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手牵羊“牵”出好新闻
——也说新闻记者如何“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
写出好新闻,是每个记者的追求。然而好新闻从哪里来?经典答案是“脚板子底下出新闻”,这没错,但只有“脚板子”还不够,还要有“心”、有“眼”、有“抓手”,否则好新闻就会稍纵即逝、擦肩而过。本文试从《扬子晚报》几篇获奖作品,结合记者切身体验,谈谈如何“邂逅”好新闻、“攒住”好新闻、“炮制”好新闻。其中有点巧合,有点幸运,甚至有点可遇不可求,但一切并不偶然。
捕风捉影:从“五十把伞”到“一篮鸡蛋”
2003年春节之后,记者“奉命”到徐州采访一出租车司机。为了方便乘客,他在车里放了50把伞,让乘客遮阳避雨撑回家,下次乘车再带回来,几年下来50把伞居然一把没丢。一把普通的伞通过一名普通出租车司机,在一个个普普通通的乘客手里,成了文明的接力棒。这是通讯《五十把伞,撑起一方晴空》的内容,按下不表。
话说就在采访即将结束时,一位素昧平生的市民告诉记者,说有一个三年级女孩患白血病去世,去世时手里还紧握着一幅画。本来,生老病死世之常情,看不出有什么新闻点,采访几天载渴载饥,也该回南京复命了。但是,那幅画在记者脑海里却挥抹不去。那是谁的画?画的什么?为什么在幼小生命残酷结束时还“紧握着”?她在短暂人生的尽头想了什么说了什么?好奇心和同情心强迫记者留下,没早没晚继续采访。
原来,在她化疗三年半又住院一年多期间,学校师生和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救援之手,班上小同学们送来鲜花、图书、折纸、水果等,但邵×却送来一幅水彩画,太阳下一片草地,草地上一棵大树,大树下一篮鸡蛋,画上留言:“我知道你现在最需要营养,可我父母都下岗了……”
原来,她脊髓移植出现机体排斥,昏迷几天醒来,喃喃地说:“妈妈,我要看看那张画,我要吃生日蛋糕……”20分钟后她又试着坐起来,断断续续地说:“妈妈……你说……要……帮别人……邵×……家里……穷……”妈妈含泪点头,赶紧拿出还未来得及读给女儿听的《中国神话故事》,一口气读了50多页,看看女儿已经永远睡着了,苍白的小手还紧握着那幅画……
原来,开学那一天,父母来到女儿生前班级,说女儿不在了,你们都是我的孩子,并替邵×交了70多元学费。他们把女儿治疗剩下的钱和药,交到其他几个病友手中,说“孩子病时,大家帮过我们。现在孩子去世了,我们也该力尽所能帮助别人”。他们拿着密密麻麻的欠账单说:“咱两口这辈子能还清,还不清的是女儿的心愿,是大伙对咱的那份情意……”
通讯《一篮吃不完的鸡蛋》见报后,受到好评,并获得江苏省年度好新闻二等奖。
“一篮鸡蛋”与“五十把伞”的采访任务风马牛不相及,其信息来源似乎也天马行空不着边际。但要是没有“闻心”和“慧眼”去捕捉,没有“吃着碗里看着锅里”的业态追求,这一稍闪即灭的亮点怕是要永远沉寂于滚滚红尘之中,也是要与好新闻失之交臂的。
道听途说:从“小店一日”到“生命之吻”
《扬子晚报》曾报道过一对夫妇在贫病中舍小家为大家的故事。丈夫是“远望二号”海洋测量船科技人员,长年在大洋上“追星赶箭”。为了支持丈夫完成“国家级大任务”,在江阴基地,并无工作的妻子承担了家中一切。2000年初,她患尿毒症,后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下,这位情系祖国航天事业的好军嫂做了肾移植手术。一年过去,她怎样了?2001年11月,记者来到江阴回访。这时她每天要按时服5次药,每月送检血样。她开了个20平方米的小服装店,得到基地家属和市民的关心。她每天早上6点起身,烧饭、送孩子上学,8点骑着自行车,捎上一瓶水,赶往小店……不日,通讯《蔡艳红小店一日》见报。
在小店采访时,一基地家属同蔡艳红拉家常,说:“四号船一姓王的人就没你幸运,他肾衰竭去世,才28岁,留下不满周岁的儿子,真可惜。”
又是远望号,又是肾衰竭!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记者随即找到基地相关领导了解情况。原来,王海鹏是“远望四号”的优秀科技干部,2001年7月在船上病倒,经查为严重肾功能衰竭,8月14日凌晨在医院抢救无效去世。两个月前的事,时效已经很差;报道他生前如何工作如何攻关,也脱不了“好人好事”的窠臼。还能不能挖出点“金子”来?
