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独立思考的思考
张 谦
当代青年被称作“思考的一代”,这无论在报刊文章上、还是在演讲台上,都已成为人们的一种共识。的确,他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崇尚反思,善于独立思考。可以说,开动脑筋,绝不盲从,力争独立思考,已是当代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时代的性格,就是青年的性格(恩格斯)。当代中国青年之所以产生这样的特点,是时代造成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上的拨乱反正,政治路线纳入正轨,解放思想,破除个人迷信,反对“两个凡是”,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已蔚然成风;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了“众矢之的”。 “独立思考”正是这一时代精神在青年中的反映。从这个意义上讲,独立思考是广大青年学生成熟和进步的一大突出表现,它标志着他们对新时期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解,蕴含着对十年内乱那种狂热般迷信和盲从的反对。所以说,没有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正确路线,就不会有今天思想解放、实事求是的良好风气出现,也就不会形成当代青年“独立思考”的新思维风格。
但是,有些人提出要独立思考,却来自于对历史经验教训的错误总结。他们从过去那种绝对盲从和迷信中摆脱出来,却又陷入了另一极端:将一切正面宣传教育都看成是有意识的欺骗,因而,怀疑一切,“逆反”一切,否定一切,除了相信自我之外,不再相信任何现实合理的东西。
那么,什么是独立思考呢?所谓独立思考,就是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逻辑的方法,对收集来的信息进行独立自主地分析、综合、归纳、推理的思维过程。这里主要有三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独立思考是一个连续的过程。它与迷信、盲从和简单的直感反应相对立,大致包括三个紧密联系的阶段:①分析整理阶段,针对感性材料,进行分类、比较、分析和归纳;②综合扬弃阶段,对所整理的内容进行总体分析,进一步加工过滤,保留合理的,抛弃不合理的;③抽象升华阶段,将上一阶段获得的内容再上升为理性的认识,作出科学的推理和判断,不断提高认识。
第二层意思,独立思考应具有主体性。人作为社会主体,是不断在实践活动中进行主动地、有选择地和创造地改造客体和自身的,失去了主体意识的独立思考,就必然会走向思维的片面化和极端化。比如前一时期出现的全盘西化论者,就是具体的例证,尽管他们也以“独立思考”的面目出现,但他们往往将批判与继承、传统和现代绝对地对立起来,忽视了不发达国家建设现代化的特殊性。
第三层意思,独立思考应具有反复性。独立思考既然是一个过程,也就不可能是一次就能完成的,它必须不断地反复进行,以便最终实现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的飞跃,完整准确地把握住事物的本质。因为,社会现实是不断发展变动的,人们的认识只有反复验证其结果,才能避免“思考”的片面化和理想化,或见“西”(西方)思齐的新的盲从。
总之,回避和超脱现实的“独立思考”必然会导致对未来的理想化。只有献身改革,反复不断地进行正确的独立思考,才能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精神,完成现实向我们青年一代提出的历史任务。
这就是我们所提倡的独立思考!
■(原发表于《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校报》1989年第10期)