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名片的来历

李国文千字文 作者:李国文 著


名片的来历

名片,古代称之为“刺”。宋代孔平仲的《孔氏谈苑·名刺门状》载:“古者未有纸,削竹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以纸书,故谓之名纸。”明代张萱的《疑耀·拜帖不古》里提到:“余阅一小说,古人书启往来,及姓名相通,皆以竹木为之,所谓刺也。”清代赵翼的《陔余丛考·名帖》也说:“古昔削木以书姓名,故谓之刺,后世以纸书,谓之名帖。”看来,在蔡伦发明造纸术以前,中国人在相互交往中,就和现在一样,一见面,从怀里往外掏名片了。

到底不愧为文明古国,我们老祖宗早用名片了,领世界之先。欧洲人,更不用提美国人了,甚至在当今世界上用名片最多的日本人,他们的祖先,那时恐怕连名片的概念都没有。据清代学者俞燮考证,在《茶香室续抄》里这么说:“按此则知今人所用名片,始明季也。”那是不准确的。中国人用名片的历史,三国时候那位年轻作家祢衡就使用了。据《后汉书·祢衡传》,“建安初,来游许下,始达颍州,乃阴怀一刺,既而无所之适,至于刺字漫灭。”由此考证,名片的来历就更早了,大概始于汉末吧?

祢衡是个“气尚刚傲,好矫时慢物”的年轻作家,而且多少有一点神经质,就和如今一些挺自负的才子一样,不免躁狂。他来到北方,应该在公元204年(东汉建安九年)曹操攻克邺城,与他两个才分很高,文章极佳的儿子曹丕和曹植,再加上陈琳、孔融、王粲、蔡琰之流,形成一个“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的邺下文人集团,迎来了建安文学的高潮的时候。文学这东西,很潮流的,你赶上了,你就可能红得发紫,你没赶上,你就可能到处碰壁。祢衡揣着名片,奔走文坛,拜访大老,总是敲不开门,送不出去他的“刺”。慢慢的,连刺上的字迹都磨灭了,自然有一肚子火气的了。

最后,曹操不喜欢他的狂傲,安排了一个鼓吏的差使,这当然是有意怠慢了。祢衡逮住了个宣泄的机会,把曹操和各位名流骂得狗血喷头,那份激愤,也许除了慷慨,除了正义之外,不排除那些“无所之适”的名片,给他造成的心理创伤吧?这就是我们今天观看的京剧《击鼓骂曹》了。好在那一天,曹操挺有修养,没有跟他一般见识,更没有吩咐人把祢衡抓起来,只是牵来三匹马,派两个人架着他,送到荆州,交给刘表处置去了。刘表也鬼得很,又把这位骂人的大作家,送到江夏黄祖那儿,结果在那儿,他自己把脑袋玩儿丢了。所以,祢衡算得上是最早使用名片,但效果并不佳的先行者。

今日名片的用途,无非一做备忘,二做宣传。而在古代,递上一张名片,有一点表示输诚纳款之意。《梁书·江淹传》载:“永元中,崔慧景举兵围京城,衣冠悉投名刺,淹称疾不往。”江淹是南朝的一位很重要的作家,而且官也做得很大,他当然不买这个军阀的账,但又不敢对抗,就住进医院去了。所以《清史·礼志十》说:“属官见长官,辕门外降舆马,自左门入。初见具名柬,呈履行。”可见在古代,递名片者和接名片者,是有高低之分的。今天来看,交换名片,已是常事,而且也无等级差别地在中国再度流行起来,这是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结果。

明代田艺衡《留青日札》记载:“嘉靖初年,士夫刺纸不过用白鹿(一种书画用纸)如两指阔。”可到了清代,俞燮在他《茶香室续抄》里说:“今之刺纸,非表白绿罗纹笺,则大红绡金纸。长有五尺,阔过五寸。”看来,今人在名片上大做文章,开列一大堆头衔,什么经理,主任,正厅,副局之类,什么前委员,前理事,前副主席,前董事长之类,尤其什么的国家一级作家,著名桂冠诗人,享受国务院专家津贴,德艺双馨四好五好之类……其实,这也不必少见多怪,古人早就这样拉大旗做虎皮了。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

Copyright © 读书网 www.dushu.com 2005-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5019699号 鄂公网安备 420103020016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