不甘心的记者顺藤摸瓜,赶到无锡第二人民医院,找到他做护士的妻子“拉家常”,拉着拉着,一个不经意的细节,立即让记者全身震撼:8月11日中午,躺在病床上的王海鹏从昏迷中醒来,突然拉住妻子的手说:“让我吻一下吧!”平时性格内敛的妻子见病房里有其他人,不好意思,没有满足他的要求。两天后,他与世长辞……这是逝去丈夫的大憾,更是活着妻子的大憾!12月21日,通讯《感天动地一个吻》见报,通讯以时效更贴近的“远望四号”海葬王海鹏的场景为由头,以妻子现场情感的流动为倒叙的线索,串起全文,每段的开头都是一个词——“此时此刻,她已置身于瀚海蓝天间,看着她亲爱的海鹏带着万里海途的咸味向她奔来,就像以往的任何一次一样。”“此时此刻,她想起了与海鹏短暂而又灿烂无比的如梦佳期。”“此时此刻,她想起了他俩心爱的孩子。”“此时此刻,她感到了一种无法排解的遗憾所带来的无法排解的苦痛(此段写她拒吻过程)。”“此时此刻,她伏在他的骨灰盒上号啕大哭:‘海鹏,那天病房有人,求求你,别怪我……’”
通讯获评中国晚报年度好新闻特等奖。有职业敏感的记者如果连街谈巷议、小道消息也不轻易放过,或许就离“得来全不费功夫”的化境不远了。还有,对于一个好的新闻素材如何去表述、表达,如何饱蘸激情写出“温度”,恐怕并不简单,这就是“抓手”。
顺水推舟:从“清明期盼”到“无尽哀思”
2000年清明前夕,通讯《一位烈士遗孤的期盼》在《扬子晚报》见报,说的是灌云一个叫吉云云的16岁女孩,她出生10天后爸爸在老山前线牺牲。从童年起,她就喜欢抱着爸爸的相片入睡,从小学开始就暗自一毛一毛攒下178元钱,想在哪一天能同相依为命的妈妈去云南看望爸爸,但12岁时她被查出患有下丘脑胶质瘤,一直未能成行……
记者突然想到:为什么不能发动社会力量,促成她们云南之行呢?于是跟踪采访,连续报道,短短一个多月,见报稿件20多篇,同时开设“是什么,让我们泪流满面”专栏进行讨论,一时间在大江南北掀起关爱烈士遗孤的春潮。
5月21日,银燕载着云云母女奔向500里滇池,奔向烈士生前的部队。22日,在青山红土一路陪伴下,来到麻栗坡。23日上午8:00,麻栗坡县捐赠云云1万元用于治病,云云把积攒的178元钱交给当地乡亲,托他们逢年过节为烈士们扫墓,她说这钱本来是为看爸爸的,到这里看到牺牲的不只爸爸一个人,他们都是亲人。9:10,在“云云,你是老山的女儿”等横幅陪伴下,她们来到麻栗坡烈士陵园,在层层叠叠的墓碑林中,她们来到第6排22号墓碑前,失声恸哭。她们在墓前摆上两个从家乡带来的苹果,说代表母女的两颗心。云云献上缀着16朵白花的花篮,那是她临行前在医院一朵朵扎好的,她说16年没见过爸爸、没孝敬爸爸,16朵白花代表她16年的思念。她们用手帕前前后后一遍遍擦拭亲人墓碑,一根一根拔着墓上的杂草。云云抓了几把墓土,用手帕包起来贴在脸上,泪流满面地说:“爸爸,我走了。爸爸,我们带你一起回家……”告别亲人的时候,她们三步一回头,无限留恋。
24日,发自云南边陲的通讯《无尽哀思麻栗坡》见报,催人泪下,也获得了当年江苏省报纸优秀作品一等奖。短短一个多月,如果说“清明期盼”是春潮初涌,那么后续报道和讨论就是推波助澜,最后“无尽哀思”则是水到渠成形成高潮。而对于一篇现场新闻尤其是现场通讯来说,细节又是何其重要啊!
“捕风捉影”也好,“道听途说”也罢,本来都是指说话做事缺乏事实根据,更是新闻的大忌。但是,如果用在记者对新闻线索的收集、筛选、判断等先期处理上,倒也恰当。抓好新闻,不只需有朴实勤快的“脚板子”,还需有善于发现的“眼眸子”,不只要做“有心人”,还要做“有情人”,如此才能有“板”有“眼”、有“心”有“情”地让顺手牵羊般的偶然成为必然。这也是习近平主席要求新闻人“俯下身、沉下心、动真情”的题中应有之意吧。
(《传媒观察》2016年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