定要抓起来治罪。甚至大家要求利用他的才学,给一个修《汉书》的机会,王允也坚决不准。“卓既歼灭,自谓无复患难,颇自骄傲,以是群下不甚附之。”(《资治通鉴》卷六十)想不到一个明白人,转瞬之间,会僵化到不可圆转的程度,真是太感情用事了。他的政策是,凡随董卓者,俱属杀无赦之列,蔡邕只好死在狱中拉倒。

这样一来,朝野各阶层对他难免离心离德,起码也是敬而远之。当然,对读书人怎么摆布,通常,中国的知识分子是很容易逆来顺受,谅也不会给他造成什么威胁。但是,对于董卓手下的李、郭、樊、张这些拥兵自重的武装力量,也采取了绝对不肯饶恕的态度,甚至他们派人到长安求赦,这个王允也断然拒绝。他万万不曾想到,这种感情上的偏执,实际等于给自己挖了坟墓。

本来,他应该抓住有利时机,联络诸侯,稳定大局,巩固政权,徐图进展,但是,也许他对于牺牲貂蝉这样一位情有独钟的美人,造成了心灵巨大的创伤,这种不可遏止的报复情结,遂酿成汉代不可收拾之灾祸。他灭了一个董卓,结果,出来四个更野蛮凶恶的董卓,最后,他只有一死了之了,再无别的办法。

这就是偏执的悲剧了,其实,恶党固不可宥,遗孽亦不可留,但是大树倒,猢狲散,慢慢收拾是来得及的。大赦天下,独不赦李、郭、张、樊,为渊驱鱼,促其生变,乃王允所作出的最错误的决策;其次,对于蔡邕附卓,不问情由,必收狱论死,也不免太过分了些,于是,所有的知识分子都不以为然。唆使李郭等杀进长安的贾诩,这位谋士所以出这个主意,站到王允的对立面去,能与他的偏执做法毫无关联么?

一旦把很浓的感情因素,掺杂进决策中,失去应有的冷静,就要犯错误了。

回想一下历朝历代的许多失误,除了天灾,更多的还是人祸,如果决策人物能够摒弃主观感情上的好恶喜怒,更尊重客观规律,也许可以减少许多悲剧的发生。最怕统治者患了那种偏执狂,错了不认错,错了还说对,错了还要继续错下去,那必然给老百姓带来深重苦难。

话说回来,即使普通人,过分的偏执,恐怕也并非为人处世之道吧?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